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长阿含经新译 八 散陀那经


2014/9/3    热度:245   

  白话文:长阿含经新译 八 散陀那经

  (八)散陀那经{八}

  大意:

  散陀那居士到乌暂婆利梵志女林(梵志之园),拜访尼俱陀梵志,及其五百名梵志弟子。在相互论议的场合时,梵志们曾对他夸言而说:欲论破佛陀之说,是件很容易之事。此事被佛陀以天耳听到,佛陀就前往他们所住的林中,去论破他们所修的苦行法。佛陀说苦行并不是解脱的道法,佛陀说净修五戒、十善,乃至四无量心,才是苦行之第一胜。佛陀又说解菩提,导众生于彼岸,使人解脱等事。是时因波旬(魔王)欲扰乱梵志们听佛说法的道心,佛陀不理他,就和散陀那居士离开现场,而梵志们听佛说法后,即欢喜奉行!

  大意:本经叙述散陀那居士在于乌暂婆利梵志女林,而诣尼俱陀梵志和五百梵志共为谈论之处时,梵志们曾对他说欲说破佛陀乃易如反掌之事。佛陀以天耳听到此事时,就诣于他们所处的林中,去说破他们所修的苦行法,并不是解脱的道法。佛陀乃阐述净修五戒、十善,乃至四无量心,为苦行的第一胜,也说明菩提,以导引众生至于彼岸等法。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罗阅祇(王舍城)的毗诃罗山(位于城东,为王舍城周围的五山之一),在那七叶树的窟内(第一次结集乃在这里举行的),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在。

  这时,王舍城内有一位居士,名叫散陀那(和善优婆塞)。他乃好行游观,日日(每天)都出城外,而至于世尊之处。那个时候(有一天),那位居士,仰头观看太阳时,默默自念而说:如现在去观见佛陀的话,并不是时候。因为现在世尊必定是在静室,正入于三昧(禅定)而思惟真理之时,诸比丘众也同样的正在禅静之时,我现在宁可往诣乌暂婆利梵志女林(优昙婆罗林,为异学者之园)之中,须待太阳升高一些之时,当诣世尊之处,去礼敬问讯,并诣诸比丘之处,去致敬问讯。

  这时,在梵志女林中,有一位梵志,名叫尼俱陀,和五百名梵志之子同止住在于那个林园里。当时,诸位梵志们都聚在于一处,都在放高声而作大论,然而都俱说遮道浊乱之言(无意义,没有法益等谈话),都以此而终其日。或者在论国事,或者就是谈论战斗兵仗之事,或者论国家义和之事,或者论大臣及庶民之事,或者论车马游园林之事,或者论坐席、衣服、饮食、妇女之事,或者论山海龟鳖之事,唯有谈说像如是的这些遮道之论(对于学道之事来说,均为是背道而行的俗事),都是以这些谈论去度过其日子而已。

  这时,那些梵志曾经遥见散陀那居士到这边来,就敕令其徒众,叫他们都应静默而说:「所以的缘故为何呢?因为那位沙门瞿昙的弟子现在从外边向这里来。在沙门瞿昙的白衣弟子中,这位是最上的人,他必定会来这里,所以你们应该要静默!」这时,诸梵志就依令而各自默然。

  散陀那居士也就于此时到达梵志们之处,就向他们问讯后,退在一边坐下来。他对梵志们说:「我的师父世尊,乃常乐于闲静,不爱愦闹,不如你们与诸弟子们处在于人中,都高声大论,但说遮道无益之语啊!」

  梵志就向居士说:「沙门瞿昙是否曾经和人共言论吗?众人由于如何而得以知道沙门有大智慧呢?你的师父常好独处在于边地,犹如瞎牛在吃草,而偏逐其所见的。你师也是像这情形一样,乃偏好独见,喜乐在于无人之处。你的师父如到这里来的话,我们当会称他为瞎牛。他常自说他自己有大智慧,然而我乃用一言就可以使他穷竭,能使他默然无语,有如龟之藏六(龟的四脚头尾都缩入其壳内,这样可以保持没有甚么灾患。)我乃以一箭射中他,使他没有逃逸之处!」

