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九
2014/9/3   热度:373
道隐法师: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九 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国土光色彻照愿,(义寂)二名形色功德,(憬兴)三名土如明镜愿,(静照)四名净如明镜照见十方愿,(智光、良源)五名国土清净愿。(了惠)今据第五名也。 明所摄者,智光为菩萨功德愿者不然,今经及《唐译》、《悲华》同为国土功德故。《宋译》「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者,因举其得益而已。余诸师皆摄国土功德,今亦准之。此三十一及三十二两愿并国德所摄,而从上国土难量愿来,故并是真土之胜相也。 次参考者,《唐译》云:「国土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如明镜中现其面像。」(文) 《汉》、《吴》两本并阙此愿。 《宋译》云:「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悉能照见无量无边一切佛刹,众生睹者生希有心等。」(文)一二并国土功德所摄也。 次明愿意者,上虽誓国土不可思议,统御十方、超胜诸佛之义未彰,是故今兴此愿,誓统收十方,即国土清净,广博严净,而十方世界于中现,以镜喻显其义。经云:「恢廓广荡,不可限极。」《唐译》言「威德广大清净佛土」,《论》是云量功德。《宋译》廿五云:「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悉能照见无量无边一切佛刹。」十方诸佛国尽是法王家,以镜显此义耳。然义寂云「妙色功德」,憬兴云「形相功德」,了惠判为「地功德」,《会疏》:「愿求其相(形相、妙色、地是净相)摄其体德,(清净性是净体)是故今文正在相清净。」 今谓:此愿显体量(清净性量功德),盖为彰土界清净广博、普摄诸佛国土,说明镜喻,非显形相妙色,思之焉。 后解文者,「国土清净」者,清净功德性功德显国土体性,彻鉴无垢而十方国土如在于中,故言「清净」也。又《唐译》云:「国土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世界。」亦是光明清净也。韦提选择自此而入,故曰「诸佛国土」等,无量光土中之诸佛而已。 「皆悉」者,《会疏》有二义,后义为胜矣。(皆悉者约所照,谓国界无边,皆能照现,无有不照之土,故名「皆悉」。彼言方丈之所包容,在狭而广,核求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是也。) 「照见十方一切」等者显量德,即广博严净也。 「十方一切」等者举所照世界。 「不可思议」者,如《会疏》(四十三左)引《华严》、《璎珞》云云。 「诸佛世界」者通净秽,如《注论》下(十六)云:「此庄严事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等」。又上(九)释地功德云:「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文) 《梵响》云:「国土清净总统依报,照见十方通净秽,净土恒现,秽土随望云云。」 今谓:依正不二莲华藏世界也,又随凡情,则净秽差别,若约佛德,则差别当相全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犹如明镜」等以喻显,明镜喻安养,普收见十方世界喻见面像也。明镜喻其例多,如《华严》及《十住断结经》、《正法念经》等云云。(《会疏》五(四十四)) 问:与见诸佛土愿(四十)何差别? 答:彼约菩萨欲见,此约自然国德。又彼随所有别相,见之狭也;此约土界广大,宽也。又下含容,今普收,即无量光明土之相也,虽取喻同,其义各别也。 第三十二、万物严饰愿 设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者.不取正觉. 一名国土严饰奇妙愿,(义寂)二名庄严功德愿,(憬兴)三名众宝妙香合成宫殿愿,(智光、良源)四名香熏十方愿,(静照)五名妙香合成愿。(真源)今可名万物严饰愿。 明所摄者,此愿国土功德摄也。诸师皆为国土功德愿,智光特属摄菩萨愿者未详。 望西云:「色香合成以为愿体,闻者等者举其香德,非显摄生,故异译但说香薰,不明闻益云云。」 次明愿意者,上愿愿国土体量,此愿誓其国中万物之严饰,上光明智庄严,今万德香福庄严,此中广摄依报一切,形相、种种事、妙色、触、水、地、虚空、光明、妙声功德庄严悉摄于此愿,如是诸庄严总收为色香二。 澄宪云(望西四(廿八左)):「净土功德弥妙弥奇也,其故秽土之习,金银未有妙香,沈麝未有妙色,珠玉但以光为宝,沈檀只以香为宝,而彼国土庄严杂宝而究香,而即有光晖,可谓奇妙。盖是法藏比丘因行带清净光明之上具法界万德之香未曾阙减,故众宝具足,妙香芬馥,闻水树音者皆悟道理,嚊香之人可增妙行,如香积佛土而已。」(文) 当知一一庄严无不具色香,光色而具香,香薰而具光,一切杂宝光即香,香即光,盖是弥陀万德功薰之所搆出庄严故。香有远闻之义,远芬馥故,即是名声远闻也。《论》名声功德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文)极乐名声远闻十方者,如来万德之香薰十方故,闻者悟深远,此乃以光明名号庄严万物,故摄化十方亦无穷,可谓方便巧庄严矣。 次参考诸译者,《汉》、《吴》两译无此愿,《唐译》云:「国界之内,地及虚空有无量种香,复有百千亿那由他数众宝香炉,香气普薰遍虚空界,其空殊胜超过人天,珍奉如来及菩萨众。」(文)此略无量种宝色,举无量种香,乘便说梵香。《宋译》唯说焚香一种耳,今经具举二也。 后解文者,此中分为四段:一「自地」等二句举所依处,二「宫殿」等明能依庄严,三「皆以」已下明能严体,四「其香」下显其德也。 初中,「地」者,《论》地功德,举地上摄地下(至于,云俱切,音与「迂」同。《说文》於也,本作亏,象气之舒,从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隶省作于)。「虚空」者,《论》虚空功德,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文) 二能依中,「宫殿楼观」《论》地功德,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文)堂高大者曰「宫殿」(《增韵》),重屋曰「楼」,远观曰「观」。(《音义》)「池流花树」者即《论》水功德,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文)余一切庄严不可具述,故云「国中所有」等,此为所严体。 三能严中,「皆以」指上一切。「无量杂宝」者《论》种种事功德,偈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此中摄形相、妙色、触、光明,奇妙珍异宝无量光色,一宝具无量法,悉杂厕间也。「百千种香」者《论》雨功德,偈云:「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薰」,种香如《会疏》。「共合成」者,无量宝以百千香合成,无量杂宝各具百千种香,百千种香亦有无量宝色,香具色,色备香,岂可思议乎!故言「严饰奇妙」也。「超诸人天」者,近寄人天,显非世所有,理实超十方诸佛国也。 明香德中,「其香」等者即名声功德,偈云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极乐国中一切庄严功德名和香远布十方界,所至悉无不闻,如来戒定婆罗蜜德香远薰发十方。《唐译》云「遍虚空界」,知遍十方虚空法界无不闻,闻之者悉悟入佛智,如实修行(五门行),是言「皆修佛行」也。(《义记》云:「佛行者行大悲行云云。」)愿成就文云:「所居舍宅宫殿楼观,称其形色,乃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有云:「其有闻者是凡夫冥闻,犹如次愿光触冥益也。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者,犹如次愿身心柔软,是乃信后机边德相也。」) 《渧记》云:「愿文示地上菩萨闻得益,此显益也,愿成文示凡夫冥益,佛德香熏普流十方,故秽恶凡夫冥闻之者得益耳。何故愿文约地上菩萨者?真土庄严德香故,非地上菩萨则无由闻之耳。」(已上) 今谓:因愿成就何分别凡圣乎!闻德香者即闻名号也,何隔于凡夫耶!思之。 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光明摄益愿,(义寂、法位大同)二名蒙光获利愿,(憬兴)三名光明触身得胜柔软愿,(智光、良源),四名触光柔软愿(真源)。今依第四名也。 次明所摄者,诸家皆言摄众生愿。师说云:「上第十二愿誓光明体,今彰其德用,即佛功德摄也。若望众生蒙益,此近菩萨功德,而不说别益相,故属佛德摄也。」今按:《信卷》(末五左)引此愿及次闻名得忍愿,释成真佛弟子金刚心行人也,由斯信行必可超证大涅槃,故曰「真佛弟子」等。(引两愿文)此约摄生边,故《六要》三(六):「问:光明功在第十二,何重愿耶?答:彼摄法身即为光体,此摄众生即为光用,体用异,二愿是别。」(此全用望西问答也)由此思之,为摄生愿者亲文义,此愿蒙光益为愿体,故文言「十方无量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等,宗家云「蒙光触者心不退」,岂非誓机之蒙益乎?若不尔者,三十四愿亦可属佛德耶?思之。 次明愿意者,望西云:「总言之,十二摄佛身,此摄众生;别言之,十二光体,十八光名,今光用,故若有称名众生者,名体不离而施光用,摄取护念。又十二是缘,十八是因,今愿化益。故黑谷云:『光明之缘,名号之因,因缘和合,蒙摄取不舍益。』故《礼赞》『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乃至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云云。』」 今谓:上十二愿明无量无边光体,用恒即体也,此愿誓无碍光已下德用不可思议,利益十方诸有,体常即用,故有三垢消灭益。次三十四愿已下明名号德益无边,此乃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也。古师言:「自下诸愿广光明名号神德利益于此周矣。」(《六要》、《会疏》),此言的中。 今谓:上来诸愿成就三种庄严功德,法藏菩萨心中所愿於于此乎尽矣。其三种庄严功德卷摄光明名号以摄化十方,是为弥陀深重誓愿也。然论其次第,非无由来,谓上三十一国土清净愿显无量光明土,至三十二愿即为香光庄严,云「其香普薰」等,是乃名声功德普闻十方之义,香薰之所至即光名普闻蒙其光名利益,是故已下明光明名号摄化十方所以由来也。又复初光明名号(十二、十七)为佛德,次(卅一、二)以光明名号为国德,尔下以光明名号为众生德。以为佛德则一切佛德摄名号施十方;(以十二为十七)以为国德则一切国德和香光薰十方。佛德即国德,故名号即香薰;国德即佛德,故香薰即名号,故念佛三昧名曰「香光庄严」,从往昔久远传承法尔如是。