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1)


2014/9/3    热度:881   

  p. 77
  提 要:
  净土本为大乘佛教之理想,亦为其共修的目的,故种类极多,但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一说净土则几专指弥陀法门而言。佛教为印度文化的一环,故其理想必有其来源,本文特注重于此,试作净土及阿弥陀佛思想的探源。对净土的看法及其修行法门,有印度式的,中国式的,日本式的等等,但本文仍偏重于印度、中国式的方法,至于其他的法门则略而少谈,这有待日后补述。
  净土与末法思想的关系极深,经典中也到处叙述,但这是一种事实预言呢?抑或是一种思想、历史观呢?对此则见仁见智而不同。不过,中国历代的净土教家,一致地把它当作历史事实,故致力于净土法门的弘扬。这一宣传很适合历代苦难民众的渴求,故甚受欢迎与信奉,
  p. 78
  中国净土法门的普遍就是起因于此。
  往生净土本仅为成佛过程的一种中途站,并非最终目的,等于赴外国留学,但净土教徒有此种观念的甚少,大多把它当成目的,因此没有回国服务 ── 广度众生的意念。此为净土法门被讥为消极、自私的理由。要知,诸佛创立净土的目的与苦心,在于广渡众生,利益众生,故有许多适应广大群众的净土及其方法,这是时下佛弟子应该反省的问题。故本文特介绍了各种净土及其所谓的易行道、难行道的真谛,以匡正一般信徒的错解。若不懂此,易行道反而变为难行道,而“易往无人”了。本论文叙述各种念佛法门之余,特介绍被遗忘了的韩国留学僧金和上无相禅师的总持门的三句念佛法门。这是根据《大乘起信论》的本觉思想而来的法门。其方法易懂、易修,实为值得弘扬的净土法门之一,可惜很少人知道有此法门。
  一、序论
  佛教有依自力解脱的法门,有依他力救济的法门。此中,净土思想是属于后者,乃依他力救济的法门。若依整个佛教史来看,佛教的正统思想是依自力解脱的法门。佛陀毕竟是位良师益友,仅把解脱的方法教导我们而已。但原始佛教的此种事实,无法满足信众的心愿,于是随著时间的变迁,产生了牺牲自己而为他人的菩萨思想──大乘佛教。可见没有菩萨思想的大乘佛教是不值得存在,同时,没有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人的大乘佛教亦是毫无意义。不过,我们要记住:菩萨在修行上只不过是中途位,绝非最后的阶位,至于蒙他力的救济而往生净土,亦不过是一种方便的中途站(犹如赴外国留学),
  p. 79
  绝非修行的最终目的[1]。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而成佛则必靠智慧,智慧的完成则必赖自力修行的六波罗蜜,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但曾几何时,往生变成了成佛的代名词,致使佛教精神被歪曲,变成了利己主义的佛教。要知:回向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这根本否定了自业自得的因果论,同时亦削减了佛教的特质。佛教最先产生的他方净土思想,例如:东方的阿閦佛国[2],如果想往生彼国,还得照样靠自力实践菩萨道──六波罗蜜,不然则无法如愿。所以大小品‘般若经’无不叙述阿閦佛净土。这是佛经中有他方净土思想的滥觞,即使希求来生与弥勒菩萨一同降生人间度化众生的弥勒净土,亦必须靠我们的积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
  由整个印度佛教史来说,靠称名就得往生的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在印度没有可征的资料。即使依法显、玄奘、义净等三位高僧[3]的旅行记,他们在印度所看到的仅有:释迦牟尼佛、过去佛、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未曾有关于阿弥陀佛的记事。开创慈愍流念佛法门而十三年间旅行印度的慈愍三藏慧日(六八○─七四八)[4],亦只不过于犍陀罗国得到观世音菩萨的灵告而已,还是同样地未曾发现阿弥陀佛像。盖佛像与净土信仰有著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阿弥陀佛的信仰,可能成立于西北印外部或中亚一带,而其成立的地方位于印度的西方,故称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与弥勒菩萨不同,完全不见于南北两传的原始经典,故可能成立于佛教文化圈外的外国,尔后被大乘教徒采用而引进大乘经典之中。这到后来,不但与观音结了不解之缘,且变成主人翁,形成:“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中国佛教的信仰特色。
  关于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来源,虽然至今未有定论,但可能跟随大乘经典,由迦湿弥罗一带或尼泊尔地方开始流传,则是无可置疑的。因大多的大乘经典,由这些地方出现。该处位于西北印,而与伊朗(波斯)毗邻,故很容易受其信仰之影响。
  p. 80
  主张此种说法的大多是欧洲的东洋学者[5]。他们认为阿弥陀婆(Amitabba)是持有无量光之神,这个观念来自祅教的太阳神话。因祅教的太阳神就是持有无量光明之神。当然也有反对此种外来说的学者。他们复分为二派,一派主张来自佛教内部 (佛教神话说、佛塔起源说、天界神话说),另一派主张来自印度神话说(梵天神话说,瓦如那神说、毗纽奴神说、夜摩天说)[6]。
  本来在最初专弘阿弥陀佛信仰的‘无量寿经’ (俗称大经,共有五存七缺)[7]之中,最古的二译,内容大致与‘阿閦佛国经’相同,只有“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8],并无称名念佛往生的思想,但到了魏译(二五二年)则内容大变,不但自力修行的伦理要素减少,且增加称名,并极力强调信仰感情:“信心欢喜”、“至心回向”、“愿生”[9] 。甚至主张靠信心即可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了。至此,他方佛陀的信仰,明显地与传统的佛教思想分裂,而在印度本土的边地形成另一种型态的教团。这个法门最适合中国佛教徒的嗜好,而一说净土,几乎专指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了。不过,最初信仰他方净土的高僧,例如:道安、慧远(净影寺)、慧思、玄奘等人,还是求生弥勒净土者,并非求生阿弥陀佛净土。
  中国佛教徒的特色,乃是善于训诂求圆融,故在印度三学并修的佛教,一传到中国便分派抗行,形成专修戒律的律宗,专修禅定的禅宗,专修般若的三论宗。这净土思想仍然,本来是佛教徒共同的愿望,也不一定在西方,也不一定有形,但一传到中国后变为专指西方的净土法门。
  念佛本来和禅观一样,乃为统一精神的方法。这与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合并为六随念之一,或加上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等四种为十念,乃主为优婆塞开示的法门。“念”在我国有“时时思想”(思念)和“诵读”(念书)二种意义。这后来注重口称,变为出声称佛名号的意思[10]。要知:梵文的“念” manasi kāra 意为常念不忘,并无出声口念之意[11]。正如印顺博士所说:“称名为佛弟子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
  p. 81
  本不是佛教修行的方法。”[12]这是一种归依佛的心情的流露。
