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与生命相约 第四部分 9.从当下发现生命


2014/9/3    热度:251   

 

 

 

一行禅师:与生命相约 第四部分  9.从当下发现生命

  回归当下就是与生命相接触。生命只能从当下发现,因为"过去事已灭","未来尚未到"。佛性、解脱、觉悟、安宁、快乐和幸福只能在当下发现。我们与生命的约会就在当下。我们约会的地点就是在此地。

  根据《华严经》,时空是不可分割的,时间是由空间构成的,空间是由时间构成的。当我们谈到春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到时间,但是春天也是空间。当欧洲处于春天的时候,澳洲却是冬天。参加茶禅的人举起茶杯,呼吸,背诵下面这首偈子:

  茶杯在手中,正念直提起,吾心与吾身,安住此时地。

  当我们提起正念喝茶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练习回归当下,以便活在此时此地。当我们的身心完全安住当下时,热气腾腾的茶杯便会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美妙的存在。这时我们便真正地与这杯茶的存在沟通了。只有在这种情形下,生命才真正地现前。宁静、快乐、自在、觉悟、幸福、佛性我们所寻找的这一切,只能在当下发现。为了在未来寻找这些东西而放弃当下,就是放弃了实物而去捕捉影子。在佛教里,"无为(Apranihita)"是一个法门,它可以帮助修行者停止追逐未来,全体回归当下。有时候,"无为"也叫做"无愿"。它是三解脱门之一(另两个解脱门是空和无相)。能够停止追逐未来,给了我们时间和空间,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所追寻的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当下。生命不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或者终点,生命是一条路。行禅就是毋需到达目标的走,每一步都能为我们带来安宁,快乐和解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以无为的精神来行走的原因。没有通向安宁和解脱的路,安宁和快乐本身就是路。我们与佛、与解脱、与幸福的约会,就是此时此地。我们不应该失约。佛教教给我们呼吸的方法,它能够赋予我们身心合一的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够直面生命。这种方法叫做身心不二。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禅者开始的时候都修习《安般守意经》(AnapanasatiSutta)的原因。

  但是回到当下并不意味被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所约束。这部经教我们深入地观察生活,与当下相联系,并能够看到现在所有的痛

  苦和奇迹。然而我们必须提起正念,保持高度的警觉,以使我们不被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所左右或束缚,乃至对它产生贪爱或厌恶之情。

  如实观生活,此时与此地,修行者安住,不动与自在。

  "不动和自在"指的是宁静和自足,不被任何事物所转。"不动和自在"是涅磐的两个特征。这首偈子的巴利文版本,用了两个词,"Asamkuppam"和"Asamhiram"。"Asamkuppam"的意思是"不可动摇的"。僧伽提婆(Sanghadeva)把它译成"坚固不动",达摩波罗(Dharmapala)把它译成"不动"。"Asamhiram"的字面意思是"不可折叠在一起的","不受束缚的","不可集拢的","不被任何事物所动摇的"。僧伽提婆比丘,这位《中阿含经》(Madhyamagama)的翻译者,把asamhiram译成中文,意为"无余",这是不准确的。达摩波罗(Dharmapala)比丘在《上座比丘经》(Eldersutra)中把asamhiram译作"不被桎梏的。""被桎梏"的意思是"被禁锢",所以"不被桎梏"的意思就是"不受约束"或"自由自在"。

  与当下的生命相接触,深入地观察存在的事物,这时我们就能够看到所有这些事物无常和无我的本性。无常和无我不是生命的消极方面,而恰好是生命的基础。无常是事物的持续变化,没有无常就不可能有生命。无我是一切事物互摄互入的本性,没有互摄互入,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存在。没有太阳、云、地球,郁金香就不可能存在。我们常常对生命之无常和无我感到悲哀,就因为我们忘记了这一点。没有无常和无我,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觉悟到无常和无我,并没有把活着的快乐带走,相反,它使我们变得更健康、更肯定、更自在。人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事物无常无我的本性,他们把无常当作有常,把无我当作有我。

  深入地观察一朵玫瑰,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她的无常的本性,同时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她的美和珍贵的价值,因为我们觉察到她脆弱和无常的本性,我们看她可能比以前更美、更珍贵了。一件事物越脆弱,它就越美、越珍贵,比如一弯彩虹,一次落日,一株在夜间开花的仙影拳,一颗流星。注视着灵鹫峰冉冉升起的太阳,遥望着舍卫城,俯视着成熟的稻田,金黄的稻谷,佛陀看到了它们的美,并把这些告诉了阿难陀。真切地看到了那些美好事物的无常的本性,它们的变化和消失,佛陀没有痛苦,也没有失望。通过深入地观察所有存在着的事物的无常和无我,我们也能够超越失望和痛苦,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奇迹的可贵一杯清澈的水,一阵清凉的微风,一个轻松自在的步履,所有这些都是很美好的,尽管它们是无常和无我的。

  生命是苦,但是它也是美好的。老、病、死、意外、饥饿、失业和天灾,都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我们拥有深刻的智慧和自由的心灵,我们就能平静地接受这些东西,而痛苦就已经被大大地减少了。这不是说我们应该在苦难面前闭上眼睛,通过接受苦难,我们提升和滋养了我们天性中的慈悲,苦难成了滋养我们慈悲的因素,所以我们不害怕它了。当我们的心充满慈悲的时候,我们就会以减轻他人痛苦的方式来做事。如果人类已经取得了某些进步的话,那是因为我们慈悲的心。我们需要向那些具有慈悲心的人学习,学习他们怎样为了他人而提升自己的修行。这样,别人也将会从我们这里学习活在当下的方法,观察所有存在着的事物无常和无我的本性。这种做法将会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害怕意外使很多人过着一种枯萎和焦虑的生活。没有人能提前知道我们或我们所爱的人会发生什么不幸。但是如果我们学会用一种觉悟的方式来生活,踏踏实实地过好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以温和、理解的方式来善待那些与我们亲密的人,那么,即便我们或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可遗憾的。活在当下,我们就能够发现生命中美好的、令人振奋的和使人健康的现象,而它们将能治好我们心中的创伤。每一天我们都在变得更美丽、更清新、更健康。

-----------------------------------------------------------------------------------------------------------------

更多一行禅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