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法门与净土


2014/9/3    热度:363   

弥勒法门与净土

  宏印法师

  弥勒菩萨的五乘共土

  五乘共土是那一种土呢?像我们的娑婆世界也可以算是五乘共土,释迦牟尼佛也来到此土,还有观世音菩萨到处示现渡化人,大乘经典中也有许多菩萨,也许各位认为那是经典中信仰境界的菩萨,可是事实上我们这个人间也有两个菩萨,一个是已成佛的释迦牟尼佛,一个是未成佛的弥勒,弥勒确实来到这个人间,那是确有其人,不要以为弥勒尊佛只是经典中记载而已。若有人问到观音菩萨是那一国人,是印度人?或是中国人?其实观音菩萨不属于那一国人。因为佛教徒的信仰是相信十方无量无边都有国土,他方世界有佛也有菩萨,那里的菩萨跟此土众生有缘,而此中最有缘是观音菩萨,他常来此娑婆世界渡化众生。观音菩萨本来是丈夫相,被画成慈悲的女相,那是宋代以后的事。

  五乘共土,我们的娑婆世界可算是五乘共土,还有弥勒净土也是五乘共土。我觉得今天的佛教徒有一种责任未尽到,因为大家念佛都信仰阿弥陀佛,便忽略了弥勒净土,这会有一种偏差,不过也不是说我们学佛要每一尊佛都念这才叫公平,而是大家都讲净土,只讲弥陀的他方净土造成对弥勒净土认识的缺乏,这是一种严重的病态,这病态在今天的台湾就是一贯道的出现,一贯道从元朝的白莲教假借弥勒下生,说盘说圆的一大堆,如果我们佛教徒对弥勒净土有正确的认识,普遍的弘扬,这些外道异端邪说就不会应用我们这些,甚至使佛教徒也有受他们迷惑、鼓励的,故我们对弥勒净土纵使不修这个法,也应当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希望修净土的人花时间看看,而且它的资料并不多,你只要看弥勒上生经及弥勒下生经,多看几遍就懂这个弥勒净土法门了。

  不必发出离心的法门

  弥勒净土不是三乘共土,也不是大乘不共土,它是道道地地的五乘共土,也因为它是五乘共土,所以它是在三界内,而且是三界的欲界天。我们知道佛教天天念著想求解脱,想超出三界轮回,度生死就可出三界了,现在既然有一种不必出三界的净土,而且还不必出欲界天(欲界之上还有色界及无色界),因兜率天在欲界内,是弥勒的净土。因此只有弥勒才可称得上真正的五乘共土,我们知道人乘天乘是发增上心的人在修,学佛说有三种发心动机,刚刚说的菩提心是大乘,出离心是小乘,人天乘就是增上心,这是学佛的三种正确动机。今天弘扬佛法的人开口闭口叫人了生死、出离三界,有些人听得是很不舒服的,他们觉得这世界很好,我们没有离开的必要,这是这时代的人的普遍思潮,厌世的观念是很淡的。而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的当代,到佛陀出世的时候,厌世的思想,几乎是弥漫全印度,彻上彻下的大家都有一种追求解脱厌世思想,所以在那时候劝人修行,到底好讲,佛在那时降生是赶上最适当的时间,观察众生的根机成熟了。我们现代的人厌离心很淡,有些人学起来觉得很勉强,所以要去修解脱,特别著重于了生脱死的出离三界的修行,在今天这个时代,从时代思潮、时代思想意识来说,并不十分契机。也可说在逆境遭遇特别大挫折的,也许会引发这种信心,痛切感到世界确实很苦恼、很不如意,佛法告诉他苦空不净,他才会觉得自己以前是迷,现在可以把它看破,如此才可以契机。

  我们所说的增上心就是有一种人他不厌世,不求出离三界,他能不能解脱,能否圆满佛道呢?如果你直接告诉他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修六度,而且还谈到大乘的般若空慧,即世间见涅槃,即色而领会空。智慧不够,信心不坚,想“我怎么有这种根机呢?”所以这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这种法门,他不敢信受之下,那么劝他发增上心是最恰当的。也是说有一种人只发增上心还是可以学佛,他要求我这一生家庭、事业、前途、环境都好,来生比这一生更美满(所谓美满是指庄严、财产、福报一切都比这一生更好),这一类人也可以学佛,他相信因果业报,而且修福修慧修戒,这就是发增上心,发这增上心的人如果害怕退堕三恶道很苦,为了使他不退堕,也能常亲见善知识菩萨,见佛闻法(见佛闻法在学佛的人是很关切事,今日我们生在没有佛在世的时代,只看到寺庙师父经论不觉得怎样,但当时佛世时印度,那时候的人最恐怖是怕看不到佛,所以佛劝他们“发愿死后往生有佛的地方,虽然不能见到我,还可以见到其他的佛”。),所以这种往生他方,继续修学佛道,都有一种可以让你不断的见佛闻法,信心就不会退堕,常可依止著一个导师。而三界内没有佛的时候,佛把我们交给一个人,就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我们不必发出离心,就可以往生弥勒净土,所以弥勒净土称为五乘共土,有一个最卓越不共的地方,就是发增上心者,也可以往生,那就叫弥勒净土。

