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修行品》初探


2014/9/3    热度:345   

《大乘庄严经论.修行品》初探

释善音
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1999年03月出版

页19-41

--------------------------------------------------------------------------------
.


页19

提要

《大乘庄严经论》(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是
瑜伽行派(Yogaacaara)的典籍。汉译共24品(梵典则为21品)
,内容广泛,并含有丰富的思想。
《庄严经论》在唐代已有汉译本,而在经录中,关于本论
的注释,亦记载有三本,但目前皆已佚失。直到近代,自1907
年法国学者 S. L?i 在尼泊尔发现《庄严经论》写本,并校订
出版之后,即掀起研究《庄严经论》之风潮。本篇论文以《庄
严经论.修行品》为研究主题,分为《庄严经论》、〈修行品
〉及有关于〈修行品〉的“研究成果之回顾”等三部分而简介
之。
文中,笔者首先列出前人对《庄严经论》的“作者”与“
章节”之异说,并提出个人的浅见。而在第二部分──关于〈
修行品〉中,则对本品的科判,稍作补充,及简介〈修行品〉
内容。在第三部分,则列举出与本品相关之研究成果,并简介
之。


关键词:1.《大乘庄严经论》 2.瑜伽行派 3.〈修行品〉
4. Sylvain L?i 5. 无著  6. 弥勒  7. 世亲
─────────────────────────
1.本篇论文改自笔者在中华佛学研究所之毕业论文──“梵
本《大乘庄严经论.修行品》初探”之第一章。

页20

一、前言

《大乘庄严经论》(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以下简称《
庄严经论》或MSA),是瑜伽行派(Yogaacaara)[注2]的典籍
。汉译共24品(梵典则为21品),内容广泛,并含有丰富的思
想,如种性说、三自性说、唯识说、瑜伽行、第一义说、佛陀
的三身说、如来藏、真如、法界、法性说与一乘说等。[注3]
《庄严经论》与《菩萨地》的各品名称一致,因此,胜吕
信静在对照《菩萨地》、《庄严经论》与《摄大乘论》的内容
之后,认为《庄严经论》的成立,晚于《菩萨地》,但其本颂
早于《摄大乘论》,而释文则晚于《摄大乘论》,并且很可能
是依《菩萨地》而造的。[注4]如其成立的先后次序如下:
[注5]

《菩萨地》→《大乘庄严经论》颂→《摄大乘论》本→
《庄严经论》释

不过,《庄严经论》与《菩萨地》虽讨论同样的主题,但
二者的旨趣却不相同。[注6]
《庄严经论》在唐代已有汉译本,[注7]而在经录中,关
于本论的注
───────────────────────────
2. 所谓‘瑜伽行派(Yogaacaara瑜伽师)’,正如其名,虽是
以瑜伽(Yoga)的实践(AcAra)为基础,不过,在理论上
,是确立了“唯识(vij~naptimaatra)”独自教义的佛教学
派的名称。与以“空性(`suunyataa)”为理论基础的中观学
派(MAdhyamika),同为大乘佛教的二大思潮,又加上代
表部派佛教的毗婆沙师(Vaibhaa.sika)和经量部
(Sautraantika)二学派时, 即名为佛教的四学派。 [被-皮+夸]
谷(1982,44)
3. 宇井(1961, 14ff)。(引自 MHSV 1997,1 )
4. 参考中村元主编(1977,138f)中,胜吕信静对《庄严经
论》的简介。而SBL(1990, 329)中,亦谈到此说。
5. 胜吕(1989,431)。
6. 胜吕(1989,335ff)。
7. 《庄严经论》,由唐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出,收于大正藏
31册,no.1604,pp. 589-662。


页21


释,亦记载有三本,但目前皆已佚失。[注8]直到近代,自1
907年法国学者S. Luvi在尼泊尔发现《庄严经论》写本,并校
订出版之后,即掀起研究《庄严经论》之风潮。所以笔者也想
藉此机会一探本论之奥秘。故笔者选〈修行品〉为研究主题,
一方面得以增强语文解读能力,另一方面可依此建立个人的修
行次第。

二、关于《大乘庄严经论》

(一)作者

关于本论作者,目前尚无定论。正如 S.L ?i [注 9 ]
说:“若无梵典原文为依据的话, 是无法知道原文真正的作者
, 在跋文( colophon )中,认为本论是由‘极清净时的大菩
萨( par le grand Bodhisattva Vyavadaata-samaya)’所说
, 而此跋文在藏译本与汉译本被转载( reproduit )[注 10
]。 ……我没有发现( retrouve )菩萨名。因此,也不可能
说作者是弥勒、无著,或其他的人,或虚构( soit fictif )
、或真实( soit reel )。”而关于本论的作者,目前学者们
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日本学者胜吕信静在《初期唯识思想?研究》一书中[注
11],试著从二种角度探讨本论作者,即:一、从经文中的归
敬偈与结文;二、诸译本及引文中所显示的传承,最后,他认
为:本论的形成,可能是由“结
───────────────────────────
8. 关于本论的释疏,有一、唐贞观4-19年,惠净撰之《大乘
庄严经论疏》10卷;二、《大乘庄严经论疏》11卷;三、
《大乘庄严经论记》9卷。后二者之作者不详,不过是唐代
所撰。SMM(1995,11)
9. S. Luvi(1911,introduction,p.7)。
10. 在梵本中,跋文为“mahaayaanasuutraala.mjkaare
suvyavadaata-samaya-mahaabodhisatva-bhasite”
( SL 1907,189),此处藏译为:“theg pa chen po mdo
sde'i rgyan bya.n chub sems dpa' chen po rtogs pa
rnam par bya.n bas b`sad pa las”(D260a5-6, P287a5-6),
唐译本则为:“大乘修多罗庄严经论极清净时,说已究竟”。
(大 31, 661c)
11. 胜吕(1989,66ff)。


