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四十一课
2014/9/3   热度:341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四十一课 下面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昨天我们讲到,在佛像前供灯以及见到佛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下面补充介绍这方面的道理。 在《贤愚经·贫女难陀品》中记载,贫女难陀因为供养世尊一盏灯,而得到了成佛的授记,舍卫国的男女老少听说此事后,竞相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世尊供养油灯,当时供养的油灯遍满祇树给孤独园,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庄严。阿难问佛:“不知世尊过去作过什么善根,现在感得无量灯供的果报?”佛告阿难:“很久以前,有一位如来出世,当时有一个圣友比丘在三个月中向如来供灯。他每天到城中向居士们化缘灯芯、灯油。当时我生为国王的公主,见到圣友比丘不辞辛劳地供灯,生起了敬信心,便发心为他提供供灯的物品。后来,以此供灯的功德,如来授记圣友比丘未来成为定光佛。公主听说此事后心想:供灯的物品是我提供的,为什么比丘得到授记,而我不能得到授记?于是公主来到佛前请求为她授记,佛便授记她未来成为释迦牟尼佛。因为往昔布施油灯,无量劫以来,我在天上、人间感受安乐,而且身体的殊妙远超他人,乃至成佛还感受众人供养油灯的果报。” 现在汉地的许多道场经常供灯,学院的道友也经常供灯,这样非常好,希望大家能长期坚持。世间有些部门执行政策就像一阵风,上级刚下达文件时搞得轰轰烈烈,但风头一过就没有消息了。做出世间的善法绝对不能这样,善法能带来今生来世的安乐,我们要长期行持善法,不能上师刚强调时都去做,过一阵子都停下来。 此外,见到佛像的功德也非常大。在《观佛三昧海经》中说:过去无量世时,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出世(不是现在的释迦牟尼佛,是以前的一位同名号的佛陀)。佛灭度后,有一个叫金幢的王子,他秉持邪见、不信正法。当时有位比丘名叫定自在,他为了度化金幢王子,就告诉王子:“佛塔中有一尊佛像,以众宝严饰,极为庄严可爱,你可入塔观看。”王子入塔观看后,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对比丘说:“佛像尚且如此端严,佛的真身一定更为庄严。”比丘说:“你现在见到了佛像,如果不能顶礼,应当称念‘南无佛’。”王子便合掌恭敬称念“南无佛”。以此因缘,王子命终后,无量劫以来都没有堕入恶道,而且值遇九百万亿那由他佛,在诸佛前恒常精进修法,并获得了念佛三昧,最后获得了首楞严三昧。那时的金幢王子就是现在的财首菩萨。 现在见佛像很容易,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佛像,但见到佛像的功德非常大,根本不同于见到世间的画像。所以,为了让自他众生种下善根,我们应该在自己家里或者在一些道场多陈设、张贴佛像。这样做并不是迷信,而是有重大意义的。但现在有些人喜欢陈设上师的像,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观察:如果你的上师是真正的大成就者,供奉他的像当然没什么可说的;但如果不是真正的大成就者,仅仅出于私人感情而将上师的像供起来,这就不一定有意义了。一个人喜欢的对境非常多,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甚至小时候喜欢的大熊猫、小猴子,这些有没有必要供奉呢?肯定是没必要的。因此大家最好还是供奉佛像,这才是真正有功德的。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是补充介绍了两个公案,其实这方面的公案在佛经中有许多,大家应该多看一些,以便增上自己对善法的信心。在学习这些公案时,大家不要走马观花,满足于泛泛了解,应当认真思维其中的意义,并且要牢牢记在心中。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一个打仗的故事,几十年后还记得清清楚楚,而看了一个佛教的公案或者佛教的影视节目,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些人也许是业力深重,不然为什么对世间法的记性那么好,而对出世间法记性那么差呢?今后道友们一定要牢记学过的佛法。