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六十节课


2014/9/3    热度:616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九册 第一百六十节课

 

  学习《智慧品》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修学佛法的重要教言。

  这个教言是龙猛菩萨和智悲光尊者所讲的“四大轮”,即安住顺境、亲近正士、发宏誓愿、积大福德。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大乘修行人,这四轮是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叫做四“轮”呢?打个比方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靠步行的话,很长时间才能到达,而依靠四轮马车,则可迅速抵达目的地。同样,若想快速得到圣者果位,也必须依靠这四种窍诀来行持佛法。

  具体而言,

  一、安住顺境:修行的时候,要安住在对修行有顺缘的地方,远离嘈杂等一切违缘。作为城市里的人,完全避开散乱可能有一定困难,但还是要尽量找一个学佛的环境。

  二、亲近正士:亲近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也就是依止精通三藏、有三学经验的人。即使你没有缘分亲自依止,那也不能离开上师的教言,否则就会慢慢被世间的各种恶习染污,所以一定要依止具有正知正见的人。

  三、发宏誓愿:随时随地要发利益一切众生的宏大誓愿。哪怕是听一堂课、放一条生、闻思一个善法,也要为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而发愿。

  四、积大福德:应当广积资粮。我们前世积了资粮,今生才遇到这样深奥的大乘佛法。即生中没有积资的话,来世不一定遇到这么殊胜的正法,也不一定转生到佛法如此兴盛的殊胜之地。

  我们有了这种因缘后,短暂的人生中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积累有缘、无缘的善根或福德。这四种窍诀,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应当牢牢记在心中,始终观察自己是不是离开了?如果没有离开,则应该随喜,发愿将来依四轮来行持佛法,令自己的暇满人身具有实义。以前讲《亲友书》时我们虽然也讲过,但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来讲必不可少,也是高僧大德们代代传下来的殊胜教言,大家一定要记住!

  下面接着讲《智慧品》的教义:

  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

  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

  昨天对方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幻变的美女,幻师明知是自己所化,但仍然会生贪心。由此可见,即使了知诸法如幻,也无法断除烦恼。

  此处作者回答说:幻师对幻女生贪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对所知万法并未证悟空性,虽然能变出千姿百态的法,但由于相续中的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没有断除,对空性法门从来没有闻思过、修学过,因此不可能通达空性教义,也不可能断除这些障碍。所以,幻化师跟中观师不同,由于空性习气太薄弱,他对空性法门一窍不通,甚至对自己所变出来的美女也会生贪心。明明知道幻女不是真正的女人,不能与她结婚生子,过永久的生活,但还是偶尔生起贪心,就是因为他空性的习气非常薄弱。

  反过来讲,作为一个修行人,若能将一切众生看作幻人,则可断除这些实执,趣入殊胜的果位。《中观四百论》云:“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我们通过中观的破析或闻思,知道一切众生如梦如幻,就不会生真实的贪心了。但世间上的人因为没有证悟空性,或者对表面上的假象没有彻底了解,所以一定会生贪心的。

  《中观四百论注疏》中有一则公案说:以前有个手艺高明的木匠,其他地方有个画技超凡的画家,有次木匠请这个画家来家中做客,准备与他较量技艺。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超,木匠做了一个机器美女,让机器美女端茶送饭,招待画家。画家见到这个风姿绰约的美女,不知是机器人,反而生起了强烈的贪心。(现在美国做的机器人,根本不像人,但古代做的机器人竟然栩栩如生。而且《百业经》中记载,古代还有木头飞机。可见,古代人的技术真的比现代人强。)

  晚上木匠让美女好好侍候画家,画家听后非常高兴。到了晚上,画师去抱美女,才发现上当受骗,原来是一堆木头,于是感到非常失败,也非常羞愧。他决计向木匠报复,以显示自己的高明。于是提笔在卧室墙上画了一幅自己上吊自杀的画,然后躲在床底下面。

  第二天早上,木匠笑嘻嘻地来敲门,但里面反锁着,敲半天也敲不开。他有点着急,使劲把门撞开,发现画家吊死了,不由大惊失色。当时国家有个规定:如果有人死了,必须要马上通告国王。于是木匠告诉了国王,并把国王及其眷属带回家。国王见画家仍吊在那里,就命人把绳子砍断,结果没有砍到绳子,反而砍到了墙上。大家正在惊讶之际,画家从床底下笑着爬出来了……可见,如果没有认识到真相,对机器人也好、幻化人也好,都会生起一些贪心的。

