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


2014/9/3    热度:1162   

  【讨论佛法】
  判断一个法门是不是正法,是要以佛经和祖师的教言为依据,所以,教理是基础,是方针。
  莲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所谓“闻、思、修”,听闻佛法,心中思惟,抉择正确的修学方针,然后落实到行动当中,叫做“闻、思、修”。当然,“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样一个法座,同样听闻,但是,各人对法的领解必定有差异,由于领解的不同,为了更加明确教义,彼此讨论,把不同的意见表达出来,这是很值得鼓励的,我也非常诚恳地要求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当面来提,或者写成纸条,或者请别人转达,你的问题,或许能代表相当一部分人,说出来,对大家都有帮助。如果你听到莲友心里的一些疑惑,自己虽然明了,也可以记录下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讨论佛法,往往有一个现象,讨论到最后,似乎变成了争论。这就不好了。讨论佛法,并不是说怀着一种事先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的心态,如果这样,一定会发生争论。讨论佛法,不是以我们的见解为标准,而要依佛经祖示,这是我们几天来一直强调的。
  那天,有一位莲友问到“依法不依人”,确实非常重要。世间有两句话,叫做“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这两句话也可以借鉴到佛法当中,佛法的法律,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教,应该以佛的教导为依据,不然,讨论佛法可能会成为闹是非。
  我们听到别人讲法,心中要思惟:这个法,到底出自何种经典?是出自哪一位祖师?有何传承?依此来把握,就不会偏离。
  往往有些莲友,听到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就干脆否定,这种认识有欠缺。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有同有异,所谓同的地方,都是指导我们修学成佛,所谓异的地方,就是方法不同。我们中国有八大宗派,如果完全一样,也没有必要开出八宗,可见得是不一样;但是不一样中有一样,就是目的一致,所信仰的教主一致,目的,就是成佛,所信仰的教主就是释迦牟尼佛。
  往往初学佛法的人,看见庞大的佛教经典,觉得有彼此矛盾的地方。这就不能依我们凡夫的见解而执一种经去破另一种法,因为佛法本来圆融,道理一致,只是我们智慧没有透达。
  中国的祖师开出大乘八宗,各自都有依据的经典。我们学习净土宗,就要依据净土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符合净土经典的教法,就是正法,不符合净土经典的教法,就会偏离净土宗。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如果人家引用别的经、别的论、别的大德的话,来问难:“罪恶凡夫,但称名号,如何往生净土?”这些大德也是引经据典跟你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件事呢?善导大师告诫我们说:“佛讲法,时别,处别,对机别,利益别。”时间不一样,处所不一样,对机不一样,所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样。你所依据的经典,是你的有缘之教,按照你的有缘之教修学,可以得佛法利益,我也信受,我也不诽谤;我所信奉的,乃是我的有缘之教,按照我的有缘之教修学,也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彼此不相妨难,这是一个佛弟子应有的态度。
  说不一样,净土宗和禅宗、和密宗,和天台、华严都有不一样,净土宗以往生成佛为宗旨;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此土修证,这是不一样的地方。虽然不一样,但都是佛法,并不是说你所修的才是佛法,人家修的就不是。所以,学净土,不可谤禅宗和别的宗派;学别的宗派,也不可以谤净土。
  我们净土宗,是站在众生根机的立场,说明:末法时代,罪恶凡夫──《大集月藏经》云:“亿亿人修行,罕一得者,唯有念佛一门,可通入路。”站在这样时代和根机的立场,来高举六字名号的大旗,宣扬“一向专称”,所谓“应机之教,唯在念佛”。
  净土门之内,又有要门与弘愿门,多数同修都是从要门而入。我们这几天讲的是弘愿门。
  要门、弘愿门都是净土宗之内的修学方法,不可以因为自己修学的是要门,就说弘愿门不是净土法──那就错了。就好像学禅宗的认为自己是佛法,净土宗不是──不是这样。
  佛法在中国有八宗,每宗之内还有些门派。禅宗有所谓“一花开五叶”,你说谁不是禅宗的法呢?但是接引众生的方式有所差别。净土宗有两门,叫要门、弘愿门,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敌对的,并不是要门正确、弘愿门不正确,弘愿门正确、要门就不正确。要门、弘愿门是摄机不同,摄受不同的根机。我们要懂得,佛法就是应众生根机的,佛法与众生的根机不产生联系,就成了戏论,一切佛法一定要应机。
  【善导教判】
  净土宗之内,有要门、弘愿门,这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比较陌生。为什么?因为这是唐朝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的教判,由于历史原因,善导大师的著作在中国没有广为流传。
  善导大师虽然说是净宗二祖,其实,他的教法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是净土宗的正脉。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讲,中国净土宗有所谓“三流”:慧远流、善导流、慈愍流。
  慧远流是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一派的教法。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社修行念佛三昧(当时有一百多位高贤参加),成为中国净土宗初祖。但是,慧远大师所讲的念佛和善导大师所讲的念佛有很大的差别,慧远大师是依据《般舟三昧经》,在慧远大师的晋朝时代,净土三部经还没有完全翻译过来,慧远大师是修行观想念佛。
  善导大师是特重持名,“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善导大师探究它的根源,说:这是佛的本愿,所以又称“本愿念佛”,或者说“专修念佛”,和慧远大师所讲的,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所谓传承的不同。
