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2014/9/3    热度:240   

净宗法语大观_大安法师_DOC版下载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七编 禅宗与净土
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

  佛教大纲,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禅、密、净也。律为佛法根本,严持净戒,以期三业清净,一性圆明,五蕴皆空,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观,离指见月,彻悟当人本具佛性,见性成佛耳,然此但指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非即成证菩提道之佛也。密以三密加持,转识成智,名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为成佛,非成福慧圆满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摄之于禅,以其气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禅则专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实益。净则兼仗佛力。凡具真信愿行者,皆可带业往生。其间难易,相去天渊。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 文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五宗即是律宗、教(含天台宗、贤首宗、法相宗等)、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为佛法的根本,严持清净戒律,以期身口意三业清净,自性本觉圆明,色受想行识皆空,即可度脱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之苦厄。教乃依经教修止观,离文字之指见自性真月,彻悟当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谓见性成佛。然此只是指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开悟),不是即成证菩提道之佛。密宗以身口意三密加持,转八识成四智(转眼耳鼻舌身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名为即身成佛,这也只是即身了脱分段生死为成佛,不是成福德智慧圆满之佛也,律教密三宗均可摄于禅宗,因为此三宗修行的气分与禅宗相同。是故佛法修持的要旨,不过禅与净土两种法门。禅宗修行则专门靠自力,若非宿世善根成熟的人,不能得到修持的真实利益。修净土宗则在自力的基础上,兼而仰仗佛力。凡是具足真信、切愿、持名的行人,都可以带业往生彼土。是故禅宗与净土宗二门修行的难易,相互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禅净二门,到家一著

  禅佛二门,发行虽异,到家一著,其理是同。当知所以发行异者,如参禅拈来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见,又不遇正知见人,纵不退转,多入魔道,无佛力救护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虽无正解及师友开发,但直信有佛身土,发志即生。纵滞偏小,亦还于正,有弥陀愿力救护故也。是名发行有异,非谓法门地位深浅有异也。是知参禅即念佛,念佛即参禅。禅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禅不得观慧。念佛参禅,岂有二致?
  ——妙叶《念佛直指》
译 文


  参禅与念佛两种法门,其下手修行的方法虽有不同,回归自性本源的理则是相同的。应当知道禅净下手行持不同的原因,比如参禅一法,头头是道,拈来即是,不著相以求佛。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具备正知正见,又没有遇到具备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导引锤钳,则参禅功夫纵然能不退失,也大多流入魔道,这是因为没有佛力加持救护的缘故。而念佛法门无须借助其它方法,只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行者没有正确的知解,也没有良师益友的劝示引导,但只要能深信有阿弥陀佛、有西方净土,发愿往生,无不蒙佛接引。纵然初始滞于小乘偏真,一得往生,最终还能归于大乘正道,这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加被救护所致。这是说禅净在下手行持上有差异,并不是说禅净所证的果位有浅深优劣的不同。由此可知,参禅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不念佛不得往生净土,念佛不参禅则不能获得观照的智慧。念佛与参禅哪里有什么不同呢?

净土法门全在了他即自

  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①,后三益事不孤起。倘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蕅益《阿弥陀经要解》

注 释

  ①悉檀四益: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名悉檀。世界悉檀顺应世间众生之机,予欢喜益;为人悉檀启发众生善根,生善益;对治悉檀针对众生烦恼加以对治,破恶益;第一义悉檀直指心性本元,入理益。

译 文

  念佛往生法门,全在了达阿弥陀佛果觉之力即吾人自性本觉之力。若忌讳谈他佛,则是他见未能忘怀;若只是偏重自性佛,却成了我见颠倒。又佛说法普施的四种法益,后三种益(生善益、破恶益、入理益)之事不会无缘孤立而起。如果不随顺世谛,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深切地生起庆喜信心,则欣求极乐(生善)、厌离娑婆(破恶)二种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何况悟证究竟即佛呢?只有通过事相的修持才能达到理观的修持,所以阿弥陀佛与诸圣众齐现念佛人眼前,即是本性的彰显(自性弥陀)。往生安养净土,见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即是成就法身慧命,本自具足,不由他悟。这个念佛往生法门深邃奥妙,摧破一切戏论,斩尽一切知见,唯有马鸣、龙树诸菩萨,智者、永明诸祖师等上根利智者,才能当下担荷得去。其他世智辩聪的学者、自认通达儒学者以及浮光掠影的禅客,绞尽脑汁去思惟揣测念佛法门的义理,则越推究偏离越远,又不如那些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能潜通佛的智慧,暗合实相的奥妙。

