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六十九节课


2014/9/3    热度:293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六十九节课

 

  《智慧品》正在讲人无我。前面破完了俱生我和遍计我,也就是说,众生与生俱来的我和外道所许的常我都不存在,下面遣除这方面的争论。

  壬三(遣除无我之争论)分二:一、遣除业果不合理;二、遣除悲心不合理。

  癸一(遣除业果不合理)分二:一、辩诤;二、作答。

  子一、辩诤:

  若我非实有,业果系非理,

  已作我既灭,谁复受业报?

  外道及有实宗认为:常有的我必须存在。(“外道”主要指常见派,即执我为心识或无情法的宗派;“有实宗”则是声闻十八部中的五部,他们异口同声地认为我应该存在。)只有常有的我真实存在,即生造业,下一辈子才会感果。若如中观宗所许,俱生我不成立,遍计我也不成立,那么业果就无法安立,一个人现在造业,将来业果又成熟在谁身上呢?比如说,你是人的时候造了善业,果报成熟后转生天界享乐,业和果之间以“我”为联结的纽带。假设没有常有的“我”,你在人间死了,作者就灭了,来世谁到天界感受果报呢?这样一来,所谓的因果不虚就不成立了。

  在内道中,如何建立因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前我讲中观时也提过,有部宗认为业因果依靠不失坏法而存在,经部宗认为依靠心相续得以成立,唯识宗认为依靠阿赖耶才能安立,尽管有各种说法,但都认为胜义中有一个堪忍实体。中观宗并不承认这一点,但也不抹杀因果在名言中的无欺显现。

  作者站在中观应成派的立场,于前面反复剖析过,这个“我”无论是心识还是无情法、常有的还是无常的,在胜义谛面前,一丝一毫也没有。对此,有些人就产生怀疑:“佛教中提倡因果不虚,可是我不存在了,跟石女的儿子没有差别,那么由谁来承受业报?因果岂不是失坏了吗?”

  不相信因果的有几种人,一是学过宗派的有些外道徒,通过理论驳斥因果存在;二是没有学过宗派的有些世间人,因为受过不同的教育,认为这辈子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即生中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根本不怕造杀生、偷盗等恶业。这两种人都属于断见派。麦彭仁波切说过,虽然同属外道,但断见派不如常见派好,因为常见派承认“我”是存在的,来世也存在,解脱也存在,所以行为上有一定约束;而顺世外道(现世美)等断见派认为人死后灵魂消于虚空,“不许后世,无恶不作”,这是最可怕、最低劣、最危险的见解。大家千万不要持这种见解,即使有一些怀疑,也应该加入佛教团体用佛教的智慧去辨析,我们小小的智慧根本无法超越佛菩萨的深广智慧,所以务必要注意!

  本颂只提到了对方观点:“我”应该存在,否则因果怎么合理?这种想法,可能在座的道友也有。以前一个小和尚讲考时说:“我们学习《中论》后,这个也破了,那个也破了,一切都没有了,怎么办哪?”确实,很多人可能有这个怀疑,修习空性法门,不注意就会堕入断见。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子二(作答)分三:一、相同辩论;二、遮破辩答;三、遣除违教。

  丑一、相同辩论:

  作者受者异,报时作者亡。

  汝我若共许,诤此有何义?

  中观宗以同等理破斥:作者和受者是异体的,受果报时作者已灭,这个道理你们也承许。既然是你我两宗共许的观点,争论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外道和有实宗都承认,造业者和受报者并非一体。当然佛教肯定承认,但外道承不承认呢?个别外道亲自承认,个别外道不得不承认。因为造业者杀生、偷盗、造五无间罪,来世定会在地狱甚至无间地狱感受果报,如果说人间的蕴聚和地狱里的蕴聚是一体,那在人间造恶业时也应同时感受地狱果报,或者在感受地狱果报时,同时也应在人间造业,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过失。

