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续编
2015/5/22   热度:602
净土圣贤录续编
(清)胡珽
田婆
田婆。泰州野田庄人。夫妇俱信三宝。造像放生。斋僧布施。其夫日诵法华经。婆独念佛。如是二十余年。婆忽于顺治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向子言。可将二妹领回。我今日西方去矣。子从之。家人都为泪下。
婆说偈曰。五十六年大事毕。丈夫儿女休啼泣。我今撒手往西方。摩诃般若波罗蜜。端坐而逝。(莲藏)
田婆是泰州野田庄人,和丈夫都同信三宝。他们捐钱造佛像、放生、斋僧及布施,培植了很多福业。她丈夫每天诵《法华经》,她则每天念佛,这样过了二十几年。在顺治十四年八月二十三,田婆向儿子说:‘把你两个妹妹带回来,我今天要往生了。’儿子就去带妹妹们回娘家,大家都因为田婆要逝世而哭泣。
临终前田婆说了个偈语:‘我活了五十六年终于要走了,丈夫儿女你们休要啼泣。如今我放下一切往生净土,要有大智慧才能得度彼岸。’说完她就端坐而逝。(莲藏)
蒋氏
蒋氏。兴化县东乡人。年四十。夫亡。葬毕。向子泣曰。无常到来。莫能替代。譬如我今亦死。汝亦无奈。从今以后。我持斋念佛。不管闲事矣。
子顺母命。宅旁盖一茅舍。禁足念佛。经历五载。至顺治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忽向子言。可买木作龛。吾于二十三日午时。西方去矣。遂往邻家辞别。届期念佛而逝。顷之。出火自焚。(莲藏)
兴化县东乡人蒋氏,四十岁时丈夫亡故。葬礼过后,她哭著向儿子说:‘无常到来的时候,谁也代替不了。譬如今天我如果也死的话,你也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从今以后,我就专心持斋念佛,不再管任何的闲事。’
儿子顺从母亲的话,就在屋旁盖了一间茅舍,让母亲修行。蒋氏足不出户,整整念了五年佛。到了顺治十七年五月二十,向儿子说:‘你可以去买木头做个龛,我在二十三日上午十一点至一点间,就要去西方了。’
于是蒋氏就前往邻居家辞别。到期她就坐进龛内念佛而逝。逝后不久,她身上自然出火,焚烧自己的遗体。(莲藏)
贺氏
贺氏。常州魏村人。与夫潘尚高同修净业。日诵金刚经。晨夕礼拜念佛。回向西方。
康熙十九年七月。有疾。预期二十九日午刻辞世。届期子女毕集。又延诸善友至。齐声念佛而终。(莲藏)
贺氏是常州魏村人,和丈夫潘尚高一同修净业。每天诵《金刚经》,早晚礼拜念佛,把所有功德都回向往生。
康熙十九年七月,贺氏开始生病,她预告家人二十九日上午十二点要离开人间。到期子女全都到齐,同修净业的善友们也都来了。于是她在众人齐声念佛声中往生。(莲藏)
陆氏
陆氏。太仓人。大西关外张季思妻也。年十七即长斋念佛。且诵金刚经。大悲咒。回向西方。见杀物命者。即发愿救度。
康熙四十二年九月。空中见舆舟西行。其肩舆运舟者皆僧。不三日安然念佛而脱。时为九月二十六。(西归直指)
太仓人陆氏,是大西关外张季思的妻子。十七岁就长斋念佛,而且诵《金刚经》和《大悲咒》,功德都回向西方。见到有畜生被杀,就发愿成道后要救渡它们。
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她看到有空中一艘船向西行去,而撑船的都是僧人。不到三天,她就很安详的念佛往生了。当天是九月二十六日。(西归直指)
徐氏
徐氏。松江人。归本郡杨拂斋。年三十二。茹素念佛。并虔持大悲神咒。期生安养。每晨兴。必盥洗焚香。念佛千声。持咒二十一遍。然后理家事。如是数十年。
乾隆三十五年夏。微疾。至六月八日。课诵如常。持咒刻许。渐觉声出户外。视之已含笑坐逝矣。时值酷暑。三日后,颜色如生。焚化衣衫。火焰皆成五色莲华。(染香集)
松江人徐氏,嫁给同郡的杨拂斋。三十二岁那年,开始吃素念佛,并很虔诚的念《大悲咒》,希望能往生西方。每天早上,漱洗过后,她一定焚香念佛一千声,诵二十一遍《大悲咒》,然后才处理家务事。数十年都如此。
乾隆三十五年的夏天,她生小病。到了六月八日,她如往常般念佛诵咒。她诵咒大约一刻钟左右,大家觉得咒声传出门户外。进去看她时,只见她已含笑而逝了。当时正是大热天,而三天之后,她的容颜仍如活著般。焚化她衣衫的火焰,都变成五色的莲华。(染香集)
兵家妇
松江一兵家妇。失其姓氏。寡居无子女。住普照寺南。性质直。见妇女有过。必面斥其非。以故妇女辈。多敬惮之。
妇日有常课。晓起诵金刚经数卷毕。始经理纺织资生等事。夜则阖扉念佛。至老不倦。
一日有高行老僧过其门。妇合掌问曰。我闻金刚不坏身。诵此经者。肉身亦可不坏。信乎。僧曰然。妇随坐脱。
时当盛暑。贫无以殓。三日尸不腐。异香满室中。提督杨公捷夫人亲临其丧。即其地建坐化庵。漆其身。至今尚存。(染香集)
