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主要典籍之评述


2014/9/3    热度:278   

  三论宗主要典籍之评述

中国佛学院 理净
  三论宗的主要典籍大致可分为经论和章疏两大部分。就经论而言,三论宗所弘扬的经论很多。择其主要的有四经四论,其中属于“经”的有四大经和四小经,称为“三论十二部”。就章疏而言,三论宗注疏的章疏也很多,其主要的有三玄章、三论疏、三经疏,称为“三三部”。一般来说人们都知道三论宗的思想是依据《般若经》而建立,依三部论而立宗。为了使学者能够更完整系统的了解三论思想,今专用一章来解绍关于三论宗所依据的经论大概。
  三论宗所依经论
  一、三论宗所依四部大经
  “经”为各宗派之所通用,任何一个宗派并没有把那几部经作为自己宗派所专用,使得其它宗派不能讲说。可是,每一个宗派却有自己宗派所依据和遵循的固定经典。三论宗本来对于一切经论主张一味平等,没有高低浅深之分。但为了能够与其它宗派抗衡,显出三论宗的思想有经可依、有经可证,所以三论宗的祖师列举了四部经作为三论宗的主要依据经典。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最初成道后为文殊、普贤、观音等诸大菩萨所说的经典之一。是体现大乘佛教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和因行果德如宝华庄严的经典,表现了大乘佛法最高最究竟的思想境界。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总共有六十卷。后人为了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此译本的梵文原本有三万六千颂,是由慧远的弟子支法领从于阗(今新疆和田)请来,于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在扬州(今南京)道场寺,请天竺三藏法师佛驮跋陀罗译出。初译出时分为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共分三十四品。总共由七处、八会的说法内容而组成。
  (二)、《八十华严》,为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也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总共有八十卷,称为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此译本的梵文原本有四万五千颂,是由唐则天武后遣人从于阗请来,并请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在洛阳大遍空寺译出。武则天亲临译场首题品名,菩提留志等参预译经,分为八十卷三十九品,由七处九会说法而组成。
  (三)、《四十华严》,为唐德宗贞元时的般若三藏法师译本,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益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总共有四十卷,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四十华严》。此译本的梵文原本有一万六千七百颂,系南天竺乌茶国王亲手书写并遣使从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送赠来唐。唐德宗嘱罽宾三藏法师般若在长安崇福寺译出。分为四十卷,名《普贤行愿品》。
  《华严经》为大乘佛教思想建立的依据,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此经的义理为古今佛教内外学人所一致尊重。自从南北朝有判教以来,一致将《华严经》判为顿教,而判其它经典为渐教或不定教。隋吉藏判三***时,以《华严经》为根本***,其它经为枝末***或摄末归本***;天台判在化仪四教中判为顿教;唯识判为中道教;华严自家判为一乘圆教。这说明《华严经》在佛教各宗派中一致认为是最圆满的顿教法门。
  《大品般若经》:全称《摩河般若波罗密经》,共二万二千颂,分为二十七卷,九十品。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五年在长安(公元403年)译出。《般若经》是印度原始佛教中出现最早的一部大乘经典。在公元前四世纪之末时就有《小品般若》从印度流出。后于公元179年(汉光和二年)由竺佛朔和支娄迦谶译为《道行般若》,共有十卷本。到三国时有颖川朱士行以《道行》义不足,于公元260年西行求法,到于阗得《般若经》梵本九十章,遣弟子弗如檀送到洛阳,由竺叔兰和无罗叉于公元291年共译为《放光般若》,共三十卷。至姚秦时代,有鸠摩罗什大弘龙树学说,在翻译《大智度论》的同时,也译出了《大品般若经》,疑经文有异,即以释论以勘正,文义既具足,而且经论并翻,所以《般若》的传译是极为完美的。虽然后来初唐玄奘法师依据二万五千颂本重译《大般若经》,第二会七十八卷为《大品般若》。但对于中国佛学的影响还是以罗什译的《大品般若》为最大。