  那时,世尊正在闲静室,世尊用天耳听到梵志居士之作如是之论,就出七叶树窟,往诣乌暂婆利梵志女林。这时,那位梵志遥见佛陀到这边来,就敕诸弟子说:「你们应静默!因为瞿昙沙门欲到这里来。你们慎勿起迎、恭敬礼拜,也不可以请其坐。就取一别座,给他,随他去坐就成了。他如果坐下来后,你们就应当问他:沙门瞿昙!你从本来,到底是用甚么法去教训你的弟子,叫他们得安隐之处,叫他们净修梵行的呢?」

  那时,世尊已渐至于那个林园,这时,那位梵志却不知怎样的自己站起来,而去渐迎世尊,而作如是之语:「善来!瞿昙!善来!沙门!很久不相见了,今天是由于甚么因缘而到于此地的呢?(被甚么风把你吹来的呢?)可以在前面小座!」那时,世尊即就其座、曾经熙怡(欣悦的样子)而笑,默默的自念而说:这些诸位愚人,都不能自专,先立要令(要旨),竟不能全(佛未来时,说甚么要以一语道破佛法,以一箭可以射中,使佛不能逃避,而佛来时,却这样的谦逊起来?为甚么言行不一致呢?)所以会这样的原因,乃是佛的神力使他的恶心自然的败坏的!

  这时,散陀那居士即礼拜世尊的双足,然后在于一边而坐。尼俱陀梵志问讯佛陀后,也坐在于一边,他白佛说:「沙门瞿昙!从本以来,是用甚么法教去训诲你的弟子,使其得安隐之处,使其净修梵行的呢?」世尊告诉他说:「且止!梵志!我法乃很深广,从本以来,教诲诸弟子,而得安隐之处,而净修梵行,并不是你所能及的。」又告诉梵志说:「就是你的师父,以及你的弟子所行的道法,有清净的,也有不清净的,我都统统能尽说的。」

  这时,五百位梵志的弟子们,各各都举出声音,自己相互而说:「瞿昙沙门有大的威势,有大的神力(神通变化之力),他问己义,乃开他义(他人问他的教义,他却抑制自己的教义,而反问他人的教义,也就是以他人的教义为论议。)」

  这时,尼俱陀梵志白佛说:「善哉!瞿昙!愿您分别此义(请开示)。」佛陀告诉梵志说:「谛听!谛听!当会为你阐说。」梵志回答说:「愿乐欲闻。」(很欢喜听您的教法。)

  佛陀告诉梵志说:「你所行的都是卑陋之法,如离服(不穿衣服)而裸形(裸体),而用手去障蔽,不受瓨食(不从瓶口去取食物),不受盂食(不从碗,或皿去取食物),不受两壁中间食(不从阈的内侧去取食物),不受二人中间食(二人正在受用食则不取),不受两刀中间食(两杖中间的食物即不取),不受两盂中间食(不取置在乳钵内的食物),不受共食家食(不受共俱而食的食物),不受怀妊家食,看见狗在其门前,就不受其食,不受多蝇之家之食,不受邀请之食,他言先识,就不受其食;不食鱼类,不食肉类,不饮酒,不食两器的食物,一餐一咽,乃至七餐而止,受人的益食,不过七益,或者一日一食,或者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而一食,或者又食菜,或者又食莠(秽杂之草),或者食饭汁,或者食糜米,或者食稴稻,或者食牛粪,或者食鹿粪,或者食树根、枝叶、果实,或者食自落之果实。