  即便是世间人,也不会把作者和受者认为一体。比如一个中国人30岁时杀了人,之后逃到美国避难,国籍也变成美国人,10年后他的罪行被发现,被关在监狱里。表面上看他前后是一个人,但若详加观察,这两个人并非一体。如果认为是一体,40岁被判刑的人就变成30岁了,而且正在杀人,因为是一体之故。

  当然,不严格的话,也可以把前后二人当作一体,就像人们普遍认为的,“我20岁时跨过一条河,40岁时也跨过这条河,”名言中可以这样说。但若严格分析,起初的作者与最终的受者绝对不是一体的。

  佛教中也认为作者和受者不相同,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想知道前世造了什么业,看看今生的感受就可以;若想知道后世会如何,看看今生的行为就可以,可见,前世的作者与后世的受者是分开的。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也说:“众生寿命不可得,于此界没他世生,所作之业无失坏,黑白业报亦不亡。”众生的寿命不实有,在这个世界死后,又于其他世界投生,于此过程中虽然改头换面,但“众生之诸业,千劫不毁灭”,所造的善恶业过了千百万劫也不会失坏。

  业因果虽然不是常有,但它就像影子一样,永远跟着自己。尽管眼睛看不到、身体接触不了,然而无论你造善造恶,果报都会成熟在自己身上,毫厘不爽。《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因此,大家一定要行善断恶。这不仅仅是佛教的要求,世间圣贤也是如此,荀子提倡“积善成德”,孔子在《论语》中提倡“天道酬勤”,都是劝导世人勤积善业,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但播种时的五蕴与收获时的五蕴,千万不能承许为一体。这个问题,我们佛教有能力、有智慧遣除过失,建立合理观点,而外道及有实宗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只要承认“我”存在,就无法安立真实的因果。

  大家未经观察时,认为“我”是实有也情有可原,但现在学了这部论典之后,若仍然固执己见,理论上肯定说不过去。你们也不妨想一想:既然造业的我和受报的我不是一体,“我”怎么会是实有的呢?

  下面辨析为何外道不能遣除这个过失,而佛教却可以遣除。

  丑二、遮破辩答:

  因时见有果,此见不可能。

  对方认为:“现世现报的顺现法受业,即生中造业,即生就能感果,因此造业者和受报者可以是一体的。”

  破曰:虽然是有现世现报,比如在殊胜对境(如僧众)前以强烈的意乐作供养,未死之前即可感受这个果报,但作者和受者仍不是一体。不然,你在造业的时候,就应该感受果报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因时即有果,那父亲和儿子可以同时出生,种子和苗芽也可以同时现前,这样一来,因果规律就被打破了。

  现在很多人认为,今生造了善业,马上就应该现前果报。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与果之间有时需要很长时间。打个比方说,有些人年轻时杀人,五六十年以后才被发现、判刑,而有些人刚杀了人,马上就被抓住了。果报成熟的时间有长有短,业果也是如此,有些人今生造了业,今生就能受报,而有些人要再过千百万年以后,果报才可以现前。《亲友书》云:“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造了罪业以后,并不是像被刀割马上出血一样立即感受果报,但死亡临头的时候,痛苦必定丝毫不爽地现前。

  然而,现在有些居士不明白这个道理,遇到不顺就让别人给他念经,第二天没什么感觉,赶紧打电话:“你给我念了没有?我怎么还没好啊?你是不是昨天没有念哪?”其实念经又不是吃止痛片,吃止痛片还要过一段时间才有效,所以对因果奥秘一无所知的人,有时候说话特别可笑。当然,跟不信因果的人相比,这种人还算是不错了,至少不会对善恶之报根本不在乎。但若不明白道理的话,很容易产生邪见、恶见,甚至行为上做一些不如法之事。

  总之,对外教来讲,没有能力树立自己的观点,前面所讲的过失依然存在。而我们不但没有这种过失,还可以建立非常如理的见解。

  丑三、遣除违教:

