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瑜伽师地论 l本地分——无余依地第十七
2014/9/3   热度:332
白话文:瑜伽师地论 l本地分——无余依地第十七 l本地分——无余依地第十七 译文 如此已经说完有余依地。 什么是无余依地?应当知晓此境界也有三种相状:一是修行境界方面的确立安置,二是寂灭方面的确立安置,三是寂灭别门名称的确立安置。 什么是修行境界方面的确立安置?指前面说过除开五种境界中无余依地,应当知晓就是这无余依地所统摄,所说的五种境界,指的是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 什么是寂灭方面的确立安置?指由二种寂灭确立安置此无余依地:第一、由於寂灭的寂灭离绝,第二、由於达到无损身恼心的寂灭。 什么是寂灭的寂灭离绝?指先在有余依涅槃境界身心契合四种寂灭,现在在无余 依涅槃境界中,也有最胜的四种寂灭:第一、达到一切言教都不能表述的寂灭,第二、达到八种依托全都不相应的寂灭,第三、对身的依托、对苦恼的依托全都寂灭;第四,产生对身和苦恼依托的内心疑虑种子寂灭。…… 什么是达到无损身恼心的寂灭?指与八种依托全不相应,与一切烦恼、众苦、流转、生起相违背,在阿赖耶本体识中转得的结果,显现真实的不漏落六道轮回的境界。如说比丘永远寂灭,称名为永处真正安乐。又如这样说:真实存在著无续生出、无渐长起、无诸造作、无作为相、无出生前後相等事,也存在著绩生出、渐长起、诸造作、作为相、出生前後相等事的世俗现象:如果未来一定没有作为真实涅槃存在的无续生出、无渐长起、无诸造作、无作为相、无出生前後相等事,我至终也不会述说有续生出、渐长起、诸造作、作为相、出生前後相等事的世俗现象存在,和永远超脱这些现象的涅槃存在:因为真实存在著无续生出、无渐长起、无诸造作、无作为相、无出生前後相等事,所以我才述说有绩生出、渐长起、诸造作、作为相、出生前後相等事的世俗现象存在,和永远超脱这些现象的涅槃存在。世尊依据此密意述说的教言极深、广大、无量、不可言教,这就是所说的寂灭。由於其中所具有的功德难以知晓,所以称为极深;由於极其宽广博大,所以称为广大;由於无有穷尽,所以称为无量;由於不能明确用言语表述、不偏执二边,所以称为不可言教。 为什么说其中的密意不能明确用言语表述?因为有、非有,不可言说;物质现象既是存在的,又是虚幻不实的,不可言说;感受现象既是存在的,又是虚幻不实的,不可言说:思想现象既是存在的,又是虚幻不实的,不可言说;行为现象既是存在的,又是虚幻不实的,不可言说;识认现象既是存在的,又是虚幻不实的,不可言说。形成如此不可言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此是清净真如显现的,一向没有垢染,这就称为达到无损身恼心的寂灭。 如此二种寂灭,总括说成是一种寂灭的确立安置。 什么是寂灭别门名称的确立安置?应当知晓此中寂灭别门名称有无数种,如所说的常、恒、久住、无变、有法、舍宅、洲渚、救护、归依、所趣、安隐、淡泊、善事、吉祥、无转、无垢、难见、甘露、无忧、无没、无炽、无热、无病、无动、涅槃、永绝一切戏论,如此等类,应当知晓称名为寂灭的别门名称。这就称名为寂灭别门名称的确立安置。 原典 本地分中无余依地①第十七 如是已说有余依地。 云何无余依地?当知此地亦有三相:一者地施设安立,二者寂灭施设安立,三者寂灭异门安立。 云何地施设安立?谓先所除五地一分,当知即此无余依地所摄,谓无心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 云何寂灭施设安立?谓由二种寂灭施设安立如是无余依地:一由寂静寂灭②故,二由无损恼寂灭③故。 云何寂静寂灭?谓先於有余依地获得触证四种寂静,今无余依涅槃界中,亦有最胜四种寂静:一数敦寂静④,二一切依寂静,三依⑤依苦⑥寂静,四依依苦生疑虑⑦寂静。…… 云可无损恼寂灭?谓与一切依不相应,违背一切烦恼诺苦流转生起,转依所显真无漏界⑧。如说宓刍永寂灭,名真安乐住。又如说言: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⑨,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⑩;若当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我终不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由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是故我说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有永出离。