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三课
2014/9/3   热度:600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三课 前面介绍了般若成为诸波罗蜜多的核心、根本,所以大家皆应懂得般若的甚深意义。所谓般若就是智慧空性,显宗把它叫中观,若按禅宗来讲则指明心见性;密宗里面把它称为大圆满、大手印,而且大威德的究竟深义、胜乐金刚和时轮金刚的显空无二的智慧,都可以用般若空性来抉择。一句话,释迦牟尼佛教法中最高、最深的境界,全部可以包括在般若空性中,只不过在显宗、密宗里面,称呼的方式不同而已,实际上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证悟空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对般若的境界一定要有兴趣、有信心、有希求,这非常重要! 有些人学净土,但最终还是要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空性的,我想在极乐世界也不会有。按照大乘经典的观点,极乐世界都是得地的菩萨,有没有得地菩萨没有证悟空性的呢?绝不可能。其实不仅修净土,任何一个佛教最高宗派都需要证悟空性。大圆满修行人需不需要证悟空性呢?实际上大圆满证悟时就是证悟空性,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所谓证悟。这个道理,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定解宝灯论》、《时轮金刚大疏》等论典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叙述过。 但世间上,有些不明智的人却将各宗派的教义完全分开,认为只有自己所学的宗派有解脱道,其他宗派都没有。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合理,因为他们还没有懂得一切宗派最终合而为一的观点。所以大家在希求般若时,一定要了知修学般若的重要意义。很多道友从小都对般若空性有欢喜心,这是前世的善妙习气所致。《入中论》中讲[8]:当我们听到般若(也可包括禅宗等法门)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欢喜,就说明前世与空性法门有甚深因缘。 今天继续讲般若的殊胜性。意思是说,如果精通了般若,就能学习一切乘中所有宗派的教义。 酉二、成为修学一切乘之理: 善巧菩萨能修学,声闻独觉诸功德, 不住于彼不希求,思此我所学故学。 作为了解万法皆空,或通达显空无二之理的善巧菩萨,他既通达声闻乘,又通达缘觉乘,还通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乘,或者说,在他的境界中一切乘都可以包括,就像一藏斗可以包括一藏升、一斤可包括三两、三元钱包括三分钱一样。 所以,在证悟空性的菩萨境界中,小乘阿罗汉和缘觉的境界,以及世间各种宗教的最高见解,全部可以囊括。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圆满通达方便和智慧无二的道理更高的境界了。而声闻、缘觉的境界只是智慧的一部分,或者说只通达了一部分智慧,方便基本上都没有。虽然现在世间其他宗教也在帮助众生或做社会福利,在这些方面跟佛教有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些宗教在慈善活动的行为上,还远远超过佛教,但它们的教义中并未讲到空性的教义。也就是说,在这个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上,他们根本没办法触及。如今世界有两千多个宗教(也有一千多个宗教等说法),很多宗教的教义我也大致翻阅或研究过,但胜过空性的教义确实没有。 因此佛经中说:要修学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人,一定要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就像在国王的宝库中,什么样的珍宝都可以找到一样;修学般若,小乘所讲的道理全部可以得到。所以在学习时,大家一定要学习般若空性和中观,一旦真正通达禅宗的明心见性,或大圆满的最高觉性,其他教义就非常容易。就像到了须弥山上,其他群山便可一览无余一样;若我们真正认识了心的本性,那时所有道理全部可以彻见。 虽然在菩萨的境界中,声闻、缘觉的功德全部圆融无违地存在,但菩萨会不会安住在声闻、缘觉的境界中呢?“不住于彼”,即不会住于声缘的境界,因为这只是一个单单人无我的境界。他们也不会希求得到这种单空的境界,因为这非常简单。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小学的课程肯定学过;即使没有学过,大学课程完成时也不会有问题。所以高的境界有了以后,劣乘或下乘的境界自然而然会圆满。 