  “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在早先出现的‘无量寿经’与‘阿弥陀佛经’并没有,及至后出的‘观无量寿经’始见于经文。尤其是专为下品下生的极恶众生而设的法门,就是说: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会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信:若汝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13]
  “极乐即净土”的观念,在中国至鸠摩罗什时止,好像未具体形成,故其所译的‘阿弥陀经’未曾用过“净土”这一名词,而距此约二百年后,始见于玄奘所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正如藤田博士所指出:并非玄奘所用的梵本有“净土”这一名词,而是当时已有“极乐即净土”的观念,故用于经题上面[14]。罗什虽然未有“极乐即净土”的观念,但早知道“佛国即净土”,故有很多译例。诸如‘大品般若经’之“净佛国土”,‘维摩经’之 “直心是菩萨净土”、“若欲得菩萨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5]等等。至于罗什以前的译经家,例如:支谦翻译‘维摩经’时,也有 “国土清净,佛国清净之行”、“严净佛土”[16]等句,就不见“净土”二字的用例。
  综上所述,自罗什至玄奘大约二百年间,“极乐即净土”的观念逐渐明确,果如此,那么,这一观念究竟于何时形成的呢?这可能是昙鸾(四七六─五四二)以后的净土家了。昙鸾距罗什约百年,当时昙鸾根据上述‘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与菩提流支翻译的世亲‘净土论’,写了一本‘净土论注’。这时他将极乐改为净土,故说: “易行道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17]。此中“净土”二字,在‘净土论’作:
  p. 82
  “安乐国”、“安乐国土”。尤其是昙鸾完成以“信佛因缘”得往生的理论,故得说是位净土宗的开山。他引用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明易行道是靠信佛因缘,乘佛本愿力往生净土之道,而叙述净土的十七庄严之后说: “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18]不但如此,他解释五念门之后已打出“往生净土法门”的口号。法门当然是教法之意。
  昙鸾之后道绰(五六二─六四五)著『安乐集’,其中亦频繁使用“净土法门”或“净土教”。他说: “无量清净觉经云: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若复有人,闻开净土法门,都不生信者,当知此人始来三恶道。”[19]他所引的‘无量清净觉经’,当然没有“净土法门”四个字。这到善导(六一三─六八一)时,则更加明显了。他于‘法事赞’已开始使用“净土教”的名词。如此,完成了中国的“净土法门”或“净土教”。
  中国人对净土或佛国土的看法,我们可以引用下列经论的说法加以理解。
  一、 “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四十二章’大正一七、七二三上)
  二、 “开神悦体,无一不可。”(昙鸾‘净土论注’大正四○、八二九中)
  二、本论
  (一)净土的来源及其成立年代
  关于净土的渊源,有外来说与印度内部起源说二种,而迄未有定论。此中外来说,自中村元博士用比较思想史的方法发表“彼岸ヘの憧れ─东西思想における净土の观念─”
  p. 83
  和“净土教の世界思想史的意义”[20]后,似较失势,但若由净土经典的发达史来看,其说服力仍嫌薄弱。
  在佛经之中,言及有关净土思想的资料,藤田宏达博士曾作过详细的统计,并发表于‘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一书之中,合计有:汉译经论二九○种,梵文经论三十一种,但从未有一部阿含部的原始经典[21]。这说明了净土的来源,的确由大乘经论而来,并非原始佛教的产物。殊是言及净土思想的经典,自后汉至元代汉译者七十五人之中,其出身也大多为西域或北印[22]。这也说明了净土思想的确来自北印或中亚一带。因在该地流行,故他们带来的都是这一方面的经典。这与‘般若经’之来自南方,经西印流传至北印,恰好成一对比。‘般若经’被公认为大乘佛教最初期的经典,而于西元前后以具体的型态出现于北印。又‘华严经’“入法界品”亦言及: 文殊菩萨自舍卫城赴南方,住觉城东方的大塔庙,获得了不少信徒[23]。“入法界品”中, 又谈及观音菩萨住于南海补怛洛迦山,度化众生的事情[24]。由此推测,观音的信仰可能也来自南方,而后与阿弥陀佛的信仰相结合。这‘大唐西域记’的著者玄奘,也作同样的说法──支持南方说[25]。‘大智度论’的著者龙树则说: “来自他方佛土”[26]。
  最初专弘阿弥陀佛信仰的‘大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中村元博士与平川彰博士二人都推定为成立于西元一四○年左右[27]。果真如此,则适值‘般若经’流传北印后不久,尤其是与‘金刚般若经’[28]的出现同时,故‘无量寿经’的内容,与‘金刚般若经’的思想有很多类似,无不强调菩萨的基本态度──离一切相,应无所住而利益一切众生,或强调“乃至一念生净信”。关于此,若比较二经的经文更可进一步地了解[29] 。
  梵文无量寿经(三八) 梵文金刚般若经(三)
  p. 84
  “凡是在彼佛国土的菩萨,没有任何我所有的观念(我所),在佛国中,去来进止,都没有快乐、不快乐的感觉……阿难!凡是生彼极乐世界的菩萨,没有他人的观念(人相)、自己的观念(我相)、不平等的观念,斗争、论争、反对等观念……。”
  ‘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大正一二、二七二中)
  须菩提!若菩萨有生类的想法(众生相),即非菩萨。何以故?须菩提!若有人,有:自我的想法(我相),生类的想法(众生相),个体的想法(寿者相),个人的想法(人相),即非菩萨。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三)
  ‘金刚般若经’(鸠摩罗什译)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大正八、七四九中)
  由此可见,当时成立的经典内容如何地相似,这可能是大乘佛教展开运动的时候,乃针对部派佛教的“著相”而来,所以不得不一再强调不得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说所谓什么相,即非什么相,是名什么相。因此,往生极乐,也即非往生极乐,这有什么快乐、不快乐呢?又有什么来去、进止呢?所以才反映在上述‘无量寿经’,告诉往生净土者,要 “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不得违背‘般若经’的基本精神。
  要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共同理念,共同语言,故有关阿弥陀佛的经典与‘金刚般若经’,同样地使用“乃至一念生净信”、“无我相”、“无人相”、“无我所”等名词。此外,如灭罪的思想(阿弥陀佛经等以称名灭罪,金刚经则以轻贱灭罪的方式),强调小乘果报远不如大乘等问题,都是值得重视的。
  ‘无量寿经’的成立,若由教理史看,的确受到‘般若经’和‘法华经’等的影响,这是多数学者的共同结论[30]。
  p. 85
  例如:阿弥陀佛的发愿--‘大阿弥陀经’、‘平等觉经’为二十四愿,‘无量寿庄严经’为三十六愿,‘无量寿经’、‘无量寿如来会’、‘悲华经’为四十八愿,梵文本、藏文本均为四十九愿等,则是受到‘道行般若经’发愿的影响而来。关于此,望月信亨博士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一书中,已有详细的考证,故不再赘言[31]。