页22

集”的方式而产生,所以偈颂可能是弥勒,亦可能是无著;而
长行亦可能是无著,亦可能是世亲造,或者说是多人共造的。
因此,他认为不必固执于二者选一的说法。
不过依近代学者们的主张,较具代表性者,则如[注12]:
? S. L?i:MSA与MSABh皆为无著作。[注13]
? A. Wayman:MSA 不是无著造,而对MSABh的作者,持
保留态度,不能确定是无著或世亲。[注14]
───────────────────────────
12. 参考小谷( 1984, 10 ), 而 [被-皮+夸] 谷(1993,14)
亦有提及。
13. S. L ?i( 1911,introduction,7f )中说:“汉译者
Prabhaakaramitra 说《庄严经论》是无著造,但慢他半世
纪的玄奘却说该论是由弥勒启示无著的。……而藏译者是
印度人 `Sakyasi.mha 及藏人 dPal brcogs ◎和其他的人
。不过不管他们的时间( date ),Prabhaakaramitra 一
定早于他们; 七世纪中叶之前,西藏刚刚开始他们的文明
( civilisation ),没有翻译家( traducteurs ),也
没有译本( traduction )。 我们应该认为整部著作,长
行与偈颂,是同一个作者──无著。 此外,尽管西藏人将
著作分为两部分,偈颂( texte )与长行( commentaire
), 分别为两个作者, 而中国的至元录◎( Tche-yuen
lou,编于 1264__1294 )将整部著作当作是无著菩萨作(
《昭和》 II,228c )。”
◎关于本论的藏译者,承蒙万金川老师之提示, 应是 dPal
brtsegs (吉祥积),而不是 dPal brcogs。
◎《至元录》, 又名《至元法宝堪同总录》,收于《昭和
法宝总目录》 II。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 1285 ),敕
命帝师拔合思巴等通达诸方语文、义学之沙门集于大都(
北平), 就西蕃大教目录,校订汉土经典,纪录部帙有无
、卷轴多少等而成此一切经目录。 其特色为有汉译藏经与
西藏藏经之对照,经律论题目均附梵名。 如其序文中说:
“念藏典流通之久, 蕃汉传译之殊,特降纶言,溥令对辩
。 谕释教总统合台萨里,召西番板底答,帝师拔合思八高
弟叶琏国师, 湛阳宜思,西天扮底答尾麻啰室利,汉土义
学亢理二讲主庆吉祥, 及畏兀儿斋牙答思,翰林院承旨旦
压孙安藏等,集于大都。 ……大兴教寺,各秉方言,精加
辩质。……复诏讲师科题总目,号列群函,标次藏乘,互
明时代,……作永久之绳规,为方今之龟鉴。 ”(《昭和
》 II,180b ))
14. 依[被-皮+夸] 谷(1973,1)中,得知此说出自("A Report
on the Sraavakabhuumi and Its Author (Asa.nga)",JBORS,
Vol.42, pp.324-325及Analysis of the Sraavakabhuumi
Manuscript, pp.30-31, p.40),不过笔者目前尚未见到
此资料。

页23

? [被-皮+夸]谷宪昭[注15]、小谷信千代[注16]、
山口益[注17]、Lamotte:MSA作者是无著,MSABh 为世亲。
?宇井伯寿[注18]:MSA作者是弥勒,MSABh为世亲。
虽然本论的作者,到目前为止仍无一定论,不过可以确定
的是大致不出弥勒、无著、世亲三者,造于西元第三到第五世
纪间。[注19]

(二)论名

梵语“mahaayaanasuutraala.mnkaara”(大乘庄严经论),
是由“mahaayaana”,“suutra”,“aala.mkaara”三个词
复合而成。其中“aala.mkaara(庄严)”一词,虽在梵语文
学中是一种注释体裁,[注20]不过,本论中之“aala.mkaara
(庄严)”一词,却含有开显经义的意思。[注21]如《大乘
庄严经论?缘起品》中说:“庄严大乘经论,谁能庄严?答义
─────────────────────────
15. [被-皮+夸]谷(1993,18f)认为:因弥勒是传说的人物,
因此,瑜伽行派的祖师应为无著。
16. 小谷(1984,10ff)依利他贤的归敬偈、智吉祥《经庄严
总义》的第一章第一偈 d句的解释、安慧在该论第十一〈
述求品〉的复注,及从世亲、无著之间的用语与思想的相
违处探讨,认为无著造颂,世亲注释。
17. 山口(1975,2f)依《庄严经论》的归敬偈,而说:“本
论是无著蒙大菩萨的神力而造”。而 Lamotte 教授亦认为
此说较好。参考小谷(1984,14)
18. 因为宇井认为弥勒是AD.270-350年间的人,并比照《摄大
乘论》中的引文,及法相宗圆测、慧沼的主张,认为无著
从弥勒处听闻后,传给世亲,而世亲依无著的教示造释。
因此,无著即非作者,亦非释者。不过,宇井认为“释”
,应该是世亲与无著共处时,世亲所造的。宇井(1979,1f)。
19. MHSV(1997,4)。
20. 《大乘庄严经论》成立的时期,适逢印度梵语文学最高峰
,即开展出丰满华丽的印度古典文化时期。 [被-皮+夸]谷
(1993,13)
21. “Ala.mkaara(庄严)”一词,除了《大乘庄严经论》之外,
亦有Abhisamayaala.mkaara(现观庄严论)、《中观庄严
论》与Abhisamayaala.mkaaraloka,此中,从“aala.mkaara”
的共同点而言,“aala.mkaara(庄严)”是一种注释体裁
,其目的是对庞杂的大乘典籍加以系统的整理,形成一新
的体系,并且支持他们所宣称的“这些新观念原本就隐藏
在诸经中”。(引自MHSV 1997,4)