在求法时,有些道友特别喜欢求高法,这也是一种方便法!因为高法已经求到,低法自然而然包括在里面。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求大中观、大圆满,特别追求“大”,原因就是大中包括小。就像已经把大领导收服了,小领导不管也可以一样。所以有些境界的确不用去追求,最关键的就是要获得证悟空性的境界。因此,平时大家就要经常安住在自己所认识的心性本来面目或现空无二的境界中。这样的话,一切学处、一切道理,自然而然会明白。这里也说,作为菩萨,在懂得般若空性的甚深教义后,他会去希求、学习,这样其他学问自然会通达。 可能有人会问:作为菩萨,需不需要精通所有学科或知识呢?需要。在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翻译的《大乘庄严经论》里也说:“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解伏信治摄,为五五别求。”其意是说,作为菩萨一定要研究或学习五明,(当然,这也是我们学院以“五明”来命名的原因。所谓五明,指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和工巧明。)为什么呢?因为,若不精通五明,就不可能获得佛果。 也就是说,菩萨学此五明总意为求一切种智。分别讲则为:为了自己获得解脱要学内明学,也就是所谓的佛法。为了制伏别人要学因明学,因为有了因明,跟别人辩论就没问题,如果一点因明推理都不懂,别人否定你的观点时就只有哭,因为说不赢别人。现在有人吵架时,说不赢对方时就呜呜呜地哭。所以要对付别人,就要学因明学。要别人生起信心,就要学好声明学,因为通达声明学后,就能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藏传佛教之所以要学文法或语言学,就是为了让别人信赖。为了治疗疾病等要学医方明。为了摄受别人要学工巧明,世间各种技艺以及现在很多工厂里的技术都包括在工巧明当中。总之,为了达到五种目的,要希求五种学问。 但汉译本跟藏文的《经庄严论》有点不相同,藏文有这个意思:如果没有精通五明,作为圣者也不能获得佛果。但我想,汉地这个译本翻译者是印度人,也许在梵文版本上就有这样的意思。看起来,汉文译本比较细致,因为每一个学处的目标都说得很清楚。具体怎么样,以后再对照。 总的来讲,对希求成佛的圣者或菩萨来讲,学习很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如果什么知识都不懂,也不可能成为大成就者或开悟者,因为非常愚笨的开悟者根本不可能有。所以,对真正的大彻大悟者来讲,世出世间的基本知识都会精通。这里也讲了,在般若的境界中,一切世间学问和出世间小圣者的行为全部会具足。(有人问本焕老和尚:高僧大德!你多少岁了?他说:我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很多新闻记者都说:他把一百岁减掉了,说自己是三岁的小孩。)所以,小菩萨、小阿罗汉、小圣者、小法师的境界,在大菩萨的境界中肯定有。因此,谁通达了般若空性的教义,其他知识就很简单,或者说很多知识自然而然会流露出来。有些教言讲:通过五根中的勤奋得到的学问不稳固,心里真正开悟后流露出来的智慧是无为法,它很稳固。而且谁真正开悟,在利益众生、修行境界等方面就会超胜他人。 申五(他者随喜彼善之功德)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原因。 酉一、真实宣说: 于不退入大菩提,发心诚意作随喜, 三千须弥秤可量,随喜彼善非如是。 暂且不论精进般若波罗蜜多者的无量无边功德,也就是说精进修学般若者的现行福德,当然无论谁修学般若其功德都非常大,若有人没有能力、福报、时间修学般若,但他随喜别人,其功德也很大。的确,有人闭关20年、10年、1年,这很不容易。因为,对比较忙或事情比较多的人来讲,闭关7天、3天、2天都很困难。所以,在见到或听到他人发心禅修或安住空性时,一定要从内心深处随喜别人的功德。若对于通过强烈的意乐和加行实修般若的方式,不退转而趋入大菩提的行者菩萨的发心,以至诚心随喜,虽然位于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内的须弥山可以称量,但短暂时间随喜的功德或善根却无法衡量。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讲:“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喜心,诚心欢悦作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意思是说,当我们听到别人行持善法时,心里没有任何嫉妒心,也没有不高兴的心,而以欢喜、悦意的心诚心随喜别人的功德,佛陀说他会获得同等的功德。但有些人以嫉妒心来随喜别人的功德,也即口头上虽然说“随喜、随喜”,或“随喜功德、随喜功德”,但心里却很不高兴。其实这并不是随喜,因为语言并不是内心,或者说心中随喜与口头随喜还是有差别。还有人说:“我不愿意做善事,随喜就可以了。”