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节课
2014/9/3   热度:954
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节课 六度已经讲了四度,今天讲第五度——静虑度。 己五(静虑)分二:一、静虑之必要;二、真实静虑。 庚一、静虑之必要: 静虑,也就是禅定。修持禅定,对出家在家的行者来讲,都非常重要。如果一刹那也没有入过禅定,心很散乱,那即使一天到晚在理论上划来划去,也无法真实改变相续。《菩提资粮论》云:“众生诸烦恼,皆以乱心生,是故胜智者,旷修诸禅定。”众生的烦恼,都是从乱心中产生的,所以,一切智者都应认真持久地修持种种禅定。 我们可以看到,爱修禅定的人,心一般比较清净,生活中不会有烦恼、痛苦,也不会有烦心事。因为透过禅定的力量,当心入于一种清净状态时,外面的世界也变得美丽了,生活自然充满快乐。而不修禅定的人,心则容易散乱,常常被浮躁、焦虑、痛苦、伤感等情绪所控制。尤其是现代人,总是忙忙碌碌地追逐外境、不懂内观,这样烦恼就会此起彼伏,使人生深陷痛苦。因此,修习禅定是很有必要的。 ◎ 远离散乱依止静处 修习禅定的话,有很多要求,首先要远离散乱。如果不避开喧嚣散乱的环境,依止寂静处,那么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所以最先远离散乱,对每一位修行人来说十分重要。 学院里的多数道友,可以说具足这个条件,已经离开了散乱,也住在寂静地,因此,当听到这些道理时一定会觉得相应,并有修持的机缘。而住在城市里的人,就算你不能离开那些地方,也可以想些办法,比如就用自己的房间,或修间佛堂,或到其他什么地方,定期不定期地修习,这也算创造了一些相同的因缘。 《发菩提心经论》中讲过:“修禅定故,不受众恶,心常悦乐,是名自利。”修习禅定的缘故,不会遭遇种种恶缘,心常常处在愉悦欢喜当中,这就是禅修所带来的自利。该论又云:“教化众生令修正念,是名利他。”有人认为修持静虑只能自利,其实也不是,从调伏自心的角度是自利,而通过观修、发愿回向等清净心态,也可以帮助众生,间接实现利他。 ◎ 远离亲友 修禅定的人,还要远离亲友。此时应思维:“凡是聚集,均是离别的本性。如父母、兄弟、夫妻、亲友等,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身体,终有一天也将分离,既然如此,贪执无常的亲友有什么用呢?” 对世间人来讲,出家人抛弃亲友是很残忍的,也不慈悲,但从无常的角度来看,相聚本来就是短暂的,更何况,割舍这些是为了寻求真理。所以,尽管世间人暂时不能接受,但历代的很多大德都是这样做的。 ● 从谏和尚不认亲生儿子 唐朝有一名从谏和尚,壮年时出家修行。唐武宗会昌五年,佛法被毁,僧尼被迫还俗,但他想法躲了起来。后来唐宣宗恢复佛教,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寺院。 有一次,他俗家的儿子来到寺院打听父亲的下落,二人在门口相遇。几十年都过了,儿子已不认得父亲,他问道:“请问,从谏大师在哪里?”他明明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但故意指向东南方,儿子便向东南方去了。儿子走了以后,他就关起门来再也不出去,永远没有再见到儿子。 这些在世人眼里,也许是无情和残忍的,但作为寻求解脱者,还是需要的。为什么呢?还是那个道理,亲戚也好、朋友也好,终有一天会别离,那时候也不免要痛苦。 或许有人说:“受这种教育,会出家的,这不是害了他们吗?终身大事会有问题的。”但不管有没有问题,真理就是如此,选择真理就要放下这些。 ● 寂光大师一生独自修行 出家之路也并不是逃避,从历史上看,虽然是有逃避的现象,但大多数的修行人,的确是看破了世间以后,才走上了这条光明之路。因此,在思维并了达亲友的过患以后,应该舍弃一切贪恋,恒时独自静修。正如寂光大师所说:“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我独自而安住。” 寂光大师,是米拉日巴尊者的大弟子,在跟随尊者学法之前,曾是一个特别富贵之人。有一次他要骑马过河,尊者也恰巧在河边,请求他带自己过去,但他并未答应。当他来到河中间时,却突然发现尊者脚不沾水地行在水面上,先过了河。他不由得生起极大信心,来到尊者面前忏悔,还说要把自己的妹妹以及财物等供养尊者,但尊者并未接受。 其实,尊者头一天就做了一个梦,梦到空行母送来一个20岁上下的年轻人,说是他的心子,让他好好摄受。就这样,尊者摄受他以后,传授了修行教言,而他也在尊者面前发下重誓:终生只着一衫布衣,不穿皮制靴子,永远不回家乡,永远不贮存超过两天的食粮。从此他依誓而行,成为尊者弟子中最能看破红尘的一位。 记得在米拉日巴尊者圆寂时,空行母准备迎请尊者的舍利到清净刹土,这时惹琼巴哀求她们留下舍利,利益尊者在人间的弟子们。但空行母说:“你们这些大弟子们,已经得到了最殊胜的舍利,都亲见法身了,还要这些色身舍利作什么?如果还嫌不够,可以祈请尊者,尊者自然会给你们的,但这些是我们的。”