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十地经论 4卷八——六地现前地


2014/9/3    热度:780   

 

       白话文:十地经论 4卷八——六地现前地

  4卷八——六地现前地

  译文

  经文:当时金刚藏菩萨说:诸位佛子,如果菩萨已经具足第五地之道,要想修入第六菩萨地,便应当修习十平等法,方得入第六地。何为十平等法?一是一切法无相平等,二是一切法无想平等,三是一切法无生平等,四是一切法无成平等,五是一切法寂静平等,六是一切法本净平等,七是一切法无戏论平等,八是一切法无取舍平等,九是一切法如幻梦、影子、声响、水中月、镜中像、如焰化般平等,十是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此菩萨如此观一切法相,便能除垢,便能随顺,便能无分别,便入第六菩萨现前地,而得明利顺忍,但未得无生法忍。

  论释:所谓十平等法,是对治分别染净之障垢的观法。其中「一切法无相」乃至「一切有无不二平等」,是说十二入(六根六尘)所生一切法皆是自相无性平等。

  另外,应对治的分别之相有九种:一是十二入自相想。一切法自性无相,只是妄想所作,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无想平等」;二是念辗转行相。一切诸法皆从念想辗转相生,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无生平等」;三是生辗转行相。相无念想则不成,念想无相则不立,相与想皆坏,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无成平等」;四是染相。所以经中说「一切法寂静平等」;五是净相。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本净平等」;六是分别相。分别指分别言义,言义本无实,分别言义是戏论,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无戏论平等」;七是出没相。净法可取名为出,染法可舍名为没,应离染净分别,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无取舍平等」;八是我非有相。诸法如幻缘起,既不是实有,也不是完全空无,所以经中说「一切法如幻梦、影子、声响、水中月、镜中像、如焰化平等」;九是成坏相。成是有相,坏是无相,一切诸法无成无坏,所以经中说「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

  所谓除垢,即是远离障垢。所谓随顺,即是随顺平等真如法。所谓无分别,是指不生分别相。所谓明利,是指可对治微细慢障。前二地除障未细,只得到下品或中品(软、中)顺忍,第六地才是上品顺忍。顺忍是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所谓未得无生法忍。是说第六地忍顺无生法忍,但并不就是无生忍,因其尚未彻悟诸法无生之理。以上是取染净法分别慢对治。

  如何是不住道行胜?

  原典

  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已善具足第五地道,欲入第六菩萨地,当以十平等法得入第六地。何等为十?一者一切法无相平等故,二者一切法无想(1)平等故,三者一切法无生(2)平等故,四一切法无成(3)平等故,五一切法寂静平等故,六一切法本净平等故,七一切法无戏论(4)平等故,八一切法无取舍(5)平等故,九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十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相,除垢故,随顺故,无分别故,得入第六菩萨现前地,得明利顺忍,未得无生法忍(6)。

  论曰:取染净法分别慢对治者,谓十平等法。是中一切法无相乃至一切有无不二平等者,是十二入一切法自性无相平等故。

  复次,相分别对治有九种:一十二入自相想。如经「一切法无想平等」故;二念展转行相。如经「一切法无生平等」故;三生展转行相。如经「一切法无成平等」故;四染相。如经「一切法寂静平等」故;五净相。如经「一切法本净平等」故;六分别相。如经「一切法无戏论平等」故;七出没(7)相。如经「一切法无取舍平等」故;八我非有(8)相。如经「一切法如幻梦、影、响、水中月、镜中像、焰化平等」故;九成坏⑨相。如经「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故。

  除垢者,远离障垢故。随顺者,随顺平等真如法故。无分别者,不生分别相故。明利者,微细慢对治故。前二地中粗中慢对治故,得软、中忍顺者,随顺无生法忍故。未得无生法忍者,此忍顺无生法忍,非即无生忍故。是名取染净法分别慢对治。

  云何不住道行胜?

  注释

  (1)无想:指十二入一切法自性无相,只是妄想所作,实无所有。

  (2)无生:指一切诸法皆从念想而生,无有自立。

  (3)无成:指相无想不成,想无相则不立,相与想皆坏,所以说是无成。

  (4)无戏论:依智俨《华严经搜玄记》卷三及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戏论是指言说、名义,诸法并非实有,世间称谓,只是假设,世   间有得名不得义,或得义不得名,所以寻名取义都是妄想戏论。名义不实,所以说无戏论。

  (5)无取舍:意思是妄法即空,无可舍离,真理离念,不可取得。

  (6)顺忍、无生法忍:指五忍中的第三、四忍,忍是忍可、安忍之义。五忍分别是:一伏忍,地前菩萨未断烦恼种子,但能制伏烦恼使之不起   ;二信忍,初地至三地,已见去性而得正信;三顺忍,四地至六地,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四无生忍,七地至九地,悟入诸法无生之理   ;五寂灭忍,第十地及妙觉,诸惑断尽,湛然寂灭。明利顺忍:是说六地所得之顺忍能除微细慢,较四、五两地之除障未细为明、为利,   所以称为明利顺忍。

  (7)出没:认净法可取名出,认染法可舍名没。

  (8)我非有:即断然肯定为无。

  (9)成坏:成是有相,坏是无相。

  译文

  经文:此菩萨如此观一切法相,随顺得至。又以殊胜大悲为首,增长大悲,令大悲圆满,而观世间诸法生灭。

  论释:所谓「此菩萨如此观一切法相,随顺得至」,是说菩萨得至不住道行胜。所谓不住道行胜,是以殊胜大悲摄受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众生,拔除众生之苦。这是由於此菩萨能於一切所知法中得清净智,能观一切法之微细因缘而生厌离之心,能不住世间而得涅槃,所以经中便说「以大悲为首」乃至「观世间生灭」。

