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课


2014/9/3    热度:179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课

 

  《般若摄颂》当中,现在正在讲行持大乘般若者的身份,其中讲第二个问题。

  癸二(善知识之差别)分二:一、所立;二、所破。

  子一、所立:

  所谓所立,就是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善知识,以及自己应该具足什么样的条件。

  具善知识具胜观,闻诸佛母全无惧。

  作为行持般若的行者来讲,修行要善始善终,必须具足善知识的因缘;也就是说,学习大乘佛法般若空性的人,在大乘道中不退转的主要因缘,就是要具足内外两种善知识。所谓外善知识,就是要依止一位以智慧通达万法无有任何自性,以及具足以方便的大悲菩提心摄持众生的上师,这样的上师就是所谓的外摄持。所谓内善知识,就是自己要具足让一切众生获得佛果的希求心,也就是发起菩提心,同时还要具足见到万法空性、无有实执的三轮体空的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内摄持。如果既具足外在的因缘——具有慈悲和证悟的上师,又具足内在的因缘——自己具有悲心与智慧,那这样的行者在听到佛母般若空性时,就不会有任何畏惧,在大乘道中也不会退转。当然,颂词中的善知识主要是指外善知识,而内在具足悲心的智慧就是所谓的胜观。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离开善知识,否则修行就不能圆满。但善知识一定要有内在的境界,没有境界的上师则是假善知识。《现观庄严论》云:“心不惊怖等,宣说无性等,弃舍所治品,应知为摄持。”可见,真正的善知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他的心对大乘空性法门不会生畏惧,这是从智慧方面讲的;第二个条件,向有实执的可怜众生宣说无有本性的空性法门;第三个条件,舍弃六波罗蜜多的违品,如吝啬、破戒等。具足这三种条件的善知识,就是所谓的外摄持。至于“摄持”,这两个字在大乘经论中经常出现;而在本颂中,既可指外在的善知识,又可指内在的菩提心和智慧,或者说正知正念。

  在座的道友中,可能很多人对佛法都有许多问题不了解,所以一定要长期依止一位具有修证的上师,这非常重要。一般来讲,上师有什么样的境界,他也会对弟子如实传授。比如上师对空性法门非常有境界,那他在摄受弟子的过程中,也会把自己的境界传给他们。如果依止的上师仅在历史、医学等世间知识方面有经验,那我们也只能学到这些,而不可能学到佛法。即使他们照本宣科,时间也会很短暂。就是讲世间知识,如果老师对所讲的课程不是很精通,或自己没有相应的品德的话,那也不可能长期呆在老师的岗位上。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依止一位真正通达万法实相的上师。如果上师有这样的境界,在看见依靠他的人没有懂得时,他就会传授。在世间,如果父亲是医生,而孩子又愿意学,他就会把医学传给他;如果父亲是木匠,而孩子也愿意学,他就会把自己的技术传给他……同样的道理,真正的善知识也会把自己的境界传给有缘的弟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依止真正具有智慧和悲心的上师,否则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收获。

  作为行者来讲,依靠这些摄持就不会产生畏惧;如果没有这些因缘,就会对般若空性产生恐怖心而不敢接受。圣天论师云:“不知无怖畏,遍知亦复然,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意思是说,对空性法门全然不知的人不会害怕,就像世间从来没有学过空性法门的警察等,由于他们对空性一点都不了解,所以也不会害怕;而像全知佛陀一样完全通达空性的人,也不会害怕;但是就像半瓶水一样,对空性稍微有一点了知,而又没有完全了知的人,则会产生恐惧心:既然全部都是空性,那是不是因果都没有了,或者说是不是我也不存在了?包括一些物理学家,他们通过试验观察后,也感到非常恐慌。因此大家一定要长期依止善知识,当上师证悟空性的境界融入相续时,我们就不会害怕,也不会舍弃空性法门。

  子二、所破:

  谁依恶友仰仗他,彼如新罐触水毁。

  前面刚刚讲了所依止的善知识,现在反过来:任何一位初学者,如果依止了诋毁大乘空性法门的恶友,相续中的境界就很容易毁坏。为什么呢?因为在自己的智慧、定解、信心等还没有完全成熟,而必须依赖仰仗他众时,就很容易随波逐流,或者说受环境、教育等因缘的影响很容易变坏。其实,这相当于没有入窑焙烧的新土罐一样,没有经过火的锤炼的原因,一接触水就会毁坏。

