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三)


2015/5/23    热度:342   

  六、极乐世界正报的境界

  按照佛法的术语来讲:极乐国土的环境是属于「依报」;教主阿弥陀佛是属于「正报」。什么是依报?什么是正报?

  一切众生在世间的行动语言,都是造业。不管是造善业,或者是造恶业,只要是造业,将来就一定会招感到果报。善的行为会招感快乐的果报,恶的行为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善恶报应,因果的道理是丝毫不爽的。造业所感到的果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报的身体,譬如前世所造的是人的业,就会感受到人身的果,受业感而得,身体就叫做「正报」。一种是身体寄以生存的山河大地,家宅器具等,一切正报所依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就是「依报」。前面所讲有关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属于「依报」;接下来我们讲「正报」──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是梵文,译成中文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光:就是光明,代表智慧。表示智慧广大不可思议,是以空间来说。寿:就是寿命,象征福德。表示寿命延续,生命长久不可思议,是以时间来说。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自问自答说:「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阿弥陀佛充满光明,这种光明是尽虚空、遍法界,可以照到十方世界去,所以称为阿弥陀佛。〈三宝歌〉第一句:「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正代表了众生的心声,在茫茫苦海中,谁能给我们光明,谁能指示我们一条脱离黑暗苦海的大道呢?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黑暗的、是痛苦的,而阿弥陀佛却具足了无限的光明,能破除人生的黑暗,启发无量的智慧。我们唯有持念阿弥陀佛、信仰阿弥陀佛,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光加被,才能够帮助我们解脱愚痴与无明。

  释迦牟尼佛又自问自答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阿弥陀佛本身以及生活在极乐世界的圣众,无论是菩萨也好,罗汉也好,一般人民也好,跟阿弥陀佛一样,寿命都是无量无边的,所以称为阿弥陀佛。人生在世,无论富贵贫贱,都希望得到长寿,但事实上,「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八十岁是非常难得的。希望真正能长寿,能福德无量,就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可以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了那里,我们的寿命就可以跟阿弥陀佛以及一切圣众一样:无量无边了!诸位,你们要脱离黑暗,要求得到无限的光明,就要念阿弥陀佛。你要求长命百岁,也要念阿弥陀佛。将来到极乐世界去,寿命就无量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正报,具足了这样的功德。

  事实上,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只是寿命无量、光明无量,他一切的福德、神通、智慧、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等等,都是圆满具足,无量无边的。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认为念阿弥陀佛很不吉祥,只有到临死之前才去念,如果有这种想法,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依四十八大愿修持而建设成的极乐世界,实在是一个最理想、最殊胜、最圆满的世界。何以见得呢?

  人生在世,每天除了三餐,还要点心、宵夜,也得穿衣,整天为衣食忙碌。可是极乐国土却不同,在那里是「思衣得衣」:如果想要有新衣服穿,既不需要找设计师设计,也不必找裁缝订做,更不必到百货公司、服饰店采购,只要动一下脑筋,随时就有合身的衣服穿到身上来;同时也是「思食得食」:如果肚子饿了,只要想到吃,不必到菜场买菜,也不必煮,随时就有好吃的素宴排在面前,用完后就自动消失。在那种情形下,什么都不必烦恼,不必为生活、为经济奔忙、追求。如此一来,就会有充分的时间做修持的功夫。

  我们这个世界有肤色、种族的分别。白种人就瞧不起我们黄种人,也看不起黑种人,常常为了种族、肤色而产生种种不平等的现象。如果能生到西方极乐国土去,每个人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全身都是黄金色的,没有分别,自然就一律平等了。经上又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同处在一起的都是学佛的人、都是善知识。这么多的善友同住,彼此互相勉励、一起精进,一同向佛道努力,达到了「见和同解」的理想生活环境。讲到正报,大家都是身心净化,既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也没有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烦恼,大家只有听闻佛法,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因为目标相同,待遇一样,大家同住,一处都是平等平等,一团和气。绝对不像娑婆世界的众生,为了生活,大家勾心斗角,找不到一个安宁的角落。所以我们要追求快乐,希望免受人生无数的痛苦,大家都应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我们最理想的归宿!

  七、阿弥陀佛的圣诞

  讲到这里,我顺便介绍阿弥陀佛的圣诞。大家一向都知道阿弥陀佛的圣诞,是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大家也知道,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是农历四月初八日(南传佛教定为五月的月圆日)。释迦牟尼佛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出生应化,他的生灭日期,有历史可查证;可是,阿弥陀佛不是生在我们这个世界,而是在西方,经过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离我们的世界太远太远了;同时他成佛到现在已经有十劫。不管是时间,不管是空间,都是那么久远,我们怎么能知道他的圣诞呢?这必须从中国佛教史上一段公案说起:

  中国宋朝,杭州永明寺有一位延寿禅师,后来成为净土宗笫六代祖师。(本来他是修禅的,后来又修净土,所以是禅净双修,虽然是净土宗祖师,也尊称他为禅师)。他是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当时朝野都很敬重他,尤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特别礼敬。有一天国王突然发心想设斋供僧,就问禅师:「在我们国中,除了您以外,现在还有谁是特别有修行的高僧?」好象在台湾,今天(七月十五日)有上千的出家人要去受供,叫做斋僧。吴越王也想斋僧,不过他想:只供养一般出家人,并没有多大的功德,需要选择一下,找一些特别有修持的来供养。

  禅师回答他说:「我们国家的高僧太多了,只是你不认识罢了!有些出家人,你看他好象疯疯癫癫的,其实来头可大呢,例如长耳和尚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定光佛再来,你如果供养他,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

