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九十九课


2014/9/3    热度:286   

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九十九课

 

  下面继续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中观庄严论释》,现在正在讲有关胜义方面的辩论。在胜义方面,大家应该清楚,中观自续派较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稍低一些,因为他们暂时承认一种单空,但在最究竟的境界时也是承认远离一切戏论的。

  癸二(广说)分二:一、说明胜义超离言思之境;二、说明言思是世俗之行境。

  子一、说明胜义超离言思之境:

  生等无有故,无生等亦无,

  彼体已遮故,彼词不容有。

  既无所破境,则无正破因。

  从字面来讲,现在任何一个法的产生、安住、毁灭都是无有的,这一点,只要对一切万法的本体加以分析就可以清楚了知。如果一切诸法的生等无有,无生、无住、无灭等又怎么会有呢?不可能有,因为二者互相观待的缘故。比如石女的儿子没有,石女儿子的死亡或者安住也就不可能有。由于无生和产生的本体全部已经遮破了,那么口中言说的词句显然只是假立而已,实际根本不存在。既然所破的对境不存在,那么,能破的因或者推理又怎么会存在呢?根本不可能存在。

  在胜义当中观察的时候,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也是有无、生不生、空不空等所有戏论网、执著相全部已经破完了。其中的遮破方式,大家应该清楚,产生不存在,观待它的无生也不存在,比如柱子,首先它的产生无有,所谓的安住和毁灭也不可能有;由于有生无生等所破的法已经遮破,所诠的意义和能诠的词句也不可能存在;所破的对境既然不存在,那么,遮破一切万法的离一多因等推理就不可能存在。

  以上分别从对境和有境的角度作了讲述。大家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心一定不要向外散乱,否则,很多内容都会一晃而过,前后的很多问题也就没办法连接了。所以,不管是在哪一位法师面前听受,大家的心一定要专注,最好眼睛一直看着法本,心跟随法本里的内容思维。当然,法本中的很多内容已经在心前显现的时候,眼睛不一定要看,但如果背不出来,看一看法本是最好的……

  无论有、无、有无二俱、有无非二俱任何所破都是一样的,这些所破的本体本来就是无生的,破它的理由、说它的声音以及思维它的心,这一切就如同杀石女儿的想法与词句一样,仅仅是一种迷乱分别妄念而已,根本不能触及万法唯一的法性。

  我们在学习中观以及今后弘扬般若空性的过程中,必须清楚此处所讲的内容,只有自己明白,才能给其他人尽心尽力地宣说其中的意义。这样一来,在自他相续中无始以来的各种实执,依靠智慧般若全部会断除,如此一来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现在各个地方都有很多的寺院、道场、中心,但我觉得在一个道场、寺院当中,首先一定要有讲经说法,这就是佛法的灵魂。如果没有讲经说法,或者没有弘扬真正的般若空性和慈悲心,这个寺院也就没有其生存的价值了。

  在佛教团体中,不必区分居士、出家人、男众、女众,不管什么人,在求学的过程中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发愿,在实际行为中每个人的因缘虽然有差别,但愿力一定要广大。从历史上可以看得出来,很多高僧大德,不一定全部是比丘相,也有沙弥相、居士相以及各式各样的女性成就者。所以,每一个人在求学过程中,尤其遇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门的时候,内心应该尽量通达般若的意义。

  所谓般若的意义,暂时以单空的方式抉择,这是一种方便途径,对此大家应该清楚。最究竟的时候,一切有无是非全部没有,这就是真正的实相。所破的这些法如果全部没有,想破它的想法、言说它的词句等一系列的戏论,在实际意义上根本不可能存在。

  现在世界的人口越来越多,学佛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一点从很多寺院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得出来,每年学佛的人或者烧香拜佛的人数越来越增加,有这样一种趋势。可是,寺院里面真正的灵魂——大乘佛法的悲心和空性,能够对这些法门讲解修持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烧香拜佛等可以说是一种善事、是一种功德,但功德与智慧不能相比较。一般来讲,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一定具有悲心,具有悲心也不一定具有大悲心,即使具有一定的智慧也不一定是证悟空性的智慧。正如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所讲的那样,智慧分大大小小很多层次,悲心也有很多层次。真正佛和菩萨的智慧,就像《现观庄严论》顶礼句中所说,是由般若空性中产生的。

  所以,大家对空性法门首先要生起信心,然后从理论上通达。尤其是麦彭仁波切的这部《中观庄严论释》,里面所宣讲的内容是非常系统、非常严密的一种逻辑推理。了知这里面的道理之后,不管讲解《金刚经》还是《般若经》,对于胜义中暂时如何区分、究竟如何区分等,在确定自相续见解时不会有任何困难。