  原典

  经曰: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相,随顺得至。复以胜大悲为首故;大悲增上故,令大悲满足故,观世间生灭故。

  论曰:是菩萨如是观一切法相,随顺得至者,得至不住道行胜故。不住道行胜者,不舍众生过去、现在、未来大悲摄胜故。一切所知法中智净(1)故,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2)故,不住世间涅槃故,如经「复以大悲为首」,乃至「观世间生灭」故。

  注释

  (1)一切所知法中智净:是说於一切所知之缘起诸法中令智清净,即清净智为佛果之本。

  (2)一切种微细因缘集观:指观一切法之微细因缘,以生厌离之心。

  译文

  经文:此菩萨观察世间生灭之後,便生此念:世间所有之受身生处差别,都是由於贪著有我而造成的,如果脱离著我,则无由生於世间。菩萨进而又作此念:这些凡夫愚痴盲目,贪著於我,无有智慧,障垢蒙蔽,常求有无,永随邪念而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动行,因这三行而起心种子,此心种子有漏有取想,因而生成未来生老死身,又生後有。

  行业如同大地,被无明覆盖,爱水加以湿润,我心为之灌溉,种种异见之网促进心种子增长,因而便有名色萌芽、生长,名色生长而成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诸根迭互相对而生触,触相对而生受,受之後随其希望而生爱,因有爱而生取,取增长而生有,有成之後而生色、受、想、行、识五阴(五种有为法),五阴之身增长,便在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之中渐渐衰变而老,衰老变灭而为死,死後生诸热恼,因热恼而有一切忧悲苦恼相聚,这便是因缘集聚。

  此种因缘集并无主宰者使之相聚,而是自然而集;没有主宰者使之灭,而是自然而灭。此菩萨就是这样随顺自然而观因缘之集。

  论释:其中「世间所有之受身生处差别」,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中所有生死差别,所以名为世间所有差别。当知因缘之集有三种观门:一是成答相差别,二是第一义谛差别,三是世谛差别。

  如何是成差别?先明因缘之集,说明无我之义。论说一切世间所有受身生处之成,都是由於贪著有我的结果;若是脱离著我,则无世间生处。这样便成无我之义。然後反过来说,如果最高真理中确实包含我相,那么著我之心就应是究极智慧(佛智),有此著我之心者就不应生於世间。另外,如果最高真理中确实含有我相,那么离开著我之心就应常生世间。为表明此种道理,所以经中说:「世间所有之受身生处差别,都是由于贪著有我而造成的。如果脱离著我,则无由生于世间。」

  如何是答差别?对於上述论说,人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难:既然确实无我,为何还会著我?对此疑问的回答是:愚痴而盲目,便会贪著於我。为显示此义,所以经中说:「菩萨进而又作此念:这些凡夫,因愚痴而如同盲人,所以贪著於我。」既然实无有我,那么著我之心怎样产生,而得有世间之受身生处呢?为说明这一问题,所以经中又说「因无有智慧,被障垢蒙蔽,所以常求有无」。这便是答难差别。

  所谓无智而常求有无,是说希求常与断。这裏说明无明、有爱是十二因缘之根本。「永随邪念而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动行」。所谓永随邪念指无明之因;所谓妄行邪道是不能正行求解脱之道;所谓集起妄行表示菩萨殊胜之行。菩萨虽行於有,但不为妄行。「因这三行而起心种子,此心种子有漏有取想」乃至「随顺自然而观因缘之集」,其中所谓起心种子,是指生老死之体性。

  所谓又生後有,是说生老死之体(阿梨耶识)又能自然摄持其余因缘种子,令其成就罪福等行业,如同形成大地。此大地又被无智、障垢等无明覆盖,常求有无之爱水滋润。这样便成如此之种子和行业之地,生如此之种种心。我即是我所,我与我想即是慢,我生不生等,是种种异见之网。所谓自然而灭者,是说其性自灭,不是靠智力而灭。这样通过答难来解释因缘之集,便说明了无我之义。

  如何是相差别?是指如果因缘无我,那么有何相存在於因缘之集的过程中。

  原典

  经曰:是菩萨观世间生灭已,作是念: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著我故,若离著我,则无世间生处。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著于我,无智闇障,当求有无,恒随邪念,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福行、不动行(11),以是行故起心种子,有漏有取想故,起未来生老死身,复生後有。

  业为地,无明覆蔽,爱水为润,我心溉灌,种种见(2)网令得增长,生名色牙(3),生已增长。名色增长已成诸根,诸根成已迭互相对生触,触相对生受,受後所悕生爱,以有爱故生取,取增长已生有,有成已生五阴身,五阴身增长已,於五道中渐渐衰变名为老,衰老变灭名为死,死後生诸热恼,因热恼故生一切忧悲苦恼聚。

  是因缘集。无有集者,自然而集;无有灭者,自然而灭。是菩萨如是随顺观因缘集。

  论曰:是中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者,五道中所有生死差别,是名世间所有差别。此因缘集有三种观门应知:一成答相差别,二第一义谛差别,三世谛差别。

  云何成差别?初明唯因缘集,释无我义。成一切世间所有受身生处,皆以贪著我故;若离著我,则无世间生处。即无我义成。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著我之心即是第一义智,不应在世间受身生处生。又复若第一义中实有我相者,若离著我,则应常生世间。显示此义,如经「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著我故,若离著我,则无世间生处」故。

  云何答差别?若实无我,云何著我?此中应有是难。即自答言:愚痴所盲,贪著於我。此示现如经「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著於我」故。如是实无有我,有何次第贪著于我,得有世间受身生处?成此示现,如经「无智闇障,常求有无」故。如是答难差别。

