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之二
2015/5/23   热度:185
那位小沙弥,逃回去之后便连忙躲到自巳的睡房里,把房门拴上,原因是怕那位斋主来找他讨法债,要他说法,谁知刚锁好了门不久,斋主便已登门找他来了,而这个无法可说,缩成一团的小沙弥也因此急得开悟了,他也悟到了人空法空的道理。
这正是因缘一到,焦急和欢喜都一样可以开捂,当境界来了,则水流风动,钟声铃响,都可以开悟,就像煮饭似的,需要等到机缘成熟了才可悟入,只要能专心一致的修行,毋急毋躁,毋怠毋荒,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所谓圆教,是一切圆融无碍,交互相摄,就像我们念佛,一声南无佛,便即回向一切的众生,念佛应为大家念,为众生念,这就是圆融无碍。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带看弟子们到一个国家去,而那儿的国王臣民都不欢迎、也不供养他们,后来等到摩诃目犍连尊者来了,这国家的国王大臣,以及诸老百姓,都恭恭敬敬的给予欢迎,并且悉心供养各种所需,这么一来,佛的弟子们大感诧异,不明所以,认为盛德如佛,到了此城都不受欢迎,亦无人供养,反而他的弟子目健连却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这是什么道理呢?因此便请问于佛。
佛遂向徒众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过去生中,我和他们并没结下善缘,而目健连在往昔生中,为一樵夫,有一次遇到一窝蜂来螫他,他曾对这窝蜂念了一句“南无佛”,并发愿说:“请你们不要螫我。我将来得道,当先来度你们成佛,千万别起这个恶心害人。”因此,蜂子也就不螫他了。而这窝蜂轮转至今,成了这个国家的国王臣民,那樵夫也在今生修成比丘,往昔曾发过愿来度他们,故今日相遇,便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礼遇,这都是夙世的因缘所造成的。’
所以我们修道,就应该与一切众生结缘,当眷顾他们,发愿度化他们,同登彼岸,共成佛道,所谓:‘未结菩提果,先结众生缘。’这是很要紧的,这乃是大乘菩萨的发心,不要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了汉,正是:‘欲结菩提果,广结众生缘。’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众生就是佛,如对众生好,即是对佛好,你若把一切众生看作佛,则众生也会把你看为佛;若把众生当作魔王,则众生亦把你当魔王,这等于带著有色眼镜看人,你看人是有色的,人家透过你的有色玻璃看你也一样。所以我说:众生之间,就好像互通了无线电,是共相连系的。
这部楞严经,它的意义讲过了,但是在理的方面,究竟是深是浅呢?它的理就广大海那么的深,而大海又有多深呢?在大海之中,它的深度是不一的,这是依学人的根基及其所能收摄的而各有不同。由于经典的理深,故我们所能摄取的智慧才会大,所得的定力才会坚固,是以称为一切事究竟坚固。此部经中深奥之理,也如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获得多少,端视你的根性,而它却是浩浩然,不增不减。
十门中的第五门是‘能诠教体’,什么叫教体呢?为什么要有教体呢?凡佛所说法,都有它所依的教体,这部经所教的体是:声、名、句、文。在文殊菩萨启请释迦牟尼佛说:‘启请如来,出现于世。’如来出现于世所说的教义是什么?他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即指娑婆世界,声、闻就是教体之一,但是单以音声,不成教体;因为风也有声,水也有声,故乃有名、句、文之说。声为佛所说法之音,由此言声而生名目,有名目即生句读,从句读便成文章了,故声、名、句、文,为本经的教体。
依贤首疏起信论的说法,则略分为四门:上面所说的声、名、句、文为随相门,按万法唯识的旨趣,是以唯识为教体,故称唯识门。然识心无体,此经所说,一一皆归如来藏妙真如性,故声、色二教,皆以归性为教体,名归性门。再者,为剖明前三门之理,心境理事皆相无碍,互摄圆融,随相门属境,唯识门属心,合成心境无碍。又随相、唯识两门属事,归性门属理,而成理事无碍,故曰无碍门,而为本经的教体。
第六门是‘所被机宜’,是属于教化众生所契的机。此部经所教化的是什么众生呢?是‘情与无情,同缘普化’。主要的是声闻、缘觉,及有学,声闻是闻佛言声而入道的,修苦、集、灭、道四谛法。缘觉有两种:(一)生于佛世之时,修十二因缘悟道的。(二)生于无佛出世时,藉现事缘而悟道的,亦称为独觉,独觉的行者,住在深山幽谷里,隐于岩崖洞穴间,静观天地万物之生灭现象,因而悟道。
这部经正是教化声闻、缘觉这两类当机,且又教化有学的行者,如四果罗汉、菩萨等,若到了佛的果位上便是无学位了。此外,还教化一种定性的声闻——不顾意回小向大的,不定性声闻就能回小向大。本绝的宗旨是使之回小向大,即由声闻经缘觉而趣入菩萨道上去。这四类小乘人都属本经所教的当机众,皆当受教化,发菩提心,成菩提果,故本经可说是无机不被,无人不度的。
第七门是‘宗续通别’,宗崇曰‘宗’,乃‘崇尚’之意,宗之所归即‘趣’。佛所说的教法,有权乘、实乘之分,权为短暂,实属永恒,权乘的法门多谈因果,如二乘人之专说因果,则因是宗,果是趣了;而实乘方面乃讲悟入,那么悟便是宗,入即是趣了。又如本经以阿难当机问难,佛教他回小向大,此是宗,待他从闻思修而达致极果,便是趣,故这部经,实乃通于佛道的宗趣,不若小乘经典,仅拘限于二乘的权宜教法,而未通于佛果,此为宗趣通别。
第八门是‘说时前后’,这部经是佛在什么时候说的呢?佛说法四十九年,有教无类,循循善诱,观机对病,化导有时。但以此部经的义理因缘,却系通前达后,宗趣圆融,而致各家的疏判注释,莫衷一是。就以此部经之开示回小向大说,应在方等之期,然就波斯匿王年龄说之,彼与佛同年,经中波斯匿王曾自述行年六十又过于二等,则其时又当属般若之会了,如从多方面的经义教理看,均为引摄,导进菩提;则时维中转,教在方等,该是比较善适,至若排异强诤,这又何必呢?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第九门是‘历明传译’,历是经历,明是明白,传是传授,译是翻译,意思是将本经辗转流布的经过,说个明白。
说起这部经的因缘,是很长远的。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曰:‘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智者闻后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观楞严的意旨,不料这么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终未能得见这部楞严经。
原来这部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属于国宝,乃龙树菩萨到龙宫去取出来的一部经典,故视作稀世奇珍,禁传国外。本经的译者般剌密谛法师后来曾企图把它流传到外国去,尤其是具有高深文化的中国,但初次被边关官员查获,带不出来;随后他想出另一个办法,乃用最柔细的白毡,把经写好,用蜡封妥,割臂潜藏皮下,及创口平复,再携出国,俟抵中国广东省,适与被贬的丞相房融相遇,于是为房相请到寺中,翻译这部经典,此乃传译本经的一段困难经过。
如今,我们得以研读此经,实多亏这位般剌密谛法师的一番苦心,各位想想:这部经是多么的重要呢!再说,智者大师获悉天竺有此经,即虔心遥拜十八年,但终未曾一见,我们现在却不拜而遇,并且能一同读诵参研,如此因缘,又是多么的殊胜呢?希望大家珍重!