松江有一位军人之妻,不知道姓名。她丈夫过世了,又没有子女,就一个人住在普照寺的南边。她的个性很朴直,看到妇女有过失,一定当面呵斥她们不对之处。因此妇女们对她是又敬又畏。
她每天的功课是,早上诵几遍《金刚经》之后,才开始纺织做种种谋生的工作,晚上则是闭门念佛,一直到老都如此。
有一天,有一位有修行的高僧老和尚经过她家门口,兵家妇就合掌问他说:‘我听说有金刚不坏之身的说法,那么诵《金刚经》的话,肉身也是可以不坏的,你信不信?’和尚说:‘当然相信。’兵家妇于是坐著就过世了。
当时正是夏天,天气正热之时。由于家贫,兵家妇无法入殓。然而三天之内,她的尸体不仅没有腐烂,还发出异香充满室内。后来提督杨公捷的夫人,亲自替她主持丧礼。并在她坐化的地方,建了一座坐化庵,还把她的肉身漆了起来。现在坐化庵还在。(染香集)
镇江妇
有镇江某氏妇。随宦松城。青年夫死。自誓守贞。梵修坐化庵。以念佛为日课。五十年足不逾阈。年荒煮草为食。妇女辈或周之。非其人一毫不受。先后致徒数人。不堪其苦。辄散去。
年五十。语其所契某斋婆曰。我既归向佛门。不可不闻戒律。遂偕往大雄山。礼溪谷和尚禀受戒法。既归行持益励。年近九旬。念佛吉祥而逝。事在乾隆中。(染香集)
镇江某妇人,随作官的丈夫到松江上任。很年轻时丈夫就死了,她就发誓不再嫁人。于是就到坐化庵去修行,每天以念佛为主要的修行功课。五十年来,脚都不出门槛一步。荒年的时候,就煮草来吃。有些妇女会周济她,不过,她绝不接受品行不好的妇女之周济。她先后收过几个徒弟,但是她们都不能忍受这种辛苦的日子,全都走了。
五十岁那年,她跟持斋的某位好朋友说:‘我既然皈依了佛门,不能够不听闻戒律。’于是两人就一起到大雄山,礼拜溪谷和尚受戒。回来之后,她的修行和持戒都更加精进。到了将近九十岁时,她就在念佛声中往生了。这是乾隆年中的事。(染香集)
费孺人
费孺人名兰襄。世居吴江县。即彭二林居士妻也。居常未尝詈人。有不如意事。默默而已。先是在家时。庶祖母王氏。好作佛事。孺人则心慕。奉持斋禁。既嫁不辍。
自归居士五六年。连举二女。已而居士修西方之业。每道出苦之要。孺人遂屏荤血。独宿小园。日与二女。讲读大乘经。回向净土。
乾隆五十五年秋。病肺呕血。消损异常时。遂诣文星阁。请祥峰和尚。受优婆夷戒。礼诵益虔。平生偶有私蓄。辄作佛事。至是罄所藏。属居士诣云栖建水陆大斋。愿与一切有情。同生净土。
启经之日。家中人皆闻异香。已而疾亟。卧床五日。日向西祝云。阿弥陀佛当来迎我。
居士自杭归。策之曰。资粮已具。撒手便行。勿恋此残生也。孺人曰。吾何恋哉。但患不能速去耳。
其夜过半。忽朗唱佛名。可十声。顷之遂逝。时九月八日也。(一行居集、重订西方公据)
费兰襄是吴江人,也就是彭际清(《一行居集》、《重订西方公据》作者)的妻子。平常她从不骂人,有不如意的事,也只是默默不作声而已。未出嫁前,看到庶祖母王氏喜欢作佛事,她也心向往之。也学著奉持斋戒,出嫁后也一样。
自从嫁给彭居士五六年之后,连续生了两个女儿。后来彭居士就专心修净土,常常讲出离苦海的要旨。费氏就断除了荤血,自己住在小园。每天和两个女儿,读诵讲解大乘经典,把功德回向往生净土。
乾隆五十五年的秋天,她得了肺病,而且呕血,消瘦得很厉害。于是她就到文星阁,请祥峰和尚为她授优婆夷戒。回来后,礼佛诵经念佛更加虔诚。平常她也会用自己的钱去做佛事,这次回来后,她就把所有的积蓄拿出,吩咐丈夫到云栖寺做水陆大斋,发愿和一切的有情,同往生净土。
水陆大会启建的那天,家里的人都闻到异香。不久之后,费氏的病就更加恶化。她卧在病床五天之中,天天都向西方祈求说:‘请阿弥陀佛一定要来迎接我。’
彭居士从杭州做完水陆大斋回来之后,就勉励她说:‘你往生的资粮已经具备了,放下一切就走啦,不要再依恋这个残生了。’费氏说:‘我那里会依恋呢,我还担心走得不够快呢。’
那天晚上过了夜半之后,费氏忽然朗声唱佛名,大约唱了十口气左右,就往生了。当时是九月八日。(一行居集、重订西方公据)
许节妇
许节妇。太仓钱氏女也。年二十归太学生许照。六载而寡。乾隆三十七年。有司上闻。以节妇旌。
节妇自幼信西方之教。母遘危疾。节妇祷于佛。日诵佛名千声。病寻愈。
既寡。事佛益虔。时出所藏。济贫拯厄。惠及禽畜。日诵金刚经。回向生西。晚而断荤血者六年。
先殁前半月。梦观世音现身接引。及期。命侍者焚香。合掌诵西方佛名。趺坐而逝。时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四日也。年七十二。(一行居集)
许节妇是太仓人,姓钱。二十岁时嫁给太学生许照,六年之后丈夫过世。五十二岁(乾隆三十七年)那年,政府有关部门把她守节的事向朝廷上报,于是被表扬为节妇。
许节妇从小就信阿弥陀佛,有一次她的母亲病危,她就向佛祈祷,每天诵佛号一千声。不久之后,母亲的病就好了。