后来弟子们又作祈请,空行母手中放光,将舍利降下,但在大家伸手去接的时候,又被空行母收回去了,并化作宝塔。此时寂光大师又请求留下宝塔,为人间的众生作福田,但在宝塔中显现的米拉日巴尊者说“若留人间终毁灭……”,还是没有同意。最终,尊者在为他们传授了教言之后,被空行母迎请去了清净刹土。 据记载,米拉日巴尊者涅槃以后,寂光大师在山洞中苦修至圆满境界,最终不舍肉身而飞往空行刹土。那么,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师,他的教言是什么呢?“独自一人修佛果。” ● 惟则禅师独修四十载 不仅是藏地,汉地也有很多这种修行人。唐朝的佛窟惟则禅师,少年出家,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叶作房顶修建茅棚,渴了喝清水,中午就以野果充饥,禅修不辍。 后来有一个樵夫路过,见到这个老和尚,好奇地问:“您在这里住多少年了?” 禅师答道:“大概有四十年了吧。” 樵夫又问:“那您是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要那么多人作什么?” 樵夫问:“您没有亲朋好友吗?” 这时禅师一拍手掌,从茅棚后面出来许多老虎、豹子等猛兽。樵夫很惊恐,禅师说:“你不要怕。”然后示意它们返回,并接着说道:“我的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皆是法友。” 樵夫对禅师生起信心,祈求摄受,禅师也为他传授了教言。从那时起,慕道者不断,而禅宗里也有了佛窟一派。 从以上这些大德的行迹来看,他们都是远离亲友,独自修行,的确令人景仰。现在我们要修行,如果一个人不敢去森林里住,尤其是女众不方便,那就两个人:一个人护关,一个人闭关。三四个人以上,就多了,搞不好会成为烦恼之因。 ◎ 远离对财富的贪欲 除了亲友以外,对财富的贪欲,也是静虑的障碍,而且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一般认为,贫穷的时候人会吝啬,有了财富就会大方。可实际情况是,不论拥有多少财产受用,人始终不知满足,并且随着财产的增多,吝啬心也越来越增长。如颂云:“何人具财彼吝啬。”又云:“愈有愈贪如富翁。”因为贪欲的力量,越富有越感觉贫穷,就像富翁一样,虽然他的财富很多,但舍不得自己用,也舍不得布施。 这种人即使拥有再多饮食、财产及受用,也只会招来怨敌、盗贼的损害等痛苦,可以说,除了受苦造罪、消耗人生以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了。如龙猛菩萨所言:“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如果是一个修行人,为了积累、守护、增长财富,就不得不散乱于各种事务,这对解脱一定有障碍,《妙法圣念处经》亦云:“散乱之行,轮回之根。” 可见,要获得快乐与解脱,一定要远离财富。所谓“无财之时离怨敌”,离开了财富,也就离开了怨敌。有钱的人白天晚上都很苦恼,而一旦出家,怨敌和强盗也就远离了,从此过上清净、安乐的生活。如《妙法圣念处经》云:“清净之行,安乐之本。” 要知道,解脱是从清净的心态中产生的,当你身处愦闹、散乱,或被财富所困时,是永远也得不到的。因此,希求解脱的人,千万不要追求财富,也不要住在愦闹的地方,应当远离红尘,追随古代大德的足迹,居于静处。如《佛本行经》云:“欲求解脱者,莫依众愦闹,天帝释以下,敬礼独静者。”那些在寂静之地长久修行的人,不说世间人,就是帝释以下的天人,也会向他顶礼膜拜,而他的一切所为,也都会如愿以偿。 当然,在家人想远离城市,不一定有机缘,但只要心清净,尽量让生活简单化,就很好了。千万不要过于执著财富和欲乐,如《大智度论》云:“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这和前面的意思一样,求的时候痛苦,得的时候怖畏,而失去了又会满怀懊恼,所以“一切无乐时”,依靠财物或欲乐,任何时候都得不到快乐。 有些人觉得不对,他认为有钱就会快乐,可以享受,“你有钱花不完给我,我来花,有钱才有快乐人生……”,其实也不是。就用一般人的生活作个例子,假如你有十万块,那买辆车,应该很快乐。但买了以后要保养,还要找停车的地方,听说一个车位就要十五万,低于十五万,就没有地方停车。所以,钱有了还要有,要不断地填进去,这对一个工薪阶层来说是特别苦恼的,但也是事实。而如果很富有的话,虽然车位不是问题了,但他会有别的更苦恼的事情。 因此,当物质越来越丰厚时,人们的心里会越来越浮躁,而快乐也就渐渐远去了。 当然,修行人也不能过于极端:“远离一切财富,不要贪,要看破、放下!”光说漂亮话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要你知道钱财的过失,不过于贪执它,然后过一种适度的生活,这样就可以了。