  除了发增上心就可以往生弥勒净土外,弥勒净土尚有三大优点,就是太虚大师和印顺导师处处提到的。

  最近、最普、最易的法门

  这三大优点“近、普、易”,是说修弥勒净土,的确比其他殊胜之处。如果说方便中的最方便,殊胜中的最殊胜,那弥勒净土应是最方便最殊胜的。这里所说的近,就是离我们很近,就在三界中而且在欲界天内,怎可说不近呢?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还要经过十万亿国土,虽然有人说那不是数字观念,不可把它看成一实体的空间而去,固然可以说从理境来讲一刹那就到,心性一相应就可以到,但就事论事来说,他还是在我们娑婆世界往西边一直去十万亿国土的地方,到底离我们很远,而弥勒的兜率天离我们很近,这是弘扬弥勒净土的古德所说的。

  第二点是“普”,普就是普摄群机,弥勒净土对根机的摄受是最普遍的,刚刚所说发增上心者也可以往生。而且在弥勒上生经及弥勒下生经中说弥勒在佛世时是一个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人,这句话给许多懈怠放逸的人一个借口,说“我是修弥勒法门的人,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不要误会这意思啊!弥勒菩萨悲心度众生,他生生世世没有想早成佛,他不急于成佛所以不把烦恼掉,去修禅定,而去和众生广结善缘,这是他的殊胜所以普摄各种众生。

  第三点是“易”,在弥勒上生经里面说,要往生弥勒净土要修六事,就可以往生弥勒净土。这六种是:一、勤修功德,勤劳不放懈的修种种功德,修福增慧。二、威仪不缺。三、扫塔涂地。四、众香花供养,供养清净三宝塔庙,为它扫洒,用香花供养。五、行众三昧,这种三昧不必把他看作成就了很深的三昧,只要有心薰习这三昧。六、读诵经典,经常读诵经典,也不一定要大乘经典才可以,只要经常读诵经典就可以了。修这六种事的人,再加上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就可以往生了。这里还有一个最好的是没有说到要“一心不乱”也可以往生,故修弥勒净土不必担心能否一心不乱,这是我要道道地地的告诉各位的。经论这样说我们就这样信,所以只要你愿心信心相应,而和以上这几种事多多修习,也不必发出离心,常常观苦空不净,发增上心就够了。这是富有人间佛教的色彩,具有人间的福乐。有些人在这世上比较顺利,你强硬他观无常、苦、空生厌离那是很痛苦的事,而这些人如何能令他不退转于学佛,修弥勒法门是最恰当的。这也不是我所说的,历代修弥勒法门的大德,都曾提到这点。从很多种净土来说,弥勒净土也是声闻佛教有见有闻的,你到今天泰国锡兰,说你是念弥勒尊佛,求生兜率天的,他听到会说:“有,有这一回事。”所以弥勒净土还是共声闻的信仰。简单的说,这是在阿含经时,原始早期的佛教就有的信仰,所以在印度来看,弥勒净土信仰是较早期的净土信仰,譬如修唯识宗的论师,大部份都是修往生弥勒净土的,我们中国唐朝的玄奘大师及他的徒弟慈恩(就是窥基大师),都是修弥勒净土的。在印度的无著、世间及他的弟弟狮子觉也是修弥勒净土的,他们兄弟都是唯识宗的大师。不过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闻很广的故事,而且不止传闻很广且笔之于书,就是说有人往生到兜率天,看到狮子觉比丘在弥勒外院,享受五欲(兜率天分内院外院,内院才是净土,弥勒佛在内面说法,外院还是天人可到的),而狮子觉就在外院沉迷,不懂得到内院听法,大家应用这个故事说往生弥勒净土是不可靠的,还是西方比较可靠。我要说这个并不是要辩有没有,而是说对于一些佛教故事我们有时不要太迷信。譬如有些人说净土念佛好,禅宗是不究竟的,就说苏东坡前世是禅宗的第五祖弘忍转世的,他并没有了生死,反而变成风流才子,以此劝人家参禅不可靠,还是念佛往生西方好,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可以不客气的给他打一个问号,这是我的态度。有时候宗教为了赞扬自己的宗派,难免传闻过度,这在印度也有发生,所以我们不可以拿这种故事,来说明那一宗殊胜,那一宗不殊胜,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态度。最好的态度是直接看经论,看什么是禅,什么是净,什么是密,而且发什么心的人修什么法,怎样去断烦恼,这才是正确态度。在我们中国,太虚大师等也是修往生弥勒内院的,因为弥勒净土富有人间净土的意义。

