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佛陀教导过智慧之光吗?


2014/9/3    热度:312   

玛欣德尊者:佛陀教导过智慧之光吗?

 

  近年来,随着缅甸帕奥禅师奔走于世界各地指导禅修,使愈来愈多的华人了解到流传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的止观禅法。帕奥禅师强调禅修者应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业处,培育定力乃至证得禅那,并藉由禅那的定力来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次第地培养观智。当观智成熟时,即能于今生断除烦恼、证悟涅槃。

  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禅修者能体验不同程度的光,帕奥禅师将之称为智慧之光?并教导通过此智慧之光来观照诸行法,培养观智。由于帕奥禅师强调智慧之光在止观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于是有些人指责帕奥禅法过度执着光,甚至批评帕奥禅师教导用光来断烦恼。是否有智慧之光呢?它是不是佛陀的教导?有没有经论依据?用光能断烦恼吗?下面,我们将根据上座部佛教的《巴利三藏》圣典及其义注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智慧之光?

  在《增支部.第四集.光明品》中,收录了五篇经文,在其中的第一经中佛陀这样说:“诸比库,有此四种光。哪四种呢?月亮光、太阳光、火光、智慧之光。诸比库,乃有此四种光。诸比库,此四种光中最为第一者,即智慧之光。”接着的四篇经文也以同样的方式描述,不同之处是使用其他巴利语名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光明。

  这样看来,佛陀的确提到并强调过智慧之光。智慧之光一词并非帕奥禅师的创见。然而,可能有人会辩解说:在这些经文中,佛陀也许只是把智慧比喻为光明,而不是说智慧真的有光明。到底智慧真的有光明,还是一种比喻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经文:“诸比库,若致力于增上心的比库有时作意定相,有时作意策励相,有时作意舍相,他的心变得柔软、适合作业、极光净和不易坏,正定而断尽诸漏。”

  在此,致力于增上心即是修习止观。经中提到:在修习止业处和观业处时,心除了能变得柔软、适合作业和不易坏之外,还极光净——极光明清净。南传上座部佛教重要的禅修论典《清净道论》在教导入出息念时,提到禅修者通过专注呼吸,当定力提升时,会出现禅相。而禅相多数都是以光的形式出现,但形状却因人而异。如论中说:“对于如此修行者,不久会出现禅相,但它并非所有人的都一样。对此,有人的禅相如星光、如摩尼珠、如珍珠,有人的成为粗触像棉花籽、如心木之针,有人的如长腰带、如花环、如火焰,有人的如张开的蛛网、如云翳、如莲花、如车轮、如月轮、如日轮而出现。”

  既然通过专注呼吸能产生禅相,禅相对培养定力有什么用呢?难道没有禅相就不能培养定力吗?《清净道论》中说:“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似相所缘。”在《摄阿毗达摩义论》中又强调说:“对于禅相,一切业处都能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和取相。但只有十遍、十不净、身分、入出息才能获得似相。在此,确实是通过专注似相而转起近行定和安止定。”

  上座部佛教把佛陀所教导培育定力的方法归纳为四十种止业处。其中,修习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业处都可以成就禅那。要如何才能证得禅那呢?必须通过专注禅相。禅相又可分为遍作相、取相、似相三种。当禅相变得特别明亮晃耀的阶段,则称为似相。这二十二种业处都是以专注似相为目标,称为似相所缘。如果禅修者想修习这些业处证得禅那,必须通过专注似相才能成就。假如没有似相,或即使有也不去专注它,那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

  二、智慧之光是如何产生的?

  在《增支部.第七集.睡意经》中,佛陀教导通过作意光明想来驱除睡眠。解释该经的义注和复注提及:“晃耀的:即与天眼智俱有的光明。”“俱有的光明:与智一起的光明。即如驱除昏沉睡眠的光明、遍禅的光明、遍作定的光明或随烦恼的光明,这一切光明都是由智而生起的。”

  根据这段经文,一共有四种智慧之光:1.由天眼智产生的光明;2.由修习白遍、光明遍等遍业处产生的光明;3.包括遍作定、近行定与安止定的禅那心所产生的光明;4.在生灭随观智阶段被称为随烦恼的光明。因为这四种光明都是由智而生起,所以称为智慧之光。

  然而,问题在于:光属于色法,即物质现象;智慧属于名法,即心理现象。怎么可以说智慧有光明呢?解释《清净道论》的《胜义宝函》中说:“观智的光明即是由修观之心产生的,以及由自身相续中的时节所产生的明亮之色。”根据阿毗达摩,色法依产生之因可分为四类: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这些色法以色聚的方式构成我们这个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而每一粒色聚至少由八种究竟色法组成: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

  修习止观的心是殊胜的心,这些殊胜的心能产生心生色法,它的颜色界是很明亮的,称为明亮之色。同时,心生色聚里名为时节的火界也能产生色聚,称为时节生色聚,时节生色聚的颜色界也是很明亮的。于是,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明亮颜色,就被禅修者体验为光。智慧之光就是这样产生的。

  那么,智慧真的会发光吗?不会!说智慧有光明只是隐喻而已。智慧是名法,光是色法,我们不能说名法会发光。换言之,应该是由智慧引生光明,而不是智慧本身会发光。严格地说,拥有智慧的心能产生心生色聚,心生色聚里的颜色界以及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界是明亮的,于是我们隐喻地把这些光明称为智慧之光。就好像说天界之乐、世间之苦一样,并不是天界、世间能体验苦乐的感受,而是居住其处的众生感受到苦乐。

  三、体验光明会偏离正道吗?

