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是药食同源的滋补良品
2015/5/23   热度:216
枸杞,俗称“枸杞子”属于落叶性灌木,树身高一米五到两米,生长期35年到50年,枸杞原是一种野生灌木,不过在我国栽种培育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诗经》“小雅”中就留有“涉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
枸杞是一种药食同性的植物,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它的药用价值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南北朝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的《摇性本草》都对枸杞的药用功能有所记载,而明代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更是对枸杞的药材性能、主治病症和医药方剂有详细描述。《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现代医学通过大量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枸杞的确具有促进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功能和抗衰老功能三大药理作用。
枸杞具有促进调节免疫功能主要是由于枸杞籽中富含枸杞多糖、硒和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很强,它能够促进生物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巨噬细胞恰恰是各种有害细菌和病毒的克星,它通过吞噬这些有害微生物和病源体来维护生物体的健康。国内医学实验表明,枸杞对人体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美国加利福尼亚艾滋病防治中心经过多年临床观察之后,评定证明枸杞多糖的免疫功能可以同当前国际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相媲美。
枸杞的保肝作用仍然要归功于枸杞多糖。肝脏受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会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过氧化脂质,从而降低了肝细胞的活性,而枸杞多糖能够减少脂肪褐素的沉积,抑制肝中的过氧化脂质的形成。
现代药理作用的研究表明,枸杞鲜果中所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外,还包括脂肪、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甜菜碱以及微生物B1、B2、E、C和钾、钠、钙、镁、铁、铜、锰、锌、硒等生物元素,这些成份可以维护细胞正常发育,提高基因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促进衰老细胞向年轻化逆转,从而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和生化指标。临床观察发现,连续使用枸杞多糖两个月的老人,有百分之百以上的人胆固醇和油三脂明显下降,长期服用的老人头发都不再脱落,面容也由憔悴变为红润。
对枸杞的毒性动物实验还表明,枸杞是非常安全的食物,不含任何毒素,可以长期食用。枸杞能够与各种中草药搭配入药,治疗疫病,也能够当做日常的保健食品,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尽管枸杞在全国多个省份都有栽种,但《中国药典》规定,唯有宁夏枸杞才可以入药,国家医药管理局也将宁夏定为全国唯一的药用枸杞产地,这主要是因为宁夏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最适宜于枸杞的生长,药理监测表明,在全国各地所产的枸杞中,宁夏枸杞的氨基酸含量和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都名列第一。
枸杞的药用价值很丰富,但依靠它养生健体贵在平时的坚持,每天坚持食用一些枸杞,大有裨益。专家们总结出了几种枸杞的吃法:第一种方法是零食:枸杞可以像葡萄干一样随手沾来食用,其实枸杞生吃味道也很不错,但不能吃太多,否则容易上火。第二种方法是泡成药酒:用枸杞泡酒喝能增强细胞免疫力,促进造血功能,还能抗衰老、保肝及降血糖,并对于视力减退,头昏眼花均能起到一定疗效。第三种方法是自制菊花枸杞茶:取菊花3到5朵,枸杞一小撮放入沸水泡10分钟即可饮用。它可以明目、养肝、抗衰老、防皱纹、降血糖血压,适合工作繁重、长期要对着计算机工作的人。
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枸杞全身都是宝,除了枸杞果实外,枸杞的根、叶、花、茎都有保健作用。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小圃枸杞》一诗中称枸杞“根基与花实,收拾无弃物”。枸杞叶代茶常饮,能显著提高和改善老人、体弱多病者和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具有强壮肌体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地骨皮即枸杞的根皮。一般和其它中药配合使用,主治阴虚劳热、肺热咯血。
枸杞有哪些药用价值?
初春枸杞长出嫩苗,嫩苗又称枸杞或枸杞苗,略带苦味,但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间常用来治疗阴虚内热、咽干喉痛、肝火上扬、头晕目糊、低热等。枸杞子含有肌甙、谷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等,营养成分十分丰富。《食疗本草》中记载枸杞头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和去虚劳等作用。
枸杞子功用类似枸杞头,但作用更胜一筹。枸杞子的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4克、脂肪0.8克、糖类19.3克、钙55毫克、磷86毫克、胡萝卜素8.6毫克,以及各种维生素。
枸杞子配熟地、党参、茯苓、鹿茸制成药酒可补肾强身、柔肝明目;枸杞子20克煎汤代茶常服,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益;枸杞子、乌梅共研末,加开水泡,代茶饮,能消暑解渴。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