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最终理想是感恩回报社会(图文)


2015/5/22    热度:344   

隐士最终理想是感恩回报社会

王雪峰在终南山的物学院修行

隐士最终理想是感恩回报社会

老家在湖北的陈居士在终南山已修行多年

隐士最终理想是感恩回报社会

终南山里的物学院

本组图片由 记者陈团结摄

  隐士最终理想是感恩回报社会

  “入山是为了出山做事”、“隐士最终理想是感恩图报社会”。这些话不约而同地从几位隐士口中说出来时,隐士群体与当前社会的关系也不再疏远。

  “走读”中遇到的几位隐士,他们不是出家人,儒释道兼学,在山中也在山外,有出山多年的创业者,有隐居十多年仍住山者,也有入山不久的大学生,在他们身上,串联了传统隐士文化和快节奏的当代生活。

  石匠先生:遇重挫入山 隐居三年后再入世

  63岁的石匠先生已经出山16年,目前的身份是一家文化公司董事长,1995年至1998年曾经在终南山隐居,出山后创业,在业内颇有名气。

  在接受采访之前,他反复强调不愿意对公众透露真名,想继续“隐”于都市之中。

  “最开始隐居可能只是为了观照自己内心,出山后,社会给予我财富和平静幸福的生活,所以还是想回报社会,想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当代隐士的生活不是封闭的,也不拒绝和公众交流。感恩图报,救世情怀,这是隐居者最重要的品质。”他说。

  但对十多年前去终南山隐居的原因,他说是因为遇到一次人生重挫。

  1994年,石匠先生被单位委以重任,带着30万现金在西安做一项大工程,但因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发生问题,产生严重亏损,石匠先生被单位暂时停职。

  “对我打击很大,我正是45岁的壮年,这之前一直顺风顺水。工程搞垮以后,我觉得自己身败名裂,前途到此为止,我当时就想离家出走,想进寺庙躲避。”他回忆。

  1995年清明前后,他只身走进终南山,在子午峪遇见了一位正在小山顶打坐的老和尚,便聊起来,后来,这位老和尚成为他的师父。

  “我本身有入山的想法,但心不是很诚,只觉得先躲上一阵子再说。”他在师父的茅棚住了七天后下山,此后几年,他每个月大约有20多天都在茅棚住,每天凌晨2点起床做功课——打坐、读经书、讨论心得。

  “那段时间是永生难忘的经历,工作整整停职了两年,家里生活全凭我妻子工资,她甚至摆早点摊子维持家计。现在想起来,失败的确是人的一笔财富,没有当年的失败就没有后面成功。”1999年,石匠先生辞去单位职务创业,十多年来,公司业务覆盖面越来越广,他在终南山中给自己建造了一座房子,每周一出山工作,周五回山重归田园,过“当代隐士”的生活。

  石匠先生介绍,和他有类似经历的人西安有二十多个,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对这种半隐居半创业的状态,他称之为“当代隐士”。

  “传统隐士基本都是失意遇到挫折后急急忙忙逃避出城的,但那只是隐士的初级阶段。”在石匠先生看来,传统隐士生活很清苦,他们隐居的主要目的是观照内心,因为人类和自己内心沟通最好的地方不是城市而是大山,只有在大山中、回归到原始的生存状态时,人才能倾听到自己的内心,从而获得智慧,但他认为这种传统的隐居是隐士的初级阶段,只是为了改造自己。

  “1998年,我觉得通过隐居已经改造了自己,可以入世做事情。因为隐士进山未必是要在山中生活一辈子,求得真知后,应该入世回报社会。”石匠先生拿出最近收集的《华商报》剪报,他指着2月26日B2版一位隐士照片说,自己看到时感动地落泪了,因为那位隐士背包上印着“知恩报恩”四个字。

  “当代隐士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隐士,隐居生活是多元的,只要坚定,什么地方都可以修行,未必要在深山。”他说。

  陈居士:入山13年朋友遍天下

  陈居士上山的过程,是给朋友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大家一起捡垃圾的过程。

  从大峪新贯寺小学上山的路上,每天都有几拨驴友入山游玩,但沿路几乎看不见任何垃圾,因为在这道山谷居住的每位隐士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上下山路上拎着袋子捡垃圾。

  陈居士带着十几位朋友抵达草堂后,招呼他们喝茶、吃饭,他严肃地告诉每位就餐者,吃饭时不允许说话,夹菜用公筷,在饭桌旁也贴着口诀:“餐勿语,用公筷,清静食,敬天地。”

  对这样的规则,很多客人起初并不适应,但陈居士严格执行这个规矩:“不说话利于胃的健康。而且,做一件事时,投入越深,才能体会很多东西,体会更多时,就能理解,理解才能尊重,尊重就是包容了,包容了,不就好了么?”