页24

智能庄严。问义智云何庄严?答开作诸义。”[注22]因此,
在利他贤的《庄严经论初二偈解说》中,即说:此论的作者是
具有十地的自在性,即是一位大说法师(mahAdharmakathika)
,无余地(a`se.saartha)、不颠倒性(avipariitatva)、不虚诳
地(am.ri.satva)开显经义,即为本论的意趣。[注23]又在世
亲释、真谛译之《摄大乘论释》中,引用《庄严经论》时,说
:“经义深隐难解,如实显了经中正义,故名庄严经论。论解
此经故得‘庄严’名。”[注24]而《庄严经论》则说:“庄
严妙法,义入自心则生胜喜”,犹如美质加庄像,于镜前即生
欢喜一般,此妙法虽然已经具足自性功德,但为令众生得生爱
乐故,仍须如实开显。[注25]
关于“庄严”,在《瑜伽论》中,以红莲之敷荣、真金之
成具、美膳之得食、庆书之披阅、珍宝之受用等喻,说明“庄
严”义。而说:

如实开示如来所说经义,名庄严经。譬如红莲,虽生欢
喜,不如敷荣。又如真金,未为严具,虽生欢喜,不如
成功。又如美膳,未及得食,虽生欢喜,不如已食。又
如庆书,未暇开览,虽生欢喜,不如披阅。又如珍宝,
未得现前,虽生欢喜,不如已得现前受用。如是如来所
说经义,若未显发,虽生欢喜,不如开示,故说造论,
名庄严经。[注26]
───────────────────────────
22. 大31,590b。
23. 野泽(1936,60f)。而在智吉祥造的《庄严经论总义》中
也说:“于大乘法能生起欢喜故,本论名‘经庄严’”。
野泽(1938,113)
24. 大31,211b。
25. 承蒙惠敏法师的提示,此处“美质”与“妙法”是意味著
“自性清净心”的意思。
26. 大30,658b(以上二注引自早岛理1973,14)。关于此,在
《庄严经论》(大31,590b-c)中说:“譬如金成器,譬
如花正敷,譬如食美膳,譬如解文字,譬如开宝箧,是各
得欢喜,五义法庄严,欢喜亦如是。”并于长行中说:“
此中五譬,即譬彼五义庄严。……金成譬,为令信向转彼
心故;华敷譬,为令受教开示彼故;食膳譬,为令思惟得
法味故;解文譬,为令修习更不思故;开箧譬,为令证得
真实菩提分宝自觉证故。由此五义分别大乘,能令彼人得
生爱乐。”


页25

因此,本论中所谓“庄严”,是指开显经义的意思。
然而关于论名“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的解读,
学者间理解不同。如 [被-皮+夸]谷认为复合词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应理解为““mahaayaana”
=“suutra”+“aala.mkaara””,即“大乘=庄严经”,
并提到汉译《大乘庄严经论》即是“大乘=庄严经的论”。
[注27] 而宇井认为复合词“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应理解为“庄严大乘经的书(大乘?庄严??书)”[注28]
;胜吕则认为“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应理解为“大
乘经的庄严(大乘经?庄严)”[注29]。然而,关于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一词,虽各持不同观点,不
过三者皆认为本论是以宣扬大乘诸经思想为其目的之作品。

(三)章节

《庄严经论》的章节,在梵本、藏译本、汉译本各不相同
。其中,梵本虽分为21品,而事实上只有20品。又在MSA中,将
梵本第1“成立品”分为“Da.n po`i skabs(第一品)”与
“theg chen po skabs(﹝成立﹞大乘品)”,共为21品。而
在汉译本中,除了将梵本第1“成立品”分为“缘起品”与“成
宗品”之外,更将梵本第17“puujaasevaapramaa.naadhi○(
供养、亲近、无量品)”分为“供养”、“亲近”、“无量品”
三品,及梵本第21 “caryaaprati.s.thaadhi○(行住品)”
分为“行住品”与“敬佛品”,而成为 24品。
不过,由于梵本第1到15品,以及21品,在品末处,有标明
品数。而在第16〈波罗蜜品〉到第20〈行住品〉末没有品数,
而只有“终了”(samaapta.h)的字样。因此,S.L?i将此处分
类为第16〈波罗蜜品(paaramitaadhi ○)〉、第17〈供养、
亲近、无量品(puujaasevaapramaa.naadhi○)〉、第18〈菩
提分品(bodhipak.saadhi○)〉、第19〈功德品(gu.naadhi○)
〉,并将第20与第 21合称〈行住品
───────────────────────────
27. 谷(1993,24)。
28. 宇井(1979,1)。
29. 胜吕(1989,86)。


