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教程-第七编 往生品位(三)


2015/5/23    热度:339   

  第二十二章 边地疑城

  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往生者,称为边地往生、疑城往生,或称胎生。此类净业行人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念佛生到西方净土界边七宝城中,于中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类似此土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所以,比喻为边地。此边地七宝城乃疑人所居,故又称疑城。净业行人于疑心中念佛,生极乐世界,华不开放,处华胎中,未能见闻佛法,暗障犹存,如胎生人,人法未成,所以,又称胎生。这三种称谓只是象征性的譬喻,非实八难之边地(五百年后还得见佛闻法故),非实胎生(西方净土均是莲华化生故)。

  兹拟从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般若导引净业修持两方面,略施讨论。

  第一节 边地疑城的因行相状

  《无量寿经》对往生边城疑城的因行相状有详明的介绍,兹谨依经语,图示表出,用便观览。

  总结边地疑城往生者之行因果报,可归纳如下几个特征。

  边地疑城往生者的心态,信心不具足,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细分有二类,一是信自不信他,二是信他不信自,兹分述如下。

  1.信自不信他。

  有一类行人执着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信十万亿刹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不信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智慧,若了佛智,则知非净非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违不决。具言之有四项怀疑。①

  (1)怀疑佛的不思议智。

  佛智渊深,九法界众生不可测度,净宗十念必生,横超三界,生彼土即圆证三不退,至心称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皆由阿弥陀佛不思议智(或云成所作智)所建立。有人怀疑,凡夫众生旷劫以来,具造诸有漏业,云何不断三界结惑,只以少时念阿弥陀佛,便得出离三界?此事想来必不可靠。不思议智有大威力,如来自性方便,能作不思议事,非思量所能及,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怀疑阿弥陀佛无碍之妙法。以凡夫心识或通途教理揣度净宗圆顿妙法者,大多难以透过此关。

  (2)怀疑佛的不可称智。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此智亦名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离言绝虑,绝待圆融,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

  (3)怀疑佛的大乘广智。

  佛智究竟通达一切法,知之穷尽,名为广智。此智亦名平等性智,不同小乘,以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故名大乘广智。有些行人不了佛的大乘广智,怀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阿弥陀佛大悲大智,于诸有缘众生,无不运载而入涅盘,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令诸有情以念佛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故能令念佛众生皆生净土。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于此有疑,名不了大乘广智。

  (4)怀疑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自性本体,无不圆照。此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此智唯佛顿证,不同菩萨渐得前三智,故名无伦;此智超过不思议智故为最;逾越不可称智,故为上;宽于大乘广智,故为胜。故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智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法义。念佛往生法门,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于此有疑,名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净业行人对佛智有如上四疑,便不能对净宗生起正信,虽生彼国,乃感胎生,而在边地。此因净宗之得益乃在于乘阿弥陀佛愿力,带惑往生,如怀疑佛智佛力,则在乘愿往生花开见佛上,效果便降低,故吾辈行人于此得深加警觉。元晓法师云:“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惟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着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也。”①净业行人若能信了如来诸智是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虚心自谦,仰信佛智,亦得往生,不堕疑城。

  对佛智的仰信,乃能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坚信自己的一切罪业,就阿弥陀佛大愿之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会障碍阿弥陀接引之愿力的。反之,如果自伤恶业深重,疑虑重重,认为自己不够往生的资格,如是心态,障碍往生;侥幸得生,亦滞边地。

  2。信他不信自。

  这类净业行人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极为仰慕西方净土,然而,对自性善根难以生信。常怀自卑感,对是心是佛,念佛成佛之理,不敢承担。或曰:本人障深慧浅,文化又不高,别的法门修不了,凑合着念念佛吧。这类净业行人,智慧短浅,信愿不坚,虽也精进念佛,以愿生故,仍得往生,但滞边地疑城。袁宏道居士云:“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果者,即顿了自心,不从他得。是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未悟而修,终隔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义,诸障未彻,合得是报。”②证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3.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摄受疑悔行人往生边地。间杂疑心的净业行人,虽也持斋修善,然每常心口各异,狐疑佛经,对西方净土暂信暂不信,如是之人,当自然入恶道中,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生哀愍心,自化佛身,令其人见之(或令其人于卧梦中,见西方净土),其人口不能复言,心中欢喜踊跃,后悔生前修善念佛不力,以临终自悔力故,不滞娑婆,得生极乐世界边地。①边地疑城并非阿弥陀佛的按排,而是疑悔行人唯心所造,业力牵引,自见西方净土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阿弥陀佛惟愿一切众生高登莲品、疾速成佛,然净业行人疑心业障所阻,生在边地疑城,不入三辈九品。