  修行大事

  这个弥勒净土修很容易,不必要一心不乱,只要做种种福德因缘就可以往生了。我们现在念一段弥勒经的话给大家听,这个是持戒第一的尊者优婆离问佛陀许多话。佛陀告诉优婆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者,为弥勒弟子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者,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维兜率陀天上妙快乐,一一称谓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即可往生。”这是佛告诉他的弟子的一段话,若有比丘及大众,他没有厌离生死的心的,乐生天的,爱敬无上菩提的,想为弥勒菩萨做弟子的人,应守五戒,或者是八斋,或者具足戒,身心都很精进,不求断除烦恼,修十善法,思维兜率天的快乐且称念就可以往生了。

  阿难就起来问佛:“这么殊胜的法门应怎样结集?怎样流通呢?”佛又告诉他:“你是奉持佛语的,不要忘失它,当为未来世,开升天乐,示菩提相,莫断佛种。”能为未来世,开升天乐,示菩提相,这种人就可修弥勒法门。我们现在是离佛两千五百年后,是未来世的人,如果想升天,就要亲近弥勒菩萨,示是显示菩提相,不是修菩提相,让他懂得菩提大道,不要断佛教的种子,所以弘扬弥勒法门,在未来世,能够生天,能够示菩提相,能够使佛种不断,这是在弥勒经中佛陀嘱咐阿难尊者的。以上可以说简单把弥勒法门介绍了。在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当中它是属于五乘共法的,他的殊胜点在共声闻佛教,而且只要发增上心,不必一心不乱,只要称念弥勒菩萨,修五戒十善,就可以往生了。

  太虚大师赞扬弥勒法门

  太虚大师在他的书中也说了三点来赞扬弥勒法门,他说:“十方净土,有缘皆得往生(就是说十方净土只要和我们有缘就可以往生了),何方净土与此土有缘未易知(何方的净土和我们有缘我们不一定知道的),弥勒于此土成佛,则与此土有缘,可知!”弥勒是要来这个世间成佛的,可见他是和这个世间有缘嘛。绝对没有问题。佛法就是讲有缘,没有缘就难度,而这么多十方的净土我们怎么知道那一个跟我们有缘呢?而弥勒就在我们娑婆世界成佛,那确实跟我们有缘,所以弥勒菩萨可能时时刻刻都示现在这世间度人,大家不知道而已,何以故?宋朝不是有一个布袋和尚吗?现在我们看到那个肚子大大的弥勒佛,那个不是弥勒佛的本相,那个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是宋代的人物,大家怎么晓得那个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呢?有一个故事说:布袋和尚要临终的时候,坐在法座上说了一句话,他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句偈语是布袋和尚临终讲出来的话,这意思我之所以要写出来,是要说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后再来这个世界的人,你想要是弥勒佛整天坐在兜率内院安享,他怎么会跟我们有缘,可见他是化了千百亿化身,现在台湾、美国到处都有弥勒佛的化身,大家不知道而已,所以他现在要来赶快跟我们结缘,等到他龙华下生时,大家一听到他说法,就开悟得度了,可见他时时刻刻都在这个人间,所以他自己就讲出来,这个弥勒佛就是布袋和尚。当然这个也可把他当作一种故事传说,但这种传说也可以象征佛教信仰的一种真实性。从他要在这个人间成佛来看,他一定要常来人间度化我们的。

  第二点太虚大师说: “兜率净土是三界中之欲界, 其身娑婆欲界众生有缘,而未离欲者,亦得往生。”说兜率内院示现于三界中的欲界,跟我们娑婆世界欲界里的凡夫,未离欲者,也可以往生。佛法是什么呀?我们说归依法、离欲尊,佛法是离欲的法门,离一切欲望就没有一切恐怖了,究竟清凉就可以解脱。可是要离欲,断贪嗔痴的烦恼,那是不容易的,真正下功夫去修行的人就会觉得离爱欲之心是相当难的,可是这种人能否往生呢?可以的,具有经论最明显证据的就是说往生弥勒内院,所以这是跟我们很有缘,能够摄受我们的。

  第三点太虚大师又讲:“弥勒净土是由人道发增上心,修五戒十善可成办。”弥勒净土是由我们人道(六道之中的人道),发增上心修五戒十善就可以成办了,这个不就是最容易修吗?也没有说要一心不乱才可往生,这不就是殊胜吗?将来我们还会谈到弥勒净土,也有很多殊胜,还有药师净土,也是殊胜之中的殊胜,我们佛经每一部经都会赞叹为是最殊胜的,这是佛经的形态。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