他的意思是:虽然我一分钱不花,也能得到别人花一百万作善事所得到的功德。其实并不是这样。 话说回来,当别人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或做一些有意义的功德时,若能真正随喜,功德就很大。尤其是,当具有大悲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的菩萨或上师,到别的地方去弘法利生,或行持对众生有意义的大善事时,若能从内心中真正随喜,功德就非常大。甚至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并不是善事,但他真正维护佛法和高僧大德的话,我们也要至诚随喜。在《大般涅槃经》第三卷中有一个公案,其中有人随喜别人作战,实际上也得到随喜善法的功德。 这则公案是这样的:以前,欢喜增益佛出世说法后示现涅槃。在他的教法下有一位很了不起的觉德比丘,他具有慈悲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所以常给大家宣说大乘佛法,并要求比丘不能希求名闻利养,也不能养家畜、做生意等。很多破戒比丘不高兴,拿着武器准备杀他。这个时候,有德国王为了维护佛法,便来维护觉德比丘,因为他知这位比丘是真正弘扬佛法的人。到后他和眷属便跟破戒比丘作战,在作战的过程中,国王和部分眷属献出了生命,终使说法者得免危害。那个时候,包括一些比丘在内的人都很随喜国王的做法,因为他们自己没办法压制这些恶行比丘。 虽然国王在战场上因嗔恨心而死,但他后来却转生到东方阿閦佛刹土,成为彼佛第一弟子。而随喜国王和与之共同与形象比丘作战的人皆不退菩提之心,命终悉皆往生阿閦佛国。觉德比丘命终后也转生彼国,成为彼佛第二弟子。此公案中的有德国王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觉德比丘是迦叶佛的前世。可见,以作战的方式为佛法献出生命也有非常大的功德;不仅如此,即使对此随喜也能得到极大的利益。 但对恶业千万不要随喜。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听说有些年轻人很高兴,甚至欢喜得跳起舞来。当时死了三千多人,随喜的话,就会得到很多罪业。但按《涅槃经》的公案来看,随喜别人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制止恶行还是有功德的。 这里讲了随喜的功德很大。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菩萨所作的事情没有自己的空间,全部为了众生,随喜的话,功德自然很大。的确,这种精神在社会中非常难得。我经常想:我们这里很多道友总是帮助、利益众生,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精神都很可贵。 前段时间,我在玉树见到一位拉萨的老师,以前我和慈诚罗珠堪布都认识他,人很不错。虽然他并不是非常有名的人,但在五六年中,有一点钱财就拿出来培养孩子。因为在他办的学校里读书的,要么是孤儿、要么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到目前为止,在该校毕业的人共有两百多,现在还有七十多人。这次我们聊的时间比较长,他说:“我们学校有一个共同认识——谁有能力帮助别人,谁就最棒!”我觉得这句话是菩萨的语言。因为,如果一个人真的有帮助别人的能力,那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很棒、很了不起。的确,以自私自利心做事情并没意义,因为在离开世间时,所有名声、财产、地位全部要舍弃,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值得信赖。所以,真正菩萨的精神就是利益众生。 般若波罗蜜多的修法里也讲:成佛和往生极乐世界并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快乐,因为在往生极乐世界和成佛后,才有利益无边无际众生的能力,而这就是成佛和往生的目的。可见,大乘佛子与世间人的目的或动机完全不相同。如现在世间有些大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拥有家庭等快乐的因素。但大乘佛子成佛的目的,并不像现在有些人那样,应该说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而我们随喜这种菩萨的话,功德就非常大。 酉二、彼之原因: 求善欲利诸众生,一切福蕴皆随喜, 故获如来功德已,为尽苦于世法施。 可能有人会想:随喜很简单,只要心里想就可以,比如:多高兴啦!这位不退转菩萨在修学般若。这么一瞬间的心态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功德呢?其实,这个功德非常大。因为,他直接随喜了那位菩萨所作的善事,间接也随喜了世间中所有追求自己善妙和想利益他众的所有众生的福德或善根。