如果能牢记所学的佛法,这对自己的修行非常有利,比如《入行论》里讲了许多修安忍的窍诀,如果平时能牢记这些窍诀,遇到怨敌时就可以修安忍,如果平时没记住这些窍诀,遇到怨敌时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安忍,那时再翻书也来不及了。 下面继续讲应当积累福德之理。 我们不管是想遣除痛苦违缘,还是想获得幸福安乐,都必须从根本上下手,也就是说,必须精进积资净障,方能离祸得福。可是许多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因而往往无法实现心中的所愿。 首先,从远离痛苦违缘方面来说,必须从积资净障下手。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时代,许多人为了暂时的消灾免难,而作厌胜、降伏、驱魔、火施等各种佛事,可是因为这些人往昔没有积累福德,唯一造恶业,以此感召了讨债的损耗鬼等恶魔跟随自己,这种业果以厌胜、焚烧等怎么能遣除呢?尤其是往昔与众生结下恶缘,欠了众生的命债,这些恶业一旦成熟时,必须以自己亲身感受痛苦来偿还,作再多的厌胜、焚烧等佛事也不一定见效。人们经常说“业河难挡”,佛经中也说:“业力犹如河主流,瞬间岂能挡业瀑?”确实是这样的,业力成熟时,就像大河的主流一样,它的力量非常强大,企图以暂时的方法阻挡果报的成熟是很困难的。 这个教证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释方法:我小的时候,我家有一个叫班玛丹增的亲戚,他以前是个出家人,后来还俗了,生了很多孩子,其实这个人在行持善法方面是很不错的,他写得一手好字,会在石头上刻精美的观音心咒,也会背许多《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教证。我曾经问他:“你以前不是出家人吗,后来怎么娶妻生子呢?”他用无奈的语气说:“唉!业力犹如河主流,瞬间岂能挡业瀑?业力现前时是很难抗拒的,我也觉得非常惭愧,但后悔也没有办法,现在只有好好忏悔了。” 人们遇到的违缘是各种因缘导致的。如果是偶尔的因缘,像四大不调或者鬼神不高兴而罹患疾病,这些可以通过作佛事遣除;如果是往昔的罪业成熟,这些违缘即使作佛事也很难遣除。大家要明白这些道理,否则可能会产生疑惑:我作了那么多佛事,为什么还要感受痛苦?在实际生活中,以善恶因缘导致苦乐果报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凡夫人很难真正理解这些道理。 《影尘回忆录》里有一个这方面的公案:解放前,上海有一个姓程的人,他出身官宦人家,家中很富裕。程某去世后,他的太太念夫心切,整天哭得死去活来,很想与亡夫再见一面。当时上海有一个法国人会“鬼学”,能把新死的鬼魂招来与家人谈话,一次要一千块钱。程太太家道富裕,花一千块钱算不了什么,于是就请这个法国人到家里作法。到了晚上,法国人在客厅里设坛,把电灯一熄就开始掐诀念咒,过了大概一个小时,法国人说:“咳!这个人很难找,我在阴间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后来才发现他在地狱里,无论怎么叫也不出来。”程太太听到这话,不由怒从心起,大骂道:“你这个洋鬼子真会骗人!我丈夫一辈子乐善好施,盖庙修桥,不升天都够冤枉了,怎么会下地狱呢?你这不是故意污辱我们吗?”那个法国人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也没法辩驳。程太太气不过,一直叨咕个不停。 后来法国人实在忍不住了,他提了一个建议:“你要是不信的话,如果另有新死的人,我可以给你找来,让他作个证明。”正好程太太的大儿子也死了不久,于是大媳妇把丈夫的生辰八字和死亡日期报给法国人,让他重新登坛作法。不一会儿大儿子的鬼魂就来了,大媳妇问:“你是某人吗?”“是!一点不错。”“你在阴间怎么样?”“因为我刚死不久,还在疏散鬼之类,未受拘禁,过几天一点名,恐怕就要受拘禁了。唉!我在世间的时候,整天吃喝嫖赌,很对不起你。现在走到这步田地也没办法,希望你们能做功德超度我。在我的衣服里有一张支票,你可以到银行取出来。家里的事你多费心了,要好好照管孩子。”家人听说后,在那件衣服里一找,果然有一张支票。接着家人又把他的小孩抱来,让他们父子对话。 之后大媳妇又问:“最初请咱们父亲,为何他不来?”鬼说:“听说他已经到地狱去了。”程太太一听,有点沉不住气了,插嘴说:“你父亲一辈子做善事,修建佛寺,舍茶舍药,广作布施,印送经典,他有什么罪孽,还要下地狱!”鬼说:“父亲原先在北京做官,有一年山西闹饥荒,皇上派他到山西办赈济。国家发了六十万两银子的赈济款,结果父亲把这些银子全部私吞了,因此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后来朝廷派专使调查这件事,他又花了几万两银子贿赂,把这件事情掩饰过去了。因为他的罪孽太大,到了阴间没几天就转到地狱里面去了。”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在特定的因缘下,活人与中阴众生进行对话是完全可能的。