  慈愍流,慈愍大师又称慧日三藏,他去过印度求学,回到中土,发现当时禅宗的行者都在谤破净土法门,鼓吹“自性弥陀,何必要念六字弥陀?唯心净土,何必要去求西方净土?”对净土法门的弘传,对罪恶凡夫得救之道有很大的阻碍。慈愍大师把他从印度所学净土的殊胜法门,依自己的修学,在中土大力弘扬,纠正当时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慈愍大师所讲的念佛,有一部分和善导大师很接近,总体方向,到后来就演变成永明禅师的“万善齐归”,种种修行导归念佛。
  这样,我们就很明了了,有这三流。我们所讲的,是善导本愿念佛。
  在这三流当中,善导大师的教判最完满。做为一个宗派,能不能成立,一定要有它的教判体系,像慧远大师也好,慈愍三藏也好,没有完整的教判体系。我们中国的净土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宗,就是因为有昙鸾、道绰、善导系统的判教体系。
  昙鸾大师继承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以圣道修行为难行道,以净土法门为易行道。昙鸾祖师指出:难行道之所以难,“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完全是自力,没有佛力,所以才是难行道;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为佛力的缘故,所以,由“二道判”到“二力说”。
  昙鸾大师的继承者道绰禅师在《安乐集》里边,判一切佛法为圣道门、净土门。原文说:“一者圣道,二者往生净土。”圣道门就是难行道、自力法门;净土门就是易行道、他力法门。
  善导大师是道绰禅师的面授弟子,跟随道绰禅师在山西玄中寺学习净土教法。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把一切净土教法集其大成,在净土门之内,又细判要门与弘愿门。
  我们可以这样来思惟:圣道、净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门,圣道门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比如,小乘果所谓“断五下、除五上”,大乘果要证“无生法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净土门是靠佛力。那么,从自力到佛力这个跳跃,可以说非常大,对于根机成熟的人,不为难,对于根机不成熟的人,就为难了,心中有种种的疑惑,“我修学《法华经》,我修学禅宗,现在转入净土,全部舍掉?”舍不得。第二个疑惑说:“难道我修这些,就没有功德了吗?就没有效果了吗?”
  所以,如何从圣道门进入净土门,如果没有一个净土门之内的阶梯,引导圣道门的人进入,那么,一步跨不上去。善导大师根据《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了引导圣道门的修行者进入净土法门而讲的一部经典──善导大师就是根据这部经典,将净土门细判为要门、弘愿门。要门,就是进入净土弘愿门的一个阶梯,一个接引的方便。由这一要门,圣道门的行者就可以进入净土门,没有这一要门,就很难进来。所以,“要”是关要、紧要、重要的意思。
  大家要知道,“要弘二门判”对整个净土教法至关重要,对接引圣道行者来讲,给了阶梯、方便的作用,对于已入净土门的人来说,给了一个最终的指向和归宿。
  要门是方便,弘愿是真实。不能以方便破真实,也不能执真实就完全舍弃方便,相辅相成。佛弟子一定要护法、爱法。
  祖师的教法很圆满,我们要善加体会。
  【观经四帖疏】
  下面,我们就来把要门、弘愿门做一个了解。
  《观经四帖疏》有四卷:《玄义分》、《序分义》、《定善义》、《散善义》,所以称为“四帖疏”,“疏”就是注解。
  《观经》在唐朝那个时代普遍受到教界的关注,很多人都来学《观经》。但是,对《观经》的宗旨、对《观经》所蕴含的意味,多数人都暧昧不明,甚至有误解、曲解、错解,这些误解、曲解、错解影响了净土门的弘扬。善导大师以弥陀化身,从无量光明土化现此娑婆界,为《观经》作下了楷定古今的著疏,所以“四帖疏”又称为“楷定古今疏”,“楷”是楷正,是楷模、标准、规范,如果要学习《观经》,不依据《观经疏》,可以说不得其要。
  这就是善导大师所作《观经疏》的地位。
  这部《观经疏》普遍受到净土行人的崇奉,在《观经疏》的结尾,善导大师这样交待说:“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这部《观经疏》已请阿弥陀佛、十方诸佛证明了,决定无错谬,如果有人想修学、想抄写,应该像经典一样,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标点也不能更动。可见得它的权威、地位。
  善导大师作这部《观经疏》,落笔之前,就在佛前标心立愿,请佛给予证验,说:现在有人曲解这部经的宗旨,我要楷定它,写出正义,请佛证明。标心立愿之后,大师就称念佛号,当晚就见到西方庄严景象,此后,每天晚上都有圣僧入梦,指授玄义科文。所以说,这部疏论可以说是弥陀传说──圣僧也就是阿弥陀佛,每天晚上指导善导大师撰写《观经疏》。写完之后,善导大师再次启请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来证明,连续三夜见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景象。
  大家可以参看《观经疏》的最后一卷,善导大师有详细记载。
  我们以此可以知道,这一部《观经疏》的地位,可以说尊奉如经。
  【序题门】
  在《观经疏》一开始的《序题门》,阐述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的理由。
  释迦牟尼佛来此世间,讲了种种经典,都指示我们解脱生死。而在《观经》之前,讲了《佛说无量寿经》,净土法门也打开了,那还有什么必要再讲《观经》呢?善导大师来探究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的理由,所以叫“序题门”。
  这一段教理比较深,我还是选读跟我们比较相关的部分:
  窃以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
  真如之体量,量性不出蠢蠢之心;法性无边,边体则元来不动。
  无尘法界,凡圣齐圆。两垢如如,则普该于含识。
  恒沙功德,寂用湛然。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
  这一段主要是说,每个人都有真如佛性(没有这一点,不能成佛),虽然我们自性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德能,但是,我们贪瞋痴烦恼的业障深深地覆盖了自性的光明,清净本体不能显发。那怎么办呢?