从真流化,接引迷根

  问:心无外佛,见佛是心,云何教中说有化佛来迎,生诸净土?
  答: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应一际,即不来不去,随应物心。又,化体即真,说无来去,从真流化,现有往还,即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也。不来而来,似水月之顿呈;不见而见,犹行云之忽现。此乃是本愿功德力故,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能令自心见佛来迎,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但是有缘,时机正合,能令自心见佛来迎。则佛身湛然常寂,无去无来;众生识心①,托佛本愿力,一念变化,有去有来。如镜面像,似梦施为。镜中之形非内非外,梦中之事不有不无。但是心生,非关佛化。
  ——永明《万善同归集》
注 释


  ①识心:指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

译 文

  问:心外无佛,所见的佛即是自心,为什么经教中说有阿弥陀佛的化身佛来迎接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呢?
  答:法身天真佛,本来没有生灭,从法身生起化身,接引迷惑的众生往生净土。以应化身即是法身,法身与应身平等一际,即不来不去,随众生心而感应。又,应化身的体性即法身,文字表述无去无来;从法身流现化身,示现有往有来,即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不来而来,就好比水中之月顿然呈现;不见而见,就好比空中行云忽然出现。这乃是阿弥陀佛大悲本愿功德之力,引导有缘众生专心忆佛念佛,能令自心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并不是阿弥陀佛真的派遣了应化身来迎接往生。只是阿弥陀佛与众生有缘,时机正好吻合,能令行人自心见佛来接引。佛的法身湛然常寂,如如不动,无去无来;众生的阿赖耶识仰托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力,一念感通变化,而现出有去有来之相。犹如镜中所映的面像,又似梦中的施设作为。镜中的影像不在内不在外,梦中之事不有不无,一切都是识心所生,与佛的化身并无关联。
【按】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亦即自心佛力接引,因心果觉,感应道交,识心佛愿,相资互动,神妙莫测。

且缓谈过量境界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且汝既了彻自心,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即厕溷①中作住止否?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还肯入丘冢②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于斯数者,欢喜安稳,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仍分,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国,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
  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愿,愿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行菩萨行,更无畏怯,则净土之生,吾不汝强。如或虑此土境风浩大,作主不得,虑诸佛出世难值,修学无由,虑忍力③未固,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④,未能永断生死,不受后有⑤,虑后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净土而不生,其失非细。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
  ——莲池《云栖法汇》

注 释

  ①溷(hùn):厕所。
  ②冢(zhǒng):坟墓。
  ③忍力:忍辱之力。又谓安住真如实相之力。
  ④报身:业报之身。
  ⑤后有:未来之果报,后世之心身。

译 文

  若总是说一些无相无念的话以为高妙,那么天资稍为敏捷的人,看了几本经论,记得几则禅宗公案,就可做到这一点,这并不足为难!你既然彻悟自心,随处都是净土,那么我试问你:你还肯住在厕所中否?还肯与狗、猪、马、牛同槽饮食否?还肯入荒山坟墓与发臭腐烂的尸骸一起睡眠否?如果对这几项欢喜安稳,一点都不介意,方许可你说高山平地总是西方净土。如果外表忍耐勉强承受,内心生起疑虑嫌恶,则仍有净秽境界的分别,还存在憎爱的情感。以此心态而高谈阔论大圣人超情离见的境界,否定佛国的存在,蔑视往生净土,这就叫是欺天诳人,甘愿蒙昧自己的心灵,苦哉!苦哉!
  又,你若有大力量,有大誓愿,愿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行菩萨道,不再有畏惧怯弱,那么我不勉强你往生净土。如果或是忧虑这个娑婆世界欲境业风浩大,自己作不了主;忧虑诸佛出世难值难遇,修学佛法无门可入;忧虑忍力未能坚固,不能在三界险难处度脱众生;忧虑尽此业报之身,未能永断生死,截断神识的轮回;忧虑既然还得受来生的果报,舍此身受他身,前路茫茫,不知向何处去;那么,摒弃净土而不往生,其损失就不是细小了。这个净土法门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看似浅近实则邃远,看似艰难实则容易,看似容易而又艰难,他日你自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尽形修习,造极为则