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位菩萨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当然,个人获得利益我们也要随喜,比如某人有很好的家庭,或某人升官发财了,但这只是个人或家庭的事情,所以随喜的功德并不大。刚才有人说慈诚罗珠堪布要去玉树,当时我就发自内心地随喜,心里无比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去那边会作很多功德,比如给灾区人民开示,能解除很多人心里的痛苦和忧伤等。那我随喜的功德大不大呢?很大。因为,我直接随喜了他个人所作的功德,间接也随喜了很多人的善根,因为很多人都会因此而行持善法。 所以大家皆应知道本颂的甚深含义:表面上看来是随喜一个人的善根,其实随喜了所有追求自他二利者的善根。因为那位菩萨如此修行能逐渐获得佛的果位,成佛后也不可能天天都快快乐乐地修行,为了遣除无边无际众生心里和身体的痛苦,他肯定会转无上法轮,这样就能满足无边众生自利利他的愿望。比如养一棵药树,表面看来只是养这一棵树,实际上这棵树长大以后,以树上的药材就能利益无数众生。又比如,我们在吃穿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表面上看只是培养了一群学生,实际上他们长大以后,每个人都会对社会、国家做许多有意义的事,那我们间接也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直接随喜菩萨,间接也随喜了无边众生。 有些佛经还讲:皈依的时候,最好选择在具有菩提心的菩萨前皈依,这样有很大功德。以前,印度有一部分外道把月亮当作皈依的对境,但他们不在十五的圆满月轮前皈依,却选择在初一、初二、初三的月亮前皈依。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圆月的因是初月。佛陀在《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中也说:“譬如此有情,皈命于初月,如是圆满月,而彼不皈依。”还说:“我子亦如是,皈依于菩萨,不归向世尊,为具大智力,出生如来身。”为什么佛陀要求弟子不一定要对佛皈依,而要在菩萨前皈依,其原因就是佛的因是菩萨。《入中论》也讲:“诸佛复从菩萨生。”这就是菩萨重要的原因。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菩萨不能生嗔恨心,原因就是他是严厉的对境,将来他会成为重要的人物。 虽然表面上看来,真正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跟凡夫并没什么差别,因为他们也要吃饭、走路等,实际上他们的发心与凡夫人完全不相同。凡夫天天都想自己的利益,比如:怎样吃、怎样喝,今生来世如何获得快乐,全都围绕自我。而菩萨虽然会有吃饭、走路等念头,但因他为众生而活着,所以日日夜夜都会想到帮助众生。那在这样的菩萨前皈依、赞叹、供养,功德就很大。 所以,对菩萨的发心大家一定要好好随喜,这样就能获得非常大的功德。当然,此处赞叹随喜的功德,主要是讲菩萨以菩提心或般若空性智慧摄持行持善事的功德非常大;而我们随喜能获得巨大功德的原因也在于此。 辛四(如是趋入行者之超胜功德)分三:一、获得无分别之行;二、虽无分别然行事不相违之比喻;三、获得如是证悟之功德。 壬一(获得无分别之行)分二:一、意义;二、比喻。 癸一、意义: 菩萨无念而彻知,法空无相无戏论, 不以二慧寻菩提,瑜伽者勤胜般若。 作为菩萨,当他安住在无有妄想、分别、执著的无念境界时,所有染污与清净以及有无、是非等全部都没有,而真正入于不住两边的境界时,便能彻知万法是空性、无相、无愿(或无戏论)、光明、平等的境界。正因如此,我们就不能希求以执著清净与不清净、实有与无实、能取与所取、远与近、常与断等两边的分别心或希求心来获得这种境界,因为以这样的心态根本不可能得到如此智慧,或者说寻觅到菩提。所以,什么时候什么执著都没有,也就是说拥有不堕两边的清净境界,那这种瑜伽士或菩萨就在行持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 的确,不堕二边很重要!佛陀在《大宝积经》里也讲:“二边清净已,魔所不得便。”如果有无、是非等二边的执著全部已经清净,那即使成千上万魔军来到你面前,也不可能有机可乘,因为已经没有执著了。如果有执著,在遇到外缘时就会担心、害怕,比如:今天我到尸陀林去了,会不会有魔王跟着我?我今天看见了一个尸体,这个尸体的灵魂会不会一直追着我?虽然外境没有,但因分别念所致,魔障也会出现。如果我们认识了心的本体,或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就能了知一切都是清净的,或一切皆不存在,那在这样的境界中就不会有如此现象。 《大智度论》中也说:“若有念,即是有相著处;是故说诸法无念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念。”这里讲了有念和无念的差别:有念头,违缘、痛苦等就会出现;若进入无念的境界,清净、不清净等就不会有。(刚才修上师瑜伽时,很多道友都安住于无念的状态。