  同样,为什么幻师对所变的美女生贪心呢?一方面是因为他空性习气特别薄弱,另一方面是他的实执特别强。现在很多人看电视、电影时,实执特别强的话,就会产生各种痛苦和快乐。有些人看的时候很感动,一直在哭,一大卷卫生纸用完了都不知道。其实屏幕上根本没有你要担心或伤心的事,它只是一种幻象而已,没必要为了它又哭又笑。假如你对中观的闻思比较究竟,不要说执著幻化物,就连自己的亲人朋友死了也不会那么伤心。因为这些人跟幻化没什么差别,父亲死了的话,他只是一个幻化人,幻化人本来不生,也不会灭,有什么可哭的?因此,如果哪个金刚道友的家人死了,他呜呜呜地哭,说明他空性的习气比较薄弱。如果哭的声音特别大,那说明他一点空性也没有证悟。(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正如马尔巴罗扎所说,幻化中也有特殊的幻化,是吧?)

  但很多人没有修空性的话,平时遇到一件事情,确实当时转不过来:非常快乐的事情,就特别去执著;非常痛苦的事情,就产生一些苦恼,依靠外境而或苦或乐。而一旦证悟空性,断除了相续中的烦恼,就不会有这些执著了。

  以前有一个阿罗汉,名为莲花色比丘尼,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行而证得阿罗汉果。未生怨王是个非常恶劣的人,见她容貌端严,就强迫与之做不净行。但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产生丝毫贪欲之心。释迦牟尼佛得知后,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真实贪心之故,所以并没有破戒。获得阿罗汉果的人,已断除了三界的烦恼障,相续中不可能有贪心,故戒体不会遭到毁坏。

  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只断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YIN,但佛陀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之故。

  同样,密宗中境界比较高的人,不管是喝酒、抽烟还是做不净行,因已超越贪嗔痴等分别念,证达万法如梦幻泡影,所以显现上即便有不如法的行为,实际上对相续一点染污也没有。

  但现在是末法时代,真能证到这种境界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应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精进修持、取舍因果,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口头上说“一切都不执著”、“一切都没有贪著”,但最后被自相烦恼染污,造下堕地狱的因,这非常可怕也非常可惜!因此大家在修学的过程中,自己相续是什么样的,自己应该最清楚,没有必要说大话来装饰自己。

  总而言之,认为空性对断除烦恼没有任何实义,这完全是一种邪见。不要说彻悟万法空性的佛陀,即便是对阿罗汉,甚至小乘一果——预流果这方面的空性有所认识,自己的执著也会减少。退一步说,纵然你没断除烦恼障,只是通过闻思知道万法如梦如幻,相似体悟了空性,也会断除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贪著。

  就像我们有些人,没有闻思修行时,对家庭、家人、感情的执著特别可怕,后来学了中观、大圆满之后,不敢说从根本上断除一切种子,但还是能对这些看得淡,就算发生一些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激动了。我们学院也有很多人,以前父母亲人死了的话,自己就不想活了,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但后来通过中观甚深空性的加持,纵然家人都死光了,自己也是笑眯眯的,这就是一种中观的境界。(是不是哦?笑什么啊?)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

  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

  有人又问:不管是对实有的执著,还是对空性的执著,二者实际上都是分别戏论。以空性来对治实有,又以实有来对治空性,这就如同大象沐浴一样,始终在分别念里翻来覆去,这样没有任何必要吧?

  答曰:并不会有这种过失。当然,也有极个别宗派认为,实有的法不合理,应该是空性;他们又把空性耽著为单空,所以应该是实有,在这两个位置上换来换去。但真正的中观宗不会这样。

  众生无始以来沉溺轮回,都有一种实有执著,这种串习需要通过空性法门来断除。以前认为柱子是存在的、轿车存在的、朋友是存在的……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实实在在,但若长期将《中观根本慧论》、《中观四百论》中“万法抉择为空性”的道理,反反复复在相续中修持,逐渐就会灭掉对实有的执著。那个时候,就不会再觉得地位是实有的、钱财是实有的、朋友也是实有的了。

  当然,修持空性,不是一次性就完成了,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你今天打坐两个小时,以后再也不修的话,除了个别利根者通过上师的表示马上就证悟以外,一般的末法众生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是很困难的,所以一定要长期修持。

  那么,将万法抉择为空性后,空性会不会存在呢?空性也是不存在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尤其是这次听受《智慧品》的人,务必要明白这一甚深道理。听说外面有好多出家人和居士,经常讲《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但由于没有分清二谛之间的差别,他们所谓的空性,只是将实有的法抉择为没有,仅仅停留在一个单空上面,这是见解上的一个大的问题。