  《大品般若》依据经文的次第可分为五重:(一)、从《序品》以下至第五品为“舍利弗般若”,主要以佛使舍利弗谈菩萨智慧,谈菩萨二谛;(二)、从第六品至第二十六品为“须菩提般若”,主要以佛与须菩提谈菩萨三解脱门,谈摩河衍摩河萨;(三)、从第二十七品至第四十四品为“信解般若”,主要以佛与帝释谈般若福德,令初发心者生信解。又为弥勒说菩萨行,令已成熟者入甚深般若;(四)、第四十五品至第六十六品为“实相般若”,主要讲说魔幻魔事和阿鞞跋致(不退转)相,令久修之人功深不退;(五)、从第六十七品至经末为“方便般若”,主要详说菩萨境行果而以方便为指归。
  《法华经》:全称《大乘妙法莲华经》,共二十七卷,分为二十八品。为姚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译。在罗什翻译之前,西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就有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在罗什翻译之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又有阇那崛多、达磨笈多重勘梵本,补订什译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此三种译本,今皆并存。
  今依据此经之内容可分为五门:一者、《序品》,是说明佛说《法华经》之缘起。二者、从《方便品》至《法师品》竟九品,明法华体无二之法,是开三乘而显一乘,明乘方便乘真实。三者、从《见宝塔品》至《如来寿量品》竟六品,明法华常住法身之果,是开近显远,明身方便身真实。四者、从《分别功德品》至《嘱累品》竟六品,明修行法华所生之功德,是说菩萨功德不可思益,明一乘即是菩萨行。五者、从《药王本事品》至经末六品,明流通华之方法轨则,是属于本经之流通分。
  此经二十八品广演大乘教义,明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实。一部《法华》的主要思想,无非是在明“开权显实”和“会三归一”。佛昔日说出世三乘皆是真实,修三乘因得三乘果。概括而言,经文虽然有七卷,但其教义只有二义。一者开方便门,二者显真实义。开方便门者,开二种方便,显真实义者,显二种真实。假三车于门外,为引导贪戏之童子,设化城于中道,以接引疲惫之众生,名为乘方便;皆是吾子,等赐大车;既知此息,共到宝所,名为乘真实。是为开三乘之方便,显一乘之真实,名为乘方便乘真实。燃灯受记,伽耶成道,王宫降生,双林示寂,名为身方便;逸多不见其始,穷学莫测其终,六趣无以摄其生,力负无以化其全体,名为身真实。是为释迦如来虽生而非实生,虽灭而非实灭。灭而不灭,以显法身常住;生而不生,以明方便应化。名为身真实身方便。真应二身与权实二教皆为《法华》开权显实之纳要。
  《大涅盘经》:又称《大般涅盘经》或《大本涅盘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性相、涅盘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教义的经典。此经最早传入中国的汉译本,是相传后汉支娄迦谶所译的《梵般泥洹经》两卷,但早已佚失。又有东晋高僧法显于义熙十七年(公元417年)与梵僧佛陀跋陀罗共译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经》。今所流通的汉译本是北凉玄始十年(公元421年)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以沮渠蒙逊之请,在姑藏(今甘肃武威)译出的《大般涅盘经》,共有四十卷,分为一十七品。被称为北本《涅盘》。此经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由凉地传到江南以后,刘宋名僧慧严、慧观等因文言质朴而品数疏简,遂共谢灵运加以修治,并依法显译六卷本《泥洹经》增加品目,改为二十五品,三十六卷。被称为南本《涅盘》。