  长耳和尚是一位不修边幅、穿得骯骯脏脏,讲话也是颠三倒四的,常常在街头溜跶,游手好闲,游戏人间的出家人。他的两个耳朵生得特别长,大家都习惯叫他长耳和尚,时间一久,反而把他本来的名字给忘了。平日大家总瞧不起他、讨厌他,认为他不像一般出家人那么慈悲、庄重。国王一向敬重禅师,知道他的推荐一定不会错,就赶快吩咐厨房办素筵,并派了许多官员到处去找,恭请长耳和尚回到宫中,并且以上座接待。长耳和尚身不由己,莫明其妙的被国王以上宾款待,问明原因后,知道是延寿禅师多嘴,告诉吴越王真相的,便说:「弥陀饶舌!」说完就座后,随时就圆寂了。吴越王当然感到非常遗憾,感叹自己没有褔份供养定光佛,可是从长耳和尚口中知道延寿禅师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也算还可以弥补这一份缺憾了。即刻亲自赶到永明寺去,谁知到了永明寺,延寿禅师也已经坐化了。俗语说:天机不可泄漏,他们两人的身份一旦暴露,也正是化缘已满的时节,被人识破后就得离开世间了。

  从这段公案,我们知道永明延寿禅师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后人就把他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订为阿弥陀佛的诞辰纪念日。

  从这一个故事,我们也可以获得证明,阿弥陀佛并不只是应化在十万亿以外的佛土,他经常在我们的身边,不但永明延寿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中国还有另一则公案,同样说明也是阿弥陀佛再来呢!

  中国浙江台州天台山,有一座国清寺,是一间非常大的丛林。我相信到普陀山去的善友,一定也有许多人去过这个地方。国清寺中住了一位丰干禅师,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只常常看到他独自一人骑着老虎,在国清寺中进进出出的。俗语说,物以类聚,同样程度的高手,都是集合在一起。当时国清寺中还住着寒山、拾得两位出家人。有一天丰干禅师邀请寒山和拾得跟他一起去朝五台山。

  寒山问:「去五台干什么?」

  丰干禅师回答说:「去礼拜文殊菩萨呀!跟我一起去的,就是我的同行;如果不跟我一起去,就跟我不相干。我自己去好了。」

  寒山和拾得不肯跟他去,他只得独自一人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了。从天台山下来,途中经过杭州,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此事说来话长,我还是从头说起吧:

  中国人一向是学而优则仕,把书读好,考取了功名,就有官做。当时有一位姓闾名丘胤的读书人,虽然考取了功名,却一直没有接到上任做官的公文,就闲着在家里等待。可是坐吃山空,正在为经济发愁时,他接到了省府的通知,要派他到台州去当知府。这个闾丘胤接到通知后,正高高兴兴准备着去上任时,真是无巧不成书,平常在家没事,一旦要他去做官,却忽然间得了种怪病,头痛不止,痛得整个头都快要裂开了,请了好几位医生来看,也吃了好多帖药,都没有见效,只剩下一口气喘息着。丰干禅师知道后,亲自到他家去,要为他医病,可是看门的人不让他进去。

  「你们可要弄清楚呀,我是来替你们的主人看病,来救他的命的呀!」

  守门的一听,急忙开门请他进去。进到屋后,禅师向他们要了一杯水,对着水念念有词,大概是持念咒语吧。念了好一阵子才停下来,拿了一些咒水,在闾丘胤的额头上擦擦,说来奇怪,病立刻就痊愈了。闾知府起死回生,恩同再造,就请问他法号及住处。

  「我名叫丰干,住在台州天台山国清寺。」

  「那太好了,我就是要到台州去的,上任后我一定会去拜望您。再请问您,寺中像大师如此有功夫的人还有多少?」闾知府又问。

  丰干禅师说:「我算什么功夫,比我高的还多着呢,那儿有文殊菩萨化身的寒山、还有普贤菩萨化身的拾得,他们两位都比我高得多啦!」

  闾知府一听,高兴极了。上任三天,把重要的公务交代清楚后,就立刻往国清寺去烧香,感谢佛菩萨庇佑,更要拜访二位大菩萨和丰干禅师。

  到了国清寺后,向知客僧说:「我想拜望寒山、拾得两位大士,麻烦你替我通报一声。」

  「你说的是那两个疯和尚吗?大人先请坐,我找人去把他们叫来。」知客僧回答说。

  「不行,不行,我自己去拜望他们。」

  知客僧把闾知府带到厨房,大声喊:「寒山、拾得,知府大人来找你们,你们快出来呀!」原来他们两人是厨头,正在那里嘻嘻哈哈、自自在在地谈笑风生,闾知府一见,高兴极了,就地礼拜。两人一见,急忙携手往山上跑去,一直跑到一个山洞前才转过身来说:「丰干饶舌!你不去事奉弥陀,来拜我俩做什么?」说完,就往山洞中跑进去了。从他们的话中,知道丰干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闾丘胤急忙转回寺中去找丰干,可是他也不见了。身份一暴露,从此丰干、寒山、拾得都消失不见了。

  讲到化身的事迹,坐在山门口的那位弥勒菩萨,也曾化身布袋和尚,整天拿着一个布袋、一串念珠,一般人也是叫他疯和尚。临命终时他说了一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首偈是说:你们知道吗?弥勒本来就是真的弥勒,时时百千亿化身应世。实际上,所有的佛、大菩萨,为了化度众生,常常会化身应世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三十二应身。弥勒菩萨是这样,阿弥陀佛也一样,就好象刚才所介绍的丰干禅师、延寿禅师,时时刻刻化身示现到世间来给大家看;可是我们凡夫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他就是佛罢了!从他的化身示现人间来看,可以证明阿弥陀佛跟我们特别有缘,常常化身千百亿,你们只要诚诚恳恳的念佛,阿弥陀佛随时都在你的身边,你要是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将来也一定会蒙佛接引,往生净土的。