  是中无智有无者,悕求常断。此示无明、有爱是二有支(4)根本故。恒随邪念,妄行邪道,集起妄行,罪行、蕴行、不动行。恒随邪念者,示无明因故。妄行邪道者,示于解脱处不正行故。集起妄行者,示菩萨胜义故。菩萨虽行于有,不名妄行。「以是行故起心种子,有漏有取想」,乃至「随顺观因缘集」,是中起心种子者,示生老死体性(5)。

  复生後有者,随顺摄取成就罪、福等行业为地故。前说无智闇障、无明覆蔽故,常求有无,爱水为润故。如是往,如是生心(6)。我是我所,我、我想是慢,我生不生,如是等种种见网。自然而灭者,性自灭故,非智缘灭。如是答难因缘集,释无我义成已。

  云何相差别?若因缘无我,以何相住因缘集行。

  注释

  (1)罪行、福行、不动行:此为三行。罪行又称非福行,即行十恶等罪,而招感三恶道之苦。福行指行十善等福;招感天上、人间之果。不动   行指修有漏之禅定,招感色界、无色界之果。

  (2)种种见:即异见,因烦恼而起的恶见解。

  (3)牙:依《元本》、《明本》,当为芽。

  (4)有支:即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无明、爱是其中二支。

  (5)生老死体性: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此是指种子识(阿赖耶识)。

  (6)如是往,如是生心:如是往,依《宫本》等诸本及《华严经探玄记》,当为「如是住」。如是住指识之种子和行业之地,如是生心指经文   中无明覆蔽,爱水为润,我心溉灌。

  译文

  经文:此菩萨又作此念:不能实知深妙真理,所以称为无明。无明所作之业果,名为行。依行而生心识,与识共生有四受蕴,名为名色。名色增长而有六入。根(感官机能)、尘(对象)、识三事和合而生有漏触,触共生而有受,受染著名为爱,爱增长而为取,由取起有漏业名为有,有业、有果报名为生,生渐增长而衰变为老,老后渐坏而为死。

  死别离时,愚人贪著心热而生忧,发声啼哭名为悲,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对名为苦,意根相对名为忧,忧苦增多名为恼。在这因缘相生过程中,只有苦树增长,并无主体指使。

  菩萨这样想:如果有主使者,则有主使者作事;如果没有主使者,就没有主事者所作之事;无上深妙真理中没有主使者,没有所作之事。

  论释:经中所谓无明所作业果,是指名色。其中所谓识,是名色之所依止。各色与识共生,识与名色迭互相依,如果没有主使者,也就没有主使者分别所作之事。这是说因缘集有分,因为自体无作事,所以名为有分次第因缘集观。何为第一义谛差别?是说如此证悟最上深妙真理,则得解脱,这是洞观因缘之集的结果。

  原典

  经曰:是菩萨复作是念:不如实知诸谛第一义故,名为无明。无明所作业果,是名为行。依行有初心识,与识共生有四受阴,名为名色。名色增长有六入。根、尘、识三事和合生有漏触,触共生故有受,受染著故名爱,爱增长故名取,从取起有漏业名有,有业有果报名生,生阴增长衰变名为老,老已阴坏名为死。

  死别离时,愚人贪著心热名为忧,发声啼哭名为悲,五根相对名为苦,意根相对名为忧,忧苦转多名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有作者。

  菩萨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则无作事;第一义中无有作者,无有作事。

  论曰:是中无明所作业果者,所谓名色。於中识者,彼依止(1)故。名色舆识共生故,识、名色迭互相依故,若无作者,抄中分别作事亦无。此说因缘集有分,自体无作事故,是名有分(2)次第因缘集观,应知。云何第一义谛差别?如是证第一义谛,则得解脱,彼观故。

  注释

  (1)彼依止: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指阿赖耶识是名色等之所依止。

  (2)有分:即同分,指根(感官之机能)、尘(对象) 、识(认识主体)三者互相交涉,各实现其作业。

  译文

  经文:此菩萨这么想:三界虚妄,只是一心所作。

  论释:所谓「只是一心所作」,是说三界一切都是一心转现。何为世谛差别?是指随顺观照世间真理,便可证入无上深妙真理(第一义谛) 。此观照有六种:一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其中所谓染依止观,是指十二因缘分依止一心。

  原典

  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1),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

  注释

  (1)何者是染:疑为衍文。

  译文

  经文:如来所说十二因缘,都是依於一心。为何这样说?因为众生随其行业,贪欲便同阿黎耶识共同生起,即识即行,行识不离。行欺蒙了心便称无明,无明共心而生名色,名色增长而有六入,六人相对而生触,触共心而生受,受而无厌足名为爱,爱而不舍名为取。此有漏种种因缘和合而生有,有之所起名为生,生变成熟名为老,老至朽坏名为死。

  论释:这是二谛差别,一心是真,杂染是俗,真俗和合,便是因缘集观。所谓因观,可有二种:一是他因观,二是自因观。

  如何是他因观?

  原典

  经曰: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随事(1)贪欲共心生②,即是识事即是行。行诳心故名无明,无明共心生名名色,名色增长名六入,六入分名触,触共生名受,受已无厌足名爱,爱摄不舍名取,此有分和合生有,有所起名生,生变熟名老,老坏名死。

  论曰:此是二谛差别(3),一心杂染和合(4)因缘集观。因观者有二种:一他因观,二自因观。

  云何他因观?