  就如同做梦时生了一个孩子,非常的欢喜;后来孩子死了,心中特别悲伤;随后又想孩子其实根本不存在……实际这一连串的念头都是虚假的,无论生子的欢喜心还是子死的悲伤心,甚至思维我在做梦、孩子根本不存在的念头,都是一种分别念在操作,全部是虚假的。在世间当中,柱子存在是假的;以柱子不存在将存在的念头压制下去,这也是假的;然后,认为存在和不存在两种都不存在的分别念实际也是假的。

  个别法师在讲经的时候说:“有相不合理,应该安住在无相当中,这就是般若空性。”从方便角度,说“有相是错的,安住在无相当中是对的”也可以,但你所谓的无相是不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如果是大空性,这就是般若的密意,还是很好的;如果不是大空性,仅仅是相不存在的单空,在这一层次中来讲的话,根本不是般若空性的密意。在这些问题上,大家一定要抓住关键的要点。

  上述梦中生子的比喻可以说明,瓶子、柱子等万法本来并不存在,但我们自己认为瓶子存在、柱子存在,有一种存在或者有的念头,对于这种妄执可以用不存在的理由来打破它。也就是说,刚刚认为存在的念头依靠不存在的念头可以打消,就像水泡打破水泡一样,因为有是一种执著、无也是一种执著,此二者全部都如同水泡一样,在无有本性上没有任何差别。同样的道理,执著单空并不是很高的境界,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现在在座的很多法师,以后可能会给别人讲《金刚经》、《般若经》等中观方面的教义,如果你在求学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思维,那给别人宣讲的时候,恐怕有些问题真的会与佛的密意相违背,这样不太好,大家一定要注意!

  由于“无”本身也不超离分别念安立的范畴,而在实相中“无”同样不能成立。正如寂天菩萨所说:“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在观察有实无实法时,如果没有所观察的柱子、瓶子等有实法,那么观待它而安立的无实法也是得不到。“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如果所破的有实法是虚假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无实法也必定是假的。正如前面所说的比喻那样:“如人梦子死,梦中知无子,能遮有子想,彼遮也是假。”如果产生儿子这一点根本不存在,那么以无的念头打消儿子存在这一点的想法同样无有任何实质。

  《入菩萨行论》又云:“悟明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比如我们前面放着一个茶杯,对茶杯一一观察剖析之后,了知此法根本不存在。如果所观察的法不存在,能观察的理证智慧同样不可能存在,因为此二者之间有一种能所的关系,所分析不存在的话,能分析观察的智慧也不存在。由于无有对境的缘故,能知的智慧不可能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涅槃。

  我们何时已经到达这种境界,何时即已通达、证悟空性。正如前文所说:一切所知万法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呢?就是万法皆空。所谓的万法皆空并不是指单空,而是在此空性中依缘起完全可以显现。通达这种现空无二的道理,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相当重要。

  所以,只要存在语言操作和分别念动摇期间,就根本没有超离世俗谛。但是,大家暂时也不能放弃所谓的分别念,因为依靠分别念可以产生无分别的智慧。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也说:按照因明观点,佛陀的智慧是无常的、是依靠分别念而产生的,在不信佛教的外道面前可以这样说。但是按照大乘中观的教言来讲,佛的智慧属于无为法,不应承许为无常。

  暂时来讲,无论有的分别念还是无的分别念,依靠它可以产生无分别的智慧。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个别法师认为:实有的法已经遮破了,那个无实的法就是所谓的空性。实际上,麦彭仁波切在前面再三讲过:所谓的无遮单空仍然是语言和分别念的对境。所以大家应该知道:了知柱子无有相状、无有实体是不是证悟空性了呢?并没有证悟空性。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如果这就是证悟空性,那么,了知马的头上没有牦牛角也已经证悟空性了。

  尊者在此处明确讲到:“可见,究竟法性的本体由于超离了四边之一切戏论的缘故,要想以所谓‘此法’的词句来言说、以所谓‘此法’之心来缘是根本办不到的。”大家在以后弘扬般若空性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麦彭仁波切的传承,对于远离一切执著相的中观见解广泛弘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这么多殊胜的教言,但是在弘扬般若空性的时候只讲一个单空,可能有点不值得,所以,大家应该把这些最重要的问题牢牢记在心里面。

  藏文版本的《般若心经》前面有一个罗睺罗赞叹般若空性的偈颂,在《大圆满虚幻休息》和《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都引用过这个教证。正如其中所说:“无有言思智慧到彼岸。”所谓的“这是瓶子、那是柱子”等语言所表达的法,在真实胜义谛中无法以语言表达,也无法以心缘取。真正般若空性的意义,以语言和分别念根本无法言说思维,这就是智慧达到的最高境界,已经到达彼岸了。当然,作为凡夫人来讲,除了相似的境界以外很难现前这种境界。但是也没有必要伤心,大家应该对佛陀的教言具有信心并且精进修持,总有一天肯定会现前的。