当然,无念并非指单空,而是指有无等边全部远离的境界。) 所以大家皆应了知,所谓的清净与染污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在藏密中,为了断除染净的分别,专门有窍诀性的修法,比如很多瑜伽都要求不分别染净。发源于汉传佛教的日本禅宗也有断除染净的修法,下面就讲一则相关公案:有一位叫文道的法师,他做云游僧到处参访时,听说慧熏禅师道风很不错、境界很高,便越过千山万水去寻找。一天傍晚,他到达了禅师所住的山洞,他说:久仰禅师高名,末学非常希求禅法,希望禅师能传授禅宗的甚深境界。慧熏禅师说:算了吧!但现在太晚了,你就住在我这里。文道法师也同意了,晚上就住在他的山洞里。 第二天早上他起床时,慧熏禅师早把粥做好了等着他醒来。吃早餐时,因为慧熏禅师经常一个人住,没有多余的碗,便把山洞口的骷髅(指头盖骨,藏地称托巴)捡来盛粥给他吃。文道禅师分别心很重,觉得:人的头骨这么脏,怎么能用它直接吃饭呢?正在犹豫时,禅师严厉地呵责他:你不是真正的法器,还有染净等分别心。的确,如果是好弟子,他会很爽快地把托巴里的稀饭喝下去。在藏地,有些修行人经常到尸陀林拿头盖骨吃饭,但有些人分别很重,说这种做法不好。其实好和不好就是分别心,若泯灭了分别,好坏就不会有。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以前我以为《梦游集》全是梦的境界,当看了上下册的《梦游集》后,才知里面有很多诗词,还有国学等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呢?大师说:“为随顺颠倒梦想众生,故与众生同游梦中而作佛事。所谓度脱梦里众生,成就梦里佛果,‘梦游集’之义乃如是也。”)中讲过自己住在五台山时的一个梦境:一位僧人前来报告说:文殊菩萨在此北台顶设置浴室,请你去洗澡。于是大师跟着他到了北台顶,到后就进入一座充满香气的广大殿堂,随后梵僧(即印度的僧人)将他带领到了浴室。他解开衣服,准备入池沐浴时,看到池中有一个人正在洗澡,定睛一看是个女人。当下他就产生了分别念:我是一个和尚,怎么能跟女人一起洗澡?并打算不入池。这个时候,里面的人露出身体,才知不是女人是男人。然后他们共同洗澡,从头到脚(包括五脏)全部洗得干干净净,内外洞然透明。 这时,出现一位梵僧手擎半边像剖开的西瓜一样的骷髅让他喝水,一看脑髓淋漓,他便心生厌恶而不愿意喝。梵僧说:你怎么不喝?这个很干净啦!随后就用手指抠出来吃得津津有味。结果梵僧把脑浆全部吃光了,只剩下血水。接着便让他喝,他喝下后,觉得像饮了甘露一样,法喜充满,身心舒泰。喝完后,那位印度僧人为他擦澡,大拍一掌后,大师就从梦中醒过来了。从此之后他就通达了染净无二,很多境界也与以前完全不相同。 但对凡夫人来讲,虽然口头上会说,但在真正遇到清净与不清净的考验时,没有修行境界就会产生执著。但是,以对二边的执著去寻找菩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在万法的本体上净与不净都没有,只不过以分别念执著后,才逐渐形成了干净与不干净、高尚与不高尚等二边之法。当然,这是从最高层次来讲的。若从世间名言来讲,肯定要分清净与不清净以及高低、前后、左右等,否则整个世界就乱套了,而这也是月称论师在名言中承许有真世俗和倒世俗的原因。 总之,在真正希求菩提时,大家一定要懂得本颂所讲的道理。当然,无念乃禅宗最高境界的原因也在于此。 癸二、比喻: 虚空界与彼违一,非有何亦不得彼, 善行智慧之菩萨,亦如虚空寂灭行。 这里以虚空来比喻菩萨的无念境界。在藏地,高僧大德们在修大圆满时,经常使用虚空和水晶的比喻;从汉地高僧大德的传记来看,尤其是禅宗,观虚空的例子或公案也相当多。可见,虚空是认识心的本体或获得开悟境界的最好象征与比喻。 颂词的意思是:因为虚空界的本体跟石女的儿子、龟毛、兔角一样,以任何法也得不到,所以它不可能跟包括它自己的本体在内的任何一个法相违,也不可能与之共存或共住,即没有这两种情况。虽然它没有,但在人们心目中,确实有这么一个比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了知,如虚空般的法性跟包括它自己在内的任何法都不可能像盐和水一样变成一味一体,也不可能与之完全分开——像东方的柱子和西方的木条一样。虽然胜义没有,但名言中却有这么一个无为法的本体存在。所以,对以虚空等方式通达一切万法无有自性、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来讲,因为他们具有甚深智慧,就能在虚空般的境界中寂灭一切分别而行。 无论是在藏地还是在汉地,很多高僧大德和瑜伽士都有这样的境界。因为他们的境界非常宽广,好坏等分别念的障碍全部都没有了,所以让他讲就能讲几个小时,让他停止马上就能停下来。因为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越分别思索的范畴,所以我们看也看不到、想也想不到,甚至对他们所说的我们根本摸不着头脑。以前,藏地有一位高僧叫章国智托,他说话做事完全跟着别人重复,但他开悟的境界远远超越其他人。 关于虚空,在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窍诀中,有些是直接观虚空而开悟,有些则通过虚空的比喻来开悟。