  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

  对方辩驳道:“佛在《百业经》中说:‘诸比丘,众生所作之业,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界、处上。’很多佛经中都讲了造业者感受果报的道理,如果说‘我’不存在,怎么会自作自受呢?因此,你们声称‘我’不存在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言。”

  (现在也有些人明明不懂佛教,却喜欢用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来驳斥别人。我听到有些人的辩论特别可笑,他连基本的辩论方法都不懂,就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说:“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讲的,出家人不应该这样做,因为什么什么……”自认为明白一点道理,就有资格指点江山,其实佛法广大如海,不懂装懂只能显露自己的无知。)

  对方还是很有智慧的,若是一些小小的邪见,寂天菩萨也不值得驳斥。破曰:不会相违。中观宗在观察胜义时俱生我和遍计我都不存在,跟石女的儿子没有差别,但在未经观察的名言中、于众生的迷乱面前,业报应该存在于同一相续。比如我在人间布施,后于天界享受妙乐,人与天人就是一个相续。

  我们从小到老乃至死亡,身体可以说是一个相续;从被无明迷惑的凡夫到成就佛果之间,虽然在六道中流转无数,但心也是一个相续,就像念珠一样不断。这样的相续可假立为“我”,在名言中作为因果的所依,因此,胜义中没有因果并不等于名言中也没有。《中论》以“不生”抉择因果空性,间接宣说了因果不灭,如云:“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因果就如同人的影子,虽是恍恍惚惚的有,但实际上本体不成立,因为它没产生过。《入中论》以“不灭”说明了因果不坏,论云:“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业并不是自性灭的,故即使不存在唯识宗所许的阿赖耶,也可以成立业因果。这两颂一个是自性不灭,一个是自性不生,虽然角度不同,但实际密意是一致的,都是说因果在胜义中不生不灭,但在名言中依靠一个相续可以成立。

  在座的人,不管是初学者也好,有一定佛学基础的也好,对这些问题一定要牢牢掌握。现在有些人听到空性,就认为:“万法若是空,怎么安立因果呢?”“如果我不存在,造善业就没有意义了吧?”“我不存在的话,修加行干嘛?我都不存在了,难道是为了石女儿而修加行吗?”这些人平时不做善事,也不积累任何功德,说起大话来头头是道,完全堕入断见派。

  大家一定要知道,万法在胜义中是空性,无有任何实质,而在名言中,因果绝对是不欺惑的。如果能通达这一道理,即可了达释迦牟尼佛的殊胜教理,《三摩地王经》云:“于诸法中不执著,常能摄受一切法,于诸业果信不动,最胜世尊说是法。”若对诸法一点都不执著,明白胜义中一切皆空,对世俗因果的诚信就会毫不动摇,这是佛陀所宣的最殊胜、最深妙的法藏。了知这种真理的人,龙猛菩萨在有关论典中一直赞叹。(在我们藏传佛教,龙猛菩萨所说的话,除了具邪见者、疯狂者以外,大家百分之百承认,因为他无误抉择了佛陀的究竟密意。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什么都不懂就胡说八道,除此之外,对龙猛菩萨这样权威的大智者,每个佛教徒都是承认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诸智者以奇语赞,说此双运真奇妙。”印度诸位大德和智者们都说,现空双运在凡夫人面前似乎相违,但实际上并不相违,因为万法空性的缘故,因果不会灭失,而在因果显现的同时,万法又是空性的。