  4.疑为罪本,忏除乃出。

  感生极乐世界边地者,亦于七宝池莲花化生,无有秽恶,各种受用称心如意,然于五百岁(以此土计)不能见闻三宝,不闻经法,不知菩萨法式,由所知障故,心不开解;由烦恼障故,意不欢乐。阿弥陀佛慈悲哀愍胎生众生,令其于莲胎中见佛光明。由佛光消障开慧之力,行人深刻体认到囿于莲胎不得自由的原由,疑惑是羁束之罪本,故而生起殷重之忏悔心,深自呵责自己或怀疑佛智或怀疑自性善根的迷心。由忏悔断疑之力,胎生行人得出疑城,见佛闻法,久久熏习,始得心开意解,具诸神通,遍供诸佛,随其功行、断惑程度,亦通三辈九品。

  出离疑城的时间,一般须经五百岁。然时间无定性,亦不可拘定,或长或短,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往生者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悔得出,乃其中之上根者。如明代袁宏道居士,曾作《西方合论》,栖心净土,念佛愿生,后在僧寺无疾而终,生到极乐边地。袁宏道以神力摄受其弟袁中道梦游西方净土,袁宏道对他说:“我净愿虽深,情染未尽,初生此间边地,今居净土矣。终以乘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幸夙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论(指《西方合论》——注)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听佛说法,此实为胜,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①袁中道居士的智慧愿力,在此土行人中,应属优等,尚且只生到边地(净土圣贤录中多有精进念佛生边地的记载),可见,三辈九品的往生成就,不可等闲视之,没有相当的决断勇猛心,虽边地往生亦不能得矣。

  综上所述:边地疑城往生者由修善念佛力故,得以往生;由疑悔心杂夹故,滞留边地疑城,不得见佛闻法。虽于五百岁莲闭心暗,然毕竟超离三界轮回,虽不尽善尽美,倒也值得庆慰。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无上圆满究竟智慧所建立,能予众生以横超生死、圆成佛道的究竟大利。吾人应明信阿弥陀佛无上智慧,全身心皈依阿弥陀佛。疑信虽在一念之间,然所得祸福却悬隔天渊。经云:“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②净业行人亟须断疑生信,乘阿弥陀佛大愿船,直入西方净土涅盘城。

  第二节 般若导引净业修持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开般若正智即是开佛知见。菩萨六波罗蜜,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若离般若,则非波罗蜜(到彼岸)。证知菩萨六波罗蜜一以般若波罗蜜为本。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①般若是险恶径中的导师,迷暗室中的明炬,生死海中的智楫,烦恼病中的良医。般若不明,则万行虚设。

  净宗作为大乘圆顿法门,与般若关联甚密。般若乃净业修持之良导,渗透在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圆成佛道的全过程,兹略举数

  端。

  一、般若助成对净宗法门的信解

  净宗作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其最深层的难信,正在于般若。净宗的最高理念是般若。阿弥陀佛因地作法藏菩萨时,开根本智,称性而发四十八大愿,尔后,经无量劫,住般若正智,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了达诸法缘起性空,以大慈本愿,从空出假,在性空的幻化中,庄严佛土,双照空有二边,妙契中道,体现净宗深旨。西方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妙明真心所流现,念佛法门举体是般若正智。凡夫以生灭心揣度净宗妙义,每每愈推愈远。所以,凡夫众生难信念佛法门。若有人能信净宗,即是内具的般若善根与净宗的耦合。所以,吾人注重身口意三业的修持,培福开慧,即能助成对净宗念佛法门的信解,透过信关,成办生死大事。