  讲完「依报」和「正报」以后,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界、人事界、或是身心等各方面,都是非常美满理想,而且庄严清净的。但是要具足怎么样的条件,才能到那里去呢?这就需要「往生的三资粮」了。

  八、往生的三资粮

  什么叫做资粮呢?资、就是川资;粮、就是粮食。比如说:我们要到外国去旅行,就先得有所需要的旅费,更要准备路上要吃的粮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然更不能两手空空的,一定要先准备好所需要的资粮。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资粮是什么呢?就是:信、愿、行三种资粮。

  (1)信──深信:要信仰得很深切。无论做任何事,必须有信心。俗语说:「有信仰才能发生力量。」《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说明大家都需要功德。功德从那里来呢?当然是由修持而来的。怎样修持呢?首先必须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产生道念,然后才能培植一切善根。佛经上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好比要渡大海一般,一定要靠船才能渡过,同样的,在佛法中,想要渡过生死大海,就要有「信」,如果没有信,是无法进入佛教的大门。要信什么呢?对我前面所讲到的「依报」、「正报」: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以及阿弥陀佛,都要切实的相信、不可以怀疑。假使没有信心,对佛所说的话都信不过,学佛是没有用的!要信佛所说的法一点也不虚假,深信《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离我们十万亿佛土那么遥远的西方,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跟许多菩萨在那里说法,我们只要按照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方法去修持;一心念佛,发愿往生,毫无疑问的,将来一定能往生到那理想的极乐世界。

  (2)愿──切愿:要恳切的发大愿。如果相信有极乐世界、也相信有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但是,不发大愿,极乐世界跟你们也没有什么关系。正如我跟大家说,菲律滨有一个名叫碧瑶的避暑胜地,你也相信,可是,你并不想去,不管那里的风景怎样美,气候怎样凉爽,那跟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我们相信有世界、有佛,进一步就要发愿,对现实世界须有彻底的厌离心;对西方理想世界,须有积极欣求的愿望。发愿一定要往生到那里去!阿弥陀佛曾经发了四十八大愿,才建设成功这一个净土,我们也跟阿弥陀佛一样发愿,将来必定也会跟诸上善人在一起,整日修持佛法,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

  (3)行──力行:就是切实的实践。有了深信心、有了恳切的愿力还不够,还得要表现于行动,能出力地去实践。按照佛所说的话去实行,以念佛为「正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心无二用,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死心蹋地的守着一句阿弥陀佛,时刻不离。有人认为只要念佛就够了,其实除了「正行」以外,还得有其他帮助念佛的助缘──「助行」。《佛说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说明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得种善根、培褔德、做很多利益他人的好事;《观无量寿经》中也说要具备:「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深信因果……」等种种善行。总而言之,深固的信念、恳切的誓愿、稳当的力行、老实的念佛。信愿行如鼎三足,是缺一不可的!

  乙、解释经题

  一、七种立题

  身为佛教徒,要研究佛所说的一切经典,三藏十二部内容虽然多,但题目的取材,组织的方式,依据人、法、喻三种,离不开七种立题的方法。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是:(1)单人立题:如《维摩经》。(维摩居士是「人」,单以人立题,题中没有「法」、也没有「喻」。)(2)单法立题:如《般若经》。(般若是「法」,题中没有「人」、也没有「喻」。)(3)单喻立题:喻、是比喻。如《梵网经》。(用大梵天的网来比「喻」,题中没有「人」、也没有「法」。)

  复三是:(1)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菩萨的名,是「人」;般若是「法」。用人与法来立题,没有「喻」。)(2)人喻立题: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佛,是「人」;狮子吼是「喻」。所以这部经是人喻立题,没有「法」。)(3)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没有「人」。)

  具足一是:人法喻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就是「法」,佛就是「人」,华严就是「喻」。题目中人、法、喻都具足了。)

  佛经虽然多,但是了解这七种立名的方法以后,一打开经文,从题目中随时就明白是属于那一种方式立题的了。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在七种立题中,是属于那一种呢?是属于「单人」立题。本经题中一开始的「佛」,是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人」;「阿弥陀」,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也是由法藏比丘修持而成佛的。前后二位:一个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都是证得究竟极果的圣「人」,题中既没有「法」,也没有「喻」,所以本经是属于第一种的「单人立题」。

  二、题分通别

  经的题目,除了七种立题之外,还有通题和别题的分别。通、是相通。「经」是通题。在大藏经中的一切经典,如法华「经」、金刚「经」、不管什么经,都叫做「经」。别、是各别的题目。「佛说阿弥陀」是别题,如「法华」经、「金刚」经、表示跟其他经有所分别。正如「先生」是通称;「张」先生、「王」先生、是别称,一样的道理。

  《佛说阿弥陀经》经题六个字,我们就分为四节──1、佛,2、说,3、阿弥陀,4、经──来解释。

  一、佛

  本来「佛」字是通称,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不过,这里所讲的佛,却是专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佛是梵语,是「佛陀」的略称。译成中文是「觉者」。「觉」、是觉悟的意思;「者」、就是人。「觉者」就是大觉大悟的人。可是为什么不译为「觉人」,而要译为「觉者」呢?那是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只可以说是人类而已;「者」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人类以外,一切有知觉的众生。只要有心识、有知觉,都有觉悟的可能。经中说:「凡有心者,皆当作佛」。不只是人类,只要是有心识的,包括一切的小动物,就算是蚊虫蚂蚁,如果能如法去修持,也有成佛的可能。就拿蚂蚁来说吧,它虽然是小小的,因为有贪生怕死的本性,如果我们去打它,它就会急忙地跑开,可以看出它们也是有感觉的。因为有感觉,也就有成佛的可能性。把佛译成「觉者」,就是说明佛不只是要救度教化人类,一切有心识的众生,都是他教化的对象。