‘唐’,是唐朝,唐朝的什么时候呢?是开则天退位,中宗皇帝嗣位的神龙元年。
‘中天竺’是印度的中部,‘沙门’乃印度语,华译‘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如是行藏,即属沙门。
佛在世的时候,有马胜比丘,穿袍搭衣,行经道上,舍利弗在路上遇见他,大为赞叹他的庄严威仪,遂向他探询,马胜比丘答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他这么一说,便随他到祇树给孤独园,拜佛为师,出家修行了,故佛行勤息,是亦号‘沙门’。
这位般剌密谛法师多行勤息,化及有情,固足以称作沙门,他把本经潜带入中国,又须从速地译完它,为什么呢?因他匿经去国,不久国王当会降罪于边官,故这位法师打算赶快回国,以认其罪,毋令贻害他人,由此可见这位法师的高行雅操,也可见他对本经的贡献,功德是如何的大了。我们今日得见是经,实赖谛师此项广大功德所赐,故谨在经首,将这位元沙门的一段宏法经过,先向大家介绍。
同时,我们也应向这位沙门学习。学习什么呢?学‘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何谓勤修戒定慧呢?首先应皈依三宝,继应谨持五戒,并且依戒修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YIN。(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条戒是学佛的准绳,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都能修持五戒,就不会失落自己的本份。
可能有人说:前四戒,看来是应该守的,但为什么喝酒也要戒呢?甚至有很多人就是为了喜欢抽烟喝洒,由于有这么一项戒酒的规条,就宁可不亲近佛法,然而,却不去自自一下:抽烟对不对呢?喝酒应不应该呢?又或许有人会说:人人都喝酒,人人都抽烟,此乃人之所发好,有何不对呢?殊不知‘买焉不察’,染习成风,无知蠢动,迹近盲从,及至习以为常,尚懵然不觉,于焉人云亦云,终至移形换格,癖病日深,积习难除,犹自狡辩,强护其短,这确实是弥足悲叹的事。须知即或未酿成大病,但已具小病,纵然未演成大病,也属毛病了,各位看看,这是多么的愚痴呢?
为什么我们需要戒酒呢?这里给各位讲一则故事:
有个人发心学佛,并受五戒,唯独好酒,且恶习未除之余,一天举杯欲饮,却苦无下酒之菜,适见邻鸡,搜啄而来,乃大喜过望,捕而烹之,这么一来,只为杯中物,转瞬间接连地犯下了盗戒与杀戒,迨畅饮之余,邻妇过门查询了,此君复频频摇首,口口称无,更于酒气翻腾之下,见美色而起YIN心,竟强而污之,由是,妄语戒及YIN戒也一并犯了,事后,拘于官,绳于法,系于囹圄。你们看!只为一点小毛病,便使一个佛子接二连三地把五戒全犯了。此乃因酒能乱性,到时身不由己,即胡天胡地,而招致大祸临头,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各位不可不慎,也不可不戒!
