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大日经 十、略评


2014/9/3    热度:1139   

 

  白话文:大日经 十、略评

  《大日经》是秘密佛教中颇具典型的一部代表性经典,密教的理论体系和密法体系至此才算完全形成,它标志着一个旧时期——怛特罗式密教或陀罗尼密教时期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期——秘密佛教时期的到来。而就佛教发展的历史而言,至此密教已摆脱了对大乘佛教的依附,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从此佛教也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发展时期,即秘密佛教时期。然而这样一部具有标志性的经典,它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新时代思潮呢?

  究竟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新的佛教精神?展示了一种什么样新的文化背景呢?这些需要进行广泛的探讨,而现在就简单说明之。

  《大日经》在总体上有一种肯定人、肯定现实世界的思想倾向,这是隐含在它的主题「如实知自心」之中的真正的意思。正如经中分析的那样,最初的人相信灵魂鬼神的存在,后来虽然已渐识因果关系,知道善恶受报,也认识到因缘关系,但仍然摆脱不了有一种事物主体存在这样一种认识的思想束缚。大乘佛教谈空说有,声称人法俱空,但又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那玄之又玄,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并为此而喋喋不休的论争,结果仍然否定不了有一种与个人无关的异己的东西存在。

  而《大日经》却一反传统把那个玄之又玄的实在,一下子拉回到人的现实世界之中,说觉悟就是如实知自心,把肯定现实的意思,直截了当地点明在它的论题上。所谓「自」,就是众生自己,也就是人;所谓「心」,就是包括菩提净心在内的一切心相,也就是现实世界,自心即肯定了人和现实世界。当然,对什么是自心也进行了论证,但最后的结果呢?还是回到了现实中的众生自心,凡是人们以为是实在而去追求的一切都不过是幻象,只有认识众生自心,遍知一切心相,才能觉悟,真理只有在现实中才能找到,完全透彻地认识了现实世界, 也就是认识了最高真理。生死与涅槃之间、众生与佛之间、世间与出世间之间,二而不二,「二」是一种表象,「不二」才是实质所在。

  当然,我们说它肯定人和现实世界,只是说它承认人和现实世界的存在,注意到认识和寻求真理不能脱离现实,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是一体不二的,众生和佛在本质上是没有分别的,不是说凡是现实的存在都是真实而合理的,所以说要如实证知。

  《大日经》的这种肯定现实的思想,是六世纪以来印度佛教中出现的一股新的佛学思潮、新的佛教精神。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大乘佛教的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

  大乘一开始是以改革的面目出现的,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修行实践上都倡导佛教的大众化,力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后来逐渐地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变得越发保守起来,它的佛学走向繁琐的经院哲学的死胡同,它的活动也只局限在寺院的高墙深院之内,失去了广大的信众,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

  密教正是在大乘佛教颓废衰败之际应运而生,力图挽救正在走向灭亡的大乘佛教,于是突破传统的束缚,倡导佛学要面对现实, 回到广大众生之中,佛教的修行也要采取众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大日经》提出如实证知众生自心的思想,正是那个时代兴起的新的佛学思潮、新的佛教精神的反映。

  与以上思想相关,《大日经》的另一个思想特点,是它新的佛身论中人类思想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思想。大乘佛教也强调佛说的统一性,承认每一部大小乘经典都是佛说,但也仅此而已,即使《法华经》「会三归一」,也不过在三乘范围之内。

  而《大日经》则大胆地提出人类所有思想学说都是佛说,人类各种宗教的、哲学的、世俗的学说,归根结底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说法身佛大日如来,以其加持身现作种种身,根据众生不同的情趣爱好、性质类别,设立种种不同的方便道,说种种不同的学说和思想。

  如果有的众生信仰佛教,就现作佛身,说声闻道,或缘觉道,或大乘道;如有的众生相信梵天,就现作梵天身,说梵天之道;如有的众生喜欢世俗的学说,就现作大论师或大学问家说世俗的一套道理;有的众生说梵语,就以梵语来演说;有的众生说胡语,则以胡语演说;有的众生注重效仿,则以种种行动去示范,加以引导。而这一切无论说法如何的不同,而讲的实际道理完全相同。如同天南地北的海水,都是同一个咸味一样。这种思想把佛说的范围从佛教推向其它宗教,以及世俗的学说,直至所有的人类思想和学说,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共同性和在本质上的统一性。把各种宗教和世俗的不同学说的差别性,只局限在深浅之不同、快慢之相异。

  这种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和人类思想的统一性的思想,也与当时的大乘佛教各派门户之见日益深重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足以说明它所面对的是一个纷呈斑斓的现实世界,在试图调和各教各派的用意中更见其视野的宽广。

  《大日经》本身是个多元文化、多种思想汇融的产物,它对当时印度各派各教的思想阐述地非常清楚明晰,文中曾提到三、四种派别的名称和观点,因此它提出这种意在调和内外各教的思想是必然的。而更多的原因可能与当时的印度,以及西域诸地各种文化的融合,各种民族的交往、各种思想学说的相互影响等等,也与大乘佛教日趋孤立的形势有关系。

  总之,这种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它缓和了佛教与各宗教,及世俗派别长期对立矛盾的状况,由此赢得更多的信众和社会的支持。后来密教得到波罗王朝的扶持,与密教走向大众、走向现实社会的思想不无关系,当然这样一来,佛教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点,终至在印度消亡。

  《大日经》在修行的方法上也是很特别的,尤其与传统的佛教截然不同。它的密法思想和修行方法,主要承袭了事部密教,同时大量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尤其怛特罗传统的内容,以此组织了新的体系。在此之前坛法、印契、火供、真言等法非常兴盛,尤其真言咒语是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而瑜伽观想至《大日经》才被大量引入密法的修行之中,于是有了三密方便之说,后来金刚乘密教更加注重瑜伽观想,称其经典为瑜伽经,称其教法为瑜伽密教。

  《大日经》及其密教的三密修法和漫荼罗行法,表现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象征主义色彩,而这也构成了独特的密教文化。《大日经》之前的密教,已经把它的修行象征化,每一句真言,每一个手印,每一个动作和器具,以及用语,都有特定的含义。而《大日经》及其以后更把密教所有的事相高度结构化、信息化、程序化,一种密法就等于是个信息系统,如果把胎藏法看作一部计算机,《大日经》就把是佛教的信息变成密码而输入进去了。

  在漫荼罗行事中一举一动、一言一印、一具一物,都高度信息化了,阿阇梨与弟子之间完全以密码的形式传递信息,凡事都须相应,真言、印契、方位、色调、度量、供养物,都要以本尊或所行法相应。密教何以采用这种修行方法,它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其功用如何,它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这都需要认真的研究。瑜伽修行所产生的效力已被人们所认识,而真言是否也有一种声波的效用呢?这些都需要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