  佛教对「觉」可分两方面来解释,首先来讲:一、本觉、二、始觉和三、究竟觉。(1)本觉:我们每个人本来具足的觉性,也就是说每个人本来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为「觉者」。(2)始觉:凡夫本来有一种觉性,只因为无始以来种种烦恼、无明,把本具的佛性蒙蔽了,就迷而不觉,可是听到法师、善知识的开示、或是看经书、研究佛法,对真理有所了解以后,而开始觉悟。(3)究竟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是彻底而究竟圆满、大觉大悟的人了。

  觉,又有三种解释:一、自觉、二、觉他和三、觉满。(1)自觉:凡夫未接触佛学前是糊糊涂涂的,现在自己学佛、听讲经以后,对宇宙真理已经有了觉悟了。(2)觉他:学佛的目的,不但是为自己求解脱,进一步也要为别人。自己觉悟,更要教化他人,使其他一切人也都能觉悟。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境界。(3)觉满:自己觉悟了,所有的众生,经过我们的教化,也都觉悟了,这就是觉行圆满。也就是佛陀福慧圆满具足的境界。

  成佛就是觉行圆满:一切福德、一切智慧都具足了,所以说佛就是三觉圆、万德俱的大圣人。凡夫不知不觉,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以佛为模范,遵循佛法的指示,努力修行,希望能自己觉悟,同时也使他人觉悟,最后达到觉行圆满的境界。

  刚才我们是讲佛的定义,这部《佛说阿弥陀经》的「佛」,是专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生生世世救度浊世众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后在我们娑婆世界应化,示现悟道成佛,成为我们的教主。现在将他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跟我们一样:是人不是神。他是在我国周灵王六年(西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日,诞生在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母后是印度拘利国的公主摩耶夫人,所以他将是继承王位的太子。出生后七天,他母亲就去世了,是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他抚养长大的。太子未出家前俗名「悉达多」,是一切功德都能成就的意思。悟道成佛后才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族姓,译成中文是「能仁」;「牟尼」是他的名,意思是「寂默」。这都是称赞他具有慈悲、智慧的德性。

  以一个尊贵的太子,他为什么会走向出家的道路呢?其原因应该有下面几点:

  1、印度当时的社会阶级划分得很严格,认为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姓,是分别从梵天的头上、肚子、或脚下生出来的,所以百姓之间的身份非常不平等,为了要革命、要打破这不平等的社会阶级,他立下了要寻找一个解决平等自由真理的决心。

  2、有一次跟随父王到郊野游玩,看见农夫为了生活,在炎热的太阳下耕田时,露胸赤膊、汗流浃背辛苦的样子。犁田的牛稍微不动,就会被农夫用皮鞭抽打得皮破血流,非常痛苦。空中的小鸟,不时从天空飞下来,啄食泥土中翻出来的小虫,因此发觉众生为了生存,互相残杀。太子为这弱肉强食,残酷的现实感到悲痛而整日闷闷不乐,心里不停地想着:「人生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就没有解救的办法吗?」

  3、净饭王不愿太子终日郁郁寡欢,希望他能散散心,忘掉农耕时所看到人生悲痛的一面,就安排他去游四门,没想到太子竟在无意间觉察到老、病、死种种的现象,了解那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痛苦,为求得解救的办法,他不顾父王的反对,而毅然离家出走。

  太子在二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日,下了决心,拋弃了王位、财富、父母和妻子,半夜逾城出家,为的是追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

  太子出家后,在雪山苦修六年,不能找到答案;后来到摩竭陀国的一个菩提场,在一棵菩提树下设座静坐,并立下誓愿:「如果不能找出一条解脱的方法,誓不离开菩提座!」终于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的十二月初八日的黎明前,在菩提树下,看到天上的明星,豁然觉悟到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

  为救度众生,佛陀席不暇暖的到处弘法,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举行了三百多次的讲经法会,度化的信众遍布了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有「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的记载。直到八十岁那一年的二月十五日半夜,化缘已毕,就在拘尸那、娑罗树中间安详圆寂。

  释尊虽然圆寂了,但是他慈悲救世的伟大精神,却永远受到佛弟子们的仰慕与崇拜。对跟他有关的这四个节日:农历四月初八日诞生纪念日、二月初八日出家纪念日、十二月初八日成道纪念日、二月十五日圆寂纪念日,我们都会牢牢地记在心头。有关他的生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都说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日,每年的这一天,信愿寺、我们隐秀寺、以及观音寺等都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陀的诞生。南传佛教国家,订为新历的五月月圆日(相当于中国的四月十五日);台北市佛教会则订于新历的四月初八日举行浴佛节。虽然各地因传统的习惯,纪念的日期不一样;但隆重地举行浴佛节,都怀着同样的心情热烈地庆祝。至于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我们这里都煮腊八粥来纪念佛成道日,所以对这一天,大家也都非常熟悉。