其名号远闻十方佛土者其香普薰故,故自此已下彰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其义终至「重誓偈」而极矣,谓「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乃至天光隐不现,(光明)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名号之德)。」卷收则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开之则光明名号。 说愿意趣至此尽矣。《汉译》不及自下诸愿者有由哉,(卷收已下光名利益则归十二、十七两愿故)今亦可准解矣。 次参考者,《唐译》云:「周遍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界众生辈,蒙佛威光所照触者,身心安乐,超过人天等。」 《汉》、《吴》两本并在前光明无量愿中述触光柔软之益,文云:「诸天人民,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吴译》大同) 《宋译》阙光明无量及此愿,《悲华》唯约常光而不彰光用也。 后解文者,「十方无量」等四句举所被机类,乃承上「普薰十方」、「菩萨闻者」来,承接可见。虽言「诸佛世界」,理实亦照三途重苦处,愿成及《汉》、《吴》两译第十二愿中说三途,今且举善处摄苦处也。 「蒙我光明」下彰蒙照益,愿成云:「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途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文)今云「蒙」,愿成言「遇」,《唐译》亦同之,「蒙」、「遇」并从机法感应说通冥显,望西偏为冥应者约多分,《六要》三(六左)亦为冥应。然《六要》五(四右)释「若在三途见斯光明」有三义:初冥蒙,次现见机感,后依娑婆追福见。以彼推此,此中亦可通现见机感。《吴译》云「见我光明」,亦通冥显,不可一概也。「我光明」者即光明无量体用相即光明也,愿成文承前十二光言「遇斯光者」,故《会疏》为信前光明者非也。 「触其身」者,根境识和合生触,触有二,谓身触、心触,今约身触,故云「触身」也。 「身心柔软」者别显得益,蒙光触者得法喜也。蒙光触是获信初刹那,故云「蒙光触者心不退」。而身心柔软约信后相续之时,由得不退,身心柔软。(师说、《渧记》并同)然《会疏》以总别前后之异会摄取与触光之异者未详,何者?先由触光激发念佛之心者,此为信前光明为此说,宗家既依此愿文言「蒙光触者心不退」,何违之耶! 今按:黑谷云:「光明之缘,名号之因,因缘和合而蒙摄取不舍之益。」(望西所引)由此言之,「蒙我光明触其身者」乃是十二、十八相依因缘和合获信处也,「身心柔软」等者约信后相续而显摄取护念之益相也。 「身心柔软」者,《如来会》云「身心安乐」,安乐是苦恼反,苦恼众生住安乐想者心光摄护力也。柔软是强刚反,三不善(贪、瞋、痴)强恶相,三垢消灭故身心柔软,无碍光有清净、欢喜、智慧德,能消灭三不善,其德不可思议也。 「超过人天」者,正定聚之相也,愿成言「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即信心欢喜相,身心柔软故欢喜心生,入正定聚,则人天而非人天,非凡众之摄者此谓乎,理实超五趣八难之道,心愿持名非娑婆界内人也。《信卷》末(五左)引此愿及次愿,其义可深思矣。 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得法忍总持愿(憬兴),二名听我名字证无生愿(智光),三名闻名必得无生忍愿(良源)。 明所摄者,自下诸愿皆是菩萨功德摄也。 次明愿意者,承上香薰十方来,明光明名号德益中,前已明光明益,自下次誓名号德益。闻名有十一愿(除衣服、受乐、见诸佛土、随意闻法故),皆于十七愿别用,故各言「闻我名号」。于中,初十愿多是真实,后一含方便。又现当分别者,闻名得忍等是现益,常修梵行等是当益。又菩萨功德中,前供养诸佛那罗延力等是还相,如今十愿在往相也。 又闻名有三类:一闻如不闻,谓但触耳根,无信受念,是虽未免流转,远下成佛种子,虽未现得无生等,毕竟至证位。二虽闻而受持,尚带疑情,是即九品、三辈、边地、胎生之类也,是亦未现得法忍,生彼土已,经时劫后至此位也。三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机,是即本愿相应行故,一念发起时顿至无生位也。(《会疏》为此分别,可谓悉矣。)于闻此三类可分别矣。今此愿正是真闻位,凡圣齐闻名信受,一念即时住正定,得法忍总持,佛愿难思利益也。当知此闻名含十七、十八愿,韦提得无生忍即此愿意,是以《信卷》(三末六纸)引此愿为弘愿获信益,可见。《义记》云「闻者闻慧,遂人思慧」等未详,闻者闻信,《信卷》云云。 次参考者,《唐译》云:「无量不可思议无等诸佛刹中菩萨之辈,闻我名已,若不证得(契会忍行)离生(无生也),获陀罗尼者,不取正觉。」(文)《汉》、《吴》两本并阙此愿。 《宋译》第三十一愿誓彼土得忍曰:「所有一切众生,闻我名号,永离热恼,心得清凉,行正信行,得生我刹,坐宝树下,证无生忍。」(文)又三十三愿明现生得忍曰:「十方一切佛刹声闻菩萨,闻我名号,证无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即是名号)住无功用行,(他力持故)离加行(离自力心)等。」(文) 《魏》、《唐》两本言「闻我名字,得菩萨无生法忍」,而不言「寿终之后」,故知现益,故《信卷》引两愿以明获信益相,可以准解矣。 《悲华》第七、八两愿约二重而誓之,其初重真实也,第二重云「我灭度」等,此约方便,读文自知焉。 后解文者,初「十方」等四句举所化机。《六要》问答云:「『众生』言虽通凡圣,而今只是凡夫。」(文) 「闻我名号」者,闻信其名号,此含第十七、八两愿意,即往相行信也。望西云「闻名号必起行」等,不知信行融即之旨也。 「不得菩萨」已下正明其得益。 「无生忍」者,《智论》云:「无生名为涅槃,以涅槃不生不灭故。」肇师云:「无生忍即慧性耳,以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净影云:「慧心安理名『无生忍』。」(《义章》十二之二十一丁)《探玄》十五曰:「无生是理,从境为名,当知无生法是不生不灭涅槃寂灭理也。忍心忍可此理,忍受不生不灭,安之心智,名『无生法忍』。」(文) 加「菩萨」二字者,有曰:简二乘,彼无生不得深总持,故犹如言菩萨所得之无生忍也。或可,「菩萨」言显在因中决定涅槃性,故《唐译》云「证得离生」,(《俱舍》廿三之九云入正性离生云云,决定涅槃性也)「离生」者谓涅槃无生也。韦提得无生忍曰「证得往生」,闻名一念证得决定无生之生,故云「得菩萨无生法忍」也。 问:今所言无生法忍何位耶? 答:旧解云「初地已上无生忍」。(玄一、憬兴、了惠、《六要》等)今谓:不同通途初地、七地无生,只是弘愿别益。故高祖云:「获金刚心者,则与韦提等,可获得喜、悟、信忍,往相回向真心彻到故。」惑染凡夫安忍佛无生智故,契无生理,往昔大势至菩萨入无生忍亦由此法矣。 「诸深总持」者,无量陀罗尼门德,总持诸善不散失名「总持」。若约现生,六字嘉号即深总持而耳;若约后生,即百千陀罗尼门也。 《义记》云:「此愿成就即第十八愿之成就。或又经云:『其有至心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即是无生),功德殊胜。(诸深总持)』此愿之中总持、无生亦是信行,乃至《观经》韦提现生豁然大悟,证得往生,是名获忍,即是本愿力之所成矣,故经说言:『应时即见佛及国土,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文)大师释曰:「言心欢喜得忍者,此明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兹喜故,即得无生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谈未标得处,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专精,心想见时,方应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文) 《六要》解云:「『因兹喜得无生忍名喜忍』者,是显信心欢喜得益;言『悟忍』者,悟佛智故;言『信忍』者,即是信心成就相也;『此多是十信中忍』者,虽为薄地信外凡夫,今依他力超绝强缘成就信根,故就得忍谓之十信,是故『正信偈』云『与韦提等获三忍』等,下文亦云获金刚心者,则与韦提等,即可获得喜、悟、信之忍;『非解行已上忍』者,是嫌古来诸师义,然此无生即是即得往生利益,证得无生生之信慧者哉。忍是胜解,即决定义,惠心安法名之为『忍』,故赞之云『广大胜解』。」(文) 又云:「《六要》解此地上无生,但或初地,或第七地得无生,位虽有异说,共地上也,此等皆约生后以解,或为远因,故云初地、七地等。然今家意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者,此约现在。韦提见佛得无生,我等闻名得此忍智,闻、见同一,皆由此愿成此胜利,故无生法忍者往生法忍,即信心智慧,故名『信喜悟忍』。若论生后益,即是地上无生,《宋译》云『坐宝树下,证无生忍』是也。今此愿意,令得大信(无生)大行(总持),即闻名利益,其本在第十七愿力焉。」(文)此义大好矣。 《渧记》云:「经论中说无生忍,其位不定。《仁王经》无生七、八、九地(《仁王》说五忍:一伏忍,三贤;二信忍,初二、三地;三柔顺忍,四、五、六地;四无生忍,七、八、九地;五寂灭忍,十地。)诸论无生多在初地,(《法华论》等)《璎珞》无生在初住位,《华严》无生在十信,迦才《净土论》上云:『无生忍有四:一缘教故得无生忍,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读大乘经论作无生解,即闻慧;二缘观,十解已上十向作三无生观,解万法无生,思慧;三证理,初地已上,由证遍法界二空真如,修、思;四约位,八地已上,由得真俗双行无功用,修慧云云。』又《大部补注》五(三十一):『五忍配位,别、圆外凡信忍、伏忍,凡夫是柔顺忍,地、住是无生忍,妙觉是寂灭忍。』(文)而今此愿言『菩萨无生法忍』者似地上、住上无生忍(证理无生)。既有能别言云『菩萨』,(「菩萨」言对所证无生理可谓能证人,《义记》却非)简地前凡夫无生忍而已,此乃闻信名号他力弘愿行者,佛德之所令然,现生冥得地上、住上无生忍及诸深总持,是此愿胜益也。次上愿云『超过人天』,既超人天,则非凡夫摄,故今此愿言『得菩萨无生法忍』。是以今家《信卷》末并引上愿、此愿而证『真佛弟子』,(金刚心行者)且引『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及『广大胜解者文』者,忍与智慧胜解同,乃至由之,忍即胜解,亦是智故,弘愿他力金刚心人冥得佛智故,契生即无生理,岂非广大胜解者哉!可谓真佛弟子而已。然则今由此愿冥得菩萨无生法忍,即是广大胜解者也,亦是智慧明达人而已。由是思之,此愿成文乃『智慧明达』及『广大胜解者』之文也明矣云云。」 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一名令离秽形愿(义寂),二名远离讥嫌愿(憬兴),三名闻名发转女成男愿(智光、良源),四名不复女像愿(静照),五名闻名转女愿(真源)。若依相承,名女人往生愿,亦名变成男子愿,亦可名女人成佛之愿也。 问:愿文但言「复为女像者」转女之义,不言往生,何名女人往生愿耶? 澄宪云:药师誓愿现身转女成男,《法华》云:「尽是女身,后不复受。」弥陀誓愿亦同是秽土胜利等,此难云何通耶?解云:往生之愿在文分明,何者?文云「寿终之后」、「闻我名字」、「信心欢喜」者,(本愿三信)寿终岂容不生乎!