寡居之后,她念佛更加虔诚。时时拿钱出来,拯济贫困厄难之人,也常放生。每天都诵《金刚经》,回向往生西方。晚年还断了荤血,有六年之久。
往生前半个月,她梦见观世音现身来接引她。往生那天,她叫侍者焚香,自己就合掌诵佛名,趺坐而逝。当时是乾隆五十七年二月四日,她活了七十二年。(一行居集)
宋孺人
宋孺人。长洲人。归太学生顾文耀。事姑谨。姑故奉观音大士。既却世。遗宋瓷大士像。孺人供奉日虔。垂十余年。
已而其子晋芳。梦两大士。身衣破衲。如有所乞。旦遇一舟子。携两轴来售。一旧刻吴道子画僧相观音。一绣像送子观音也。急偿以直。属工庄新。送贮里中月声庵。
逾年。晋芳复梦两大士。云将有行。急往视之。则庋置之壁间久矣。遂赍还家。张挂净室。
孺人日侍像旁。诵西方佛名。及诸经咒。瞻拜无虚日。一日室中墙面。忽现僧相大士。如道子画。其后八日。又现一尊作送子像。善财龙女。先后迸出。遂发心刻像。金容烂然。自此迸除荤血。一心净业。
晚得痹疾。日扶掖下床。课诵不辍。已而感热增剧。卧病半月。临终训勉诸子。各敦本行。命同称佛名勿哭。遂合掌至顶。诵所习咒。忽闻异香满室中。泊然而逝。时在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年五十四。(一行居集)
长洲人宋孺人(古时男人对妻的通称),嫁给太学生顾文耀,她事候婆婆很恭谨。婆婆过世之后,遗留下来一尊平常供奉的观世音像,宋氏也就很虔诚地供奉这尊宋瓷的观音十几年。
后来她的儿子晋芳,梦见有两位观音,身上穿著破旧的纳衣,好像有所祈求的样子。天亮之后,他就遇见一个船夫,向他兜售两幅卷轴。一幅是吴道子画的僧相观音,一幅是绣的送子观音。于是晋芳就赶紧把它们买了下来,并叫工人庄严一新,送到同乡的月声庵中。
一年多之后,晋芳又梦到两位大士说想要离开。他急忙去庵中看,发现两卷轴收藏在墙壁间很久了。于是就把它们拿回家里,挂在净室中。
宋氏就每天在观音像旁,诵佛名及诸经咒,每天礼拜。有一天,净室内的墙面,忽然现出吴道子所画的僧相大士的样子。又过了八天,又现出一尊送子观音像,而善财童子和龙女也都先后出现。于是宋氏就叫人把像摹取下来,刻观音像。从此以后,她就不再食荤血,专心修净业。
晚年的时候,她得了淋痹的病,仍然要人每天扶她下床,诵经念佛不停。后来病情加重,卧病半个月之后,临终时她训勉儿子们,要每个人都谨守本分。然后要大家跟她一起念佛,不要哭。之后,她就合掌,把双掌置于头顶上,诵她平常所诵的咒语。忽然大家闻到异香满室,她就很安然的往生了。那时是在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她五十四岁。(一行居集)
郑氏
郑氏松江人。适吴姓。少寡。矢志柏舟。别构净室。闭户诵经念佛者数十年。
至嘉庆初。年七十九。庭前石上。忽生大莲华一茎。适其母舅蔡鸿业司寇。致仕归。见而奇之。为文勒石。记其事。是年腊月。谓家人曰。我将西归。逾旬无疾而逝。(染香集)
松江人郑氏,嫁给姓吴的,很年轻就守寡。她就发誓要过隐居的生活,于是就另外盖了一间佛堂,关门诵经念佛了几十年。
嘉庆初年,她七十九岁,屋宇庭前的石头上,忽然生出了一朵大莲华。刚好她的舅父蔡鸿业司寇,辞官返乡归故里。见到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写了一篇文章记述此事,还把它刻在石碑上。当年的十二月,郑氏告诉家人说;‘我要回去西方了。’十几天之后,她就无疾而逝。(染香集)
百不管老媪
百不管老媪。失其姓。杭州人。尝问于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门。一生决离苦海。
和尚曰。无过念佛。然念佛不难。而难于持久。持久不难。而难于一心。汝若能一切不管。专心持名。至诚发愿往生。临终佛来接引。即得离苦海矣。媪欢然拜谢。
归即将家事。委子妇等。辟净室供佛。修持其中。年余。复问和尚曰。自蒙开示。弟子弃舍家务。专事念佛。自问亦可久而不懈。但苦一心之难。师当复有以教我。
和尚曰。汝虽抛却家务。而儿孙眷属不无挂念。此则爱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爱根。将一切放下。然后能得一心也。
媪叹曰。师言是也。我虽不管于身。不能不管于心。从此真当百不管矣。
遂愈加精进。爱心偶动。即默持此百不管三字。以自驱除。或咨以家事。亦依此三字拒之。于是百不管之名。播传亲党间。
如是者又年余。一日诣庵谢曰。师不我欺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数日后。无疾而逝。嘉庆初年事。(染香集)
百不管老太太,是杭州人,不知道她的姓氏。她曾经到孝慈庵请问道源和尚说:‘要修什么法门,就能这辈子一定脱离苦海呢?’