  二、说

  说话、说法,讲解的意思。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是释迦佛金口亲自所宣讲出来的妙法。说也当「悦」(欢喜)的意思。我们念过《论语》,一开始就有子(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念悦、不念说)。释迦佛观察众生的根性,感觉到末法时代的众生,唯有修持念佛法门,最容易得度,最容易得到解脱。同时世尊也知道机缘已经成熟,于是不等弟子请问,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来为我们宣说这部《佛说阿弥陀经》。

  三、阿弥陀

  前面已经讲了很多,现在再简单的讲一下。「阿弥陀」是梵语音译。译成中文有两种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说这尊佛有无量的光明。有句成语:光明横遍十方,就是以空间来说明。光明也代表智慧:人生有智慧,前途自然光明;愚笨的人,前途必然是黑暗的。「无量寿」是寿命很长。俗语说:寿无量竖穷三际(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无量寿就代表时间。就是说明阿弥陀这尊佛,或是以时间来讲,或是以空间来讲,他的寿命无量、他的光明也是无量的。其实、阿弥陀佛何止是光、寿无量;他的智慧、神通、功德、慈悲等等,一切都是无量的。

  四、经

  是中文称为经,梵语叫「修多罗」、「素怛缆」,或是「修拓路」,译成中文是「线」,贯穿的意思。好象一串念珠、一串茉莉花,都是用线把它贯穿起来。经、就是把佛所讲的道理,贯穿起来。一般来说:只有「圣人言教」,才可以叫做经。不仅是佛讲的法叫经,我国古圣先贤所说的也叫经,正如儒家有四书五经。(本来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经,可是乐经已经失传,目前只保存着五经)。中国古书称为经的,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各宗教家,将他们所崇奉的圣典,也都叫做经。例如:耶稣教、天主教称新旧约为《圣经》,回教亦有《可兰经》。总之「经」为圣人的言教,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只要是圣人所讲的话,都叫做「经」。

  「经」、有时也译为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真理:十方诸佛所说的真理,都是一样的,所谓「佛佛道同」,不只是释迦佛所讲的法称为经,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也都是真理,也都称为经。下契众生根机:释迦佛讲经都是观机逗教,对什么根基的人,就讲什么样的法,为适合每个众生不同的程度,所讲的道理也得根据他们的程度来讲,才能使他们接受。如果对小学生讲大学的课程,那就不合适了。

  对于经的意义,在讲其他佛经的时候,已经讲了很多,现在再提出几点来说明。《杂心论》把经分为五种意义:

  (1)出生:佛经里面能生一切善法、一切功德,制止我们造作一切罪恶。(2)涌泉:泉水是不断地向外涌出,经中含有无穷无尽的真理,就好象泉水一般源源不绝地涌出。(3)显示:佛经能显示出种种佛所说的道理,指示我们怎样断烦恼、怎样证菩提、怎样得解脱。(4)绳墨:合于规矩,佛经能指示我们,让我们了解辨别邪正,就好象木匠要锯木时先用绳墨来规画一般。(5)结鬘:在上面已讲过,茉莉花要用线串起来,佛经就是用文字,把散乱的一切法贯穿起来。

  各家对于经字的解释,各各不同,再提出如下几种来加以说明:

  1、镜:我们每天都得照镜子,看看脸上干不干净,整齐不整齐;我们读诵的佛经,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了解因果、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2、径:径就是道路。佛经能指导众生从凡入圣,步上成佛的大道。

  3、门:大家到隐秀寺来,一定要从大门进来,法会结束了,也得经由大门出去。我们希望将来成佛,必须研究佛经、读诵佛经,由佛经的导引而进入佛门;要救度众生,也要从佛经中出来:用佛法去接引、教导他们。

  佛经上说,经是通于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的。(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要研究佛法,只能从色、声、触三尘,就是:文经、语经、触经去了解。)眼睛能看见的东西是色尘,经由文字印在纸上,让我们用眼睛读,属于文经,就是色尘;进一步我们可以用语言说法,属于语经,就是声尘;如襌宗所谓不立文字,不以经文来修持,而是以「棒」、「喝」来教化。襌宗袓师对弟子动不动就打骂、一个耳光、一阵棒打,并不是刑罚,而是用这种方法来令弟子开悟,以「棒」、「喝」为经。棒是触尘、喝是声尘。另外有一个世界叫香积国,那个佛国的教主讲经,就是以香尘为经。生在香积国的众生,只要闻到香味,就能开悟,所以说香尘也可以是经。西方弥陀国土,即是五尘都具备了。我们如果生到西方国土去,看见花开、闻到花香、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中、听鸟音、赏滋味等等,都有开悟的可能,不一定要阿弥陀佛亲自说法。总之、一切见、闻、觉、知,都属于经法,因此,经是可以通于五尘为体的。由此可以知道,不一定文字才是佛经。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世间上一草一木、一色一香、凡是所有能使心悟道契理的,都是经教。

  丙、介绍译者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这部《佛说阿弥陀经》本来是在印度流通的经典,如何会传到中国来呢?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我们才能看得懂,既然是他翻译的,对他的生平应该有所了解。以下我将: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分为五段来说明。

  一、姚秦

  打开中国二十五史,非常久远。姚秦是在南北朝时代。当时天下大乱,政权的争夺,非常厉害,先后有五个外族(胡人)在华北建立了十六个小国,中国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那时的五胡十六国,其中有一个国王名苻坚,占领着陕西地区,建都长安,国号秦。苻坚的野心很大,占领了长安还不满足,又出兵南下,攻打建都南京的晋国,但是晋国的实力很雄厚,苻坚不是对手,大败而归。他有一个叫姚苌的大将,乘机会杀了主子,自己做皇帝,国号也叫秦,后来的人为了有所分别,就称苻坚的秦为苻秦或前秦,称姚苌的秦为姚秦或后秦。