  大家通过这次学习,一定要搞清楚中观的原则性问题。中观宗首先依靠空性断除实执,然后对空性、有无二边、非二边的戏论,也要一个一个地灭除。其实,为断实执而修空性,当实执断除时,空执也会自然而除,犹如“两木相因,火起木尽”,两段木头摩擦起火,终会被彼此烧尽无余。因此,断除实有的执著之后,无实的执著也逐渐消失,最终灭尽一切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大空性。

  龙猛菩萨在《出世赞》中云:“为断诸分别,说空性甘露,何人执空性,彼亦汝当舍。”为断除贪嗔痴为主的一切烦恼分别,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讲了甘露般的空性妙法,但若执著空性为实有,那也一定要断除。所以我们在修行时先应消灭“有”的执著,如此“无”的执著也会灭尽,这是修行的道次第,这个次第千万不能搞错。

  现在有些大乘修行人,甚至是一些鼎鼎有名的大法师,对空性的了解也有错误。我常常在想:“遇到上师如意宝和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们的教言,真是今生中最幸运、最快乐的事情。如果我遇到其他的世间老师,恐怕不一定了解佛陀的究竟法要。”在座的道友应该也有同感吧,假如没有福分遇到大乘佛法,就没机会听闻空性教义,纵然听过也不一定能真正了达。

  其实佛法的次第,在《四百论》中也讲过,如云:“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修习解脱道时,先应遮遣杀盗YIN等非福德的不如法行为,这是人天乘的修行方法;中间应遣除对我和我所的实执;有了这个基础后,最终有、无、非有非无等一切相都会断除。

  大家一定要了解佛陀所讲的次第,如果从上往下修,或者只停留在基础法门上,这样都是不对的。前两天我家来了一个人,刚进来时,我觉得他境界比较高,一直站着不坐下来。他站着问:“大圆满的通彻觉性,意义是什么样的?”我坐在下面,抬头望着他说:“你站得太高了,我只能看到你的脚,看不到你的眼睛。”所以现在有些人修行太高了,而有些人在下面一直不上去,只停留在一个单空上,这都是不合理的。

  修学佛法必须断除有和无的一切执著,如果你一点空性也不了解,行为再怎么如法,恐怕也不能得到解脱。现在有些善知识只讲人天福报,不讲空性智慧,这样的话,大家只不过是积些福德资粮而已,无法断除实有的种子、习气,解脱也必定遥遥无期。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时,引用过一个公案:有个小乘和尚修白骨观很有成效,并以此闻名于世。有次,文殊菩萨想考验他的真功夫,便化身为一位美女,以种种妩媚的动作来考验他的定力。起初和尚不为所动,但渐渐地,他不敌诱惑,最后干脆溜之大吉。美女在后紧追不舍,和尚实在累得跑不动了,就索性两眼一闭坐在地上,心想:“这下完了!”但等了一会儿,什么事也没发生,睁开眼一看,只见美女突然裂成无数碎片,出现庄严无比、金灿灿的文殊菩萨。菩萨告诉他:“你的白骨观修得很好,但把人认为是美的,这是一种执著,会导致轮回痛苦;把人当成是丑的,仍然是一种执著,会让你永远无法开悟。因此,你应当断除一切执著,证得空性。”

  我以前去泰国、新加坡时,遇到过那里的一些共同乘行人,跟他们交流之后,内心真的很有感触:“倘若没有般若空性,肯定解脱不了。”我在《泰国游记》中好像也写过,藏传佛教既具足了显宗的一切教言,也具足了密宗至高无上的教言,遇到这么殊胜的法,真的很开心!

  以前阿底峡尊者遇到两位威仪清净的比丘,给他们讲般若空性时,两位比丘特别害怕,捂着耳朵跑掉了。后来阿底峡尊者也说:“光守持清净戒律是不够的,一定要闻思证悟空性。”

  在座的有些人,可能是前世没积资粮吧,一听到讲空性的《智慧品》,传承就不圆满了。尤其我比较担心一些居士,他们对怎样做生意、交朋友、工作兴致勃勃,而一听到空性,就开始打瞌睡、吃瓜子,这说明自己空性习气薄弱,一定要强迫在相续中种下这个种子,否则乃至生生世世,也不一定遇上空性法门。

  总之,在修行的过程中,首先要把实有的执著断掉,然后把空的执著断掉,这些教证一定要背下来。在我们的一生中,空性法门是指引方向的明灯,没有通达这些教义的话,纵然每天念《金刚经》、《心经》,也不一定领悟其中的甚深空性义,也不一定能开悟。对此,大家一定要值得重视!