和尚说:‘没有比念佛法门更好的了。然而念佛不难,而难在能持久不断的念下去。持久念不难,而难在能一心不乱。如果你能够一切都不管,很专心的持佛名号,很至诚的发愿求往生的话。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你,那时你就能够脱离苦海了。’老太太很欢喜的拜谢而去。
回去之后,她就把家事都委托给儿子和媳妇。她自己就辟了一间佛堂,专心在里面修行。一年多之后,又来问和尚说:‘自从蒙您的开示之后,弟子就舍弃了家务事,专心念佛。我自问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能持久而不懈怠了,但是却很苦恼没有办法一心。师父您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我一心的呢?’
和尚回答说:‘你虽然抛却了家务事,可是却仍然心头牵挂著儿孙等眷属。如果这个爱根不拔去的话,如何能够一心不乱呢。你现在要加紧用功,先把对眷属的爱根拔掉,将一切都放下,然后就能够得到一心了。’
老太太叹息道:‘师父您说的对极了。我虽然身体不管事,心里头却不能不管事。从今以后,我当真要百不管了。’
于是她就更加精进,当爱心偶然起来的时候,她就默念百不管这三个字,来把爱念驱除。有时候家人向她请问家务事,她也用这三个字来回绝。于是百不管的名号,就在亲戚朋友间流传开来了。
这样又过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到庵里去向和尚道谢说:‘师父您真的没有欺骗我,弟子过几天就要西行了。’数日之后,她就无疾而终了。这是嘉庆初年的事。(染香集)
陆氏
陆氏娄县人。适周姓。中年茹素受五戒。遇西禅寺僧迈春。示念佛法门。即依教行持。三十年不倦。夫死。依婿袁退兰家栖止。
嘉庆十一年。感微疾。一心念佛。期生净土。临终右胁而卧。如入禅定。室中异香。直透中堂。及殓。犹有余香。(染香集)
陆氏是娄县人,嫁给姓周的。中年开始吃素,受五戒。后来遇到西禅寺的僧人迈春,教她念佛法门。她就照著所教的去做,三十年都不倦怠。她在丈夫死了之后,就住在女婿袁退兰的家里。
嘉庆十一年,生了点小病。她就一心念佛,希望能生到净土。临终的时候,右胁而卧,有如进入禅定般。屋子里都充满了异香,香气一直传到中堂。直到入殓时,都还有余香。(染香集)
吴氏
吴氏苏州元和人。适张姓。中年奉佛。归依画禅寺道林和尚。茹素戒杀。专心净业。后因梦中。见观音大士。教以跪念。于是每念必跪。香尽始起。未尝稍懈。
晚年有微疾。命子眉山。延僧数人。念佛至三日。乃曰。我见空中有两和尚招手。僧曰。此二大士也。正宜一心向往。言未竟。已吉祥逝矣。眉山亦因母教。遂长斋奉佛云。(染香集)
吴氏是苏州元和人,嫁给姓张的。中年的时候开始学佛,皈依画禅寺的道林和尚。之后就吃素戒杀,专心念佛。后来她梦见观音大士教她要跪著诵经念佛,于是以后她都跪著念,一直到香烧完才起身,不曾稍微懈怠。
晚年时生小病,就叫儿子眉山去请数位僧人来助念。念佛念到第三天时,吴氏说:‘我看到空中有两位和尚在向我招手。’僧人告诉她说:‘这是观音大士及大势至菩萨,你要一心随他们去才是。’话尚未讲完,吴氏就已经很安祥的往生了。而眉山由于母亲的教导,也吃素念佛了。(染香集)
沈媪
沈媪法名善月。吴江黎里人。归陈士坊为室。生子二。年二十五。修念佛三昧。四十断荤血。屏家务。勤行放生诸功德。
既丧少子。旋孀居。功益进。日诵华严行愿品一卷。大悲咒五十遍。佛号三万声为正课。暮年从子迁居城中。辟一静室。不越户限。寝食于斯。栖心净土。数十年如一日。
年七十五。染恙绵延。佛名不辍。临终呼眷属扶起。索汤盥身。易衣趺坐。面西合掌而逝。俄而几现莲华。影像不灭。时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染香集)
沈老太太的法名叫善月,是吴江黎里人,是陈士坊的妻室,生了两个儿子。二十五岁那年,修念佛三昧的法门。四十岁时就断荤血,不再管家务事,很勤于做放生等功德事。
有一年小儿子死了,不久,丈夫又过世。她就更加用功修行,每天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一卷,《大悲咒》五十遍及佛号三万声为日课。晚年时与儿子搬到城里去住,她辟了一间修行的房间,足不出户。饮食睡眠都在屋内,每天专门念佛,数十年如一日。