  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生死业心,其间不容丝发。若汝等能绵密加工,使此心无些子空隙,方得几分相应。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谓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正障道处,切宜慎之。又,功夫虽加,若未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处,犹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见些影响,便即歇手。是为半途而废,必至弃其前功,毫无所益。此又学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转入转深,断非小小知见之所能尽。应尽形修习,造极为则,切莫作容易想。
  ——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
译 文


  心之行处寂灭即是诸佛常住真如妙心,心之行处生有就是众生的生死轮转的业心,这二者之间容不得丝毫的间隔。若汝等能够绵密用功念佛,使这心念不存留一点点空隙,才能获得几分相应的功夫。千万不要稍微做了半年十个月的修行,便自炫我能苦心修道。不知道这矜夸心正是道业的障碍,千万要谨慎。另外,功夫虽有增进,但若念佛未念到铜山铁壁推不倒、移不动的地步,还不是功夫打成一片。切切不要修行见些浮光掠影,便歇手不再加功用道,如果这样就叫做半途而废,必定会导致前功尽弃,而最终得不到丝毫利益。这又是学道人的大病,不可不知。要知道佛法犹如大海,越进入就越觉得深邃,决不是小小知见所能穷尽其边际的。应当尽形寿修习念佛法门,以达到登峰造极为准则,千万不可将这念佛法门作容易想。

以佛知见为知见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别求悟门也。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 文


  由见道(明心见性)而后修道(三学六度等),由修道而后证道(悟证实相),这是千圣修因证果的相同之路,千古不会改易的定论。然见道岂是容易之事!若依照教乘而论,必须大开圆解,若从禅宗来论,也当直透重关,至此才有资格谈论修道。除此之外便为盲修瞎炼,不可避免地会撞墙碰壁,堕入坎坷,跌落深坑。唯有净土这一法门不是这样。从这个娑婆世界向西方,经过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叫极乐,其国土有一尊佛,号阿弥陀,现今正在讲经说法,只要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就能蒙佛力加持,往生彼土。这是诸佛以实相心智慧眼,亲知亲见的境界,不是三乘贤圣(声闻、缘觉、菩萨)所能知见的深妙境界。只要深信佛语诚言,遵依佛教,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不必另外去求开悟之门。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师尝修净土,勤以励人。室中问学者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修净土者当如何修?众无语。复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云: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义怀 引自《角虎集》

撰 者

  义怀(993-1064),宋僧。汲水折担大悟。作偈呈重显禅师,得印可,提倡禅净双修,有《通明集》盛行于世。

译 文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之后,恒常修持净土法门,且每每以此策励学人。一次,在室内问诸参学弟子说:“如果说舍离污秽,欣取清净,厌离此界,欣求彼土,则是有了分别取舍的情见,属于众生的妄想;但如果说无净土可生,则又违佛语。如此,则修持净土法门者应该如何修呢?”大众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禅师自己答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禅师又自答:“就好像大雁掠过长空,影子沉入寒潭,大雁绝无留下踪迹的作意,潭水也没有留住大雁影子的想法。”
【按】

  生则决定生,乃从事相上说,由众生生灭心而建立;去则实不去,乃从理体上说,真如妙性本无去来。理事圆融,真俗不二,方为净土正见。

一心不乱即禅

  又,此一心即达摩①直指之禅故。寻常说禅者讳净土,今谓达摩说禅,直指灵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②,正灵知自性故。门庭施设不同,而所证无两心也。善哉,中峰③之言曰: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也。有味乎言之也。
  ——莲池《弥陀疏钞》
注 释

  ①达摩:全名菩提达摩,印度人。古印禅宗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泛海到达我国,因与武帝话不投机,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传法于慧可。中国禅宗之始祖。
  ②理一心:莲池大师将“一心不乱”之一心判例为事一心和理一心,云:“理一心者,获自本心,故名一心。此纯理观,不专事相,观力成就,名理一心。属慧门摄,兼得定故。”
  ③中峰:元朝钱塘人,名明本,号中峰。由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处大悟彻底,说法无碍,著书若干。