  此经义理丰富而精至,其内容要点,为针对灰身灭智的小乘涅盘而说,阐述佛身常住不灭,及常乐我净之义。又不同于大乘中的三乘五姓之说,而显示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都当成佛,并广说与涅盘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因此,此经可称为大乘佛教的极谈。此经又与《般若》非常相近,皆明佛性者名第一义空;又与《法华》也有相同之处,《法华》“会三归一”的思想与《涅盘》“是三乘之法,说言一乘;一乘之法,随宜说三”是相一致的;也与《华严》也相同,皆讲“般若波罗蜜”是佛法之精要。正因为由于此经畅演大乘教义,议论宏辟,精义叠宜,因而从开始译出以来,即在中国佛教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涅盘经》宣说半满二字,以牛乳五味形容佛所说法的深浅先后,因而启发了中国学者对释迦教相的施设。最早是道场寺沙门慧观以《涅盘经》五味而立五时判教,判《涅盘》为常住教。隋天台宗判五时八教,也判《涅盘》为圆教。唐华严宗判为五教,亦判《涅盘》为圆教。因此,《涅盘经》是各宗判教的依据,为中国佛教的判教作了贡献。在中国佛教史上被认为佛陀最后圆满的说教。
  二、三论宗所依四部小经
  这四部小经也是般若性空方面的重要典籍。因为四部大经篇幅太长,不易讲说。所以又列举此四部小经作为讲说三论义理的经论依据。如《大乘玄论》卷五中说兴皇朗讲三论,每次方式不同,共有十条。其中第七条说:“七者或直唱《无行》、《佛藏》等经,然后入论,欲明经论相成,共显一道,经旨可见,论意易明。”这就是说,此四经与三论是相辅相成,以经显论,经论释经。故直唱《无行》、《佛藏》等经,即能达到“经旨可见,论意易明”的效果。但后来这四部小经,只有《维摩经》讲说盛行,其余三部就很少有人讲说了。
  《思益梵天所问经》:简称《思益经》,是姚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共有四卷,分为一十八品。此经有三种译本,在什译之后,有西晋月氏国三藏法师竺法护所译,名为《持心梵天所问经》,共有四卷,一十八品。另外,还有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所译,名为《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共有六卷,未曾分品。在此之外,还有明会稽显圣寺沙门圆澄,依《思益梵天所问经》作简注,内容分为四卷二十四品。天亲菩萨曾造《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四卷,经菩提流支译为中文。
  此经是一部大乘经典,在显大乘妙理,实相第一义。概述佛为思益梵天等诸大菩萨说诸法空相寂灭之理。所谓梵天者,色界初禅天离欲界之YIN欲,寂静清净,故名梵天。此之梵天与外道所说梵天不同(外道所说的是大自在天,为婆罗门教的三大神之一)。初禅有三天,曰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而通常称为梵天者,是指大梵天王而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深信佛法。每适佛初成道,必最初前来请佛转***。释迦初成道时,亲证无上菩提清净、寂静、光明、无诤,故默然而住,无所宣说。待大梵天来请,世尊受请已,往波罗奈鹿野林中,为五比丘转正***。思益是梵天名,或译为持心,或译为胜思惟。此经于十二部经中,属于论议。借问答辩明实相妙理,故名思益梵天所问。
  《诸法无行经》:简称《无行经》,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共有上下两卷。此经有两个译本,另外有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名为《佛说诸法本无经》,共有上中下三卷。此经旨在明第一义谛,阐述诸法之实相,本来无有善恶之分别,一味平等。第一义谛者在明一切法无非实相,而实相者无相。故于第一义谛中,一法不立。所谓一法不立者,非是断灭,而是于相明性,于异明不异。不异者性也,异者相也。法相差异无量无边,法性空寂妙湛不动。
  然性相不一,亦复不异。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不纵不横。不二不别。何以故?良以诸法皆不可得故。诸法性相因缘而现,皆不可得故。性不可得,相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以不可得不可得故,立性相假名。故于第一义中,一法不立,一法不舍。虽立性相假名,而性相皆不可得。如是之法名第一义空。
  世尊大觉,洞彻性相。故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于空知无量故,以世谛说法。于无量知空故,以第一谛说法。令众生闻世谛,悟入第一义谛,闻第一义谛,悟入涅盘,故说此经。若论无量知空,当知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平等无分别者,即是毕竟空义,无相义、无作义、无生义、无所有义、无取相义、佛义、菩提义。