  在现实中,有些人已经皈依佛门,也发了菩提心,有的还剃度出了家,甚至有的还为佛教和众生做了很多好事,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不错的修行人;但是,如果长期或暂时依止见修行果非常恶劣的人,也一定会使自己逐渐衰败下去。以前阿底峡尊者也说:对修行人来讲,所有怨敌当中,恶友是最可怕的。所以,噶当派的很多修行人都把恶友当作尸体那样来舍弃,根本不会亲近。现在世间上,很多人对大乘甚深见解根本不能了解,也不愿接受;如果我们跟这些人接触,恐怕一瞬间的行为或短暂的交流,也会毁坏一切的一切。有些多年闻思修行的人,就因为别人的一个电话、一顿饭,或一天的接触,而将自己在很长时间中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善根全部毁坏,这确实非常遗憾!

  持明无畏洲尊者曾这样说:真正的善知识比黄金还罕见,而造恶业的恶友时时都损坏、耗尽我们的善根,故祈愿三宝加持不要遇上恶友,更不要离开殊胜的善知识。所以在座的道友皆应发自内心地祈祷。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境界。既然如此,那很有可能在遇到恶友时不需要很长时间:也许是一刹那、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半年,就会把你拉下去,或者自己主动在别人面前投降。虽然很多人都在寂静的山里修行了很长时间,但若自己披上的盔甲并不是那么坚固的话,在违缘面前也很难抵抗。因此,大家无论是下山,还是通过电话跟亲朋好友交流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因为,所谓的魔障并不一定是以獠牙毕露或面目狰狞的形象显现在我们面前,有些可能是花言巧语,有些可能是非常温和的态度;若正念不稳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让人堕入永远不能自拔的恶趣深渊。

  所以,在学习大乘佛法般若空性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对大乘佛法一无所知,或者对佛教有邪见的人,一定要拒之千里。否则,在眼花缭乱的外境面前,我们根本没办法抵抗。就像一个孩童,最好不要让他单独出去,否则很难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因为他的心并没有成熟。在智悲学校中有一位老师,开会的时候他说:“你们不要把学生会的那些孩子看作大人,他们跟大人比较起来还差得远,在遇到外境时根本不能面对,所以对他们不要太过看重,否则会生起傲慢心的。”虽然他的语言比较刺耳,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而我们现在也没有成熟,遇到外境也禁不起诱惑,所以一定要谨慎。

  虽然有些人觉得:我没有问题,因为我在某某地方闻思了那么长的时间,也得过许多灌顶和窍诀;但一旦违缘现前就非常可怕,因此我们应经常祈祷不要离开学佛的团体。《山法宝鬘论》中说:对修行人来讲,比围墙还好的保护就是不离僧团。的确,只要身处僧团当中,我们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得到潜移默化。如果离开了这样的群体,就不容易生起惭愧心,自然见修行也会一天比一天下降,最终只会销声匿迹,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离开僧团。

  癸三(菩萨之词义)分二:一、一般菩萨之词义;二、大菩萨之词义。

  子一、一般菩萨之词义:

  何故此者名菩萨?能断贪求尽诸贪,

  无贪获证佛菩提,是故此得菩萨名。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平时佛教里面经常提到菩萨,那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菩萨”,它是菩提萨埵的略称,乃梵语的音译。其中“菩提”指觉悟,“萨埵”指勇士或有情,故菩萨就是觉悟的勇士或觉悟有情。也即可以从自觉和觉他两个方面来理解:通过修行断除实执而获得觉悟是自觉,将自己所证悟的境界传递给有缘众生是觉他。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将比较慈悲的人或年长的老人及学佛者叫做菩萨或老菩萨,甚至还有其他用法,所以菩萨也可从其他角度来理解。

