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大乘大义章 解说
2014/9/3   热度:3079
白话文:大乘大义章 解说 在本书中,鸠摩罗什和慧远讨论的问题涉及到大乘要义的各个方面,内容是很广泛的。集中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四个中心内容。 法身观 两晋时期,对「法身」的理解颇为分歧。原来,小乘以佛法为法身,法身是佛法的人格化,名之为「身」,其实无身。所谓法身常住,意思只不过是佛法永存而已。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把七住以上菩萨为了度脱众生而住世之身也称为法身,或称法性生身、菩萨法身。这个法身,既不是凡夫的生死身(肉身),又不入涅槃,即所谓「不在涅槃,不在世间」。这个法身是实在的呢?还是非实在的呢?慧远继承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主张「形尽神不灭」,因而把法身理解为灵魂,为神,当作独立自在的实体。当然,慧远认为法身有真法身和变化身的区别,真法身是实存的,变化身则是真法身的幻化,随众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身形。从真法身实存这个基本立场出发,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法身为什么会「生」?「生」由何种「业惑」所造成?真法身是什么性质?什么相状?「三十二相」是如何修得的?真法身有无身、口、意业?如有,与俗世凡夫诸业有何区别?真法身的寿命多长?由何决定?十地菩萨和佛所居国土在什么地方?是否可以「独处於玄廓之境」?真法身在佛国净土居住,已经与众生永绝,还有什么度化众生的功德可说?真法身以神通感应众生,其神通是否需要凭藉四大五根?在念佛三昧中所见之佛,是外来的实在之佛?还是我想所出的主观佛?真法身是否还有烦恼残气?如有,是否还有差别?等等。 对於这些具体问题,鸠摩罗什往往不作确定的答述,而是针对慧远以法身为实的基本观点,反复论述法身非实:「诸佛身皆从众缘生,无有自性,毕竟空寂,如梦如化。」(〈次问念佛三昧并答〉) 至於佛经中关於法身三十二相、十住国土之类的说法,似乎以法身为实有,其实,乃是为了教化众生的需要而作的方便说,是俗谛而非真谛。鸠摩罗什批评说,强要区分法身的真假、有无,那是「戏论」,即违背佛理的议论。 由於慧远十分关心法身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在本书中所占的篇幅最大。但双方各说各的,其结果是谁也没有说服谁。鸠摩罗什坚持法身为空,自不必说,慧远以法身为实的观点,也是始终没有放弃的。 色法观 慧远以地、水、火、风四大为实体,称为「实法有」:认为其他有形色的东西都是由四大因缘和合而成的,称为「因缘有」;水月镜像则为「幻化有」。有神通的法身与人身一样,由四大五根所构成,以四大为本。这就是说,作为宇宙万物之本的四大本身,是不依赖任何因缘而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观点源出於小乘的一切有部,有唯物论的味道,受到鸠摩罗什的批评。於是,双方展开了关於色法的讨论,即关於物质现象,主要是关於物质构成的讨论。 对於物质的构成,鸠摩罗什介绍并评论了小乘以至外道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经验性的直观性的,非常古老而又矛盾重重,所以,读来很陌生而又不好理解。大体上说,鸠摩罗什取其一种说法,即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同时认为四大由色、香、味、触四法中的一法至四法组成,如风只有触,火有色与触二法,水有色、味、触三法,只有地大同时具有色、香、味、触四法。 在主观中,把地大分析到极小,叫做微尘。微尘是天地间一切色的根本,是不变的下可再分的基本单位。鸠摩罗什认为,从大乘的观点看来,四大并不是实在之物,因为四大是因缘而有的。微尘也不是实在物,因为微尘也是色、香、味、触因缘而有的,没有自性。