  二、般若助成终极关怀的确立

  无论是修行的道人,还是世间的凡夫,都要面临和解答精神归宿(或曰安心立命)这一人生大问题。儒家将“至善”作为心性的安顿处,基督教将天堂确立为人生的归趣。以般若为先导的净土宗,则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作为究竟的指归。净业行人获得并认同这一终极关怀,便会专志奉持念佛求生净土的大安乐法门,飘泊的人生便得以安顿。

  心念的安顿对人生的质量与归趣,关联甚密。《金刚经》中,须菩提恭问释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大乘无量法门,在心性安住与降伏妄心上,各有方法与手段,兹不详述。净宗念佛法门在住心与降心上,直截了当。心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上,身寄寓于西方净土七宝池莲华中。净业行人亦应发广大心,普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在降伏妄心杂念方面,至心持念弥陀名号,正是降伏妄念的妙法。佛号如清水珠,能令吾人的妄念澄净。念佛不是强行降伏妄念,不是与妄念对峙按捺,而是巧用转移法,转染念为净念(佛念),最后归于无念。诚如古德所云:“忽然起念念弥陀,平地无风自作波,念念消归无念处,岂知无念亦为多。”

  念佛法门暗合《金刚经》无住生心之旨。都摄六根,至心念佛,不为五欲六尘所动,即是无住。正无住时,一句佛号孤明历历,即是生心。无住生心,生心无住,所以,念佛法门下手便是安住与降伏,便是转识成智,显现般若的妙用。六字洪名是开显吾人如来藏的无上法宝,执持名号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念佛求生净土即是无极的安心立命。

  三、般若成就厌欣心

  能否往生取决于信愿,信愿的本质内涵即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而没有般若观照,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则难以真实生起来。没有般若的扶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地念佛也难以持久。

  净业修持的前提是出离心,出离心的生起与巩固,应恒常辅之以“六如”的般若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①凡夫之所以六道轮转,就于背觉合尘,向外驰求,分别幻相,贪着幻相,起惑造业,不得出离业网。所以,净业修持,先须深观一切有为之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无非虚假。六如的智观,行之久久,能于一切境相如如不动,对娑婆世界的五欲六尘,不存留恋。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爱恋即是我执,六如的金刚慧剑即能摧破我执,荡遣欲情,成就出离心。以般若慧光观照极乐世界,能催生对西方净土常乐我净的欣慕心。出离心成就万缘放下,欣慕心促成一念单提。净宗行人如是用功,易获念佛往生的法益。

  净业行人成就往生者,无不以般若为前导,以真实的厌欣心执持名号,临终往生净土。兹略举二例。宋代王日休居士,国学进士,博通经史,闻净宗法门后,悉皆捐弃先前之业,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为西方之归。”②从此一意精修念佛,每日礼佛千拜,临终站着往生。清代彭绍升居士,弱冠及第,信奉念佛法门后云:“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③如是专修念佛法门,临终预知时至,往生净土。纵观今日世界,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其病根正在于般若的匮乏。爱桩不拔,情揽牢系,拖泥带水,净业难成。纵有阿弥陀佛大愿接引,临终一念情恋因循,便随业受报。古今史籍,多载此类事例,净业行人不可不慎。

  净业行人常起般若观照,便如鸭鹅入水,不受粘滞。若生恩爱时,当念西方净土眷属无有情爱,我是将生净土之人,宜应远离情爱;若生瞋恚心,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愿生净土的人应舍瞋恚心;若遭苦逆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没有众苦,但受诸乐;若遇乐境时,应当系念西方净土的快乐,纯一无杂,无量无边。凡对境历缘,皆起般若观照,则一切时一切处,无一不是净业助行。

  四、般若的有无关涉净业的成败

  《无量寿经》中,释尊开示娑婆世界有四类众生,接触净宗念佛法门,或信或不信,或修持或不修持,或成就往生或未能往生,种种因行事相,悉与般若的有无与浅深相关。

  第一类众生,接触佛法,也行善积德,但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分别西方净土不如天界快乐。对天界的微妙五欲生向往心,认为极乐世界无有女人,缺乏丰富的爱情生活,单调乏味。此类众生缺乏般若智慧,不知天福享尽,还会堕落,终不能出三界牢狱。以净宗理念来看,天道亦是苦趣,亟须超越。世尊针砭此类众生:“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①这类迷恋天人之福,不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人数甚众。

