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二课
2014/9/3   热度:367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十二课 《般若摄颂》当中,精进波罗蜜多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安忍。 庚三(宣说安忍度)分三:一、谛察法忍;二、耐怨害忍;三、安受苦忍。 辛一(谛察法忍)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功德。 大家应该清楚,一般谛察法忍讲的是: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一些高深莫测的法时,许多根机浅薄的人无法接受;而大乘行者,因为他懂得了空性的甚深意义,也懂得了广大的地道功德,这样之后,无论再怎么样深不可测,他也能够接受并如理行持。 壬一、真实宣说: 若闻他说粗恶语,我乐善巧菩萨喜, 孰说孰闻以何说,具胜忍度是智者。 在这里大家应该了解:对一般常人来讲,在生活中最难忍受的,就是别人对你说恶语,以及攻击、殴打、摧毁等;但作为发大乘心的菩萨,这些全是修行的顺缘,他们根本不会以牙还牙、以嗔还嗔。 本颂讲:假如听到别人诋毁,或以各种粗恶语来进行谩骂,这个时候菩萨就会想:因为有对境对我侮辱、伤害,我才有机会修安忍。在后弘期,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所有信徒对他五体投地、无比恭敬,没有一个人说他的坏话。那个时候,他觉得修安忍的功德实在增不上,就专门寻找一个性格特别粗糙、丑恶的人做侍者。这个人经常跟阿底峡尊者作对,还干一些坏事。有人对尊者说:你这位印度那么著名的大德,没有必要带着这样性格恶劣的人,应该换一位心地善良的弟子。但阿底峡尊者一直不愿意,因为有了他的侮辱和恶行,自己才有机会经常修持安忍。这在历史上有记载。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别人对你的侮辱、伤害,其实是修菩提之因。帕单巴尊者这样说过:在别人伤害时,如果想他人在伤害我,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若没有别人的伤害,怎么能修成菩提呢?所以,在别人以恶语毁谤、诋毁我们时,心里一定要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作为真正发心的菩萨来讲,他心里会无比喜悦,因为依靠别人的损害,自己才有修行的机会;有些则当作耳边风,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 我看到一首《莫应对》的诗中说:“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支莲在火中生。”其意是说,当别人在无明驱使下骂我时,若我还他,便会与之产生斗争,如果把它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真正做到这样的话,那就是极其稀有的火中莲花。《维摩诘经》中也说:“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在此世间,确实有这样一些具有智慧、悲心的人,他们脾气很好,心胸很宽广,别人的斤斤计较,以及粗鲁、愤怒等,都不会去理,心里也不会产生各种嗔恨心。 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最好具有胜义理证观察的智慧。比如说,当你遇到别人毁谤时就要想:无论从哪方面观察,他说者和我听者就像虚空一样,根本不成立。或者想: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嗔恨心的驱使下对我进行谩骂,这种现象在世俗中如梦如幻,在胜义中就像虚空一样不成立。对具有一定境界的菩萨来讲,以这种方式,所有嗔恨根本不会产生,甚至会变成一种功德。 的确,若我们能运用世俗和胜义安忍的殊胜修法进行观修,就能了知谁都没有害过我们。《大乘庄严经论》里面讲:“损者得益想,苦者喜想生,菩萨既如是,忍谁何所忍。”意思是说,对大乘发心者来讲,如果遇到了一些损害自己的人,就要观想他是饶益我者,如果在修行中遇到痛苦,也会把它当作欢喜的事情,即害者想作饶益、痛苦想为欢喜。若能如此,哪里有什么忍不了的呢?在世界上,如果痛苦都是欢喜的事,怨敌都是最好的朋友,哪里还有不能忍的呢?哪些事情、什么样的人在你眼中会是坏事、坏人呢?绝对不会有。 当然,不要说胜义修法,就是世俗修法,在世间知识中也找不到。比如国内高中、大学的课程,乃至硕士、博士的课程,这些当中都没有。就是你到日本、美国等国留学,花多少美金或人民币,也不能得到这样的窍诀。的确,在人生中,真正能让我们心开意解、豁然开悟的道理,在世间知识中根本得不到。 因此,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恶语声时,就要尽量从胜义和世俗两方面进行观察。