  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
  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
  释迦牟尼佛从西方无胜国隐没,来到娑婆秽土,叫“火宅”,给我们宣说种种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
  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
  渐顿则各乘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
  开设八万四千法门,渐有渐法,顿有顿法,依你所能修学的,如果能应机,都可以得解脱。这一段是指圣道的八万四千法门,根机相应的人,决定可以成佛。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明,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
  众生的罪障太深重,想悟得自性太困难了,虽然开了这么多利益众生的法门,但是,上根利智的人才可以得利益,凡夫难以修学得利益。
  这就说明我们凡夫按照圣道的八万四千法门不能解脱。底下就突现了净土法门成熟的根机: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这部《观经》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请求而讲的。
  【《观经》因缘】
  韦提希夫人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后,她有一个儿子叫阿阇世。阿阇世受到提婆达多的教唆──提婆达多,大家知道,就是谤佛、谤法、出佛身血的那一位,“你把你的大弟子交给我,我来调化!”他是有自己的野心。释迦牟尼佛没有给他,告诉他:“不要说是你,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我况且不付嘱于他,怎么会给你呢?”提婆达多就怀恨在心,带领一批人离开,自己另外组织教团,叫做“破和合僧”。
  这里有什么样的因缘呢?提婆达多当初也是随佛出家的,他的名利心特别重,他求法,心不在解脱上,而是求名利,他见频婆娑罗王供养释迦牟尼佛很多精舍,很嫉妒。“神通可以使人家敬仰我”,他就贪求神通了。他先问舍利弗神通之法,舍利弗教他学四谛法,观苦集灭道;他又去问其他的大阿罗汉,没有一个告诉他。因为这些大阿罗汉证得他心通,知道提婆达多心术不正,所以教他从四谛法慢慢修学。提婆达多哪有耐心慢慢学呢?只想快得神通,他就找到阿难。阿难是他的弟弟。
  “阿难,我们是亲戚,关系很好;你常在佛边,听到了很多修行神通的办法,你告诉我!”
  阿难没有修到他心通,不了解提婆达多怀有什么样的恶心,就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提婆达多根据阿难所讲,七天就学成了。之后,来到王宫,找到阿阇世王子,在阿阇世面前现出神通,飞到天上,一会儿变大身,一会儿变小身,一会儿出水,一会儿出火。
  阿阇世一看,“哇!这是何方大德?是哪一位尊者?请您下来。”
  提婆达多就变成一个婴儿,坐在阿阇世腿上,阿阇世亲他,他就把阿阇世的口水吞下去,然后,下了地,变成原来的样子。
  阿阇世很尊重他,说:“尊者,你有这样的修行,很了不起。”
  他就说:“我虽然有这样的修行,但是没得到供养。”
  阿阇世说:“我的父王供养释迦牟尼佛,我也可以供养你。”于是就给提婆达多丰厚的供养。提婆达多得到供养,就更觉得了不起了,于是就有了后来分裂教团等种种行动。
  他为了达到分裂教团的目的,就想谋害佛陀,但是自己没有这个力量,就挑唆阿阇世。他对阿阇世说:“现在你父亲也老了,佛也老了,不如我把佛废掉,我做新佛,你把你父王废掉,做新王,我们新佛、新王共同统治天下,这样不是很好吗?”
  阿阇世一听,吓了一跳,“这种事哪能做啊?佛是万民所尊重,父王对我也有恩德,不能做!”
  提婆达多说:“佛那边的事情,我来处理。你的父王对你实在没有恩德。”他就讲了一番故事。
  原来,阿阇世出生之前,在山里边修学仙道。频婆娑罗王到老年没有儿子,“国家无所委咐”,没有继承人,很想得一个儿子。一个相命师跟他说:“山中一位修仙者,他将来要投胎做你的儿子,不过呢,你要耐心等待三年,他才能命终。”
  频婆娑罗王等不及,就派人去了。“喂,某某人,你要做大王的儿子,现在就请你去。”
  仙人都有神通,他一听,说:“我是要做大王的儿子,但是还有三年,请大王耐心等待。”
  去的人回来禀报:“大王,仙人不答应,说要过三年。”
  频婆娑罗王很生气,说:“岂有此理!凡在我国土里边,就要受我掌管,他想现在不来做我的儿子都不行!你再去,好言相劝,如果答应,就让他自己结束寿命,投胎做我儿子;如果不答应,你就用刀把他杀掉,还怕他不来做我的儿子吗?”
  使臣又找到仙人。仙人还是不同意。使臣拔刀说:“既然你不同意,我就要动手了。”
  仙人临死前发了一个愿:“我现在寿命没有到,大王以心口杀我(他自己没来杀我,是他的心要杀我,他的口发出指令要杀我),将来我必以心口杀他。”讲完这句话,就被杀。被杀之后,投胎到王宫里边,韦提希夫人怀孕阿阇世。
  夫人怀孕之后,又请相命师来看。相命师一看,说:“此儿与大王有损。”
  频颇娑罗王一听,说:“我的王位都要给他了,怕什么损伤呢?”
  相命师说:“此儿对大王有杀身之祸。”
  频颇娑罗王心中恐怖,就秘密地跟韦提希夫人商量:生的时候,从楼上往下生,落到地上摔死,神不知鬼不觉,这样,别人不知道,也不用不承担骂名。
  韦提希夫人就同意了,生的时候,从楼上往下生。结果,阿阇世没有摔死,只碰伤了一个小指头,世称“折指阿阇世”。
  当然,宫里的人不会告诉他这段经过,可是,提婆达多为了调拨父子关系,就把这段历史因缘讲出来,说:“你父王对你没有恩德!”
