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和配角


2015/5/22    热度:162   

  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我曾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么一个人:五十岁上下光景,皮肤黝黑是肮脏所致,脸上、脖子上、手上、手臂上,满是污垢,遮住了耳根和颈部的乱发上,总会粘着些许纸片、草屑。胡子和头发一样乱,估计已有很长时间没去打理了。——一个精神病人。所有看到他的人都这么认为。

  这当然是不会错的。不仅从他的外貌,单从他的穿着和举止,也明显看得出来:他的身上斜披着一块差不多已经褪去了本色的大红广告用布,腰间还系着一根深绿色的绸带。他的脸上涂满了戏剧油彩,甚至还涂上了口红。最显眼的,便是他的一头乱发上偏偏爱插上一朵花。这朵花大约是在街头的小公园里随手采来的,或红、或黄、或紫。

  他常在桥头、公交站台、超市门口这类地方活动。说是活动,其实是自演自唱。一会儿演阿庆嫂,一会儿唱李铁梅,一会儿又成了玉堂春,没个闲儿。他的表演极为投入,煞有介事。如果他觉得身边没了听众,就会满大街乱跑,眼中根本就没有车辆,没有红灯。

  “哪能让这种人在城市乱来?”不少人提出意见。

  “相关方面都曾管过。但管不了。”有人解释。

  后来,我还是陆续得到了关于他的一些信息:这位老兄原本是邻县一家剧团的配角演员,专门饰演战士甲、土匪乙、衙役丙、打手丁之类的角色。他不甘心演配角,一直企盼着演主角,而且是女主角。他找领导,要求改演旦行,无论是花旦、刀马旦,或者老旦,什么都行。领导呢,肯定是婉言谢绝了。一次又一次,不知怎的,他就有了精神病。

  我没空去想他,后来干脆就忘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没再看到他。

  上个月,我去了市内一处新建成的园子。这里有鲜花、有芳草、有假山、有曲径,还有喷泉。园子里,人们在抖空竹、放风筝、打太极拳、舞木兰剑,悠然自得。在一处带有遮阳棚的平台上,我发现有一群票友正在演唱京剧。这本不稀奇——哪一座城市的公园里没有热心的戏迷朋友在活动?使我感到意外的,却是那位正在演唱的人。我差一点儿叫出声来——这不就是那位“旦迷”(姑且这么称之)老兄吗!

  老兄已经完全改了模样。头发理了,胡子刮了,皮肤白净了许多。衣着,也和寻常人相同。他正在演唱“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依然是那么投入,依然是那么忘情。我停住脚步,开始了对他真正的聆听和观察。他那身段虽然不敢恭维,但唱腔居然还像那么一回事。比之专业演唱,他肯定是差的,但比之业余爱好者,大约还算是可以的。

  一段唱罢,周围响起了友善的掌声。

  围坐的人中间站起了一位六十开外的老者。老者鹤发童颜、慈眉善目,尚未开言,已经满脸含笑。他说:“下面,请我们的主角继续为大家演唱梅派名剧《凤还巢》中的一段,大家欢迎!”

  我注意到,老者在提到“主角”两字时,语调是刻意加重的。老兄在听到“主角”这两字时,表情是异常愉悦的。

  掌声响起,音乐奏起,“日前领了严亲命,命奴家在帘内偷觑郎君……”老兄又有滋有味地唱开了。

  我颇为称奇,不知老兄缘何会“进化”成这般模样。一位熟悉的朋友对我说:“看到刚才那位老者了吗?——是他师兄,一个演了一辈子配角的师兄。师兄退休了,到这里寻着了他,照顾了他。师兄说了,他的病其实并不难治,很简单,满足他就行!”

  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是为了那位演了一辈子配角的师兄。直到退休了,还在无怨无悔地为别人当着一名毫不起眼的配角。  

五明学佛网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因果故事感应故事宗门故事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哲理故事智慧故事身边故事生活故事短故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