以前,莲花生大师用手指指向虚空让弟子们认识心的本性,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当下开悟。《六祖坛经》中也有很多虚空的比喻,如:“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若我们能安住在这样的虚空境界,很快就能开悟;但有些因各种因缘不具足,可能很多年后才能开悟。有一个人说:“我已学佛好几年了,还没有开悟,特别着急,看怎么办?”我觉得也不能着急,因为越着急越不能得到。 以前汉地有个宝掌和尚,在《五灯会元》、《峨眉山志》等书中都有他的公案,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汉地来讲,他是寿命最长的和尚,一共活了1072岁:公元前413年(佛陀圆寂70多年后)在中印度降生,公元657年在中国圆寂。现在很多人说:本焕老和尚已经103岁,南怀瑾90多岁,虚云老和尚活了120多岁,荣索班智达119岁,他们很了不起。相比之下宝掌禅师的寿命就长得多,而且他700多岁(或言900多岁)时才在达摩祖师前证悟。 他降生时左手握拳,后来父母把他送到寺院里出家,在看到本师像后拳自然张开,结果里面出现一颗宝珠,遂以之供佛。以此原因,人们就称他为宝掌,再后便称为宝掌禅师。他在印度住了五百多年(或言六百多年),走遍了五个天竺国度。后来东游此土,入四川礼普贤,峨眉山便成了他在中国的第一站。 据说峨眉山成为普贤道场的由来也与他有关:以前,一位叫蒲公的人在金顶看见普贤菩萨的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宝掌告诉他是普贤祥瑞,并让他问最早将佛经(如《四十二章经》等)传译到中国来的两位法师——摩腾与竺法兰,他们也这样认定。当时应该是东汉年间,他们俩都住在白马寺。经他们三位认定后,峨眉山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便名正言顺了。 后来他到过五台山,还去过湖北的黄梅等地。在亲近达摩祖师时,祖师呼他为“老阇黎”,他答应后,祖师哈哈大笑,他便以这个笑声而开悟。后来他还拜见过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最后在浙江绍兴市南的东山云门寺示现圆寂,当时正值唐朝。据说武则天曾在他面前皈依,武则天的国师神秀也是他剃度的。 圆寂时他说:“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意思是说,本来没有生死,但我今天却示现生死;我已获得心能自由自在去住来的境界,以后我还要再来中国。他还授记:再过六十年,会有一印度僧人前来取我的骨舍利,你们千万不要阻挡他。时间到时,确实有一位印度僧人前来,绕礼师塔后,遗塔自然打开,骨架却完好无损地存在。然后他把骨舍利拿到附近的池中洗后,便将之带回印度去了。从此之后,此池遂命名为洗骨池。 关于武则天,她是唐朝第六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后来中宗皇帝复国号为唐。在中国历史中,武则天被丑化得很厉害。有些人说:因为这是男人在写历史,所以会变成这样。我觉得武则天很了不起,因为她不但自己虔诚信仰佛教,在弘扬佛法方面贡献也非常大,比如修复寺院等。再说,当时汉地的风俗是男人为天、女人为地,在这样的社会习惯中,她能做皇帝也很不容易。虽然有些历史把她刻画得很丑陋,但我认为也不一定那么恶劣,因为她在位的十五年中,对佛教所作出的贡献,无数后人都佩服不已。 言归正传:作为修行人,对虚空般的境界皆应引起重视。而在修行中,以虚空来了知心的本体或通达万法的本性,也很重要。如果真正有一些境界,在外境出现得与失、快乐与痛苦等时,就不会随之而转。如果没有一定的境 界,虽然暂时能在别人面前演演戏,但也包不住。若想真正了断生死,般若空性的宝剑就不可缺少。相信大家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一定深深感受到了般若空性的微妙。 汉地禅宗和藏传密宗历代都有许多大彻大悟的高僧,虽然他们有些行为世人不一定能接受,但也没办法,因为完全超越了世间的行境。所以,我希望道友们学佛不要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要过于注重外在的行为和形象,而应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若能如此,便能示现“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的境界。也就是说,虽然在显现上有生老死病等苦和各种快乐,但却不会执著,因为这些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假装的,实际上根本没有。若我们都到达这种境界,那每一个人都会获得快乐。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