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六册 第九十节课


2014/9/3    热度:363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六册 第九十节课

 

  今天继续讲“恭敬之因成立”。昨天已经讲了,布施的对境比较多,而安忍的对境非常少,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从来都不害众生,故在世间上很难找到损害者。平时也可以看出,坏人的怨敌多如牛毛,而善良的好人,很少有人去伤害他。所以发了大心的人,遇到这样的对境非常困难。

  可有些人并不这样想,他认为世间上的坏人特别多,处处都有人跟他作对,这是他的心不清净和行为不清净所导致。倘若心和行为非常清净,外境中很难找到真正的怨敌。

  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

  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菩萨在久远劫的修行中,恒时以慈悲心去对待众生,众生也是以欢喜相报,危害他的怨敌相当难得。即使有些众生特别野蛮,最后也会被菩萨的悲心所感化。米拉日巴的传记中说,猎狗和鹿子都在尊者面前皈依闻法,猎人追到跟前时,也对尊者生起了信心。还有从无著菩萨的传记中看,在尊者的感召下,住处附近的猛兽也不会互相损害,豺狼与山羊共相玩耍,都能以慈心相待。所以,若是真正的大菩萨,在修持菩提道的过程中,想找到危害他的众生,简直是难上加难,就像穷人家里出现如意宝一样可贵。因此,我们受到他人的损害侮辱,应视为助成菩提的良伴,以欢喜心来面对。佛经中也说:“若闻他人之恶语,智者菩萨生欢喜。”

  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修行并不是没有任何苦难,一帆风顺,而是每一次遇到违缘时,都能将其转为道用,依靠敌人的加害和自己的发心力,使之成为圆满菩萨道的资粮。故朗日塘巴尊者说:“愿我目睹恶劣众,造罪遭受剧苦时,犹如值遇珍宝藏,以难得心爱惜之。”

  而有些众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很不愿意接触人,一接触就没办法安忍。这是不合理的。野蛮粗暴的众生,是修行中最好的助缘,如果你经常抱怨“我隔壁的脾气不好,经常给我造违缘”、“我打坐时,旁边的人特别吵,真讨厌”,这不是大乘修行人。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众生都可以当作修行的助缘:有些是布施的助缘,有些是安忍的助缘,有些是持戒的助缘……他们都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因缘。明白此理以后,我们看见众生时,才不会有损害之心,更不会有杀害之心,这即是大乘菩萨道的不共加持。

  这样殊胜的安忍修法,在小乘中根本没有,大家现在有缘听闻,应该首先从理论上明白。倘若你不按照这些教言,而是依自己的分别念去行持,修出来的效果可能不太好。假如理论上完全明白了,这个道理能说服你那颗刚强难化的心,那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方便。

  佛陀在《法华经》中说:“有大忍辱力,众生所乐见。”相续中若具有安忍的力量,见一切众生,都会令自己非常快乐。或者说,因为有了大慈大悲的菩提心,任何众生见到我们时,心里也能产生欢喜。不管从哪方面来理解,都可以。所以我们见到众生时,不要变成自己痛苦的因,而应观为修行的顺缘、快乐的来源,这样的话,在世间上行菩萨道也非常容易。

  现在有很多人,尊重上师三宝的比较多,而尊重众生、尤其是怨敌的人,在没受过佛教正规教育的地方相当少。你们过去的有些心态和习惯,现在必须要纠正过来,始终认为自己是个修行人,但所作所为完全与大乘背道而驰,这样的一生非常可怜!

  通过学习《入行论》,大家应看看自己的心有没有改变,如果有的话,应当永远地坚持下去,尽量不要失去。当然,偶尔听些殊胜教言,两三天内改变一下,不要说我们,就算是屠夫猎人,给他们讲些佛号的殊胜或者杀生的过失,他们也会暂时有点转变,但没办法长期转过来。而我们作为修行人,首先要认识到这些毛病习气,然后在修行过程中长期地去对治。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十年二十年下来,所有的力量全力以赴地对付烦恼,那我们对怨敌的态度逐渐逐渐就会改变。这是一定能做到的,并不是特别遥远。