  过去因缘一显现,阿阇世的报复心就生起来了,发动了宫廷政变,把他父亲关起来,打入七重牢房,不给饮食,不许有人接近。
  韦提希夫人去探望,卫兵也不好阻拦。韦提希夫人每次进去的时候,璎珞里装着葡萄浆,身上涂着面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一到牢房里边,就把身上的面刮下来,给频婆娑罗王吃,璎珞里的葡萄浆也给他喝。这样,频婆娑罗王过了七天还没有死。
  阿阇世问守门人:“大王今日还在不在啊?”他想,频婆娑罗王过了七天肯定会饿死了。
  想不到,门卫回答说:“夫人每天来送东西,还有,佛的弟子富楼那也来给他讲法,从空而来,我们挡也挡不住。大王不仅没有死,反而更加红光满面。”
  阿阇世一听,很气愤,说:“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拔剑要杀掉他母亲。
  你看,阿阇世都犯了什么罪啊?跟提婆达多一起为害佛陀,把父亲关到牢里要饿死,而且还要杀母,五逆谤法都犯了。
  这时,有两位大臣,月光和耆婆,将他劝阻下来,他就不杀母亲了,把她牢牢关闭,严加守护。
  韦提希夫人在牢里痛哭流涕,说:“我有什么罪过,生了这样的儿子?这个世界实在难待,自己的亲生儿子把他抚养大,尚且要加害于我!”她就向释迦牟尼佛的方向顶礼,说:“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
  当时,释迦牟尼佛正在讲《法华经》,释迦牟尼佛得知韦提希夫人心之所念,搁下《法华经》的讲座,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里出来。
  韦提希夫人在那里顶礼、哭泣,一抬头,发现世尊坐百宝莲花,身紫金色,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她很感动,举身投地,向世尊哭诉:“这个世界太苦恼了,我不愿意在这个世界再待了,连自己最亲爱的儿子都成为杀我的恶人!我想到一个净土去,不见恶人,不闻恶声。请佛告诉我怎么往生净土。”
  佛就显现了十方净土,让韦提希夫人选择。
  韦提希夫人观察十方净土,说:“十方净土都很微妙,不过我今天是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是《观经》的来历。
  韦提希夫人接着说:“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正受”就是观想。韦提希夫人以为:这么好的净土,如果不修学那种殊胜的、困难的、观想的法门,总不能去往生。
  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开展了十三定观,首先讲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楼观、宝树观,叫“十三定观”。
  【要门与弘愿门】
  《观经疏》言:“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因其请故”,因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所以就“广开净土之要门”。怎么叫“广开”呢?韦提希夫人只请求了“定善”,释迦牟尼佛不仅讲了“定善”,还讲了“散善”,所谓“定善一门,韦提至请;散善一行,世尊自开”,这就是善导大师与众不同的解释,当时别的人都讲:定善、散善都是韦提希夫人请求的,但是,善导大师不是这样解释,而是说:定善是韦提希夫人请的,所谓“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广开要门”呢?善导大师解释说:如果专讲定善,摄机不覆,能修定善的人,毕竟少数,就不能使大家共同得到往生净土的利益。所以,又开散善一门。散善就比较容易了,散善不需要禅定心,布施、供养、诵经等等,这个叫散善。
  这里的“广”字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摄受众生的根机很广泛,广大的修行圣道门的行人,都有一个摄受的方便。因为要门和圣道门修学的法体是一致的。圣道门的修行,将其归纳,不过是定善、散善,定善:像禅定、止观、证悟实相等等;散善:布施、持戒、忍辱等等,行体是一样的。这样,圣道门的人就觉得有一个阶梯。
  如果一开始就讲念佛,与圣道门所修学的定善、散善接合不上。所以,为了引导圣道门的广大行人进入净土门,“广开净土之要门”,这个意思。
  “要门”是一个门,这个门通到什么地方呢?通到“弘愿”:“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安乐”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安乐能人”就是指阿弥陀佛,“显彰”,原来是隐没的,把它开显出来、彰明出来──释迦牟尼佛讲要门,“广开”,很明显,修定散二善,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很明确──“别意之弘愿”,潜在当中,不是很明显,所以,一般的人看不出来,善导大师才把它看出来,所以说“善导独明佛正意”,只有善导大师看透了《观经》佛的正意。
  “弘愿”前面加了一个形容词“别意”,即特别的意味,不同于一般的教法,不同于圣道门的修行,不同于定散二善。“弘愿”就是指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总体讲是四十八愿,特别讲是指第十八愿。为什么第十八愿是“别意弘愿”呢?四十八愿如果一条一条分开来看,别的愿,其他的佛也有,不显得特别。比如说“国无恶道”,别的净土也无三恶道,这无有特别。唯有第十八愿最为特别,“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才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的根本大愿,所以,赋予第十八愿“别意之弘愿”。这一点,在《观经疏》结尾,就更加明朗。
  【广与狭】
  《观经疏》中有著名的“二河白道喻”,是说在水、火二河之间,有一条狭小的白道,四五寸宽,“别意之弘愿”就是指这狭小的白道。
  前面说“广开要门”,这里说“狭小白道”,一个广,一个狭,什么意思呢?