受戒,应怎么受呢?并不是自己看看书上所说的,怎么不杀、不盗、不YIN、不妄、不酒,就算受了戒,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随便的,也不是在佛前上了炷香,或烧几个香疤,就算是受戒了。而是必须请求一位高僧大德,为你正式地依法主持,说戒作证,授你戒体,才属受戒,然后更需依法修行,这样,才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此部经的宗旨,是教我们修习坚固大定,因为修定便可智慧大开,如果没有定力,便得不到慧力,没有慧力,又怎能学佛呢?那么,定力又从何而来呢?乃是从戒而来,平素不滥于情,而用道心处事,是为定;修定,源于受戒守戒,方能在修行之中,与法相应,获致法水的灌溉,而得以欣欣向荣。
沙门共分四类:(一)胜道沙门,凡修行证果的,如证阿罗汉,或证菩萨果等是。(二)说道沙门,凡宏法利生的,像我现在给各位讲经,称做宏法,能使一切众生得到利益的,便叫利生。(三)活道沙门,凡精持戒律,注重修行的,即所谓以道过活之意。(四)污道沙门,凡开斋破戒、违背佛律,对佛教有所染污,而生毁坏,甚且令一般人不生信心的,便属有污佛道的出家人了。
‘般剌密谛’是主持翻译这部经的人,梵语为名,华言‘极量’,意谓智慧、才能,均极丰富圆满。为什么称他做译主呢?因为当时一同进行翻译这部经者,不止他一个人,而是聚集很多法师大德,一起工作的,谛师乃此译场的首座故。
‘译’者,变易之义,意即从梵语转易为中文,这位主理翻译的谛师,当时是在广州的一座大寺院——‘制止寺’进行工作,故在历明传译这一门中,先提到他的名字。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在谛师主译的译场中,有一位助手,是来自‘乌苌国’的‘沙门’,名叫‘弥伽释迦’。乌苌国也是当时古印度的一个国名,是前阿输迦王的花园,旧称乌场,在印度北部的地方。弥伽释迦,中译‘降伏’,这位元法师是助理语音翻译的工作、确定由梵音变易成华语的适宜词句,他是担当译场要务的一员。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
‘罗浮山’,是广东省名山之一,‘南楼寺’是‘沙门’‘怀迪’法师所住的地方。在怀师的师父为分取这法名的时候,望他能精进用功,故用此名,因怀者抱负之意,迪者进取之谓,具有常怀精进、刻意修行之义。怀师学问渊博,平素广览群经,深研佛典,融会贯通,兼擅梵语,故能当证译之职;虽然,般剌密谛与弥伽释迦两师均谙梵华语文,但是,缘于甫抵华夏,犹恐未适,为得以彻底明了,故特用一位中国法师,来协助参证译文,以求尽善尽美。
不过,在最近的经本中,就没有提到怀师的名字了,古本上是有的,至于为何略去呢?则无从查考,但我希望以后我们研读或讲演这部经时,仍该知道这位担任证译的法师。
菩萨戒弟子 前正议大夫 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清河房融 笔受
‘菩萨戒’共有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是修学菩萨道的戒法,亦属大乘的戒法,是出家人、在家人都应受的戒。梵网经有云:无论国王百官,在受位时,都应受菩萨戒。房融以宰相之身,因深明佛义,因以佛作父,以菩萨为兄,而于受戒后自称为‘弟子’。
‘前’即以前,‘正议’在史册中称正谏,官名也,是对朝政国务任谏议之职,故亦称‘谏议大夫’,又称‘言官’、‘大夫’,官职之谓也。
‘同中书门下’的同字,具有两义:(一)兼同之意。即说房相兼掌‘中书’及‘门下’这左右两相府的事务。(二)共同之谓,意乃与同僚等共理职事。中书,是职掌帝言御劄。门下,为主理政务。
‘平章事’,平即平均,章是彰显,事乃事务,串起来的意思是:均理政事,彰显法度等务。
‘清河’地方名,也就是房融的家乡,‘房融’,人名,姓房名融,有子房琯,他们父子均先后官拜宰辅,房融的事略极少,有之多出自其子琯的记载中。
‘笔受’是以其文笔,润色经文之意,使章名语法,文理词义,同致佳妙故此,楞严经的行文措词,都极为优美,堪称诸经之最,各位如有志研学中文,这部经亦足为你们的范本。
第十门是‘别解文义’,这是将全经的含义,析别分解,都判三分,计:(一)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这一分判,始于晋朝高僧道安法师,因后秦主苻坚曾挟十万师之众,直取襄阳,以得亲近安师为乐事,故后人提及安师时,亦称‘苻秦道安’。
‘初序分’,属于经前的序介起缘,‘正宗分’为阐明经中的宗趣,‘流通分’是经后劝信与流布的文字,安师这一分判,曾得证于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由是可知,梵华高德,所见雷同,故以后的法师皆依此判,而经弘教化。
以上所讲的,都属经前方便,现在我们循此三分,正说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
‘如是我闻’:‘如’是信,亦是指法之辞,指明这部楞严经十卷之法,‘是’为这部经所说之法,实在是这样,‘我闻’实在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如是’,亦是信成就,凡佛所说的经典,都有六种成就:(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为什么以信为首呢?‘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的母亲,它能增长一切的善根,信是特别重要的,又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如大海那样深,没有旁的方法可以进去,只有信才能深入,只有信才能明白,所以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你现在坐在这里,听我讲经,一定要有信心,不可有怀疑心,有怀疑心,我讲对了,你们还说不对;有信心,就算我讲错了,你们还是说对的,有道理,所以来听经,不要信自己,要信我。我说:楞严经怎样好,你们相信,同意我的说法,这便是信成就。有信还要有闻,好像我现在讲经,虽有信心,但不来听,要到外边去游玩,饮咖啡,等到回来时,已讲完了,这怎能有闻成就?今天有位白小姐,她抱病还来听经,这才是闻成就。现在你们这样多人,千里迢迢,从西雅图来这里听经,亦算有闻成就,我无论如何,会成就你们的信心,和完成你们的闻成就。有信有闻,但没有时,亦没办法来听经,好像你们有的教书、有的读书、有的做工,怎能有时间?现在你们一同决定,利用暑假来学中文,和形容佛法,真是太好了,把中文学会,经典亦明白,这是一举两得,这就是时成就。有了时,没有说法主,亦不圆满,所以就把我从墓里拖出来,本来我叫墓中僧,与尘世隔绝,现在又出来对你们讲经说法了。说法有主了,但还要有个相当地方,这叫处,才能成就法会。有了适当的地方,还需要众人来听经,譬如有信、有闻、有时、有处、有主讲,但没有人来听,法会亦不能圆满,现在你们这样多人,从很远的地方,坐飞机来到这里,聚在一起来听经,这亦是有众成就了。