  在‘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之中,所描写的极乐世界模样,除采用长阿含‘游行经’、‘世纪经’等内容改写之外,大多由‘小品般若经’与‘法华经’而来,故其描写几乎雷同。例如:‘道行般若经’卷九之:
  “善男子!当作是守念,从是东行,索般若波罗蜜,去是间二万里,国名犍陀越,王治处其国丰熟,炽盛富乐,人民众多。其城纵广四百八十里,皆以七宝作城,其城七重,其间皆有七宝琦树,城上皆有七宝,罗彀缇缦以覆城上,其间皆有七宝交露间垂铃。四城门外皆有戏卢。远城有七重池水,水中有杂种优钵莲花、拘文罗华、不那利华、须犍提华、末愿犍提华,皆在池水中生间,陆地有占匐华,如是众华数千百种。其池中有众杂琦鸟凫雁、鸳鸯异类琦鸟数千百种。池中有七宝之船,其人乘船娱乐戏池中。城中皆行列五色幢幡,复悬五色幢幡,复有罗列杂色华盖,城中街巷各各周遍,譬若忉利天上帝释宫殿幢幡。音乐之声,数千百种,日日不绝,譬如忉利天上难檀桓戏卢,其中有音乐之声,快乐不绝,其城快乐亦复如是。其城中无有异人,皆是菩萨,中有成就者,中有发意者,皆共居其中快乐不可言。其中所有服饰,玄黄琦珍不可复计。其国中有菩萨,名昙无竭,在众菩萨中最高尊。有六百八十万夫人、采女共相娱乐。犍陀越国中诸菩萨,常共恭敬昙无竭,为于国中央施高座,随次转下施座,中有黄金座、白银座、琉璃座、水精座,座皆有杂色文绣綩綖,座间皆散杂色香华,座上皆施杂宝交露之盖,中外周匝皆烧名香。昙无竭菩萨常于高座上,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大正八、四七一下、四七二上)
  p. 86
  ‘正法华经’卷二之:
  “其世界名离垢,平等快乐威曜巍巍。诸行清净所立安隐,米彀丰贱人民繁炽,男女众多具足周备。琉璃、黄金以为长绳,连绵路傍,一切路边,有七宝树八重交道,行树枝叶华实常茂。莲华光正觉亦当承续说三乘法,而佛说法具足一劫,所可演经示奇特愿,劫名大宝严。所以名曰大宝严者,谓彼佛国诸菩萨众,诸菩萨众有无央数,不可思议无能限量,唯有如来乃能知数。菩萨大士在其佛土,为觉意宝行如莲华,无有新学久植德本,净修梵行而无年限,亲近如来常应佛慧,具大神通志存法要,勇猛志强,诸菩萨众具足如是,无有缺减,是故其劫名大宝严。莲华光佛当寿十二中劫,不可计童子时也。其国人民当寿八劫,莲华光如来过十二劫,有菩萨名坚满,当授其决,告诸比丘言:此坚满大士,吾灭度后当得无上正真道,号度莲华界如来正觉。莲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像法住二十中劫,其佛世界如前佛土等无差特。度莲华界如来亦寿二十二中劫,尔乃灭度。佛灭度后,其佛正法及像法住二十二中劫。”(大正九、七四中)
  均为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描写材料。故有七重行树、黄金铃网、莲池、众色之鸟和鸣等等。殊是阿弥陀佛在因位发愿修行,历经多劫的情形,即受‘正法华经’卷三的影响。诸如:
  “于是世尊,见诸耆旧,心志所念,即复重告诸比丘众,比丘当知,此大声闻耆年须菩提,当复奉侍供养八千三十亿百千垓佛,在诸佛所常修梵行,积累功德具足究竟,竟后世时当得作佛,号称叹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世界名宝成,劫曰宝音。普佛之土周匝悉遍,有诸宝树,自然庄严,无沙砾石山陵溪涧,其树音声,哀和柔雅,无庶产业不可称数。人所居踌馆宇若干,重阁交露有无央数,声闻之众,欲计算者,无能限量,悉识宿命。彼土菩萨亦不可计亿那术百千。其佛当寿十二中劫。灭度之后,正法当住二十中劫,像法亦立二十中劫,则坐虚空,为一切人讲说经法,开化无数百千菩萨。……尔时世尊重复宣告诸比丘众,
  p. 87
  比丘欲知坚固取要分别平等,是我声闻大迦旃延,后当供养奉侍八千亿佛。佛灭度后,各起塔庙,高四万里,广长各为二万里,皆七宝成,金、银、琉璃、水精、车渠、马瑙、珊瑚、碧玉、香华、杂香、捣香、缯彩、幢幡供庙。如是过斯数已,当复供养二十亿佛,然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还已紫磨金色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国土严净平等无邪,名闻显现,琉璃为地,若干种树众宝校饰,紫磨黄金为绳连绵,诸树华宝茂盛华遍。佛土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但有诸天人民众多,具足充满。又诸声闻无数百千那术之众,诸菩萨等无数百千,庄严国土,其佛当寿十小劫。灭度之后,正法当住二十中劫,像法亦住二十中劫。”(大正九、八七上 ─ 下)
  此外,卷五之:
  “尔时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丘墟溪谷荆棘砾石,重阁精舍,周匝普满,而用七宝,犹如诸天宫殿丽妙,遥相瞻见,天上视世间,世间得见天上,天人世人往来交接。其土无有九十六种六十二见憍慢罗网,一切化生不由女人,净修梵行,各有威德,以大神足飞行虚空,常志精进,所作备具智慧普达,紫磨金容三十二表,大人之相。是时人民常有二食,一曰法食,二曰乐禅悦豫,是为二食。有无央数亿百千垓诸菩萨众,悉得神通,周旋分别坟籍谊理。其声闻等皆逮圣行,行八脱门,威曜方便,名德奇雅得度无极,劫名宝明,世界曰善净,佛寿无量劫。灭度之后法住甚久,起七宝塔,遍是世界。”(大正九、九五下 ─ 九六上)
  无不为其描写之蓝本。
  净土本与天界不同,乃为理想的无为世界,但为了引诱众生修行,不得不指方立相,不得不依众生的根机与背景,创造各色各样的净土。但无论那一种净土,最好是尽善、尽美,把人间想像得到的全部汇集,以臻至善。所以
  净土的蓝本要搜集的多,
  p. 88
  要想得细密,不得有半点瑕疵。这样一来,可以利用的材料要全部动员,传说中的乌托邦要全部拿来比较。因此,佛教徒绞尽了脑汁,综合一切作模式,创造二种净土。一为利乐现生的净土,其代表是药师佛的琉璃世界,东方代表有光明的前途。二为利乐来生的净土,其代表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代表有幸福的归宿。因为:日出东方,犹如一天开始,人要怀抱希望,向著理想前进。日没西天,犹如一天工作完毕归家,要有甜蜜的幸福的归宿。这原为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生。
  印度人是想像力很强的民族,所以创说多种理想世界,有:(1)北俱卢洲(2)忉利天(3)夜摩天(4)兜率天(5)他化自在天等等。当然这些就被佛教徒利用作为建设净土的材料了。因此有关净土的来源,也就有上述各种来源的说法。
  一、北俱卢洲可能指北印,即:喜马拉耶山西北一带──中亚,俱卢为种族名,居住于五河地方,故称北俱卢洲。这是印度须弥山神话的一环,为四大部洲中最理想的世界,不但人寿长,自由平等,各种享受应有尽有。由印度地理来说,北印的确是好地方,不像中南部那样炎热,因雪山的关系,四季如春,有恒河,有山林,土地肥沃。依‘大楼炭经’的记载:
  “郁单曰天下,周匝广长各四十万里,北方天下有种种山无央数,其河两边有种种树,河水徐行,有种种华水中丛流。河两边有船,彩画姝好,以四宝金银琉璃水精作之。北方天下中央有浴池,名郁难陀,广长四千里,其水凉软且清,有七重壁,水底沙皆金。难陀浴池周匝四面有陛,以四宝金银琉璃水精作之。金陛琉银桄,银陛金桄,琉璃陛水精桄,水精陛琉璃桄。难陀池中,有青莲华、黄莲华、白莲华,赤莲华,中有红色者、金色者、青色者、黄色者、赤色者,白色者,周匝根茎若断者,出其汁如乳,其味如蜜,光照四十里,其香亦闻四十里。难陀浴池东,有河名已味,难陀浴池南,有河名修竭,难陀浴池西,有河名大士,难陀浴池北,有流河名善种。……难陀浴池东有园名贤上,有七重栏盾,七重交露,七重行树,周匝围绕,以四宝作之,姝好金银水精琉璃。