  壬二(所修道之自性)分二:一、一切对境均不成立;二、心不缘一切。

  癸一、一切对境均不成立:

  观法无谛实,不得谛实法。

  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

  我们观察一切万法,到底有没有谛实(实有)的呢?最后发现,从轮回中的柱子、瓶子,一直到涅槃、佛陀相好庄严之间的清净和不清净万法,没有一个成实存在。世人所许的万事万物,只是在迷乱识前成立为有,实际上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所言:“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俱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就像说石女儿的自性生,无论在真实胜义还是世间名言都没有,同样,色等一切诸法的自性产生,在世间名言、真实胜义中也绝对不会有。

  石女儿不要说在胜义中,世俗中也肯定没有,既然从没有产生过,那他的生活、神态等就无从谈起了。同样,现在所接触的各种法,比如人们喜欢的财富名声等,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同梦中的大象一样,虽于迷乱识前存在,但真正用智慧来观察,一点一滴也得不到。

  在整个三界中,即使你再有智慧、再有能力、再有功夫,也找不到一个不空实有的法。倘若没有实有的法,那么观待其安立的无实法,如没有瓶子的“无瓶”,又怎么会存在呢?因为空与不空是观待的,就像这与那、东与西、粗与细一样,没有不空的法,又何来空法可言?龙猛菩萨也说:“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

  也许很多人认为,瓶子是没有的,但瓶子的空性应该存在。但这种空性,只是在具实执者面前暂时抉择的,真正观察的话也不合理。因此,万法在抉择究竟空性时,有与无都是没有的,甚至包括解脱、如来、极乐世界也非实。《中论》云:“邪见深厚者,耽执有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邪见深厚的人,耽执如来是存在的,但如来远离一切相,又怎么会有“有”或“没有”的分别呢?

  所以,空法不可能有任何本体。有些修禅宗或华严宗的人在坐禅时,认为安住于什么都没有的境界中,就是所谓的空法。其实这是错误的,按照敦珠法王的观点,这些人只是住于阿赖耶的境界上,根本没有体悟到密法的大圆满。现在个别人的坐禅,可能也是这种境界。其实这种境界只是一种灭法,并没有体悟到禅宗的不生不灭。六祖惠能大师说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他并没有说这是一种灭法,而说是一种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用不着去否认,用不着去建立,也用不着特意去观修。当你依靠自己的信心与上师的窍诀,通过上师的直指,启发这种因缘之后,就能完全体悟到。此时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单单的空法,也不是像灯泡一样明明清清的东西,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从外面来的。以前禅宗大珠禅师到马祖那里去,马祖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从越州大云寺来。又问:“你到这里干什么?”他说:“我来这里求佛法。”马祖告诉他:“没什么可求的,自己本具这个宝藏。”大珠禅师听到这句话,顿时豁然大悟。所以利根者通过上师或法本的一种指点(密宗称之为“直指”),因缘聚合时,当下即能悟到这不是一个单单的空性,也不是一个单单的光明,而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境界。

  一旦你体悟了这种境界,对因果就会非常重视。不像现在有些人,“证悟”越来越高时,对因果越来越不重视,甚至念珠已扔到180公尺以外,从来也不拿。有些所谓的“开悟者”,对世俗的念咒语、磕大头、修加行、放生、做善事等,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可不是一个开悟的相。我们上师如意宝的境界是公认的,他老人家不管白天、晚上都非常精进,即使出国坐飞机,上师也一直拿着念珠睡着。有时候想起上师的精进,我们都觉得非常惭愧。我们睡觉时把念珠放在一边,或挂在墙上,但上师都是用它一边念咒语一边睡着,睡时手也一直掐着那个界限,第二天早上醒来又接着念。这没有任何夸张的语言。

  所以,境界非常高的人,对世俗的善根非常重视。而现在有些人不要说证悟空性,就连单空也不一定能证悟,遇到一点小事就脸红脖子粗,大发脾气,很多“成就相”表露无遗,这说明他平时没有积累善根,只会说大话,最终毁坏的只能是自己。因此,自称证悟空性的人务必要注意!