  按寂天论师的观点,什么时候世俗菩提心在相续中生起来,那个时候就可以称为诸佛之子或菩萨。《入行论》云:“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意思是说,系在生死轮回中的苦恼有情,什么时候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那个时候就可以叫做菩萨,此时也成为世间的人和天人礼敬的对境。当然很多论师都说,此处的菩提心仅指相续中生起利益众生的世俗菩提心,并非指胜义菩提心。月称论师则说,断除三种结[10]而获得极喜地[11]的圣者唯应以菩萨之名称说。故《入中论》云:“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入中论自释》也引用《宝云经》的教证说:在加行道世第一法位时,还没有完全断除实执,所以并不是真正的菩萨,只有在获得一地时才是真正的菩萨。这两位大德的观点,一个是从生起胜义菩提心来讲,一个是从生起世俗菩提心来讲,或者说,一个是从“见解证得空性”来讲,一个是从“行为行持利众”来讲,但都可以称为菩萨。

  而这里的菩萨是这样的:依靠随入法界自性的闻慧等智慧,能完全断除对色法等的贪执,进而希求完全断除对所知万法以实执贪著的分别念及种子,于无贪中获得佛的大菩提,这样的行者就称之为菩萨。

  但很多人都不是这样,尤其是现在大城市里面的人,他们每天都贪求着:别人有豪华的轿车我没有,别人有很好的房屋我没有,别人有很高的地位我没有……这说明他们还不是这里所讲的菩萨。有些人虽然对这些不怎么贪求,但他们认为万法全为实有:高速公路是实有的,轿车也是实有的,甚至住处、床位等全是实有的,那也不是这里所说的菩萨。

  《佛说华手经[12]·验行品》云:“佛告舍利弗:应以三事验菩萨心。何谓为三?一者,能舍一切所有而不望报,当知是为真菩萨心;二者,求法无所贪惜,宁失身命而不舍法,是则名为真菩萨心;三者,不逆甚深之法,以信解力于佛菩提不生疑惑,是亦名为真菩萨心。以是三心验诸菩萨。”所以我们也应以之对照,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这些法?的确,我们现在对外境非常贪执,实执也很严重,所以决定不是这里所说的菩萨,而只是名相上的菩萨。

  关于名相菩萨,比如平时很多人将有些老居士或老出家人叫老菩萨,如果他们不具足菩萨的功德,那就是名相上的菩萨。有一位医生一天到晚都叫别人为菩萨,他经常说:某某菩萨,你过来一下。好像他是菩萨当中的佛一样,周围全是大大小小的菩萨,看起来特别可爱。那他们是不是菩萨呢?也不一定。可能只是名相上的菩萨。

  子二(大菩萨之词义)分二:一、堪为众生之最;二、披大盔甲[13]。

  丑一、堪为众生之最:

  何故彼名大菩萨?堪为有情众之最,

  断众生界诸重见,是故得名大菩萨。

  有些人认为:佛教中不但有菩萨的名称,而且还有大菩萨——摩诃萨埵的说法,那大菩萨跟菩萨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具足本颂所讲两个条件的菩萨就是所谓的大菩萨。第一个是“堪为有情众之最”:因为他为了救度一切众生发了无上菩提心,还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甚深空性,所以在众生中是最伟大的。大家也清楚,在不同种类、不同种姓、不同民族、不同族群的千千万万众生当中,具足这两种条件的人非常少,所以他们堪为众生之最,也成为一切众生的应供处。

  有时候我经常想:虽然人们说人类历史上这个伟大、那个伟大,但这些伟大人物对自己的家庭、身体却很执著,不要说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就是菩萨的布施和证悟空性的智慧他们也没有。确实,世间上成千上万人特别尊重的伟大人物,他们也不可能以自己的身体、儿女、家庭来作布施;在证悟空性方面,他们一点境界也没有。正因如此,舍弃一切利益众生和证悟空性的菩萨才最珍贵,他们的确堪为一切众生之最。

  第二个是“断众生界诸重见”:作为大菩萨,他能以无我的智慧和善巧方便,断除众生相续中无始以来熏习得异常坚固的各种烦恼和习气,而这也非常稀有。所以,谁具足这两个条件谁就可以称为大菩萨。