彼誓「若不生者」,今说「寿终之后」,往生之义理在绝言。故《宋译》云「生我刹」,《吴译》亦同,又《汉译》成就文云女人往生者则化生皆作男子,明知女人往生愿,故宗家曰:「人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净土者,此是妄说,不可信。」(文)黑谷亦依之矣。 次明所摄者,若为第十八愿之别相者,佛功德摄也,然今誓闻名益相显其果相,故为菩萨功德之摄也。 次明愿意者,了惠云:「十八法,此机,非重发。」黑谷《大经释》(十三左)云云,(望西三十六左引)及宗教中多为十八愿别相,依之旧师皆言分出于第十八愿。今按祖意,此愿以成佛为体,故名女人成佛之愿,若但转女成男者,大小乘法门孰得无之,何足称佛智不思议!是以终南以无生果释此愿,高祖《大经赞》中在之于必至灭度赞后以合灭度。良知女人有五碍多疑,以不得作佛身为其极,诸经论中所以所摈出也。故黑谷曰:「天上天下尚贱,生死有漏果报,无常生灭拙身不成,何况佛位!言有惮思有恐,乃至实男子如善哉大士,求如雪山童子,投身乃可成佛,行缓求疏全不可成,乃至因兹可有其疑,故鉴此理,别有此愿云云。」此乃恐疑念佛成佛,弥陀大悲深愍念之,誓令不成佛女人寿终之后往生成佛。若约因行,则第十八愿别相,若约果相,则第十一愿所摄,《赞》文列次可见。然别愿意趣以女人成佛为体,转女成男亦是非常途,转有漏业患而成寂灭平等法身称而已。 问:变成男子是闻名益,为通方便愿耶? 答:常途转女何不通方便乎?圣道不退尚离女质,况安乐处不退地转女成男理在绝言。黑谷言三愿皆亘男女,此意也,今愿所谓变成男子非通途,正是念佛成佛之谓也。其但转女身者人中犹有,况圣道通益所存谁疑之,是故于方便愿不须别誓,其立别愿者正在女人成佛。故今愿局真实第十八果相,故其男女通三愿者问之辞耳,非通十九、二十愿也。 问:若尔,十八、十一愿可事足,何烦重立此愿耶? 解有四意:一为知大悲深重故,二为除疑惑故,三为生欣慕心故,四为示恶机为本故。 一大悲深重故者,若依小乘,初僧祇中永离女身;(《大论》第四文俱云百劫离女),若依大乘,诸经并有转女益。(初地或初住离女身。《法华》龙女,《月明经》下(四纸)惠施女云云,《服中女听经》说成就十六法转女,《大威德陀罗尼经》说六法,《紧那罗王所问经》说十法成就,《菩萨所胎经》等云云。)虽似即身而深厚善根人(龙女、惠施等),或虽成就多法,转女而非速成,皆是多劫修持最上利根之所得,底下凡女何与其益,况于成佛乎!是以弥陀大悲深愍念之,兴此愿,欲使底下凡女不藉修持,不劳观智,顿转多生秽身,必证无上妙果,良由佛智不思议,可知。 二为除疑惑故者,十八、十一虽不简男女,而女人特过多障深,诸经所嫌,(《超日月明》说三隔五碍,《普贤行愿经》廿八、《正法念经》十六、《大威德多罗尼经》、《苏婆呼童子经》、《宝积》〈菩萨藏会〉、〈优陀延王会〉、《阿含》等经说多过失。《正法念经》十六曰:「一切疑中妇女疑大。」)是以生疑。黑谷云云。(望西引) 三为生欣慕心故者,经云(道宣引经):十方世界有女人处即有地狱,有恶道则有恶知识等怖,一切众生所可怖畏,故誓我刹永无此类,是以生欣慕心。龙树《偈》曰:「彼尊佛刹无恶名,亦无女人恶道怖。」(文) 四为示恶机为本故者,恶机之极无如女人,是以《观经》韦提女质为机真实,一切男子罪不及一女人罪。《宝积经》曰:「舍利弗!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系缚本,是忧苦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如此极恶机,余道之所不救,不因弥陀名愿力者,百千万劫无有出离期,此愿为之立。《观念门》云:「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愿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终不可得转女人。」应知高祖赞之彰恶机,可见矣。 问:若尔,何故直不言成佛,言复为女像耶? 答:但是从得生者之情对厌恶女身,故尔耳。 问曰:约果相则如净土赞列次,可次必至灭度愿,何故至兹乎? 答:为显闻名益,故于此列之,以为闻名信受之益,则虽文在此而义通于上也。 问曰:此愿成文出在何处耶? 解云:十八、十一愿成外别无女人成佛,故知不别说愿成者,为知十八、十一愿别相也。 次参考诸译者,《吴译》第二愿唯言我佛刹中无有妇人,女人欲来生我国中者即作男子,而不明其因也。《汉译》阙因愿。 《唐译》云:「周遍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量诸佛国中所有女人,闻我名已,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若于来世不舍女人身者,不取正觉。」(文) 《宋译》云:「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女人,若有厌离女身者,闻我名号,发清净心,归依顶礼,彼人命终即生我刹,成男子身,悉皆令得菩提。」(文) 后解文者,初「十方无量」等四句显所被机,「闻我」等四句示生因,第十八愿所开也,「寿终」等二句正誓得果,即是第十一愿所开也。就生因中,「闻我名字」句含至心之义,「欢喜信乐」是信乐也,《唐译》云「清净信」,「发菩提心」即欲生心(黑谷云:「欲生净土即是菩提心也。」他家同《转女身经》菩提心者非也。)与十八愿三信无异。 《渧记》云:「『闻我名字』一句尽他力信心,次言『欢喜信乐,发菩提心』者,开出其信相,第十八愿成就云『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全同而已。宗师释云『乃由弥陀本愿力故』者,此显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义,即第十八愿三心也,获得此三信谓之由弥陀本愿力云云。」 「厌恶女身」者,大菩提心之用也,愿生心中自有厌离之义,是以宗家释为「称佛名号」一句,思之。然《会疏》广引诸注示厌离相者未可,何混圣道厌恶乎?今释:《信卷》云:「欲生心即回向心」,回向心者,离难离生死,期难生净土,往生则一定,然则欲生心中自有厌恶之义,故叹信言欣净厌秽之妙术,不然则今时凡女谁有厌恶心?深思之矣。 「寿终之后」等者,是显净土门异圣道此土转身义,彼由观智修行力现身转女身,此不藉思虑,一念功入大乘善根界,则大义门国德自然转女身。终南释(《观念法门》廿一左文也)云「正命终时即转女身」等。此释巧用入四门,谓弥陀接手菩萨扶身近门相,坐宝华上即宅门相,随佛往生入佛大会即大会众门相,证悟无生即屋门相。既证悟寂灭平等法身,何更论转不转耶?若约园林游戏,则YIN女闺妇无往不为,宗家不言出第五门者,此愿局在往相故也。(已上师说)然《会疏》(六十二左)作二释,约心此土转女,若约形彼土转身,虽有其义,而非今愿意也。 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得名有四,一名令立梵行愿(义寂),二名常修梵行(憬兴、静照),三名闻名梵行皆证正觉(智光、良源),四名闻名梵行愿(真源)。今名常修梵行愿,即菩萨功德摄也。 次明愿意者,所见土中或土菩萨,虽修梵行,隔生即忘,难可相续,如身子六住退若间断,道场妙果多劫难成,故兴此愿。然此中有三意(正益、密机、傍益),正当来彼土益,常时起行,果极菩提二十九种门相,故言「寿终之后,当修梵行」。上愿除非梵行之缘,此愿梵行相续所以由来也。又不妨傍有方便益,虽在秽土迳历多生,梵行常相续至成佛者闻名傍益,前所明三闻中初二者当此。然愿本意在其究竟,故以彼土梵行为正益,而不妨蒙其傍益,傍益是之类耳,故《宋译》云「二乘闻名修持净」等。 望西云:「『寿终』之言以显多生,『常修』之文以显相续,虽在秽土迳历多生,梵行相续终成故,此非愿正意,但是傍益耳。」《会疏》偏就正益解,《梵响》约彼土益,引黑谷为真士益。《义记》以梵行为通一切净行,而属彼土生后益,特引成就文云:「灭诸烦恼,离恶趣心,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又云:「修诸善本,志崇佛道,至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文)并约真土益者,则今愿正意也。然闻名利益无边,何但局一机,若约密机,则此土信受本愿称佛名者亦是梵行一分,然非今愿正意也。 次参考者,《唐译》云:「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佛刹菩萨之众,闻我名已,得离生法(得往生益),若不修行殊胜梵行(约生后),乃至到于大菩提者,不取正觉。」(文)《汉》、《吴》并阙之。 《宋译》廿八愿云:「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佛刹声闻缘觉,闻我名号,修持净戒,坚固不退,速座道场,成就菩提。」(文)此次女人成佛愿,愿二乘成佛,故正可名「二乘成佛愿」也。虽然,修持净戒坚固不退亦是常修梵行之义,则谓之「常修梵行愿」亦可也。故《会疏》以为常梵行愿,此依望西耳。 后解文者,「闻我名字」,现在闻佛名也,此闻通正机、傍益、密机也。「寿终之后」等正明当益。若约正意,寿终之后,生彼土已,长时起行相,终南言「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故《唐译》云「得离正法,(得住生益)若不修行殊胜梵行」等。(大涅槃行) 「梵行」者,《法华祥疏》三(三十)曰:「『梵』名涅槃,即根本*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论注》云云。(《会疏》引)是约廿九种门,长时行涅槃行也。《宋译》云「声闻缘觉闻我名号,修持净戒,坚固不退,速座道场。」此以梵行为净戒,就一类傍益机明而已矣。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令成尊德愿,(义寂)二名闻名得益愿,亦名作礼致敬愿,(憬兴)三名闻名修行众所敬重愿,(智光、良源)四名人天致敬愿,(静照)五名闻名敬重愿。(真源)今名人天致敬愿,然与静照立名言同意别,彼闻名行人以为能致敬,今闻名者为所致敬,诸天世人为能致敬,其异可知矣。 次明愿意者,于所见土中,有虽修菩萨行,人天不敬,还致轻毁,梵行缘此退转,道心由兹亡失,所以愿言:闻名欢喜者,诸天世人敬礼拥护,自成佛道也。自第三十三至此愿五愿承万物严净、香薰十方(第三十二)明闻名得益,于中,前梵行已立,此能与人天所敬,故次上此愿来。又上当益,今现益,即是真闻冥众护持益也。 次参考者,《唐译》云:「周遍十方诸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五体投地,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若诸天人不礼敬者,不取正觉。」(文)《汉》、《吴》并阙此愿也。 《宋译》云:「所有十方无量不可思议无等佛刹一切菩萨,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礼拜归命,复得天上人间一切有情尊重恭敬,亲近奉侍,增益功德。」(文)古取《吴译》第十二愿者恐未稳矣,彼誓漏尽相,经愿成文可见。 后解文者,此中大分为二,初「十方无量」至「修菩萨行」(九句)是彰所敬人,「诸天」等二句明能敬益。诸师中,静照「诸天」等二句属上闻名者,以为能礼,以佛为所敬。又法位、智光、真源等师,闻名行人以为所礼,诸天世人以为能礼。以后义为优,望西及《会疏》亦用后义,今亦依之。 初中,「闻我名字」等别句,「修菩萨行」一句是总句。