  二、三藏

  三,数目字;藏,含藏、收藏的意思。三藏的内容包括了经藏、律藏、论藏。

  (1)经藏: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到八十岁涅槃,在这一段时间中,为弟子们所说,有关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涅槃后,就由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把佛所说的再重复说了一遍,经过大家开会讨论,认为阿难所背诵出来的,的确是佛陀当初所说的,于是就把这些结集起来,叫做经藏。

  (2)律藏:律,是指戒律。佛在世时,跟他在一起的弟子非常多,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生活上免不了犯错,弟子们犯了过失以后,佛陀告诫他们,从此不能再犯,因此一条一条的订下来,成为当时的生活规约,同时也成为佛教的戒律。最基本的有: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等都包括在律藏里面。

  (3)论藏:佛弟子、高僧大德们对佛所讲的法和戒律,有自己的见解,发表著作、或是加以注解,集合起来就成为论藏。

  三藏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藏经,可以说是佛教的百科全书,含藏了无尽的真理。目前,隐秀寺收藏有六部不同版本的大藏经。

  三、法师

  法是指佛法、方法。佛教中一切的真理、一切指示修行的方法。师是模范、是师长。佛教对法师的定义是「以法自师、以法师人」,身为出家人,传教师,对佛法要有研究,以佛法当自己的老师,自己了解后,再以佛法教化别人,就叫做法师。

  四、鸠摩罗什

  是翻译《佛说阿弥陀经》法师的德号。他是印度人,原名叫鸠摩罗什婆,或者叫鸠摩罗耆婆。鸠摩罗什婆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童寿」(少年老成),意思是指他在童年时,就具备了老年人的德学。外国人,不管是印度人,或是菲律滨人,儿子往往以父母的名字合起来取名,越有名望越有这种情形,在他们的风俗中,以为把父母的名字合起来成为孩子的名字,正可以让人知道那是某某人的后代,是非常值得骄傲的。鸠摩罗什的爸爸叫鸠摩罗炎,妈妈叫做耆婆,所以,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就是把父母的名字结合起来以作为他的名字。

  鸠摩罗什法师是天竺(印度)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世家,他的祖父是当朝的宰相。过去的官位都是世袭的,所以鸠摩罗什的祖父做宰相,当他年纪大了,就要把宰相的位子传给儿子──鸠摩罗什的爸爸鸠摩罗炎。可是鸠摩罗炎很有善根,他认为宰相虽然地位崇高,生活富裕,名望也好,但对他不相宜。所以当他爸爸要把宰相位子传给他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离开家乡,出家去了。

  他想:如果在国内出家,父母一定会把他抓回去,不如跑远一点。于是,从天竺向东走,经过了葱岭,到达龟兹国(古地名,龟、音「秋」,现在的新疆)。鸠摩罗炎就停了下来,当时龟兹国的国王叫白纯,听到鸠摩罗炎这个从天竺来的青年法师,本来是宰相之才,放弃了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所以非常崇敬他,就拜他为国师,鸠摩罗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白纯国王有个妺妹叫耆婆,正当双十年华,生得如花似玉,非常漂亮。她脸上有颗鲜红的朱砂痣,拫据相书上说,她以后会生育绝顶聪明的贵子。邻国的王子王孙,慕名而来向她求亲的,真是不计其数,可是耆婆一个也看不上。可是当他看到鸠摩罗炎,竟然一见钟情,认为是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所以,就向哥哥表明态度说:「哥哥,你一向要我出嫁,如果是这个鸠摩罗炎法师,我就答应!」国王本来也非常为难,那有招出家人为驸马的道理,可是妹妹坚持非他不嫁,只得下令要他跟耆婆完婚。鸠摩罗炎因为国王的命令,没有办法拒绝,只好承受下来。两人结婚不久,就生下了鸠摩罗什。

  耆婆自从怀了鸠摩罗什以后,变得特别聪明,有一次到庙里去拜佛听讲经,本来她只懂得龟兹本国的语言,这时连天竺的话都听懂了,证明鸠摩罗什还没有出生,就有一种智慧传给母亲,可见鸠摩罗什是何等的聪明。

  也许是耆婆的善根成熟了,或许是自己强迫跟一位出家人结婚,感到惭愧,生下鸠摩罗什不久,就萌起出家的念头。在取得家人的同意后,终于出家了,没有多久就证得了初果──须陀洹。鸠摩罗什善根深厚,七岁时也随着妈妈出家了。

  出家以后,鸠摩罗什每天能够背念一千首《阿毗达磨经》中的偈,每首偈有三十二字,换句话说,他一天能够背念三万二千字,这实在是了不起,如果没有过人的智慧,是不可能办到的。当时有一位罗汉见到鸠摩罗什,就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很有善根,如果能够注意修持,过了三十五岁,不破戒的话,必定与众不同,度化许多众生。」七岁的鸠摩罗什听到罗汉的夸奖,更加精进了,立志将来一定要做一位出人头地的大法师。

  鸠摩罗什经常跟随妈妈到处去参访名师,学习佛法。有一次,他们到莎勒国,在佛寺礼佛时,看到佛殿前面放了一个铁钵,小孩子好奇,感觉很好玩,无意中就把它顶到头上。后来一想:这钵是铁做的,是很重的东西,我怎么把它顶到头上呢?念头一动,钵太重了,就从他的头上滚了下来。当时,他虽然还小,但已经觉悟到「一切唯心造」的真理。——本来不在意钵重不重的问题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钵顶到头上;一动了分别心,感到钵太重,立刻就掉了下来,岂不是心念的关系吗?