  此智慧或者说胜义谛的本体,实际不堕于现的一边也不堕于空的一边,是远离一切生灭的光明本体,如云:“不生不灭虚空之体性。”如同日光普照时能遣除一切黑暗一样,可以遣除一切边执恶见之黑暗的自相法界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对此,诸大瑜伽士、大成就者和得地的菩萨佛陀等,唯以各别自证智慧通过无所见的方式而现见,《定解宝灯论》中也说:“未见殊胜见之义,见义不堕于一方。”

  有些人说:“我现在什么执著都没有,就好像昏厥一样,就好像睡着了一样……我应该证悟空性了吧?”并非如此。真正证悟空性的境界,应该是以无所见的方式来见,而凡夫人的所见全部是具有分别和执著相的。那所谓的无有相状是不是堕入空的边呢?也不是。真正胜义的境界,依靠凡夫人的语言和分别根本无法表达,只不过暂时通过一些方法来表示而已,但是,正如以指示月一样,手指再怎么样伸,也不可能接触到天空中的月亮。

  将《般若心经》的这个教证合在一起来讲,所谓的胜义谛究竟是怎样的呢?它的本体不生不灭如同虚空一样,既然如此,是不是任何人也无法证得呢?不是的,在真正的瑜伽士和大成就者以及诸佛菩萨的各别自证面前,以无所住的方式存在、以无所见的方式见到,这就是不可思议各别自证智慧的行境。所以,我们应该在三世诸佛的般若佛母面前恭恭敬敬地顶礼。

  在《入菩萨行论•智慧品》和《入中论自释》等论典中,经常会说:胜义谛不是心的对境。这时大家必须清楚一点,遮破实有的单空这一分完全是语言和思维的对境,比如柱子不存在、瓶子不存在或者烦恼妄想分别执著不存在,将这些全部放下后,有一个单空的出现,此单空是语言的对境,也是思维中可以执著的对境,由此,将之称为相似胜义。

  这部《中观庄严论释》确实是一切中观的根本,前面也说过:这是所有中观的庄严。如果能够通达这部论典,以后对中观般若空性方面不会有任何困难,因为佛陀给我们宣说的空性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宣说的,对此可以通过中观来解释;一种是以隐义的方式宣说,有关这方面需要依靠《现观庄严论》来了解。所以,想要通达真正佛陀直义和隐义的般若空性,一定要学习《中观庄严论释》和《现观庄严论》这两部论典。

  前面已经讲了相似胜义谛,而所谓的真实胜义既不会堕于现也不会堕于空,因此将之命名为现空双运、二谛双运、离戏中观,并运用无上大圆满、大手印、大威德或者禅宗的明心见性等最高的法语进行说明。但这些仅仅是能诠的表示法而已,真正所诠的意义必须通过抉择见解并继续修持之后才能现前。这样一种境界,以语言没办法说明,用思维也没办法表示,虽然无上大圆满中有一些直指的方式,上师会一一给你指点中观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如何如何,但就好像用手指指示月亮一样,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那么,对于真实的胜义谛是不是一点都没有办法了知呢?并不是这样的。通过中观推理进行分析,逐渐遣除自相续中所有的边执,远离所有的分别念,以无立无破的方式可以趋入法性,这就是智慧波罗蜜多的实修正行。这就是高僧大德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教言,也就是说,通过语言、分别念等表示方法,可以让我们趋入无破立的境界当中。

  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对密宗千万不能舍弃,以前得过的灌顶、教言,每天即使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也应该尽量修持。当然,显宗的闻思特别重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另一方面,对密宗的实修、对密宗的信心一直不要断。

  我们相续中的分别念特别多,因此每天必须提醒自己,通过看书、听课等其他方式来稳固自己的见解和信心,如果没有这样,依靠分别念自己是不会修行的。就如同十几岁的孩童一样,必须有一个老师在旁边督促,不然他自己不可能自觉学习。所以,以强迫性的方式让大家听辅导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很多人就在迷迷糊糊当中度过了,非常可惜!当然,在学院当中,大家都有闻思修行的机会,不必说过多的语言,但是到了外面以后,自己已经成了没有怙主的人了,这个时候必须通过听磁带、看书来提醒自己,每天用一堂课来调伏自己,否则分别念会越来越世俗化,很可能是这样的。

  如云:“于此无所破,所立亦毫无,真实观真性,见真性解脱。”这个教证在《现观庄严论》和《二观察续》等很多论典中都引用过,一切法在本体中,丝毫所破也不存在,所谓的所立也根本无有,这就是基道果中的“基”;但依靠表示方法可以观修其本性,此是“道”;通过逐渐观修见到真性时,已经获得解脱便是“果”。也可以说,无破无立即是“见”,真实观真性就是“修”,见真性解脱是“果”。