「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是恭敬极,「欢喜信乐」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会疏》此中含三业云云。 「五体投地」者,《琳音》四十四(十八)云:「五轮者,谓左膝、右膝、左手掌、右手掌、头顶,是为五轮,五处皆须至地,虔诚作礼,常以此五处至地礼敬三宝,当来成佛之时五处皆有千辐轮相显现云云。」 「稽首作礼」者,曩谟,此云「归命」,亦云「稽首」,亦云「顶礼」。基云:「稽者,至也,首者,头也,以头至地礼佛也。」《应音》九(三左)云:「稽首,顿首也。《周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郑玄曰:稽首至地谓头至地也。首,头也,《尚书》云禹拜稽首是也。」(文) 「修菩萨行」者五念门行,即习修法藏菩萨本愿行也,约果则行如来行,约因则修菩萨行,斯行真如一实妙行,故诸天世人莫不归敬,故云「诸天世人」等也。《宋译》云:「得天上人间一切有情尊重恭敬,亲近侍奉。」《般舟经》云:「持此三昧者,为诸天龙神皆共赞誉、拥护、瞻视、敬仰,思欲相见。」(文)《十二佛名经》云云。(《会疏》五十六右引) 「诸天世人」且举其一端,理实诸佛菩萨亦能致敬拥护也。 「致敬」者,恭敬爱语也,其相如护念增上缘及现世利益赞中,望西、《会疏》引《事赞》设问答云云。《会疏》二义,后义全用望西,并无害也,次引《吴译》第十二愿者未稳,彼誓漏尽相(《渧记》彼可名之无相嫉憎愿,别是一愿,不同此愿也),至愿成文可见,与今愿别,故今不取也。 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一名衣服自然愿,(义寂)二名衣服应念愿,(憬兴)三名应法妙服愿,(静照)四名衣服随念自然在身愿。(良源)今名衣服随念愿也。 明所摄者,是菩萨功德摄也。 次辨愿意者,澄宪云云。(望西四十四丁)上五愿承「其香普薰十方」明闻名得益,此愿已下四愿以其地上、虚空、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为人天所受用,今承之,明其人天受用不可思议。下经云:「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此文通上万物严饰愿及此愿成合说,当知今愿亦出万物严净,于中,此愿且誓人天衣服自然。 次参考者,《唐译》云:「国中众生,所须衣服随念即至,如佛命善来比丘,法服自在体,若不尔者,不取菩提。」(文) 《吴》(十四)、《汉》(廿三)有饮食随念愿,无衣服愿。今经依下愿成文可亦有饮食愿,彼举饮食摄衣服,《魏》、《唐》两译举衣服摄饮食,文互显而已。 《宋译》云:「所有众生,发净信心,为诸沙门婆罗门染衣、洗衣、裁衣、缝衣,修作僧服,或自手作,或使人作,作已回向,是人所感八十一生得最上衣,随身具足,于最后身来生我刹,成就阿耨菩提。」(文) 《渧记》云:「与今不同也。」了惠云:「异译不同,不须和会,或非今愿欤,或往生而预此愿益,由彼宿因欤。」是何谓乎?其义难知。《会疏》但引之无释,意同此愿欤?此亦未详矣。师说曰:「是杂出方便愿意,发心回向者第十九愿,八十一生者表思惑尽,得最上衣者得惭愧衣也,最后来生者第二十愿功也,我刹成菩提之时始会弘愿也。」(已上)此亦不同此愿之义也。 《悲华》云:「寻于生时著新袈裟。」(文)然《大论》三十四云:「欲界天衣从树边生,无缕无织,色界天衣纯金色,光明不可称。」《俱舍》十一云:「色界天众于初生时,身量周圆具妙衣服。」故商那和须有生得衣服,今何足为奇乎!解云:「亦是因顺之说,使十方人天欣慕耳。」(文) 后解文者,「国中人天」上摄他方,故言「十方佛国」等,今摄自国,故有此句也。 「欲得衣服」者人天乐欲,此中摄饮食等。 「随念即至」显随意自然而至,不籍手作,法尔来至故。 「如佛」等者举例以显自然而至,《唐译》云:「如佛命善来比丘,法服自然在体。」当知因顺以自然在身为例准,或云「生著袈裟」,或二菩萨与之,法侣将来随意之相皆是因顺耳。 然《会疏》二义:一「如佛」等三句例喻彼土妙衣随意而至,二「应法」等三句但为彼国生得自然衣,「如佛所赞」一句例显,「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者,彼国实生得衣也。今云:后说似凿,例喻生得自然衣在身者著,况因顺说乎。 《渧记》云:「《唐译》有善来比丘喻,由之,自然在身乃生得妙衣也,非唯不劳裁缝、浣濯等,亦无被著之劳而已,是此愿之所誓也。虽然,于快乐胜事何遮二菩萨等授衣服乎?依是思之,虽曰无裁缝、浣濯等,若为快乐而作之,亦不可遮也。今之所愿唯在不用功劳,而此愿通真假矣。」(文) 「应法妙服」即袈裟也,法量三衣名为「应法」,僧祇云:「三衣是贤圣沙门标识。」《大论》云:「佛弟子住中道,故著三衣。」《心地观经》云云。(望西引)《宝积经》云云。(《会疏》引) 「裁」,《增韵》:制也,又裁,度也。「缝」,《说文》:以针紩衣也。《琳音》三十(八左)云:「《郑注周礼》云:女御裁缝王及王后之服也。」 「擣染」者,《琳音》十六(十六)云:「刀老反。《考声》:擣,舂也。《说文》:手推也,或作捣。古文作舂擣也。染,《说文》:以缯染为深色也。」 「浣濯」,《麟音》三(七左)曰:「上洹管反,《公羊传注》云:去旧垢曰浣。《郑笺毛诗》云:浣,涤也。《切韵》云:濯,亦浣也。《礼记》云:浣衣濯冠以朝。」《应音》廿六(六右)曰:「徒角切。《说文》:濯,涤也、洒也,谓以水净物曰濯也。」(文)「若有」等显安乐自然生得无制相浣濯。 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受乐无染愿,(义寂)二名受无失愿,(憬兴)三名常受快乐胜如漏尽愿,(智光、良源)四名乐如漏尽愿,(静照)五名常受快乐愿。(真源)今用第一名也。所摄可知矣。 次愿意者,上誓衣服饮食等自然受用,然若于其妙受用物生著乐,则虽且受乐而还招苦,秽土人天著刹那乐,招永劫重苦,是故兴此愿,言受妙快乐而无染著,无染清净也。此愿与上合,故愿成文合说,下经衣服等,次妙衣遍布地,次宝网,次微风吹罗网宝树,演发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是万物香饰),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是此愿成),此快乐通上诸受用快乐也。 次参考者,《唐译》云:「诸众生类终生彼国中,若不皆获资具,心净安乐,如得漏尽诸比丘者,不取菩提。」(文)自余三译并缺此愿。 后解文者,「所受快乐」即受用上衣服等,故《唐译》云「皆获资具」,所受快乐即涅槃寂乐而无所著,故《唐译》云「心净安乐」,心净,「净」之言彰无著义,喻之如漏尽比丘乐无著乐,此又分喻耳。《要解》云:「今为凡誓,故以浅喻深,漏尽比丘乐何得比净土乐。」(文)彼住堪然寂灭,于所受无所著;彼国人天证大乘妙果,不住无为,亦不住有为,是曰涅槃大乐也。 「漏尽比丘」者,阿罗汉断尽诸漏,于一切法无著无执,以为喻。《闻持记》云:「受三禅乐,无一念著,如漏尽比丘。」(文) 第四十、见诸佛土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一名随意得见十方国土愿,(义寂)二名普见佛士愿,(憬兴)三名随意照见十方诸国愿,(智光、良源)四名随意照见愿,(静照)五名见诸佛土愿。(真源)今用第五名也,即菩萨功德所摄也。 次明愿意者,所见土中,虽国土清净,映现十方,圣众德微,不能照见,如彼释迦尊显现佛第二地,时会大众唯见大光,望河之怀岂少耶!所以愿言:纵令虽法报高妙,随念应心悉现宝树,照见了了,如明镜中睹自面像也。(《会疏》) 问:与第卅一愿有何异乎? 答或云:上摄净土,此摄众生。(望西)略笺亦同之。《义记》二义,初义同前,「又彼约总,见无尽刹华藏庄严圣众常德,此约别,示各具无尽,令随意皆见之也。宝树中者,尘尘法法色香三千观成理显,今约树说,余亦复然,乃至真土大愿焉可思议,余解未允。」(文) 《渧记》云:「上唯是真土德相,今此化土菩萨德相,差别如此矣。若夫真土一色一香皆悉照见十方尘刹,(上三十一愿)往生真土之大士莫不睹见,此乃第三十一愿德也。而今化土菩萨不能如此,此愿胜益随意所欲,应时现十方刹于宝树间,随意所欲而一佛刹土、或二佛刹土乃至百千佛刹等应时而现而已。然则以总别为异者可也,不分别真假者似阻履搔痒,恨哉!文云『应时』,带化相也必矣。」 今谓:上约土德统收,此约菩萨欲见,其异可知矣。 次参考者,《唐译》云:「国中群生,随心欲见诸佛净国殊胜庄严,于宝树间悉皆出现,犹如明镜,见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文)余三译缺此愿。 后解文者,「随意欲见」者明菩萨欲愿,「十方无量严净佛土」者,所欲所见土也,《唐译》云:「诸佛净国殊胜庄严」。 问:宝树观文通现净秽,今但云净,相违如何? 有云:今且从胜云严净土欤。有云:若论树德,遍现净秽,《观经》约之;若论机欲,只愿见净,今愿约之,故不相违。(望西二义) 今谓:树德随菩萨意乐,若净若秽现无方,今且应菩萨欲见净之愿故现净,若欲见净秽并见即净秽并现,与树观无相违也。 「应时如愿」等者,正显见土誓,不隔时节速现云「应时」,「如」不违为义,若净若秽、若一若多、若东西、若南北,不违其欲愿云「如愿」也。 「于宝树中」者彰所见之处,《唐译》云「于宝树间」,于宝树中间见之,于中之言境,第七声也。《悲华经》云:「于宝树下,悉皆遥见诸佛世界」,「下」言亦显所依处。 有云:「言树中者,所现佛土依止所也;言树下者,能见众生依止所也。」(望西)此释甚误矣。今但举所依处,何以上、下解之,可见。 「皆悉照见」者,于宝树一花一叶中莫不悉见,今且举宝树一相,于宫殿楼阁宝网中亦照见无碍,故《论》曰:「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可准知矣。 「犹如」等喻显,喻意可知,与上喻稍别,可思择矣。 第四十一、具足诸根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阙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一名闻名令得端严报愿,(义寂)二名诸相貌妙愿,(憬兴)三名闻名至佛具足诸相愿,(智光、良源)四名诸根具足愿,(静照)五名闻名具根愿。(真源)今名具足诸根愿,即菩萨功德摄也。 次明愿意者,上三愿摄自国,自下复重摄他方,即普薰十方闻名得也,乘见诸佛佛土此愿来,谓随愿于宝树中可见十方净土,若六根不具者何以得见,亦远从常修梵行来,亦得矣。虽行菩萨行,未离诸根不具,第三僧祇犹有之,过百大劫方得五胜,(《俱舍》住定菩萨始得五德:一生善趣,二生贵家,三具胜根,四受男身,五忆宿命)亦虽具足,丑陋为人所嫌,是故愿言:闻名之力顿除多生业累,六根完具矣。 有说:「此愿摄他方浅位菩萨,第三僧祗犹有诸根缺陋之障,恐之为之立此愿,此似为彼土益,然不分别真化。」(望西) 有云:「自下重益他方有五愿,此闻名具根断根缺种,斯乃离讥嫌名体也。然则大义门功德由闻名力自然成就,是名悲愿一乘。」(《会疏》)此为真土益也。《义记》亦为真土益,令离八难处随一,此愿成就文云:「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净色身云云。」 有云:「生彼国者,具足卅二相而无有好丑,故言大乘善根界等,此乃非预此愿,今其他方未得位菩萨未免根缺,闻名者纵令不生安养,虽历生娑婆,后后生生诸根具足,乃至成佛不缺陋也。」(《略笺》、《梵响》) 初二解为顺次彼土益者有重繁失,后约他方生生者,此愿非为往生净土,恐非大悲愿意乎。 