  癸二、心不缘一切: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

  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这里主要是抉择中观的究竟空性见,本论中此偈极为重要。意思是说,如果山河大地等有实法、空性龟毛兔角等无实法,皆不住于心前,此外的二俱、非二俱也不存在,心无有任何成实之所缘,这即是最寂灭、最圆满究竟的境界。

  《般若经》云:“不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这种境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唯一是圣者各别智慧的行境,我们凡夫人只能用这个颂词来说明,但实际上,什么时候你体悟到了,才算是真正获得了解脱。

  此颂,麦彭仁波切解释为佛地的境界,而华智仁波切解释为见道的境界。不管怎么样,这是中观最甚深的见地。在传记中我们也讲过,寂天菩萨曾问众人:“我背诵前人宣说过的法?还是没有宣说过的法?”众人要求背一个从来没有宣说过的法。于是寂天菩萨从第一品到这个颂词,一口气在法座上诵出来,念到这个颂词时,身体腾空,渐渐升高,终至不见身影,只有从虚空中传来的朗朗诵经声,一直到诵完《智慧品》后半部分和《回向品》为止。所以,《入行论》的中心或者说最甚深的要点,就在这个颂词中。大家平时应该经常读一下,对这种教言多串习。一下子生起《金刚经》中“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的境界,可能有一定困难,但若能时时串习,对一切相的执著逐渐消失,这就叫做大空性。

  《维摩诘经》云:“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这个偈颂非常好。我们所认识的空性,千万不要当作是一种单空,如果你这样认为,那麦彭仁波切在有关中观论典中,已一而再、再而三地破析过。空性的境界不可言说,若仅仅是一个单空,就可以随便说,因为瓶子不存在的部分,就叫单空,这个可以说,也可以想,并非不可言思的对境。

  大家一定要知道,一切相都不存在,这种见解是至高无上的。在这种见解面前,正如刚才所说,佛智、涅槃、清净都没有,远离一切戏论。《中论》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如来超越了一切戏论,而凡夫人却把佛陀当作是有面有身,徒增戏论。

  刚皈依佛门而没闻思过大空性、没听过中观的人,听后可能觉得心里很酸,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但这也没办法。因为如来这么甚深的法,要想所有的众生都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像世亲论师所说的那样,“如来离诸相,我等学如是”,经常串习这方面的空性习气。

  其实,接不接受这样的法,主要跟自己的善根有关。有这种福分、对大乘法有信心的人,按照佛陀所讲的空性法门去修持,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逐渐就会变成像住地菩萨一样,对空性法门不会生邪见了,对世间杂事也不会有信心了。

  从前有个人到孟子那里问:“你是非常出名的思想家,但我看你好像跟常人没什么差别啊!”孟子回答他:“尧舜与人同耳。”就是说,不仅我孟子跟常人一样,古代著名的尧舜也跟常人没什么不同。你如果追随尧舜之道,则你也变成尧舜;你如果追随恶人之道,你也成为恶人;你如果追随古先贤之道,你也变成圣者。

  同样,我们也是如此。不论穿出家人衣服,还是在家人衣服,若按照大乘中观的教义,对空性法门进行修持,就会像住地菩萨一样,能看破世间、放下万缘,最后获得解脱;若与下劣之人同流合污,天天逛街、到舞厅,甚至打架斗殴,那你也会变成这种人。所以,一个人的追求取决于自己,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目标或偶像,自己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当然,作为一个凡夫人,要想全部灭掉执著,还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无论如何,也应该先通达诸法的根本教义。现在很多人把佛法最甚深的精华抛之脑后,却对一些不了义的形象法趋之若鹜,这是不太合理的。你以前对中观法门不是特别有兴趣的话,现在一定要想到:八万四千法门中,最究竟、最甚深的就是空性义,谁能接触、听闻、修持的话,便能从根本上断除一切实执习气。若没有认识到万法不是有也不是无,不是自性也不是他性,那这种人无法通达佛法的教义,龙猛菩萨亦云:“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

  龙猛菩萨、月称菩萨、寂天菩萨代代相传的空性法门,真的是价值连城的如意宝,我们即生中有幸得到,千万不要被恶劣分别念所染,将它随意抛弃,一定要以信心的善缘把它保护起来,平时多多串习。当然,刚开始时,对空性不适应、生不起信心,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在恶趣里呆的时间太长了,在轮回中对实有法的串习太过分了,一下子改过来有点困难。就如同不净粪里的蛆虫,你刚把它捞出来时,它还觉得不净粪很好吃,特别舍不得,但是离开这种场合以后,慢慢就会适应了。

  现在很多人对不净粪般的名闻利养极有信心,而对甘露般的空性法门却没有兴趣,这完全是业力现前。因此大家一定要多闻思,这么殊胜的教言不要离开身体,经常戴在身上,哪怕每天看一个颂词、背一个颂词,得人身也是有意义的。所以,大家要多背一些空性教言,什么时候遇到实执的敌人,就马上用空性教证的铁锤,打得它头破血流!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