译 文

  又,这个一心不乱即达摩祖师西来所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一般的参禅者都忌讳净土法门,现在提及达摩祖师所传之禅,乃直指无念灵知的自性。而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正是离念灵知的自性。禅净两宗修行理路方法不同,而所证的并没有两种心性。善哉,中峰禅师的开示:“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当细细体会这句话中的意味啊。
禅净修证之差异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所以五祖戒又作东坡,草堂青复为鲁公,古今宗师,彻悟而未彻证者,类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丝毫惑业不尽,生死决不能出。净土则具信愿行三,便可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生死。悟证者顿登补处,未悟者亦证阿鞞。所以华藏海会,悉愿往生;宗教知识,同生净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恳心,故得感应道交,由是速成正觉。
  ——印光《印光法师文钞》
译 文


  禅与净土,从理上说,本来无二无别;若论事修,其相状却有天壤之别。禅宗不到彻悟彻证的地步,就不能超出生死。所以五祖师戒禅师转生而为苏东坡,草堂青和尚转世而为曾鲁公,古往今来的禅门宗师,彻悟而没有彻证的,大多属于这一类。这是由于只仗自力,不求佛力加持的缘故。如果有丝毫的惑业还没有断尽,决定不能超出生死。净土则只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便可以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就永远超出生死轮回。悟证者顿登一生补处位,未悟者也可证入不退转位。所以华藏海会诸法身大士,全都发愿往生;宗门教下诸大祖师善知识,同愿往生净土。这是由于全仗佛力加持,加上自己的诚恳心,所以能够感应道交,由此迅速成就无上正觉。
禅净、有无之辨

  问:何名禅净及与有无?请垂明诲。
  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笼统。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印光《净土决疑论》

译 文

  问:什么叫做“禅”和“净”以及什么叫“有禅有净土”和“无禅无净土”?请您垂慈明白地教诲我。
  答:所谓“禅”,就是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宗门中所谓的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宗门中的话不直接说破,让学人参究而自己悟得,所以其言就是如此。其实就是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所谓离念灵知,是指完全没有分别思虑,而又极为洞见现前的境界);所谓“净土”,就是真信切愿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偏指理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所谓“有禅”,就是参究的功力到了极点,分别念虑寂灭而情执消亡,彻底见到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所谓“有净土”,就是真实地发出成佛度众生的菩提心,生起信心,发起誓愿,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禅”与“净土”,只是就经教就理体而言;“有禅”与“有净土”,乃是就众生的根机与修行而言。经教和理体恒常如此,即使是佛陀也不能令其增加,凡夫也不能令其减少。众生的根机和修行必须依经教发起而行,修行到了极致便可证得理体,自己确实有所悟证。“禅净”、“有禅有净”二者的文字虽然相似,实质内涵却是大不相同,必须仔细地参究审察,不可笼统模糊。倘若参禅而没有开悟,或者虽然开悟了却没有透彻,都不能叫做“有禅”。倘若念佛偏执唯心净土而没有信愿,或者有信愿而不真实恳切,悠悠泛泛,像应付敷衍惯习之事一样,或者修行虽然精进,可是心中贪恋尘俗境界,或者求来世生在富贵人家,享受五欲的快乐,或者求生在天界,享受天人的福报,或者求来生出家为僧,一听闻到佛法就能获得千般开悟,得到佛法的大总持,宏扬佛法正道,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等等,都不能叫做“有净土”。
【按】

  此段乃是对永明大师禅净四料简中重要概念的辩析。印祖极为推崇四料简。赞云:四料简乃是一大藏教的纲要宗旨,净业行人的明镜准绳,历代祖师大德亦有相似的赞叹,可谓同一鼻孔出气,婆心苦口,吾人必当信受奉行。

无禅有净土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者:其人虽未明心见性,却复决志求生西方。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恶,临终苦逼,发大惭愧,称念佛名,或至十声,或止一声,直下命终,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万修万人去乎?然此虽念佛无几,以极其猛烈,故能获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见佛闻法,虽有迟速不同,然已高预圣流,永不退转。随其根性浅深,或渐或顿,证诸果位。既得证果,则开悟不待言矣。所谓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
  ——印光《净土决疑论》
译 文