要完全断绝五欲的享受,斩断跟财富之间的任何牵连,一方面不需要,一方面也做不到,就算嘴巴上说得再厉害,但实际行为上要像古德那样,住茅棚、住山洞,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有没有?非常非常罕见。 因此,现在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首先了解佛教所阐述的真理,懂得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一切财富并无实质的意义,这样之后,人们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完全变成钱财的奴仆。 其实从财富对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来看,即使你拥有南赡部洲的所有财产受用,也只是满足你一个人的衣食而已,只能吃、穿、用,再没有别的什么了。然而有些人无论如何富足,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以,对他们而言,那些不顾一切罪业、苦难、恶语所得来的财产,既葬送了自己的今生,也断送了后世。 人的一生很短,但有些人为了微薄的财物,不顾羞耻惭愧,不在乎人伦道德以及长久情谊,也不考虑正法和誓言,甚至都不顾惜生命,始终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就像厉鬼寻觅食子一样,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安乐的日子,就在忙忙碌碌当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非常可怜! 《正法念处经》云:“贪心著财宝,不觉死时至。”一个人因为贪著财宝,不知不觉中死亡已经降临,但他至死都毫无觉悟。想一想也令人伤心:用尽一生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却一无所得。诚如龙猛菩萨所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富贵虽然快乐,但都是无常的。“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你的财富其实并非你一人所有,是被五家[25]所共用的,而且,因为贪执的缘故,心始终得不到片刻的宁静。 一看历史就很清楚:前几十年曾经是富人,但转眼变成了什么?人死以后,财富又归谁所有?无非都是无常的道理。除去无常不说,最可悲的是,这些人为了财富不知惭愧,还造下种种罪业,要感受更多的痛苦。包括现在的人,为了一点利益,不顾佛法和誓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但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死后还不是全部留在人间。因此,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精神财富,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只可惜,懂得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只重视一时之利。 我们看看周围的世界,人们普遍的价值观是什么?同时也看看自己,对财富、对生活的真实看法是什么?和以前相比,现在是否有些改变?……要知道,学习佛法并不是为了给人讲,而是要首先反观自心,提升自身的佛学修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当我们接触财物,或者置身散乱时,才知道如何对治贪执,也才会心甘情愿过知足少欲的生活。 知足少欲就是修行,但这种修行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行持,也不是肤浅地过个简单生活,而是要有根植于内心的认识作基础。否则,一旦财富等各方面因缘具足时,又会随波逐流,这不叫修行人。修行人应该长期闻思修行,仅凭最初的“看破”,是不会有真实收获的,因为修行的路很漫长,而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让自己不退转是至为关键的。 当然,“知足少欲”是对修行人的要求,不是要求世间人。但是,明智一点的世间人也应该看到,其实数数积累财富,不仅让人忙碌并空耗一生,而且很有可能为此送了性命,使自己死在利刃之下,毕生的积蓄都被怨敌等侵占,白白浪费掉了。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财富多数是被浪费了,而自己享用的并不多。 那自己能得到什么呢?就是在积累财富过程中造下的重如高山的罪业,这些罪业都将在前面等候着,导致自己遥遥无期地漂泊在难忍的恶趣之中。