  p. 89
  贤上园中有香树生华实,劈者出种种香。有祷香树生华实,劈者出种种香。有衣被树,有璎珞树,有不息树,有生花实,若劈者出种种衣被、璎珞,出种种不息。有果树、器树、音乐树,生花实,实劈者出种种器、种种果、种种音乐。树高七里,有高六里、五里、四里、三里、二里,最卑者高一里。……北方天下人,在下卧起,男女各异处。有净洁粳米,不耕种自然生,出一切味,欲食者取净洁粳米炊之,有珠名焰味,著釜下光出熟饭。四方人来悉共食之,食未竟亦不尽。……北方天下如是,地不起尘,常有流水生草树,常有叶华实,中有草青,譬如孔雀翅色,其香如香香,足蹈上即陷四寸,举足还复如故。”[32]
  可见极乐世界的描述与此相似,极尽印度人理想之能事:平坦、整齐、清洁、富丽。因为这是印度文化的特产,缺少了这四种即显出不理想。同时还得要有自然界、众生界的净化。这包括平等的经济生活、群居生活(男女平等、种族平等、没有恩怨)。印度是种族最多的国家,所以表示种族的“瓦尔那”(va?na)一语即为“色”义,因皮肤色的差别而成为四姓制度的术语。净土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打破种族的差别,所以没有肤色,清一色为金色。金色代表了种族的平等[33]。
  印度人除了于地上创说乌托邦之外,复想像天上的理想世界。印度的天,依佛经说:欲界有七天,色界有二十二天,无色界有四天。此中,四天王的身长半由旬,寿命五百岁,忉利天身长一由旬,寿命一千岁,夜摩天身长二由旬,寿命二千岁,兜率天身长四由旬,寿命四千岁,化自在天身长八由旬,寿命八千岁,他化自在天身长十六由旬,寿命一万六千岁,其余诸天则用劫波计算[34]。
  忉利天的依正二报,大致不离‘大楼炭经’所说:有城廓、有七重壁、七重栏盾、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庄饰、水鸟等等。
  这夜摩天仍然,无一不是欢乐的世界。夜摩天是梨俱吠陀以来的死者的乐园,夜摩为人类的始祖。
  p. 90
  兜率天是当来下生佛弥勒菩萨居住的所在。这里是一切平等、清凉、光明的地方。本来弥勒净土不在天上,乃在人间。但佛教徒遗忘了弥勒净土的真义──著重于人间实现,只知兜率净土,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在人间。正如印顺博士所说:“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35]。对阿弥陀佛之与太阳有关,弥勒是与月亮有关的[36] 。要知:月光与阳光不同,月光不刺眼、清凉,乃是黑暗中的光明。这象征了苦痛的世界,唯有弥勒法门才能带给人类毫无负担的光明与平等。
  他化自在天是欲界顶头的第六天,这里也是印度人理想中的世界。因可任意享乐他人所化作的欲境,故名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胜过一切诸天的物质生活,故极乐世界乐意举例引用,以说明极乐世界的优越。如说:阿弥陀佛刹胜过第六天 “百千万倍,终不可及”;“第六天王比阿弥陀佛刹中,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又百千万倍不可以及。”等等[37]
  由此推测‘大阿弥陀经’也许成立于因陀罗 (帝释天) 崇拜极盛的地方,故作为举例的材料。‘华严经’即以十地菩萨比拟诸天,以显示佛教的殊胜[38],这可能当时有此风尚,不然则是佛教大肆广揽信徒的时候。其比拟如下:
  初地菩萨───阎浮提王
  二地菩萨───转轮圣王
  三地菩萨───释提桓因
  四地菩萨───夜摩天
  五地菩萨───兜率天王
  六地菩萨───善化自在天
  七地菩萨───他化自在天
  八地菩萨───大梵天王
  九地菩萨───大梵王
  十地菩萨───摩醘首罗天
  总之,
  p. 91
  极乐世界的构成材料由印度各种传说中的理想世界而来,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不可忘记:“比在地上的王权,或趣天界,为一切世界主,预流果胜。”[39]换句话说,往生天界远不如佛教中最低的预流果,怎能与最高的佛果比呢?
  (二)阿弥陀佛的来源
  释尊时代早有过去七佛与未来佛的信仰。这耆那教亦复如此,奉勒沙婆(?sarbha)为过去二十四佛的初祖。据说,阿育王曾以优婆笈多为向导,前往释尊的诞生地蓝毗尼园礼拜佛迹,并于该地建纪念碑,捐十万钱,减免该地的税金。这时顺道参拜附近的过去第五佛塔──拘那含牟尼佛塔。可能已荒废,所以把它修建为二倍大[40]。过去七佛是将释尊以前之六佛加上释尊本身而来的。此中,第四佛俱留孙、第五佛拘那含牟尼、第六佛迦叶、第七佛释迦牟尼等,被尊为贤劫四佛。释尊以前有过去佛的信仰一事,法显、玄奘的旅行录皆有记载。尤其是法显在‘高僧法显传’拘萨罗国条中叙述:提婆达多的徒众,仅供养过去三佛,而不供养释迦牟尼佛的事情。这与传说中的提婆由于破佛而活活地堕入地狱的说法不同。
  既然有过去佛的信仰,当然也应有未来佛的信仰。这就是弥勒菩萨的信仰。依白法祖译的‘佛般泥洹经’的记载:
  p. 92
  “劫后十五亿七千六十万岁,乃复有佛(弥勒)”[41] 。这‘增一阿含经’卷四四、巴利文‘转论师子吼经’、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也都有相同的记载。弥勒菩萨的信仰早在印度流行,故法显、玄奘留印时,都礼拜过弥勒菩萨的木像。殊是大小乘的经论,都记载有人往生弥勒的兜率天的事情[42]。
  后来,随著大乘佛教的发展,以燃灯佛为首的过去十方诸佛出现了,释迦牟尼佛以后的未来佛也出现了。这种信仰导致他方佛国土的观念。其中,最古的就是阿閦佛的信仰。依‘大宝积经’卷十九 “不动如来会”(不动如来即阿閦佛)的记载,阿閦佛的世界名为妙喜世界,位于娑婆世界的东方,一千佛国土的那边。阿閦佛成佛的世界,充满花香、音乐及七宝菩提树为中心的行树。彼佛世界没有三恶道,黄金布地,柔软如兜罗绵,又有八功德水。往生该国的女性(这与西方极乐世界之没有女性不同)没有嫉妒,没有生产的痛苦与污秽。彼国诸人没有YIN欲,唯受法乐。欲生其国必须行六波罗蜜[43]。
  东方既然有佛,西方当然也应有佛了。阿弥陀佛就是西方之佛,亦即上述十方诸佛[44]中的一位。后来由于阿弥陀佛的法门殊胜、简易,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嗜好,因而很快地形成宗派而流行。至于其信仰的来源,则议论纷纷,迄今未有定论。
  主张外来说的西方学者,以为阿弥陀佛有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之义,而且发展于西北印,故一定受到伊朗(波斯)古代信仰的太阳神话的影响,所以形成与传统不同型态的另一种神教式的救济佛格──阿弥陀佛。主张此种说法的,大约由 (1) 太阳神与阿弥陀婆、(2) 无限时间与阿弥陀庾斯加以考证。
  主张祅教起源说的西方学者极多,此中,更有主张摩尼教说的,但实际上可归纳于祅教而不必分开。主张祅教起源说的第一人是德国的宣教师爱德( E.J.Eitel, 1838-1908)。他在一八七○年著作的‘中国佛教研究者手册’( Handbook for the sudent of Chinese Buddhism )中说:
  p. 93
  “阿弥陀佛正如其名所暗示,原非人格,乃是作为无限光明的典型而考案出来的。由此可连想波斯的 Zarathashtra (黄金光) 的千名。该名在大乘佛教(西元三○○年纪)流行的‘千佛名经’中也有记载。若由此推测,祅教起源说虽然没有确实的资料,但可推定由影响迦湿弥罗或尼泊尔佛教的波斯或摩尼教的思想而来。因为吐火罗出身的某僧侣(西元一四七年),最初持‘阿弥陀经’(可能指支娄迦谶的‘平等觉经’),将阿弥陀的教法传入中国,这可能就是由这个地方而来的。中国的旅行家法显、玄奘,都未谈及阿弥陀佛的事情,这是值得注意的。又南方佛教也不知阿弥陀佛,又没有婆罗门教或吠陀起源说的证迹。[45]