藏传佛教中有许多漫游中阴的故事,许多还魂师的中阴游记被记录成文字。有些人也许不相信这些事,但这并不是民间传说,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现在东西方不少人都有濒死经验,如果多看看这方面的文章,就会相信这些道理。在这个公案中,程某虽然做了许多善事,死后却堕入地狱,如果不是儿子的鬼魂道出原委,可能谁都不相信,甚至会产生疑惑:难道做善事没有用吗?所以感受苦乐的因缘是非常复杂的。 此外,从获得幸福安乐方面来说,也要从积资净障下手。有些人说是要增长福禄,可是连十盏酥油灯、十个神馐的供品也没有,只是对着一个空空的坛城呼天招龙。如果不需积累资粮,仅仅以此便可增福的话,那唯一利他的诸佛菩萨早就使一切众生都具有福运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今后大家要拿出实际行动,根据自己的条件尽量作供养,即使自己有少许糖果,也应该先供佛再享用。道友们在供护法神时,最好也要有丰盛的供品,否则护法神也不一定帮忙。 如果自己不积累福报,诸佛菩萨和护法神对这样的人也帮不上忙。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讲一个公案。以前藏地有一个住山的修行人,由于生活十分困难,便开始观修单坚护法神[59]。后来这个人真的修成了,他和单坚护法神能像人与人一样对话,可是他却没有获得任何悉地[60]。单坚护法神对他说:“因为你以前没有任何布施的福报,所以我实在无法给予你悉地。”一天,在众多乞丐的行列中,这位修行人得到了一碗稀粥。回来以后单坚护法神问:“今天我给你悉地了,你知道吗?”那个人说:“我仅仅得到了一碗稀粥,而且不只是我,所有的乞丐都得到了,不知道您赐的悉地是什么?”单坚护法神说:“你的碗里有一大块油脂,这就是我赐的悉地。” 现在有些上师说:“吃肉是可以的,因为单坚护法神也赐予油脂的悉地。”也许这些上师是在开玩笑,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食用众生的血肉。任何人都不能以一些相似的理由来推广食肉,因为这会威胁到无数众生的生命。现在有些人之所以对藏传佛教有成见,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食用血肉的行为导致的。希望大家要关心众生的生命,也要关心藏传佛教的形象。佛教的形象非常重要,是树立佛教的良好形象还是破坏佛教的形象,这个问题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齐心协力,共同提倡素食,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以前由于藏地不产蔬菜,而且与汉地的交通很不方便,所以吃素比较困难,现在由于农业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而且藏地和汉地的交通也非常方便,现在在藏地也很容易吃到蔬菜,可以说藏地吃素的因缘非常成熟了,因此希望藏地的修行人今后要尽量吃素。 话又说回来,刚才那个修行人虽然面见了单坚护法神,但是因为往昔没有布施的福报,所以即便是威力无比的单坚护法神,也只能给予一块油脂的悉地,此外对他也爱莫能助。由此可见积累福德的重要性。其实,关于积累福德的道理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了,许多人也不止一次听了,可是真正能付诸实际行动的人却不多。去年我们宣讲了《供灯之功德》,有些道友请扪心自问:这一年以来,自己到底供了几盏灯?现在灯器和色拉油那么便宜,条件再差的人也不可能供不起十盏灯,但是有些没信心的法油子就是不去做。有些人甚至以“意幻供养”为自己开脱,其实,如果自己明明有真实供养的条件,却因为懒惰或者吝啬而不供养,这也是不合理的。 以上我们从远离痛苦违缘和获得幸福安乐两方面分析了积资净障的重要性。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远离痛苦、拥有安乐,但在现实中却有两种人:一种是以苦得乐,一种是以乐得苦。 以苦得乐是这样的:有些人虽然精勤上供下施、清净罪障、广行善法,但以善业力而使往昔的恶业提前成熟,今生遭受病痛恶缘等微小的痛苦,来世会得到永久的安乐。我们在精进修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感受一些痛苦,但这个痛苦是有期限的,假使我们没有修行,将会在轮回中一直感受痛苦。