在此部经上,佛是主讲,处是给孤独园,众是诸大比丘,凡佛所说经典,都具有此六种成就。
‘我闻’:这里的我,是阿难自称,又‘我’的析义,有四种不同的说法:(一)凡夫妄计执著的我。(二)外道妄计幻想的神我。(三)菩萨随世示现的假我。(四)如来法身的真我。凡夫执著肉躯是我的,其实肉躯只是临时的,好比旅店,旅店不能久住,终要搬迁,肉身亦如房屋,房屋坏了,不能长住里面,就要搬家;凡夫不明白,执著肉躯是真我,终日为它奔波劳碌,唯求食好、住好、穿好,不知这个臭皮囊是最肮脏的,如眼屎、耳屎、鼻涕、口水,三日不刷牙,便有口臭;四日不沐浴,便有身臭;甚至多出汗的人,一二天内便发出臭味,再加上大小便,九孔常流不净,有什么可爱惜的?况且一旦死了,半点人情味都没有,要去就去,绝不会因为你对它好,它就多陪你几天,甚至因一句不顺耳的话,便生嗔恨,怒气冲冲,烦恼重重,究竟这个我是谁呢?自己根本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本来面目,反把像厕所一样污浊的肉躯,装饰得美丽堂皇,终日为它忙碌,岂不是太枉费?我一生便不为自己忙,只为别人忙,对自己这个臭皮囊,从来不去注意的。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为何阿难还有我?还称我?其实这只是假我,不是真我;本来是耳闻,为什么不说耳闻而说我闻?耳朵根本不能闻,所闻只是性闻,闻性是常在,耳朵只是闻的门户而已,我是一身之总,故曰我闻。我闻,亦是说是心闻。这部经典,是我阿难亲自从佛听来的,不是我自造的。
凡夫执著有我,所以生分别心,看不破,放不下,怎能得自在?外道妄计有神我,认为我就是神(详细分析起来太长,现在不讲),菩萨有假我,为何菩萨还有假我?菩萨已达无我相,所以明白此身是假,有假才有真,知道有假才会去找真。我人信佛,就是为追求真理,知道世间一切都是假的,故要在假的方面,找寻真的,从假我找到真我。真我是什么?就是自性,就是成佛,成佛才是真我,没有成佛以前,都是假的。凡夫以为自己这个肉身最好,生得又强壮,又高大,相貌一表堂堂,怎可说是假的?但是否能永恒不变、永久生存?如果不能,便是假的,不是真的了。
佛经开始,都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和外道经典不同,外道经首,不安‘阿’,便安‘嚘’,‘阿’,就是无的意思;‘嚘’是有的意思,因为有无不能决定,索性便两字都安上去。
‘如是我闻’,还有四种意思:(一)息众疑;(二)遵佛嘱;(三)息争论;(四)异外道。
(一)息众疑:阿难结集经藏时,升座说法,大众顿起三疑:(1)因为阿难法相圆满,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和佛一样,因此怀疑是否佛再活过来?(2)是否阿难已成佛,才有这样圆满端严,和佛一样的相貌?(3)不是阿难、不是释迦佛,那么是否他方佛来这里成佛?大众起了以上三疑,等阿难大声说‘如是我闻’,大众才消除疑惑。
(二)遵佛嘱:遵从佛所咐嘱,佛将入涅槃,众弟子都哭起来,尤其是阿难,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声,这时有阿那律陀尊者,就对阿难说:‘你不能哭,应该赶快问佛,怎么安排后事?’阿难说:‘要问什么后事呢?’尊者说:‘要请问佛四件事:(1)佛在世时,我等依佛为师,佛灭度后,我等依谁为师?(2)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度后,我等依谁而住?(3)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时,一切经典,以何为首?(4)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阿难恍然觉悟,即时请问佛:‘佛灭度后,我们依谁为师?’佛答:‘以戒为师。’又问‘佛灭度后,我们依谁而住?’佛答:‘依四念处为住。’什么是四念处?(1)观身不净,便不会爱惜身体。(2)观受是苦,便不会贪图享乐。(3)观心无常,便不会执著妄想。(4)观法无我,一切法,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色法,都没有真我存在。又问:‘佛灭度后,将来结集经典,一切经典的前面,应该用什么文字来代表?’佛答:‘一切经典,当安“如是我闻”,和六种成就,才能表示经典圆满,及证明是佛所说的。’又问:‘佛在世时,可以调伏恶性比丘,佛灭度后,如何处置恶性比丘?’佛答:‘默而摈弃。’恶性比丘——即不讲道理的比丘。默摈,即不要理睬他,不要和他说话,他的恶性,就无从发展,便会慢慢调伏,佛在世时,亦有六千恶性比丘,因为佛能教化、能调伏,才相安无事。
(三)息争论:阿难还未证四果,当时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罗汉,老参上座,资格和身份都比阿难高深,如果是阿难所说的经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闻’,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难说的,而是佛所说,阿难的记性特别强,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说的经典,他都能详细记得,有条不紊,不会杂乱;现经典前面加上‘如是我闻’,这一切法,都是我阿难,从佛处所听闻的,大众才不会有争论。
(四)异外道:外道经首,多安阿或嚘作为开始,佛则咐嘱安‘如是我闻’,以便和外道不同。
【一时】:是什么时候,指佛说楞严经的时候,为何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因为印度历法和中国不同,所以无法肯定准确时日,故定为一时。前边‘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现在‘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主,故佛是主成就。