《渧记》云:「上无有好丑及具足诸根等愿约真土,故平等一相、咸同一类也,此愿乃化土益,故虽有好丑而不咸同一类,多生变易至成佛,诸根具足,无有缺陋,呼大超自力修行人。往生化土者,二乘凡夫亦生生(变易)具足诸根,不亦乐乎!是以随分化度众生,人不轻贱而受其化益,其德用广大也。依此义,则闻名者与廿愿『闻我名号』一般也云云。」 师说云:「上有三十二相愿,具足诸根不俟别辨。虽然,为彼阙陋之人重显此名愿之益。由此观之,准上『女人往生』之名,宜名此曰『根缺往生之愿』也。」(已上)此义大好矣,此意为当来真土益。《会疏》初义为大义门功德者同此义,后义约理,为此土密益。 今按:文言「至于得佛」,不言「寿终之后」,故此愿亦可通现当益,又「闻名」之言亦纵容,亦可通三益,不尔者,化佛土将为有根缺有情耶?彼亦虽具诸根,不能供佛见佛,真土生独六根具足清净,是以起次供佛见佛蒙其傍益者,或起生尊贵家,或起具足德本,例彼三十二相愿,可知。若约密机,则此土而非无此益,愿文纵容利益无边故。然约正意,则如初解焉。 次参考者,《汉》、《吴》、《宋》无此愿。 《唐译》云:「余佛刹中所有众生,闻我名已,乃至菩萨诸根有阙,德用非广者,不取菩提。」(文) 《悲华》云:「乃至成菩提,而于其中常得六根清净。」(文) 后解文者,「闻我名字」者,正真闻无疑必兼称念,然六根不具云何成闻名义,然根阙者有闻见口称亦不可测者,此名愿力也。既成闻名义,当来具根之益何须疑之! 「至于得佛」者,《唐译》云「乃至成佛」,此言纵容,可见。若约正益者,正指命终得生之后也。 「诸根阙陋不具足」者,正明其益也。虽有六根而损阙丑陋曰「诸根阙陋」。阙谓虚也、失也,具反。陋谓丑也、睉也,虽具而阙损丑曰「陋」,所谓阐提半择迦亦阙陋摄,佛法非器,依此名愿力得此胜根,不可思议利益也。 「诸根不具足」者,此有二:损坏无根,本来不具根,或有耳根无眼根,或无鼻舌等,如理可知。 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一名闻名令得清净解脱三昧愿,(义寂)二名止观俱行愿,(憬兴)三名听名得净解脱静虑愿,(智光、良源)四名解脱三昧愿,(静照)五名闻名得定愿。(真源)今名住定供佛愿,即菩萨功德摄也。 次明愿意者,诸师多得定为愿体,不取供佛,憬兴独名「止观俱行愿」,得定、供佛俱行为愿体,快得愿意。今亦名「住定供佛」,止观不二义也,虽住三昧,止观不相融,入出有挂碍,谓入则心智虚寂,出则身行散动,若离昏沈,即为掉举,动静不同,难成菩提。是故兴此住出相即动静相照愿,以使成菩提。然此愿是当来益为正,若望他方菩萨者,七地已前及地前有相有功用菩萨依闻名力,现等上地菩萨得止观双修。望西、《会疏》约此义,然凡圣通得闻名益也。 次参考者,《宋译》第卅二云:「证得寂静三摩地,于一念中,得见诸佛世尊,承事供养。」 《悲华经》曰:「寻于生时,著新袈裟,便得三昧,其三昧名『善分别』,以三昧力,遍至无量诸佛世界,见现在佛,礼拜恭敬供养等。」此文与今经同明住定供佛。 《唐译》文句难解而义与今经无异,《唐译》云:「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若不皆善分别胜三摩地名字语言,菩萨住彼三摩地中,于一刹那言说之顷,不能供养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等诸佛,又不现证六三摩地者,不取正觉。」(文) 后解文者,「闻我名字」一句明其因,现生闻名信乐也。「皆悉」下明其益,即彼土所得,于中,初明所得定无碍,「住是」下明止观无碍相。 「清净解脱三昧」者,玄一云:「八解脱中,第三解脱名为『净解脱』,又所有三昧离系缚,故名『净解脱』。」了惠云:「初释不顺异译等文,《庄严经》云『寂静三昧地』,此岂第三净解脱乎?」(已上) 今释曰:实相寂静曰「清净」,寂照平等名「解脱」,谓不住寂,亦不累动,离动静相言「平等」,不住寂故不起定而供诸佛,不累动故供佛而不失定,是名「清净解脱三昧」,是「念佛三昧」异名也。「住是」等明其止观无碍相,「一发意顷」犹言一念之顷,此明供佛速疾,谓住三昧是止也、定也、寂也、住也,一念供佛是观也、照也、动也、出也。住定供佛即止中起观,寂中显动,寂而常照也;供养诸佛而不失寂定,即全动而静,照而常寂,止观双照,动静不二。入出无碍者,闻名愿功也。《维摩》云云。(《会疏》引) 第四十三、生尊贵家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一名闻名令得生尊贵家愿,(义寂)二名化物高贵愿,(憬兴)三名生尊贵家愿。(智光、良源、静照、真源大同)今亦名生尊贵家。 次明愿意者,依旧解者,此愿摄他方菩萨。十信菩萨(大乘)及三祗者(小乘)虽游化,宿业未尽,生生生下贱家,化物不普,故兴此愿,言闻名之力速除业障,世世生生托豪贵家也。三贤住定菩萨常生贵家,无此难。(《大论》云:三贤菩萨生贵家,谓王家、婆罗门、长者、居士也。《俱舍》云住定菩萨始得五德。)故今为引他方住前菩萨化他为物意乐者,故有此愿也。 望西、《略笺》、《会疏》、《梵响》、《要解》等并同之,《梵响》特示信外轻毛凡夫非此愿所被也。又《贯思义》云此愿显所求满足功德,引《论注》「人凡性鄙悕出靡路文」者非也,若尔者,非化他意乐,却令生有漏染著,何不思乎! 又《义记》有三义:「他方菩萨润生度生则生贵家,又自土众游他方国亦生生生贵家,又贵家是安乐诸佛家也。」(文)初同望西等,次义约还相,后义是第十八愿益,故知后二义有重繁失也。 《渧记》云:由闻名愿生故,顺次生化土,虽外凡,生彼随分生大心,或入三贤,或在十信,则随类化益不自在,故常生尊贵家而化益秽国,是此愿之所誓而已,可谓化土还来愿矣。然则「诸菩萨众」者简小乘,总指大乘菩萨,《观经》遇大机也,虽凡夫,发菩提心都名菩萨也,然则自力定散发菩提心也。「闻我名号」者同二十愿闻名也。「寿终之后」者指顺后生,一且往生化土,而顺后生生还来秽土生尊贵家故。(取意)今谓:宗教中未闻化土还来秽国度生,此义难思矣。 今按:若为方便欣慕愿,则为他方菩萨,如第一义;若为真实愿,则廿二愿之别相,于还相种种摄化中,今别显生尊贵家,令便利益,故愿成文云:「生于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文)又言「生诸佛家」,亦是约还相,应知。上来诸说用不随情矣。 师说曰:「若还相容有欲生贵家者,今此中不尔,就闻名往相益誓之,闻名号(十七)者不愿往生而谁愿生贵家乎?故知生尊贵家者谓生诸佛家也。《十住论》二(十四)云:『声闻人体舍灭慧处名诸佛处,大乘般若方便称诸佛家。』今此生诸佛家,闻名往生当坐道场,从道场下生诸佛家。《八十华严》〈离世间品〉说菩萨十种受生中明受生诸佛家,可准例知。」(已上师说) 今按:此愿亦带方便摄机意欤,但闻机类虽历生,而依闻名功故,生生生贵家,即是入于十九愿来,即从上具足诸根傍益起此方便益。或入二十愿来者,次具足德本愿是也。十八、十九、二十如次承接可知,请学者择焉。 后解文者,诸译皆无,但《魏》、《唐》两本存。《唐译》云:「余佛刹中有诸菩萨,闻我名已,寿终之后,若不得生豪家者,不取正觉。」 「诸菩萨众」者,了惠云:「指住前十信菩萨,以三贤位不由弥陀愿而得生贵家故。」今谓:通乃至凡夫也。 「闻我名字」通方便,言「寿终之后」等者,正明闻名益。约真闻益者,往生净土云「寿终之后」;若约但闻益者,于他方国土寿终生生生尊贵家也。 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一名闻名令得具足德本愿,(义寂)二名福智双修愿,(憬兴)三名闻名修习满足德本愿,(智光、良源)四名具足德本愿。(静照)今用第四名,所摄可知。 次明愿意者,所见国土中,有菩萨久积勤修,不能一行具万德,故积功累德历无数劫,难作能作,勇锐不难,儜弱叵成,所以发心多如鱼子庵罗,成遂难得似恒沙金粟,是以兴大悲愿,闻名一称成万德。(已上《会疏》)此意约摄菩萨释,望西同之。 今谓:约正益,此愿通现当,闻名称念一行具一切行,万善圆备嘉号故;若约傍益,二十愿植诸德本者从此愿来,思之。 次参考者,《唐译》云:「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若不应时修菩萨行,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具诸善根,不取正觉。」余三译缺此愿。《会疏》引《宋译》三十三愿,彼闻名得忍愿,而非此愿也。 后解文者,「闻名欢喜踊跃」者,《妙文句》五之一(八右)云:「内解在心名『欢喜』,喜动于形名『踊跃』。」(文)今闻本愿名号,心怀欣悦言「欢喜」,法喜动于形名「踊跃」,即身心悦豫之貌也。 「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者,古振二义: 一云:修菩萨行谓六度行,此万行之本,故名「德本」。又六度行是佛果之因本,故名「德本」也。他方菩萨由闻名故,速成就一切行,具足德本,十方往觐菩萨为植德本,恭敬歌叹者是也。 一义云:文不言「寿终之后」,故知通现当。若约现生者,修菩萨行者修法藏菩萨行,所谓念佛行也,此行具诸善法,诸功德之本,故名「德本」。经说闻名欢喜一念具足大利无上功德故,即一行得万行,故云「具足德本」。问:若尔者,与第十八愿成就无异,何烦重耶?答:十八愿虽五乘齐人,而别为引他方菩萨立此愿,例如三十五愿,可知。(师说及《渧记》同此义)若约当益者,具诸善根故到彼方显现,故曰「菩萨万行贯心眼」是也。愿成文云:「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等。」(文)此就正益解,然不遮有傍益,虽闻名欢喜,犹好善本德本,而欲修菩萨行以为己德本者是也。 第四十五、得定见佛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一名闻名令得普等三昧愿,(义寂、良源)二名不离诸佛愿,(憬兴)三名普等静虑常见诸佛愿,(智光)四名普等三昧愿,五名闻名见佛愿。(真源)今名得定见佛愿。所摄可知。 次明愿意者,所见土中菩萨见佛甚难,如彼师子吼菩萨等。(《普贤行愿经》云云,《会疏》引)或虽得见,须臾入灭,或虽常随,不是多佛,或虽见多佛,有出没前后,是故愿言:闻我名者得念佛三昧,现前当来常见十方诸佛。澄宪云云。(《望西》五十四左引)望西云:「问:与四十三有何别耶?答:彼净三昧,此普等定,得名既异,定体岂一?彼供诸佛,此见诸佛,见未必供,其益何同?况彼止观俱行为体,此则唯定见佛为体,故不同也。」(诸家大同) 次参考者,《唐译》云:「他方菩萨闻我名已,皆得平等三摩地门,住是定中,常供无量无等诸佛,乃至菩提终不退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文)《汉》、《吴》缺此愿。 《宋译》云:「三十四所有一切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生希有心,是人即得普遍菩萨三摩地,住此定已,于一念中得至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刹中,恭敬尊重供养诸佛。」(文)此之两译并云供佛,《悲华》同今经云见佛。 今会:《唐译》常供必含常见,常见不必常供,故举常供以彰定力自在,见义在其中。虽尔,当愿常见为正,今经及《悲华》即其证也,《唐译》云常见者傍义耳。(已上师说) 后解文者,「闻我名字」者彰现生闻名信受,「皆悉」已下显所得,有二:曰得定、曰定中见佛,「皆悉」二字贯此二。今按:虽有二益,而以得定为愿体,其常见诸佛是显其三昧之用而已。 「逮得普等三昧」一句初正明得定益,此定名「普等三昧」,《唐》云「平等」,《宋》云「普遍」,《悲》云「遍至三昧」。