  有些人说:光明是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产生,它属于修观的随烦恼,执着它只会使禅修者偏离正道。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清净道论》中说:“又以此初观开始修观者,会生起十种观之随烦恼。观之随烦恼对已证得通达的圣弟子、错误行道者、放弃业处者和懈怠者是不会生起的,只有正确行道且如理努力的初观善男子才会生起。

  是哪十种观之随烦恼呢?光明、智、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和欲。就如光明,对这样的任何一种生起时,禅修者会想:‘啊!我之前从来未生起过像这样的智,未生起过这样的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和欲,我确实已证得了道,证得了果。’乃执非道为道,非果为果。因他执非道为道,非果为果,名为切断修观之道者。他放弃了自己的根本业处,只是坐享欲乐。”

  根据这段经文,当禅修者的观智进展到生灭随观智的阶段时,将会体验到强烈的光明。只要其修行方法正确,体验到光明也是必然的。不仅能体验到光明,还有智(敏锐的观智),极殊胜的喜、轻安、乐,胜解(坚定的信心)、策励(中道的精进)、现起(坚固的正念)和舍(对诸行法平等的观舍和转向舍)。因为光明等体验极其殊胜,是禅修者以前从来未曾体验过的,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已经证得圣道圣果了,已经证悟涅槃了。

  由于误以为光明等是涅槃体验,于是执着这些殊胜体验,导致停滞不前甚至放弃禅修。因为光明等殊胜体验是禅修过程中的陷阱,是导致禅修者生起执着的对象,所以称为观之随烦恼。然而,如果认为只有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才会体验到光明,那就明显地违背了前面所引的《增支部睡意经》注中所提到的有四种智慧之光的解释。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阶段的光明,是因为它在程度和力量上要比其他的强。

  又有人认为:既然光明是‘观之随烦恼’,它会使人偏离正道,所以体验到光明是不好的。假如有光明体验也是错的,那么,请注意:被列为观之随烦恼的还有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等,它们都是禅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难道拥有观智、轻安、喜、乐、信心(胜解)、精进(策励)、正念(现起)、中舍等都不好吗?

  其实,光明、智等本身并没有错,只有最后一个欲才有问题。光明、智等殊胜体验只因为是欲所执取的对象,所以才被称为随烦恼的。正如《清净道论》中说:“其中,光明等九种是随烦恼的对象故,才说为随烦恼,它们本身并非不善。但‘欲’既是随烦恼,又是随烦恼的对象。”

  四、用光能断烦恼吗?

  既然智慧之光的确是佛陀所教导的,而且也是由培育止观的心产生的,那么,这些光明对禅修到底有什么帮助?是否必要?难道还能用光来断烦恼吗?佛陀在《长部.沙门果经》中教导培养观智时说:“当其心如此得定、清净、明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则引导其心转向于智见。”

  《清净道论》在解释这段经文中的明净时说:“以清净故为明净,即是说极光净。”拥有禅那的心是极清净、光明、没有烦恼污垢、柔软、自在、适合做任何工作、安住、不动摇的。当禅修者的心拥有这些素质时,再利用它来培育观智,照见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学佛的人都知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然而,仅靠持戒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仅靠定力也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哪怕观智本身也不能断烦恼,只有道智才能断除烦恼。

  不过,没有观智,道智不可能生起;没有定力,观智也成问题。也就是说,不通过勤修戒、定、慧,就不可能有道智的生起,也不可能断除烦恼;能断除烦恼的道智,是由培育戒定慧而成就的。戒→定→慧→道智→断烦恼,这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拥有定力的心能引生光明,利用定力而培育的观智也能引生光明。这些由修习止观之心所产生的光明,能够帮助禅修者清晰地观照名色法,看清诸行法的本质,培育观智。当如实知见诸行法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智成熟时,生起的道智即能断除烦恼。

  所以,光明是修习止观之心的素质,或者说是禅修的工具,真正能断除烦恼的是道智,而不是光明。值得注意的是:在帕奥禅师的所有著述与开示中,都不曾说过通过光能够断烦恼之类的话。因此,假如说通过光能够断烦恼,那是不对的!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隐喻而已。就好像说用手电筒看路,这只是一种隐喻,因为只有眼睛才能看路,手电筒本身不能看路,但它却是看清道路必需的工具。

  五、结论:

  在《中部》的《怖骇经》、《两种寻经》、《大萨遮咖经》等圣典中,佛陀讲述当年他坐在菩提树下证悟正自觉时的过程:他先修入出息念至证得四种禅那。当其心拥有定力、极清净、光明、没有烦恼污垢、柔软、适合作业、安住、不动时,再转向于培育观智,直至如实证知四圣谛,断尽一切烦恼。

  这些经文用相同的文句描述:“当其心如此得定、清净、明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我令心转向于漏尽智。我如实证知此是苦,如实证知此是苦之集,如实证知此是苦之灭,如实证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如实证知此是漏,如实证知此是漏之集,如实证知此是漏之灭,如实证知此是导至漏灭之道。我如此知,如此见,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于解脱有‘已解脱’之智,证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所以,佛陀自己体验过智慧之光,也教导过智慧之光。智慧之光是由智慧产生的光明,是止观禅修过程中的必然体验。智慧之光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观照诸行法的本质,次第地培育观智,乃至最终断尽烦恼,证悟涅槃。

  玛欣德比库 2011年2月1日 开示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