  附和此种说法的佛教学者有爱德华孔兹 (E.Conze)。他如法国的莱维 (S.Levi)、伯希和 (P.Pellioe )、比利时的蒲仙 (L.de La Vallee Poussin)、罗莫特 (E.Lamotte)、布尔兹斯鲁斯基 (J.Przyluski )等一流学者,则主张伊朗起源说。法国的著名印度学者莱维,于一九二六年出版的‘印度与世界’( L'Indeetmonde )中,发表了一篇“佛教人文主义”论文。他在论文中强调:
  “关于阿弥陀婆、极乐世界、观音、弥勒的思想、信仰、名称等,在印度都没有任何的说明。这些与古代婆罗门教,或古代佛教是毫无关系的。这些思想、信仰、名称与祅教、伊朗的说法很接近,并从此传进西方预言者时代的犹太教,然后再传入基督教中。”[46]
  西方学者将阿弥陀佛的起源,求之于波斯的祅教的理由,可归纳于由阿弥陀佛的二种原语──阿弥陀婆( Amitābha )与阿弥陀庾斯( Amitāyus )而来。
  第一、他们抓住阿弥陀佛的无量光──阿弥陀婆,把它连结于祅教的太阳神话,所以说:
  “这些神圣的诸神中,对最初的佛陀取名为阿弥陀婆。不久变成具体的人格性而住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神教式的佛陀。西方是太阳每天沉没的所在,故此佛可能受到波斯的影响,包含太阳神话,或与太阳崇拜有关。因为想出这个神话时代的初期大乘佛教的支持者,
  p. 94
  都是太阳崇拜的民族印度塞西亚人。”[47]
  对此,比利时的名学者蒲仙,则更肯定地说:
  “大乘诸佛之中,被视为最著名而伟大的神格者,而为中国、日本佛教最现实、最高神格的阿弥陀佛,乃是太阳神,且属伊朗系,这是很容易证明的。”[48]
  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但大致不出这个范围。平心而论,将阿弥陀佛的无量光连结于伊朗的太阳神话,这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在世界上崇拜太阳的民族极多,就是印度最古的‘梨俱吠陀’也有,何必连结于伊朗的太阳神话呢?
  第二、他们把阿弥陀佛的无量寿──阿弥陀庾斯,连结于祅教的无限时间( Zrvan.akarama )。提出这种看法的第一人是西方的中国学者比鲁( S.Beal ),他于一八四四年著书说:
  “他 (阿弥陀婆) 一名阿弥陀庾斯 (the Eternal)。这与波斯的 Zervan Akerama ( si ) 即无限时间相符。”[49]
  比鲁的看法,很久未受到重视,但最近附和者渐多。例如:英国的名学者孔兹就是其中的一人。在祅教中,无限时间是超越善神 Ahura-Mazdah (据说日本松下电气的产品马自达灯泡就是依此命名的) 与恶神 Angra Mainyu 二种神的最根本神格。但它是否为阿弥陀庾斯的来源,就很难证明了。依史书的记载,西元前四六○年纪摩揭陀国达沙卡王在位时,波斯甚强,曾一度入侵,占领旁遮布一带为波斯帝国的一省,故很可能在信仰上就互相影响。
  主张印度内部思想起源说的大多为日本学者,这共有二种说法。一为由吠陀神话而来,二为由佛教神话而来。
  第一种主张由吠陀神话而来的,复有:(1)毗修奴说、(2)梵天说、(3)瓦鲁纳说、(4)夜摩说、(5)阿格尼说等五种。
  p. 95
  第二主张由佛教神话而来的有二种:(1) 由大喜见王神话说、(2) 无量光天说。
  毗修奴神话说是一八○八年荻原云来博士所主张的说法[50],此说经名学者矢吹庆辉博士、中村元博士肯定为有力的说法。其理由是,由语言学考证阿弥陀( Amida, Amita )。梵语阿弥陀除无量义之外,相当于阿弥利多 ( Amrta )。阿弥利多含有不死、甘露二义,这就与吠陀神话中的毗修奴神 ( Visnu )与神酒苏摩 ( Soma )有关连了。因为无量寿有阿弥利多义,无量光则与太阳同一神格的苏摩相同,故说阿弥陀佛的起源由毗修奴神话而来。
  梵天神话说是由矢吹庆辉博士提出的看法。他认为奥义书所叙述的梵天世界,其梵天王的玉座名叫阿弥陀遮斯 ( Amitaujas ),而有无量威力,故连想到无量光。其玉座又一名生气 ( Prana ),故连结到无量寿的观念。故说阿弥陀佛的起源由梵天的神话而来。这中村元博士修正为:无量寿与生气没有关造,而与不老( Vijara )的关系较深。
  其余的瓦鲁纳说、夜摩说、阿格尼说也有其理由,不过没有前二说那样有力,只不过是相似而已。例如:夜摩天与极乐世界的光景类似,说不定为其变形,可阿格尼(火神)的称呼类似阿弥陀佛等等,只不过是一种附会的说法罢了。
  主张来自佛教神话的是松本文三郎博士于一九○四年提出的看法。他认为‘长部’第十七经‘大善见王经’的国土与‘阿弥陀经’所描写的非常类似,故主张此种看法。因为大善见王一面显示光明为中心的日轮,另一方面有长寿无量的神力,故不外就是阿弥陀佛。对此看法,西方学者也有人附和,但日本学者则不表赞同[51]。
  提出阿弥陀佛来自无量光天的看法的是英国的学者比鲁( S.Beal ),但此种说法也太勉强。
  日本的学者到目前为止,大多将阿弥陀佛的起源求之于佛身观的发展,这也许是比较稳健的方法。作此种看法的有:
  p. 96
  矢吹庆辉、加藤智学、望月信亨、高楠顺次郎、铃木宗忠、结城令闻、池本重臣等名学者。但还得提出具体的论据,否则无法令人满意[52]。
  总之,由语言学考证阿弥陀佛的来源,最要紧的是原语的确定。佛陀有无量功德,这是佛弟子一致公认的事实,故古来有所谓佛之十号。在佛德之中,大乘教徒为何要特别提出无量寿与无量光,这可能与生天思想有关系。盖生天是对初步信徒的一种方便法门,并非佛教的目的。这是有形的功利主义,配合布施、持戒而为三论。生天论是约束信徒来生有快乐、幸福日子的方法,但由佛教看,不管生到那一天,凡是三界内的都不究竟,都属有为法,有生、住、异、灭等四相,所以必须超越此种世界。想达到此种境界莫过于先认识涅槃的真义,解脱的意思。涅槃、解脱是超越一切的境界,乃是无为的世界,超越生死,欲望止灭的境界。表示此种真义最佳的名词,莫过于无量寿、无量光。因为有了永恒的光明、永恒不生不灭的寿命才能超越一切。在佛教中表示超越一切的名词极多,例如中观佛教的八不中道、无所得、无住处涅槃、本性清净涅槃、真空妙有等等都是此种意义。要信徒达到此境界很难,故先教以有形的施、戒、生天,然后再教以三轮(施者、施物、受施者)皆空,不要执著。行善(实践六波罗蜜)不执著才能获得无漏的效果,换来的不是有形、有限的生天小报,而是永远的光明与永恒的生命──涅槃,故说,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合四句归于一句,即是“阿弥陀”,以此表示无量光明(表智慧)、无量寿命。也就是佛教的目的。不必计较于“婆”( bha )、“庾斯”( yus ),故加“佛”一字[53],不然阿弥陀( Amida )相当于 Am?ta,已有不死、甘露二义,岂不与毗修奴神话同样,而不能显出佛教的特质?实际上阿弥陀佛既非过去佛,亦非现在佛、未来佛,而是 “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54]这是很重要的观念。
  p. 97
  (三)净土的种类及其中心思想
  佛教的信心在形式上有两种型态。一为对自己的信心,二为仰望超越者救济的信心。对前者之属于智信、解信,后者则属于仰信。依一般人来说,净土是死后往生的世界,但由智信者来说,净土并非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心灵上的境界。虽然不在任何地方,却任何地方都有。可见一样地肯定净土,而其信法不一。这若由结论来说,即有:来世的净土、常寂光土、净佛国土三种。至于种类则有下列各种:
  一、诸佛的净土──他方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阿閦佛的妙喜世界、药师佛的琉璃世界、其余十方净土等[55] 。
  二、灵场净土──释迦佛的灵山净土、观音菩萨的补陀落净土。