  (永明祖师)所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思是:其人虽没有明心见性,却坚决立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无央数劫前,曾发过广大的誓愿,摄受众生往生净土,就如同慈母忆念儿子一样。众生果真能如同浪子忆念母亲,恭敬虔诚地忆念阿弥陀佛,那么必定可以感应道交,即可蒙阿弥陀佛摄受。努力修行禅定智慧的,固然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即使是曾经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在临命终时,被痛苦所逼迫,而发起大惭愧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达到十声,或者只有一声,当下生命结束,也都蒙阿弥陀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净土,这不是“万修万人去”吗?
  然而这种人虽然念佛没有几句,却因为他的心力极其猛烈,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不得用那种泛泛悠悠修持的人,来与之比较念佛数量、功德的多少。这类恶人往生西方净土后,见到阿弥陀佛,听闻佛法,虽然有缓慢和迅速的不同,但是他们已经高登净土而进入圣者的行列,永远不会退转,随着他们根性的浅深,或者渐次或者顿时证得各种果位。证得各种果位后,那么开悟就不用说了。这就是所说的“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煅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姑勿论。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谓担阁也。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此境一现,眨眼之间,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此犹其上焉者。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也。阴,音义与荫同,盖覆也。谓由此业力,盖覆真性,不能显现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为错,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总因不识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说巴道也。岂有大彻大悟者,十有九人,错走路头,即随五阴魔境而去,著魔发狂也!夫著魔发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何不识好歹,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所关甚大,不可不辩。
  ——印光《净土决疑论》
译 文

  (永明祖师)所谓“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意思是:其人虽然彻悟禅的宗旨,明心见性,而见惑思惑烦恼却并不容易断除。必须经历种种境缘加以锻炼,令其见思烦恼断除得干干净净,没有丝毫余留,那么三界的分段生死,才能够出离。见惑思惑烦恼一毫都没有断除的,姑且不论。就是断除烦愁到只剩下一毫还没有断尽的,六道轮回依旧难以逃避。生死的大海极为深广,菩提的道路极为遥远,还没有回归解脱之家,生命就终结了。大彻大悟的人,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是如此,所以说“十人九蹉路”。“蹉”的意思是蹉跎,就是世俗所说的“耽搁”。
  “阴境”是指中阴身的境界,就是在临命终时,现生以及历劫以来,种种善恶业力所显现的境界。这个境界一现前,眨眼之间,随着最猛烈的善恶业力,便到善恶道中去受生,一丝一毫也不能由自己主宰。如同人们欠债一样,必定被最强的债主先拉去偿还;心念千头万绪,哪一个心念最重就首先坠落在哪里。五祖师戒禅师再投生而为苏东坡,草堂清禅师再投生而作曾鲁公,这些还是其中结局比较好的。所以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阴”,读音和含义与“荫”字相同,覆盖的意思。是说由于此善恶业力,盖覆了真如自性,使其不能显现。“瞥”音“撇”,是“眨眼”的意思。有人把“蹉”字当作“错”字,把“阴境”当作是“五阴魔界”(色受想行识中五十种阴魔),总是因为不懂得“禅”和“有禅”二者的含义,因此导致有如此的胡说八道。岂有大彻大悟的人,十个人中有九个人错走了修行的路头,就随着五阴魔界而去,著魔发狂呢?著魔发狂,乃是不懂得教理,不明白自心本性,而盲修瞎炼的增上慢种性的人。为何不知好歹,而将著魔发狂之事,加在大彻大悟的人身上呢?这个关系很大,不可不辩说清楚。

迷津宝筏,险道导师

  夫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专仗佛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永明大师,恐世不知,故特料简,以示将来,可谓迷津宝筏,险道导师。惜举世之人,颟顸读过,不加研穷,其众生同分恶业之所感者欤?
  ——印光《净土决疑论》

译 文

  一切法门,专门仰仗自力;净土法门,专门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一切法门,要贪瞋痴烦恼及由此引起的善恶业种断除干净,才能够了脱生死;净土法门,只要带业往生西方净土,就能进入圣人的行列。永明大师恐怕世人不知道这种情况,因此特别标举禅净四料简,用以垂示给将来的众生,可以说是迷津中的救生宝筏,险道上的指路导师。只可惜整个世上的人,都是漫不经心地读过去,而不加以研讨穷究,这大概是众生共同的恶业所招感的结果吧?
【按】

  印祖于《净土决疑论》中反复申述永明大师禅净四料简的义蕴,俾令我等众生死尽偷心,珍重此念佛往生净土一门。庶几了生死成佛道有望。勉旃!勉旃!