  或者被衣,或者披莎衣,或者穿树皮,或者以草襜身,或者穿鹿皮,或者留头发,或者被毛编,或者着冢间之衣,或者有常举手的,或者不坐床席,或者有常蹲的,或者有剃发而留髦须的,或者有卧在于荆棘的,或者有卧在于果蓏之上的,或者裸形而卧在于牛粪之上的,或者一日浴三次,或者有一夜浴三次,用算不尽的众苦,去苦役此身体(以上都以苦行为主而修的行)。你的意见如何呢?尼俱陀!像如此的修行者,可以名叫净法吗?」梵志回答说:「此法乃为清净,并不是不清净之法。」

  佛陀告诉梵志说:「你说这些法为清净之法,我应当在于你所谓的净法中,阐说有垢秽之事。」梵志说:「善哉!瞿昙!请您随便讲说,我很乐意听您所讲的!」

  佛陀告诉梵志说:「那些苦行的人,都常自计念而说:我行如此(指其苦行为优胜),当得供养恭敬礼事。这乃是垢秽之事(会妄惑净心,为污染的秽法,也就是带有烦恼之法。)那些苦行的人,得人的供养后,乐着坚固,爱染而不舍弃,不晓得远离,不知道出要(不知出离生死的要

  道),这就是其垢秽(烦恼法)。那些苦行的人,遥见人来之时,就会和人一同坐禅,假如没有人时,就随意坐卧,这就是垢秽。那些苦行的人,听他人所说的正义,却不肯印可(不认为是对的),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他人有正问,却悋而不回答,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假若看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时,就会诃责而喝上,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如看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之物的话,就会呵责人,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有不净食,则不肯施人,如有净食的话,就贪着而自食,不见自己的过错,不知出要,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都自称自己为善,而毁呰他人,这就是其垢秽。

  那些苦行的人,会为杀生、偷盗、邪YIN、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取、嫉妒、邪见等颠倒之法(有时仍会行十恶业,并不是苦行就不犯规),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会懈堕而喜于忘,不修习禅定,没有智慧,犹如禽兽那样的不知在作甚么?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会起贡高、憍慢(自视为胜,他人为劣之心,五上分结之一)、慢、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慢心),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没有信义,也没有反复(不反悔),不修持净戒,不能精勤而受人的训诲,都常和那些恶人为伴党,都作恶不知休止,这就是其垢秽。那些苦行的人,都多怀瞋恨心,喜好做巧弄伪,自怙(自恃)自己的见解,爱好求人的长短,恒怀邪见(拨无因果),和边见(执常、执断、都偏于一边的见解)俱在,这就是其垢秽。你的意见如何呢?尼俱陀!像如是的行为的话,可以说是清净与否呢?」

  回答说:「是不清净的,并不是清净的。」佛陀说:「我现在当会在于你的垢秽法里面,更说清净没有垢秽之法。」梵志说:「唯愿阐说!」

  佛陀说:「那些苦行的人,并不自计念:我的修行乃为如是(指很用功),当会得到他人的供养、恭敬、礼事,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没有烦恼,没有垢秽的清净法。虽为用功修持,也不思念人的恭敬)。那些苦行的人,得人的供养后,其心不会贪着,晓知远离,知道出要之法,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坐禅均有常法,不管是有人,或者是没有人在那里,都不会有不同(坐禅不是坐给人看的,是为自己的功行。故都有一定的常法)。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听说他人的正义,就欢喜而印可(承认其功德),这就是苦行者的无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他人向其正问(问的有理),就为人欢喜解说,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见有人供养沙门、婆罗门的话,就会代其欢喜,而不会呵止人,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见沙门、婆罗门食更生之物时,也不会呵责他,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有不净食

  时,其心也不会悋惜;如有净食的话,也不会染者,都能反见自己的过咎,而知出要之法,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并不称誉自己,也不毁废他人。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不贪取、不嫉妒、不邪见(以上为十善业),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乃精勤而不忘,好习禅坐的功行,多于修习智慧,不会如兽之愚痴,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起贡高,不憍慢,不自大(不增上慢),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常怀信义,都修反复之行(忏悔之法),能持守净戒,勤受人家的训诲,常和善人作为伴党,而积善不已,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那些苦行的人,不怀瞋恨,不作巧伪,不恃怙自己的见解,不求他人之短,不怀邪见,也没有边见,这就是苦行者的离垢法。你的意见如何呢?梵志!像如是的苦行的话,是否为清净离垢之法吗?」