所以,如果你在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那就应该趁着今世还自由自在的时候,为来世储存一些精致的资粮。 这个道理,我经常用“手机充电”来说明:比如你的手机昨天充了电,今天就可以用,而为了明天能用,今天应该再充。如果今天不充,虽然今天还能打,但明天以后就不行了。同样,我们今生所拥有的钱财、地位或者受用,绝对都是前世的福报所带来的,而以后变成什么样子,就看今生的努力了。 对将来毫不关心的人,是极为愚痴的。这样的人,不积累资粮、不修善法也可以,但不要整天造业,否则来世就被毁了。就像世间的愚人,杀人放火一时逞凶,却落得终生被囚禁在监狱里,毫无自由。因此,真正有智慧的人,最关心的是来世,愿意为来世修积资粮,而今生今世,仅仅能够饱腹蔽体就知足了。 其实要积累资粮,发心利他是最大的功德,所以发心不应该退失。不过,有些发心人员刚开始还兴致勃勃,但两三年过后,本质就显露了,“为利一切众生而发心”的心态已经没有了。 也许有人想:“我为某某上师发心,为某某道场做事,但这不一定是在利益众生吧?” 其实不该这样想。刚来的时候我也想过,学院是上师如意宝的道场,我为学院做事,比如讲课或者发心,好像只是在为上师的道场服务,跟我自己以及其他众生都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任何一位佛菩萨在利益众生时,都是通过一条主线来实现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显现上,他也是先建立自己的道场,进而以此利益无量众生。所以,我们为上师、为道场服务,也是在利益众生。 不过有些人想是想利益众生,但他不想依靠某某寺院或某某大德,而是想拥有自己的道场,或用自己的力量来弘扬佛法。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当然可以,但我以前也发现,有些人想独立自主,最终却“独立自灭”了,没有成功。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福报不够、发心不够、能力不够、资源不够……有好多好多“不够”,可以说种种因缘都不具足。 如果离开了因缘,不说大事,就是小事也成办不了。比如修一间房子,别人能修,看上去很简单,那我也修一间。但是,修房子也要具足种种因缘,别人有的如果我没有,那就修不成。所以,别人能做的,我不一定能做到。再比如说,看别人炒股发财了,自己也跟着炒,但没有福报的人可能连本钱都回不来,然后流下长长的眼泪…… 因此,无论修行还是发心,都要有耐心。但很多人没有,五年六年、十年八年以后,就觉得可以了,“我已经做了多少多少年,了不起啊,可以退出了”,其实这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是否坚定。没有坚定长久的心态,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也许有人觉得,换一换可能会好一点,换个道场,换个上师,换个教派……但你这样换来换去,最终会落得什么下场呢?也许有极个别人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修大圆满不成就,修大手印反而成就了,这种现象有是有,但对一般的修行人来讲,换来换去的,最后连方向都找不到了。所以,修行一定要有耐心,依止寂静地也要有耐心。 总之,从最根本上来讲,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你的心全部耽著在财物、名声等世间法上,内在的修行就没有希望了。因此,随时随地都要祈祷上师三宝,让自己的心进入正确的轨道。否则,没有福分的人,经常会产生各种恶分别念,这样不知不觉方向就模糊了,甚至会走向悬崖,有这种危险性。 ◎ 远离凡愚 此外,想修静虑的人,还要远离凡愚友伴,也就是一味追求今生利益的人。这种人只顾今生,不顾来世,追寻真理的人和他接触以后,就会毁坏道心。如《经律异相》云:“宁入投炭炉,从山投幽谷,生犯七步蛇,不与愚从事。”修行人宁可将自己投入火炉,从悬崖跳下,被七步蛇咬死,也不可与凡愚相处。《入行论·静虑品》对此还有更广泛的描述。 如果帮助利益这些凡愚,反而会受到对方的加害,他们就是这样恩将仇报,无论你怎么做、怎么随顺,都无法合他的心意,很难取悦。如果你超过他,他会心生嫉妒;假设他胜过了你,他又会用尽方法轻蔑藐视你。与这种人不管相处多久,都只会增长罪业,减灭善业,因此,我们一定要远远地避开他们。 那这样会不会犯菩萨戒呢?不会。寂天菩萨的菩萨戒可谓圆满,我想没有人能超过他了,但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反反复复强调:远离凡愚恶人。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能力去接近他们呢?有些人好像很慈悲,“这个坏人可怜,那个坏人可怜”,还故意靠近他们。其实这就像把毒蛇装进怀里,当你被咬死时才会醒悟:“噢,原来对毒蛇不应该生这种‘悲心’。”但那时已后悔晚矣。 