因此,整个世界包括四大、微尘,通通虚妄不实,非真非假,非有非无,如幻如化,不可执著为有为无。只是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或说为实,或说为假。法身菩萨没有四大五根,无有生死,存亡自在,随缘而现化虚空之形,其身如幻如镜中之像,也是空而不实的。 法性观 在大乘佛教那裏,「实相」指的是超越现象界之外的真实存在,它同时又存在於现象界之中,是各种现象共同的本质。这个「实相」,又被表述为「如」、「法性」、「真际」。慧远要求分清「如」、「法性」、「真际」这三个概念的关系,鸠摩罗什作了答述。但慧远的实质问题,是以法性作为非「有」也非「无」的「非有非无」,把这个「非有非无」理解为常住不变的实体。鸠摩罗什发挥了中观学派的观点来批评慧远。他指出,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空」,「空」不是一无所有,不等於零,而是说诸现象没有自性,没有生灭,不是实在之物。由於不是实在之物,只能说它是「如」,即像某物。只是像某物的样子,不能当真。这是诸法(诸现象)的本性,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所以叫做「法性」。 彻底悟解了一切法的法性,就叫做「真际」。「如」、「法性」、「真际」都是指实相,只不过由於对实相的悟解有层次深浅的不同,初等的叫做「如」,进一步叫做「法性」,悟到最深时叫做「真际」罢了。不管叫做什么,这个实相并非客观的实体,所以不能说「有」(存在),但因缘而有的诸法毕竟是存在的,尽管是虚妄不实的存在,是假有,也不能说是「无」。 实相即非「有」也非「无」,那么,是否能说实相是「非有非无」呢?鸠摩罗什认为不能。实相是空,要破实相为「有」观念,破实相为「无」观念,也破实相为「非有非无」观念。他说: 若非有非无,虽破「有」、「无」,还戏论「非有非无」者,尔时,佛言:「舍『非有非无』,亦如舍『有』 、『无』。一切法不受不贪,是我佛法。」(<次问分破空并答>) 大小乘观 在早期大乘佛教经籍中,便把佛法分为声闻、辟支佛和菩萨三乘,而且斥声闻乘、辟支佛乘为小乘,以菩萨乘为大乘,自居於大乘,对小乘采取打击、排斥的态度。本书<次问罗汉受决并答>一章中谈到,菩萨害怕入於声闻、辟支佛道,甚於害怕堕入地狱,便是这种态度的反映。《法华经》调和大小乘的派别斗争,倡导「会三归一」,主张三乘都是同一佛乘,只不过是佛说法的三个次第之分而已。《法华经》不但说佛为菩萨授记,而且说为成千上万的声闻人授记,为已经涅槃的阿罗汉授记,预许他们将来必定作佛。《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则要求菩萨遍学声闻、辟支佛道。 慧远对小乘仍抱排斥态度,所以,提出一些问题质询。鸠摩罗什维护《法华经》调和大小乘的基本立场,以其渊博的学识,极力论证阿罗汉终归作佛,论证菩萨必须遍学声闻、辟支佛二乘,论证菩萨遍学声闻、辟支佛道最易度脱众生。他说: 凡言善学小乘法者,皆是得无生法忍菩萨。(〈次问遍学并答〉) 慧远与鸠摩罗什的大小乘观,从表面上来看,是对小乘采取排斥或调和态度的分歧,实质上则是空、实的不同。从小乘的阿罗汉到大乘的菩萨以至於佛,是不同的果位,慧远从「形尽神不灭」的基本观念出发,把神看作独立自在的实体,因而把这些果位都看作神的果位。阿罗汉已灰身灭智,形体灭亡了,神也灭亡了,怎么能再复活去修菩萨道以至成佛呢?这是他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在鸠摩罗什看来,这些果位连佛在内都是空,所谓修行果位,不过是修行空观的不同阶段罢了。既然如此,从阿罗汉阶段进一步修习,当然可以成为菩萨以至达到佛的境界。 当前,佛教面临如何现代化的问题。由於现代科技的迅速进步,物质生活的急速提高,佛教所重视的人生之苦中,生、老、病三苦已经没有古代佛教徒所感受那么严重可怕,唯独对死亡的恐惧,不但仍然存在,而且随著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更为强化了。如何看待死亡?