【佛】:佛是梵语,具足来说是佛陀耶,或布大耶,中国人喜欢读省文,故简称为佛。你们如能明白佛的道理,便可作佛,要想作佛,亦要学佛一样,一天到晚,都是无忧愁,无烦恼,欢欢喜喜,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自己亦成佛,如果你们能见一切众生都是佛,便没有执著,那么你们亦就是佛。
‘佛’有三种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即是自己觉悟,凡夫不觉悟,所以和凡夫不同;觉他则和二乘不同,因二乘只能自觉,不能觉他;觉行圆满则与菩萨不同,因菩萨只能自觉觉他,还未达到觉行圆满,佛是三觉圆、万德备,故名为佛。照此部经文解释,佛有三种意义,即本觉、始觉、究竟觉,名称虽异,但意思相同,这是佛大概的意思,如果详细解释,则三年亦说不完,现在是科学时代,尤其是在美国,大家都要快,所以我说不例外,不再守旧,不作长篇大论了。
【室罗筏城】:即舍卫国的京都,为波斯匿王所在的地方,又叫舍卫城。室罗筏是梵语,翻译为丰德,这是说这国家有五欲财宝之丰,五欲即‘色、声、香、味、触’五种物欲,都十分丰富。而且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多闻,即博学广闻,多知识之人士;解脱,即不被缚著。以前有一比丘,穿袍搭衣,走到一位老法师面前,诚心地跪在地上求开示,老法师问他来做什么?他答:‘来求解脱之法。’老法师说:‘谁缚著你?’比丘一想,实在无人缚我,为何求解脱?因此豁然开悟,解脱亦是修行容易成就的意思。
【只桓精舍】:只即只陀太子,桓是树林,金刚经上说,祇树给孤独园,就是这个地方。精舍,即美丽精致的房子,这个只桓精舍的因缘如下:舍卫国有一位大富翁,名须达多长者,听说佛在某处讲经说法,就生起大欢喜心,即刻要往见佛,在夜半起身的时候,看见明亮如昼,知道这是佛光所照,及行至城门,城门本来还锁著的,佛见他这样诚心,便用神通,打开城门,长者更加感动,及见佛后,听佛说法,更加高兴,便问佛:‘你有这样多弟子跟随,究竟住在什么地方?’佛答:‘居无定所。’即是还没有适当的地方。长者便发心,建一精舍,供养佛及诸弟子居住,因此到处找地,找到只陀太子的花园,认为最理想、最适合,即向太子商量,太子问:‘要购祇园做什么用?’答:‘要盖精舍,供养佛住。’太子和他开玩笑说:‘如果你能以金砖铺满我的园地,我便奉送。’长者回家,便将所藏金砖,运至祇园,铺满园地,太子说:‘我只是和你开玩笑,我怎会卖祇园给你?’长者说:‘你现在身为太子,但将来要做君王,“君无戏言”,怎可开玩笑?怎能失信用?’太子没办法,就说:‘园地是你铺的,就送给你,但树根还未铺到,依然是我的,不过我说不要,现在就让我们二人,一齐建精舍,供养佛居住。’长者只得同意,便接受太子所说,这是盖祇园精舍的因缘。长者又名给孤独,他是一位慈善家,专门救济鳏、寡、孤、独的人,老年人而无妻叫鳏,老年而无未叫寡,幼年而无父叫孤,老年而无子叫独,长者专门救济这些可怜人,所以名字叫给孤独。只陀的意思是战胜,当他出世时,刚遇他父王出征作战,胜利回国,所以赐他的名字为战胜,祇园精舍就是释迦牟尼佛和弟子所住的处所。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照贤首宗所判,这教为十门分别,上面所说九门,已经讲完了。现在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乃至于最后品,是‘别解文义’,这是第十门。在别解文义里面,‘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室罗筏城,只桓精舍’,是处成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乃至诸大阿罗汉,诸大菩萨,是众成就。佛所说经典,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都有此六种成就,才可以成立讲经法会,若没有此六种成就,就不能说法。
【与大比丘众】:‘与’,即同或共,大比丘是修道将要证果之比丘,比丘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有三种意思:
(一)乞士:沿门托钵化缘,乞食的方法不是说这有有钱就向他乞食,那家无钱便不向他乞食,是不论贫富,平等乞食的,所谓:‘不越贫而从富,不越贱而从贵。’
(二)怖魔:比丘登坛,受比丘戒的时候,有三师七证。三师即得戒和尚、羯摩和尚、教授和尚。七证是七位尊证,保证你不破斋犯戒,授戒时,戒师问你:‘已发菩提心否?’答:‘已发菩提心。’又问:‘你是大丈夫否?’答:‘是大丈夫。’这时候,就有地行罗刹,巡察善恶之神,便高声赞叹,佛界处又增加一位僧宝,魔界处反减少一位魔眷,这样互相传播,由空行夜叉,传至天行夜叉,辗转赞叹,又传至第六欲天,魔王听后,就生恐惧,恐惧成佛者众,而自己魔眷又减少,故此比丘叫怖魔。
(三)破恶:破烦恼无明之恶。比丘因具有此三种意思,按翻译规则,多含不翻,所以依然保持梵语,没有译成中文。
【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最初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陈如五人,次度迦叶三兄弟,他们带同徒众一千人来皈依佛,再次度舍利弗和目犍连师徒二百人,再度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了零数五人,故成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以前都修外道,勤苦而无得益,后来遇佛教化而成道,因感佛恩,故常跟随佛在一起,叫‘常随众’,‘众’——三人以上才称众,现在有千余人,所以叫众。