  所谓的“一无所见”和“见无所有”,表面看来,似乎前者是以否定方式来说明,就如同说没有见到石女儿一样;后者则是以建立的方式来说明,但事实上,这两者无有丝毫差别,说“见无所有”也并不是建立一个有所见。同样,有些人认为:胜义谛不是心的对境与胜义谛是无分别的对境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但实际上此二者完全相同。

  《入菩萨行论》中讲到“胜义非心境”这一句时,藏地格鲁派的个别大德也有这种说法,所谓的胜义并非有执著相的对境,而是无分别的对境,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无分别的对境实有存在。对于这种说法,麦彭仁波切在给札嘎活佛的辩论书中已经讲过:只要是实有的法就必须遮破。所以,在名言中可以说以无分别的方式照见一切万法皆空的胜义谛,但在真正的胜义谛中有没有一种所见呢?根本没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讲《澄清宝珠论》的时候也给大家解释过。

  由于他们承许以有所缘的方式来照见,不论分别念还是无分别念都不合理,因为无分别是指断除一切戏论、无有能取所取的境界,因此不能说它的行境有所缘。《入中论》云:“不生是实慧离生,此缘彼相证实义,如心有相知彼境,以名言谛说为知。”大家应该按照这一教证所说的来理解,所谓的“不生”是指对境方面,因为对境的法界根本不可能产生,观待而言的能境智慧也是远离一切产生的,虽然能取和所取全部无有,但在名言中可以存在。

  比如色法以耳识虽然无法缘取,但以眼识可以缘取一样,对于无分别的对境,如果以有所缘的方式来得到,那么,佛经中说“胜义是无分别、无有能取所取”的这种说法,也已经完全失坏了。因此,麦彭仁波切在这里非常明显地告诉大家:所谓的胜义谛应该是远离一切心识、无有任何执著的。这一点,无有任何教理方面的妨害。

  那么,《入菩萨行论•智慧品》中说“胜义非心境”,以否定的方式来成立;《入中论》中说胜义是智慧的对境,以肯定的方式来建立,二者是不是矛盾呢?

  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也讲了,实际并不矛盾,这两者都没有建立分别心的对境,也并没有建立一种能取所取的对境,所宣说的含义完全相同,只是在宣说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

  因此,说胜义离心何时何地也无有妨害。佛经中也说:所谓的胜义谛已经超离了凡夫的对境,也已经超离了诸佛菩萨智慧的对境。有关这一点,佛在经中非常明显地作了说明。

  在抉择远离一切名言的究竟胜义谛时,世间所有的有境、智慧对其不会产生丝毫妨害。比如抉择空性的过程中,将一切万法全部遮破以后,有些人说:这种说法不对,世间上有这么多的人可以看见柱子、听到声音,你们的说法是不是以此有妨害呢?对中观应成派来说完全没有妨害。

  但在个别情况下,如《入中论》也讲到:在抉择名言后得时,中观应成派也是害怕世间妨害,因此世间上如何承认我也如何承认。比如世间上承认因果,我也承认因果;世间上有白色、红色、蓝色,中观应成派也是说:依靠无损害根识可以见到。然而在抉择见解时,中观应成派不会害怕任何妨害,因为世间人的观点完全是假的、错的。

  我经常这样想:佛教与任何世间人、外道都不能同流合污,一定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见解。当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偶尔随顺他人是可以的,但在见解上一定要有一种确定性,切切不可随波逐流。

  对于直接衡量远离一切名言的究竟胜义来说,世俗的有境——世间之识为什么不是正量呢?世间的语言也好、思维也好,全部是以有缘、有相的方式来执著,除有相的法以外,超离一切形象的不可思议境界丝毫也无法涉及,非常可怜!《量理宝藏论》和《入中论》中都说:世间不是正量,是愚者的缘故。因此,当我们将一切法抉择为空性、不存在时,很多世间人说: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明明见到了柱子、瓶子、大象、牦牛等。这种说法对中观应成派不会有任何损伤,真正的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见解时,世间上的任何说法和语言都不必随顺。因为世间之识根本无法缘不依一切、出世间智之行境的法界,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无法见到太阳、天盲无法见到色法一样,所以,这些世间人非常可怜,对超离一切语言、思维的真正胜义空性完全一无所知。

  有些人认为:以“有所依法”或“无所依法”作为所缘境,以执著相来思量此对境便是实相。

  这种想法并不合理。因为依赖心的任何一个对境,都会成为中观理的所破。通过离一多因等推理进行观察时,不论远近、大小的任何法都可以破斥,凡是心的对境必定遮破无余。因此,无论站在任何立场上,只要是执著相状者的所缘境就不可能安立。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