页26

(caryaaprati.s.thaadhi○)〉。
不过,对于S. L?i的分类,日本学者早岛理,对照无性之
MSAT、《菩萨地》的品目、及《庄严论?述求品》中的四十四
种作意,而认为写本中的第16〈波罗蜜品(paaramitaadhi○)〉
应分为二,即第16〈波罗蜜品〉与第17 〈摄事品〉。并举出无
性在此处的注释,说:“波罗蜜?自利?摄事?利他???。
故?自利?波罗蜜?第16章?说?终????、次?利他?摄
事品第17章?始??(波罗蜜是自利,而摄事是利他。所以说
自利波罗蜜第16章终了,下面开始利他摄事品第17章)”,[
注30]及在第17品末中说:“摄事品完了
(bsdu ba`i d.nos po`i skabs rdzegs so)”。[注31]依此
,早岛理把章节分为第16〈波罗蜜品〉、第17〈摄事品〉、第
18〈供养、亲近、无量品〉、第19〈菩提分品〉、第20〈功德
品〉、第21〈行住品〉。[注32]
关于早岛理的各品分章,小谷信千代虽提出疑问,不过并
没有论述,只说早岛理依无性的MSAT而将世亲之MSA第16〈波罗
蜜品〉分为第16〈波罗蜜品〉及第17〈摄事品〉,是件奇异的
事;并且认为藏译本将梵本第1〈成宗品〉分为〈第一品〉及第
2〈成立品〉,但却又在〈成立品〉品末处说:“成立大乘是佛
说第一章”,也是相互矛盾之事。[注33]
然而,若将藏译:弥勒本颂[注34]、MSA、MSAT、SAV,
及汉译本与梵典的品目对照时,可发现藏译本中,弥勒本颂、
MSAT、SAV、MSA的品目虽然皆为21品,不过在品目的分类上,
是有些差异的。如无性释的MSAT中,第1品虽为〈成立大乘品
(Then pa chen po sgrub pa`i
───────────────────────────
30. MSAT(P 146b3-5)。
31. MSAT(P 147b1)。(以上二注引自早岛理1973,8f)
32. 早岛理(1973,8f)。
33. 关于此,野泽(1938,120)中亦提出质疑。
34. 小谷(1984,54f)。文中,小谷信千代提到:“关于弥勒
本颂的藏译本,D版与P版在章节的分类上是有差异的。如
P版第一品为〈成立品〉,最后〈行住品〉则分为〈行品〉
与〈住品〉。而D版则分为第一〈初品〉,第二〈成立品〉
,及最后〈行住品〉”。


页27

skabs)〉,但在相对于梵本的〈波罗蜜品(paaramitaadhi○)
〉,则分为二,即第16〈波罗蜜品(pha rol tu phyin pa`i skabs)
〉与第17〈摄事品(bsdu ba`i d.nos po`i skabs)〉;但世亲
释的MSA,则是将相对于梵本第1〈成立品(siddhyadhi○)〉
,分为〈第一品(Da.n po`i skabs)〉与〈﹝成立﹞大乘品
(theg chen po skabs)〉二品,这是与唐译本一致的。
因此,笔者认为若如早岛理依无性之MSAT,而将〈波罗蜜
品(paaramitaadhi ○)〉分为第16〈波罗蜜品〉与第17〈摄
事品〉时,虽然不能说不可以,不过就单从唐译本及藏译本之
世亲释而言,S. L?i分类似乎较为理想。

三、关于《修行品》

(一)科判

在原典中,虽没有判释,不过在行文中,世亲将本品分为
八大科目,并在长行中,略加注明。而在智吉祥(j~naana`srii)
《庄严经论总义》(Suutraala.mkaara-pi.n.daartha, mDo Sde
rgyan gyi don bsdus pa)[注35]中,把世亲的注明──
“4、明远离劣乘作意(k. 14-15)”分为“所成(k. 14)”
及“能成(k. 15)”;而将“5、明遮怖畏无自性自性清净
(k. 16-19)”分为“5.1、示怖畏处(k. 16)”、“5.2、
遮怖畏无自性(k. 17)”及“5.3、遮怖畏自性清净(k. 18-
19)”。如:(k.表示偈颂,并以楷体标示智吉祥的新增部分

1、明修行分别  k. 1-6
  1.1、明知义  k. 1
  1.2、明知法  k. 2
  1.3、明随法  k. 3
  1.4、明同得  k. 4
  1.5、明随行  k. 5、6
───────────────────────────
27. 编号与对应偈颂是参考野泽(1938,133f)。


页28

2、明于修行不放逸所作  k. 7-10
  2.1、依胜国土轮明  k. 7
  2.2、依善人轮明  k. 8
  2.3、依自正愿轮明  k. 9
  2.4、依先福轮明  k. 10
3、明依烦恼从烦恼出离  k. 11-13
4、明远离劣乘作意  k. 14-15
  4.1、所成  k. 14
  4.2、能成  k. 15
5、明遮怖畏无自性自性清净  k. 16-19
  5.1、示怖畏处  k. 16
  5.2、遮怖畏无自性  k. 17
  5.3、遮怖畏自性清净  k. 18-19
6、明遮贪所生罪  k. 20-23
7、明修行差别  k. 24-28
8、明三轮清净  k. 29
不过,笔者认为在“1.1、明知义”的部分,由于偈颂为:
“智者了知二──人、法无我之后(1ab);依于三种[三昧]
,于[有无]二者中,离虚妄与真实(1cd)。”从本颂的内容
,可知是在表达“二无我”与“三三昧”。并且此二者,又有
先后关系,所以,笔者将“1.1、明知义”分为“1.1.1、二无
我(k. 1ab)”及“1.1.2、三三昧(k. 1cd)”。
又关于“7、明修行差别(k.24-28)”的五个偈颂,是明
菩萨的九种正行。而其内容,与《摄决择分?菩萨地》相同。
[注36]在《摄决择
───────────────────────────
36. 在《摄决择分?菩萨地》中(大30,695a-b)提到菩萨有
九正行,其内容与本论〈修行品〉“7、修行差别”中的
内容相同。如《摄决择分?菩萨地》中说:“依于自义与
他义。一于生死正行,二于有情正行,三于自己正行,四
于诸欲正行,五于身语意业正行,六于不应损恼有情正行
,七于无间修善法正行,八于内心奢摩他正行,九于增上
慧法毗钵舍那正行。
云何菩萨于生死中行于正行?谓如病者于所有病于辛苦药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


