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一卷


2014/9/3    热度:363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一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三页: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一科是说明无上因果。这个因果的道理,我们从果报上来看,这个有情众生的果报体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在天上受用五欲的安乐;有些人在三恶道当中,受用刀山油锅的痛苦;有些的众生做蚂蚁,一天到晚就是不停的工作。这个众生世界的果报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这个果报怎么来的呢?如果以外道的思想,基本上是二个思想:第一个是认为这个果报体,是有一个常一主宰的大梵天,或者说是上帝,来决定这个果报的差别。说这个人是安乐、是痛苦,我们自己是作不了主的,由大梵天来决定我们的果报,所谓的邪因缘论。第二种思想是无因缘论,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是树叶,莫名其妙吹来一阵风啊,就把这个树叶吹过来,这个树叶有时候飘往东边、有时候飘往西边,生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它只是一个偶然。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过去、未来的相续相,因此生命就是「人死如灯灭」,就是这种境界。这个果报体的差别,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这个就是无因缘论。这二种邪因缘论跟无因缘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都是颠倒的。佛法的思想说:这果报的背后是有它的因缘、有它的因地,这个因地就是业力。有各式各样的业力造作,就有各式各样的果报出现。这个地方,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很慎重的说明一个无上的因果。基本上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无上的果,这样的一个果报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体呢?「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说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把他接到极乐世界去,受用这种清净庄严的国土,使令他拥有这么一个无量劫的正报寿命。这个果报体对我们凡夫来说,实在是太殊胜了,它超越了凡夫杂染的六欲,这个六界的果报,也超越了阿罗汉的偏空涅槃,有这么一个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这样的果报体,他背后的因地是什么?这个地方我们看他的无上因,说:有一个「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而「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是一个无上的因地。由于他念佛名号的因缘,临命终招感弥陀的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他很严肃的说出:在整个法界当中,果然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果存在。你能够实际的根据这个因地去操作,你未来的果报,就会有前面所说种种依正果报的出现。这个地方就是「正示无上因果」,很正式的说明世间上有这个因果存在、有这么一个轨则存在的。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个无上因果,他把它分成二部分:假设我们因地念佛的时候,是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伏除见思烦恼」,那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看到的佛是应化身佛,往生到凡圣、方便、有余国土;假设我们这句佛号在心中,念到能够破除无明,所见到的佛是报身佛,往生常寂光跟实报二种的国土,有这二种差别。这段经文,蕅益大师的「正释」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二部分的「破疑」,破除疑惑。破除疑惑,有几个问答的方式,破除我们对于念佛的疑惑。第一个「不必观想疑」:

  破疑七

  不必观想疑

  ┌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

  有人问:这「《观经》」当中,它主要的修学方法是「观」想念佛,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蕅益大师你刚刚在前面「正释」的时候说:这句佛号当下圆满具足,「不劳观想」、不必参究。为什么不劳观想呢?他提出这样的疑惑。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 ┌此义即出《观经》。
  │ │
  │ │    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
  │ │   ┌
  │ │   │開劣像之觀。
  │ │┌彼经┤
  │ ││  │而障重者,猶不能念彼佛,故於第十六
  │ ││  └
  └答┼┤   大開稱名之門。
  ││
  │└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
  │
  │         ┌丈六八尺之像身┐
  └当知─人根虽钝,而┤       ├
  └无量寿佛之名字┘
  ┌心作┐ ┌观劣者不劳胜观──┐
  ──未尝不┤  ├故┤         ├也
  └心是┘ └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