在《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中,有跟此偈相似的颂词:“闻彼恶言不嗔恚,知语言性如虚空,修习身心空亦然,当净有情修此忍。”所以,如果我们听到别人的恶言恶语不产生嗔恨心,而且知道语言的本体如虚空一般无有戏论,也如此修习身心空性,自己和对境的一切法也如是修行,有了这样的空性境界或清净境界,修安忍波罗蜜多就非常成功。而且就像这里所讲的一样,具有如此殊胜安忍波罗蜜多的菩萨就是智者。 在世间人们常说:这个人很不错,他忍得了。其实这种忍得了,只是通过暂时的世间对治方法压伏了自己的嗔恨心,绝对没有以佛法的胜义智慧来斩断相续中的烦恼种子,或以如梦如幻的世俗境界来根除对他人的毁害之心。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应认识到,修安忍的确是非常有意义的妙药。为什么呢?因为,在嗔恨心的驱使下,所作所为全都不合理。这一点相信每个人在断除或消失嗔恨后,自己反省或回顾自己的言行时就会明白。总之,从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进行剖析,安忍的功德都不可思议,嗔恨心的过患也相当严重。 壬二、彼之功德: 此科判讲:这样修安忍不仅对今生的身心有利,在生生世世中功德都非常大。 菩萨若具忍善法,三千世界满宝供, 罗汉缘觉世间解,施蕴不及彼福德。 任何一位菩萨,如果具足上面所讲到的——当别人用语言来攻击,或用各种兵器来损害时,自己不但不对他们反抗,而且还用智慧来修安忍,那这样的菩萨就具有安忍的善法,其功德也非常大。 功德怎么大呢?比如说,有一个人将遍满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财宝供养给一切世间解——无上导师如来正等觉佛陀,以及所有声缘阿罗汉等圣者。按理来讲,在佛陀等圣者前,哪怕供养一朵花、一根香、一滴水,其功德也不可思议,那以这么丰富的供品作如此广大的供养就更不可思议了。但是,如果与前面修安忍者的功德相比较,根本不能比上其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平时有人说:我很想供养上师和佛陀,但没有钱实在没有供品供养,所以只好到处去寻找。但我觉得,如果在寻找的过程中产生嗔恨等烦恼,就太不值得了。若安住在寂静的地方,在各种因缘、条件具足的情况下,对任何一个众生不生嗔恨心并修安忍,那一切功德和善法都可以具足,而且人们也会非常欢喜,因为修安忍者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正法念处经》中也讲:“若人修行忍,一切应供养,善人所赞叹,是故应行忍。”其意是说,如果有人行持安忍,一切众生皆应供养,而且还会受到世间善人的赞叹,所以所有修行者皆应经常修行安忍。但有些人为了一些小小的供品经常跟别人争斗,造许许多多恶业,这没有必要。若能修行安忍的苦行,就会获得非常大的功德。既然如此,那我们何必取一些小功德而换上大过患呢? 《金刚经疏》里面有一个偈颂说:“能忍于苦行,以苦行有善,彼福不可量,如是最胜义。”意思是[25]:能修安忍,这种苦行有善,其功德连佛陀也无法衡量,其余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可见,具有如是胜义安忍的修行者,在世间非常了不起。所以在座的各位皆应想到,在生活中修持这样的安忍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既然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供养佛陀等圣者也不能比上修安忍,那我们在生活中就要认真修持忍辱。不能因为小小的事情,或说一两句话,或稍微与人接触,就想与人搏斗。听说有人并没胆量与人真正搏斗,见到别人动怒时,就掉转头往回跑,那还不如首先就修安忍。一般来讲,胆子比较小的人对修安忍很有兴趣,因为他们谁都不敢惹,也有这种说法。 住安忍者身洁净,三十二相力无穷, 于诸有情宣空法,众喜具忍成智者。 住于此安忍境界的修行人果报非常多:在生生世世中,自己的身体变得如纯金一样,就像释迦牟尼佛的身相那样清净;在世间,有人从小到老长得非常好看,相貌极其端严,身上根本找不出任何毛病,这也是修安忍的感应。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讲:“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其意是说,修安忍的人生生世世身体有妙色,许许多多人看见都很欢喜。在学校等单位或部门中,有些人谁看到都不欢喜、不欢迎、不接受,人人都有同感:看到这个人就不愿意接触、特别讨厌。其实,有些可能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有些也并没做什么坏事,但谁都看不惯他的言行,这就是以前没有修安忍,以嗔恨心毁坏别人的果报。