金刚经上之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时,佛做忍辱仙人,在山上修道,修忍辱行,适遇歌利王带文武百官,宫娥妃嫔,到山上游玩打猎,这些宫娥,在山上各处游玩,看见一位老修行,坐在树下不动,觉得奇怪,便问老修行:‘你在这里做什么?’答:‘在这里用功修行,修持佛法。’宫娥根本没有听见佛法,不知什么是佛,因好奇心起见,便都走来围著老修行问法。这时王打猎回来,见宫娥都不在,便四处找寻,看见众宫娥,原来都围著老修行,很亲匿地在谈话,便生起妒忌心,以为老修行引诱了他的妃嫔,一怒之下,便责骂老修行:‘为何引诱我的妃嫔?’老修行答:‘没有,我只在这里修行,和他们说点佛法而已。’王问:‘什么修行?’答:‘修忍辱行。’王问:‘什么是忍辱行?’答:‘人们怎样对我不好,我都能忍辱。’王不信说:‘你能忍辱?我现在便先试你。’遂将他的耳朵割下,问:‘是否生嗔恨心?’答:‘不生嗔恨心。’王再将他的鼻梁割下,仙人亦答说:‘不生嗔恨心。’王再截下他的四肢,仙人依然说:‘不生嗔恨心。’王怒说:‘你根本打妄语,我不相信你一点嗔恨心都没有!’于是老修行便发愿:‘我若不生嗔恨心,则我的耳、鼻,和四肢都会即刻恢复生长,如果我有丝毫嗔恨心,则耳、鼻和四肢不会再生长。’发愿后,果然耳、鼻,和四肢都恢复如旧,王见之大骇,以为是妖怪。这时候,护法天神大怒,便降狂雨、冰雹来打歌利王,老修行又发愿:‘愿护法善神不要发怒,不要责罚他,将来我成佛,一定先度歌利王。’所以佛成道后,便先度憍陈如五比手,憍陈如即歌利王。我们修道要发愿,一定要发对人好和度人的愿,切切不可发害人、杀人的愿,否则便杀杀不已,循环不息,如果发愿度他成佛,将来大家都成佛,都得到常寂光快乐,多么好!所以即使人们对你不好,你亦要对他好,你看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辱骂、割截身体,仍发愿要先度他,这种精神,多么伟大!我们学佛,一定要学释迦牟尼佛那种伟大的精神。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些大比丘,都是菩萨示现比丘身,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内边所行的都是菩萨心肠,外边所行的是小乘法,心里所具的是大乘根性,这句是赞叹各大比丘,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什么叫无漏?无漏是没有漏,即是没有欲漏、有漏、无明漏三种,有漏就会堕落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我们现在是住在欲界,都有欲望,欲望有二种:物欲和色欲,物欲是贪图一切享受,如住小屋,想要有大屋,有小车,还望有大车;有车又想要飞机、游艇,总之这些欲望是无穷无尽,不会满足的。欲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无明来的。色欲,即贪图美色,虽然现在是民主国家,法律不准重婚,但还有很多人在外边乱搞,甚至三妻四妾还不够,有些土皇帝还要有数百个美女,收在宫里,这实在太不平等,太贪而无厌了!这都是被色欲所迷,被物欲所动摇,都叫做欲漏。
色界亦即有漏,什么都有,贪图有,有得太多保持不住,便有漏洞,故叫有漏。无色界即无明漏,无明是烦恼的根本,是最大的漏,如果能断除无明漏,就不会有欲漏和有漏,亦不会沦落于生死。
这些大阿罗汉都已证果,都得到无漏,不会再漏到三界去,证初果的叫小阿罗汉,证四果的叫大阿罗汉,如果不肯再向前修行,得少为足,便成为定性声闻,所以要回小向大,再前进精修,才能证到菩萨果位。阿罗汉是梵语,含有三种意思:(一)应供;(二)无生;(三)杀贼。
(一)应供:就是应受人天供养,小阿罗汉只可受人天,即天王、国王供养;大阿罗汉可以受世间、出世间,即可受超出六欲天之诸天,及诸菩萨之供养;比丘只可受人间供养,不能受天人供养;小阿罗汉已断三界内的烦恼,故可受天人供养;大阿罗汉则断三界外之烦恼,故可受诸天及菩萨供养。
(二)无生:即已得到无生法忍。
(三)杀贼:杀尽无明贼。
这些大阿罗汉于过去生中已经成佛,因为要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所以现比丘身,做阿罗汉,跟随在佛的左右。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佛子】:并不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侯罗而言,而是指诸大比丘、诸大阿罗汉。戒经上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众生受了佛戒,能精进修行,等到觉悟了,便有成佛的资格,亦就是佛的弟子。法华经上说:‘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得佛法分,皆堪作佛。’为什么从佛口出呢?即是从佛法教化而开悟的人,所以从佛法里边生出来的人,皆可称作佛子。
【住持】:什么是住持呢?住是住在佛法上,持是依照佛法来修持,依此部经的意思则是:‘住如来藏性上,持究竟坚固力。’这些佛子都可以住持佛法,使佛法能延续,不会断绝,在各佛寺里,方丈亦名住持,就是这个意思。
【善超诸有】:皆能超出三界、二十五有,善超,就是不在三界之内,不为诸有所拘缚,来去自由,诸有就是三界有生死,有首偈颂这样说:‘四洲四恶趣,梵天六欲天,无想五那含,四定并四禅。’在欲界是十四有,在色界是七有,在无色界是四有——共二十五有。
【能于国土】:所有十方国土都可以来去自由,他们都是证果的阿罗汉,有大神通,能飞行变化,所以什么地方都可以来去无碍。
【成就威仪】:成就,即是成功,成就什么?成就威仪!有威可畏曰威,有仪可象曰仪。这些大阿罗汉,一举一动,都和别人不同,令人看见,都生恭敬佩服之心,他们已是目不邪视,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看三尺以外的东西,总是回光返照,万分庄严,这便叫做‘成就威仪’。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这八句经文是赞叹各大阿罗汉,具四种美德:‘慧、戒、慈、悲’。
【从佛转轮】:从是随从,时常随从佛弘扬佛法,帮助佛来转大法轮,教化众生。轮有摧碾之功,即可推崇碾旁门外道,将彼邪见摧破,亦可摧碾众生的粗细烦恼,又有运载的意思,把众生从生死海,运载到觉他的彼岸。
【妙堪遗嘱】:他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皆堪受佛遗嘱,作宏法利生的事业。有智慧才可教人,这两句是赞他们的慧德。
【严净毗尼】:毗尼是‘戒律’的总名,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严是严格,不但大戒能严持,就是小戒亦不违犯;净即清净,已经断除一切恶,如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如果还记得我已断了多少恶?多少惑?这不算清净,要根本都忘记了,才算清净。