  “行”者,生灭义,取相义、分别义,有起有作义。所谓“无行”者,是言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无起无作,一切法空。所谓“空”者,非是空法,而空其“见”。若空其见,则不见有不见空,不见性不见相,不见人不见我,不见善不见不善,不见是不见非,不见毁见不誉,不见生死不见涅盘,不见烦恼不见菩提,乃至不见佛不见众生。如此一切不见,即是第一义谛。
  凡夫不然,修空观者,起心观境。将空境用自心听,以能观之见,观所观之境。所以凡夫之人观空观有,皆是我见,皆是取相。所以观有固然不空,观空亦然是有。有以见故,于是见有见无,见性见相,见人见我,见善见恶,见是见非,见生死见涅盘,见烦恼见菩提,乃至见佛见众生。以如是分别故,乃生憎见爱见,贪见嗔见,顺见违见。于是起种种行,造种种业。于毕竟无中,生一切有见。于三界六道中,取二十五有。佛知一切众生,皆以有见落入生死,故说此《诸法无行经》以度众生。
  《佛藏经》:亦名《选择诸法经》,为姚秦鸠摩罗什译,共有上中下三卷,分为十品。此经未见其它译本。此经以实相为体,实相者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一切诸法无非实相,故一切诸法,皆悉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此经内容是阐述佛法僧戒,体皆实相。所以佛法僧戒者,皆悉无生无火无相无为。实相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相含藏一切法,故名之为“佛藏”。
  此经属于大乘律之经典,内分为十品:诸法实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净戒品、净法品、往古品、净见品、了戒品、嘱累品。主要论述诸法之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及诸法实相。并为破戒比丘有十忧恼箭,而诃责其种种罪相,又告诫“不净说法”这大罪报。本经未特别论述菩萨律仪,此为异于其它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条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
  《维摩诘经》:又称《维摩诘所说经》、《净名经》或《维摩经》,因为此经旨在阐述维摩诘所证之不可思益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益解脱经》。此经为姚秦鸠摩罗什所译,名为《维摩诘所说经》,共有三卷十四品。此经汉译本有六种译本:(一)、后汉严佛调所译,名为《古维摩经》共一卷;(二)、吴支谦所译,名为《维摩诘所说不可思益法门经》,共有两卷;(三)、西晋竺法护所译,名为《维摩诘所说法门经》共一卷;(四)、西晋竺叔兰所译,名为《毗摩罗诘经》共三卷;(五)、姚秦鸠摩罗什所译,名为《维摩诘所说经》共三卷;(六)、唐玄奘法师所译,名为《佛说无垢称经》共六卷。今现存本有罗什译本、支谦译本、玄奘译本三种译本。
  此经之中心人物维摩诘居士为佛陀住世时印度毗舍离城长者,昔时佛陀在毗舍离城,有五百长者之子往诣佛所,请佛为之说法。维摩诘称病,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藉此机会与佛派来的问病之文殊师利等,反复论说佛法“不二法门”之义理,故因成此经。本经是基于“般若空”之思想,以阐扬大乘菩萨之实践之道,说明在家信徒应行之佛法大道。全经以维摩诘为中心人物,通过与文殊菩等共同谈论佛法之方式,以宣扬大乘佛教真理。为继《般若经》之后的初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
  三、三论宗所依四部论
  三论宗亦称为四论宗,就是因为三论宗主要依据四部论,而建立三论思想体系。学习三论思想必须要学好这四部论,可以说这四部论包括了整个三论思想。在这四部论中《中论》尤为重要,因此三论宗也称为“中观宗”。此四论皆以大乘第一谛为究竟之理,以破邪显正为宗旨。但各部论又各不相同,有各自的测重点。同中取异,存异求同,相辅相成,同为一体,共同完成三论宗的思想体系。
  《中论》:是龙树菩萨所造,青目菩萨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名为《中观论》共四卷,分为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五颂。因为《中论》是讲中道正观之理,故又称为《正观论》。《中论》主要讲“破”的理论,但各品皆以“观”字为名者,是因为《中论》是主要破教内学教之人迷教而错误理解教义。所以用比较客气的口气,以商讨的意味来纠正错误的知见。《中论》破异论所用的方法常是以直退两事征求,使被破者进退两难,无言再辩。以此“否定之否定”之论法宣扬大乘佛教之“中道”正法。这才是最彻底的中道理论,既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主张所谓的八不中道即是无所得中道。这种独特的般若思想不仅为印度中观学派之根本立场,也是中国三论宗所主张的主要思想理论。