  蕅益大师说:其实执持名号的法门,正是出自「《观经》」。怎么说呢?《观经》刚开始的时候,它引导我们这一念心,去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宝树、楼阁、宫殿种种的庄严,乃至于正报的庄严。这个正报的时候,在这个第九观,所谓的「胜观」,「胜观」就是胜应身,观察佛的胜应身。它这个地方所描述佛的胜应身,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六十万亿那由他的恒河沙由旬,这个身高。他的光明相呢?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当中遍照无量众生摄取不舍。我们「凡夫」的「心力」,很难作这样的观想,太过于微细、太过于复杂。所以佛陀的慈悲,就在第九观讲过以后,在「第十三」观当中,又「开」出「劣像观」,所谓的劣应身,就是丈六八尺的比丘相,跟我们人长的高度差不了多少。这个是讲到佛陀的为实施权。但是「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虽然十三观当中的劣相观,已经很接近我们凡夫的情况;但是「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就是说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要去造作的时候,不管是在三宝的境界造作、或者是在各式各样的境界造作,我们的心中受到三层的障碍:第一个、烦恼会障碍你,你的昏沉、掉举会障碍你;第二个、你内心当中的罪业,这个罪业有扰动性,它会障碍你;第三个、你的果报体,老病死会障碍你,你身体的病痛,它会障碍你修观。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作劣相观。所以佛陀慈悲,在十六观当中又「大开称名之门」,在第十六观当中告诉我们念佛名号,乃至十念,这第十六观,这是佛陀在《观经》施设的方便。在本「经」当中,「因」为「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本经当中,主要是强调持名,强调《观经》当中的第十六观,它的理由是:因为「末世障重者多」。我们既然会生在末法时代,我们的三障特别的重;但是没关系,「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是我们内「心」所造「作」的,也未尝不是我们内心所显现。所以「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在创造因果的时候,在大乘的思想说: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就是说这个因果的成立,跟你内心的状态,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比如说三归五戒的法门,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或者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个三归五戒的法门,我们一般内心去操作这个法门的时候,它能够出现人天的果报。但是假设你能操作的心,是依止着菩提心、依止着一种大乘的正见,你以这样的心去操作三归五戒的时候,它所出现的是一个成佛的资粮,就不是人天果报。所以关键点就是「能操作的心」。所以我们看密宗它的本尊相应的修行,也是这个意思。你看敦珠仁波切,敦珠仁波切在教我们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他提醒我们说:你去观察普贤菩萨,你观察普贤菩萨,有些人把普贤菩萨想得很复杂:他这个福报大,作了很多的相貌、作了六牙白象、各式各样的庄严。有些人他心力羸弱,他只能把普贤菩萨想成一道白色的光明。敦珠仁波切说:这个都不是重点。你把他想得多么的微细,或者只是一个粗概的光明都好,重点在于你要能深信你心中所想的,他就是普贤菩萨的功德。假设你内心当中,你不相信你心中所想的相貌是普贤菩萨的化身,你想这个根本就不能成就本尊相应。我们这个地方念佛亦复如是,蕅益大师提醒我们:重点不是说你去观想得多复杂,重点是你内心当中,跟这个法的相应性,感应道交。你去念佛的时候、你去观想的时候,你是不是真实的──内心对你的归依境,你所想出的这个佛的身像、佛的名号,你相信这句名号是总持弥陀的功德;你内心当中也真实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而以这样的心境,来作观想、来作持名。关键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你是观想念佛也好、观像念佛也好,重点在你一定要跟弥陀感应道交,关键在这个地方。你有本事,你心力强,你观想、观像,行;我们自己觉得业障深重,我们持名,也行。就是「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把你的病治好就是良药。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你一定要信愿具足。不管你的归依境是用名号来代表、或者是身像来代表,都可以的。这个地方是我们所注意的、所注意的。再看第二点:

  不必参究疑二

  这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正破不必参究」,第二个「兼破不肯死心」。先看第一个:

  正破不必参究
  ┌天奇┐
  ┌问┤  ├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
  │ └毒峰┘
  │

  这当中有一个问题:明代的这些大禅师,比如说「天奇」禅师、「毒峰」禅师,这些都是临济宗的大德,他们提倡「念佛者是谁」。蕅益大师你为什么说「不必参究」呢?你这样子是不是跟祖师的思想相违背呢?