  鸠摩罗什随着妈妈到处参学,亲近了许多明师,自己也非常用功,在短短的时间中,对佛教的道理,不管是大乘,也不管是小乘,他都有透彻的理解。他妈妈更是学有所成,证得了三果阿那含,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他妈妈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衰弱,不想到处奔波,打算回到印度去定居。母子临分手前,他妈妈就勉励他几句话:「你将来可以到中国去弘扬大乘佛法,佛教能否在中国大兴,得靠你的力量。不过,这事对你自身并没有多大好处,可能会为你招来灾难!」

  「我假使有力量可以使大乘佛法在中国大兴,纵然是粉身碎骨,我也在所不辞!请妈妈放心!」罗什法师回答。

  就这样,母子各奔东西,母亲前往印度,罗什法师因为东方的佛教要靠他振兴,就返回龟兹国去讲经说法,等待机会到中国弘扬大乘佛法。

  龟兹国皇帝对罗什法师非常崇敬尊重,为了请法师讲经,特地用黄金打造一个金狮子宝座,每当法师要升座讲法的时候,皇帝就跪在地上,让他踏着肩膀而升座,可见法师是如何的伟大,才会受到如此的礼敬!

  罗什法师小时出家,拜了般头达多法师为师父,学习小乘佛法,后来,鸠摩罗什弘扬大乘佛法,他的师父也来听讲,跟他学习大乘佛法,最后,对罗什法师说:「你是我的大乘师父,我是你的小乘师父。」师徒两人,互为师徒,为尊重佛法,彼此互相尊重,成为佛门佳话。这一段事实,证明罗什法师的确是学问高深,因此感动了许多学者来跟他学习。

  当时中国正是苻秦时代,那个国家的百姓,每天晚上都看到西南方有满天的毫光照耀着,感觉到非常奇怪,传到国王那边去,就请太史官来卜卦说:「根据方向看,那地方应该是龟兹国,一定有一位大智慧的人住在那里,才会有这种瑞相。」

  「对了,我也听说龟兹国那里有一位鸠摩罗什法师,无论是道德、学问,都非常高超。」国王回应着。立刻派遣大将吕光,带了七万大军,往龟兹国去。用意非常明显:龟兹国国王要是能答应让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是最好的,不然就不惜用武力,总之,非把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不可!

  苻坚的野心很大,所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一方面派吕光去请罗什法师,另一方面自己带了七十万大军,去攻打南京的东晋。东晋的实力坚固,苻坚不但打不赢,反而败了,被手下的一名大将姚苌杀死了。姚苌杀死了主子,自称为王,国号也叫秦,就是姚秦。吕光从龟兹国请到了鸠摩罗什法师,在回归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的国主被姚苌所杀,就留在凉州,自己也称起帝来,号凉国。罗什法师停留在凉州,用功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历史哲学,奠下了到中国译经的基础。

  姚苌死后,儿子姚兴继位做皇帝,想起当年派吕光去请罗什法师的大事,就出兵消灭了吕光的凉国,把罗什法师请到中国来。可见罗什法师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了不起。为了要请他到中国来,竟引起了战争,不知死了多少人!正法得来不易,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罗什法师到了中国以后,国王封他为国师,把他供养在逍遥园翻译佛经,门下三千人,许多有学问的学者都皈依他,成为他的弟子,帮忙他翻译佛经。他六十岁来到中国,一直到七十岁圆寂,短短的十年间,一共翻译了三十五部经,凡二百九十七卷。与玄奘法师、义净法师和真谛法师合称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

  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非常出色,好象我们念的《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弥陀经》,都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你们看看经文,他采用「意译」法,实在翻译得太完美、太流畅了!

  国王姚兴被罗什法师的道德、感化力所感召,对法师非常敬重,每天到译经场帮忙,甚至参与校对的工作。有一天,国王竟然异想天开,心中暗暗打算着:国师这么伟大,每天辛苦的翻译佛经,总有一天他会死的。这样优秀完美的人,没有留下种子,岂不可惜!应该想个办法,让他留下一个智慧的种子才好。

  国王这么一想,于是赶紧在宫中选了十个美女送给他,一定要罗什法师接受,并威胁他说:「你如果不接受,我就毁灭佛教,要是接受了,我依旧大弘佛法。」法师虽然不愿意,可是为了佛法兴隆,只好方便接受了下来,自己带着十个宫女住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么一来,法师周围的人都议论纷纷,说国师怎么可以和宫女住在一起呢?

  罗什法师心中明白,和人家辩白是没有用的,只是经常向大家说一个譬喻:「好象莲花生在臭泥中,你们只要去采莲花,不要去取臭泥。」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一些年轻的弟子们,心中总是不能平衡,认为师父既然可以讨老婆,我们做徒弟的,当然也可以呀!都有依样学样的打算。事实上,罗什法师是大菩萨再世,虽然跟十位宫女住在一起,本身却是清净的。罗什法师恐怕弟子们会破坏了佛教的戒律,为了消除他们的胡思乱想,有一天,正当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自己特别装了一碗满满的、大大小小的针,像吃面一样,全部把它吞了下去。

  「你们想要跟我学,可以,这就要看持戒修养的深浅了。谁能够跟我一样,把这碗针吞下去?这一套功夫学会了,证明你们的功夫到家,也可以讨老婆。假使你们做不到,还是好好地回去,好好地持戒吧!」

  弟子们看到罗什法师的这一招,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彼此心中明白,师父的修养非比寻常,谁能和他比呢?风波就这样平定了下来,从此谁也不敢再提这件事了。这个故事就是佛门中「罗什吞针」的掌故。因此法师直到临圆寂前,还受到七万人的崇拜!