由此言之,「普」是普遍之义,「等」是平等之义,于十方世界无所不普见,于无量诸佛平等见,故云「普等三昧」,即是「念佛三昧」异名也。《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又名「般舟三昧」,住定见诸佛故。又名「一行三昧」,念一佛即与一切佛功德等故(文殊般若),赞偈云云。《华严经》云:「得圆满普照念佛三昧,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是也,古引〈入法界品〉,列廿一种,皆是「念佛三昧」异名也。 《渧记》云:「诸注多为念佛三昧义,而未曾分别愿真假,他流解释置而不议,今家诸抄何不辨真假也?若夫直以《观经》说解,则此愿为假,故所被菩萨亦是自力定散机而要门观察之益而已。《义记》依望西,引势至念佛三昧,彼全弘愿念佛三昧,何引同《观经》显说观乎?今私按:此愿广蒙要弘二机及菩萨凡夫,而愿住定见佛益,是以凡夫二机(要弘)所得普等三昧唯局见佛,故此经愿文正约此边而不明供佛;菩萨(弘愿)所得普等三昧不唯见佛,亦有供佛普至之义,故异译述此义边耳,盖是梵本如此而已云云。」 今详云:分别真假者可然,于所得定辨通局而会异译不同者恐凿耳。今按不然,此愿以使得普等三昧为此愿体,其说「常见诸佛」者,显普等三昧力用,于明其力用,则普等供佛、普遍见佛并是普等三昧力用也,是以今经以见佛显力用,异译以供佛显其力用,虽见、供异,而普等三昧是一也,何就能得人论普等三昧通局乎!前四十二愿寂静三昧与供养诸佛二种得益并举,显止观不二不失定意,今愿得普等三昧为体,而见、供此之力用,故彼此大别,何不见此异也!诸家皆似定中见佛为此愿体,是以所解不顺愿意而已。今所以得普等定为愿意者大为有意,何者?普等三昧是佛所住之定,何以知之?憬兴释「住佛所住」为住普等三昧,吾祖引用之为弥陀三昧,由此思之,闻名一念得佛所得三昧,实不思议愿力也。此得定益通现当,故不云「寿终之后」,又不云「来生」。约当益,则彼土见佛益是也;若约此土,则亦通要弘,其所被通凡圣要弘。但菩萨何弘愿机乎?经说小行菩萨,故知菩萨亦通要弘二机,可知其弘愿机闻持名号时,如来所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德印现行者心中故。若约要门,则「然彼如来宿愿力故」等是也。 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随愿得闻所欲闻法愿,(义寂)二名闻法自在愿,(憬兴)三名随意所乐听受诸法愿,(智光、良源)四名自在闻法愿,(静照)五名随意闻法愿。(真源)今用第五名也。 次明愿意者,上来五愿摄他方,今此愿摄自国。佛本何故起此愿?所见土中,有菩萨虽常见诸佛,闻法不自在,虽目击道存,飡受心疏,是故燃千灯于一偈,投一身于两句,饥渴之念无饱足时,是以愿言:我土圣众闻法适意,不劳负笈破鞋之行,疑滞忽解,消遥梦觉,莲开之晓也。(已上《会疏》)今云:上誓住定见佛愿,已定中见佛,见佛必听法,此愿来也。(此愿局彼土益) 次参考者,《唐译》云:「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文)《宋译》第三十五举说法、听法、神通、历事四,《魏》、《唐》闻法,随意开合耳。《汉》、《吴》并略此愿。 后解文者,「所欲闻法」者,菩萨乐欲不同,或有欲闻一乘法,或有欲闻三乘法,法门无边,所欲亦无量,皆悉自在得闻也。 「自然得闻」者本愿力故,国德亦自然,不假口请身索等,一切法皆说一切法,故无心领纳,自然知见佛,闻法随意自在,实是大悲誓愿也。 《义记》引《孔目章》四(四)「观境圆净文」者不允,彼非愿力成就相故,此愿成就文宝池庄严明六入功德,第五声入功德文曰:「波扬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乃至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文)准水德示余法尔。 第四十七、闻名不退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一名闻名令得至不退转愿,(义寂、法位、智光、良源大同)二名加力不退愿,(憬兴)三名闻名不退愿,(真源、澄宪)四名得不退转愿。(静照)今用第四名,亦可名闻名不退愿,即菩萨功德摄也。 次愿意者,一切菩萨所期在此位,或初住,或初地,是难至处,若勤行精进久乃至,是以得至者如麟角,退者如牛毛,如《十住断结经》云云。是故立此愿,令即时至阿惟越致。此愿与正定聚相通。 问:若尔,上有正定聚及得忍愿,与今不退差相云何? 答:诸家皆以自国、他方及摄凡、摄圣为差别,今家意第十一愿以必至灭度为愿体,其正定聚是彼土显得,今不退是现生信心不退,其义别也。若约密意,则正定、不退相通而已。又上得忍明现契无生智,今不退则示现生信心不退转菩提道,其异可知。又上正定合灭度者,显至心信乐机必至灭度,此愿别显闻名者,现生住不退也。凡以上正定聚为现益者自此愿显,十一愿正意在必至灭度耳。右引《小经》及龙树等证现证不退者大好矣云云。 问:若尔,凡《广》、《略》二书等中未见引证此愿不退,何意耶? 答云:十一愿正定聚望灭度故,异常途以证真实证果高明,今此愿虽言现生不退,而他师以三不退为极乐极证,无及灭度者。吾祖特显灭度证果,不但三不退分齐,以其不退则属现生益,生彼土速证无上涅槃,为彰此义,故取十一愿,不及此愿,可仰信矣。 次参考者,《唐译》云:「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退转者,不取正觉。」(文)《汉》、《吴》缺此愿,《宋译》摄之得三忍愿而不别说。《悲华》言:「闻我名者,即得不退转于阿耨菩提。」(文) 后解文者,言「闻我名字」者弘愿闻信,经云「闻名欲往生」等。「不即得」等者正明现生益,即言彰非异时,经曰:「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又云:「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等。」(文)《小本》曰今发愿欲生者今得不退转,可谓此愿成就文也。《论》主判言「即时入必定」,当知闻名信归时蒙摄取光益,故不隔念时日,即得不退也,非位行等不退,信心不退也,信心不退故不退转菩提,此乃今家现生不退之证也,是故此愿唯真,不通假也。 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初得名者,一名闻名令得至三法忍愿,(义寂)二名自力不退愿,(憬兴)三名听名得忍诸法不退愿,(智光)四名得地忍,(静照)五名至三法忍愿。(真源)今名得三法忍愿,即菩萨功德所摄也。 次愿意者,兴云:「第四十七愿名加力不退,此愿名自力不退,谓以佛愿力令证三忍,证三忍故得不退转,故名自力不退。」了惠从此义,此义意以不退为此愿体。(了惠云:得忍为体,不退为用。) 有云(《会疏》):「二种『即得』为此愿体,菩萨虽得不退,不能顿证三忍经多劫,是以发此悲愿,令闻名人即得不退,尔时即得三忍,难思愿力故,一得一切得,不退与三忍同时具足故也。」(《会疏》) 有《记》云:「此愿欲使弘愿行者现生冥得不次第圆融三法忍,故有此愿而已。前闻名得忍愿(第三十四)则唯说无生法忍,故圆融忍义犹未分明,故有此愿也。且夫次上愿不退是显得故非三不退,此愿不退冥契行念不退圆融之位。」(《渧记》) 此之二说并为真实益。今谓:此愿带方便说,第一、第二、第三渐次证入相故,道树得忍可对见,若弘愿机者可得不可计无生忍。诸译皆说第一、第二、第三,既是次第渐入之相,何言不次第圆融之忍耶?今谓:此愿得三法忍为体,不退摄在其中,(《义记》同之)故《宋译》及《悲华》但说得忍,不说不退,可知。 次参考者,《汉》、《吴》亦无此愿。《宋译》(三十六愿)云:「所有十方一切佛刹闻我名者,应时即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忍。」而无得不退言。 《悲华经》灭后愿言「必定当得第一初忍、第二、第三。」缺得不退转句。 《唐译》云:「余佛国中所有菩萨,若闻我名,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菩提。」 后解文者,「不即得」等者正明闻名益,此中有得忍、不退二,何为愿体乎? 一义云:三忍不退悉摄在名号中,一心称名时名义不离,自领得此等德。三忍相如《月灯三昧经》第二(十纸)说。(《会疏》)此义不分真假也。《三昧经》三忍以三慧为三忍也。 一云:无生、不退各有两愿。闻名得忍(第三十四)说弘愿益,不历三忍,故通现未,故今此得三法忍(第四十八)经历第一、第二、第三忍,故义约要门。又如第四十七不退为弘愿益,即得往生不退转故;如第四十八愿不退约要门,文言「于诸佛法」等,故自有三不退异(位、行、念)次第证入,此非弥陀法也已明矣。 一云:此愿得忍为正,非誓二益故。《宋译》及《悲华》灭后愿中唯举三忍,而不言不退,此其证也。由此观之,「不退转」言虽则同第四十七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此第四十八于诸佛法得不退转也。初、二、三忍次第证入,浅深虽异,才得一忍,于一切佛法现证不退,(得初忍则于初忍不退转,得第二、第三,则于二、三不退转。)不可与上愿混说。既云闻名,岂谓非弥陀法哉!(师说)今从第三说。 「第一、第二、第三忍」者,诸宗异说纷纷。 法位云:「《仁王》五忍中,如次伏忍(第一)、信忍(第二)、顺忍(第三)也。」 憬兴云:「信忍初、二、三地,顺忍即四、五、六地,如何但闻佛名得此二忍耶?(破法位)今即伏忍三位(地前)名为三法忍。《瑜伽》亦说胜解行地有下中上品三忍故。」 玄一云:「即此经下所明三忍,谓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是也。」 良源云:「通教八地已还闻佛名即悟中道(别通接)为第一也;别地前闻名入欢喜地为第二;圆住前闻名即得初住,为第三也云云。」 了惠朋憬兴,《会疏》朋玄一,以下三忍配释《月灯经》三忍(闻思慧)也。 《要解》云:「此约他土证入,理实闻名得忍此土益。」(文)此义意他方菩萨在他土闻名号,速证入三忍,故曰「即得」。此约现生,若约生后,则通真假,今以他土证入为愿体。然则以《三昧经》三忍释者可谓允当矣。《仁王》五忍亦不出于此三忍也。言「即得」,异译云「应时」,此乃他方菩萨于他土闻名同时得忍,岂非他土证入乎! 《略笺》云:「此第三地(发光地修忍度)所得之三忍。《唯识》云:『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若忍、谛察法忍。』(文)《述记》云:『乃至无生云初忍,是诸有情成就转因,(菩萨虽遇怨害,能忍耐愍彼不舍)安受苦忍是成佛转因,寒热等苦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住甚深广大法故。』(文)诸佛法者大菩提法,以得此三忍故,无退转菩提之行也云云。」今谓:为发光地三忍者恐非也,彼忍辱之忍,今法忍忍,虽「忍」名是同,其义大别,何以彼同此乎? 《梵响》云:「言第一、第二、第三忍而不指其名,即是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下说得三法忍故。《华严》十忍中有此三忍而说其义,彼分音声忍(第一)、如响忍(第七),此文为一,经经随宜开合也。闻一切法即空不空不可思议,不惊怖畏,信解受持,受乐顺入,修习安住,而如音响,无有所住,此音响忍也。(〈十忍品〉文云云)随顺寂静观一切法,平等正念不违诸法,随顺深入一切诸法,清净直心分别诸法,修平等观,深入具足,此柔顺忍也。