  这个「念佛是谁」啊,他在念佛的时候,他这一念心在运用的时候,他的重点不是在这个「佛」字,他的重点是在这个「谁」字──「谁」在念佛?假藉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跟这一念心的活动啊,去观察这一念心的本来面目,是这个意思。观察我为什么能够念佛?从这一念心当中,一直观进去,观到他内心的深处──那一念真如本性,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回光返照的功夫。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 ┌此义即出天奇诸祖。
  │ │
  │ ├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
  │ │
  └答┤    ┌直下诘问┐
  │   ─┤    ├何止长夜复旦。
  │    └一猛提醒┘
  │
  └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
  ┌苦欲执敲门瓦子─┐    ┌成恶逆┐
  ─┤        ├则于诸祖┤   ├也。
  └向屋里打亲生爷娘┘    └非善顺┘

  「不必参究」这个思想呢,事实上跟「天奇」祖师是相随顺的。怎么说呢?因为祖师看到我们「念佛人」,不能够明白佛陀的「悲心」,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出世的目的,并不是显现他的神通、他的功德;而是假藉种种的方便,引导我们每一个众生,能够好好的回光返照、好好的检讨我们现前这一念具足无量无边功德的心性。但是我们一般念佛人,只是心外求法。所以祖师慈悲,提出一个这样的公案:念佛是谁?目的就是「直下诘问,一猛提醒」,提醒我们:你在念佛的时候,你稍微注意一下「你为什么能够念佛」?哦!原来我有现前一念心性、有一念跟诸佛同体的一念心性。祖师大德是这样的心情,否则的话「何止长夜复旦」!我们怎么去停止无明的长夜?怎么去「复旦」?怎么去恢复我们本性的光明呢?

  禅宗的根本思想,就是「即心即佛」。什么是佛?你这一念心就是佛。换句话说,我们讲一念的迷,就是生死浩然、就是众生,一念的悟就是佛,这是大乘的不二思想。禅宗它提出这样的公案,主要的就是说:你在念佛之余,你也不妨体验一下,你这一念心性,它的本性跟诸佛是无差别的,你不妨有这样的体验,这是禅净双修的意思。但是「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我们到现在还「不肯死心念佛」,还是在那个地方参「念佛是谁」啊!讲一个譬喻,就好象拿「敲门」的「瓦子」这个瓦片,拿到「屋里」去伤害「亲生」的爹「娘」。这意思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打妄想,念佛是谁?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增加你的妄想、增加你的生死业力,根本就不合乎你的真如本性,只有增加无明的势力。所以这个参禅的功夫,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所以你对「祖」师这样的一个心情、这样的用意,反而是「恶逆」,而不是随「顺」。因为祖师说「念佛是谁」,本来是对我们有所帮助,结果你在那个地方打妄想,反而是违背了真如佛性,在这个心中多一层的妄想。这个法门有时是一时的对治,有时是恒常受持的法门,祖师有时是一时的对治一下,让你体验一下「念佛是谁」;但是如果你老是去注意「谁」字,那你就不是构成净土的正行。因为你老是注意这个「谁」字啊,你虽然嘴巴念佛;但是你对这个佛号没有信愿行三种资粮,完全没有。没有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也没有一个行的专注力,你只是注意那一念心,这样子就违背了祖师的真实义了,是这个意思。再看第二段:

  兼破不肯死心

  ┌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
  一个「肯心」念佛的人,你这样子讲他当然就同意了;如果他不「肯」念佛,怎么办呢?
  │ ┌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
  └曰┤
  │┌汝等正信未开──┐
  └┤        ├当知─
  └如生牛皮不可屈折┘
  ┌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灯之理。
  ┌┤
  │└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
  │       ┌不假方便┐
  └大势至法王子云┤    ├
  └自得心开┘
  ┌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
  ┤
  └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蕅益大师说:就是因为你不肯「肯心」念佛,所以才告诉你前面的开示。就是说前面的话,是针对你不肯肯心念佛而说的。为什么呢?「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事实上你到现在还在那个地方参「念佛是谁」,表示你对于「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是心是心」这样的信心还没有建立,这样的理解还没有成就。「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就是这个牛皮没有烤过,不能做皮鞋、也不能做皮带,什么功能都不能做。同样的一个牛皮,经过烤过呢,能够创造很多很多的功能。你这一念心那个法执、我执那么坚固啊,你参一辈子也没有效果。所以「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呢?一个有眼睛的人、一个开悟者,他当然不可能在光明之下又去燃灯──念佛是谁,去找那个谁!念佛的就是你这一念心嘛,你这一念具足无量无边性德的这一念心性。所以你念佛的当下,你当下就是能念的心力本自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你为什么要多一个「谁」,多出这个妄想呢?所以说你本来就是在太阳之下,又去燃灯,这不是头上安头吗?多了一个妄想。「无目者」,你不明白这一念心的功德不可思议,那也可以,你就观想「我是业障凡夫,绝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也是行的。所以说没有眼睛的人,也不必在「日中苦觅灯炬」。就是虽然你相信你是业障深重,但是你业障深重的这一念心,也真实不可思议;虽然你不明白,但是它的本来面目,还是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虽然你不敢承当。说你是一个乞丐,你不敢承认你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你还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不管你开悟也好、不开悟也好,只要你真实的念佛,你内心的功德力就自然显现。所以引证,「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在这个《楞严经》上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换句话说,你能够好好的念佛,不必假藉观想、参究,自得心开,这个是「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这样的法语像大火聚,「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我们如果注意一下,我们中国佛教的历史,中国佛教在南北朝的时候,它偏重在翻译经典。中国佛教真正的发扬光大是在唐朝。唐朝的佛教之所以发扬光大,是因为宗派的建立──八宗的建立。每一个宗派根据它的经典,抉择出他们宗派的修行方法。但是中国社会的动荡,每一个朝代的替换、战乱,慢慢慢慢很多宗派就没落了。唯识宗是第一个没落的,这个人材一雕零,这个法就没落了。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在唐朝以后就慢慢没落了。到了蕅益大师明末的时候,可以说在八宗当中,如果我们注意一下佛教史,有二个宗派是一直不没落的: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净土宗。这二个宗派一直兴盛,从唐朝一直兴盛到明末,修行的人非常多,成就的大德也非常多。之所以这样子,禅宗跟净土宗的大德就有很多辩论的问题出现。

  这个「念佛是谁」,其实这句话主要是禅宗的修行方法。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参究念佛是谁的。关于这一点,莲池大师提出了四料简,我们把它解释一下。莲池大师本身也是参禅开悟的,他提出四料简,来抉择参禅跟念佛的差别相。他第一个问题说:「即心是佛,为何舍此念彼?」禅宗说:你这一念心就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即心是佛」,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忆念你这一念清净心,要「舍此念彼」?你放弃了你现前一念的清净心,去念十万亿土的佛呢?为什么要这样子呢?禅宗的大德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来问净土宗的大德,说「即心是佛,为何舍此念彼」?莲池大师回答说:这个净土法门念这个佛呢,正是要开显你的自性佛。因为我们这一念心性,有无明的遮障不能开显,所以必须假藉念佛的因缘,来开显我们的自性佛,所谓的「托彼名号,显我自性」。所以念佛正是有助于开显我们的自性佛。假设我们完全不假藉他力的加被,那变成了执理废事。理上是佛,但事实上你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障碍你、有罪业障碍你、老病死的果报障碍你,还是不能突破。理上是佛,事实上完全是凡夫的功能,他内心当中所表现的是惑业苦,那不是凡夫的功能吗?所以你说即心是佛,这样子是执理废事,这第一点。第二个「为何不普遍的忆念十方诸佛?」好,我念佛可以啊,我应该像《华严经》的「法界观」,普念十方诸佛,普遍的求十方诸佛的加被,应该是这样子的!为什么我单单念阿弥陀佛呢?就提出这个问题。既然要求佛力的加被,来帮助我们破除障碍,应该普遍的念十方佛!莲池大师回答说:「末世众生心思杂乱,令念一佛使心专一。」说这个「末世众生」啊「心思杂乱」,所以释迦牟尼佛慈悲,要我们专心的念一尊佛,使令我们内心当中容易专一、容易成就三昧,是这个意思。你普遍的忆念十方诸佛,对我们没有帮助的。你一定是要能够制心一处,才能够无事不办。所以普念十方诸佛,对我们没有好处,因为心思散乱,不能成就三昧啊,当然是不能够去破除无明。这个第二个。第三个「佛佛可念,为何专念阿弥陀佛?」既然要专一的念一尊佛,为什么选择阿弥陀佛呢?我也可以选释迦牟尼佛、选药师佛,佛佛可念,为何专念阿弥陀佛?莲池大师回答说:「以阿弥陀佛跟众生偏有缘故。」这个很重要。说十方诸佛的佛土,你要往生,你都必须凭你自己的力量解脱三界的业力,你自己去,有本事你自己去。十方诸佛的国土,只有阿弥陀佛的国土,「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有这种境界──佛力的接引。这一点太重要,临命终的时候,佛力的接引,只有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本愿。比如说我们今天念一尊佛,念了一辈子,临命终的时候,这尊佛也没来,对我来说,不是违背我们的心情吗?因为他跟我们的缘非常的浅。他没有发这个愿,你一直念一直念,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感应道交。这世间上的事情不是单方面的,你一直求他;但是他没有这样的心情,是没有办法感应的。所以因为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特别有缘,他之所以有缘,是弥陀的本愿特别加被末世的众生,他有这第十八愿。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有偏有缘的缘故,有弥陀本愿的加持力,所以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我们可以临命终跟弥陀感应道交。是这个因素,在十方诸佛当中,单单的举出阿弥陀佛。第四个疑惑:「为何不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跟相好?」既然我们今天要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境界,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正报、依报的功德,阿弥陀佛有无量的相好,为什么单念名号呢?莲池大师解释:「以持名一法,于末世众生最契机故。」因为末世众生心的堪能性太弱了,只有执持名号这一个法门,最为契机,契合我们的根机。任何的时间、任何的地点都能够念。好,这是莲池大师对于念佛法门的四料简,这样就一层一层的破除其他的一些疑惑。我们把莲池大师的这个四料简跟蕅益大师的这一段来看,就能够明白念佛的一个特色。我们再看:

  宁保非魔疑
  ┌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
  │
  ┤ ┌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
  │ │
  │ │ 事。
  └答┤
  │┌念佛见佛,已是相应┐
  └┤         ├何须疑虑。
  └况临终非致魔时──┘

  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谁知道这个佛是不是魔境呢?怎么知道这个是魔境呢?蕅益大师回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一般的次第法门,他就称为「修心人」。一般的自力法门,主要的是在观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他因地的时候,并没有「作佛」的「观」想;临命终的时候、或者平常的时候「佛现」前,这个「非本所期」,这因果不符。你因地没有念佛的名号、没有作佛的观想,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怎么会有佛现前呢?这是严重违背了因果的道理,所以这个就是「魔事」。「念佛」的人,你因地的时候忆佛、念佛,果地的时候「见佛」,这是因果的「相应」,何「况临」命「终」的时候,它不是「致魔」的因缘,「何须疑虑」!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管我们修什么法门,他一个修行的方向,就是一个逆生死流。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法门相应的时候,就在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跟果报惑业苦的生死流当中,产生一种正念的力量出现。这样的一个力量,跟过去的生死流真妄交攻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境界出现。窥基大师提出一个方法,他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假设有佛出现,怎么知道这真的是弥陀的现前,或者是魔境呢?窥基大师说:你看到佛现前、或者看到莲华、看到各式各样的境界,你这个时候摄心,不要去攀缘它,摄心念佛,用这个佛号来锻炼它。假设你所现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你因地的时候一直栽培这个佛号,那因果相随顺,他会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广大。假设它是魔境,你因地的时候用佛号来锻炼它,它会越来越模糊,因为因果不相符嘛。你因地念佛的时候,你所现的是一个魔境,这个时候你一直摄心念佛,它这个境界会慢慢消失掉,那表示是你一直的打妄想,突然间这个魔境插进来了。就是你这个真金不怕火炼,你看看这个是不是真金,用火来锻炼它。我们在修行亦复如是,你遇到境界,怎么知道这个境界是真实、是虚妄呢?你用佛号来锻炼它就知道、用佛号来锻炼。如果是魔境,它禁不起你佛号的锻炼、禁不起的。我觉得窥基大师这个开示很好,这个方法很好。