  “广”,就是拿它来诱导、接引十方众生,接引圣道门的行者,最后导入一个小口,进入唯一的一条道路,“念佛无碍之一道”。就像水一样,一开始是很大的敞口,到最后就流到一个小小的出口。
  要门很广,定善、散善,通通开展出来,乃至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要门”两个字,统统包括了,收在六字名号一条狭小白道上面。这就是净土门看一代佛教,整个八万四千门都收到这个地方。就好像长江一样,长江的支流很发达,所谓“长江水系”,但是到入海口,只有一个地点。要门也一样,把种种众生的根机方便诱导,进入“别意之弘愿”,唯一的“六字之白道”。
  【一经两宗】
  这一部《观经》可以说是两位佛陀在讲法,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台面上讲,阿弥陀佛在幕后讲,是不是这个意思?就好像一块布一样,正面看是一种花纹,反面看是另一种花纹。
  所以,善导大师判为两门:要门、弘愿门。又判为两宗:念佛三昧为宗、观佛三昧为宗。多数人看《观经》只看到“观佛三昧为宗”,看不出来“念佛三昧为宗”。“观佛”就是观想,“念佛”就是持名。善导大师说“一经两宗”,虽然是两宗,但是,是以念佛作为本愿。
  “一经两宗”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如果我们家里很小,家具摆不开,怎么办呢?买一张沙发床,白天收起来,是一张沙发,晚上打开作床。看起来是沙发,但是它的用意是作床。这一部《观经》看上去是讲定善、散善,它本质的意思是讲持名念佛。
  【要门】
  善导大师接着解释要门:“其要门者,《观经》定散两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停息种种分别思虑,凝定一处,比如禅定、止观,这就是定。定就很困难了。还有散,散就是断恶修善,比如,布施就是行善,同时断悭贪的恶,吃素是行善,同时也是断杀生的恶,没有说断恶修善一定要息虑凝心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把定善、散善这两种修行的功德回向求愿往生净土,这个叫要门。
  我们来回顾一下,要门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所请而广开,它的宗旨,善导大师讲:“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观经》的表面就是讲要门。
  我们看看自己修的是不是这样?有很多人断恶修善回向求生,就是散善;有的人以达到某种禅定功夫回向求生,就是定善。这样的修行,就是定散二善的要门。能跑得掉吗?善导大师分析得很清楚。
  【弘愿门】
  弘愿门怎么讲呢?“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大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专讲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四十八弘愿,修行成佛,凡夫仗佛愿力,往生净土。所以,一般而言,要门是《观经》的宗旨,弘愿门是《大经》的宗旨。善导大师解释这部《观经》并不像一般人一样只看表面,他是用《大经》的宗旨来解释《观经》。《观经》既然是净土的经典,不可能违背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所以,任何净土的教法,必须回归到四十八愿,最终回归到第十八本愿。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就指出《大经》。
  本来讲《观经》,为什么扯到《大经》呢?这一点是我们要思考的。善导大师把《观经》、《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都看作是同样的经典,在《观经疏》里边,讲到亲缘、近缘、增上缘的地方说到:《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观经》定散门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阿弥陀经》当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根据善导大师的理解,他的方向、方针,净土三部经只讲了一件事: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就是第十八愿:本愿念佛。
  《观经》表面是在讲定善、散善,定善也好,散善也好,只讲了一件事:专念名号得生。所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一贯性的,它的依据:要门《观经》,弘愿门《大经》,但是两个并不矛盾,从《观经》入《大经》,从要门入弘愿门,从观佛三昧入念佛三昧,从观想念佛入持名念佛。
  这些观点,就和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截然不同。多数人都认为:持名念佛进入观想念佛,再进入实相念佛。善导大师的解释恰恰相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进入持名念佛,它的来历,就是《观经》啊!《观经》先讲十三定观,观想念佛,十三定观里的第十三观是观像念佛,观丈六金身,到最后呢,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观想、观像进入持名念佛,所以,善导大师了解佛的本意,以《大经》的宗旨──持名念佛来解释《观经》,这也是我们几天来引导大家进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依据所在。
  《大经》怎么说呢?《大经》讲的很多,善导大师用一句话把《大经》的宗旨表达明白:“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善导大师就用这句话,把《大经》的宗旨明显地告诉我们。首先说到,《大经》所摄受的范围是“一切善恶凡夫”,就不像《观经》了,《观经》讲的是定散二善,定善凡夫和散善凡夫,那恶凡夫没有份,是不是这样?《观经》要门就是定散二善,息虑凝心,废恶修善,那么,恶凡夫无有其份,摄机不覆,不像《大经》,《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这里提到凡夫,当然,凡夫可以往生,仗佛本愿,声闻、缘觉、菩萨仗佛本愿同样往生,上到弥勒等觉菩萨,下到阿鼻地狱众生,以人间来讲,上上品的发菩提心众生,到下下品的五逆罪人,统统包括在内,叫“一切善恶凡夫”,“九品凡夫”在这里就说成“一切善恶凡夫”。
  那么,这个法门,就没有区别对待了,任何人都可以得救。为什么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够往生呢?“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善凡夫往生,和恶凡夫往生,没有一个不是乘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从这一点来看,修定善、修散善,本质来讲,还是依靠佛的愿力才能往生,并不是自己的力量能够往生。但是,定善、散善凡夫执著自己的定散二善之行,不见弥陀本愿,叫“凡夫自我执著”。
  “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大愿,大业,大力。什么是大愿?因地所发四十八大愿;什么叫大业?法藏菩萨经过五劫思惟,发完四十八弘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经中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这就是大业;什么是大力呢?大力有三种,名号无漏功德力,本愿威神力,光明摄取力。法藏菩萨的愿和业成就之后,就有力量,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六字名号!所以讲,名号功德力、本愿威神力、光明摄取力都摄在名号当中,这叫“大愿业力”,也就是说,任何人的往生,皆是仰仗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到极乐净土。
  【区别】
  从这里,我们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弘愿门仰仗的是佛力;要门虽然回向求生,也不能完全看成自力,如果看成自力,那就不要“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了,他也要仰仗佛力,但是不能够完全仰仗,还有靠自我修行定散二善的自力,所以,要门有自力,弘愿门就完全是佛力。
  要门的修行就比较复杂,“广”啊,定善很多,散善就更多,无量法门;那弘愿门呢?单一,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单一性的。
  要门要回向,“回斯二行”;弘愿门不必另外回向,弘愿门没有谈到回向,乘上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就自然往生。
  要门是释迦佛所开显,应韦提希夫人请求所说;弘愿门是阿弥陀佛显彰。在《无量寿经》里面,很明显地就是弘愿门了,《观经》里面不明显,所以说“显彰”。
  【小结】
  要门、弘愿门,都是净土之内的修学,目的一致,方法有所差别,效果也有所差别。
  要门对根机有所选择:善凡夫,修学的行法比较多,比较难,所谓“定散二善”,往生要“回斯二行”,用自力修行的定散二善回向求愿往生。能否往生?不一定。
  弘愿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摄机广泛,不择别善凡夫、恶凡夫,一切包括在内,舍弃自力,不带自力修行的执著,仰仗佛力,往生一定!