  《中论》的内容主要是畅明“中观”,从所诠得名,所以称为《中观论》。“中”是正确真实,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二边之见;“观”观察、抉择、了知之意,观体是智慧,观用是体悟。以智慧去观察、体悟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而不观有无颠倒等知见之分别法相,名为“中观”。此观的所观是“中”,中就是缘起正法。即用正确的观慧去观察缘起正法,而通达缘法的真实相,所以中观也叫“观中”即观八不中道之妙理。此缘起法是世间的一切法,缘起的因果事相众生不能完全了达,缘起法的内在法性,更是一般人所不能认识的。佛陀悟证到缘起的真实相,彻底的开显了甚深法性,阐明了大乘佛法的诸法实相。
  《中论》是以“二谛”为宗。因为二谛是佛法的根本,此论就是为了阐明佛法的根本,所以以二谛为宗。又如来自行化他皆以二谛为根本,论主学佛申显佛法之根本大意,所以《中论》以申明二谛为宗。中道实相虽然是佛法理性之根本,但诸法实相是言忘虑绝、无名无相,众生无由得悟。真性是离言的,要因言而显理,所以如来于无名相中说二谛教,令学教之人因教而悟理,所以二谛为显理之根本。所以说以二谛为本,即是以中道实相为本。佛法是佛所说的言教,此言教不出真俗二谛,因此二谛为佛法之根本。
  本论著疏主要有:《无畏论》龙树着(藏译本);《中论注》佛护着(藏译本);《般若灯论》共十五卷,清辨着;《大乘中观释论》共十八卷,安慧着;《入中论释》月称着;《顺中论》二卷,无着着;《中论疏》十卷,吉藏着;《中论述义》民国善因着;《中观颂讲记》台湾印顺法师着;《中观疏记》二十卷,日本观澄着;《中观品释》一卷,日本快宪着。
  《百论》:印度提婆菩萨着,婆薮(世亲)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共上下两卷,分为十品。所以名为《百论》者,是因为此论有一百个偈颂,以偈得名,名叫以法立名。《百论》有三种不同的《百论》,一是《经百论》,二是《字百论》,三是《四百论》。所谓《经百论》者,也叫《百论经》。是因为此论是长行体裁,长行就是“修多罗”而修多罗是“经”的梵名,所以此论名为《经百论》。所谓《四百论》者,也是因为论有四百个偈颂。又名《法百论》、《辩百论》或《广百论》。所谓《字百论》者,因为论共计有一百个字,也叫《百字论》。是提婆菩提在临终时用自己的血写成。此论是综合了前二论的精华,其意与二论相同。
  《百论》的主要内容是继承了龙树的“中观”思想,以大乘佛教之空、无我等义理,破斥了数论、胜论等外道之执见,主要是以破外道邪见为主。此论产生于公元三世纪左右,正是外道盛行时期,提婆为了振兴大乘佛法,与外道当面互相辩论,破斥了胜论、数论等外道的理论观点,论证世界万有“毕竟空”的理论观点,以申显佛法正义,所以造此论。在《百论》中保存了数论派和胜论派的学说,对于研究印度三世纪哲学诸派之形成,是保贵数据。本论在我国与《中论》、《十二门论》并称为三论,为三论宗的根本经典之一。
  《百论》是以“权实”二智为宗,因为《百论》是提婆菩萨当时与外道面对面辩论,没有思考的余地,余凭智慧辩才。这样就必须要具备权实二智,方能使外道屈服。正因为提婆具有善巧方便智和真实智,所以才能对外道所提出的思想理论,能够当机立断的给予反驳,这种智慧和辩才非常人所能为,因此说《百论》是以“权实”二智为宗。如《百论序》云:“百论者盖是通圣心之津途,开真谛之要论。”
  本论著疏主要有:《百论疏》三卷,吉藏着;《百论释义》两卷,刘常净着。
  《十二门论》: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全一卷,分为十二品,二十四颂。此论为三论宗所依据之重要经典,以十二门来阐述大乘佛教空观思想,为《中论》之刚要性概述。所谓“十二”者,是说此论立十二门大乘教义,破遣学教之人的十二种妄执。通过破病而显教,使众生悟入诸法实相,所以称“十二门”。又十二为一个圆满之数,比如:一日为十二时,一年有十二个月,而佛所说八万四千法门总摄为十二部经,佛陀之教义又如十二因缘等等,依此意义,所以称“十二”。再者,本论观诸法皆空,观十二因缘也毕竟空,观十二因缘空,是还灭门,灭除生灭,理无不显,病无不除。其实“十二”门只是随机施教。所谓“门”者,即是开通义,因为论为通经而作,学论能通达佛说的经典,所以论为通经之门。又此十二门,即是菩萨所说之教,能使人们因此名教通达中道第一义,这就是教为入理之门。因此称为《十二门论》。
  《十二门论》是以“境智”为宗,如果从总体来看,三论宗的宗旨是“破邪显正”,因此三部论皆应以二谛为宗。因二谛是破邪之后所显的理。但今文为了表示三部论的特点各有不同,所以今立《十二门论》以境智为宗。因为《十二门论》主要讲“真空实相”,由观真空实相之境,而发生中道般若智慧,由境发慧,由慧观境而有六度万行,方便法门,广度众生,即是境智之意。今《十二门论》是倡导大乘空义,以能通达此大乘空义,而具足六波罗蜜万行。因此《十二门论》是以境智为宗,建立一切法。
