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中净土思想的实质及其现代价值
2015/5/23   热度:248
中国社会进入近现代以来,面临着东西方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西方力量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强烈冲击,佛教界经过长期反省,终于在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具有现代价值的重要理论成果——人间佛教。由于人间佛教所具有的契理契机的特征,体现出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所以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形态。随着国家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间佛教的理念在当代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但无容置疑的是,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和谐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勇于正视矛盾,知难而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人间佛教中净土思想的实质及其现代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一、人间净土思想的核心
众所周知,人间佛教的思想是印顺法师在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他出家前接触到的家乡的现实佛教也有关系,但与国学大师梁漱溟对其“离佛归儒”原因的说明,更是直接相关。
1938年冬,当梁漱溟在汉藏教理院演讲中提到佛教缺乏“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时,印顺法师的心弦受到了猛烈的振颤!带着这样的问题,1940年当他在贵州大觉寺读到《增一阿含经》中“比丘当知:三十三天著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时,茅塞顿开:佛不是天神、天使,是在人间修行成佛的;也只有生在人间,才能受持佛法,体悟真理,而得正觉的自在解脱!“佛出人间”,佛的教化,是现实人间自觉觉他的大道,所以佛法是“人间佛教”,而不应该趋于鬼化、神化的佛教!在印顺法师看来,这一句话完全可以消解梁漱溟对佛教的质疑。佛教思想与现实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完全可以为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实现发挥重大的作用。此后,印顺法师孜孜以求,从印度佛教史的发展脉络中,从大乘佛教的三系嬗变中,逐渐清理出了佛教人间关怀的本质,揭举出了人间净土的要义。
综合印顺法师的各种表述,我们认为,印顺法师的人间净土思想有两个核心的观念,一个是人本,一个是创造。
首先,人本是人间净土思想的核心。在1952年以后,印顺法师应仁俊法师之请,先后开示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等一系列演说。在这些演说中,印顺法师第一次清楚、系统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间净土及其理论基础的看法。印顺法师认为,人间佛教具有“契理与契机”的性质,这也是佛法最重要的特征。他认为,以凡夫身来学菩萨行,向于佛道的,用不着标榜神奇,从平实稳健处着手做起。印顺法师之所以对“人本的大乘法”充满信心,主要在于他认为人间佛教具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基础。一是“法与律的合一”。二是“缘起与空的统一”。印顺法师认为:“缘起与性空的统一,他的出发点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是人本的立场。因为,如泛说一切缘起,每落于宇宙论的,容易离开众生为本的佛法,如泛说一切众生,即不能把握‘佛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义。”三是“自利与利他的合一”。大乘佛教一直主张,菩萨的自利,主要是从利他中得来,一切与利他行相应。所以,凡是不为自己着想,存着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趣向佛果了。
就“契机”来说,印顺法师结合现代中国人的特点,站在时代的高度,总结出如下三点:一是“青年时代”。他认为当前的这个时代,“少壮的青年,渐演变为社会的领导中心”。因此,当前弘扬人间佛教,摄化的当机应以青年为主。只有青年发心修学,才是发扬真正大乘的因素。二是“处世时代”。与中国传统佛教的“出家”即“出世”形象不同,印顺法师认为“处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倾向,这与大乘菩萨“以出世精神,作人世事业”的特征是合拍的。现在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佛教本来是在人间的,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应该到处去作种种利人的事业,传播大乘法音。三是“集体时代”。佛教本来是重视团体生活的,现代社会也倾向于此。照佛“律”的指示,要生活在团体中,才能真实的自利利他。“这样的集团生活,做到‘知过必改’,人人向上,和乐共处,养成光风霁月的胸襟,清净庄严的品格。净化自己,健全佛教,发扬正法,一切都从此中实现出来。”因此,印顺法师响亮地宣称:“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应以此抉择佛教,使佛教恢复在人间的本有的光明!”