  有些人认为明白空性后,什么都不用做了,磕头也不用,念经也不用,天天就是睡懒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证悟空性的境界越高深,取舍因果就越细微,因此,一个人有没有证悟空性?从其行为也看得出来。假如特别害怕堕入恶趣,言行极其小心翼翼,说明对空性有所认识;如果对一切恶行无所顾忌,对一切善行不生欢喜,这时候就很危险了。以前有个人说米拉日巴尊者是断见派,尊者回答说:“我有没有堕入断见,你看我的行为就可以。”因为米拉日巴修行非常精进,每天除了中夜以外,上夜下夜都不睡觉,一直行持善法。现在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早上起得很早,晚上睡得很晚,白天不散乱,始终非常精进,取舍因果也特别谨慎,这说明他对空性有所认识。而有些人不承认前后世、不承认空性,每天抽烟、喝酒、打牌,浑浑噩噩地消磨时光,这种人肯定对空性没有任何定解。

  当然,相信因果存在,不单单是证悟空性的一种定解,没有证悟空性的人通过偶尔的因缘,也可以发现因果不虚的真相。在二战时期,有一天,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当时天气非常寒冷,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去了趟巴黎。送完这对老夫妇之后,才风驰电掣般地赶去参加会议。尽管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有行善图报的动机,但他的善心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当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埋伏在他必经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为送老人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杀身之祸。后来据说他成了一个非常虔诚的宗教徒。

  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士兵看见一个乞丐,手里拿着一枚假银币,在路上一直哭泣。士兵觉得他非常可怜,劝他不要哭,自己用真银币跟他交换。那个假银币不能用,也舍不得扔,士兵就穿了一根线戴在脖子上,算作纪念品。没想到后来在战场上,一颗子弹正好击中银币,救了他一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我原来也举过一个例子,就像你吃了毒药后,不管承不承认它有毒,它迟早都会要你的命。因此,造了杀生、偷盗等自性罪和佛制罪的人,终究都会感受痛苦,而造了善业的人,对相续绝对是有利的。

  当然,因果法门甚深难测,并非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佛经中说:“因果相应胜法门,细微难见佛境界。”因果十分深奥、殊胜、微细,它唯一是佛的境界,阿罗汉和世间人都无法彻知。《杂譬喻经》中就有个公案说:佛在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一天,一个以杀生为业的屠夫拜见国王,请求国王每遇节日需要杀生时,全部赐给他来做。阿阇世王问为什么,屠夫说他有一个小小的神通,知道自己前六世都是屠夫,从事杀羊的职业,而死后均转生天界,享受天福,所以他觉得杀生是转生天界的因。

  阿阇世王很不解,去请教佛陀。佛陀观察到这位屠夫前世造过一个善业,由于这一功德,使他得以六回生天享福,出生为人又能知宿命。但他知宿命的能力很浅,只知过去六世杀羊生天的事,再早一些的事情便无法得知,于是误认为屠羊是生天享福的因,而不知杀生的罪业应受恶报,一旦机缘成熟,将会堕地狱受极大痛苦。

  世间人的小神通,包括声闻阿罗汉的神通,对长远的因果无法了解,故月称论师说“亦遮思维诸业果”,一般的凡夫人不要随随便便猜测因果。现在有些人似乎超过佛陀了,一开口就是“你今天供养什么什么,来世一定会变成人,没有问题”,这些愚昧无知的人什么都敢说,好像自己是造世主一样。其实因果没那么简单,真正证悟空性、对因果有了解的人,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言行特别谨慎。

  众生所造的业虽不会失坏,但按照大乘的说法,依靠一些殊胜的对境、不同的因缘,恶业也可以减轻,甚至不需受报。唐玄奘讲过他上师戒贤的一个故事:戒贤具有超群的智慧、清净的戒律,在印度弘扬佛法的贡献非常大。后来他患上重疾,全身如同刀刺般疼痛,他想绝食而死。夜里梦见文殊菩萨对他说:“你在前生当国王,残害了很多百姓,你应当忏悔自责,怎么能自尽了事呢?有位支那僧人来此学习,已经在路上了,3年后应该到这里。将佛法传授给他,他再去流通,你的罪自然就消失了。”3年后玄奘果然来了,戒贤向玄奘叙说了自己的往事。