【弘范三界】:弘是宏大,范是师范、模范,即是说他们持戒清净,堪为人天之师、人天的模范,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戒德。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应身即化身,化身无量无数来度众生,如观世音菩萨,随众生的种类而现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者?即说何法。能普度众生,同出爱河,同登彼岸,这两句话是赞叹他们的慈德。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拔’是提拔,如果众生,陷于爱欲烦恼污泥,不能得出,则提拔之,令其出离爱欲烦恼。‘济’是救济,如果众生沉滞于生死海中,则救济之,使其脱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未来是不仅现在,乃至尽未来际都救济众生,众生因为尘累太深,客尘太重的缘故,无法自由,如果无尘累,则能超越三界,要到太空月球上随时可去,不必坐火箭,不怕有地心吸力,‘悲’能拔苦,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悲德。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大智舍利弗】:舍利是梵语,意思是鹙子,因为他母亲的眼睛很明亮,好像鹙鹭鸟一样,弗是子的意思,舍利是母名,即是说舍利所生之子,所以名为舍利弗。他住母胎时,就能托母亲之口,和人辩论,出生后才七岁,就能辩胜诸论师,智慧无穷,所以叫大智,他是智慧第一。
【摩诃目犍连】:摩诃译为大,目犍连,译为采菽氏,姓也,他的祖先,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以为姓。从佛出家者甚多人,故加一大字,以区别和别人不同。本来他的名字叫拘律陀,意思是无所节树,因父母年老无子,祷告于大树后便生下他,所以叫他做无节树,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摩诃拘絺罗】:译作大胜,是舍利弗的舅父,最喜欢辩论,平日常和姊姊辩论,每论必胜,等到姊姊怀孕后,辩论不如姊姊,因此他知在姊腹内,必是有智慧的人,托口代辩,他恐怕将来外甥出世,自己身为舅父,辩论反输出外甥,岂不是件大惭愧的事?因好胜心强,所以便往各处学处道,以便回来和外甥辩论,那知学成回家时,外甥已跟佛出家,所以便往佛处要和佛辩论,最后辩输了,遂亦跟佛出家,拘絺罗是辩才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译为满愿,是父名,弥多罗尼翻译作慈女,是母名,以父母二人之名为名,所以叫满慈子。他是说法第一,善说诸法,一样经典,由他讲说,便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令人佩服。
【须菩提】:译为空生,他出生时,家里的库藏财宝,都没有了,都变空了,所以叫他作空生,但过七天后,库藏财宝复现,所以又叫他作善现。父母觉得奇怪,便往问卜占卦,看看孩子将来如何?一卜之下,得到既善且吉之卦,所以又取名善吉,在金刚经上,他是当机众,明白佛所说空性的道理,他是解空第一。
【优波尼沙陀】:优婆尼沙陀,译为尘性,本来是无常,本来是空,因此悟道,所以叫这个名字。
【等,而为上首】:等,不是单单这六位比丘,而是还有很多比丘,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内,只是这六位比丘,资格最老,道德最高,所以坐在前排,为众人之上首,即是以这六位大比丘的名字,来代表所有的大阿罗汉、大比丘,而为上座首领。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又有无量无数这么多的辟支佛和大阿罗汉,辟支佛具两义——缘觉和独觉;无学是证到四果无学位,不再前进,亦即是定性声闻;什么叫缘觉?佛出世时,跟佛修十二因缘而悟道,叫‘缘觉’;独觉是无佛出世时,自己在深山幽谷中修道,春看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察万物自生自灭而悟道,叫‘独觉’。
什么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死灭——这是还减。因为明白断灭这十二因缘的道理而证道,故叫‘缘觉’。
【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初心即初发心之二乘有学,还未至无学果位者,这些缘觉和独觉、有学和无学,闻知佛已成道,正在讲经说法,乃从深山幽谷、十方世界,一同来到佛所住的地方,他们同来是临时云集,而不是时常跟随众。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属即附属,诸即众位常跟随比丘,意思是适遇休夏之时,要来附属众比丘,作自恣法。休夏即止夏,佛制比丘,结夏安居,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为期三个月,只信在一个地方,不到别处去,因夏天气候十分炎热,尤其是在印度,更加炎热,路上虫子尤多,为养成自己的慈悲心(如爱护一切生命的缘故),所以佛制结夏安居的规例——即是不到各处跑,以避免踏死地上的小生命。‘自恣’是三个月圆满后,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为自恣日,大家都要共同来检举各人的过错,换言之,即坦白地自行陈说自己过错,如果自己不知道,便要恣任僧举,请大家说出自己的过错,以便忏悔,大家互相劝勉、互相警惕、互相改过自新,‘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自恣的意思。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不但有二乘,声闻和缘觉,还有十方菩萨,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方、下方,共为十方,上方有菩萨,下方亦有菩萨(即地藏王菩萨)。菩萨在上面已经解释,现在只略说:菩萨即菩提萨埵,菩提意思是觉,萨埵意思是有情,即觉悟有情,亦可以说有情里面的觉悟者,他自己已经觉悟,还要去觉悟他人;又能自利利他,但未至觉行圆满,这是菩萨的意义。‘咨决心疑’,咨是请问。决是决断,即是有不明白的道理,自己不能决定,故来请求佛解决心中的疑问。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钦奉,是钦敬奉事,亦即是敬顺无违背的意思。慈严,是慈悲兼严肃。将求,是欲求。密义,即密因了义。这是说十方诸菩萨,都抱著恭敬而奉从的心,来听即慈悲又具威严的释迦牟尼佛宣说楞严经密因了义的道理。