  三、唯心净土──‘维摩经’的唯心净土、‘唯识论’的唯心净土、‘般舟三昧经’的唯心净土。
  四、泛神论的净土──‘华严经’毗卢遮那佛的莲华藏世界、‘梵网经’卢遮那佛的莲华胎藏世界。
  若由住众的性质来说,即有三种:
  一、五乘共土──北俱卢洲,共一般世人的福乐世界。
  二、三乘共土──大小乘共认的兜率净土。
  三、大乘不共土──他方世界诸佛的净土。
  此中,复可作:佛土、菩萨土、众生土与有王(如弥勒净土)、无王(如阿閦佛净土)等分别[56]。
  佛教的净土观念,在原始佛教时,本指释迦一佛的国土而言,决不许有二佛的出世。这南北两传的原始经典皆如此。例如:‘长阿含’卷五‘典尊经’说: “我从佛闻,亲从佛受,欲使一时二佛出世,无有是处。”[57]、
  p. 98
  同卷十二‘自欢喜经’说: “过去三耶三佛与我等,未来三耶三佛与我等,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58]这段经文是,有一天忉利天说,假使世间上同时有八位佛陀出世的话,大可利益诸天而减损阿修罗众了。对此说法,另一忉利天则说:不要说八位,就是七位,甚至二位也大可利益了,何况是八位呢?这时帝释天告诉忉利天说:我亲从佛陀聆闻,不可能一时有二佛的出世的。所谓的忉利天、帝释天,当然是象征当时的一般宗教界的愿望。然而,到了大乘佛教时代,由于承认十方佛的存在,而产生了许多空间上的净佛国土。净土既然位于空间,当然变成有形的世界。得说净土的观念,以净佛国土的思想为背景而来。此中,最典型的就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与‘般舟三昧经’的唯心净土。
  关于净土的种类,印度的唯识学家分为自性身、受用身与变化身等三种,而认为诸佛如来的法身是自性身,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依此二行获得净土清净与大法乐二果。能受用此二果的即为受用身。对此,八相成道之身则为变化身。可见变化身在秽土,受用身为报身,住于十八圆净的净土。
  中国祖师对净土的分类稍有不同的看法。这自隋代以降,一直陆续地在讨论。此中,唐法常及智俨、道宣、道世等人,根据‘摄大乘论’之十八圆净说,将净土分为:法性净土、实报土、事净土、化净土等四种,对此迦才则分为法身土、报身土、化身土三种。韩国元晓则采用法常的四土说,而进一步地以因果相对、一向不一向相对、纯杂相对、正定非正定相对等四对以论净土的高下。
  隋慧远、智顗、吉藏等名僧则不专用‘摄大乘论’的说法,乃参酌‘仁王般若经、‘大智度论’,试论净土。此中,慧远著『大乘义章’说明净土有:事净、相净、真净三种之别。智顗则认为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碍土、常寂光土等四种。吉藏的分法,大致与智顗同,于‘大乘玄论’第五说有:凡圣同居土、大小同住土、独菩萨所住土、诸佛独居土等四种。
  p. 99
  此外,唐代以降的禅家主张唯心净土,而否定了实在于界内、界外的净土[59]。这宋知礼法师也作同样的论调,主张唯心净土,自性弥陀[60]。
  善导依昙鸾的本愿正因说及‘大乘同性经’,强调弥陀的本愿力而主张“凡人报土”说,使净土法门开拓另一局面。案善导以前的诸师,都以受用报土为地上菩萨居住的所在,故视弥陀净土为报土者,即否定地前凡夫的往生,反之,承认地前凡夫得以往生者,则视弥陀净土为变化土,或凡圣同居土。善导则推翻此种看法,极力主张凡入报土的可能性,而以弥陀净土为报身报土,故纵使罪恶深重的凡夫亦得以往生。善导将‘观无量寿经’的三心名为安心,说是往生的正因,且教以恭敬修、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等四修为安心、起行、实修的方规。殊是将‘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文之“乃至十念”改为“乃至十声”,倡导“称名念佛”法门。这是净土行者必须了解的中国净土的转变。
  净土的中心思想可由二方面来说,一如果是以净佛国土为主的,就要坚信自力能往生净土,或能成就净土。其典型的方法有:‘维摩经’、‘般舟三昧经’、‘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等法门。
  ‘般舟经’著重定心──自力禅观平时见佛(‘无量寿经’著重临终见佛),观一切性空,得空三昧为念佛法身。故说: “我所“系”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怛萨阿竭(如来)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61] “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三处:欲处、色处、无想处,是三处意所为耳。”[62]
  ‘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即以实践十法,得生清净诸佛国。其十法是: 成就(1)戒行(2)广大善根(3)行平等心(4)远离世间名闻利养、具足(5)净信(6)精进(7)禅定(8)修习多闻(9)利根(10)广行慈心[63]。
  ‘维摩经’即以菩萨的常道,“不求生净土而自然生于净土”,故 “随其心净,佛土则净”,凡是菩萨的功德行都是成就净土之因,
  p. 100
  故说: “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是菩萨净土”[64]。
  ‘普贤行愿品’即以十种愿力── (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3)广修供养(4)忏悔业障(5)随喜功德(6)请佛住世(7)请转法轮(8)常随佛学(9)恒顺众生(10)普皆以回向为往生净土之因,不主张系心念佛[65]。
  要之,以自力成就净土的,乃以福德招感世界的净土,以智慧净化身心的清净。这是大乘佛教的特色,而为菩萨应有的态度。
  二、如果是靠他力,而仰赖佛的功德而往生的,则本身除了要具足“至心”、“信乐”、“愿生”三条件之外,同时还得要有:(1)救济的佛陀(2)往生的净土二个条件。
  靠他力往生的典型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的法门。这三部净土经典的往生方法,一般的净土行者以为相同,其实各有出入。比如说,‘观无量寿经’对众生的要求较宽,恶人照样可以往生下品,但‘无量寿经’则除掉诽谤与五逆十恶。又‘观无量寿经’中品以下不必发菩提心,修三种净业即可,但‘无量寿经’则不但要全部“发菩提心”,还得“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经说: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绘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彼国。”[66]
  ‘观无量寿经’的三种净业为:
  p. 101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67]
  ‘观无量寿经’还有一点特色就是与‘般舟三昧经’同样,不但有作观的法门,还有唯心净土的味道。这经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68]
  可见‘观无量寿经’的法门与其余净土二经大相径庭,这是净土行者该重视的问题。
  说到净土(指靠他力往生而言,以下同)的中心思想,必先辨别何谓易行道,何谓难行道,否则就无法把握。净土法门正如序论所说,乃是一种中途站,并非往生即成佛,同时亦非所有菩萨都该修净土法门。净土法门自昙鸾以来在中国、日本极为流行,而都以为这是末法时代最殊胜的法门。在中国,末法的意识最强的莫过于六世纪末创立三阶教的信行禅师。他劝人礼拜佛性佛、当来佛,而禁止崇拜特定的佛陀与经典。这是与净土宗不同的一点。佛经中所谓的末法本为告诫一些不肯修行的不肖弟子的。因为无教、无修、无证,所以称为末法,这并非指岁月年代而言。