页29

分?菩萨地》中,此九种正行被分为“自义”与“他义”二类
。而对此九种正行,安慧在SAV[注37]中,把第四到第九种正
行配合“布施波罗蜜”等六度来注释。因此,笔者参考《摄决
择分?菩萨地》及SAV,将第一到第三种正行,归类为“自义”
,第四到第九种正行,归类为“他义”,并以楷体标示之。故
今科判如下(以楷体明笔者新增部分):
1、明修行分别  k. 1-6
  1.1、明知义  k. 1
   1.1.1、二无我  k. 1ab
   1.1.2、三三昧  k. 1cd
  1.2、明知法  k. 2
  1.3、明随法  k. 3
  1.4、明同得  k. 4
  1.5、明随行  k. 5、6
2、明于修行不放逸所作  k. 7-10
  2.1、依胜国土轮明  k. 7
  2.2、依善人轮明  k. 8
  2.3、依自正愿轮明  k. 9
  2.4、依先福轮明  k. 10
3、明依烦恼从烦恼出离  k. 11-13
4、明远离劣乘作意  k. 14-15
  4.1、所成  k. 14
  ───────────────────────────
行于正行?谓如良医于有病者;云何菩萨于自体上行于正
行?谓如善巧家长于未成就幼童;云何菩萨于诸欲中行于
正行?谓如商主行于商路于诸财货;云何菩萨于身语意业
行于正行?谓如浣染衣者于诸衣服;云何菩萨于不应损恼
有情行于正行?谓如慈父于己膝上放失便利婴孩小儿;云
何菩萨于无间修诸善法中行于正行?谓如求火者施功于燧
;云何菩萨于内心奢摩他中行于正行?谓如其主于能致财
可委付者;云何菩萨于增上慧法毗钵舍那中行于正行?谓
如善幻者于诸幻事,余决择文更不复现。”
37. 见SAV(D 259a3, P 288b3)。


页30

4.2、能成  k. 15
5、明遮怖畏无自性自性清净  k. 16-19
  5.1、示怖畏处  k. 16
  5.2、遮怖畏无自性  k. 17
  5.3、遮怖畏自性清净  k. 18-19
6、明遮贪所生罪  k. 20-23
7、明修行差别  k. 24-28
  7.1、自义
   7.1.1、行于轮回  k. 24ab
   7.1.2、行于众生  k. 24cd
   7.1.3、行于自心  k. 25ab
  7.2、他义
   7.2.1、行于欲尘  k. 25cd
   7.2.2、行于业  k. 26ab
   7.2.3、行于不恼害  k. 26cd
   7.2.4、行于恒常  k. 27ab
   7.2.5、行于三昧  k. 27cd
   7.2.6、行以般若  k.28ab
   7.2.7、总结自他义  k.28cd
8、明三轮清净  k. 29
(二)内容

〈修行品〉,共有29个偈颂,全品分为八个大主题,内容
是关于菩萨的自利修行。[注38]
───────────────────────────
38. SAV(D 248a2-6, P 275b6-276a2)中说:“我如果为他人
解说如何寻求[菩提]的法,那即是利他行;若依此法而
自己去修行,即是自利行。因此,多闻者,应该为别人开
示[自己所]听闻的法。[又]为利益自己,自己本身也
必需修行。故于〈弘法品〉之后,开示〈修行品〉。
  其次,对有眼睛的人来说,手中拿著酥油灯,[这样]
自己与他人都能见到路。[然而]拿著酥油灯的盲者,仅
能令他人见道路,却无益于自己见到


页31

然而在本品第一偈的长行起始处,世亲列出“知义”、“
知法”、“法随法行”、“同得行者”、“随法实践”五个修
道的项目;而无性的MSAT中,则与偈颂配合而说:第一偈明“
知义”;第二偈明“知法”;第三偈明“法随法行”;第四偈
明“同得行者”;第五、六偈明“随法实践”。而对于此,安
慧在SAV中,则将“法随法行”解说为“得入暖等信解行地的修
行”;“同得行者”,即是与进入初地的菩萨;“随法实践”
,则是从二地到十地中,以二智(无分别智与清净的世间智)
断除所知障。
而早岛理[注39]将此五个修道项目配合“闻、思、修”
慧,而说:“知义”是闻慧,“知法”是思慧,“法随法行”
以后是修慧,即──“法随法行”是世间的修道,“同得行者
”与“随法实践”是出世间修道;又若以“菩萨道──五道”
与此六颂配合时,第一到第三偈是“信、解、行、地”,即第
一偈为“资粮道”,第二、第三为“加行道?四善根位”,第
四偈为“见道”,第五、第六偈为“修道(二地到十地)”。
因此岩本明美[注40]则参考本论〈述求品〉中的“四十
四种作意”与早岛理及野泽静证的说法,进而以“知义”等之
五种修道项目,将第13〈修行品〉与第14〈教授教诫品〉[注
41]结合起来,而说:第14〈教授教诫品〉中展现的内容,是
相当于“修慧”──第3偈“法随法行”以后的详细说明。
───────────────────────────
路。同样地,为别人开示如何寻求[菩提]之法,而自己
没有修行的话,仅仅只能利益别人,而无益于自己。因此
,应解说寻求[菩提]之法及利他之法,[并]为自利故
,[自己]应该修习。故于〈弘法品〉之后,开示〈修行
品〉。”
39. 早岛理(1976,14ff)。野泽(1957,21)亦提及此。
40. 岩本(1996,69f)。
41. 〈教授教诫品〉共有51个偈颂,而其内容依MHSV(1997,
23)粗略的科判,即是:一、世间之修证k. 1-22;二、
顺抉择分k. 23-27、三、见道k. 28-41、四、修道k. 42-
45ab;五、佛地k. 45cd-46;六、教授之大威德k. 47-49
;七、四种教诫k. 50;八、总结k. 51。