  回答说:「如是!这实在是清净离垢之法的。」梵志又白佛说:「齐于此苦行(这种范围的苦行),是否名叫第一,名叫坚固之行吗?(得第一、得真实之行吗?)」佛陀说:「未也,始是皮耳(还不是,还是刚起步,如树之外皮而已。对于最上位来说,是属于开始,对于真实位来说,是属于树皮的程度)。」梵志说:「愿说树节!」(节为禁制,也就是由树皮而进行到树的核心的修行阶梯)。佛陀告诉梵志说:「您应当善听!我现在当会为你说。」梵志说:「唯然!愿乐欲闻!」

  佛陀说:「梵志!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杀生、不教人杀生。自己不偷盗、不教人偷盗、自己不邪YIN,不教人邪YIN。自己不妄语,也不教人去说妄语(四禁制)。他也以慈心而遍满于一方,其它的各方也同样的以慈心遍满。其慈心广大,没有其他之第二可比类,而为无量,而没有结恨,而遍满于世间(都以慈,而没有怨)。心以悲与喜与舍,也同样的道理。能齐于此苦行,名叫树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梵志白佛说:「愿说苦行坚固之义!」佛陀告诉梵志说:「谛听!谛听!我当会为你解说。」梵志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是的!世尊!我很乐意听佛的阐说。)

  佛陀说:「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杀生,也教人不可杀生。自己不偷盗,也教人不可以偷盗。自己不邪YIN,也教人不可以邪YIN。自己不妄语,也教人不可以妄语。他乃以慈心遍满于一方,遍满于其余的他方,也是同样的。其慈心乃广大,无二而无量,没有结恨,而遍满于世间。其悲心、喜心、舍心,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苦行的人,自己识知往昔之无数劫前之事,过去一生、二生,乃至于无数生,其中国土的成败,劫数的始终,都尽见尽知。同时又能自己见知如下之事:我曾经出生为那些种姓,为如是的名字,食如是这般的饮食,有如是的寿命,如是所受的苦乐,从彼处而转生于此处,从此处而转生于彼处。像如是的尽能忆起无数劫之事。这就是,梵志!就是那些苦行者的牢固无坏!」

  梵志白佛说:「甚么为之第一呢?」佛陀说:「梵志!谛听!谛听!我当会为你解说。」梵志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陀说:「那些苦行的人,自己不杀生,也教人不可以杀生。自己不偷盗,也教人不可以偷盗。自己不邪YIN,也教人不可以邪YIN。自己不妄语,也教人不可打欺诳人的妄语。他乃以慈心遍满于一方,其余之他方,也同样的遍满。其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没有结恨,而遍满于世间。悲心、喜心、舍心,也同样的道理。那些苦行的人,自己能识知往昔无数劫之事,如一生、二生,乃至于无数生的那些国土的成败,劫数的终始,都能尽见尽知。又能自知白见如下之事:我曾经转生于那种姓族的家庭,为如是的名字,食如是的饮食,有如是的寿命,像如是的所经过的苦乐,从那个地方转生于此地方,从此地方又转生于那个地方等,像如是的,都能尽忆起无数劫前以来之事。他能以天眼净观众生之类,众生之死在于此,而转生于彼,其颜色的好丑,由善恶业而所趣的地方,随行业之所堕处,都能尽见尽知。又能知道众生之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诽谤贤圣,信邪倒之见,其身坏命终之后,堕入于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等事。或者有众生,其身行善,口与意也行善,都不诽谤贤圣,见正信行(正见正信之行),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往生于天、人当中等事。那些行者都能天眼清净,而观见众生,乃至他们的随行所堕之事,都没有不见知,这就是苦行的第一优胜的。」