寂天菩萨曾说:“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就像有些病人服药后上吐下泻,暂时会觉得更加痛苦,这时不能认为医生开的药有问题,其实这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只要坚持一会儿就好了;同样的道理,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可能会违缘重重,但这也是消除业障的表现,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有苦尽甘来的时候,不能因为暂时的痛苦而退道心、生邪见。 《十住毗婆沙论》云:“有大福德者,虽有罪恶事,不令堕地狱,现身而轻受。”意思是说,有些人虽然曾经造过恶事,但是因为精进行持善法而积累了大福德,所以他们并不会堕入地狱,通过即生感受微小的痛苦而消尽堕入地狱的业。有些人在家的时候身体很好,出家以后却经常生病,每天要吃很多药,也许这就是在消除堕入地狱的业。我生病打针时经常想:虽然打针很疼,但很可能以今生感受针刺的痛苦,而避免了来世在地狱中感受刀砍斧斫的痛苦。我认为修行人在面对痛苦时,应该这样如理作意。 此外,以乐得苦是这样的:有些人以非法经商、狩猎杀生等造恶业的途径获得财食,虽然在现世中似乎很幸福,但必将乐极生悲,不可能始终享乐。换句话说,非法之人现在享受微少的安乐,未来将永远感受无边的痛苦。就像有些腐败分子,暂时似乎享受得非常不错,可是他们的前途决定是黑暗的。 以上比较了以苦得乐和以乐得苦两种人,我们看一则这方面的公案。《杂譬喻经》中记载:以前有两兄弟,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的志向完全不同——哥哥喜欢修道,对佛法非常有信心,而弟弟喜欢经营世间家业,悭吝嫉妒、不信佛法。由于他们的见解水火不容,实在无法共同生活下去,于是哥哥出家成了沙门,而弟弟在家经营家业。哥哥昼夜精进坐禅思维,后来成就了阿罗汉果。哥哥获得成就后,以好心劝化弟弟奉行佛法,弟弟不但不听从,反而气愤地诋毁哥哥。见到弟弟如此刚强难化,哥哥便离去了。 弟弟一直贪执家业,整日忙忙碌碌,不曾为正法用过心,结果死后转生为一头肥壮的大牛,被商人买去运货。有一次,这头牛驮着许多货物爬一个山坡,由于货物非常沉重,它实在无力走动,疲乏地伏在地上喘气,商人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恰好此时哥哥在空中飞行,远远看见弟弟在受苦,便对它说:“过去你居住在田宅中,现在你在何处?是在畜生道中做牛。”哥哥以神通让牛知道宿命,那时牛才后悔地流下泪,哥哥知道它心中非常哀伤,就对商人讲了这头牛的来历,商人就将这头牛放生了。 在这个公案中,以前是亲兄弟,后来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其实,许多兄弟姊妹都是这样的,小时候过着同样的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嬉戏,在同一父母关怀下成长,可是长大以后,他们的人生之路却截然不同:有的行持善法,走向光明;有的行持恶法,走向黑暗。 无论以苦得乐,还是以乐得苦,这都是无欺的因果。也就是说,犹如在田里播下种子后成熟一样,今生的苦乐都是往昔的宿业所感,往昔的无欺之因必定会成熟今生的无欺之果。这个道理说穿了也很简单,对此没有什么肯定或否定的,并不需要过多地进行破立。《法句经》中说:“行恶得恶,如种苦种……习善得善,亦如种甜。”意思是,造恶业会感受痛苦,就像种下苦的种子会收获苦果一样;而造善业会感受快乐,就像种下甜的种子会收获甜果一样。这是无欺的缘起规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否认。而且纵使经历许多大劫,往昔所造的业也不会失坏,一旦因缘聚合时必定会感受果报,如《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华严经》中说:“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意思是,一切报应都是从业而来的,一切果都是从因而来的,一切业都是由往昔的串习和习气而来的。所以,是快乐还是痛苦,完全取决于自己造的业是善还是恶,而这个业就体现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上。如果严格按佛法来约束自己,言行举止非常如法,则善业会不断增长;如果平时没有任何约束,言行举止不如法,那么恶业会不断增长。最后离开人间时,自己必定会随一生所造的业前往后世。 大家要认真思维这些佛经中的金刚句,一定要对这些道理产生定解,只有相续中真正体会到因果不虚时,才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徒。如果不相信因果,肯定会肆无忌惮地造恶业;而诚信因果者,即使给钱也不会造恶业。因此大力推广佛教的教育,培养佛教徒的因果观念非常重要。 