  对一般世间人来讲,绝对无法做到这样,因为他们并没有摄受那么多众生的威力或能力。大家都清楚,很多众生非常傲慢,若菩萨没有一定的境界,他们也不可能向他敬礼。他们会说:你跟我平起平坐,毫无德行和智慧,凭什么我天天跪在你面前对你非常尊重。即使今天尊重,明天也不一定会尊重;这个众生尊重、那个众生也不一定会尊重。但真正的大菩萨,因为他有这样的境界,所以各种各样的众生不可能对他不尊重。我经常这样想:上师如意宝真正称得上是大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老人家建立佛学院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习性的众生,在其慈悲摄受下,全部都对他非常尊重。可见,法王是名副其实的有情众之最。

  《华严经》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调伏无量众生,应断无量烦恼……应破无量无明暗,应摧无量我慢山。”《普贤行愿品》长行文中,也专门讲了恒顺众生,意思是说:菩萨以不可思议的威力,可以摄受种种意乐、种种心态、种种习气、种种性格的众生,还能断除众生的烦恼,让他们获得真正的证悟。

  所以,我们对大菩萨的赞叹,并不是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听话而赞叹他们是智者那样。实际上菩萨有不共威力,他能摄受芸芸众生,也能对众生的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带来无穷的利益。对这样的大菩萨,若能经常祈祷也有很大的功德。在世间,人们之所以愿意在观音、文殊等大菩萨面前供奉、顶礼,或者念诵他们的名号、心咒,就是因为这样做有无量功德。

  丑二(披大盔甲)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宣说披甲之理。

  寅一、真实宣说:

  大施大慧及大力,趋入诸佛胜大乘,

  披大铠甲降魔幻,是故得名大菩萨。

  具足两个条件者可以叫大菩萨:一是“堪为众生之最”,这是上一科判所讲的内容;第二个是“披大盔甲”,意思是:既然菩萨发大乘菩提心、行持六度万行,他的相续自然就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也即披上了凡夫人难以想象的诸多功德盔甲,此乃本科判所宣讲的内容。

  首先解释本颂。所谓“大施”,即只要遇到可怜的众生,就根本不会管自己,他会全部将自己的身体、财富等布施给他人,此乃菩萨在因地披上的大布施盔甲。所谓“大慧”,就是具有断除持戒违品——破戒的大智慧盔甲,这种智慧很了不起,也相当难得。一般世间人不要说终身受持相关大乘戒律,甚至让他一辈子不吃肉、不喝酒,有些业力深重的人也根本做不到。不要说一辈子,可能在一天中守八关斋戒,对有些人来讲也很困难。然后是安忍等大力盔甲:对大菩萨来讲,当种种攻击对他危害时,他的心也不会损恼,具有这样的安忍盔甲;为了利益众生,在三个阿僧祇劫当中也不会懈怠、懒惰,具有这样精进的盔甲;他的心能一缘安住,不住于任何散乱当中,具有禅定的盔甲;通达一切万法无有我和我所、断除一切实执,具有智度的盔甲;以及具有摧毁心烦意乱等各自违品的广大威力。还具有趋入甚或具足诸佛殊胜大乘从发心一直到佛智之间的种种功德。这些盔甲,不要说普通人,就是小乘圣者阿罗汉,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得到。

  因为拥有通达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等大盔甲的缘故,大菩萨能断除众生各种各样的迷乱,还能降伏种种邪见的魔幻。在世间中,这样的菩萨极为难得,所以称为大菩萨。《佛说华手经》云:“是故我当堪任为无量无数众生一一代受地狱众苦、心不退没。”意思是说,大菩萨的心力不可思议,他能堪任一一代受无量无边众生的地狱之苦。对我们来讲,不要说代受地狱的痛苦,就是监狱中的痛苦或病人的痛苦,我们能不能代受?这是可以扪心自问的。如果是大菩萨,只要是为众生,他没有任何条件,一定会代受。

  当然,不是大菩萨而自认为是大菩萨也不行。原来有一个喇嘛,我以前讲《入行论》时也讲过,他叫柯让。因为法王如意宝在一次传菩萨戒中说:“我们现在都得了菩萨戒,已经成为‘大菩萨’了。”后来那个喇嘛就一直认为自己是大菩萨,经常说:“我根本不会说妄语,因为我是大菩萨,大菩萨哪有说妄语的。”一些小喇嘛也经常逗他:“大菩萨来了、大菩萨来了!”他自己也觉得大菩萨真的来了。所以,大家在别人称我们为大菩萨时,一定要好好观察自己的相续。的确,在行持六度方面,我们跟大菩萨比较起来,只能算是小菩萨或小小菩萨,不过跟有些世间人比较起来,有时还是有一点自信。