页32

因为在第14〈教授教诫品〉第1到27偈,是说明“暖、顶、
忍、世第一”修行阶段的菩萨,是“法随法行”的内容开展;
第28到41偈,是说明“见道”阶段的菩萨,又与“同得行者”
的内容共通;而第42到46偈,则是说二到十地的修道,即对应
于“随法实践”的内容。因此,岩本明美认为第14〈教授教诫
品〉的内容,是“法随法行”、“同得行者”、“随法实践”
的开展。
对于〈修行品〉中的29个偈颂,岩本明美则认为第7到29偈
颂,其中的教理甚深,并需深入思考的。如第7到10偈,是说在
“法随法行”之前必须积聚的资粮,因此详述为“修行不放逸
的所作”。又第11到13偈,是“以烦恼出离烦恼”为主题,对
此三偈,世亲释为密意,而针对此密意,即是显说。总之,第
7偈以后的内容,与初6偈的主题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可以将
第1到6偈配为“知义”(闻慧),而第7到29偈配为“知法”
(思慧)。

四、研究成果回顾

自从1907年,S. L?i出版梵本校订本之后,而引起学界对
本论的注意。虽然S. L?i在1911年出版的法译本中,依唐译本
与MSA而做订正。不过,对S. L?i的校订本,1956年武内绍晃
依写本A本、B本,及MSA、唐译本而作了些补充校订。而在195
8-1961年,长尾雅人出版Index to the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的Corrigenda中,对S. L?i本也做了些订正。之后,又有舟桥
尚哉依九种写本再校订,使《庄严经论》的梵本益发明确。以
下笔者分为二方面──关于全论及〈修行品〉的研究成果加以
评析。

(一)关于全论

?写本
目前发现的写本有十三种[注42],即:收藏于日本龙谷
大学的A、B
───────────────────────────
42. 在SBL(1990,330)中,却例举出14种写本。不过,在SMM
(1995,3)中,举出已发现的写本有13种。笔者认为,
SBL所列出的14种写本中,第3

页33

本,及收于尼泊尔National Archives的C,D,E,F,G本,以
及在西
───────────────────────────
种BSP II tr697与第6种舟桥略号Nx,此二本是相同的。
因此,目前发现的写本应有13种。
  从SMM的对照中,可知编号NGMPP Ms. No. 3-697的E本
,即是舟桥的代号Nx本 (SMM 1995,3),也就是笔者在
原典篇中,校勘用的写本之一。不过,依舟桥对Nx本的叙
说,他认为在尼泊尔的目录中并没有Nx本的编号(舟桥19
85,35)。然依笔者所见,相对于舟桥Nx本的E本,在其首
页即有尼泊尔National Archives的编号──NGMPP Ms.
No. 3-697,而对此,SMM中亦提出对舟桥的质疑。
  事实上,笔者并没有见到SBL中所提到的第3种写本BSP
tr 697。不过从SBL 的描述中,可以得知BSP tr 697是9.5
×5 inch*的贝叶,并以Devanaagarii书写,每片贝页有8行
,共有18片。而依SMM的描述,编号NGMPP Ms. No. 3-697
的E本为24×12cm的贝叶,以Devanaagarii书写,贝叶有7-9
行,共252片(依笔者所见为251片,而SBL中亦记载为251
片)。因此,从字体、行数而言, BSP tr 697与E本是相
同的。
  又从编号而言,舟桥编号Ns本,在SMM的编号是NGMPP
Ms. No. 3-291,而在SBL则编为BSP tr 291。依此而言,
SMM的编号NGMPP Ms. No. 3-291是 BSP tr 291,那SMM的
编号NGMPP Ms. No. 3-697不也就是BSP tr 697?(这一点
在SMM 1995,7 中亦有提及)。
  从以上字体、行数、代号,笔者认为SBL中,第3种写本
BSP tr697与第6种Nx本,是同一个写本。依笔者推测,SBL
之所以将此二种写本分为二,是因为受舟桥的影响。因为
在舟桥(1985,15f)一文中提到:“依尼泊尔National
Archives 的目录,记载《庄严经论》的完本有四种,及加
上只有18叶的断简(No. tr 697),共有五种”。不过依
舟桥说,他后来又拿到一种写本,是尼泊尔National
Archives 的目录所未记载的,因此他命之为Nx本。故笔者
推测,SBL的编者,很可能并没有见到写本Nx与编号tr 69
7的写本,而是依舟桥的叙述,而将代号为NGMPP Ms. No.
3-697的Nx本与只有18叶的断简片(No. tr 697)本分为二

   *SBL中,对贝叶的尺寸大小,以inch计算,而SMM则以
cm计算。不过以舟桥代号之Na,Nb本为例,在SMM中,Na为
“32.5×12cm”,而Nb为“30.5×12.7cm”,不过在SBL中
,Na,Nb皆为“12×5 inch”。因此,笔者认为SMM 与SBL
对贝叶的尺寸大小的标准不同,所以对SBL的BSP tr697及S
MM的E本中,贝叶的大小,不予考虑。


页34

藏的四种版本。[注43]而舟桥校订整理前九种写本,并提出与S.Luvi
本之间的关系,如表:(括号内的是相对于舟桥代号的写本,
......是表示传抄自类似前者之写本,──是表示传抄,Ns本
─→Nc本表示Nc本传抄自Ns本)

Ns(C)本─┬─> Nc(D)本─┬─> A本
(1678年写)│ (1907年写)│
   │ └─>NB(F)本──>NA(G)本
   ├─>NX(E)本
│(1907年写)
├─────────>B本
  :
:....>Luvi本 :................> NP(H)本
(1907年刊)...:
:................> N (I)本

至于写本的刊行,目前有1995年京都法藏馆出版的《梵文
大乘庄严经论写本》。本书共分二个部分,第一是前言,第二
是将写本A本与B本全文刊载。在前言部分,编者列举出有关《
庄严经论》已发表的相关论文与书籍,并略加解析。且把S. L?i
的梵本与A, B, C, D, E, F, G七种写本、四种藏译版本──Cone,
Derge, Narthang, Peking各品之页码,对照比对;及简介各写
本的特征。