  第二类众生,不念佛求生净土,无求无上菩提之心,反恃世智聪辩,贡高我慢,邪见颠倒,好为人师。如是之人,焉能出离生死苦海。这类众生中以知识分子居多。凭着宿世的些许慧根,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以生灭心测度如来性觉圆海,不自觉地造了许多谤佛谤法的言论,诸如:西方极乐世界是理想国的神话,西方净土是太阳神崇拜的变种,一真法界是虚映折射,等等。净业行人对此类言论要加以智慧的辨析。

  第二类众生发心念佛,广作众善,然而取相分别,情执深重,诸如:我念佛怎么还没有到一心不乱呀,怎么还没有见到佛光呀,我念佛怎么身体还不见健康呀,等等。修善也互相攀比,你供养了多少钱,我供养了多少钱等,如是心有取舍,情有执着,不合无住生心的般若正智,所以,虽也精进念佛,难以与阿弥陀佛愿力感应道交,最终不能成就往生。净业行人对此应深加警诫。

  第四类众生,以无相智慧,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不求人天福报,志趣无上菩提。这类众生是净宗正修行人,炽然修行诸善,而不取相,转有为善行成无为的净业正因,如是念佛能与阿弥陀佛愿力感应道交,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圆成佛道。

  上述四类众生的因行果报昭示:净业的成败与般若的有无呈正相关。净业行人宜应注重般若的开显,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在现生随缘修菩萨道,住无为之理体,作有为之佛事,普度众生而无度生相,上成佛道不着成佛相;虽炽然求往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不落两边,从容中道。处理好佛法与世间法的关系,佛法不离世间法,先做世间正人君子,以此为基点,模铸圣格,凡家庭与社会的一应责任,亦尽心尽力地完成。当相离相,即事而真,尘劳即道场,转烦恼为菩提。心系佛号,注想西方,随缘度日,理事圆融。净宗法门提供我们究竟的安心立命与终极关怀,吾人宜应遵从佛语,信愿持名,仰赖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出离生死苦海,稳达涅盘彼岸。

  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后记

  法不孤起,仗缘而生。余禀质愚鲁,慧浅德凉;忝任中国佛学院净宗讲席,每感惭惶。因缘所系,只得勉力而行。撰写讲义,常祷佛菩萨加持,愿字字句句,如理如法。积稿日多,学僧们以为其中内容,间或可取,课后复印。窃念中国作为佛国大国,却无一本系统而详明的净土宗教材,故不揣庸劣,发心编撰一本,聊备各级佛学院教学之需。

  余编撰本书,遵循如下四原则:一者述而不作。以佛的圣言量作为立论根据,忠实地阐释佛言祖语的本有内涵,切戒师心自用。二者博采众长。广览古今中外净宗文献,钩玄探赜,撷取精华,尽量做到有美皆备,无谛不收。三者条贯有序。本书设计七编二十二章的架构。将净宗事理因果多层面的内容,作有序化的安置。逻辑谨严,浑若一体。四者时代特色。古老的净土宗须经现代性的转换,方能保持不竭的生命力。本书阐述净宗与现代人文思想的互动,净宗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会通,显示净宗内具的现代性因子。

  四原则策进本人秉笔撰稿,并于课堂讲述。虽稿经三易,历时四年;然终因学识慧力所限,结果不甚圆满。今卒然付梓,疏漏缪误在所难免,尚祈十方大德慈悲指教。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诸多前辈师友的关怀与帮助。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传印老法师,对本书的撰写与出版,自始至终予以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其弘护佛教,其提携后进之慈悲心,令人感佩。中国佛学院王新老教授,以年逾古稀之高龄,冒着酷暑,用近二个月的时间,仔细审阅本书稿,为本书的质量把关,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令学人铭心难忘。兹谨向传老、王老二位佛界老前辈的菩萨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另外,中国佛学院93级、94级、97级三届学僧的配合,一如法师惠借资料,刘险峰老师联系打印,宗教文化出版社领导陈红星先生、戴晨京女士的重视,以及责编张越宏女士的敬业精神,保证了本书的顺利出版。于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忱。

  作者

  1998年6月识于北京妙意斋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