七十五岁那年,虽然一直生疾,但是念佛仍然不停。临终时,她叫眷属扶她起身,洗澡更衣之后,她就趺坐合掌向西而逝世了。不久几上现出莲华的影像,一直都没有消失。当天是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染香集)
姚氏
姚氏松江人。平日从夫张某。奉斗甚虔。已而姚氏患病。其姊省之。教以专心念佛。从之。甫半日。忽笑曰。我见莲华无数。大如斗。语竟即逝。(染香集)
姚氏是松江人,平常很虔诚的跟随其丈夫张某拜斗星。后来她生病时,她的姐姐来探望她,就教她念佛法门。她就跟著念佛,才念了半天,忽然笑著说:‘我看到好多莲华,大得好像称粮食的斗。’讲完话她就逝世了。(染香集)
汪氏
汪氏华亭人。年十六归周文荣。家赤贫。文荣游幕远方。汪氏女红自活。长斋奉佛。
后文荣客死湖北。久无耗。汪氏抚子方容成立。乃命寻父。方容徒步数千里。卒负父骨归。学使采风。以母节子孝表其闾。
方容故善书画。人重其孝行。争购之。以是甘旨无缺。汪氏晚年。念佛益虔。愿父母翁姑及夫。齐生莲界。
嘉庆某年得疾。日闭户念佛。不问家事。临终谓方容曰。我昨梦汝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汝父。俱住莲华世界。现前五色云。拥一瓣莲。大如舟。我殆乘此往生乎。言讫。怡然长逝。室中香气如兰。殓时未散。(染香集)
汪氏是华亭人,十六岁就嫁给周文荣。周家极为贫困,文荣就到远方当别人的幕僚。汪氏就以针线自力更生,并且长斋念佛。
后来文荣死在湖北,因此一直都没有音讯。汪氏独立抚养儿子方容长大成人之后,就要他去寻找父亲。方容走了几千里的路途,最后终于把父亲的遗骨带回家乡。到地方上来采民风的政府官员,就把这件事向上呈报,于是汪氏母子都获得母节子孝的表扬。
方容原本就善于书法绘画,这下子人们很钦佩他的孝行,争著向他买字画,于是母子生活就富裕起来。汪氏晚年时,念佛更加虔诚,愿她的父母及公婆和丈夫,都能往生西方。
嘉庆某年,汪氏生病。她就每日闭门念佛,不管家务事。临终前她告诉儿子说:‘我昨天梦见你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你父亲,都住在莲华世界。我现在前面有五色的云彩,拥著一朵大得像船一样的莲华,我大概就是要乘这朵花往生了。’讲完话她就安详逝世。室内有兰花般的香气,一直到入殓时都不散。(染香集)
王氏
王氏金山县人。适张姓。善事父母舅姑。尝两次割股。夫殁。柏舟节操。家法肃然。
每见丧家接眚甚怖。因问人曰。何能免此。或告以念佛法门。遂发心茹素。礼诵不辍。教诸子妇。阖门信奉。力行放生掩骼诸善事。
后患脾疾。求参一和尚。受优婆夷戒。经年病革。行愿益诚。临终。诵弥陀经。以次称佛号。移时而逝。遗命不迎眚神。不以荤酒设祭。子妇皆从之。(染香集)
王氏是金山县人,嫁给姓张的。她很会事候父母及公婆,曾经两次为长辈的疾病割大腿肉。丈夫过世之后,她节操清高,家法很严谨。
每次她看到举行丧礼的人家,办迎眚神的仪式,就觉得很恐怖。因此她到处问人,死后如何才能免除此举。有人告诉她念佛法门可以不办,于是她就发心吃素,礼拜佛陀,念佛名号不断。并且也教儿子媳妇,全家都因而信佛,并且尽量做放生及掩埋路边死人枯骨等各种善事。
后来她得了脾病,于是就到参一和尚那儿受优婆夷戒。一年之后病就好了,病好之后,她更加努力修行。临终时,她先诵《阿弥陀经》,接著称佛名号。不久就往生了。她的遗嘱规定不可以迎眚神,不可以用荤酒来设宴祭祀。她的儿子媳妇,也都能遵从照办。(染香集)
吴媪
吴媪江宁人。夫早丧。遗一子。抚之成立。婚娶数年。子又亡。乃与寡媳。共抚弱孙。孤苦度日。
后笃信净土法门。长斋奉佛。受优婆夷戒。洁小楼供佛像。每晨起盥漱后。即炷香礼拜。持佛名三千。定为日课。课毕。始理家事。如是数十年。
同里有朱本愿者。素与其子善。故常往还。嘉庆二十二年春。媪忽谓之曰。却后某日。子幸过我。有一紧要事。须托办也。本愿诺之。
至期往。媪已搭缦衣。趺坐床上逝已。问其媳云。近日课诵如常。精神亦佳。昨夜索浴毕。即安卧。不知何时坐化也。本愿因为料理丧葬事焉。(染香集)
江宁人吴媪,丈夫很早就过世。她把唯一的儿子抚养成人,不料才替儿子完婚没几年,儿子又死了。于是她就和寡媳,一起抚育幼小的孙子,度过孤苦的岁月。
后来吴媪念佛念得很虔诚,并且持长斋,还受了优婆夷戒。她把小阁楼清扫干净用来供奉佛像,每天早上漱洗之后,就烧香礼拜,念佛号三千声。做完早课之后,她才开始料理家务事,数十年都如此。