你们现在有机会听楞严经,这是你们有大善根,和佛有大因缘,才能听到这密因了义的道理,千万不可自暴自弃,以为菩萨都不懂,那太难了,不要耽误时间,不如早点退席,那是大错特错了!你们现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必从十方那么遥远的地方来,近在眼前,便可听到楞严经的密因了义,如能明白,依法修行,将来开悟,也是菩萨啊!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即时,即当说楞严经的时候,也是师资道合的时候。如来即释迦牟尼佛,便展开坐具,恬静慈祥地安坐,令人见到就生欢喜心、发菩提心。
【为诸会中,宣示深奥】:为这个楞严法会,为所有的听众,来宣说指示这深奥的密因了义,奥是奥妙,是不容易明白的道理。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在这个说法的筵席上,所有的听众,都是清净其心、清净其身,没有不干净的,他们都饱餐法筵,亲自听闻所未曾闻过的妙法。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迦陵,即迦陵频伽鸟,翻译为妙声鸟,此鸟未出壳时,已经会鸣叫,出壳后,声音更响亮和雅,令听者欢喜,所以亦叫仙鸟。佛曾为忍辱仙人,也名大觉金仙,所以形容佛的声音,好像迦陵仙鸟一样美妙,令人喜悦;同时佛的声音,遍满十方世界,只不过有缘的众生才能听见。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想试佛的声音能达多远,就用他的神通力飞越恒沙国土去,结果发现佛的音声仍如同近闻一样无有边际;后来到了东方佛国,其国众生,身体十分高大,几乎有十余丈高,饭钵约有马路那样宽,目犍连就用神通,飞到饭钵的边缘上,看他们吃饭,众弟子问其佛说:‘为何这条细虫,它的头好像人头一样?’佛答:‘你们不可轻视他,他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神通第一呢!’东方佛便问目犍连:‘为何来到这里?’目犍连答:‘要试佛的声音有多远?’东方佛答:‘佛音无穷尽,不是你所能测度的。’目犍连听后,只得飞回本国。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恒是恒河,是印度最有名的大河流,译意是‘天堂来’。因它发源于雪山顶之阿耨达池,源流高而长,故叫做天堂来,恒河宽四十余里,它的沙子细得好像面粉一样。恒沙菩萨这是譬喻菩萨之多,好像恒河沙粒是不可以数尽的。那么多的菩萨都来聚集道场,拥护楞严法会。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文殊’译为妙德,亦译为妙吉祥,他在众菩萨之中资格最老,道德最深,智慧第一,故为众菩萨这首座。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波斯匿,翻译为月光,因他是和释迦牟尼佛同日出生,当是时有一种毫光,遍照全国,他的父亲不知道这是佛陀降生的祥瑞,而以为是儿子的福德所感召,因此为他取名叫‘月光’。
【讳日营斋】:讳即避讳,古时父母死亡之日都避免提起,恐怕一提起更加伤心,故曰讳日。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亦即僧自恣日,若在这天营斋供佛,做种种善事来超度先人,能使先人离苦得乐,从地狱超生到天上。七月十五日,亦是盂兰盆节,当目犍连最初得到六神通的时候,头一件事便观察自己的母亲,究竟生到什么地方去?一看之下,才知道母亲已堕地狱,因他母亲在生,不信在宝,又悭吝不肯施舍,又杀生,食了很多鱼鳌虾蟹,因为这种罪过,所以随饿鬼地狱,目犍连便赶快地拿一钵饭,送给母亲吃,但当其母拿饭,放进口中时,饭即刻化为火炭,根本不能吞食。目犍连虽有神通,亦无法救母。一焦急之下,即赶回佛前,求佛慈悲救度他母亲。佛说:‘你母因毁谤三宝,和犯杀生之罪,现在堕在地狱,不是你一人的力量,能够救度,应该请十方高僧,设盂兰法会,设斋供养三宝,大家一齐诚心念经,才能救度你母亲。’目犍连依言就在那天,设斋供养三宝及十方高僧,方能救了母亲脱离地狱之苦,故相传至今。每年七月十五盛行盂兰盆法会,超度七世父母。盂兰是梵语,译意为解倒悬,比喻饿鬼在地狱,好像倒挂一样,非常痛苦,盂兰就是专门解救倒悬之苦;营斋,即营办斋菜,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在这天供养三宝,功德最大。故波斯匿王亦就在这天供斋,做了很多斋菜,来供养佛。
【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宫掖,是王宫左右掖庭,也就是偏殿,正殿是处理国事,发号施令之寺方,故不宜用斋,波斯匿王亲自出宫迎接如来,引至偏殿。
【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珍是珍贵食品,馐是已煮熟之菜,准备了很多最珍贵的菜肴,都具无上妙味。同时还亲自迎请诸大菩萨应供作陪。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城中还有长者居士,长者需具十种德行,才堪称长者:(一)姓贵:生于贵族。(二)位高:地位很高,做官之类。(三)大富:财产丰富。(四)威猛:威风凛凛,性格勇猛,慷慨好义,不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五)智深:智慧十分高深。(六)年耆:年纪已高,所谓‘年高德劭’。(七)行净:行为特别清净,亦即戒律严净。(八)礼备:礼貌周到,没有骄傲怠慢,看不起人的态度。(九)上叹:在他上面之人,赞叹他的德行。(十)下归:在他下面的人,愿归顺他、拥护他,也就是众望所归。居士,即居家修道的人。
【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各长者居士,同时亦预备很多丰富的斋菜,并虔诚地站在门口,等佛及诸大德高僧,前来应供。佛就敕令文殊师利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和众阿罗汉,分开数队,到各斋主家里应供,佛虽有千百亿化身,但亦不会因众斋主之请,而化身前往,所以就命文殊师利菩萨,代表前往应供。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