  很多修行人没入大乘时的性格和脾气,与现在受了正规的慈悲教育相比,前后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这种改变也不是特别困难,世俗中的这些境界,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当然,让我们当下认识心的本性、证悟大圆满,或马上通达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这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而大乘菩提心的这种教育,我觉得不是难如登天。因此,大家不要总把所学的知识挂在口头上、留在文字上,应该在对治烦恼上下工夫,这样每个人的修行都会有进步。

  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

  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敌人和我共同修成了安忍,我们二者都是安忍的因。所以,一切修习安忍的功德果报,首先应当奉献给敌人,因为他是修安忍最殊胜的一个助缘。

  这种说法,从理论上也可以进行分析。比如我今天遇到了一个敌人,他平白无故地加害我,在此过程中,我以正知正念来摄持修安忍。那么安忍的功德,并不是仅仅靠我一个人就能成就的,就像只有种子而没有水土不会产生苗芽一样,怨敌是修忍不可缺少的因缘,没有他的加害,就不存在安忍的所缘缘,依他而生的安忍功德也无从谈起。故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分析,功德应该有敌人的一份,也有我的一份,世间人说“共创美好的未来”,我们是“共创安忍的功德”。

  作为发了大心的人,自私自利并不是特别重要,应先将所有的功德胜果,全部回向给敌人。原因是什么呢?他是我修安忍最好的助缘。米拉日巴曾说:“城市里的施主和山沟里的瑜伽士,二者有共同成佛的因缘,这个因缘在于回向。”我们也可以这样想:“作害的敌人和修安忍的瑜伽士,二者有共同成佛的因缘,这个因缘也在于回向。”

  回向的力量不可思议。《贤愚经》、《心性休息大车疏》中都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是慈力王时,五位罗刹来饮他的鲜血、吃他的鲜肉,当时慈力王念了四句偈作回向[33],同时发愿道:“我现在以血肉满足你们,待我成佛时,愿我能以清净戒律、等持、智慧,遣除尔等贪嗔痴三毒,使你们皆获安乐涅槃。”虽然这些罗刹故意害慈力王,但对他修安忍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以尊者的发心力、回向力和加持力,这五位罗刹在释迦牟尼佛成佛时,成为了佛陀的首批眷属——五比丘。

  以前有个舍康巴大师,他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开始时有名声、有地位、有财富,后来有个叫土登的强盗首领,把他所有的财产一劫而空。从此他在一生中,把土登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别人问:“你的根本上师是谁?”他总是回答:“强盗首领土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若没有土登的抢劫,他可能继续忙于世间八法,为名声地位财产而奔波,但土登帮他把这种因缘断了,又助他修成安忍,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缘。因此他获得的善根功德,首先应该回向给土登。有些讲义中说:“农民丰收时,会把庄稼中最好的一份先供养田主;同样,从安忍对境中得到的功德,亦应先供养修忍的对境——损害自己的敌人。”

  我们一生中都遇到过比较严重的违缘,有些苦难至今还记忆犹新。但按照大乘的精神来讲,怨敌是修行最好的助缘,正因为他的加害,我们才对生活产生厌离心,才有了学佛或出家的机会。倘若没有他的加害,自己仍会沉溺轮回,无法自拔,所以为了报答他们的恩德,首先应将功德回向给他。

  佛经中也有这样的故事,如《百业经》中的“驼背之人”,就是最初两兄弟互相开玩笑,后来因为某种因缘,一个人的脊椎折断了,因病苦而产生了极大的厌离心,后来通过精进修学,获得了阿罗汉果位[34]。还有一个“愚痴者”的公案,也是依靠怨敌而对世间生起厌离心,后来证悟了独觉果位[35]。

  可见,佛陀在世时,很多人的证悟也是跟苦难有关系。世人常说:“苦难越强烈,出离心越深刻。”有些人在生活中受到难以忍受的痛苦,一度曾想自杀跳河,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轮回很美好、很温馨、很快乐,他也觉得这像火坑一样全是痛苦,没有点滴的快乐可言,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厌离心,依靠这样的心,自己也有机会获得成就。所以修安忍必须依靠怨敌造违缘,没有这一点的话,犹如单脚走路一样,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