如果修安忍,就会长得庄严,别人也会喜欢。有些人不管男男女女谁见了都生起非常强烈的欢喜心,甚至实在忍不住,泪水都开始不断涌出来,这就是修安忍的果报。 还有,修安忍者对是理、非理之事辨别得非常清楚。很多人糊里糊涂,到底事情做好、不做好,都不明白、不清楚。若是以前修过安忍的,生生世世当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辨别事理都很容易,不会变成愚昧。还有,修安忍者死后会转生善趣,还能净除最大的恶业,所造恶业也能全部得以净除,等等,有各种不同的果。 本颂讲:有了修安忍,身体会显得庄严,佛陀的三十二相会逐渐具足;还有威力无穷,即生中给别人宣说空性法门一点困难都没有。有些人为什么一听到空性法门能在很快的时间中有所了悟,并能将自己的觉受和感应为他人讲述,甚至他人也能马上得到利益,这就是修安忍的果报。 对在座各位来讲,对未来自己的生生世世,一点都不顾及、不考虑的人应该没有。作为一个人,谁对未来都会考虑,既然如此,那我们在生活中就应修持安忍。当然,在一切修行中,修安忍还是比较困难,就像《入行论》里面所讲的一样[26]。尤其受到无缘无故的诽谤,或在不同环境中受到不同歧视,那个时候就很难受。但对大乘佛子来讲,大家都应接受,也需要修行。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多修行《入菩萨行论》和《佛子行》,这两部论典会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有非常大的改变。光是听过一遍或以前学过一遍根本不行,应该经常在耳边听受。即使有些内容不懂,只要在耳边听到这种声音,对相续也会有很大的改变。以前法王如意宝在美国念《佛子行》传承的声音我这边有,以后想给每位道友,希望大家能经常听老人家的传承。听了之后,我相信相续中自然而然会生起大菩萨的安忍和智慧、慈悲等功德。 确实,我们相续中的功德需要依靠各种因缘而生,不可能某天一位上师用棍棒一敲打就马上开悟。因为,所谓恍然大悟,并不一定是里面的东西全部露出来,就像剖开鸡蛋一样。所谓开悟,是指到一定的时候领悟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比如说,我们经常迷迷糊糊,不需要生嗔恨的地方经常生嗔恨,不应该生贪心的地方经常生贪心……恒时处于迷乱和错误的状态当中。如果这样的信息依靠不同因缘全部息灭,那本来的面目或真相就可暴露无遗。在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开悟。 当然,开悟也有不同程度。大家想一想,你刚皈依佛门时,对世间的贪执是什么样?对整个世间的看法和观点是什么样?然而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佛法后,虽然还没有完全领悟到万事万物的真相,但跟其他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比较起来,自己也觉得跟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甚至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天天都将不应该实执的东西执为实有,悲悯心也油然而生。这也是一种觉悟。 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以修安忍的因缘,今生能使自身感得妙色、无有丑陋,生生世世能为他人宣说妙法、令众人欢喜,有许多功德或美德。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卑感,觉得很多人都不喜欢我,包括出家人,有些也说:我好痛苦,在谁眼里我都是一个坏人,我到底造了什么恶业?可能是生嗔恨心的恶业。(我想起了有些人的总相[27]。)世间人中,有些人长相很不好看,谁都讨厌,自己一照镜子也特别失望。对这些人来讲,还是要好好修安忍,不要经常发脾气,但他们往往脾气不好。相信大家都能看到,世间中素质比较高,各方面福德具足的人,一般脾气都很不错。学佛人中,大多数人都很有善根,也有一些人心地很善良。 在世间,相信大家遇到某些人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即生当中这样,前世肯定更糟糕,后世还会更加可怜。就像这样,若我们没有如法修行,就没办法超越漫长而可怕的轮回。所以当我们流转在生死中时,哪怕一天懂得一个偈颂的教义,也要以之调整自己的身心。比如以前你脾气特别不好,对谁都生起嗔恨心,那在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就要尽量制止自己的嗔恨。在佛陀的教法中,许多贪嗔痴烦恼严重的弟子,通过修行都获得了阿罗汉等圣者果位。包括现在为大家传法的佛友,很多人刚来时脾气也不好、修行也不好,但闻思一段时间以后,他的人格和性格完全都改变了,最后也成为很了不起的法师,这种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对每个人来讲,修行的确很重要,因为不修法就会逐渐混入世间,最终也苦恼无边。 