  本论著疏主要有:《十二门论疏》六卷,吉藏着;《十二门论略疏》一卷,吉藏着;《十二门论疏》二卷,元康着;《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卷,法藏着。
  《大智度论》: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共计有一百卷。因为《大智度论》是注释《大品般若经》的,所以又称为《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简称《智度论》、《大论》、《智论》、《释论》等名。“大”即是摩诃意,“智”即是般若意,“度”即是波罗蜜多意。因此《大智度论》是属于释经论。相传本论之原文有十万颂,今本百卷可能是罗什缩译而成。最初之三十四卷为全译本,是《大品般若经》初品之注释,其后各卷为罗什缩译。本论若全部译出,大约有一千多卷。此论为大乘佛教之重要论著。
  此论对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规定、僧伽之解脱等资料介绍甚为详细。所引用之经典、论著包括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初期大乘佛教之经典,并且涉及到胜论派、数论派及其它印度哲学思想,可谓当时之佛教百科全书。本论立足于“诸法实相”之肯定的立场,阐明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和六度万行的实践。所以本论不仅为了解龙树以前佛教学说之大典,并且龙树以且大乘佛教之思想皆以本论为中心。这也是龙树被誉为“八宗之祖”的理由所在。
  《大智度论》是以二慧为宗,《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所以说《大品经》的宗旨就是《智度论》的宗旨,《大品般若》共有三十卷,九十品经文,龙树菩萨将全文分为二道,即般若道和方便道。此二道也称二智或二慧。在体名“智”,在用名“慧”。今佛说二道欲令众生悟入佛智,所以称为二慧。即实慧和方便慧。《大乘义章》卷十九云:“知于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今《大品论》前六十六品说般若道,后二十四品明方便道。此二慧即是诸佛法身父母,一切菩萨无不从此而生。《维摩诘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从此生。”所以说《大品》以如实慧和方便慧为宗,今论既是释经,亦应以二慧为宗。所以《大智度论》是以二慧为宗。
  本论之着疏主要有:《大智度论抄》二十卷,慧远着;《大智度论疏》昙影着;《大智度论疏》十四卷,僧侃着;《大智度论释》十卷,行贺着;《释论玄门》一卷,慧思着;《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慧影着。
  三论宗之章疏  所谓章疏者,“章”是指专章专著的作品,名为义章。“疏”是指注疏,解释经论的著作,是经论文言的注解,为疏通经论的文义,令人易懂为“疏”。三论宗的经论章疏总有数十种之多,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今选其主要的说有三经、三论、三玄章。因此其章疏仅举出三经疏、三论疏和三玄章,此九部可称为三论宗的“三三部”。若欲广研此宗者,则不限于此几部。为了讲说适当,三论宗列举了比较容易讲说,篇幅长短适中,但完全代表三论思想的经论作为三论宗的依据经论。有《大品经》、《维摩经》、《法华经》三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三论玄义》、《大乘玄论》、《二谛章》三玄章,这几部经论篇章不大,比较易弘,因此作为三论宗的基本典籍。
  一、三经疏
  所言“三经疏”者,这里主要是指在三论宗的所有经论中选出的比较有代表性,而且又容易弘讲的三部经,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三部经的思想内容,所以又选取了这三部经的最好注疏,所以称为“三经疏”。