  料简七日一念

  ┌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
  ┌┤
  │└答:平时也。
  本经讲到「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个是约「平时」;如果是「临终」七日不乱,谁也不能往生!这个净土法门就不是三根普被了。
  │┌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
  ├┤
  │└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如果我们平时「七日」一心「不乱」以后,再「起惑造业」,那这个人能够往生吗?蕅益大师说:「果得一心不乱之人」,决定不可能再「起惑造业」了。因为一心不乱,它的定义就是要伏除烦恼。一个净业要成就的人,你最起码的标准就是伏住烦恼。虽然不断烦恼,但是要能折伏现行烦恼,所以他不可能再起惑造业,因为他净业成就了。

  │┌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

  就是说大本的《无量寿经》、或者是《念佛三昧宝王论》讲到十念、一念往生,这个是约平时呢?还是约临终呢?
  ├┤       ┌晨朝十念属平时。
  ││ ┌十念通二时┤
  │└答┤     └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
  │  │
  │  │      同,属临终时。
  │  │
  │  └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在经论当中讲到「十念」往生,这个十念是「通」平时、也通临终,这「通二时」。如果是「晨朝十念」,印光大师很强调的晨朝十念,这个是「平时」;如果是「十念得生」决定得生,这个是「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命「终」,这个不同了。如果「一念」的话,一定是「约临终」的时候,一念往生,这个是约临终。最后: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
  └┤
  │ ┌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
  └答┤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

  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有人就问:十念、一念都能够往生,为什么在本经当中,要保持一日、保持七日呢?要保持这么久的时间呢?不是十念、一念就可以了吗?「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这个临终的一念、十念是怎么来的呢?它也正是我们平时,若一日、……若七日的用功加行栽培起来的,是这个意思。乃至「下下品」的五「逆」十「恶」,这个五逆十恶,他平常根本不念佛,他不就是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示,他才念十念吗?他哪有平常的一日、七日呢?蕅益大师回答:此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而且「闻便信愿」。说这个人他今生虽然没有念佛;但是他过去生是一个大乘善根的人,而且跟净土的因缘很深。怎么知道呢?因为你看他能够在临命终这么一个短暂紧要的关头,能够遇到净土的善知识现前,这个是多么不容易的因缘。临命终的时候,不就是很短的时间吗,刚好有善知识的因缘现前;而且又在临命终身心逼迫的时候,善知识几句简短的开示,就能够使令他发起信心、发起往生的愿力,所以这个地方「此事万中无一」。这个净土法门是一个难信之法,我们真正能够对名号生起真实的归依,这个是不容易的。我们对于娑婆真实的厌离、对极乐世界真实的欣求,也不容易的。这个人却能够在临命终的时候,身心逼迫的情况下,短暂的几句话,就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跟愿力,这个都是宿世的善根成熟,「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我们现在的台湾,有些人有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就是他平常也不念佛,但是他心情是想往生极乐世界。他是什么想法呢?怕什么,反正临终再等人家来助念就好了。(哈──)不但是居士有这样的想法,很多弘法的法师,他也提倡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思想。所以蕅益大师说:下品下生,他临终仰仗善知识的开导,而生起十念往生的,这种只能够增长我们的信心则可,不能当作榜样来修行的,这是一种特殊的个案、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你看「万中无一」,一万个找不到一个。所以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定要强调「若无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这个是比较合乎正常修行的一个情况。就是我们的念头是等流性,你一定是平常有这样的栽培,临终才有这个念头出现。当然,生命是无量的,谁知道你过去生栽培过什么念头?谁也不知道。但是你存有这个侥幸,可能你就会出差错!你一定要假设你是大乘善根的人(诃──),会出差错,因为这种人万中无一。所以我们正常的修行、正常的弘法,你还是要按照正常的轨则。不管我们过去世是不是有善根,不管,根据正常的信、愿、持名来栽培,是这个意思。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