  你们以后不要说“我旁边有个坏人,现在修行不成功”,而应该说“我旁边有个坏人,现在修行越来越成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顺利,根本不需要找别的地方”。其实菩萨真的很难找到敌人,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非常美好,众生非常善良慈悲,哪里找得到如意宝般珍贵的怨敌呢?所以当遇到脾气不好的人时,心里应该这样想:“这就是我的福报现前,今天遇到这么坏的人,真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众笑)我这不是开玩笑,大家还是应该从道理上明白。

  卯二、断除于彼迷惑: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

  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

  刚才说安忍的功德先应奉献给怨敌,有些人就觉得不合理:“敌人并没有助我修安忍的想法。如果他好心好意地想帮我倒可以,可是敌人并没有这种利他心,凭什么将我辛辛苦苦积累的功德善根全部回向给他?”

  这种想法,一方面我们也承认,敌人确实没有想帮你的念头,然而世间上很多法都没有饶益人的分别念,但我们也会对它极力供奉。如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三藏十二部等千经万论,每一个佛教徒都会恭敬顶戴、虔诚供养,学过《宝性论》的人都知道,教法和证法不是分别念所摄,这些并没有饶益我们的意乐。

  还有佛像、佛塔、舍利等,了知佛陀功德威力的人都会恭敬供养,但它们也是没有心识的法。假如说敌人没有饶益你的心就不应供养,那佛经佛塔等也不应当供养了,因为它们也没有想帮助你的分别念。实际上并不会这样。只要是追随佛陀的佛弟子,都会恭敬供养三宝所依,谁也不会想“佛塔佛像没有饶益我的心,所以我不供养它”。

  即使包括佛陀,有关经典中也说,获得佛果之后,能所的分别念全部消于法界,如果按照你们的观点,对释迦牟尼佛也不要供养了,因为他没有母亲帮助儿子那样的执著心。这样一来,三宝统统都不值得供养了。可见,对方的辩驳完全是一种非理。

  这个问题上,大家在平时也应该注意。现在很多出家人和居士,除了精神有问题或知见不对的人以外,不供养佛像佛经的倒是没有,每个佛教徒看到《金刚经》、《般若经》、《妙法莲华经》,或者佛塔、金刚杵,绝对会非常恭敬。但对敌人的恭敬心和安忍心却不太足够,稍微懂得佛理的人,应该改变原来的这种态度,否则,无法真正列入大乘行列之中。

  我经常看见有些居士非常虔诚,无论是上供下施,还是作早晚功课,都非常的精进,每次出门时,罗汉包里带着满满的经书,看起来也是沉甸甸的。可是在他们谈话中,经常流露出不懂佛教的一些言语:“这个人跟我关系不好,法本不要给他”、“那个人以前害过我,上师来了不要跟他说”……很多分别念阻挡他的解脱之路。这并不是其他的原因,就是从小没受过《入行论》这样的大乘教育,不明白作为一个佛教徒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昨天讲考时,有个小和尚说:“一个人一生中若没有学过《入行论》,那是非常遗憾的事。”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很多佛教徒,不说其他高深的境界,若真能通达《入行论》,懂得里面的所有道理,行为也会变得如理如法。

  大家学《入行论》已经半年多了,现在每次遇到一些居士的提问,不管是网络上、信件里,还是电话中、面谈时,我心里都有一种安慰感。以前学佛多年的有些人,言行举止、提出的问题非常可笑,而现在他们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在佛教界中也应该值得关注。

  现在还有些偏僻的地方,人们虽然信仰佛教,但什么是三宝、自己要如何行持、怎么样对待众生、怎么样恭敬佛陀、怎么样礼拜正法,这些道理全然不知。当今世界人口众多,人的思想也随外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大环境下,我觉得佛教的教育势在必行。凡是有能力、有发心的佛教徒,无论出家或在家,应该以清净心把佛教的智慧传播到每个角落,在不同的社会团体中弘扬佛法,这是目前非常需要做的一件大事。倘若人们的佛教水平普遍较低,所作所为跟正法相违抵触,那即使表面上精进地做功德、念经,意义也不是特别大。若能从根本上认识佛教的正理,做的事情虽然不多,但由于见解非常正确,功德也是不可思议。所以,在不同人士面前展开不同程度的佛教教育,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如果说敌人没有饶益之心就不值得供养,那么正法也同样如此。但实际上,正法是我们相续中生起修行境界的唯一因缘,不供养正法的佛教徒,在历史上也会受到谴责的。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

