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故事四 下
2015/5/22   热度:315
释迦牟尼故事四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佛教解释“有漏皆苦”的意义:“漏”就是指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一味追求“为我所有”,这就引起众生的烦恼。烦恼的种类极多,所以人生的苦也极多,一般地说有八苦。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这就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
佛教解释“涅磐寂静”的意义:涅磐是无漏,就是消灭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灭了生死忧悲的苦恼,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称灭度。更明确地说:凡是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了,没有贪欲,愚痴转变成清净的智慧,这就是涅磐。涅磐的意义也是圆寂,圆,就是智慧福德都达到圆满成就;寂,就是,达到了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涅磐可以解释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见到的一个人没有了,死了的概念来解释。其实释迦牟尼30岁就已经证得涅磐而成佛了,不过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檠”。直到他80岁逝世,方是入“无余涅磐”。
涅磐是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如何才能达到涅磐?就要以戒、定、慧这三学为方法。这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级。五戒是不杀、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类。这是出家和在家的皈依信仰佛教的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叫沙弥戒,是不满20岁的出家人受的戒。满20岁的出家人才能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男出家人称比丘,女出家人称比丘尼。释迦牟尼刚开始传教时,并没形成约制僧团的一定规律,其后随着问题的发生而随时制成。到释迦牟尼逝世前,具足戒已制定了250多条。
三学中的“定”,是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纷弛的安和状态。这是佛教徒必修课程。由于定,身心远离爱欲乐能等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从而产生了智慧。再进一步集中精神思想、终于能够引发一种无漏(无烦恼)的智慧,完全超脱苦、乐,连自己的存在都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磐境界,这就是从“定”而后能引出的“慧。”慧就是智慧,就是通达了四圣谛的道理,断除迷惑,证悟了真理,获得了真正的解脱。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和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磐境界。
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后,第一次在鹿野苑,对侍从过他的5人:阿若侨陈如、摩诃男拘利、跋提、阿说示、十力迦叶所宣讲的佛法,就是以上所讲解的法印、四谛、八正道、缘起论等内容。这些只是佛教初期佛法的基本内容。
侨陈如等5人听到释迦牟尼的教说,心悦诚服,便都皈依释迦牟尼,成为最初出家的佛弟子,后人称这5人为五比丘,这是世间有比丘的开始。比丘是指出家男人,梵语原义指乞食以自生活,义中还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凡三比丘和合共处称“僧伽”,义为众,就是团体。所以俗称比丘为僧人。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这是印度的俗语,义为亲教师,与称师傅相同。会讲经说法的和尚被称为“法师”。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因为从那时起,佛教就开始建立起来了。从那时起,佛教开始具备了组成宗教团体的三个要素:领袖、理论、参加人员。这三个要素佛教称为三宝: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佛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为尊贵的意思。释迦牟尼开悟得道成为佛陀,形成了自己独特认识世界的观念,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使侨陈如等5人皈依佛,成为出家弟子,于 是形成了僧伽,所以从此佛教开始具足了三宝,创建起佛教。
释迦牟尼教化侨陈如等5人为比丘之后,就暂住在鹿野苑,开始在附近传教。不久,婆罗奈城商会会长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为太子时相似,十分同情,收为弟子。耶舍成为佛陀的第六位比丘。
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佛陀处,佛陀向他宣讲了四谛的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佛启示,也想出家,但商业上又无人管理。佛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佛弟子,称为优婆塞,义为清信士,俗称居士,意方居家修道之士。
俱梨迦皈依佛陀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受供。释迦牟尼带领6名弟子到俱梨迦家中应供时,对耶舍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皈依佛陀作为在家的信女,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女居士。 佛陀告诉说:在家修行的男女佛信徒(优婆塞和优婆夷),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YIN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就佛的其他弟子一样,在修行中同样可以证得涅檠。
释迦牟尼化度了耶舍成为比丘,耶舍的父母成为优婆塞、优婆夷之后,佛陀传教的影响渐渐扩大。接着,耶舍的亲朋约50人都受到感召,都皈依佛陀作了出家的弟子——比丘。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50多位弟子说:现在世间有无数众生在迷途上受着痛苦,很需要你们去解救。你们的责任,就像去消灭燃烧着的大火一样,而佛法就像净水一样,你们愿意去吗?众弟子都愿为弘扬佛陀的教义而踊跃去各方行化布道。为了能普及佛法,增多教益,佛陀规定弟子不应两人同走一路线。佛陀也自己单独向伽耶山走去。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