同里的朱本愿,和她儿子是好朋友,因此经常和她们有来往。嘉庆二十二年的春天,吴媪忽然向朱本愿说:‘几天之后的某天,请你来我们家一趟,我有一件要紧的事,要委托你办。’本愿就答应她那天一定来。
几天之后,本愿到她们家时。却见到吴媪已经穿搭上缦衣,趺坐在床上过世了。他就问吴媪的媳妇,到底是怎么回事。媳妇说:‘婆婆这几天和平常一样做功课,精神也很好。昨天晚上洗完澡之后,就睡觉了。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坐化的。’于是本愿就替吴媪料理丧葬事宜。(染香集)
倪媪
倪媪法名显真。嘉善人。住北港村。皈依佛门。茹素念佛。村中旧有观音像。媪早晚礼拜必诚。每供佛饭僧。俱亲自任劳。
嘉庆二十二年九月。数见菩萨现相。随示疾。谓其子曰。我数见菩萨唤我去。殆将去矣。
子云。既菩萨降临。应备斋供。儿亲往城中。买蔬供奉。如何。
曰。亦好。但恐不及耳。子遂往。及归。媪已趺逝。念珠犹在手也。(染香集)
倪媪是嘉善人,住在北港村,法名叫显真。她皈依佛门之后,就吃素念佛。村子里面,有个旧的观音像,倪媪早晚都很虔诚的去礼拜。每次供佛及斋僧,一定都亲自去做。
嘉庆二十二年九月,她好几次看到观音现相,不久之后,她就生病了。她告诉儿子说:‘我好几次看到菩萨叫我去,恐怕我要走了。’
儿子说:‘既然菩萨降临,那就应该准备素斋供养。我亲自去城里,买些蔬果来供奉,您看怎么样?’倪媪说:‘也好,不过恐怕来不及了。’儿子就去城里采购,回来时,倪媪已经趺坐而逝,而手里还拿著念珠。(染香集)
潘氏
潘氏娄县人。适孙某。生四女。智求。智禅。福庵。德庵。俱奉佛受优婆夷戒。劝母发心。
嘉庆二十三年。潘氏年七十九矣。会西林寺传戒。四女复劝受戒。卧病。未能往。因代求之。赐法名曰印莲。
潘氏知之。即断肉食。一意西归。是冬。南禅寺起念佛七期。四女同往念佛。至第六日。潘氏命促之归。曰。速焚香。佛来矣。遂吉祥而脱。(染香集)
娄县人潘氏,嫁给姓孙的,生了四个女儿。法名分别是智求、智禅、福庵、德庵。她们通通都学佛,而且都受了优婆夷戒,因此她们也都劝母亲,希望她能发心学佛。
嘉庆二十三年,潘氏已经七十九岁了。刚好西林寺传戒,四个女儿都劝她去受戒。可是她当时卧病在床,无法前往。于是女儿就代表她去受戒,得到印莲的法名。
潘氏知道此事之后,就不再吃肉,一心念佛求往生。当年的冬天,南禅寺有佛七的法会,四个女儿都一起参加去念佛。到了第六天,潘氏就催她们回来。到家时,潘氏说:‘赶快烧香,佛来了。’于是就安祥往生了。(染香集)
汝氏
汝氏名季婉。吴江黎里人。适王枚为继室。夫妇相敬如宾。五十余载。未有所出。为人静厚。居常一以念佛为事。
嘉庆二十四年二月三日。病笃。语家人曰。大士来临。吾其逝矣。即合掌垂目。诵大悲咒。旋闻旃檀香满室中。殁后。慈容含笑。颜色转少。年八十二。(染香集)
汝季婉是吴江黎里人,嫁给王枚做继室。夫妻两人互相尊敬,如对宾客般客气有礼。结婚五十几年,都没有生小孩。汝氏的个性很沉静厚道,平常就以念佛为主要的功课。
嘉庆二十四年二月初三,病重之际告诉家人说:‘观音大士来了,我要走了。’于是就合掌垂目,诵《大悲咒》,不久满屋子都充满了旃檀香味。往生之后,她慈祥的面容充满笑意,而且样子变得年轻起来。那年她八十二岁。(染香集)
祁氏
祁氏法名德济。江南兴化人。归同里王生。年未四旬。慨然以浊世为厌。誓愿求生安养。日诵佛名三万声。归依溪谷和尚。旋受优婆夷戒。
年八十九。染微疾。其年三月八日。告所亲曰。我十六日当西去。或谓之曰。十六乃红沙日。不吉。
祁氏曰。我修行人。不依俗忌。有何不吉耶。虽然。勿令俗人议我。致退善心。即以十四日去何如。
至十四日。晨起。披缦衣。持佛名而逝。时在嘉庆中。(染香续集)
祁氏法名叫德济,是江南兴化人,嫁给同里的王生。还不到四十岁,她就很厌恶此五浊恶世,誓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她每天诵佛号三万声。皈依溪谷和尚之后不久,很快的就又去受优婆夷戒。
八十九岁那年,她小病。三月八日那天,她告诉亲人说:‘我本月十六要去西方了。’有人说:‘十六是红沙日,不吉祥。’
祁氏说:‘我是修行人,世俗的忌讳对我没有什么影响,有什么不吉祥的。虽然如此,还是不要让世俗之人议论我比较好,免得因此而使得他们退失了向善之心。那这样我十四走怎么样?’