(此第二忍)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若不生则不灭,若不灭则无尽,第三无生法忍。(〈十忍品〉云:「何等为十?随顺音声忍、顺忍、无生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又音响忍,闻诸法实相,信受犹在散心,若得禅定,即时得柔顺忍,未断法爱故,或生著心,是若常修习此柔顺忍增长故,断法爱得无生忍,此依《大论》。经横竖无碍明,论以次第明,乃至于诸佛法等,于诸佛无量法门海,能闻能受持,能解能行能证入,得不退转也云云。」 《贯思义》云:「第一等次上不退位分,今增进为体。成就文曰:『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云云。』此三忍为彼土益也。」 《义记》云:「诸解无一可依。今按:《华严》说十忍名义,第一随顺音声忍、第二顺忍、第三无生忍,今文、下经文『忍』名与此合符,义亦相称。乃至此三忍者十信忍故,对退位说云『即得不退转』者,今家所谓信、喜、悟忍。问:若尔者,下见树益如何解之?答:今家为化土益,若正定聚金刚心者,现得三忍,不历化土,得忍之愿良有由哉云云。」 《渧记》云:「上来所说异义纷纷,是非难定,然《会疏》及《梵响》、《义记》所依经虽不同(《月灯三昧经》、《华严经》),并能符顺此愿文第一、第二、第三语,可谓详矣。然三《疏》并以第三十四为弘愿行者此土得益,然则与此愿无异而已。所得益同是无生忍而无浅深,其所被机亦同弘愿念佛行者而不论菩萨、人天,两愿差别似难辨也,若尔,岂非烦重哉!而今三《疏》不辨之者恨哉!今私按:两愿差别,第三十四愿唯是誓冥契无生忍,今此愿乃誓冥得三忍,是『即得』之字显一时圆具三忍,特示圆融冥益而已。如三十四愿则唯愿无生一忍,故圆具得益未显著,是以今此愿示圆具得忍也,虽显得三忍,如化土则不能一时圆具,故说『其钝根者成就二忍』等,是以『见树得益文』虽说『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等,不说『即得』等也,此乃三忍不融隔历次第,随根利钝,所得不同。今此愿说『即得』等,圆具冥益故,当来往生显得三忍,亦是不次第三忍圆融胜益也,可知矣。两愿差别判然,三《疏》意亦盖如此也。亦可,是或圆具五忍之愿也,(《仁王》五忍)《庄严经》云:『应时即得初忍、二忍乃至无生忍。』『应时即得』是不次第义,『乃至』言含第三顺忍耳。然则今经、《如来会》唯举初三忍,是以圆具不次第为要,不必拘其数矣,是亦可备傍义也。『于诸佛法即得不退转』者正愿冥得不退故,此亦圆具不退而住行念,随说皆得,是以今家以弘愿行者所得冥益或为初欢喜地,或为等觉补处,而说正定、不退不一准者,圆融位次行念融即故,盖依此愿而已。然则次上愿正愿机边显得不退,唯是信心不退,而不可配三不退。今此愿正愿法德冥益,故位行念融即无碍而已云云。」 上来诸说中,或五忍或《华严》三忍(《梵响》、《义记》)合见树三忍,虽有少异,并以为地前、地上菩萨所得三忍,此乃为他土菩萨证入之愿,故尔耳,然则非弘愿正益以可知矣。前闻名得忍愿正显弘愿益,今此愿明他土证入带方便,两愿差别判然,何恨不辨其差别耶!然诸说皆以三忍、不退为两益者未详也,于中《义记》者以不退为今家现生不退弘愿者,甚非也,若尔,与前闻名不退愿何别乎?又于一愿中何有菩萨证入以及弘愿不退之两益乎? 又《渧记》辨两愿差别者,亦未详也,何者?彼言:上三十四愿、今愿同现生弘愿冥益,而上得无生一忍,圆融义未显,今愿显圆具三忍为别,又上机所得,今法体冥益为异云云。今详曰:弘愿机之所得即是法德益,何别之有乎?又上得一忍非圆具者应非弘愿益,为隔历不融愿故,以夫弘愿无生忍是忍受佛智无生名号之义,岂非佛智无碍圆融之义耶!故说「甚深无生法忍」,何以为不融益乎!又愿文既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是显次第证入,何云不次第耶!此乃与见树三忍同,彼既方便益,此岂不然乎!其「即得」言显他土闻时得忍,虽曰「即得」,次第相宛然,何言为圆具不次第乎!又圆具位、行、念三不退者何谓乎!宗教中未见现生不退为位、行、念者,此乃泥天台、贤首法相漫谈圆融,未知害他力之宗教,何以彼理谈滥于愿海不可思议乎!从本一乘清净佛智,岂一无生不具一切无生乎!何得言上但一生此圆具乎!若言圆具者,全三忍而一无生,与上何异!若一无生具一切无生,则上得忍可足,何更誓今愿乎!今谓:上闻名得忍外别誓次第三忍,明知非弘愿实益,此誓他土证入为本,故以菩萨三忍为所得,即《华严》等所说三忍,与下见树三忍同,以见道场树既为化土益,明知此三忍愿亦兼显化土益,虽化土益而不同自力断道,是以言地前、地上,亦与通途异。若依宗家,初、二为地前,第三为地上,《舟赞》云:「地前地上亦无二,随根利钝增超位。」下经三忍即此初、二、三忍也。明知上廿二愿正明弘愿益,今此愿正明他土证入,兼明方便化相,两愿差别分明矣。 又「即」言有二,初「即得」显他方菩萨闻名同时证入三忍,下「即」言明于得忍之法不退也。 「于诸佛法」者于诸之佛法也,谓于初忍所得之佛法不退转,于第二、第三忍亦然。《法华义疏》二(二十)云:「《弥勒所问经论》云:得内外功德为不退,得外分功德为不退。」又云:「得智慧为不退,得功德为不退。」又云:「得般若为不退,得方便为不退。」(文)可准解。内外功德、智慧、般若、方便等言诸佛法,有于初忍得此等法,有于二、三忍得之,各于其法不退云「得不退转」,应知。 第四重誓自要中二,初结前生后: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而说颂曰. 上来被佛听察,具说五劫思惟所欲之愿,重说偈以显超世之致,疾欲得证瑞而决志进趣,故有此偈。《唐》、《宋》并云「承佛威力而说颂曰」,今本无者省略而已。《汉》、《吴》两译并略「重誓偈」,而次说法藏胜行,故无结前生后文也。 后正说偈二:初正建要誓,后请求征瑞。初中亦三:一反誓,二顺求,三结愿。初反誓者:(反誓有三,可名「三誓偈」,亦可名「重誓偈」也,镇家加其征瑞誓曰「四誓偈」也。)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正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 《唐译》云:「今对如来发弘誓,当证无上菩提因(明本作日),若不满足诸上愿,不取十力无等尊,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我证菩提坐道场,名闻不遍十方界,无量无边异佛刹,不取十力世中尊。」(六行十二句,与《魏本》初三偈同) 《宋译》云:「我今对佛前,而发诚实愿,获佛十力身,威德无等等,复为大国王,富豪而自在,广以诸财宝,普施于贫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世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慈心,利益诸群品。」(文) 《净影疏》:「自下立誓自要中有十一偈,前之十偈立誓自要,后一请证。就前中,初三自要,后七顺求。(「离欲」已下)前自要中,初偈约佛自德自要,后二(「我于」已下)约就化德反要。(「反」字恐「自」字误)」 《憬兴疏》中(三十六左)大科同影,「初立誓有二:初反誓,(初三偈)后顺誓。(离欲深正念)初又有二,初对佛自德誓,(初一偈)后对佛化德誓。(「我于无量」等二偈财施、法施)」 望西依净影。《嘉祥疏》(二十二左)云:「明说誓要愿,于十一行偈中自有三阶明义,初有三行正誓,次七行誓后更愿,(「离欲」下)余一行说誓要瑞。」(文) 《会疏》初立三誓,(誓愿成、誓因中胜益、誓果成德号)意依《祥疏》意,为正誓意也。 今大科依净影,「反誓顺求科」从憬兴,唯是要誓反顺彰之,即文句庄严也。初三偈是反誓中初先誓因相,后誓果上。 旧解一云:初一举佛自德自要,后二化他德,于中初佛法施化益自要,后佛名闻普周化德自要。(净影义也,憬兴亦同,唯法施、财施相反耳。) 一云:愿、行、果三如次,行中举施以摄余度。(《会疏》等是也) 一云:一望满愿果,二望大施果,三望名闻果。(义寂) 一云:初第十八,次指光寿两愿,后显第十七愿,举要中要,以成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之义。 皆不可从。今按:《行卷》引《唐译》初二偈,而不引今初二偈,唯引「名闻」一偈,由此思之,初偈发誓,(四十八愿)次偈回施众生,(行愿)全此二而为一名声。(行愿相资成佛果,则誓名声闻十方)三誓唯一名声德耳。(名声由愿行,而彰愿行由名声,故举名声摄余二,故「正信偈」名声为要。《和赞》「寻如来作愿,(「我建」一偈)不舍苦恼有情,(「我于无量」一偈)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名声」一偈)) 初中,「我建超世愿」者,净影、憬兴指上摄身、摄土五愿,义寂总指四十八愿。(法位、玄一大同)望西依义寂云:「摄生正是超世愿,何限身土,故《唐译》云『上诸愿』云云。」今云:总指四十八愿,别指五愿,能统摄诸愿也。「超世」者依吉水意,上来所说六八愿皆超踰二百一十亿诸佛之本愿也。又依光明述成文云:「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既然,余德岂不然乎!故偈经云「誓愿超踰诸佛」,宁但超地前、地上乎!思之。 「必至无上道」者,上愿中所云「得佛」也。 「斯愿」等者,纵是所愿不满成无上道终可不取,上文所云「不取正觉」也。 初偈承上重誓,志愿殷重,其义可见。 「我于无量劫」等者,净影云「法施化益」,兴破云:「非也,欲济贫苦,必财施故,『我至成佛』等者法施,虽举名声,意在教故。」望西救此难,自云「通二」。 今谓:《唐译》云「救世法王」,是述法施。《宋译》云「广以诸财」,乃说财施,各据一边。今经含二,今家通下「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明佛回施之义。 日溪云:「此偈通因果云云。」今按:《行卷》引第三偈而不引前两偈,却引《唐译》初二偈而略第三偈,详其引意,《魏本》云「无量劫」,云「大施主」,此似局因中,但是常途施波罗蜜故,未彰大悲回施之义,是以据《唐译》,以明如来既发大愿,从因至果回施众生行之义。由此观之,《魏译》之文纵令似施波罗蜜,意在大悲回向也。断而可知:愿以导行故愿外无行,行以填愿故行外无愿,愿行斯成,可以济无福慧众生,是谓「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也。当知普济诸贫穷之处愿行具足,嘉名既成,虽有斯德,名闻不超十方何益,故次有「名声偈」也。 「我至成佛道」等者,重誓第十七愿,无此愿,名号回施功德何弘十方,若不弘十方,则何得闻信,众生闻信者此愿恩也,故高祖云:「重(愿行束)誓名声闻十方。」(文)《唐译》云:「我证菩提坐道场,名闻不遍十方等。」《行卷》不引《唐译》而引《魏译》者,以其文显著(加「超」字)故。「名声」者正觉名声,又名号德声兼国德,《论》名声功德出于此文,应知。「超」者,一名德超过十方诸佛。(普济贫穷,使至无上道者,诸佛刹所绝无故。)二名闻遍十方国故,(德少故其所闻处亦狭,德广大故名闻十方。)《唐译》云「闻遍」,然则远超闻曰「超」也。又愿行(初二偈)成就弥陀教之基本,从斯弥陀教出释迦教,名声超十方是释迦教之体也。 二顺求中有二:初略(举自德(师说)),后广(明化他(师说))。此初也: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道.为诸天人师. 《唐译》云:「方趣无上大菩提,出家为求于欲境,于彼念慧行(于欲境及念慧行梵行)无有(成就),不作调御天人师。」(文)《唐译》此亦反誓显佛自德。 