  注释

  (1)随事:指随其行业。

  (2)贪欲共心生: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这是说第六识中求生时,贪欲共阿赖耶识同时起。

  (3)二谛差别: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其意是所依心体为真谛,能依之有支是俗谛。

  (4)一心杂染和合: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一心是真,杂染是俗。此心随染和合,染而不染。

  译文

  经文:其中无明有二种作用:一是因缘中愚痴令众生生惑,二是作行之因。行也有二种作用:一是生未来世之果报,二是作识之因。识也有二种作用:一是能令有相续不断,二是作名色之因。名色也有二种作用:一是互相助成,二是作六入之因。六入也有二种作用:一是攀缘六尘,二是作触之因。触也有二种作用:一是能接触对象,二是作受之因。受也有二种作用:一是感觉情爱等事,二是作爱之因。爱也有二种作用:一是对於外物生贪心,二是作取之因。取也有二种作用:一是增长烦恼,二是作有之因。有也有二种作用:一是能生於人之外的其余世间诸道中,二是作生之因。生也有二种作用:一是增长五阴,二是作老之因。老也有二种作用:一是令诸根成熟,二是作死之因。死也有二种作用:一是破坏五阴之身,二是因为不见不知而令因缘相续不绝。

  论释:其中「破坏五阴之身」,「因为不见不知而令因缘相续不绝」,是说破坏五阴能作後生之因,因为不见不知,所以能作後生之因。这是他因观。何为自因观?是指无明等自生而成因缘之事。何为无明等因缘行?这是说无明等不断助成因缘之集。

  原典

  经曰: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行亦有二种作:一者生未来世果报,二者与识作因。识亦有二种作:一者能令有相续,二者与名色作因。名色亦有二种作:一者互相助成,二者与六入作因。六入亦有二种作:一者能缘六尘,二者与触作因。触亦有二种作:一者能触所缘,二者与受作因。受亦有二种作:一者觉憎爱等事,二者与爱作因。爱亦有二种作:一者於可染中生贪心,二者与取作因。取亦有二种作:一者增长烦恼染缚,二者与有作因。有亦有二种作:一者能於余道中生,二者与生作因。生亦有二种作:一者增长五阴,二者与老作因。老亦有二种作:一者令诸根熟,二者舆死作因。死亦有二种作:一者坏五阴身,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论曰:是中「坏五阴身」,「以不见知而令相续不绝」者。坏五阴能作後生因,以不见知故能作後生因,是名他因观。云何自因观?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何者是无明等因缘行?不断助成故。

  译文

  经文:其中所谓无明缘行,是无明为因缘令行不断而助成行。所谓行缘识,是行为因缘令识不断而助成识。所谓识缘名色,是识为因缘令名色不断而助成名色。所谓名色缘六入,是名色为因缘令六入不断而助成六人。所谓六入缘触,是六入为因缘令触不断而助成触。所谓触缘受,是触为因缘令受不断而助成受。所谓受缘爱,是受为因缘令爱不断而助成爱。所谓爱缘取,是爱为因缘令取不断而助成取。所谓取缘有,是取为因缘令有不断而助成有。所谓有缘生,是有为因缘令生不断而助成生。所谓生缘老死,是生为因缘令老死不断而助成老死。

  无明灭则行灭,因为如果没有无明因缘,行则灭而不得助成。行灭则识灭,因为没有行为因缘,识则灭而不得助成。识灭则名色灭,因为没有识为因缘,名色则灭而不得助成。名色灭则六入灭,因为没有名色为因缘,六入则灭而不得助成。六入灭则触灭,因为没有六入为因缘,触则灭而不得助成,触灭则受灭,因为没有触为因缘,受则灭而不得助成。受灭则爱灭,因为没有受为因缘,爱则灭而不得助成。爱灭则取灭,因为没有爱为因缘,取则灭而不得助成。取灭则有灭,因为没有取为因缘,有则灭而不得助成。有灭则生灭,因为没有有为因缘,生则灭而不得助成。生灭则老死灭,因为没有生为因缘,老死则灭而不得助成。

  论释:其中「无明缘行」,「无明为因缘令行不断而助成行」,此无明有二种:一是子时,二是果时。其中子时令行不断,说明二种意思,即子时为缘,果时为事。其余因缘分自生因也都同样含有这二种意义。所谓自因观,是不相舍离观,离前支无後支观,不离无明则成行观。如果不离无明有行,就不应说是无明缘行。如果离无明而有行成,那么相异则不成。所以(《中观论颂》)偈言:

  众缘所生法,此则不即因,

  复又不异因,非断亦非常。

  自生因缘观如前所说,无明有二种:一是子时,二是果时。行乃至老死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过去世、未来世,也就没有现在世,也便不能说三世。如何是摄过观?即是所谓三道摄苦因、苦果。

  原典

  经曰:是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行缘识者,行因缘令识不断助成识故。识缘名色者,识因缘令名色不断助成名色故。名色缘六入者,名色因缘令六入不断助成六入故。六入缘触者,六入因缘令触不断助成触故。触缘受者,触因缘令受不断助成受故。受缘爱者,受因缘令爱不断助戍爱故。爱缘取者,爱因缘令取不断助成取故。取缘有者,取因缘令有不断助成有故。有缘生者,有因缘令生不断助成生故。生缘老死者,生因缘令老死不断助成老死故。

  无明灭故则行灭,无明因缘无,行灭不助成故。行灭故则识灭,行因缘无,识来不助成故。识灭故则名色灭,识因缘无,名色灭不助成故。名色灭故则六入灭,名色因缘无,六入灭不助成故。六入灭故则触灭,六人因缘无,触灭不助成故。触灭故则受灭,触因缘无,受灭不助成故。受灭故则爱灭,受因缘无,爱灭不助成故。爱灭故则取灭。爱因缘无,取灭不助成故。取灭故则有灭,取因缘无,有灭不助成故。有灭故则生灭,有因缘无,生灭不助成故。生灭故则老死灭,生因缘无,老死灭不助成故。