十四祁氏起床之后,就披了缦衣,持佛名号而逝。当时是嘉庆年中。(染香续集)
王氏
王氏。鄞县东乡树桥人。生不茹荤。自幼皈依三宝。法名净隆。既嫁。信向念佛法门。其夫性暴。时加詈辱。王氏唯忍受而已。
年六十余。益精进。一夕其舍被邻隙放火。旋经扑灭。后赴宝林佛会。僧问倘尔时被焚。将若之何。曰此身可厌。被焚即乘之而去矣。
越岁。其邻复放火。舍遂被燎。王氏竟不走避。唯缓声持佛名。鱼声朗朗。
火光中。隔河人家。初见烟焰幕其居。忽有金光一道。直冲霄汉。彷佛见王氏现身。火灭。家人寻视。见其遗骨。若趺坐地上者然。(染香续集)
王氏是鄞县东乡树桥人,生下来就不吃荤食,幼小时候就皈依三宝,法名叫净隆。嫁了之后,就专修念佛法门。她丈夫性情暴躁,时常厉声辱骂她,她也只是忍受而已。
六十几岁时,她的修行更加精进。有一晚,她家被有嫌隙的邻居放火焚烧,幸好很快就扑灭了。后来她到宝林寺参加念佛法会。有僧人问她说:‘如果当时你被火烧到的话,你怎么办?’她回答说:‘这个身体本来就十分可厌,如果被焚的话,刚好就乘机往生去了。’
过了一年,那个邻居又再度放火烧她家。屋子很快就烧起来了,而王氏竟然留在屋内不走避。她只是慢慢的念佛号,大家听到她敲木鱼的声音及朗朗的佛号声。
隔河的人家,见到她家在火光中,最初是被烟及火焰遮蔽住。后来忽然见到有一道金色的光芒,直冲天上,王氏彷佛在那道金光中。火灭了之后,家人到废墟中去寻视,见到她的遗骨,似乎是趺坐在地上而亡的。(染香续集)
张氏
鄞邑下殷有张氏者。与王氏同师。法名净音。其信向念佛。而不得于夫。亦与王氏略似。
虽百般折磨。道心不退。后患瘫症。卧床数年。念佛无间。临终合掌而逝。异香满室。经数刻乃已。(染香续集)
张氏住在鄞邑下殷,和王氏同皈依一位师父,法名叫净音。她也修念佛法门,也一样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和王氏的遭遇很相似。
虽然丈夫百般折磨,但是她的向道之心始终不退。后来得了瘫病,不良于行,于是只得卧床休养,然而她始终念佛不间断。临终时,她合掌而逝。室内充满异香,几乎一个小时之后才散去。(染香续集)
陈氏
鄞邑定桥有陈氏者。亦与王氏同师。法名净瑞。为人朴实。念佛求生。无少疑贰。常自言。我决定能生净土。临终。熙怡端坐。念佛而逝。(染香续集)
鄞邑定桥的陈氏,也和王氏张氏同皈依一位法师,法名叫净瑞。她是一位很淳朴老实的人,对于念佛求生西方,绝对没有一丝毫的怀疑。她经常说:‘我决定能够往生净土。’临终时,她很安祥的端坐念佛而逝。(染香续集)
朱氏
朱氏法名妙德。嘉兴人。素患血疾。适许姓。年二十八夫故。一子复夭。以针黹自活。家虽贫。见人饥寒。则罄囊与之。
道光六年春。同姑母妙圆。表妹立修。于精严寺受五戒。长斋念佛。求生净土。一夕在妙圆佛堂内添灯油。见灯华结成荷叶一片。叶上立佛一尊。即邀妙圆立修至。皆见之。
九年正月。因母殁过哀。血疾复发。不能营作。常至乏食。性介。不轻干求。同里人知之。请诵大悲咒。与度日之赀。
至七月十八日,病剧。立修来视之曰。他人皆言。姊念佛精进。吾谓汝心尚未切。所以病不能愈。佛不来迎耳。
朱氏涕泣忏悔。益自努力。自后他人问言。皆不答。手唯合掌。眼唯流泪。夜将半。忽笑曰。西方三圣至矣。焚香洗沐。念佛数十声而终。年四十四。(染香续集)
嘉兴人朱氏,法名妙德,有血液方面的疾病。她嫁给姓许的,二十八岁那年,丈夫过世,而唯一的儿子又夭折,于是她就以针线自活。虽然家里很贫困,但是只要见到饥寒的人,她就会把自己所有的都给对方。
清朝道光六年的春天,她和姑母妙圆及表妹立修,同时在精严寺受五戒。此后她就长斋念佛,求生净土。有一晚,她在妙圆佛堂里替佛灯添加灯油的时候,见到灯华结成了一片荷叶,荷叶上还立了一尊佛,她就叫姑母及表妹来看。
道光九年正月时,朱氏由于母亲过世而过度哀伤,引发了血疾。由于生病,因此无法再做针线营生,而经常饿肚子。但是她个性梗直,不轻易向人求告。同里的人知道之后,就请她诵《大悲咒》消灾,然后给她报偿,以帮助她度日。
到了七月十八日,她的病情转坏,表妹来看她说:‘大家都说表姊你念佛很精进,不过我看你念佛的心实在是不够真切,所以病也不能痊愈,佛也不来迎接你往生。’
朱氏听了就流泪忏悔,更加的努力念佛。之后凡是有人跟她讲话,她一概不回答,只是双手合掌,眼里流泪,心里念佛而已。将近夜半时,朱氏忽然笑著说:‘西方三圣来了。’于是就烧香洗沐,念佛几十声之后命终。当时四十四岁。(染香续集)
朱氏
朱氏法名妙圆。即节妇妙德之姑母也。归许蔗如。道光元年。夫故诸子已成立。即将家产分析。
其第三女法名立修。幼字徐姓。未婚而夫亡。后归徐门守贞。而常居母宅。设立佛堂。母女同修。
早晚课佛外。日礼大悲净土忏各一时。诵金刚经三卷。余时念佛。不谈杂事。遇放生济贫等事。竭力皆为之。
九年七月。妙德先逝。现往生瑞相。朱氏曰。吾寿不永。亦欲去矣。至八月二十九夜。呼女曰。顷闻钟鸣。已交寅时。今日吾神气稍疲。不能进佛堂礼诵。汝可朗诵佛号。吾闻尔声。运想可也。
立修早课毕。进药糜。曰。服之何益。吾别无他事。只待佛来。吾即去矣。
其季子泣告曰。儿等罔极未报。全赖吾母教训。今何遽忍舍去耶。