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

  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云:
  若人称念阿弥陀,号曰无上深妙禅。
  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
  ——《大集经》

译 文

  求无上菩提的行者,应当修习念佛禅三昧。偈语说:
  倘若有人称念阿弥陀佛,这就号为无上甚深微妙禅。
  至心观想佛像见到佛身时,此佛身即是不生不灭之法身。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从兹而万虑咸休,究极乎一心不乱。乃知匪离跬步,宝池涌四色之华;不出户庭,金地绕七重之树。处处弥陀说法,时时莲蕊化生。珍禽与庶鸟①偕音,琼院②共茆堂③并彩。盖由念空真念,生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离生此。心佛众生一体,中流两岸不居。故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莲池《阿弥陀经疏钞》

注 释

  ①庶鸟:一般的鸟。
  ②琼院:精美的庭院。
③茆堂:茅草堂。

译 文

  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门广大,所以贵在了知首先应办何种大事;观想念佛法门的深妙幽玄,尤其应当抉择简约的方法。了知首先应办的大事,便是务必往生极乐世界;抉择简易的方法,就会专一持名念佛。举扬佛名,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无不兼备;专一持念,就能统摄菩萨众行而无遗漏。从今以后休止纷繁思虑,精进念佛直至一心不乱。这时乃了知,不离半步,七宝池中涌出青黄赤白四色莲华;不出所居的庭院,黄金地上环绕七重行树。处处都是阿弥陀佛演说妙法,时时都有九品莲蕊化生。彼土珍鸟与此土众鸟同鸣法音,极乐的精美的殿庭与娑婆粗陋的草堂齐放光彩。这种境界是由于念佛念到极处,能所不二,即念即佛,从有生契入无生。念佛即是念心,往生西方实则不离生于此土。心、佛、众生本来平等一体,业海中流以及娑婆此岸与西方彼岸,一概不住。到此境界即可称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参禅念佛,相辅相成

  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然亦有禅兼净土者,如圆照本、真歇了、永明寿、黄龙新、慈受深等诸师,皆禅门大宗匠,而留心净土,不碍其禅。故知参禅人虽念念究自本心,而不妨发愿,愿命终时,往生极乐。所以者何?参禅虽得个悟处,倘未能如诸佛住常寂光,又未能如阿罗汉不受后有,则尽此报身,必有生处。与其生人世而亲近明师,孰若生莲华而亲近弥陀之为胜乎?然则念佛不惟不碍参禅,实有益于参禅也。
  ——莲池《竹窗随笔》

译 文

  古德曾说参禅不妨碍念佛,念佛不妨碍参禅,又说不允许互相兼带修持。然而也有参禅兼修净土的人,例如圆照本、真歇了、永明寿、黄龙新、慈受深等诸位禅师,都是禅门大宗匠,而念佛栖心净土,并未妨碍其禅修。由此可知,参禅人虽然念念参究自己的本心,而并不妨碍发愿,愿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发愿往生呢?参禅虽然得到开悟,倘若不能如同诸佛一样断尽烦惑习气,安住常寂光土,又不能像阿罗汉那样断见思惑不再受后身,那么,这个业报身命终,必定又将随业投生。与其生在人世间而亲近明师,怎么能比得上莲华化生亲近阿弥陀佛为殊胜呢?可见,念佛不仅不妨碍参禅,实在有益于参禅。

念佛比参禅直截痛快

  《观无量寿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 文


  《观无量寿经》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比起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为直接了当,痛快淋漓。为什么呢?因为见性困难而作佛容易。什么叫见性呢?离开心意识,内在的灵光迸露,才可叫见性,所以很困难。什么叫作佛呢?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佛的相好光明)与依报(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功德),这就叫作佛,所以很容易。《观经》说:“汝等心里忆佛念佛时,这能忆佛念佛的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岂不是由于忆佛念佛,就是作佛吗?见性成佛与是心是佛,在道理上没有两样。然而,见性之难与作佛之易,二者的差别却悬殊很大,这不正说明念佛比参禅更为直截痛快吗?