  论曰:是中「无明缘行」,「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戍行」故者。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1)。是中子时者令行不断,有二种义故,缘事示现(2)。如是余因缘分自生因二种义缘事应知。自因观者,不相舍离观故,离前支无後支观故,不离无明则成行(3)观。若不离无明有行者,不应言无明缘行。若离无明有行成者,异则不成。是故偈言:

  聚缘所生法,是则不即因(4),亦复不异囚(5),非断亦非常(6)。

  自生因缘观如前说,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行乃至老死亦如是。先际、後际灭,中际(7)亦无,是故不说。云何摄过观?所谓三道摄苦因、苦果故。

  注释

  (1)子时、果时:子时,指发行之无明。果时,指无明所发之行。即是说,无明为子,行为果。

  (2)二种义故,缘事示现:是说子时为缘,果时为事。

  (3)不离无明则成行:指不离子即成果。

  (4)不即因:指所生之果,非能生之因,所以不等同。

  (5)不异因:指所生之果从属於能生之因,所以不相异。

  (6)非断亦非常:意思是说,由於果不即因,所以果不断、因不常;由於果不异因,所以果不常、因不断。或者说,因其不即,所以因果俱不   断,因其不异,所以因果俱不常。

  (7)先际、後际、中际:此三际即三世,先际是过去世,後际是未来世,中际是现在世。

  译文

  经文:其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其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十二因缘先际、後际相续不断,因而此三道也不断。三道离我、我所,只有生灭,所以如同束竹(束芦),相依而生,其中皆空。

  论释:何为护过观?护过观是证现过失。对於因缘相生,外人有三种错误看法,即三种过失。其一是一切身一时生过。在外人看来,既然因缘相生无异因,为何不得五道之身一时并生?其二是自业无受报过。在外人看来,如果无我作业,那么谁来受报,所以无受报。其三是失业过。在外人看来,既然无有我,那么就无主体执持此业而令之至果,所以果业即灭。对此三种过失,以见过去世等异因来解答。差别因得差别报,由於因异,而得果异。

  原典

  经曰: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先际、後际(1),相续不断故,是三道不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故,犹如束竹。

  论曰:云何护过观?若言因缘生者,分别有三种过:一者一切身一时生过。何以故?无异因故。二者自业无受报过。何以故?无作者故。三者失业过。何以故?未受果业已灭故。此三种过,以见过去世等异因答故,受生报等差别故。

  注释:

  (1)先际、後际: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因缘十二支中前二支是能引,次五支是所引,次三支是能生,後二支是所生。对於三际分别   ,诸教典有三种说法:一是《华严经》之说,以能引为先际,所引为中际,能生、所生合而为後际;二是《唯识论》之说,以能引、所引   、能生等前十支为现在世,所生之後二支为未来世,即十因分二果分成二世;三是生、引俱开妙智论,以前二支为过去,次八支为现在,   後二支为未来,因此成三世说。

  译文

  经文:无明缘行,是见过去世事。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见现在世事。爱、取、有、生、老死,是见未来世事,此中可见三世辗转。如果无明灭,诸行也便因之而灭,这就是断除因缘相续之说。

  论释:所谓无明缘行即是见过去世事,是说由於现在之生是过去所作之业的结果,所以现在之果的到来是理所当然的,从现在之果即可见过去世之因。所谓识乃至受是见现在世事,是说过去世中所作之业,得到现在之识等果报,又能得未来果报。所谓爱、取、有是见未来世事,是说有之後又一定会有生。於是可见有三世的辗转,也有未来世的产生。

  这裏是说何义?其中包含三种意义,因之过去业不得报:其一是有未作,指就过去求爱、取、有等,当时未作业,所以现在不得生、老死之果;其二是已作未得报,指就现在求爱、取、有等,虽然已作业,但其作业现在尚未成熟,所以现在不得生、老死之果;其三是得对治断,是指如果业熟,本应得生、老死报果,但如果此生得圣果,则断爱、取,从而令已熟之业枯焦而不得报。经中所说无明缘行,是表示作业;行缘识乃至触、受,是表明作业已得报;爱、取、有不断,是表明此因缘未得到对治,如果断除爱、取,虽然有作业,那无明缘行也不能生有,所以诸业有已作、未作,有得果、未得果,有已断、未断。

  如果这样,就没有一切身一时生之过,因为既有作、未作,有得报、未得报,有断、未断,就无由一时生。如果这样,也就不是一切业都当受报,也不是都不受报,也不是都一时受报;如果自作业,果报便不失,自作自受,他身不受,如此则无自业不受报之过,因为他身未作业。除去前述三种「不得」的情况,定得果报不失,如此则无失业之过。以上是显证三种过。

  如何是不厌厌观?这是说一切受皆是苦,菩萨厌种种微苦,而二乘不厌,菩萨与二乘有分别,凡夫不厌种种粗苦,而菩萨与二乘皆厌。这就叫不厌厌观。

  原典

  经曰: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见现在世事,爱、取、有、生、老死,是见未来世事,於是见有三世转。无明灭故诸行灭,名为断因缘相续说。

  论曰:无明缘行即是见过去世事者,现在生是过去作故,现在果即是当来,即是见过去世因义。识乃至受是见现在世事者,过去世中随所有业,彼业得现在识等果报,复能得未来果报。爱、取、有是见未来世事者,复有生一往定故。於是见有三世转者,复有後世生转故。

  此说何义?有三种义故,过去业不得报。或有未作,或已作未得报,或得对治断故。是中无明缘行是作示现;行缘识乃至触受,此作已得报示现;爱,取、有不断,此不得封治示现;若断爱、取,虽有作业,则无明缘行不能生有。是故诸业有已作、未作,有得果、未得果,有已断、未断。(1)

  若如是则无一切身一时生过。若尔非,一切业即当来受,亦非不受,亦非一时。若自作业,果报不失,非他身受故;若如是则无自业不受报过,他不作故。离彼三事业,定得果不失,若如是则无失业过。是名护三种过示现。

  云何不厌厌观?厌种种微苦分别,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厌种种粗苦故。

  注释

  (1)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已作是行支,未作是有支,已得果是识支等,未得果是生支等,已断指圣人,未断指凡夫。

  译文

  经文:十二因缘分说明三苦。其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称为行苦,触、受称为苦苦,其余因缘分称为坏苦。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称为断三苦相续之说。

  论释:何为深观?