  《大品经义疏》:共十卷,隋吉藏撰,今收于《续藏》第三十八册。其内容分为十门:(1)释经题,先依次详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等义,次就修多罗之义,广举诸家之说,并解其义。(2)序说经意,阐明佛说“摩诃般若”之因缘,总明九种因缘而说此经。(3)明部傥多少,叙说般若波罗蜜分为三类:一者两种般若,即共声闻,不共声闻;二者三种般若,即光赞、放光、道行;三者五种般若,即摩诃、金刚、天王问、光赞、仁王般若。(4)辩开合,明示般若五时八部之别,谓即非浅深次第前后相成。(5)明前后,即阐述摩诃般若之前后。(6)辩经宗,谓般若以因果为宗,其正体非因非果。(7)明显密,谓如来之化有四门,其中般若有显、密之化及傍、正等四门。(8)辩教,说明南方五时、北方四宗之说为非,谓如来之经教唯大小二乘而已。(9)明传译,叙述朱士行等经典传译之事迹。(10)依文解释,依《大品般若经》逐字逐句,详为解说。全书内容援引了涅盘、华严、法华、四分律、大智度论、成实论等大量经律论之说,此外也大量引用了道安、罗什、僧肇、僧诠等诸论师之说。为学习三论宗的主要著作之一。
  《法华义疏》:共十二卷,隋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是吉藏大师以三论宗的立场解释《法华经》的,全书立部类不同、品次差别、科经分齐等三大部分,概说《法华经》之大意及解释二十八品之文义。其中,部类不同者,明示诸经之部类凡有七例,而此二十八品本为具足本;品次差别者,其下更开立生起次第、明具义多少、论品前后、明品有无、别释序品等五义;科经分齐者,列举各种关于经的分科之异说及己见。其次解释二十八品,卷一至卷六,解释前三品;第七卷释信解品;第八卷释药草品以下三品;第九卷释五百弟子授记品以下六品;第十卷释安乐行品以下六品;第十一卷释随喜功德品以下六品;第十二卷释最后五品。本疏义解恳切,援引颇多,不仅是三论宗的主要著述,也是研究《法华经》不可缺少的文献。
  《维摩经义疏》:共六卷,隋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疏是以三论宗的立场解释《维摩诘经》的,初论述本经之“玄义”,其次逐一注释《维摩经》十四品之文句。此第一卷“玄义”又别分为一本,名为《维摩经游意》一卷。第二卷释佛国品与方便品二品之内容,明净佛国土之法门。以方便善巧为妙药,明一切法空有相即不二之义。第四卷释菩萨品、问疾品、不思议品三品内容,破菩萨大乘之执见,明一切法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之不可思议法门。第五卷释众生品、佛道品、不二法门品三品内容,教导善识众生,知众生毕竟空。明权实二智,悟入不二之法门。第六卷释最后五品,从不二之体起二用,辩无碍善巧之方便,明本迹二身果德之究竟。
  二、三论疏
  关于三论宗的论著也非常之多,为了讲说和研究的方便,这里仅列举对于三论宗最主要的三部论作为三论宗的依据论典。为了能使学习三论的人对这三部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今仅选此三部论的最好著述,作为研究三论的必修著作。
  《中论疏》:共二十六卷,隋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此书继承了僧朗、僧诠、法朗等三论宗之传统,并以一家之独特见解注释了《中论》。《疏》中第一卷先解释了僧叡的《中论序》,其次释《因缘品》初,先以通别、正名、释名、破申、同异等五门明《中论》玄义。从第二卷之后论章开合,逐一详释《中论》二十七品内容。其科判为:前二偈显八不明教体,赞美人法;前七品略破人法,明中道观行;次十品广破人法,明中道观行;次一品明得益;次三品重破邪迷,明中道实相;次四品破出世人法,明中道观行;次二品破小乘迷执,辩小乘观行;末二偈明大乘观行,推功归佛。《疏》中在释八不偈时,阐述了兴皇三种方言,以三论一家之理论建立了俗谛中道、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此三种中道可谓与其它宗所言二谛大不相同,说明三论宗对二谛的独特见解。谓世谛并非众生分别之境界,而实属佛菩萨为度众生之方便慧境;真谛亦非真实之境界,只是为识俗谛而佛所说的言教。故说依二谛生二慧为众生说法,广破迷执。此《疏》为学习《中论》的主要著述。
  《百论疏》:共十六卷,隋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疏》最初释僧肇之《百论序》,分为叹论功能、明造论时间、叹造论之人、陈外道兴世、释论题目、述注论婆薮、叙论大宗、明翻论罗什、辩檀越姚嵩、定品偈多少等十章说明《百论》之大意。次有《破尘品观要》一章,历破外道、毗昙、成实三家之思想,辩唯识之异同,除患执之偏要,此乃吉藏大师之独特思想。次后详释《百论》二十品之内容,以明品偈、释偈义、辩多少、释相生、释品名、简破舍等六科解释《百论》之玄义。其科判大略分为三段:初敬赞三宝,请威加护;次与外道论义,显正破邪;末回邪入正,请求利益。三段又名分为二义,初文二者,一敬赞三宝,二与外道诤三宝真伪。次文二者,初《舍罪福品》叙如来渐舍教门,辩于显正;二《破神品》以下九品,说明外道人法,正明破邪。后文二者,一明利益,二辩益相。此《疏》文以破外道邪执为主,所以引用有关外道的记述颇多,是研究《百论》的最了著述。