如何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更广泛地说,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在生活中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这些精神世界问题,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人们迫切地从各种宗教和哲学中寻找答案。 而鸠摩罗什所宣传的「一切法空」、「诸法实相」的般若理论,在众多的答案中独树一帜,对於断除烦恼,了断生死,很有启发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一方面继承「一切法空」的般若理论,一方面又接受庄子影响的禅宗,近些年来在欧美生根流传,被理解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很受欢迎。这告诉我们,由大乘「一切法空」中去探索人生的真善美及其终极意义,是大有可为的。 对於断除烦恼,了断生死来说,不仅有哲理上的思维,如般若空宗这样,还有宗教上的体验这一条路。宗教体验是体验佛、菩萨的实有,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结社念佛,曾三次见佛,这样深刻的体验,使我们可以相信,他所提出的问题,绝不只是哲理上的思维而已。他的问题可以说是现量经验的求证,这样宝贵的经验——依般舟三昧念佛、见佛、悟无生而自在往生,是值得所有有志念佛、求解脱的行者参考、借鉴的。 第四 〈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 卷第五 〈新集抄经录〉第一 〈新集安公疑经录〉第二 〈新集疑经伪撰杂录〉第三 〈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第四 〈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第五 〈长安叡法师喻疑〉第六 卷第六 〈四十二章经序〉第一 未详作者 〈安般守意经序〉第二 康僧会 〈安般注序〉第三 释道安 〈安般守意经序〉第四 谢敷作 〈阴持入经序〉第五 释道安 〈人本欲生经序〉第六 释道安 〈了本生死经序〉第七 释道安 〈十二门经序〉第八 释道安 〈大十二门经序〉第九 释道安 〈法镜经序〉第十 康僧会 卷第七 〈道行经序〉第一 释道安 〈道行经后记〉第二 未详作者 〈放光经记〉第三 未详作者 〈合放光光赞略解序〉第四 释道安 〈须真天子经记〉第五 未详作者 〈普曜经记〉第六 未详作者 〈贤劫经记〉第七 未详作者 〈般舟三昧经记〉第八 未详作者 〈首楞严三昧经注序〉第九 未详作者 〈合首楞严经记〉第十 支敏度 〈首楞严后记〉第十一 未详作者 〈新出首楞严经序〉第十二 释弘充 〈法句经序〉第十三 未详作者 〈阿维越致遮经记〉第十四 出经后记 〈魔逆经记〉第十五 出经后记 〈慧印三昧及济方等学二经序赞〉第十六 王僧孺撰 〈圣法印经记〉第十七 出经后记 〈文殊师利净律经记〉第十八 (作者阙载) 〈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序〉第十九 竺佛念造 〈合微密持经记〉第二十 支恭明作 卷第八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一 释道安 〈大品经序〉第二 长安释僧叡 〈注解大品序〉第三 大梁皇帝 〈小品经序〉第四 释僧叡作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第五 支道林作 〈正法华经记〉第六 出经后记 〈正法华经后记〉第七 未详作者 〈法华宗要序〉第八 释慧观 〈法华经后序〉第九 长安释僧叡 〈持心经记〉第十 出经后记 〈思益经序〉第十一 长安释僧叡 〈维摩诘经序〉第十二 释僧肇 〈合维摩诘经序〉第十三 支敏度作 〈毘摩罗诘提经义疏序〉第十四 长安释僧叡 〈自在王经后序〉第十五 长安释僧叡 〈大涅槃经序〉第十六 凉州释道朗作 〈大涅槃经记〉第十七 未详作者 〈六卷泥洹记〉第十八 出经后记 〈二十卷泥洹记〉第十九 出智猛〈游外国传〉 卷第九 〈华严经记〉第一 出经后记 〈十住经含注序〉第二 释僧卫作 