  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

  有些人又进一步反驳:“佛法确实没有分别念,但敌人与之完全不同,他不仅没有饶益我的心态,还有加害我的念头。因此,怨敌和三宝同样值得供养,这种说法不合理。毕竟正法虽然没有想饶益我,可是却不会伤害我,并能间接使我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敌人哪能跟正法相同?你千万不要把《金刚经》和我最恨的敌人相提并论,我对《金刚经》是恭敬有加,而对敌人要如此恭敬的话,可能还要考虑一段时间,到时候再跟你签合同。”

  下面就驳斥这种观点:如果敌人也像医生对病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你、利益你,那你对谁修安忍?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佛菩萨或母亲一样,安忍波罗蜜多肯定没办法修出来。

  大家都知道,每一种功德从不同因缘中产生,任何一法都不能离开客观规律。比如大象只能在热带生存,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里才能活下来,我们的任何一个功德,都是依靠不同的对境才可以产生。布施需要可怜的乞丐,安忍需要怨恨的敌人,敌人这个因缘若不具足,安忍根本没办法修持。就像青稞虽然有了种子,但没有田地、水分的话,绝对不可能生长,同样的道理,在自己修行的过程中,怨敌的所缘缘不可或缺,如果少了他,安忍波罗蜜多无从谈起。金厄瓦格西说:“世间上有安乐和苦难,世人只希望得到安乐,我却希望得到苦难。为什么呢?因为苦难可使我得到很多修行的智慧,要是天天过得非常快乐,就好像没什么修行机会了。”

  当然,对修行不好的人而言,敌人还是能造成很大的违缘,没有他的话,最起码不会生嗔恨心,遇到了他以后,无法转为道用而生嗔,就摧毁了相续中的无量善根。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发了大乘菩提心,肯定要圆满六度万行,六度不圆满的佛陀,历史上从来没有听说过。而要圆满六度的话,安忍必须依靠怨恨的敌人。倘若周围的人都像妙手回春的医生照顾病人一样,整天对你非常慈悲,怎么有机会生起安忍之心呢?因此,你们有时候应该接触一些不好的环境,否则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稍微受点风吹日晒就马上凋谢了,那怎么圆满无上佛果?

  我们有些发心人员,刚发心的时候,好像什么事情都不顺,谁都不愿意见到,但后来接触了一些参差不齐的人之后,就像《二规教言论》中所讲的,好人坏人都见识过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包容。这个时候,才可以真正列入人的行列当中。所以,修安忍必须要与外境接触,否则,修出来的是什么也不知道。

  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叫《雪域蓝狮》,里面讲了一个修行人的经历,我觉得非常好:有一位修学大乘佛法的行人,他发愿修安忍来对治自己的嗔恨烦恼,于是找了个山洞闭关,多年中一直不断地修安忍。后来一位道友得知此事,专程到山里去找他,发现他真的在寂静处精进地修安忍。二人见面后做了一些交谈,修行人也谈了自己多年修安忍的心得,他静静地听完后,说:“你在这种环境中修安忍,哪会有什么功效呢?”修行人马上被激怒了,大发雷霆道:“我在山上修这么多年,你敢说没有一点用?!”“这就是多年修持的验相吧!你还是修得很不错,我也相信你会修成这个样子。”

  当然,跟任何人都不见,跟谁都不接触,在寂静的地方修安忍,虽然这也可以,但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和传承上师们修安忍的方法,并没有说跟任何人都不见,只闭关就可以了。一些自他交换的修法倒是有,但也不完全属于安忍中。修安忍必须要出来接触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在那个过程中,看看自己的忍耐力有多强,依靠种种违缘逐渐强化你的忍心,修行境界才会越来越提升。