其次,创造更是人间净土的应有之义。印顺法师认为,创造净土与往生净土都是佛法中的应有之义,不应偏颇。在他看来,净土是所有佛教徒共仰共趋的理想界,如天台、贤首、唯识、三论以及禅宗,都可以修净土行,弘扬净土。净土之“净”,是对治杂染的,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是一尘不染的无染污,也含摄美妙与圣洁的意义,实际上也表达着超越世俗的真美善的统一。这样,净土就具有了现实人间的亲切感,也拉近了在人间成佛的希望。基于这样的认识,印顺法师认为“净”是佛法的核心。他说:“声闻乘所重的,是众生的身心清净,重在离烦恼,而显发自心的无漏清净。大乘,不但求众生清净,还要刹土清净。……如学佛而专重自身的清净,即与声闻乘同。从自身清净,而更求刹土的清净(这就含摄了利益众生的成熟众生),才显出大乘佛法的特色。所以,学大乘法,要从两方面学,即修福德与智慧。约偏胜说,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智慧能做到身心清净。……修福修慧,也是依此净化众生与世界为目的的。这样,到了成佛,就得二圆满:一、法身圆满,二、净土圆满。”
但如何修净土?如何实现净土?印顺法师认为净土是全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企求,不仅包括自然界的净化,也应该包括社会的净化。因此,净土的修行者,应正确理解净土的境界,明白求生净土的本意在于净化世间,并不是到净土去享福快活。所以在净土信仰中,除了求生净土外,也应该追问净土从何而来。实际上,大乘经中处处都说庄严净土,菩萨发心学佛,当然是为了实现佛陀那样的净土,但他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受用着想,而是为了教化众生,也就是创造净土。《阿弥陀经》中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意思就是要人创造净土。印顺法师指出:“有净土,就可依净土摄化众生;摄引了众生,即可共同的实现净土。摄取净土以摄化众生,这是净土的要义;净土是从为利益众生而庄严所成,不是从自己想安乐而得来的。”如果不知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从何而来,而仅仅强调求生净土,那是把净土看成了“神教”一类的天国,这是印顺法师坚决反对的。可以说,印顺法师对于净土思想的详细梳理,不仅廓清了人们对于净土的认识,拓展了净土修行的法门,对于净化人间、创建人间净土也是一个莫大的贡献。
透过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印顺法师所揭示的人间佛教思想,明显具有“人本”与“创造”的核心特征。它不仅有以人为本的现实关怀,而且还具有净化身心、和谐人类等创造人间净土的勇猛精进精神。这种思想,对当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人间净土思想的现代价值
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人间净土的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和谐社会的建构,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生命主体自身的道德伦理建设。没有主体自觉地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将无法从根本上外化为和谐人群的伦理行为。如果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来规范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极有可能会造成生命主体内在的精神不自由;没有对内在的自我欲望的合理节制,也极有可能造成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过度破坏,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沙尘暴等环境问题正不断地向我们敲响警钟。因此,正如2006年4月世界佛教论坛会议所宣示的那样,“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人群、环境,创造一个更为合乎人性的理想社会。就佛教而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
首先,自净其意的理念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良好心态。
无论对佛教如何理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依然是最为经典的佛教定义。佛教的创立与发展,归根到底,其出发点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离苦得乐”,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生活在自由解放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得大自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众生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开始,为善去恶,将“五戒”“十善”不仅要贯彻到生命的时时刻刻,而且还要将这些理念转化成自己的内在信念,成为自己思考问题的潜意识的思维方式。只有将佛教的基本理念转化为生命主体的潜意识,所谓的“佛化人生”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潜意识心态,生命主体的身心才有可能充满“法喜”之愉悦,内在的精神不自由才有可能彻底消除。这种生命智慧所折射出来的善恶是非观念,不仅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矛盾,而且从更深更根本的层次上解决了人的自由与幸福的根源所在。按照佛教的这种人生态度,每一个生命主体,只要真正践行为善去恶、自净其意的道德诉求,人生不仅是幸福的,也是非常健康的。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佛教修行者脸上所洋溢出来的自信、宽容与幸福,应该是佛教人生观现实价值的恰当说明。
其次,怨亲平等的观念有助于搭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确立了个体为善去恶、自净其意的基础上,佛教进一步把个体的价值观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有情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解,每一个生命主体在没有得到终极的解脱之前,一直处于不断的生命轮回之中。在生生死死的漫长过程中,生命体之间的血缘关系虽然仅仅是一种缘分,但作为因缘和合的现象毕竟是存在的。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亲缘关系,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都存在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恩德。因此,在现实的生命运动过程中,面对的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形态,佛教主张都应该具有起码的报恩意识,无论是众生、三宝,还是师长、父母,对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恩重如山的意味。放大到族群的生存与相处,基于共业的关系,也应该具有理解报恩、共存共荣的基本态度。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都将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从而达到人际、民族和谐相处的存在状态。对于这种观念,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分析评判,但在当今世界,与中东等其他地区文明形态下人群之间的关系相比,东亚佛教信仰地区人群之间的和谐关系,应该说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第三,华报依报的思想有助于创造宜人的生存空间。
佛教关于个体道德、群体伦理的一整套思想,既是为了个体的幸福,也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为了鼓励人们自觉自愿时刻践行佛教的道德伦理,结合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佛教形成了一系列的报应思想。除了生命主体的“正报”以外,“华报依报”的思想也具有积极的价值。所谓“华报”,又称作“花报”。花开在结果之前,所以“花报”是对后得的“果报”而言的。譬如人为了获得果实而植树,除正得其果实之外,最后得果之前可以欣赏到花的美丽,可以亲闻花的清香,进而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慰籍。如以不杀生为业因而得长寿,长寿就是华报;最后感得的涅槃之果,才是果报。又如以念佛修善为业因,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华报,最后证得的大菩提才是果报。所谓“依报”,是相对于“正报”而言的。相对于正报即生命体的主体形态,依报则是指有情众生身心所依止的一切世间事物,如国土、家屋、衣食等,是生命主体的生存环境与各种条件。无论是华报还是依报,都是生命主体发心、改造的结果。按照佛教的思想,有情众生本身如果拥有了“惜福”的生命智慧,发心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等一切行为,都会导致理想生活环境的出现。因此,理想的人间生存环境的实现,归根到底要依靠有情众生本身的所作所为。这种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甚至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来说,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启示。世界各地佛教寺院周围的环境绿化,已经充分说明了佛教存在的生态价值。
《维摩诘所说经》中说,心净则国土净。佛教的生存智慧,说明了只有立足于生命主体的内在改造,自净其意,从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入手,才可以进一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才可以从根本上建设理想的秀美山川,创造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佛教伦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理解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内涵,不仅涉及到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