  原典

  经曰:十二因缘分说名三苦。是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名为行苦,触、受叫苦苦,余因缘分名为坏苦。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者死灭,名为断三苦相续说。

  论曰云何深观?

  译文

  经文:无明为因缘而行生,因缘能生行,其余(因缘支)也是如此。无明灭则行灭,行无其余(因缘支)也是如此。无明为因缘而生行,这是拘执於生的说法,其余也是如此。无明灭则行灭,这是拘执於灭的说法,其余也是如此。所谓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之说,其余也是如此。所谓无明灭则行灭,是随顺有而至无所有观之说,其余也是如此。

  论释:深观有四种:一是有分非他作。因为报果是由於自因而起;二是非自作。因为报果都是由因缘而生,并非自生。正如经中所说「无明为因缘而行生,因缘能生行,其余也是如此。无明灭则行灭而行就无生,其余也是如此」。三是既非他作,又非自作。因为这只是随俗而说生,理实无生;因为并非我有意造作,所以非他作;因为无明作行之时,行无自性,而且不停住,所以非自作。正如经中所说「无明为因缘而行生,是拘执於生的说法,其余也是如此。无明灭则行灭,是拘执於灭的说法,其余也是如此」。四是非无因而作。因为是随顺因缘而有,正如经中所说「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之说,其余也是如此。无明灭则行灭,是随顺有而至无所有观之说,其余也是如此」。

  如果无因而生,那么生应常生,并非不生。因为没有定因,所以又可说是恒无生。无因而生之说,是最大邪见,并非佛法所乐。这样便可明白,随顺有观是有因,并非无因,如果无因,则不得说随顺有。这是十种因缘集观。已说相谛差别观。

  原典

  经曰:无明因缘行生,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行无余亦如是。无明因缘行是生缚(1)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灭缚说,余亦如是。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随顺无所有尽观(2)说,余亦如是。

  论曰:深观者有四种:一者有分非他作(3)。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4)。缘生故。如经「无明因缘行生,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行无,余亦如是」故;三者非二作(5),但随顺生(6)故,无知者(7)故,作时不住(8)故,如经「无明因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灭缚说,余亦如是」故;四者非无因作。随顺有故,如经「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无明灭行灭是随顺无所有尽观说,余亦如是」故。

  若无因生,生应常生,非不生。以无定因故,亦可恒不生。何以故?无因生故,此非佛法所乐。若尔随顺有观有因,非无因故,若无因,不得言随顺有。是名十种因缘集观。相谛差别观已说。

  注释

  (1)生缚:束缚、拘碍於生,未能离诸分明。

  (2)随顺无所有尽观:随顺有而至於无所有,彻悟无上真理,表示不坏俗而恒真。

  (3)非他作:指果由自因而起,如无明为因缘而行生,无明是行的自因。

  (4)非自作:指果非自作,如因缘能生行,说明行非自作。

  (5)非二作:指既非他作,又非自作。

  (6)但随顺生:指随俗而说生,理实无生。

  (7)无知者:《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引慧远之释说,这是从另一角度解释「非他作」,指并非我有意造作。

  (8)作时不住:《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引慧远之释说,这是从另一角度解释「非自作」,指无明作行之时,行无自性;无明作时,又起後行   ,所以无明作时行不停止。

  译文

  经文:此菩萨如此观十种逆顺观因缘集法,这即是所谓十二因缘分有次序,一心所摄,自业作成,不相舍离,三道不断,观三际因果,三苦集过,因缘无性,因缘生灭,随有而至无所有观等十种。

  论释:又有二种异观:一大悲随顺观,二一切相智分别观。大悲随顺观有四种:一是愚痴颠倒,二是别处求解脱,三是外道求解脱,四是求异解脱。

  何谓愚痴颠倒?是对所处境况愚而无知,颠倒观察事物,不解真相。由于贪著有我,所以处处受生;远离我则无有受生。何谓愚痴?即是被无明所障,如经所说「此菩萨观察世间生灭之後,便生此念:世间所有之受身生处差别,都是由於贪著有我而造成。如果脱离著我,则无由生於世间」。愚痴盲目,贪著於我,是取我之颠倒;又於事相中产生疑惑,是取我所之颠倒。如经所说「菩萨又作此念:这些凡夫愚痴盲目,贪著於我,无有智慧,障垢蒙蔽,常求有无」如此等等。

  如何是别处求解脱?此凡夫如此愚痴颠倒,本应於阿梨耶识缘起法中求解脱,用识境以治我境。凡夫不明此理,却於我、我所中求解脱。为对治此症,所以经中说「此菩萨这样想:三界虚妄,只是一心所作」乃至「老坏名为死」。