因此,如果是求世间法,凡愚也许对你有些帮助。但如果要求解脱、要修行,那一定要远离这些只有损害而毫无助益的人,只有远离了他们,你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和快乐。 ◎ 远离交际 很多人喜欢交际,殊不知交际也是障碍。比如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等,参与这些而与人广泛交际,在繁多的事务中散乱,这对修持静虑的人来讲,就是愦闹。有些人乐此不疲,但即便终日忙忙乎乎,收益也很微薄,所以再精勤也没有实义。 有些人认为,扶亲灭敌是值得做的。但就算值得做,也是做不完的。像美国,天天想制伏“怨敌”,但“怨敌”是无边无际的,就算你制伏一个国家,削弱了敌军,但另一个国家的敌军又出现了,所以永远消灭不完。而扶助亲友也一样没有尽头,今天帮这个、明天帮那个,每天都做这些,一方面很累,另一方面,这种世俗层面的帮助意义也不是很大。 ◎ 舍弃一切而修行 所以,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当了解所有这些事务都无有了结之时,应当像丢唾液一样,抛弃一切琐事及散乱,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于岩洞、与野兽为友、调顺身心、舍弃衣食名誉,就在无人的空谷中度过人生。 当然,这是上等修行人的行为,大多数人是根本做不到的。有个人背着包去山洞,但没住两天就回来了,因为他怕老虎。其实老虎倒没来,只是到了晚上,野兔在山洞边上跑一跑,他就以为是老虎、猩猩,从此再也不敢去了。但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同,他们离开故乡,永远居住在山洞里,只以野兽为伴,真正是舍弃了一切名声、地位、财产。 对此我们只能随喜和发愿了。我年轻时也向往过,但现在看不一定能实现,可能在座的道友也差不多。不过,现在人一般都贪恋物质享受,到山里住几天、几个月也许可以,但要十几、二十几年长期住下去,甚至死在山洞里,这种人不会很多。 然而,当不成上等修行人,做个中等的也可以,只要尽量减少琐事,抽些时间修解脱法,只要不跟凡愚同流合污,该上班就上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一激动就马上离婚辞职,住进山里,这样是不负责任的。如果你从此成了上等修行人,佛陀也会开许的,但多数人只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好像“看破”了,但根本维持不了多久。所以,选择怎样的修行之路,一定要慎重。也许这种慎重,对你的出家或修行是一大违缘,但以智慧抉择为先导,也是经论的意趣。 当然,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依止寂静地以后,种种善根自然会生起来,如米拉日巴尊者说:“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信心永不离。”意思是,在无人的山谷岩洞中,因为寂静地的加持,我恒时具有出离心和厌世心,对世间琐事毫无兴趣,但我深深知道,传授我甚深窍诀的上师,是三世诸佛的化身,对此我恒时怀着强烈的信心。 对尊者而言,这种信心是永远也不会离开的。不像有些人,今天有、明天没有,有信心就对上师好一点,关系不好了就诽谤、说过失,甚至抛弃,然后寻找第二个上师;但找的第二个上师也不投缘,又找第三个上师;和第三个上师的关系暂时还可以,但随时都会出问题,随时都会离开……这种依止方式是不对的,前辈大德绝对不会这样,他们在依止了具相善知识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信心都不会退转。 尤其像米拉日巴尊者,他不仅视师如佛,而且恒时居于寂静地。其实寂静地的确有不共加持,像信心、出离心、菩提心等,很多善心都自然具足。而一到城市,就我个人来说,好像什么感觉都消失了,善心时而有、时而没有,对三宝的信心、对解脱的向往也都很弱。每天念经也是迷迷糊糊的,边念边打瞌睡,念完了书放到一边,也就结束了,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但一回到寂静地就不同了。 特别是学院,可能是上师如意宝的加持,或者是自己的缘分,在其他静处或山洞,不知道为什么,我个人感觉都不如学院。所以在外面传完法以后,我都赶紧跑回学院,一到学院,很多方面才恢复过来。 虽说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但一般来讲,一个人到了静处或寺院以后,心里自然而然会对三宝生起信心,对解脱生起强烈意乐;而一旦栖身于浮躁的城市,贪嗔等烦恼便会强烈涌现,有了烦恼,善心也就泯没了。因此,米拉日巴尊者在视师如佛的信心中,恒时住于山洞,直到圆寂为止。 这些圣者修行的地方,一般都很偏僻,看上去也令人伤感,但“于令人伤感之处可生起静虑”,这也是事实。