  陈居士只有33岁,生于湖北,1999年从深圳富士康辞职后到终南山莲花洞修行,这十几年来他看过寺庙,住过山洞。

  对来终南山隐居的原因,他说:“10岁我母亲去世,我父亲就不太照管我和弟弟了,我必须独立,洗衣服做饭,还要带弟弟,我去读很多很多书,觉得自己是荒漠里饥渴的人。那些年,人生最纠结的生死、身体和心理的问题交错到一起,现在想来不堪回首。”

  在隐居前几年,他和家里没有任何联系,后来弟弟发帖在网上找他,他觉得自己可以去面对所爱的家人,才回了湖北老家。

  不同于很多隐士,他有很多社会上的朋友,有些在西安城区,有些在上海,有些在新疆,以至于用“朋友遍天下”来形容。

  在山下,陈居士出入各种场合时西装革履;上山时,他身着户外衣裤;在山上,陈居士一身黄色的棉布僧袍,他戏称自己是“变色龙”,有时在城市中生活,有时在山里隐居。

  在终南草堂里,陈居士是一位核心人物,来找他的朋友很多,有些人因为感情问题,有些人因为工作问题,他也经常下山去帮助朋友处理一些事务,扮演“导师”的角色,帮他们出谋划策,解决各种困难。

  在记者采访他的当天,就有两位女士因为家庭纠纷专程从山下赶到草堂拜访他,寻求帮助。两年前,还有两位研究生态农业的女研究员专程赶到终南山,向他求教感情问题,陈居士回忆,当时他所做的就是带着她们喝茶,读经,聊天,两位研究员的感情问题在偶然之间得到解答。

  对感情问题,他说:“可能他很爱别人,别人会拒绝,但并不妨碍他恋爱的状态。只要所爱的人幸福快乐,即便自己离开了,但总会给爱人留一个角落。”

  对陈居士的生活,家里人开始并不理解,觉得他的生活很飘渺,包括他的弟弟和父亲,但慢慢的他改变了弟弟的想法。

  “弟弟看到我的状态很感慨,以前他一直坐飞机往返各地,但后来他选择坐火车来看我,心境变得平和起来,试着去理解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他说。

  陈居士的父亲在晚年也理解他的生活,在临终前,父亲来到终南山居住,陈居士陪父亲度过他的最后一段时光。

  王雪峰:大学退学入山既为学生也为老师

  位于半山腰一户农家的门外挂有一个“物”字,这里是几位隐居诗人创办的“物学院”,敲门并无人应声,推开虚掩的门,能看到几个书架和一个小型的讲坛。

  后来从一旁的厨房里出来一个衣着褴褛的年轻人,他凌乱的头发在额头前扎了一个小辫,记者敲门时,他正在厨房的火炉旁看书。

  他叫王雪峰,生于1989年,家在四川。2010年3月,王雪峰从成都一所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退学来到终南山,参与“物学院”创办,至今没有与家里人联系过。

  “挺迷茫的,在学校没什么意思,就退学了。”现在住的农家院子是租住村民的,一年房租3000元。

  他说自己没什么打算,就在山里读读书。

  王雪峰说:“当然是社会有问题,我跟社会接触有问题,可能还是不适应现在的社会。”

  他说,在物学院里,年龄最大的人50多岁,年龄最小的是一位3岁的小孩,他被母亲放在山里已经好几个月了。

  “我们提倡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是学生,所以要读书。”他说。

  他有时会下山,对将来的生活,他说自己尚未打算。

  中国佛教故事网 佛教经典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感应故事 智慧故 

五明学佛网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