  佛陀又告诉梵志说:「在这些法当中,又有优胜的,我都常说此法去化度诸声闻,他们都以此法而行梵行!」这时,五百名梵志的弟子,都各大举声(都发出高大的声音),大家自相谓言:「现在观察世尊,发见世尊为最尊最上,我师乃不及于世尊。」

  这时,那位散陀那居士对梵志说:「你从来自己说:『瞿昙如果到这里来的话,我们应当要称他叫做瞎牛。』世尊现在来在这里,你为甚么不称世尊为瞎牛呢?再者,你刚才说:『当用一言,去困穷那位瞿昙,能使他默然无语,好像龟之藏六那样(头尾四脚都缩入其壳内)。你说可以无患,而能用一箭去射中,使他没有逃避之处。』你现在为甚么不用你的一言,去穷困如来呢?」

  佛陀乃问梵志说:「你能忆记刚才曾经说过这种话吗?」回答说:「实在说过。」佛陀告诉梵志说:「你是否不从先宿的梵志之处,听闻诸佛、如来,乃独处于山林,乐于闲静之处,如我今天乐于闲居,不如你们之法之那种乐于愦闹,而说无益于修行之事,以过终日吗?」梵志回答说:「听到过去的诸佛乃乐于闲静,独处于山林,有如今天的世尊那样,不如我们之法之乐于愦闹,说无益之事,以终于日呢?」

  佛陀又告诉梵志说:「你岂不念:瞿昙沙门能说菩提(道,为觉者所证的真理),自己能调伏自己,也能调伏他人。自己得止息,也能使人得止息。自己能渡至彼岸,也能渡人至于彼岸。自得解脱,也能解脱他人。自己得灭度(寂灭,涅槃,佛法最高的境界),也能灭度他人等事吗?」

  这时,那位梵患,乃从他的座位站起,到佛前,头面向佛作礼,双手扪摩佛足,自称自己之名而说:「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现在要自归依,而礼拜在世尊的双足下。」佛陀告诉梵志说:「止!止!且住!我要使你的心能知解,那时,便可以来礼敬。」这时,那位梵志就重新礼佛双足,然后退在一边而坐。

  佛陀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为了利养才为人说法的吗?千万不可以起此心!如果有利养的话,就尽施给你。我所说之法,乃为微妙第一之法,都是为了灭除不善,增益善法的!」又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为了名称(称誉),为了被人尊重之故,为了为导首(领导人物)之故,为了眷属(为多诸徒众)之故,为了大众(为得大众的赞仰)之故,才为人说法的吗?千万不可生起这种心!现在你的眷属,都尽属于你。我所说之法,乃为了灭除不善,乃为了增长善法的。」又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以你放置在于不善聚,在于黑冥聚之中吗?千万不可生起此种心!诸不善聚,以及黑冥聚,你但舍弃,我自会为你说善净之法的。」

  又告诉梵志说:「你是否认为佛陀乃黜(绝、退)你在于善法聚、清白聚吗?千万不可以起这种心!你但在(尽可)于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我自会为你说善净法,为你灭除不善之行,使你增益善法。」

  那个时候,五百名梵志的弟子,都端心正意(诚心诚意)的听佛所说。这时,魔王波旬(为恶魔波旬的音译,为障碍学佛之人的道行的鬼神)曾作如是之念:此五百名梵志的弟子,现在都端心正意的从佛听法,我现在宁可去破坏他们之心。那时,恶魔就用其自己的大力,去坏乱大众之心。那个时候,世尊就告诉散陀那说:「此五百位梵志的弟子,乃端心正意的从我听法,天魔波旬却来坏乱其心。现在我欲回去,你可以一同回去。」那时,世尊即用右手接散陀那居士,放置在其手掌中,就乘虚空而归去。

  这时,散陀那居士,和尼俱陀梵志,以及五百位梵志的弟子,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完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