  【不行善的误解】
  是不是弘愿门的行者即不行善?不是这样!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虽然行善,比如说前面所言要门定散二善的行者,来到弘愿门中,就不执著自己的定散二善,不以自己所修定散二善回愿求往,虽然有定散二善,但是完全仰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有人误解说“弘愿门就是纵容恶人造罪”,不是这样!如果以自己定散二善回向求往,叫做有自力,叫做有杂行;如果不依此回向,就叫做专修念佛。
  【增上缘的误解】
  或许有人说了:“这里讲‘增上缘',是自己修到某种程度,阿弥陀佛再来加持。”这是依文解意、三世佛怨。他依“增上”一词,认为是“有了多少,再加一点……”不是这样!这里的“增上缘”也不是“四缘”当中所讲的增上缘,这里的“增上缘”就是强缘,“起法功强,故名增上”,什么叫“起法功强”呢?你不能达到这个效果,能使你达到这个效果,我们不能往生的人,能让你往生,叫做“增上缘”。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佛光普照,唯摄念佛”的时候,解释亲缘、近缘、增上缘。其中这样解释“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重罪,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人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增上缘就是念佛的名号,能灭罪障。原文这样说:“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诸邪业系”,“邪”是邪见,“业”是罪业,“系”是系缚,我们一生造作罪业,这些罪业本来要把我们捆绑在三恶道当中、六道轮回当中,不能出离,这叫“诸邪业系”,但是,念佛呢,罪业不能障碍,这个叫增上缘。也就是说,使得不能往生的人,单依念佛,乘佛愿力,能够往生。
  【有隔膜的专念】
  我们有的同修,虽然也专念名号,外表与弘愿门行持一致,但是,内心还有某种差别,比如,有的人念佛号,他是求禅定一心,这就是前面所讲的“息虑凝心”,不了解六字名号本身所含的功德,不了解六字名号与我们的关系,不了解六字名号有什么功能,而是把名号当作工具,来“息虑凝心”,要达到某种程度的禅定,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这个属于定善,心态是如此;或者有的人,“禅定心达不到,我呢,克服妄念,克服烦恼……”这就属于散善,然后说以这样的修行,回向求往生。虽然念的佛号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对净土宗可以说不了解,有隔膜。
  【老实念佛】
  真正念佛的行者,虽然念这句名号一天三万、五万、六万、八万,乃至最精进的有十万,不执著说“是我自己修行的力量,是我自己克服妄念、禅定一心的力量”,不是这样的,而是“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念一声,是靠佛的愿力,念一万声、五万声,声声都是靠佛的愿力,所谓“称我名字,乘我愿力”。
  我们念佛的人,念佛的名号,就是乘佛的愿力,阿弥陀佛有此大愿,我们念佛才能往生。这个叫做“死心念佛”、“老实念佛”,不然你念佛,你那个心不能死。“死心念佛”,就是不要有自力执著,“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死心塌地,“通身靠倒,彻底放下”,印光大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彻底靠定这句名号,彻底靠定阿弥陀佛的大誓愿,没有一点点自己,叫彻底,通身放下,全部任凭弥陀救度,这个叫老实念佛。
  不然怎么叫老实念佛?一边念佛,心中一边打妄想,“我这样能往生吧,那样不能往生吧……我修行这样,再修行那样……”这个就不老实。
  了解这句名号必然救度我们,知道六字名号是弥陀大愿所成就,善导大师解释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这样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定得往生。”这是解释第十八愿。“如果我成佛,十方一切善恶凡夫,称念我的名号,下至十声,若不能往生我的净土,我则不成佛。这尊佛的誓愿现在已经完成了,称念佛的名号,乘佛的愿力,必定往生。”
  【心路历程】
  根据善导大师教判,我们可以来对照平时的修学方法,是属于要门,还是属于弘愿门?