  《十二门论疏》:共六卷,隋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本《疏》初设六科释僧叡之《十二门论序》,即:标大宗、释题目、叙造论之缘起、赞论之功能、赞论之利益、作者谦让等六意。此以释名门、次第门、根本门、有无门、同异门等五门阐述本论大意。再分三章释论文大意,谓初有三门:求有法不可得,名为空门;次有六门求相无踪,名为无相门;后有三门求起作无踪,明无作门。所谓宗趣则谓《中论》正申于大,傍申于小;此论但申于大,不兼申小。所以示三世诸佛菩萨显说甚深之法。此《疏》与法藏之《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共为《十二门论》注疏之双壁,是研究《十二门论》主要著述之一。
  三、三玄章
  三论宗的章疏非常之多,对于研习三论者来说,可以说是无从着手。为了使弘传三论者能够容易掌握重点,突出中心内容,列举其中三部“玄章”为三论宗之重要著作,称为“三玄章”。
  《三论玄义》:共有上下两卷,隋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此《玄义》概述三论宗所依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部论之大意。是属于三论宗最简明之纲要,也是了解龙树中观思想之入门书。本《玄义》共分为通序大归、别释众品二门,初门又分为破邪、显正二章。一曰破邪有摧外道,即天竺之四计,震旦之流派。次以十义折毗昙,以十义排成实,就五时二谛呵大执。二曰显正有显法正、明人正。别释众品有十门:一经论相资、二经论能所、三明造论缘起、四明诸部通别、五明众论立名不同、六述众论旨归、七明四破申不同、八明四论用假不同、九明四论对缘不同、十别释《中论》名题。全书驳斥外道、大小乘佛教之迷执,而显扬三论宗之"诸法性空"之中道妙理。是学习三论的入门书。
  《大乘玄论》:共五卷,隋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玄论》以三论宗的“空观中道”思想论述大乘佛教教义。作者吉藏大师对当时流通的法华(四部)、大品(二部)、维摩(四部)、华严、涅盘、胜鬘、弥勒、仁王、观经、无量寿、金光明、金刚(各一部)等大乘经典都作了著述。
  内容分为:二谛义(十章)、八不义(六章)、佛性义(十章)、一乘义(三章)、涅盘义(三章)、二智义(十二章)、教迹义(三章)、论迹义(五章)等八门。其中二谛义:阐明真俗二谛之义,并通论责北朝佛教界之问题,是三论宗重要的教义之一;八不义:揭示"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之义;佛性义:阐明三因佛性;一乘义:解释法华经等所说之一乘义;涅盘义:解说涅盘之义与佛性义;二智义:辩说权实三智之义,与一乘义同为与法华教学有密切关系之论说;教迹义:彰显佛陀一代教化之迹仪;论迹义:解说大智度论及三论大意。
  本论为吉藏大师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三论的重要典籍。本论博采涅盘、维摩、般若、华严、法华、阿含等经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毗婆沙论等论。又援引罗什、僧肇、僧朗、僧诠等论师之说,并一一加以论评,义旨精深,为古来三论家学者所重视的著作之一。
  《二谛章》:共三卷,隋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九十七册。此《章》是详述三论教义中之枢要“二谛”义的,是三论宗的重要“玄章”之一。总分为七科:一明二谛大意;二释二谛名;三明二谛相即义;四明二谛体;五明二谛绝名;六明二谛摄法义;七明二谛同异义。所谓明大意者,依《中论》说,谓诸佛依二谛为凡圣说空有二法,及其得失利益。立三种二谛:一有为俗谛,无为真谛;二有无二为世谛,非有非无为真谛;三二与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真谛。所谓释名者,明二种二谛:一教二谛,二于二谛。以随名释、因缘释、显道释、无方释四种解释。所谓明相即者,引《涅盘》、《大品》、《净名》三经,明二谛相即义,并破诸家之解。所谓明体者,略破三家之二谛为一体、异体、中道为体义之说,而正以非真非俗为二谛体。所谓明绝名者,有四名说,即:二谛一体,二谛异体,二谛非一非异,二谛非非一非非异。所谓明摄法者,破开善摄法尽,庄严摄法不尽义,谓是方便之说,不可执着。所谓明同异者,先约《涅盘》、《大品》明同异,次明诸家释同异。说明实相之理教,最为难明,文字般若,此章为极矣。学习三论者,无不精研此论。
  以上为三论宗所依的几部论的简要评述,希望能为学习和研究三论的爱好者以参考。其中之详解请认真研读三论诸典籍后,再详细研究和探讨三论宗主要典籍的思想理论。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