  现在也有很多人行持善法后出现不顺,比如身体不好了,魔障现前了,这很可能是往昔的罪业重报轻受,因此没有必要去抱怨,理当坦然受之。

  刚才说依靠一个相续,作者、受者是一体的。然而这种相续并非实有,下面破析这个问题:

  过去未来心,俱无故非我。

  今心若是我,彼灭则我亡。

  相续非实有,通过意义和比喻两方面阐述,此颂是讲意义:众生流转轮回的相续,是否像外道所说是一种实有呢?并非如此。假如是实有存在,这种相续不可能在身体上,而应安立于内心,然而通过中观的观察方法来破析,心的实有根本不成立。

  怎么不成立呢?因为过去心已灭尽,未来心还没有产生,它们都无有实体。既然未来心和过去心不是我,那么现在心是我吗?世人常说“活在当下”,认为现在是存在的,但这种说法也不合理。因为现在心可分为一秒一秒,一秒中又有许多细微的时间,刹那刹那在生灭,假如现在心是我,当它刹那消逝时,我岂不是也荡然无存了?如果是这样,那任何人都没有我了。

  众生大多执著未来、现在、过去的心是我,但从三时心的角度来观察,《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又如何成立为我呢?或者从时间的本体来观察,《中观四百论》云:“过去若过去,如何成过去?过去不过去,如何成过去?[53]”过去根本不存在,同理可推,现在、未来也不存在,既然如此,依于三时的我又在哪里呢?

  相续非实的道理,本论第八品中也讲过:“相续与蕴聚,假名如军鬘。”相续、蕴聚全是假名,就像军队或念珠一样。圣天论师也说:“于相续假法,恶见谓真常。”相续其实是一种假法,但恶见者将之执为真实存在,认为从小到老都是一体的。可是若仔细观察,一相续可分为众多刹那,每一刹那又有不同自相,将不同自相的法执为一相续,是不合乎道理的。《入中论》云:“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异法,是一相续不应理。”慈氏、近密二人是他体法,绝对不是一个相续,若认为他们是一个相续,这是极不应理的。

  学习这个颂词,大家一定要知道,佛教虽承认因果的所依是我,但我只是一个假的相续,真正去观察,根本得不到。在真正的实相中,一切万法皆空,而空性中又有缘起显现。之所以称为空性,因为显现的缘故;之所以叫缘起,因为在显现的当下本体即空,故而显现与空性是双运的,万法不会因为是空性就不存在。若没有懂得这一点,就会误认为善恶之报不成立,从而堕入断灭空。

  那么,善恶果报是如何成立的呢?在众生的虚妄分别念前成立,只要这种虚妄分别念不灭,轮回也有、痛苦也有、快乐也有、地狱也有、天界也有。

  空性和因果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闻思来了达,若没有闻思,即使你是高僧大德、大智者、大学者,也不一定明白这些深奥道理。而在闻思的过程中,不离传承上师的教言非常重要,否则,纵然你看了很多经典,又阅了很多论典,也不一定清楚其中的密意。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一切传承上师,没有他们的金钥匙,根本打不开空性与因果的宝藏。放眼整个世界,学佛的人非常多,但对空性法门有所证悟、对因果取舍细致入微的修行者寥若晨星,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缘分。

  总之,了知万法皆空后,不能废弛积累善法资粮。很多老修行人一辈子修大乘佛法,具有一定的无我境界,但他们不像个别人一样,认为已经证悟了空性,每天就不用造善业了,反而他们对因果非常注意,早上三点左右就起来,一直磕头、念经,从不懈怠。诚如麦彭仁波切所言:“一个人证悟了没有?从他的行为可以看得出来。”没有信心、没有悲心,平时对佛教的道理也不注意,那绝对没有证悟空性;假如你不与世人同流合污,整天精进行持善法,相续中肯定有或多或少的证悟。这不用别人来观察,自己是自己的见证者!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