  我们说到,要门可以广泛诱导圣道门的根机。圣道门的修行人,是依靠自己戒定慧三学,在此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证悟圣果。但是,经过修学,发现自己毕竟达不到,他的目光就转向净土,“我想往生!”想往生,怎么办?很自然的,把我原来修行的功德回向求往生,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要门。
  进入要门之后,慢慢地了解教理,也了解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愿,知道我们凡夫所修行的一切功德,跟六字名号的功德比,属于“少善根福德因缘”,属于“随缘杂善”,是“杂毒之善”,是“虚假之行”,不能往生报土,不能前往“极乐无为涅槃界”,那这个时候,他就会放弃自力的我执,放弃自己有为有漏的小修行,而专称弥陀名号,就进入弘愿门。
  有这样的次第关系。
  【弘愿是佛的本愿】
  《观经疏》一开始判断为“要弘二门”,初一看,似乎是两条平行的道路,以为要门也可以,弘愿门也可以,无所谓褒贬。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比较明显地见出来:弘愿是佛的真实,弘愿摄机广泛:一切善恶凡夫可以往生;行法简单:仰仗佛力,专称名号,往生一定。比较起来,这几点是要门所没有的。要门,摄机不覆:定善凡夫、散善凡夫;行法复杂:散善不容易,定善更困难,而且修诸难行,有自力;往生要回向,如果不回向,根本不能往生,比如说:五戒得人的果报,十善得天的果报,禅定得色界、无色界天的果报,等等这些修行,不回向不能往生。那么,要门就是一个回向求往的法门,就是一个不直接的法门。弘愿门直接说“乘佛的愿力”。要门,往生不定;弘愿,往生一定。
  这几方面来比较,知道:弘愿是佛的本愿。
  【三个阶段】
  这部《观经》讲的很多,讲了十三定观,第十三观就是“杂想观”,观想丈六金身的阿弥陀佛像,这是为那些不能做殊胜观想的人开观像念佛,观像念佛比观想念佛简单。然后呢,观像念佛也不能修持的人,下面就讲十四、十五、十六三观,三福九品,上品,发菩提心等等,即是“行福”;中品,有“戒善”,还有“世善”;下品呢,连“世善”也没有了。
  所以,对不能修殊胜观想的人,就修观像念佛;对观像念佛也不能修的人,就有散善的法门接引他;大乘善是上品,大乘善不能修持的,有小乘善;小乘善不能修持的,有世间善;那连世间善也不能修持的,怎么得度呢?念佛!这是到下品。下三品唯一讲念佛。
  慧净法师把《观经》的宗旨用这三个阶段来说明。《观经》说念佛人是“人中分陀利华”,这“人中分陀利华”开展的过程有三个阶段:为莲故华、华开莲现、华落莲成。
  什么叫“为莲故华”呢?“莲”是莲子,“华”是花瓣,为成就莲子而开花;“花开莲现”,花瓣一打开,莲子在里面就显现出来了,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花落莲成”,花瓣掉落下来,莲子就成熟了。
  什么是花?花是辅助性质的;什么是莲?是果实,是本质,是最后所需要的。在《观经》里边,“花”就是指定散二善,“莲”就是指六字名号、念佛一法。
  为了讲念佛法门,而开显定散二善的要门,这叫“为莲故华”。在十三定观里边,讲到念佛;散善三观里边,也讲到念佛。讲定善、散善不是目的,是为了讲念佛,叫做“为莲故华”。正如善导大师所说:“定善门中,唯明念佛得生。”
  “花开莲现”,就是在讲定善文中,说到念佛,比如,第九观讲到“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乃至后面十四、十五、十六观,都讲到念佛,这叫“花开莲现”,念佛的这个教法,在定散门中就显示出来了。
  到最后呢,“花落莲成”,定散二善舍而不谈,专讲念佛,这就是后面的《付嘱流通文》。释迦牟尼佛把这部《观经》讲到快要结束的时候,交待阿难说,要把《观经》流通下去,《观经》讲得很复杂、很广泛,到底要怎样流通下去呢?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这句话非常重要──善导大师就是从这句话探究出弥陀的本愿,而以这一句为基调,来看整个《观经》。一般的人了解《观经》,把这句话给漏掉了,这句《流通分》的付嘱文,实是《观经》的眼目──“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定善讲了,散善讲了,三福九品都讲了,到底什么是释迦牟尼佛的本心呢?虽然广开要门,其最终目的,来到这一句了。佛对阿难殷重地嘱咐:“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讲的这部《观经》,你记住《观经》的要点在哪里呢?就是持阿弥陀佛名号。”
  【望佛本愿】
  整部《观经》就归结到这一句,是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进入持名念佛,因为持名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
  善导大师解释这一句,是这样说的:“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从《观经》一开始,虽然讲定善、散善两门的利益──这两门回向求生,也可以往生,所以有利益,但是还有更大的利益,不在定散两门之内,在哪里呢?“望佛本愿”,就要从本愿里面寻找。
  所以,有人讲:“本愿念佛是日本的。”本愿念佛不是日本的,本愿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望佛本愿”!不是哪一个地点,日本那个地方如果有本愿,那个地方就是西方净土了,要你往生到那里去,你干吗?本愿是阿弥陀佛大悲本愿,是佛的本愿,所以,眼光要调过来啊!“望”就是看哪,“望佛(!)本愿”啊!不是哪个地点、哪个人的本愿,是阿弥陀佛当初所发的本愿。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为什么微笑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那个时候就要展开佛的本愿了,好啊!韦提希夫人一请,世尊就可以把佛的本愿慢慢讲出来了,度众生的因缘成熟了,世尊内心就感到高兴了,“即便微笑”,当时就“望佛本愿”了。
  乃至来到第七观“华座观”的时候,为韦提希夫人解说出苦恼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出苦恼法。”讲完这句话,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显现在空中,“伫立空中”,释迦牟尼佛的心和阿弥陀佛的心在此处交汇,这也是“望佛本愿”。
  乃至第九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是“望佛本愿”;乃至十四、十五、十六观,最后的散善三观,讲到念佛,都是“望佛本愿”。
  到了最后这一句,佛的本愿完全开显,定善、散善不再付嘱给阿难,这个叫做“要弘废立”,方便接引的目的达到了,就要进入真实的教法。