〈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第三 未详作者 〈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第四 僧佑撰 〈大集虚空藏无尽意三经记〉第五 僧佑撰 〈如来大哀经记〉第六 未详作者 〈长阿含经序〉第七 释僧肇作 〈中阿含经序〉第八 释道慈 〈增一阿含序〉第九 释道安作 〈四阿含暮抄序〉第十 未详作者 〈优婆塞戒经记〉第十一 出经后记 〈菩提经注序〉第十二 释僧馥 〈关中出禅经序〉第十三 释僧叡 〈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第十四 释慧远 〈禅要秘密治病经记〉第十五 出经后记 〈修行地不净观经序〉第十六 释慧观 〈胜鬘经序〉第十七 释慧观作 〈胜鬘经序〉第十八 慈法师 〈文殊师利发愿经记〉第十九 出经后记 〈贤愚经记〉第二十 释僧佑新撰 〈八吉祥经记〉第二十一 出经后记 〈无量义经序〉第二十二 荆州隐士刘虬作 〈譬喻经序〉第二十三 康法邃造 〈百句譬喻经记〉第二十四 出经前记 卷第十 〈地道经序〉第一 释道安 〈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 严阿祇梨浮调所造 〈十法句义经序〉第三 释道安 〈三十七品经序〉第四 沙门竺昙无兰撰 〈舍利弗阿毘昙序〉第五 释道摽 〈僧伽罗刹经序〉第六 未详作者 〈僧伽罗刹集经后记〉第七 未详作者 〈婆须蜜集序〉第八 未详作者 〈阿毘昙序〉第九 释道安 〈阿毘昙心序〉第十 未详作者 〈阿毘昙心序〉第十一 释慧远 〈三法度序〉第十二 释慧远 〈三法度经记〉第十三 出经后(记) 〈八犍度阿毘昙根犍度后别记〉第十四 未详作者 〈鞞婆沙序〉第十五 释道安 〈毘婆沙经序〉第十六 释道梴作 〈杂阿毘昙心序〉第十七 未详作者 〈后出杂心序〉第十八 释焦镜 〈大智释论序〉第十九 释僧叡 〈大智论记〉第二十 出论后(记) 〈大智论抄序〉第二十一 释慧远作 卷第十一 〈中论序〉第一 长安释僧叡 〈中论序〉第二 昙影法师 〈百论序〉第三 长安释僧肇 〈十二门论序〉第四 长安释僧叡 〈成实论记〉第五 出论后(记) 〈略成实论记〉第六 新撰 〈抄成实论序〉第七 周颙作 〈诃梨跋摩传序〉第八 江陵玄畅作 〈菩萨波罗提木叉后记〉第九 未详作者 〈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第十 (出戒前记) 〈比丘大戒序〉第十一 释道安作 〈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序〉第十二 竺昙无兰 〈杂事共卷前、中、后三记〉第十三 未详作者 〈摩得勒伽记〉第十四 出经后记 〈善见律毘婆沙记〉第十五 出律前记 〈千佛名号序〉第十六 沙门竺昙无兰抄 卷第十二 〈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目录序〉第一 〈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序〉第二 〈齐竟陵王世子抚军巴陵王法集序〉(原录阙,据正文补) 〈释僧佑法集总目录序〉第三 〈释迦谱记目录序〉第四 〈世界记目录序〉第五 〈萨婆多部师资记目录序〉第六 〈法苑目录序〉第七 〈弘明集目录序〉第八 〈十诵律义记目录序〉第九 〈法集杂记铭目录序〉第十 卷第十三 〈安世高传〉第一 〈支谶传〉第二 〈安玄传〉第三 〈康僧会传〉第四 〈朱士行传〉第五 〈支谦传〉第六 〈竺法护传〉第七 〈竺叔兰传〉第八 〈尸梨蜜传〉第九 〈僧伽跋澄传〉第十 〈昙摩难提传〉第十一 〈僧伽提婆传〉第十二 卷第十四 〈鸠摩罗什传〉第一 〈佛陀耶舍传〉第二 〈昙无谶傅〉第三 〈佛驮跋陀传〉第四 〈求那跋摩传〉第五 〈僧伽跋摩传〉第六 〈昙摩蜜多传〉第七 〈求那跋陀罗传〉第八 〈沮渠安阳侯传〉第九 〈求那毗地传〉第十 卷第十五 〈法祖法师传〉第一 〈道安法师传〉第二 〈慧远法师传〉第三 〈道生法师传〉第四 〈佛念法师传〉第五 〈法显法师传〉第六 〈智严法师傅〉第七 〈宝云法师传〉第八 〈智猛法师傅〉第九 〈法勇法师传〉第十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