辛二(耐怨害忍)分二:一、如何安忍;二、如是安忍之果。 壬一、如何安忍: 有众生取檀香包,恭敬涂敷菩萨身, 或有火烬撒其头,于二者起平等心。 这里讲我们应该怎样安忍。当然这种境界很高,一般凡夫人暂时也做不到,但实际上,到证得一地或获得佛果时,确实会有这种境界。什么样的境界呢?假设有人拿着檀香包,以欢喜心和恭敬心在你身上进行涂抹,另外有人在旁边拿着火烬撒在你头上,对真正具有菩提心的菩萨来讲,他对这两者完全是平等心。就像释迦牟尼佛的故事里面所讲的一样,一边是罗睺罗供养栴檀香,一边是提婆达多用兵器来伤害,但佛陀对提婆达多和罗睺罗两者根本没有任何偏向,心完全是平等的。 可是我们并不会这样,比如一边一个人拿着宝剑准备杀你,一边一个人拿着很多金银财宝供养你,我们的态度会是什么样,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若对用刀准备砍你的人和对用金银财宝(恐怕大家不一定喜欢檀香包,很多人都喜欢钱财)布施给你的人平等生起欢喜心,那就真正有一些境界。所以在修行中,大家应该观察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增一阿含经》中,有与此偈相似的偈颂,云:“设以栴檀香,以涂右手者,执刀断左手,心不起增减。”意思是说,对佛陀来讲,一边有人拿着栴檀香涂抹他的右手,一边有人用刀砍断他的左手,他对这两者一视同仁、完全平等,根本不会对伤害自己的人产生嗔恨心,对供养或帮助自己的人产生欢喜心。这种伟大的精神或行为在世间确实是没有的,因此佛陀的行境或智慧至高无上。不过大家一定要观想佛陀的伟大与高尚,这样就能对佛生起信心;就像我们看见利他心特别重的上师或大德的行为,心里自然而然会生起恭敬心一样。当然,这也是他们的功德力感召。 《大智度论》中,也宣讲了佛陀对众生的平等心,偈云:“种种恶毁佛,佛亦无恶想;种种称誉佛,佛亦无喜想;大慈视一切,怨亲等无异。”意思是说,种种恶业来毁谤或毁坏佛陀,佛也没有恶意之想;对佛陀种种称赞或赞美,佛也不会生起欢喜心;大慈大悲的佛陀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对亲怨没有远近之别,一律无差别的对待。这种崇高的境界,恐怕有些人想都不敢想。我们不说一边砍你的身体一边供养你,仅仅一个人说一句好话,自己也会很开心,一个人说你很难看、很坏等,也会很伤心、很不高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凡夫俗子的心本来如此,想必大家在生活中也能感觉得到。 大家都知道,有人帮助或供养你时,经常会对他有一种好感,而有人对你不满或挖苦时,就会对他生起恶意,甚至生起想害他的心,这就是我们现在修的忍辱不够。有些人说:自己修行境界不够,经常哭。我觉得凡夫人应该值得哭,因为很多真理我们都没办法接受,而一些颠倒的垃圾分别念却塞满了相续,始终清理不出来,即使清理一点,马上又开始不断地增添。所以有时候一观察自己的凡夫相续就很恶心。也许是末法时代的原因,也许是众生恶业显现佛陀的妙手也难以阻挡,现在极少数修行人很不如法,表面上装作是修行人,但实际上真正了解内幕或内心时,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不可告人之事。 因此,很多修行人都没有必要骄傲,因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个人都有自证分,皆应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样。自己认为自己修行很高,到底有没有?当遇到违缘或特别不乐意的对境时,你的情绪或整个身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我们对暂时一点点的修行也不能满足。不能认为我已遇到殊胜的法,什么都了如指掌,什么都融会贯通,现在可以随心所欲放任所作所为了,而应一点一滴调整自己,否则对一个简单的外境也没有能力应付。总之,凡夫人的修行境界,自己观察起来也极其可笑。 那真正的大菩萨是什么样的人呢?就是对众生有平等心。但许许多多人都做不到,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退心,还要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会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个时候,对作害者和饶益者就会生起平等心。在这之前,我们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诸佛菩萨,愿相续中真正能生起对所有众生的平等观。 壬二、如是安忍之果: 智者菩萨安忍已,发心回向大菩提, 勇士为世安忍胜,罗汉独觉众有情。 上述已经分析了如何修持耐怨害忍,下面讲它的果。