世尊依此密意说言甚深、广大、无量、无数⑾是谓寂灭。由於此中所具功德难了知故,名为甚深;极宽博故,名为广大;无穷尽故,名为无量;数不能数,无二说⑿故,名为无数。 云何此中数不能数?谓有、非有,不可说故;即色、离色⒀,不可说故;即受、离受,不可说故;即想、离想,不可说故;即行、离行,不可说故;即识、离识,不可说故。所以者何?由此清净真如所显,一向无垢,是名无损恼寂灭。 如是二种,总说为一寂灭施设安立。 云何寂灭异门施设安立?当知此中寂灭异门有无量种,谓名为常,亦名为恒,亦名久住,亦名无变,亦名有法⒁,亦名舍宅⒂,亦名洲渚⒃,亦名救护,亦名归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隐⒄,亦名淡泊⒅,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无转⒆,亦名无垢 ,亦名难见⒇,亦名甘露,亦名无忧,亦名无没(21),亦名无炽(22),亦名无热(23),亦名 无病,亦名无动(24),亦名涅槃,亦名永绝一切戏论,如是等类,应知说名寂灭异门。是名寂灭异门施设安立。 注释 ①无余依地:无余留苦累涅槃的境界。无余依即无余依涅槃(Nirupadhisesanirvana),此地内容仅占本论第五十卷的最後的很少篇幅。 ②寂静寂灭:亦即寂静寂静。意即在有余依寂静基础上升华到彻底究竟寂静,可译为对有余范畴寂灭离绝的寂灭离绝。 ③无损恼寂灭:即寂灭离绝一切烦恼诸苦流转生起。 ④数教寂静:意即寂灭离绝达到一切言教都不能表述。数,智慧的数、法教的数。数教,指法理可以用言语明确数表述。 ⑤依:即依身,在有余依中尚存有对身(即最後身)的依托。 ⑥依苦:即苦恼依,在有余依中已无苦恼依。 ⑦依依苦生疑虑:产生依依苦的内心疑虑种子寂灭离绝。 ⑧转依所显真无漏界:在阿赖耶种子识中转得的结果显现真实的不漏落六道轮回的境界。转依,是唯识论专用名相。依,即阿赖耶识,因为它是依他起性法。转,即转舍和转得。阿赖耶识中既有一切污染法种子(即烦恼障、所知障),又有菩提种子,无余依涅槃即转舍一切污染法种子,转得菩提种子。 ⑨实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作为真实存在著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等生起。五无都是讲寂灭离绝性。无生,已离流转的连续不再生出。无起,已离生出後的生长不再渐起。无作,已离因缘流转不再造作。无为,因无造作不再有依因缘的造作的种种相状。无等生起,不再有出生前与出生後相等的现象。等生起此特指胎生、卵生托生後,出生前的身体都已长全,在尚未出生时已与出生时相等。 ⑩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为、有等生起:也存在世俗间的生、起、作、为、等生起现象。 ⑾无数:无数教,即所教的法理不能用言语明确数表述,简言即不可言教、不可言语表说。 ⑿无二说:无二执、无二边的法说,这种法理是不可用言语明述的。 ⒀即色、离色:物质现象既是存在的,又是虚幻不真实的。即色,观想色要不离色,即不能完全否定色作为现象的存在。即,近连、融合、不离。离色,观想色要远离色的现象,认识到色在真实意义上是不存在的,它的本性是空。 ⒁有法:即真实存有法。此处的有,不等於有非有的有,更不能等同於有为法,因为此处有即寂灭的别名。 ⒂舍宅:意指无罪喜乐的依托。 ⒃洲渚:意指与三界隔绝。 ⒄安隐:即安稳,意指无怖畏的依托。 ⒅淡泊:即清凉,意即心清净利益束生。 ⒆无转:即无流转,意即永恒平等不再在三界六道差别中流转。 ⒇难见:意即肉眼、天眼不能得见,只有佛眼才能见到。 (21)无没:即不卑屈,意即不会沈没在有爱欲中超脱不了。 (22)无炽:意即永离一切恼乱心的愁叹忧苦。 (23)无热:意即永离一切烦恼热。 (24)无动:意即永离一切散乱动摇。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