?梵本校订
关于整部论的梵本,共有三种校订本:
1、Sylvain Luvi , ed., AsaGg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Expos ? 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icule selon le Systme
Yogaacaara, Tome I, Librairie
───────────────────────
43. 在MHSV(1997, 10f)中,提到西藏所传的四种写本,(
简称为JBORS-Journal of the Bihar(and Orissa)
Research Society)为:一、Spos-Khang寺所藏的断片(
JBORS, 21-1, p.31);二是Vor寺所藏,可能是偈颂本(
JBORS, 21-1, p.38);三是包含《庄严经论》的断片写本
(JBORS, 21-1, p.33);四是Vairocanarak.sita论师对于
包括《庄严经论》在内的六部论所作的注解(JBORS, 21-
1, p.38)。


页35

Honor?Champion, iteur, Paris, 1907。
2、S. Bagchi, ed.,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of
Asa.nga , the Mithila Institute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Reserch in Sanskrit Learning, Darbhanga, 1970.
3、Swami Dwarika Das Shastri, ed.,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by Arya Asa.nga with Hindi Summary by Acharya Narendra
Deva, Bauddha Bharati, Vaaraanasii, 1985.
Bagchi本,是依S. L?i本为底本,[注44]并在文中,对
S. L?i 本稍作校订。而Shastri的校订本,所依不详。不过
Shastri本书逐页附上了S. L?i本的页码,并在S. L?i本缺
漏部分,也一样缺漏,且有不少错误。[注45]


?现代语译本
在现代语译本方面,有:
1、法译:Sylvain L?i, ed., Asa.ng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Expose 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ehicule selon le Syst?e
Yogaacaara, Tome II, Librairie Honoru Champion, iteur,
Paris, 1911。
2、日译:
(a) 宇井伯寿,《大乘庄严经论研究》,岩波书店,1979。
(b) 谷宪昭、荒井裕明校注,《大乘庄严经论》,
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3。
3、英译:
(a) S.V. Limaye,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by Asa.nga,
Delhi, 1992.
(b) Robert. A. Thurman, MaitreyanAtha's Ornament
of the Scriptures of the Universal Vehicle,
explained by Vasubandhu, American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1979.
在日译本(a)中,宇井伯寿参考写本A与B本,对S. L?i本
作了些
─────────────────────────
44. Bagchi(1970, Introduction 21)。
45. SBL(1990,332)。不过笔者尚未见之。


页36

微的校订,并在内文中,将唐译本与日译对照比对,令人清楚
唐译本与梵本之间的差异。而(b)中, [被-皮+夸]谷则把唐译本(大31
, 589~661)和译,不过在其注脚中,略加说明汉译本与梵本
之相异处。
关于英译本(a),在MHSV(1997,21)中说:“S. V.
Limaye的英译本对梵文误解处甚多,且其英文程度有相当的问
题,宜采审慎保留的态度”,而本书在SBL中,亦未曾提及。不
过在SBL中,对(b) Robert. A. Thurman之译本,却有如下之评
语:“大至是英译全译。但是(在笔者确认的Hamburg 大学的
影印本)既无任何解说,亦无任何译注。没有修订Luvi本的错
误,只是依样地使用,依据甚么校订,又如何决定原文,不知
其详。不能为学术研究,是一般启蒙书吧!”。[注46]

(二)关于〈修行品〉
?关于原典校注
1、 舟桥尚哉〈‘大乘庄严经论’?原典考──随修品?
业伴品(???教授品)?中心???──〉,收于
《印佛研》33-1,53-59,1984。
2、 岩本明美〈‘大乘庄严经论’第14章世亲释Skt.??
??〉,收于《禅文化研究所纪要》21,京都,1-29
,1995。
关于1,舟桥以S. Levi本为底本,参考九种写本,而对修
行品、业伴品、教授品补充校订。而2中,虽与〈修行品〉没有
直接的相关,不过因〈教授教诫品〉的内容与〈修行品〉有密
切的关系,因此笔者纳入之。


?关于教理思想

───────────────────────────
46. SBL(1990,332)中说:“一应,英译全译。???,(
笔者确认?Hamburg 大学???-??)解说?译注?何
???。Luvi本????直??,????使?????
思????,??校订?基?????????????
决定??????,详细?不明。学术研究????得?
,一般启蒙书?????”。而关于R. A. Thurman之译
本,笔者尚未见之。


页37

1、 早岛理〈法随法行(dharmaanudharmapratipatti)?
?语义?意义〉,收于《南都佛教》36,1976。
2、 岩本明美〈‘大乘庄严经论’第14章“教授教诫章”
?背景I──付‘大乘庄严经论’第14章世亲释和译─
─〉,收于《禅文化研究所纪要》22,京都,45-99,
1996。
3、 [被-皮+夸]谷宪昭〈“自性清净”觉?书〉,《印佛研》29-1
,1980。
在1中,早岛理从法随法行(dharmaanudharmapratipatti)
一词,探讨此词所具有之实践思想的内容及其开展。并对BHSD
中的“anudharma”一词,加以补充、订正。文中,首先探讨关
于复合词“法随法行(dharmaanudharmapratipatti)”一词之
解读,从巴利辞书(CPD,[注47]DPL,[注48]PTC,[注49]
PTSD为主)中,找出原始佛教中法随法行的实践思想,及分析
“法随法行”一词在大乘佛典、菩萨道中的实践思想。又在“
菩萨道中的法随法行”一节中,早岛理将〈修行品〉MSA与SAV
的第一到第六颂和译,并配合“资粮道”等五道,及“闻、思
、修”三慧,给予“法随法行”一定位。在2中,岩本明美以“
知义”、“知法”、“法随法行”、“同得行者”、“随法实
践”五个修道项目,结合〈修行品〉与〈教授教诫品〉,而说
〈修行品〉是明“知义”、“知法”,而〈教授教诫品〉是“
法随法行”、“同得行者”、“随法实践”的开展。3则是对本
品第十六到十九偈之考察。