如是智者菩萨修持这样的安忍之后,其发心修持安忍的功德,会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以自私自利的心修持安忍,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安忍:刚开始他的发心也是这样,在修行过程中也是为众生而修,最后得到的善根和果报也回向给一切众生。其实,这样的安忍远远胜过所有声闻缘觉以及世间智者的安忍。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些人表面上看来也在修安忍,实际上并没那么殊胜。佛陀在经典中说:舍利子,声闻的安忍唯一断除自之烦恼,故是相似安忍;而菩萨之安忍为一切有情而修,故功德不可估量。在其他经典里面,也以大海水和蹄迹水、须弥山和芥子等比喻,对菩萨的安忍与小乘的安忍或凡夫的安忍,在安忍的量、功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作了说明。因此大家一定要学菩萨的安忍,否则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当然,在世间中,有些人性情很宽厚,别人怎么样说、怎么样做,他都不动摇,这也很难得。甚至有些以安忍的功德也得到了暂时的世间果报,下面就讲一则“百忍成金”的故事:在唐朝高宗年间,有一位姓张的人发愿:在一辈子当中,要修一百次大的安忍。还差最后一忍时,有一位仙人为了试探他,或者说为了帮助他,就变成一个道士现前在他面前。当时刚好他的孙子娶媳妇,于是道士要求:能不能以你的能力让新媳妇跟我过一夜,这样你的善法就会圆满。虽然张善士很为难,但还是答应了,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此事成办。这天晚上,道士一直在洞房跳个不停,到天亮时就倒在地上死去,新娘特别害怕,叫来人一看,尸体已全部变成金子。为了纪念“百忍成金”,后来在该地建造了一座“百忍堂”,据说现在山东那边还保存着。 虽然这些世间安忍也有它的功德与威力,包括现在社会上,安忍修得比较好的人能得到功名,以及赢得许多人的认可与赞叹,但与菩萨的安忍相比,却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安忍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在心的力量与范围方面有很大差别,那在最终所获得的利益上差距就更悬殊了。 在《大方等大集经》里讲:“为诸众生故,能忍一切苦。”这非常了不起!为了一切众生能安忍一切痛苦,这对真正发大乘心者来讲是不可缺少的。确实,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或无论是闻思还是修行,什么样的苦都应忍受。为什么呢?因为你是学大乘法的。 有些人对我说:“我现在好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度过这个难关?您要加持、加持我。”我说:“你没有什么痛苦,在整个世界中你是最快乐的。”她说:“为什么我最快乐?”我说:“因为你在生活上没有什么顾虑,在修行上也基本过得去。而且修行这么多年了,哪还有什么痛苦?”她说:“您不知道啊!我内心的困惑、忧愁、烦恼实在没办法超越。祈祷上师三宝,我什么时候才能度过这个难关哪?”其实,如果这些人为众生而想,我觉得私人的小小痛苦应该忍得了。 比如说,我们身体生病了、情绪不好、遇到一些世间琐事,如果自私自利的心很重,就会很痛苦;如果自私自利的心已经斩断,或多想一些众生的事情,对自我的痛苦就能忍得了。可是我们的心量太狭窄了,日日夜夜都想着自己,这样许许多多痛苦全部集聚在你最敏感的焦点,从而产生众多剧烈的痛苦。如果多想众生,观想众生的各种痛苦集聚在我身中,以我的痛苦承受无量无边众生的苦受,那许许多多痛苦都会销声匿迹。 虽然说都会说,但真正要做到,自他都很困难。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发了这颗心——追随释迦牟尼佛和高僧大德的足迹,所以要尽心尽力往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每一个人面前放着的重任。 辛三、安受苦忍: 能忍者当生此心:狱畜阎罗界多苦, 欲因受害不自主,我为菩提何不忍? 鞭棍兵刃打杀缚,砍头断耳鼻手足, 世间诸苦我能忍,菩萨安住忍辱度。 这两个颂词主要讲,平时生活中的许多痛苦应该值得忍受。为什么呢?世间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尚且感受无量痛苦,(虽然这样的痛苦一点意义都没有,但人们过去也感受过无量无边,将来也会这样感受,)那我们为了利益众生为什么不忍受痛苦呢?很明显应该忍受。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有智慧的人再三进行观察。 此科判讲,发大心修安忍的人应这样观想或思维:在六道轮回里面,地狱、旁生、饿鬼以及阎罗界,纷纷感受寒热、饥渴、殴打等各种各样的痛苦,它们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为自己、为贪欲、为生活等而没有任何自由地造了种种恶业。