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因果果不出于心


2015/5/22    热度:302   

因因果果不出于心

纯印老人讲:“私心一点不能存,凡对国家、社会、他人有利的事,就是小事也要做。”还讲了顺逆境不走心,总有水清之时。老人的话实际讲的因果与心性的道理。因果法是佛法中最最重要的法则,佛法讲,因果通三世,“过去所造之业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之业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苦乐因果无不是由自心所感,十法界、一真法界亦自心所造,事相虽无量,但无一不是因果。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于心性。但心性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亦无生无灭,世人善恶果报可借因果以见之。

心性是体,因果是相、用。心性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因与果,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与用。其关系就是体相用的关系。由此可知心性与因果是分不开的一体两面。

一个学佛人,若仅偏重在狭义的心性上,整日只顾净虑自家身心,“闭门修净心,外善不介入”,对事相不谈不做,不理会因果,无度人之心,则对心性之理,亦不能透彻体悟。因理与事是分不开的。对心性若想在理性通达,绝不可舍弃善行的事相。此即老人说的,有利他人的小事也不放过,也要去做。“总有水清时”乃因果不虚之理,善行善报,恶行恶报,丝毫不爽。只要心善、行善,对别人的误解、偏见、诽谤且自由他,总有水清明月现之时。

顿悟心性的道理非一般人所能洞彻,明此理甚难、甚难。但是若从事相上入手,则人人可为,人人可修。极乐净土,带业往生的事相即因果的感应。只要具足信愿行,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心能保持临终无挂碍,念佛可往生——万人修万人去。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愿是“因”,极乐世界是“果”。我们净土法门,念佛是成佛的因,此因三世诸佛无不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可见诸佛菩萨度众生,无不以念佛为因,成佛为果。即此生发愿求生净土为“因”,将来业报身尽了时,阿弥陀佛依照愿力来接引我们往生彼国是“果”。除此殊胜法门外,末法时期众生依自力决少成就者。

老人总是将惜福、积福、不享福、不用福挂在嘴上,也是讲因果。因为人一旦享福就容易迷惑颠倒,福报再大能享几年?钱再多,又有何用?轮回六道太可怕了。所以一个真明理的学佛人,“心不为善,亦不为恶,老实念佛,求生极乐”,才是真的智慧。因天大的善事,亦非净业,它与心性不相应。心空寂、清净、无为。何为净业?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中,以至诚心、清净心老实念佛,愿生净土。当念佛达一心不乱时,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净业。净业是无漏的善法。只有这样的业因,才会与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相应。

十方三世、宇宙万物的一切事相皆是果报。有果必有因,这个因就在我们心地一念生灭之中。心性理体上决不会有妄相,六凡法界、四圣法界、乃至一真法界,没有一桩不是因果的感应所变现的。由此可知,所造之因皆可得所生如是法界之果。纯印老人所讲的,即改造命运之理,亦为我们指出了修行之方法。“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要常省自己非,勿视他人过,以看住自心、自身、自口为要。“一声佛号一声心,声声不离自性觉”

守身如玉莫妄动,守口如瓶莫妄言,

守意如城莫妄念,二六时中佛不断。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