我始终认为:如果缺乏佛教的教育,佛教徒和寺院就只是形象而已,实际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现在有些出家人的名气虽然很大,可是连最基本的因果道理都不懂,更谈不上行持佛法、弘扬佛法。有些寺院的建筑非常华丽,但里面没有任何佛教的教育,本来寺院是弘扬佛法的基地,如果寺院里都没有佛教的教育,哪里还会有佛教的教育呢?如果没有佛教的教育,又怎么谈得上有佛法存在呢?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通过实修教法才能现前证法,如果连佛教的教育都没有,也就是说连教法都没有,那所谓的证法又从何而来呢?讲得严重一点,这种局面如果继续延续下去,佛法很可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这样直言不讳地说,可能有些人不高兴,但不高兴也无所谓,我也并不是为了压低别人、抬高自己而这样说的。 无论如何,众生所造的业是不会失坏的,以后必定会成熟果报。如果没有三世因果的观念,在世时不造善业,肆意行恶,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人生,也许死后苦果现前时才会醒悟,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涅槃经》中说:“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世间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平时不听他人的劝诫,任意胡作非为,等到锒铛入狱或被判处死刑时,才知道自己从前犯了大错,但那时后悔也没用了。因此,在短暂的人生中,一定要以断恶行善来度过,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今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好似梦境一样无有实义,痛苦也好、安乐也好,怎么过都可以;而后世却是无边无际的,若苦则永远苦,若乐则永远乐。如果在短暂的人生里精进积资净障,除了往昔造的弥天大罪的果报成熟以外,其他人死后必定会感受快乐,并以积资净障力立即往生极乐世界,以后生生世世会永享安乐。因此想到后世的长久安乐,现在大家一定要精勤积累资粮。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在极乐法会中如何实地修持供养支。首先在前方的虚空中观想福田(与前面顶礼支的观想方式相同),接着观想供养三十七堆曼茶罗[61],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曼茶罗仪轨中的“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以及传承殊胜上师……”略加改变,变为“供养怙主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菩萨众,愿自他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祈请为利有情,悲愍接纳、赐予加持。”接着念三身曼茶罗——化身曼茶罗:“嗡啊吽,百数俱胝三千世界刹,充满人天七宝等财富,以及我身受用悉供养,愿获转法轮王之国政。”报身曼茶罗:“报身佛处大乐密严刹,具五决定五部供堆者,供养无量欲妙赞供云,愿获圆满报身之果位。”法身曼茶罗:“现有清净童子瓶佛身,大悲不灭法性游舞饰,供养持身明点清净刹,愿获殊胜法身之果位。” 接着念七堆曼茶罗:“涂香鲜花遍大地,须弥四洲日月饰,观想佛刹作供养,愿诸众生行佛刹。”接着念:“嗡那曼扎拉波匝美嘎萨玛扎萨帕那萨玛耶阿吽。”然后念:“供养能喜善曼茶,祈愿菩提道无障,证悟三世佛密意,不迷世间不住寂,度化无边诸众生。”然后念三遍:“吾身受用及善根,一切真实之供品,意幻七宝瑞相物,本成三千世界中,十亿日月洲须弥,天人龙之诸受用,意幻供养无量光,为利我故悲纳受。” 最后念诵三遍供养咒:“纳摩纳札雅雅、纳摩巴嘎瓦得、班匝尔萨抓玛达呢、达塔嘎达雅、阿哈得三雅桑波达雅、达雅塔、嗡班杂尔班杂尔玛哈班杂尔、玛哈得匝班杂尔、玛哈波雅班杂尔、玛哈波德泽达班杂尔、玛哈波德曼卓巴桑札玛纳班杂尔、萨瓦嘎玛阿瓦纳波效达纳班杂尔所哈[62]。”在念供养咒语时,要伴奏乐器或者播放音乐,同时内心观想以普贤供云来供养福田。 以上我们讲完了七支供中的第二支——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最后是暂停偈:“我以无有烦恼清净心,正法财物供养善逝尊,依此供养以及二资道,愿诸众生获得正觉果。”这是对供养支的一个总结,平时大家在作完供养后,可以念这个偈颂来回向发愿。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