笑曰。吾儿女虽多。吾修净业。尘事毫不系心久矣。命延僧数人。轮流念佛。僧集。净水盥沐。自未至亥。随众默念。
忽张目曰。接引佛来矣。尔等速焚香顶礼。即含笑垂目而逝。时窗外忽有白光一道。徐徐向西去。人皆异之。年五十九。(染香续集)
朱氏法名妙圆,就是许妙德节妇的姑母。朱氏嫁给许蔗如,在道光元年时,丈夫过世,诸子也都成家立业了,于是就把家产分了。
朱氏的第三个女儿,法名叫立修,从小许配给姓徐的。而尚未嫁过去,丈夫就去世了。后来,她还是到徐家去守寡。不过,她经常住在娘家,和母亲在娘家设立的佛堂里共同修行。
她们除了早晚念佛之外,每天还要礼大悲忏及净土忏,并诵三卷《金刚经》。其他的时间一概念佛,不谈其他的闲杂之事。遇到放生及救济贫困的事情,都竭力去做。
道光九年的七月,许节妇的去世,现出往生的祥瑞之相。于是朱氏说:‘我不会长生不死的,我也想走了。’到了八月二十九日的晚上,她叫女儿说:‘刚才听到钟鸣的声音,已经是三点钟了。今天我的精神有点疲倦,不能进佛堂礼拜诵念。你可以大声念佛号,这样我听你的声音,也等于用观想的方法在做早课。’
女儿做完早课之后,就侍候母亲吃药及粥。朱氏说:‘吃这些有什么用呢,我没有别的什么事了。我只是在等佛来而已,佛来接我,我就去了。’
她最小的儿子哭泣著说:‘我们做儿子的,都尚未能报答完母亲的养育及教育之恩,您怎么忍心现在就突然要去了呢。’
朱氏笑著说:‘我的儿女虽然很多,不过我修净业,尘世间的情爱恩怨之事,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她就叫儿子去请几位僧人来,并要子女们轮流念佛。僧人来了之后,她就清洗干净。从下午一点起,一直到晚上一点之间,她都跟随众人,默默念佛。
临终前,她忽然张开眼睛说:‘接引的佛来了,你们赶快焚香顶礼。’于是她就含笑闭上眼睛去世了。这时窗外忽然有一道白光,缓缓的向西而去,大家都很惊异。当时五十九岁。(染香续集)
罗氏
罗氏宁波慈溪人。长斋数十年。礼拜持名无一日间。嘉庆初。随夫姚惠成。徙居杭州北新关。货烟筒为业。贸易之暇。勉夫念佛。惠成由是亦持长斋。
道光九年三月四日。黎明谓夫曰。可入城招女婿来。为我念佛。其婿张怀静。向师吴允升。奉佛维谨。惠成往招。适因事稽阻。
至日午曰。吾不能待之矣。具汤洗沐。趺坐念佛。日将昃。安然化去。面有笑容。年七十八。(染香续集)
罗氏是宁波慈溪人,持斋数十年,礼佛持佛名号,数十年来无一日间断。嘉庆初年,她跟随丈夫姚惠成,搬到杭州的北新关,以卖烟筒为业。她勉励丈夫在买卖的余暇,要多念佛,后来丈夫也持长斋。
道光九年三月初四的黎明时分,她告诉丈夫说:‘你进城去请女婿来一趟,请他替我助念。’他们的女婿张怀静,是吴允升的弟子,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于是她丈夫就进城去,结果遇事耽搁了。
到了中午,丈夫与女婿都尚未到,罗氏说:‘我不能等我的女婿了。’于是她就洗澡,之后就趺坐念佛。过了正午,太阳即将偏西时,罗氏面带笑容,很安然的往生,当时她七十八岁。(染香续集)
王氏女
王氏女常熟人。素持白衣咒及观音名号。年二十余。得瘵疾。一日告其母曰。儿命本于八月中谢世。因疾苦缠身。不能待。祷于菩萨。已许先一月迎我矣。
母弗信。及期晨起。而有喜色曰。菩萨来矣。母疑其见祟。以刀挥之。女夺刀告曰。嘻。菩萨也。速拜。尚不尔罪。母从之。拜起视女。已合掌逝矣。(往生近验录)
常熟人王氏的女儿,平常持白衣神咒及观世音的名号。二十几岁时,得了肺痨。有一天,她告诉母亲说:‘女儿本来应该是八月中才能去世的,可是因为生病很痛苦,不想等那么久。所以我就请求菩萨,希望能早点走,菩萨已经答应提早一个月来迎接我往生。’
她的母亲不相信她讲的话。到期那天,她早晨起床后,很高兴的说:‘菩萨来了。’她的母亲以为她被鬼作祟,于是就挥刀要把鬼赶走。女儿把刀拿掉,告诉母亲说:‘这是观世音菩萨呀,赶快拜,这样可以免掉你不敬的罪过。’母亲就听她的话拜下去,拜起来之后,一看她的女儿,已经合掌离开人间了。(往生近验录)
邵媪
邵媪不详其人。贫而寄食于姻戚家。念佛精进。曾于道光十七年秋夕。暗室面西。忽心开。见西方胜境。明年秋。复见菩萨金像。晃耀心目。
又明年五月十四日。以微疾逝。逝时人不及见。唯医生范姓。入为诊脉。见其目光如生。面容犹笑。而鼻已无息。(往生近验录)
邵老太太的经历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她因为贫困,所以寄住寄食在姻亲家里。她念佛十分精进,曾经在道光十七年秋天的晚上,在黑暗的屋里,她面向西边坐著。忽然之间心眼开了,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景相。第二年的秋天,她又见到菩萨的金色之身相,照耀著她的身心。
第三年的五月十四日,她因生小病而去世。她去世时大家都不知道,只有范医生进屋内替她把脉时,见到她脸带著笑容,眼睛看来像活著时一样,而一摸鼻息已经没有了。(往生近验录)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