  如何是外道求解脱?即是在颠倒因中求解脱。颠倒因中有三种:自性因或自在天因、苦行因、无因。不应如此去求。为何不能如此求?十二因缘支有二种作业,能起因缘事,所以经中说「无明有二种作用:一是因缘中愚痴令众生生惑,二是作行之因」如此等等,所以不应於自性中求。佛法之因,是自生因,正如经中所说「其中所谓无明缘行,是以无明为因缘令行不断而肋成行」如此等等,所以不应於自在天中去求。烦恼业妄想因,非佛法之乐因,正如经中所说「此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如此等等,所以不能在苦行中求。十二因缘支,过去二支是先际,与现在识等中际为因,中际爱、取、有,与未来後际为因,中际、前後二际因缘不断,如经所说「无明缘行,是见过去世事」如此等等,如果没有如此因事,便没有种种众生果事,所以不可说无因。

  如何是求异解脱?真解脱有四种相:离一切苦相,无为相,远离染相,出世间相。而求异解脱,则是诸行苦事相随,乃至无色界,仍有拘缚,如经所说「十二因缘分说明三苦,无明、行」乃至「六入称为行苦」,如此等等,未能离一切苦。如此因缘相生,如经所说「此中无明因缘行,因缘能生行,其余也是如此」等,未得无为相。如此便有染缚,如经所说「无明为因缘而生行,这是拘执於生的说法,其余也是如此」等等,未能远离染相。这样随顺有而求无色界之有解脱,如经所说「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之说,其余也是如此」等等,未得出世间相。以上是说菩萨大悲随顺观因缘之集。

  所谓一切相智分别观,其中有九种:

  一是染净分别观。以著我而生烦恼为染,以离我而灭烦恼为净,如经所说「此菩萨观世间生灭之後,便作此念:世间所有受身之生处差别,都是由於贪著有我,如果脱离著我,则无由生於世间」。

  二是依止观。这是说此因缘集依於何等法,如经所说「此菩萨又起此念:不能实知深妙真理,所以称为无明」如此等等。

  三是方便观。因缘之二种业力,方便发起事果,如经所说「此种无明有二种作用:一是因缘中愚痴令众生生惑,二是作行之因」如此等等。

  四是因缘相观。因缘生果之状相中,没有主体指使,如经所说「其中无明缘行,是无明为因缘令行不断而助成行」如此等等。

  五是入谛观。这是指三道苦集谛,如经所说「此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其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

  六是力无力信入依观。是指十二因缘支中先际、中际、後际转胜,则先为有力,後为无力。如无明、行生识等果,名为有力,识等不招感後果,名为无力。此因果转化令人依信,即是信入依观。如经所说「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如是等等。

  七是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小乘人不能如实知微苦我慢,未断行苦,便以为得至道,名为增上慢。但已断粗惑,所以又名为非增上慢。此深苦令人信入,即是信入观。如经所说「其中无明、行乃至六入名为行苦」如此等等。

  八是无始观。中际以先际为因缘而生,後际之生又是随顺因缘染缚,如经所说「无明因缘行,因缘能生行,其余也是如此。无明因缘行,是拘缚于生的说法,其余也是这样」。

  九是种种观。即是随顺有观,於欲界、色界、无色界有爱著等,如经所说「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之说,其余也是如此」。以上是不住道行胜。

  以下说果胜。其果胜有五种相:一是得对治行胜及离障胜,二是得修行胜,三是得三昧胜,四是得不坏心胜,五是得自在力胜。何为对治行胜?就是三解脱门。

  原典

  经曰:是菩萨如是十种逆顺观因缘集法,所谓因缘分次第故,一心所摄故,自业成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先後际故,三苦集故,因缘生故,因缘生灭缚故,随顺有尽观故。(1)

  论曰:复有二种异观:一大悲随顺观,二一切相智分别观。大悲随顺观者有四种:一愚痴颠倒,二余处求解脱,三异道求解脱,四求异解脱。

  云何愚痴颠倒?随所着处愚痴及颠倒此事观故,以著我故,一切处受生,远离我故,则无有生。云何愚痴?无明闇故,如经「是菩萨观世间生灭已,作是念: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著我故,若离著我则无世间生处」故。愚痴所盲,贪著於我,如是颠倒及有相支中疑惑颠倒,如经「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愚痴所盲,贪著于我,无智闇障,常求有无」如是等故。

  云何余处求解脱?是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中求解脱②,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此对治,如经「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乃至「老坏名死」故。

  云何异道求解脱?於颠倒因中求解脱。颠倒因有三种:性因自在天因、苦行因及无因。不应如是求。何以故?因缘有支二种业能起因缘事故。如经「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舆行作因」如是等故。自生因故。如经「是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如是等故。烦恼业妄想因故。非乐因故。如经「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如是等故。先中际因(3)故,及中後际因(4)故,中际前後二际(5)故,如经「是中无明因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如是等故。若无如是事则种种众生亦无。

  云何救济金异解脱?真解脱者有四种相:离一切苦相,无为相,远离染相,出世间相。彼诸行苦事随逐乃至无色有缚,如经「十二因缘分说名三苦,无明、行」乃至「六入名为行苦」如是等故。如是因缘生故,如经「是中无明因缘行,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等故。如是复染生缚,如经「是中无明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等故。如是随顺有求无色有解脱,如经「无明因缘行,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等故。如是大悲随顺观因缘集已说。

  一切相智分别观者,是中有九种:

  一染净分别观,著我慢、离我慢染净故,如经「是菩萨观世间生灭已,作是念:世间所有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贪著我故,若离著我,则无世间生处」故。

  二依止观。此因缘集依何等法,如经「是菩萨复作是念:不如实知诸谛第一义故,名为无明」如是等故。

  三方便观。因缘有支二种业能起因缘事故,如经「是中无明有二种作:一者缘中痴令众生惑,二者与行作因」如是等故。

  四因缘相观,有支无作故,如经「是中无明缘行,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如是等故。

  五入谛观。三道苦集谛故,如经「是中无明、爱、取三分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分不断,是业道。余因缘分不断,是苦道」故。