  【放下自力的我执】
  就像《金刚经》所讲的,依靠筏子过河,已经过了河了,就要把船筏舍掉,不要把它背在肩膀上。我们靠定散二善进入念佛的教法──《观经》通过下品的根机,显示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任何凡夫都可得救,显示这个法的尊贵和高超,所以,祖师讲:“为极恶最下之人,说极善最上之法。”这就引导我们进入称名一行,舍去定散二善。
  这个舍,是心态上、观念上,并不是叫你去杀人放火、去造罪,如果那样,就是邪见了。是心中不以定散二善为往生的功德资粮,而是靠六字名号。所以佛法是心法,要转换。
  像圣道门讲舍,讲放下,讲放下是叫你自杀吗?是你的心要放下,说“世间的事情要放下,名利要放下,钱要放下”,不是要你把钱甩到河里去,也不是让你去拿炸药把家里的房子炸掉。放下是你不要执著。
  净土也是这样的,不要执著自力修行的杂毒之善,要完全仰凭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这个叫做放下自力的我执。
  【报谢佛恩广大之行】
  能够放下自力的我执,完全仰靠佛愿救度,所有的善法就成为报恩之大行,多多益善!我们建讲堂、建念佛堂,我们去扶贫救灾等等,都成为报谢佛恩广大之行,不成为杂行杂善。如果以为念佛不足往生,必须要靠这些善行回向,才可以往生,这样的心,才叫杂行杂善,如果没有这样的心,不叫杂行杂善。
  【怎样乘佛的愿力】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愿”就是指第十八大愿,第十八大愿阿弥陀佛的意思、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乃至十方诸佛的意思,都是一样。“意在众生”,这个“众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也就是弘愿门讲的“一切善恶凡夫”。意在众生怎么样呢?“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我们对照前面所讲,“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到底怎样乘佛的愿力呢?
  有人讲:“要跟阿弥陀佛一样,发四十八大愿,才能乘上佛的愿力。”谁能做得到?那阿弥陀佛何必发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正是为我们哪!你这样就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相应了,那你本身就是阿弥陀佛了,我们就念你好了,我们就等你成佛了。法藏菩萨说了“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也发了一样的誓愿;法藏菩萨的誓愿是经过五劫的思惟,你思惟了几天哪?法藏菩萨发愿的时候是八地菩萨,又说是古佛再来,我们是什么根机呀?所以,一定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愿行,成为我的愿行,不是我们要发同阿弥陀佛一样的誓愿去往生,那是做不到的。
  就好像我们坐船过海,人家把船造好了,来救你,你上船就对了!不是让你自己跟科学家、跟造船厂一样,“我也来搞一个设计图,我也来把船造好,再过海。”来不及了!人家开船来接你,你愿意上船,就跟船主的心相应了。你不愿意上船,“好,船主你很伟大,很了不起,我向你学习,也要设计图纸,也造一条船!”这就不相应了。
  阿弥陀佛开了六字名号大愿船来接我们,我们乘他的愿船,叫做“与佛心相应”。怎么乘?很简单,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愿】
  在一开始的时候叫“弘愿”,这个地方“望佛本愿”,说“本愿”,都是一样,一个意思,首位呼应,宗旨一贯。《观经》开头《序题门》讲“要弘二门判”,到了结尾就讲“要弘废立”,从要门进入弘愿门,所以说“望佛本愿”。
  “本愿”是指佛的根本誓愿;“弘愿”是指佛的誓愿广大无边,任何人都可以得度。前面讲了定散二善,但不是佛的根本心愿,这个地方才是佛的根本心愿,所以,用词有不同的意味,指的方向是一样的。
  “弘愿”是说乘佛的大愿业力去往生;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样乘佛的大愿业力,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都浓缩、成就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本愿”。必得往生!不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不是本愿。
  对于本愿念佛,有的人误听,有的人误传,有的人误解。有人讲:“本愿,就是信了就行了,不用念佛。”那不是本愿。善导大师讲:一向专称是本愿!哪里讲不用念佛?从现在,念到死。生命不息,念佛不止,这是本愿。念不出来了,另当别论。
  有人讲:“本愿是临终时念十句一句去往生,那个不保险。”那当然不保险,那不是本愿。一向专称是本愿。
  有人讲:“你光念佛,不信心决定,不能往生。”那也不是本愿。无论信心决定不决定,为往生极乐,口称佛的名号,一向专称,是本愿。
  所以,都落实在“一向专称”四个字里边,这个是非常干脆、非常彻底的。“一向”就没有两向,没有三向,“在家啦,出家啦,善哪,恶啦……”这些想法通通是二向、三向,“一向”是向着阿弥陀佛一佛,不论善恶根机,不论出家在家,不论上智下愚,唯一向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个叫本愿。
  大家要正确理解什么是本愿,理解本愿(弘愿门)和要门的关系。
  【善导大师思想】
  善导大师的思想,从《观经疏》一开始开出要弘二门,到最后结尾,从要门劝导进入弘愿门,首位呼应,前后一贯,始终一致。如果读《观经》、读《观经疏》,不能把握这条脉络,就是依文解意。
  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一贯性的,在他的五部九卷里边,处处开导我们要专修念佛,在《法事赞》里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随缘杂善”就是指定散二善;“教念弥陀专复专”,就是依佛本愿,一向专称名号,就是弘愿门。在《观经疏》“三心释”里边,讲到“五正行”、“五杂行”,摒弃杂行,选择正行;正行当中,又有四种助业、一种正定业,“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处处劝导我们专念弥陀名号。
  在此向大家介绍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看《观经》就有了雪亮的眼睛,看净土门就有了雪亮的眼睛,乃至看一代佛法都有了雪亮的眼睛。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