  罗什法师翻译了这许多经典以后,已是七十高寿,知道自己的世缘将尽,在还没有圆寂之前,对着佛发誓:「几十年来,我翻译的佛经,假使符合佛法真义,没有错误的话,但愿我死后火化时,舌头不会烧烂(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结果,他圆寂火化后,其他的肉身、骨头都焚化成灰,只有舌头还是完整的,可见罗什法师翻译的佛经,是很标准、很有功德的。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个说法:鸠摩罗什法师不仅这一世是大译经家,他甚至是七佛的译经师。──他不仅翻译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过去七佛所说的经典,他都翻译过。

  鸠摩罗什法师对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在十宗当中,罗什法师所翻译的经典,跟四宗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罗什法师翻译《成实论》,依据这部论,后人加以研究发挥,成立了成实宗;法师对三论宗特别有贡献,由于《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翻译,才促成三论宗的成立;法师翻译《妙法莲华经》,《法华经》是天台宗(也叫法华宗)主要的经典;禅宗六袓慧能大师因听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的,所以说对禅宗的贡献也非常大。

  五、译

  把印度梵文或巴利文的佛经,翻成中国文字的意思。译,本来是中国汉朝时代,掌管北方的语言官。佛经是从印度(西方)传过来的,为什么用北方的语言官而不用西方的语言官呢?原来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当时,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是从北方进入洛阳来翻译《四十二章经》的,因此就一直沿用「译」来作为把梵文或巴利文佛经,翻成中国文字的称谓。

  总而言之,「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意思就是:中国姚秦时代,有一位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他的德号叫鸠摩罗什,是他把《佛说阿弥陀经》,由印度文翻成中文的,所以中国才有这一部经的流传。经过考证,罗什法师是在弘始四年(公元四零二年)二月八日译成《佛说阿弥陀经》的。

  在佛教目录学中,这一部经有三种翻译本:一本就是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第二本是宋求那跋陀罗法师翻译的《小无量寿经》,目前已经失传;第三本是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部经比较长,藏经中还保存着。不管是三人中那一位翻译的,在印度梵文都是同一部经,只是三人翻译的手法不同。再说目前保存的有两种译本,为什么罗什法师翻译的比较普遍,而玄奘大师翻译的则不流行呢?这就是罗什法师译经的巧妙,《佛说阿弥陀经》主要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罗什法师用《佛说阿弥陀经》为经名,符合经文提倡圣号的重点,而玄奘大师翻译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单从经名看,《佛说阿弥陀经》就比较吸引人,容易记忆,再加上文字流畅,得到许多人的念诵,玄奘大师翻译的,反而很少有人知道。

  要研究《佛说阿弥陀经》,打开藏经的目录,注解也不少,有好几十种呢!比较有名的有: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和蕅益大师注解的《弥陀要解》,都很有名,值得我们研究参考。至于近代的有:太虚大师全书中的《佛说阿弥陀经讲要》,圆瑛大师、南亭法师、还有最近才往生的李炳南老居士,都有有关《阿弥陀经》的著作,同时你们也可以找藏经、净土丛书来研究参考。

  丁、解释经文

  一、序分

  1、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这是我阿难亲耳听佛陀说的,当时佛陀是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里。

  我们前面讲过,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传到中国来,第一部翻译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自此以后,一直有法师陆续把佛经传入中国。一般讲经的法师都是依文释义,只是一句一句的讲,从来没有分科(把佛经内容分几段来研究)的习惯。直到东晋时代,有一位很有名的法师──道安法师,他判定每部经都可以分: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大部份。有了分科,研究佛经时就比较容易着手。当时一般的高僧大德们都反对、批评他:「割裂佛经,罪过无边」。认为他自作聪明,把佛经分段是不恭敬的。直到唐朝,玄奘大师翻译《佛地经论》,就是把佛经分成三大段,原来印度亲光菩萨早就有这种分科法。有了这种根据,大家反过来赞叹道安法师眼光独到,有「弥天高判,今古同遵」的赞词。意思是说道安法师的分科法是很高明的,从古至今,大家一致同意遵照这种方法。为什么称呼道安法师叫弥天呢?这里还有一段典故。

  道安法师在襄阳弘法的时候,名气非常高,当时襄阳有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习凿齿去拜访他。一踏进山门,就自我介绍说:「四海习凿齿」(今天来拜访你的是四海都认识的习凿齿)。道安法师听了,觉得他太高傲了,有意跟他比一比,就不慌不忙地回答:「弥天释道安」(普天之下,大家都认识我这个道安法师)。从此,大家都以弥天大师来尊称道安法师。

  序分是叙说一部经的缘起,说明佛陀为什么要讲这部经。序分:就像是人的头部,只要看到整个人的面目,就知道他是某某人了。正宗分:是每一部经中最重要的部份,表达出全经的中心思想。等于人的身体,五脏六腑都包括在内,是人体的主干。没有了它,生命就不存在。流通分:每一部经最后都有「信受奉行」等经句,希望佛所讲的大法,不但使当时的人听了得到法益,而且可以普遍流传。像是人的双脚,可以走动,不断地走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

  从「如是我闻以下,一直到无量诸天大众俱」,这一段是序分。序分又分「通序」与「别序」两种。「通序」是通于一切经的。《佛说阿弥陀经》一开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是通序,我们诵念《金刚经》,甚至其他一切经,都具有同样的格式:指出佛在什么地方说法,有什么听众等,具足了信、闻、时、主、处和众等六种条件(六成就),证明这部经是佛亲口所说,不是假的。所以有时也称为「证信序」。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