?相关品之译注
1、 小谷信千代 《大乘庄严经论?研究》,京都:文荣
堂,1984。
2、 西藏文典研究会“西藏文献???佛教思想研究第1、
2号”《安慧造‘大乘庄严经论释疏’──菩提品??
》,山喜房,
───────────────────────────
47. V. Treckner, D. Andersen&H. Smith, A Critical Paali
Dictionary, Copenhagen 1944。
48. R. C. Childers, Dictionary of the Paali Language,
London 1875。
49. E. M. Hare, Paali Tipitakam Concordance, London 195
2。

页38

1979,1981。
3、 释惠敏、关则富 《大乘止观导论──梵本《大乘庄
严经论?教授教诫品》初探》,台北:法鼓文化,19
97。
其中1和3是本论《大乘庄严经论?教授教诫品》的译注,
而2是本论《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的译注。由于此二品的内
容,与〈修行品〉的内容有关,如〈教授教诫品〉是〈修行品〉
前六偈中“法随法行”以后的开展。而〈菩提品〉中,对“法
界”的诠释,亦与本品第16到19偈有关。


页39

[参考书目]
小谷信千代
---1984 《大乘庄严经论?研究》,京都:文荣堂。
山口益
---1975 《世亲?成业论》,京都:法藏馆。
中村元主编
---1977 《新?佛典解题事典》,东京:春秋社。
宇井伯寿
---1979 《大乘庄严经论研究》,东京:岩波书店,(初版:
1961)。
早岛理
---1973 〈菩萨道?哲学──‘大乘庄严经论’?中心???
──〉,收于《南都佛教》 30。
---1976 〈法随法行(dharmaanudharmapratipatti)??语义
?意义〉,收于《南都佛教》 36。
岩本明美
---1996 〈‘大乘庄严经论’第14章“教授教诫章”?背景I─
─付‘大乘庄严经论’第14章世亲释和译──〉,
收于《禅文化研究所纪要》22,京都,45-99。
野泽静证
---1936 〈利他贤造‘庄严经论初二偈解说’?就?〉,收于
《宗教研究》新13,60-81。
---1938 〈智吉祥造‘庄严经论总义’????〉,收于《佛
教研究》2-2,东京,104- 154。
---1957 《大乘佛教瑜伽行?研究》,京都:法藏馆。
 谷宪昭
---1980 〈“自性清净”觉?书〉,《印佛研》29-1。
---1982 〈瑜伽行派?文献〉,收于平川彰、山雄一、高崎
直道编辑《讲座?大乘佛教8──唯识思想》,东京
:春秋社,43-76。
---1993 《大乘庄严经论》,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页40

胜吕信静
---1989 《初期唯识思想?研究》,东京:春秋社。
冢本启祥、松长有庆、矶田熙文 编著
---1990 《梵语佛典?研究III 论书篇》,京都:平乐寺书店

蒋忠新编注
---1988 《梵文“妙法莲华经”写本》,北京:中国社会佛学
出版社。
释惠敏、关则富
---1997 《大乘止观导论──梵本《大乘庄严经论?教授教诫
品》初探》,台北:法鼓文化。
Luvi , Sylvain
---1907 Asa.ng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Expos?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ehicule selon le Syst?e
Yogaacaara, Tome I, Paris: Librairie Honor?
Champion, teur。
---1911 Asa.ng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Expos?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ehicule selon le Syst?e
Yogaacaara, Tome II, Paris: Librairie Honor?
Champion, teur。

略 语 等
A 龙谷大学图书馆所藏A本(大谷探险队传来西域文化资
料No .615)
B 龙谷大学图书馆所藏B本(大谷探险队传来西域文化资
料No .614)
Ba S. Bagchi, ed.,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of
Asa.nga, Darbhanga : the Mithila Institute of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Reserch in Sanskrit
Learning, 1970.
D 《德格(sDe dGe)版西藏大藏经》(《台北版西藏大
藏经》,台北:南天书局, 1991)
E Nepal─German Manuscript Preservation Project Ms.
No.3-697; B.rhatsuuciipatram II kramaa.nka.h
MS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bhaa.sya(唐译本名
为《大乘庄严经论》,藏译本名为mDo sde`i rgyan
gyi b`sad pa)
MSABh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bhaa.sya
MSA T Asvabhaava(无性)作,`Sakyasi.mha 与 dPal brtsegs
译,Theg pa chen po'i


页41

mdo sde'i rgyan gyi rgya cher b`sad p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tiikaa)
P 《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京都大谷大学监修,西藏
大藏经研究会编辑,东京·京都,1957。
SAV Sthiramati (安慧)作,Municandra与lCe bkra Zis
译,mDo sde rgyan gyi 'grel b`sad (Suutraala.mkaara
─v.rtti─bhaa.sya)
SLI Sylvain L?i, ed., Asa.ng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Expos?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icule selon le
Syst?e Yogaacaara, Tome I, Paris: Librairie Honoru
Champion, Uditeur, 1907。
SLII Sylvain Luvi, ed., AsaGga, Mahaayaanasuutraala.mkaara,
Expos?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icule selon le
Syst?e Yogaacaara, Tome II, Paris: Librairie Honore
Champion, Editeur, 1911。
SMM 神子上惠生主编,《梵文大乘庄严经论写本》,京都:
法藏馆,1995。
MHSV 释惠敏、关则富合著,《大乘止观导论──梵本《大乘
庄严经论?教授教诫品》初探》,台北:法鼓文化,
1997。
SBL 冢本启祥、松长有庆、矶田熙文编著,《梵语佛典?研
究III论书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90。
f. 表连续,如:山口(1975,2f)表第27页与28页。
ff. 表连续,如:小谷(1984,10ff)表第10页及连续几页。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