以前我去拉萨的桑耶青浦等地,到了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的山洞时,刚开始觉得住不下来,不说长期,就是一晚上都很困难。但住下来以后,感觉就不同了。如果是豪华宾馆,住进去是很舒服,但在舒服当中,却生不起禅定来(这些道理,在去年去五台山的一些经历里,也跟大家讲过)。所以,我们应该栖身于静处,这样自然会生起出离心、厌离心、信心、清净心、禅定等一切功德,希望大家都尽力而为。 ◎ 寂静地之功德 要知道,寂静林间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之地。在这些地方,既没有愦闹、散乱,也没有农务商业,远离凡愚友伴,与飞禽走兽朝夕相处,喝的是清净的泉水,吃的是天然的树叶,可以说是安乐无比,并且觉性会自然澄清,等持也会自然增上。 宋朝就有一位怀志禅师,他谨遵师命,不接受各种邀请,在寂静山里修持了二十多年,可谓“万事看破、万缘放下”。他的传记在《缁门崇行录》里有,大家可以参阅。看到这些禅师及密宗大德的传记,确实会让人生起极大的信心,他们在这些寂静地方,依靠清泉和水果充饥,一生修行到底。 让我们也这样苦行,可能很难,但作为修行人,饮食上不应该太挑剔,只要吃饱,吃得卫生就可以。但有些人可能太有“成就”了,碗也不洗,锅也不洗,这样也不合理。尤其是在各个部门发心做饭的人,个人卫生非常重要,如果穿着不干净,手又那么脏,那做得肯定不好吃,谁都会有这种感觉。 而且,为僧众供养斋食,也不要想什么就做什么,应该懂一些营养学,稍微调配一下,这样大家都很欢喜。不要每天就弄一个,天天都一样。钱财上也差不了多少,稍微变变颜色、变变花样,作为菩萨,关心大家的胃口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十个人就有十个要求,要满足所有的人,谁也做不到。而且有些人特别挑剔,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不饿的话,什么都不好吃。但不管怎么样,现在的修行人也应该关心一下营养学,依靠藏医、中医或者西医,保护这个身体也很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比如在藏地高原,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啊,怎么保暖啊,这些都要懂,这样对修行有帮助。 总的来讲,修行人要懂得中道,做什么都不要太过。有些人懂一点中医,就天天“红萝卜要配什么……”,除此以外也不考虑修行,这就有点过了,要求太高了。但也不能太愚痴,什么都不讲究。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堕入两边,这个非常关键。我们是学中观的,其实中观的意义很多,如果用在这里,就是不要偏堕。 刚才前面讲了寂静地的功德。在寂静地,既没有怨敌也没有亲友,心很清净,这样自然会摆脱贪嗔之网,并具足众多功德。《正法念处经》云:“若在山树下,常修习禅观,则得清净智,远离一切过。”如果在寂静的山里或树下,常常修习禅定和胜观,则能获得清净的智慧,并远离一切过患。观修什么呢?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无上密法的境界都可以,只要心清净,智慧就很容易打开。 有人总抱怨:“上师,我太笨了,智慧打不开,您给我吹一吹,加持加持。”其实,当一个人的心能清净下来,并且常常专注于真理的话,智慧自然而然会打开的。如果整天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但打不开智慧,还会越来越迷惑。 此外,《月灯经》中还说:不要说亲自住在寂静处,甚至怀着去往静处的愿望,仅仅朝那一方向迈出七步,也胜过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比如我人在成都,心里想着五台山,并且朝那个方向迈了七步,就是这个功德,也非常不可思议。 有人说:“某某人已经到了寺院,本来想出家的,但后来被家人捆着塞进出租车,带回去了,好可惜哦!”其实也不可惜,因为他想到寂静地出家,而且走了不只七步,已经到那里了,好多步了,所以功德非常大。 在殊胜的寂静地,行住坐卧的一切威仪自然会善妙。如佛经云:“居于深山胜静处,一切威仪皆成善。”即便没有刻意精进行善,可是厌离心、出离心、慈心、悲心等功德会油然而生,所作所为也自然全部成为善法。在喧闹地方竭力制止却难以阻挡的贪嗔烦恼,到了寂静处也会自然减少,相续中很容易生起诸道功德。 这一点,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有的人以前在城市里,烦恼特别深重,什么恶事都做,但来到寂静地出家以后,完全判若两人,跟马胜比丘没什么差别,走起路来好像眼睛都闭着,非常寂静。(众笑) 总之,以上讲的这些,都是静虑的前行法,因此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