  我们这里发心的人,跟别人接触在一起,遇到各种事情后,就能慢慢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好不好。没有做事时,就算人人都说他像菩萨,我也不相信,必须做了事情才知道。做事情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出来的,一两年以后才会逐渐显露。这时候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原来自认为修行很不错,现在遇到了这么一点小事,就没有办法面对,调伏不了自己的相续,那傲慢的心态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

  当然,如果你一直专修寂止,安住在某些境界中,不一定非要接触关系不好的人。但倘若你要圆满六波罗蜜多,一层一层地修上去,尤其是修安忍的话,必须要在逆境中磨练,只有这样,你的修行才会有所进步。否则,如果周围全部是好人,那肯定修不出来。

  既依极嗔心,乃堪修坚忍,

  故敌是忍因,应供如正法。

  依靠嗔害心强烈的敌人,才能修成坚固的忍辱,所以敌人是我修安忍的根本因,他跟正法没有任何差别,理当值得供养。

  敌人虽有损害我的心,没有饶益我的心,但这并不是很重要,什么才最重要呢?我已经发愿要获得佛果,在此过程中,哪些是顺缘、哪些是违缘,这个必须要搞清楚。修安忍的时候,敌人应该说是最好的顺缘,如果没有他,安忍根本不能成就。而且,如果我修行有了一定境界,敌人的嗔恨心越强烈,诽谤加害越严重,我的慈悲菩提心也就越增上。如同茂密的森林着火了,狂风越大,火势就会越增上,同理,修安忍者受的痛苦越深,相续中的安忍之心就越强,这样以后,任何人也无法挑起他的嗔恨心。

  因此,在修行当中,大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看在什么环境中能忍受什么样的痛苦,这一点应该有所准备。比如我安忍修得比较不错,那可以故意去找怨敌面对面地谈,他有可能侮辱我、加害我,甚至用棍棒来打我。在那个时候,我能不能真正忍下来,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析。

  《广传》中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曾为外道时,名为忍力仙人,他发愿永远不对任何众生生嗔恨心。当时有一恶意魔王得知之后,为了摧毁他的安忍,就专门幻化出一千人,日日夜夜对他加害毁谤,时间长达八万四千年之久。当仙人前往城市中时,这些众生用不净粪洒在他的头上、钵盂中,还用扫帚猛击他的头。不管别人如何待他,忍力仙人未生丝毫嗔恨心,甚至诸如“我到底做错何事”之类的言词都未曾说过。由此可见,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之伟大。

  现在有些人宣称:“我修行比释迦牟尼佛还要高,我的境界比释迦牟尼佛还殊胜。”这是非常愚痴的说法!以前“法轮功”也这样说过,最后全世界的人也是遮止它。如果你有释迦牟尼佛功德的亿万分之一,这也是可以,但可能不会有的。有时看了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之后,对佛陀的悲心生起了极为强烈的信心,佛陀在这么漫长的时间中,变成外道、婆罗门、仙人、非人、旁生等,他的安忍心是怎么样修的,慈悲心是怎么样修的,布施心是怎么样修的?不说别的,看一看麦彭仁波切《广传》里六波罗蜜多的公案,哪个人能比得上?全球交口称赞的这些名人,每个人都有很多自私自利的心态,要么为了宣传自己,要么为了炫耀自己,而无有任何条件、无私奉献一切的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有多少?翻开历史的同时,大家应该可以找到答案。若谓:“我比释迦牟尼佛还厉害,我成佛时比他的功德还超胜。”这是特别可笑的。当然,愚人说痴话,也不值得智者一笑,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到底有什么功德。

  我们作为佛弟子,修安忍时要对佛陀进行祈祷,佛于多生累劫中修持六波罗蜜多,最后圆满了正等觉果位。因此当我们生起嗔恨心时,一定要忆念释迦牟尼佛:“佛陀啊,我现在真的很可怜,连这样的安忍都修不出来,请您加持我相续中马上生起安忍之心。”这样一心一意地祈祷,佛的加持和威力就会融入内心,自己的心也会逐渐转变、逐渐调柔的。所以,我们对怨恨的敌人,应该像对正法一样恭敬。如果看到《金刚经》就拜一拜、赶紧磕头,见到关系不好的人,自己的眼神马上变了,这并不符合佛教的真理。