但这样感受痛苦一点意义和利益都没有。而我们现在为了菩提苦行,比如在修行过程中特别劳累,在发心过程中特别辛苦,在听法、念经的过程中身心很疲惫等,这些痛苦都是为了无上菩提,那为什么不能忍受呢?因为忍受这样的痛苦,轮回就不再漫长。寂天菩萨也说:“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其意是说,如今我们是为了菩提而苦行,所以痛苦是有限期的,不会在无量时日里面感受。 心中还要想:在世间,鞭子抽、棍棒击、兵刃刺,以及用石头等殴打、灭绝生命的杀戮、用镣铐等束缚、用兵器砍断头颅耳鼻手足,诸如此类的世间痛苦都会感受,但这并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若为了众生和无上菩提而感受这些痛苦,就非常有意义。《入行论》中讲:“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我今为众乐,云何不稍忍?”其意是说,我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为什么不稍微安忍呢?因为这样忍受痛苦,跟农民、工人等世间人为了自己而感受艰辛完全不相同。 以前法王出去看病,路上有很多工人在修路,看到他们的生活,上师自然而然想起了寂天菩萨这个偈颂。法王回来之后经常讲:在世间中,有这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计日日夜夜劳累,我们为了修持菩提感受一些痛苦也是有意义的。 《杂阿含经》里讲:有一国家特别野蛮、粗鲁、残暴,风俗非常不好,富楼那尊者[28]准备到那里去讲经弘法。佛陀问他:那里的人人格特别不好,如果他们谩骂你怎么办?尊者说:他们骂我不要紧,只要没有用棍棒、石头等来打我就可以。佛陀说:如果他们用棍棒、石头、手、拳等来打你怎么办?尊者说:为了众生的利益,打我也没有事,只要没有刺伤我的身体就可以。佛陀说:如果他们以各种兵器刺伤你的身体怎么办?尊者说:刺伤我也没事,只要不杀我就可以。佛陀说:如果他们真正杀了你怎么办?尊者说:那也是为了佛法和菩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只不过他们有点可怜而已,但我还是愿意以此报答佛陀的恩德。这个时候佛陀赞叹说:你弘法利生的精神很可嘉,能忍受一切痛苦。之后开许他到那个国家去弘法。 他到那里后,刚开始所有人都不认可,他便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他们,比如用医药为他们治疗疾病等,逐渐逐渐这些人也能接受他的行为。然后他慢慢慢慢传授佛法,后来在那里摄受了五百个弟子,建立了道场,弘扬了广大法门。佛陀得知这个情况后,也在众弟子中以“善哉”来赞叹尊者的行为。 所以我们以后,不管是自己修行还是弘法利生,在遇到点点滴滴的困难、违缘时,不要马上就退失下去。真的,为众生发心和自己修行千万不能轻易退。前面也讲过,在修行和发心过程中,道路肯定不会平坦,一定会有很多高低不平和弯弯曲曲,作为菩萨,一定要有忍耐心,否则在这个世界抬起头来就很困难。 以前的高僧大德很了不起!听说广钦老和尚经常考验弟子,比如有时候无缘无故地冤枉她,狠狠地说她,等等。有些弟子接受不了,老和尚也觉得她功夫不到位;有些弟子不管上师怎么说、怎么做,她还是有坚定的心,这种人法师就乐意摄受。 所以在修法过程中大家都需要坚强,这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修行中遇到寒冷、生病等生活中的苦时要安忍。第二,遇到一些难以接受的甚深法、甚深行为、甚深见解时也要安忍。第三,当别人以语言、行为等方式对你进行攻击、伤害时也要安忍,要想:佛陀在因地也受到各种攻击、毁谤,那我在弘法利生和修行过程中遇到这一点也是正常现象,并观想从自己身上正徐徐降下天人撒下的善妙花雨,若把这些看作天人的鲜花,那一切都会消失于法界中。 有些人认为:为什么我那么业障深重?为 什么我在修行中如是坎坷?其实并不是这样。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些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也是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只不过他们很坚强,或者说有修行境界面对,而我们遇到一点点违缘就开始退缩。所以,不管我们在发心、闻思、修行的过程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千万不要在违缘面前低头,应该有排除一切万难的高尚境界,一定要坚定不移,这一点很重要!若能如此,你的修行境界会越来越明显,利益众生的事业也会越来越广大。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