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左”与“左曾”
2015/5/22   热度:196
今日读到一则关于左宗棠的轶话,不由想到“曾左”与“左曾”这个题目。
话说左宗棠与曾国藩均乃功业赫赫的清朝大吏,朝野惯以“曾左”合誉之。曾年长于左,且尝奖掖提拔过左,而左傲岸自负,目下无尘,浑不把曾放在眼里,对时人以“曾左”目之耿耿于怀。一日,问其左右,何以人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众侍从面面相觑,个中一侍从直言之:“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中无曾公。”左宗棠默然无语。
“曾左”与“左曾”,看似简单的词序倒换,实则大有文章。孰上孰下,孰前孰后,公议自在人心。曾前置,不单因年长功高,更在谦恭虚怀,能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于左宗棠如此,于李鸿章亦然。当年曾国藩领湘军屡战屡败遁守徽州之际,李身为曾之股肱,居然开溜,后湘军再兴,曾却不计前嫌,又将李延至麾下。试问古今操权柄者,有几人能如斯?古谚云:“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时人服曾公,崇之隆之,其来有自,不可一概目为谄谀。正如老聃所言:“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尽管曾非圣人,但其容人用人之操守却令人崇敬,堪为后人楷模。
横槊赋诗雄视天下的曹孟德,尚且在青梅煮论英雄时,还眼里有个刘玄德。以左之目中无人,孤高自许,唯己为能,唯己为上,焉能服人哉!左居曾后,情之必至,理固宜然。
放眼当今社会,也颇让人瘪闷。在容人用人上能有曾之襟怀者廖廖!多的是“武大郎开店,用的尽是矮子。”多的是左宗棠式的唯我独尊。多的是窃曾之名而行左之实。甭说举荐贤能,不背后使绊就阿弥陀佛了,焉敢别有它望哉!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