  如序论中所说,昙鸾是净土法门的开山,他在‘净土论注’引用龙树‘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的难易二道的教法,而强调:难行道有五难── (1)外道相善乱菩萨法(2)声闻自利障大慈悲(3)无顾恶人破他胜德(4)颠倒善果能坏梵行(5)唯是自力无他力持[69],而易行道, “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70]可惜的是他忽略了“易行品”下文“除业品”所说的忠告:
  p. 102
  “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71]。可见易行道除忆念、称名之外,还得像普贤菩萨修十大愿,故说:“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
  世亲在‘净土论’也说,修五念门成就始得往生安乐国。五念门就是: (1)礼拜门(2)赞叹门(3)作愿门(4)观察门(5)回向门。这昙鸾可能是急于劝人修易行道,而有此言,其实这是非净土正因[72]。
  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分别,在‘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中,曾经举释尊及弥勒菩萨往昔修行的例子,说得很明白。即:
  “菩萨有二种庄严,二种摄取。所谓摄取众生、庄严众生,摄取佛国、庄严佛国。弥勒菩萨于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我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然彼弥勒修菩萨行经四十劫,我时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不能舍施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阿难!我昔求道受苦无量,乃能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73]
  换句话说,为众生的是难行道,必须修难忍能忍之菩萨道,要为众生受苦、施舍手足、头目等。对此,庄严佛国,摄取佛国是易行道,不必作此牺牲。释尊修难行道,虽然迟弥勒菩萨四十劫修行,但却早弥勒成佛,故受到诸佛的赞叹: “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74]为众生受苦修菩萨道,的确是很难的事情,毕竟非小根机人所能做到,故往昔舍利弗欲修还罢。对难易二道,龙树在‘大智度论’更有具体的说明,他说: “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75]此中,前者是难行道,后者是易行道。因“乐多集诸佛功德”属庄严佛国、摄取佛国,“有慈悲心多为众生”
  p. 103
  属摄取众生、庄严众生。‘大智度论’的这一段释文是回答: “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之疑问而说的。龙树认为:“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76]换句话说,到无佛法众的地方称赞三宝之音,此为难行道,为众生牺牲在所难免,但佛法藉此得以流通。
  修易行道,正如龙树所说,这是 “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77]。‘大乘起信论’也说,这是 “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净土。”[78]故并非正统的菩萨道,乃是胜方便法门。菩萨是怀抱大心,上求下化的,所以慈悲为第一。这‘观无量寿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79]由此可知‘观无量寿经’的法门,的确与其余净土二经不同,在第九观里更明示:念佛的目的在于见佛,见佛之要在于见佛心,佛心乃以无缘慈摄化众生。这就是普贤行愿品所说的 “常随佛学”,亦是易行道所应修的“集诸佛功德行”,此乃净土正因[80] 。大悲心的重要,月称论师在‘入中论’说:“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81]可见不发菩提心,没有大悲心则无法成佛。
  修易行道,如果错了正因,以为只要称名念佛便得往生,而轻视其余诸行,不礼敬诸佛、忏悔、发愿、随喜、请佛住世、说法、常随佛学等,则反而变成难行道,无佛可期了。净土行者要记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82]的告诫。何况还有很多经典在强调秽土的修行,远胜净土的修行呢?例如:‘宝雨经’说: “佛告诸菩萨,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恶世中,若诸有情,一弹指顷能生净信,或持禁戒,或离悭贪,或起大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过于清净国土百千劫行。”[83]这段经文是诸佛称赞释迦牟尼佛的一段。就是说,在娑婆的修行,胜过在净土的修行多多。故说:
  p. 104
  “释迦牟尼佛甚为希有,能于彼恶世界众生中而为说法。……彼恶世界能起一念善心者,此亦难有。何以故?清净世界众生,守信修善不难,恶世界中于弹指顷发生信心,归依佛法僧,于弹指顷能修持戒,于弹指顷生离欲心,于弹指顷生于慈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则甚难。”[84]
  正如龙树所说,娑婆世界乐因缘少,易得厌心,故智慧根利,净土七宝世界,心念饮食,应意即得,因而生厌心难,故智慧不能大利。好像利刀,著好饮食中,刀便生垢。饮食虽好,而与刀不相宜[85]。这就是在秽土发心修行,远胜在净土修行的理由[86]。释尊与弥勒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见修易行道不一定比难行道容易而且早成佛。问题在于所修是否“正因”而已。有了此种认识,就可知道净土法门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了。流传中的净土法门,不一定是“净土正因”,其中心思想也不一定是正确,这是应该了解的。还有一点是极乐世界的品位,此乃依圣道门而分别的,既然要发愿往生净土,何必自我作践,一定要求下品呢?这亦是应该反省的问题。
  (四)中国的净土思想及祖师
  中国式的净土思想,一言以蔽之,在于“信”、“愿”、“行”三要。
  “信”的重要,在‘华严经’归纳说: “信为道元功德母……法藏第一财”[87]故被俱舍、唯识等宗之,“十善法”把它列为第一位。又于原始佛教修道法门的“五根”、“五力”,亦被列为首位。关于“信”的内容,诸经论虽然说法不一,但若以净土法门来说,不外是“信法”与“信机”二种。
  关于“信机”,善导在‘观经疏’散善义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88]
  又对“信法”善导说: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89]
  p. 105
  对信的内容,明智旭(一五九九 ─ 一六五五)有较具体的说法,现介绍如下:
  一、信自: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二、信他: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三、信因: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四、信果: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五、信事: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士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六、信理: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之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亦遍。譬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90]。
  依完成中国净土宗的善导的看法,欣求净土者的信心,必具足‘观经’上品上生所说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乃成为净土宗的中心思想。不过,由其看法之不同而产生日本诸多净土宗的流派。
  依善导说,“愿”当然包含在“信心”之中,亦即是回向发愿心。故说: “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
  p. 106
  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91]但明智旭不认为如此,他认为: “(此)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92]智旭认为行者是否得生,但凭信愿而定。故说: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93]可见善导、智旭有其共通之处。关于发愿回向,宋朝慈云忏主灵应尊者遵式(九六三 ─ 一○三二)制定了发愿回向文,而被誉为小净土文。吾人由此可知发愿回向对净业行者之重要性如何。
  文曰: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乘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心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94]
  至于“行”的种类,则依流派的不同,有其各色各样的行。此中,有‘般舟三昧经’之“观像之行”,有‘观无量寿经’之“观想之行”及“六会之行”,更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之“五悔之行”[95],亦‘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之“称名之行”等等种类极多,但只要专修一行即能往生。往生净土的正行,依善导的看法,念佛才是正行,其余均为助业。故于‘观念法门’中说: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说,佛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96]
  p. 107
  善导一反过去一般净土行者以为正行的“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赞叹正行”等,全部视为助业,而强调只有称名念佛才是正行。这是值得注意的演变。换句话说,对古来视为助行的称名念佛,善导把它倒过来说是正行,而将一般以为正行的,反说是助业。日本法然的净土宗就是承此思想而来,故认为菩提心、持戒等并非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称名念佛之外,全为杂行、助业。尽管善导的看法如此,但这在中国还是未受到普遍的肯定,故日本净土宗与中国净土宗之间有著很大的差别。这冢本善隆博士说:“法然以后的日本净土教,过分强调本愿念佛、他力救济的教义,其结果不以戒律生活为救济的必要条件,故不重视所谓定慧的研究,而有从信仰上忽视定慧的倾向。对此,中国的净土宗以为戒律生活不可废,又禅修──定慧的修行亦不可弃,主张禅戒与念佛的双修,或禅与天台、华严等教宗,亦主张与念佛之融合双修。殊是唐中期以降,此种主张成为中国净土教的最大潮流而及至于今”[97]。这诚是一针见血之论,博士实不愧为中国佛教史专家。
  于此,笔者拟提醒日本净土宗行人的是:惠心僧都源信往生的传说。据‘大日本法华经验记’(上)“源信僧都”条的记载:源信僧都道心坚固,以一乘善根事理功德,回向西方,愿生极乐上品下生。但因偏持‘法华经’念持尊胜陀罗尼等,故于临终时,忽有二天童下来说:“圣人偏持‘法华经’,故来迎接往生弥勒的兜率天。”这时源信告二天童说:“生兜率天,奉见慈尊,虽无极善根,弟子倾年深有所愿,舍身他世,往生极乐,面见弥陀,听闻妙法。慈尊加力,送我极乐,于极乐界,当拜弥勒。”[98]此种往生的传说,也许是‘法华经’教徒的捏造,但却是事出有因。因源信有‘弥勒七言赞’一卷的著作[99]。又依‘续本朝往生传’的记载,源信僧都不舍自力作善(净土门谓杂修助业),除念佛二十亿遍之外,读诵大乘经典五万五千五百卷(‘法华经’八千卷、‘阿弥陀经’一万卷、‘般若经’三千余卷)、弥陀咒百万遍、千手咒七十万遍、尊胜咒三十万遍。复造佛像、书写经典、布施等大小福德事业。不但如此,其被誉为念佛指南的‘往生要集’的结论,一反前论,乃引怀感法师的话忠告云:
  p. 108
  “愿生西方者,莫毁兜率之业,各随性欲任情修学,莫相是非,何但不生胜处,亦乃轮转三途。”[100]这也许反映了时人的净土思想,故为了迎合当时贵族社会的信仰,不得不如此说。偏持‘法华经’得往生弥勒净土的事情经有明文。这‘妙法莲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说: “若有人受持(法华经)、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101]受持‘法华经’为往生弥勒净土的大功德之一,故天台系的教徒,较法相宗的教徒热中于依‘法华经’、‘弥勒经’之弥勒信仰。因此,为了弥勒信仰之消失,甚至有埋藏‘法华经’,而想藉此功德期待龙华三会的举动。例如:日本平安时代的弥勒信仰,就是属于这一型的信仰。可见‘法华经’的普遍,会助长弥勒信仰的发展。
  案源信被奉为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有‘往生要集’的著作,一生致力于弘扬弥陀净土,主张“往生之业念佛为本”,而依世亲的五念门提倡净土正行。此人的往生果如此,即值得研究了。平心而论,弥勒净土较弥陀净土“近”(同在欲界)、“易”(不必一心不乱)、“普及”(不一定发菩提心、出离心、广度五姓众生)。凡于释迦法中发菩提心,行十善者,皆得往生。
  在中国,弥陀教徒与弥勒教徒争执优劣最厉害的是对玄奘、窥基之善导、迦才的论议。
  中国净土宗有三大派,(1)庐山流、(2)善导流、(3)慈愍流[102]。此中,庐山流以观相念佛为主,善导流以称名念佛为主,慈愍派则以禅净律合一为主,而各各不同。之外,诸如净影、智顗、嘉祥、慈恩等人,也各由其宗派立场注释净土经典,提倡净土法门,但各有所本,其净土观大相迳庭。
  庐山流的净土法门始自慧远(三三四─四一六),于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根据‘般舟三昧经’提倡观相念佛为滥觞。此白莲社的念佛,及至宋代还在流传。又天台智顗(五三八─五九七)亦于摩诃止观中,依据‘般舟三昧经’提倡“定中见佛”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