念佛可以开发智慧

  问:今一意念佛,能发慧否?
  答:看教如读医书,心地用功如服药,先明教自是正理。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大小、偏圆而已。无暇遍览,可只看《楞严》。既修净土,其净土诸书,俱要看过,却放下文字一心念佛。所云慧者,通晓经教,善演说而空谈诸口,无得于心者,狂慧也;真参实悟,乃名正慧。明教后,一心念佛,当发此慧。
  ——莲池《莲池遗稿》
译 文


  问:如今一心一意念佛,能否开发智慧?
  答:看经教如读医书,心地用功如服药,首先弄明白教义自是正理。学道人贵在审辨邪正、大小、偏圆而已。没有闲暇遍览经书,可以只读《楞严经》。既然修持净土,净土各种经论,都要看过,然后放下文字,一心念佛。所说的智慧是什么呢?那种通晓经教,善于演说,空谈玄妙,而心无证悟的,属于狂慧;而真参实悟的,才可称为正慧。明白经教义理后,应当一心念佛,便可开发这种智慧。


念佛以净想转染想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则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乱,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参禅定要死尽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转换之法,就吾人根器易为耳。
  ——憨山《憨山老人梦游集》
译 文


  如今果真能以妄想心转而念佛,则念念可以断烦恼。若念念能断烦恼,就是念念出离生死。果能以念佛的一念坚固不移,一心不乱,这比参禅更有下落。总之,念佛贵在一念真实恳切。但参禅却一定要灰心灭智,不容存有一念妄想。念佛则是以清净之想替代染污之想,以想除想,乃是转换意念的方法,这对我们的根器来说,是比较容易下手行持的。

念佛普摄无量法门

  洞下一宗①,皆务密修,其故何也?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机。又云:宗门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于净业者,得非净业之见佛,尤简易于宗门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清了 引自《角虎集》

撰 者

  清了(1090-1151),宋僧。字真歇,年十八,试从法华经得度,参禅悟旨,历主诸禅宗名刹,有《真歇清了禅师语录》流通于世。

注 释

  ①洞下一宗:即曹洞宗,乃禅宗五家之一。

译 文

  曹洞宗的行人,虽然都以参禅为主,但无不密修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原因何在?由于念佛法门,乃捷径修行法门,正按大藏经所诠的判教,净土法门接引上上根机者,兼带接引中下根机的众生。又说:禅门的泰斗龙象,已悟非空非有的心法,仍专志精勤修持净土法门,不正是证明念佛往生华开见佛,尤其简便易行,超胜于禅宗?又说: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宗门教下诸行者,无不修持净业,同归心性本源。能入念佛一门,则无量法门全都能摄入。

两镜交光,相含互照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①,略类一斑。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当,终必全身受用。可谓参学事毕,所作已办矣。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注 释

  ①南柯梦事:事见唐人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侠士淳于棼醉酒梦游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任南柯太守,尽享荣华。因遭外敌入侵,兵败,加之公主病死,辞职回京。后交结豪贵,威信日涨,为国王所忌,遂限其自由,继而遣令归家。入家而梦醒。梦境历二十余年。后与友人寻梦中国度,乃庭院槐树下之蚁穴耳。喻虚幻非实之事境。

译 文

  推原此现前一念,本是一真法界。从种种因缘和合而起,缘生之法自性本空,全体乃即法界,所以现前一念能在空间上横遍十方,时间上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离四句,绝百非,不可思议。此一念心,法尔自然地具足如此威力神通,法尔自然地具足此功德妙用。现在就以这一念来称念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佛之时,西方净土的依正功德庄严,便在我心中;而我此念佛的心,也已在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之内。这正如两面镜子相对,其镜光相互含摄与映照,这是心性周遍十方的相状。若从时间上竖穷三际来论,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一念求往生时,即往生净土时,亦即度脱众生时。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同时,更无前后的分别。以因陀罗网宝珠光明互映来譬喻,也难以述说其全体的神妙;南柯太守荣华得失之梦事,也大略类似一星半点。这种奇妙从理上彻悟最难,但从信心契入则最为容易。只要能够直下承当此事,最终必定全身获得受用。如此才能够称得上参学事毕,所作的净业已然成办。
 

----------------------------------------------------------------------------------------------------------------

更多大安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