  有些讲义中说,以上是摧毁世间八法的一种教言。因为世人对亲友特别执著,希望他快乐,希望他获得赞叹利养;而对怨恨的敌人,希望他痛苦,希望他遭殃倒霉。这种想法非常颠倒。现在学了这部论典之后,大家应该用世俗谛的方式来平息世间八法,断除这样的颠倒分别念。对此道理,《学集论》、《中观四百论》、《宝鬘论》等有关的论典中,也都讲得非常细致。

  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习,不学习肯定不懂。现在国家的公务员,他们每天都要学习,不然连自己的饭碗都成问题。在一个礼拜当中,他们既要学习,又要开会,如果没有学一些新的知识,很多问题便无法面对。同样,我们佛教徒若整天只是念一点佛,迷迷糊糊地一直坐着,分别念可能也不太容易压制。

  众弟子的怙主上师如意宝,他老人家一生中最强调的是什么?就是学习佛法,闻思修行,这对每个佛教徒来讲至关重要。如果说“我现在已经闻思了五六年,可以了”,这是不行的。学习佛法要永无止境,活到老,就要学到老、修到老。只有这样,佛教的见解才不会退失,帮助众生和净化自相续才有希望。否则,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极为坚固,恶习一旦爆发的话,很可能根本无法抵挡,做出的事情令自己后悔终生。

  大家在实际行动中,说的并不需要很多,你若对法本和敌人同样恭敬,说明你《入行论》学得还不错。从今天开始,你应该特意去找关系不好的人,在他们面前看自己安忍修得怎么样。有些人看见怨敌从这边来,就不敢面对,赶快从那边下去了。你怕什么?修安忍一定要面对,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所谓的修行,不一定每天都是闭着眼睛坐禅,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坐禅有很多危险性,弄不好的话,很容易变成旁生的因。假如你能将怨敌和法宝佛像一样恭敬对待,这才说明你的修行有所进步。因此,造违缘伤害你的人,是你修行的最大助缘,等一会儿下完课后,你应该马上去打电话感谢他们。

  寅二(建立众生与佛相同)分二:一、安立教证;二、教义成立。

  卯一、安立教证: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

  本师释迦牟尼佛说:众生要想获得佛果,必须依靠两大殊胜之田,一是佛陀的福田,一是众生的福田,二者是一模一样的。(下面也会讲到,只恭敬佛陀、不恭敬众生不合理。)《摄正法经》中云:“众生之田即佛之田,由佛田中获得诸佛法。”这里的“佛法”,是指佛陀的十八不共法等圆满功德。此等全部依靠众生之田和佛之田产生,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不仅需要农夫的功夫,殊胜的良田也必不可少。

  然而,很多学佛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对佛陀恭敬万分,但对众生置之不理,看到众生就特别生气、特别讨厌。这样的修行人肯定修不成。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刚开始时,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个条件,一是以慈悲心缘众生,二是让这些众生获得佛果,所以不能离开佛田和众生田。发了心之后,三大阿僧祇劫中行持六度万行,没有众生的话,修持六度没有对境;没有对佛陀恭敬供养的话,六度万行不可能圆满,所以也要佛田和众生田。最后获得佛果时,度化众生是佛的唯一事业,如果没有众生,佛就“失业”了,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不像现在的有些腐败分子,上台之后就是为了养家人,从来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佛陀并不是这样,他成佛不是为了自己吃得好、穿得好,过着快乐的生活,而是为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以不同方式让他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故从基道果上讲,最初的发菩提心,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最后成就佛的事业,都不能离开众生。

  佛陀在《净愿经》中说:“我曾依靠佛田和众生田,获得圆满无边的功德庄稼。”可见,修行既要依靠众生之田,也要依靠佛之田,有了这两个殊胜福田后,六度万行才能圆满,最后获得无边的功德。因此,大家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任何一个众生时,理应对他生起安忍心!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