  以前,我在一个慈善论坛上这样说过:“相比起来,佛教的慈善很伟大。因为在世间,即使政府拨的慈善款项,很多人都把它揣在自己的腰包里。可是佛教中真正行持慈善的人,不管别人是否赞叹,只要自己有的东西,就会无条件地送给别人。”的确,跟世间人比较起来,学过大乘佛教的人还是很不相同,因为他们自我的成分比较少,实有的执著也比较轻。但很多人都没获得圣者果位的缘故,与诸佛菩萨的事迹比较起来就很惭愧。但是,既然我们的方向已经确定,那就要不断努力;相信到一定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发心力,也能救护很多可怜众生,而且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畏惧和怯懦。

  寅二(宣说披甲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卯一、比喻:

  幻师十字街幻变,多士众首斩千万,

  所杀如是菩萨知,众生如化无畏惧。

  为什么菩萨在行持六度万行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畏惧,也不会有任何怯懦,而会心甘情愿、欢喜若狂地去做众生的事情呢?其原因在这里以浅显易懂的比喻来说明:幻化师在十字街头幻化出许多不同形象的众生,诸如军人等,他们在互相混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的手脚被砍断了,有些人的头被砍断了……整个情景惨不忍睹。对于这样的情景,幻化师会不会伤心害怕呢?不会。因为他知道这些都不是实有的。其实这就像放电影,虽然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争情景全都一五一十地呈现出来了,但对放电影的人或观众来讲,他们心里有没有战争正在进行的恐怖呢?没有。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全是幻化。同样的道理,作为菩萨,因为他对一切事物都没任何实执,所以当众生在轮回中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而他们前去救度的过程中,就不会有任何害怕或畏惧。

  表面上看来,菩萨的确很苦、很累:为了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他不但把所有财产全部布施给了众生,而且自己的身心也始终在为众生操劳,时间也极为漫长。不说做到这样,仅仅听了,很多人也会胆战心惊、毛骨悚然,也不敢发这样的大乘菩提心。其实,如果我们真正懂得菩萨的境界,就不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比如,对特别吝啬的人来讲,他给别人布施一百块钱,也会特别伤心;但是对有一定修证的人来讲,即使给一万块钱,乃至更多,也不会有丝毫执著,因为在他的境界中钱与牛粪没有任何差别。虽然吝啬的人会认为:我给一百块钱都那么疼,好像把自己的心脏掏出来了一样,他给那么多钱怎么能受得了!但对菩萨来讲,根本不会有丝毫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一切法都是梦幻,所以没有任何实有的执著。

  《经庄严论》云:“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意思是说,菩萨观一切诸法如似知幻,若成就时于烦恼不生怖;菩萨观自生处如入园苑,若不成就时于苦恼亦不生怖。既然如此,那在面对世间的成败、得失等种种景象时,就不会像世间平凡众生一样:得成则喜,失败则忧。所以大家皆应发愿早日获得大菩萨的果位,这非常有必要。而当修行境界越来越高时,普通人看起来很难做到的事情,也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就像《入行论》所讲的那样:到一定的时候,将自己的身肉一块一块地布施给他人,也根本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但一般人却会认为:怎么能把身上的肉给别人呢?你看,我身上的肉稍微切一点也疼得要命。其实,这就是执著所导致。如果我们真正证得一切万法的空性,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痛苦;既然没有痛苦,那行持利益众生的事就非常容易。

  以前有人在法王面前说:“上师!您度这么多众生,好苦、好累!”实际上他自己很累,天天担心菩萨。不过这就是所谓的悲心颠倒:对该观悲心的可怜众生不观悲心,对不该观悲心的自由自在的菩萨却观悲心。所以我们应该了知,对有一定境界的圣者来讲,他们的生活非常洒脱。虽然表面上看来,他们在时刻不停地利益众生,但是因为他们的心力非常强的缘故,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而我们凡夫,对自己的事情很多人都愿意做,但为众生做一点点事情就开始发牢骚,或打退堂鼓:我今天干了一两个小时,累得不行了!我身体不好,该休息了!众生的事情太难办了,算了!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