  六力无力信入依观先中後际化胜故,如经「无明缘行者,是见过去世事」如是等故。

  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不如实知微苦我慢故,如经「是中无明、行乃至六入名为行苦」如是等故。

  八无始观。中际因缘生故,後际生随顺缚故,如经「无明因缘行,因缘能生行,余亦如是。无明因缘行是生缚说,余亦如是」故。

  九种种观。随顺有观故,欲、色、无色爱等,如经「无明因缘行,随顺有观说,余亦如是」故。如是不住道行胜已说。

  次说彼果胜有五种相:一得对治行胜及离障胜,二得修行胜,三得三昧胜,四得不坏心胜,五得自在力胜。云何得对治行胜?谓三解脱门。

  注释

  (1)《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总此十种观法为:一有支行列,二摄归一心,三力用相生,四前後相属,五三道轮球,六三际因果,七三苦过失   ,八从因无性,九似有若无,十泯同平等。

  (2)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中求解脱:依《华严经搜玄记》卷三,这是说应于梨耶缘起法中求解脱,即用识境以治我境,以唯识智治我智。

  (3)先中际因:过去二支是先际,与现在识等中际为因。

  (4)中後际因:中际爱、取、有,与未来後际为因。

  (5)中际前後二际:中际内之识等五果分可属前际,爱等三因分可属後际。

  译文

  经文:此菩萨如此十种观因缘集之后,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自性空寂,又离作者、受者。如此观察时,空解脱门便现前而生。此菩萨观十二因缘自性寂灭,所以常得解脱现前。见因缘之处,绝无法相可生,因其不见法相,所以无相解脱门得现前而生。此菩萨如此证悟空、证悟无相,不生愿乐,唯以大悲为首,教化众生,这样无愿解脱门便得现前而生。此菩萨修行这三种解脱门,离彼我之相,离作者、受者之相,离有无之相。

  论释:经中所谓空解脱门,是说三种相:一见众生无我,二见法无我,三人、法二我之体既空,二我之作用亦空。如经所说「此菩萨如此十种观因缘集之後,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自性空寂,又离作者、受者。如此观察时,空解脱门便现前而生」。所谓见众生无我,即是「无我、无寿命、无众生」一句的含义。所谓见法无我,即是「自性空寂」一句的含义。所谓人法二我之作用空,是说见众生及法无有作事等。由於无有作者,也便没有所作之事。因为不见作者,所以说「离作者、受者」。

  无相解脱门也有三种相说:一灭障,二得对治,三念相不行。如经所说「此菩萨观十二因缘自性寂灭,所以常得解脱现前。见因缘之处,绝无法相可生,因其不见法相,所以无相解脱门得现前而生」。所谓灭障,即是「观十二因缘自性寂灭」一句的含义。所谓得对治,即是「常得解脱现前」一句的含义。所谓念相不行,即是「见因缘之处,绝无法相可生」一句的含义。

  无愿解脱门也有三种相说:一依止,二体,三胜。如经所说「此菩萨如此证悟空、证悟无相,不生愿乐,唯以大悲为首,教化众生,这样无愿解脱门便得现前而生」。其中所谓证悟空、证悟无相,即是依止,因依止於悟空、悟无相,所以能成无愿,不生愿乐。「不生愿乐」,名为无愿之体。「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名为胜。声闻小乘也有不生愿乐,但其无愿乐之体远离大悲,不乐於教化众生,与此相比较,菩萨之大悲为首,教化众生,便名之为胜。所谓灭障胜,是说离三种相,如经所说「此菩萨修行这三种解脱门,离彼我之相,离作者、受者之相,离有无之相」。

  这样依次修行,在五地中便以平等而远离染净心,在四地中远离出没等相,又在此第六地中,远离平等法,得无相无愿,破遣有无,六地圆满,所以说灭障胜。

  原典

  经曰:是菩萨如是十种观因缘集已,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自性空,离作者、受者。如是觐时,空解脱门现前生。是菩萨观彼有支自性灭故,常解脱现前。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如是不见少法相故,无相解脱门现前生。是菩萨如是入空、入无相,不生愿乐,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如是无愿解脱门现前生。是菩萨修行是三解脱门,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离有无相。

  论曰:是中空解脱门有三种相说:一见众生无我,二见法无我,三彼二作无见,无作者故。如经「是菩萨如是十种观因缘集已,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自性空,离作者、受者。如是观时,空解脱门现前生」故。见众生无我者,无我、无寿命、无众生,此句示现。见法无我者,自性空,此句示现。彼二作无者,见众生及法无作事等。以无作者,作事亦无。不见作者故,离作者、受者,此句示现。

  无相解脱门亦三种相说:一灭障,二得对治,三念相不行。如经「是菩萨观彼有支自性灭故,常解脱现前。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如是不见少法相故,无相解脱门现前生」。是中灭障者,观彼有支自性灭故,此句示现。得对治者,常解脱现前,此句示现。念相不行者,见因缘处无少法相可生,此句示现。

  无愿解脱门亦三种相说:一依止,二体,三胜。如经「是菩萨如是入空、入无相,不生顾乐,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如是无颐解脱门现前生」故。是中入空、入无相,是名依止。以依止入空,入无相故,能成无愿,不生愿乐。不生愿乐,是名无愿体。大悲为首,教化众生者,是名为胜。声闻亦有不生愿乐,无愿体远离大悲,不乐教化众生故。灭障胜者,离三种相故,如经「是菩萨修行是三解脱门,离彼我相,离作者、受者相,离有无相」故。

  如是次第於五地中远离平等深净心故(1),四地中远离出没等相,此六地中远离法平等故。

  注释:

  (1)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三,「於五地中远离乎等深净心故」一句是例说,正说应是「以平等深净心故远离於五地」。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 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