今经属顺求自德化他,此其举自德也。(广略科依净影、望西)此四句中,初二句能成善因,(能成自行)后二句明所成果德。上约反誓,未彰正觉之体(果体),今就顺求,正彰二利圆满之果体,(求无上道是自德,为天上师是化他德也。)以二利圆满成佛自德,此之正觉果体必据善因,故云「离欲」等。 善因中诸师异解,一云:六度行为因行,「离欲」者施戒忍,「正念」是禅,「净慧」是智,进通五故不别说,指此六度总名「梵行」。(望西初义,《会疏》依之,但正念配忍定为异。)或又为三善根。(望西后义) 一云:三学为因,「离欲」者戒也,「深正念」即定也,「净慧」谓慧也,斯乃因戒发定,因定发慧之谓矣。「梵行」者净行也,具足三学而后修一切清净之行,所谓六度等。(《略笺》义也,《梵响》初义。) 一云:又「离欲」不著诸法,「深正念」深达实相,「净慧」寂而常照,以般若融修无量,故云「修梵行」也。(《梵响》后义) 今谓:经文多含,各有其义,盖准《唐译》文,约三学顺文,第三义甚深顺下长行文。 后化他中有二:初明光明德,二明名号德。此初: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闇.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晖.天光隐不现. 《唐译》云:「愿获如来无量光,(誓法身光轮遍法界)普照十方诸佛土,(无边光)能灭一切贪恚痴,亦断世间诸恶趣,(无碍光等,此明自德)愿(已下现益)得光开净慧眼,(下化他德所照生净信眼)于诸有中破冥暗,(能破无明暗)除灭诸难使无余,(无明破故生死因亡果灭)安处天人大威者,(大威德者,光明摄护,现住正定。已下当益)修习本行已清净(约果辨因,行如来行信清净)获得无量胜威光(下正显果德所得光明超三乘为胜,威德同佛利之为威)日月诸天摩尼火,所有光晖皆暎蔽(近示胜威之相)。」 此下诸家约悲智解,或配释烦恼、所知二障解,皆通途,未得别愿旨趣,故偈意难显,是以今以光明、名号二德彰化他佛德。何故者?上立愿中,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三十四闻名得忍愿是光明、名号次第,今偈亦如是,初三偈誓愿行成就成果号,使之闻于十方,其名声必有果体,故顺求,初明二利圆满果体,开其正觉果体,以出光明、名号二德,以此二德为十方摄化之本,故《礼赞》云云。此乃得愿文及今偈意,可知。 初明光明德中有三偈,初一偈明光明具德,后二偈明众生蒙益。初中「神力」者彰上之果上义,下云「无量寿佛威神力故」,又《观经》云「光明神力」,皆彰果上自在神力之谓也。「大光普照」者彰尽十方不可思议光德。(云神力大光则似现起光,今不然。) 「消除」等二句明其力用(普照力用)乃无碍光已下光明具德也。(具德者,水具湿物之德,火有烧物德)「三垢冥」者,《唐译》云「一切贪恚痴」,言似界内,理实通界外,若不尔,何得言「广济」等,当知。「众厄难」者亦指二种生死厄难也。如是具不可思议利益称曰「大光」,当知「消除」等彰大光果德也。 净影云:「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小乘但断烦恼障,故三毒属小。『开彼』等者大乘法化,大乘兼断所知障故,开智灭昏属大乘也。『闭塞』等人天法化。」(憬兴同之)望西依净影,如次配小乘、大乘、人天法化者,恐非也,故《略笺》云:「法藏所成之土大乘善根界,岂是希小乘、人天法化乎!此释全非也,应知。」(文) 「开彼智慧」等者,后明众蒙益,于中有二:初「开彼」等一偈明现益,后「功祚」等一偈明当益。初现益中,佛光所触能生清净信心智慧,故曰「开彼智慧眼」,智眼开处能破无明昏暗,故曰「灭此盲暗」,无明灭处横截五趣,故云「闭塞诸恶道」,一念发起之处必得超绝去,故曰「通达善趣门」。 问:何故不言往生安养国耶? 答:彰入正定聚位,一念信生时,横截五恶趣,闭恶道门,永住不退,故云「通达善趣」,即是涅槃分之义也。 《梵响》云「开彼智慧眼者指未来成佛,灭此暗者云现在众生,又「彼」指众生,「此」为自身暗,昏盲暗所知障也」者,此义非也,此愿佛果上光德,何誓自身除灭所知障乎?明知佛果大光灭众生一切无明,然则「彼」、「此」二字并约众生而解为允当矣。(从佛言之则灭暗开眼,从众生言之开慧灭暗,「彼」者从佛向众生为言,「此」者对彼,指众生无始昏暗也。) 有一解云:「『彼』是能对治,即智慧眼也;『此』所对治,即昏盲暗也。佛光明智慧相,故佛光即融为众生智,谓之开智眼,非是众生本来具能对治智慧之义也。」(《渧记》)此义好矣。今亦可,「彼」从众生边为言,众生无始来居无明长夜言为「此」,众生无有慧眼,彼光明智相能使开慧眼,故言为「彼」也。 又梵响云:「闭塞恶道,令出五道也。通达善趣门,往生安乐也。下云『必得超绝去』等。」(此义可也)又「闭恶,闭三恶道,通善,开人天门,《唐译》云『安处天人大威者』故」者,此义亦非也。 有人斥云:「此轻卒看《唐译》文,致此谬,请仔细照彼前文,既云『能灭一切贪恚痴』,又云『于诸有中破冥暗』,则所谓安处天人者非住人天果报也明矣。然则『安处人天大威者』既蒙光益者,冥暗永破,诸难顿灭,故虽居人天,身意安稳而非凡庸者,故云『安处』,又云『大威者』而已,即是『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人天』者是也。《唐译》云:『蒙佛威光所照触者,身心安乐超过人天。』(文)由此观之,此一句重誓触光柔软之巨益耳。」(《渧记》) 「功祚」等者,二明当来益。然望西等依净影,皆言此「功祚」一偈明佛体德,次「为众开法藏」一偈明佛化他德。初中,「功祚」等一句举佛德体,「威曜」下明佛德用,且举光明,余略不论。「十方」约横摄竖。世间大明无过于日月,故云「重晖」,佛光一照则日月悉隐蔽不现,戢,藏也、敛也,敛其光而不能放心,此明佛光胜。《要解》云:「日月戢重晖誓超日月光云云。」今不然,上现益,今明化他益。前明蒙光现益,今一偈明蒙佛光得当来益。何以言之?《宋译》云:「亦生我刹中,修习清净行(约果辨因)获彼光明身,如佛普照曜,日月珠宝光,其明不可比。」(文)此正明蒙光照,生彼亦如佛光明普照。下经云:「闻其光明威德生其国,为三乘众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文)(同弥陀果上光明也)与此同矣。 「功祚成满足」者,功谓德也,祚,福也、禄也、位也。经序云「表章功祚」,得无上大宝位(天上天下无佛果之上故)名为功祚成就满足,谓开信眼,六趣四生必得绝去,往生安养国已,成佛果之相也,下文所云「得佛道时」也。 「威曜」等,下文云:「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文)威神光曜与弥陀同普照十方曰「朗十方」也,下文举所叹以显光德,(威神光明最尊第一等)故云「亦如今也」,今偈举光德以该所叹,故曰「日月」等,思之。 「日月戢重晖」等二句近示光胜威德之相,何止日月珠光已哉!此明念佛众生生彼国,当来作佛得超日月光德。戢,藏也、敛也,从欲天至四禅次第其光胜而比当来成佛光,彼天光所隐蔽,敛光不能现也。得弥陀同体之证以此偈可见,何以言之?下经云:「若有众生,闻其光明,乃至亦如今也。」(文)又《宋译》文如上引,依此二经,决是明当来所得光德也。 二明名号德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唐译》云:「最胜丈夫修行已,于彼贫穷为伏藏,圆满善法无等伦,于大众中师子吼。」(文) 《宋译》云:「愿我未来世,常作天人师,百亿世界中,而作师子吼。」(文) 「为众」者彰为十方众生之义。「开法藏」者,约教,即是八万四千一切法门藏,于中选施名号功德也。约理,法性本有即为法藏,菩萨智慧能达此秘藏,名之为「开」。于是建超世愿,令众生随意得取本有妙宝,说之为「广施功德宝」。前(开法藏)法性法身德,(初句)后(广施功德宝)方便法身德。(第二句)峦师曰:「由法性法身(开法藏)故出方便法身,(出功德宝)由方便法身显法性法身(使得本有法性)」者,即此义也。约行,《玄义》云:道理成佛之法,要须万行圆备方乃克成,此之万行所成名为「法藏」,菩萨思惟即此一行成万行,万行圆备之德名之为「广施功德宝」。约果,三身四智等佛果功德广大无边,开此法藏,显正觉嘉号,此之嘉号摄尽万德无余,故云「功德宝」,用是赈济无善凡夫,故曰「广施」。上来约教、理、行、果解,如是虽有四释,唯是名号一法施与之众生,曰「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也,学者思择焉。 「常于」等二句显诸佛咨嗟(上所赞名号,此诸佛能赞)之义。如是之大宝,除佛已下纵有说人,或怀疑,故唯佛自开说,曰「说法师子吼」,故十方诸佛咨嗟赞叹,三世无缺减,曰「常于」等。又可,佛在则佛自说,若无佛则余凡圣代之,灯灯相续不绝,曰「常于」等。今从其首唱,故云「说法师子吼」。然则下凡夫说推之本则唯是十方诸佛赞叹,云「说法师子吼」也。然上二句所赞名号,「常于」等二句显能赞,若不赞叹则不闻,不闻则不信,故上「为众」二字贯「说法师子吼」之句,可见。 「师子吼」者,如来决定说也。《宝窟》上本(六左)曰:「馥法师《思益经》解『师子吼』有其多义,略说三种:一如说修行,二无畏说,三决定说。所说如所行,所行如所说,无有虚说,故名『师子吼』;二无畏说者,一不畏于百兽,二令百兽生畏,大士演法义亦同;然『师子吼』名决定说者,此借师子性情为喻,如师子度河,望直而过,若使邪曲,即是回还。菩萨演教义亦如是,依究竟教,若不究竟,即便不说。」《探玄》十八(十四)云:「谓如师子奋迅之时,诸根开张,身毛皆竖,现其威哮吼之相,令余兽类失威窜伏,令师子儿增其雄猛,身得长大。今佛亦尔,一奋大悲法界之身,二开大悲根门,三竖悲毛之先导,四现应机之威,吼法界之法门,令二乘诸兽藏窜聋盲,菩萨佛子增长百千诸三昧海及陀罗尼海,如是相似故以为喻。 三结愿 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如佛无碍智.通达靡不照.愿我功慧力.等此最胜尊. 初一偈求佛因成得果。师说云:「通显诸佛,别明本师饶王佛。」净影云:「初二句福因成,「愿慧悉满」智因成,福智成满,终为世中极尊也。」古《注》意云:「愿成佛果,供养一切佛以成因,故云『具足众德本』,本是因本之义,因德成满,成就佛果,云『愿慧悉成』等也。」今谓:供佛是求佛慧,故《唐译》云:「往昔供养自然智,为求最胜诸慧蕴。」(文) 「具足众德本」者,修一切万行而愿求独尊果,愿导行终成满,《唐译》云:「多劫勤修诸苦行,满足本愿」是也,供佛慧终成满,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尊。 「如佛无碍」等一偈结归己所愿。初半偈举佛德,凡诸佛智慧有二种,一曰无著,根本智也,二曰无碍,能知一切诸法。今法藏菩萨举世自在王佛无碍智,而我亦愿等此无碍最胜尊也,故云「如佛」等。后半偈归己所愿,故曰「等此」。净影云:「『愿我功慧力,等此最胜尊』,发愿求同功是福因,慧是智因,愿我以此福智之力,等佛如来最胜之尊。」(文) 后请求征瑞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人.当雨珍妙华. 《唐译》云:「我若当证大菩提,如斯弘誓实圆满,愿动三千大千界,天众空中皆雨花。」(文)《宋译》无请证之文。 初一句承上,「斯愿」者,法藏愿心在于使众生至无上道,即是指四十八愿,为成四十八愿,重誓请瑞故。然《梵响》云:「此指成三誓愿,『离欲』已下即尔,誓我建超世愿,总指上六八诸愿故。」此释凿矣。《略笺》指前超世愿,此义好。(克谓克成,果谓感果也。) 后三句正请征瑞也,何故请瑞?如是菩萨一建大愿,其心真实无妄,喻如金石,为彰其义,请求征瑞而已。 「大千」者且约饶王佛之大众所见为言,发愿岂限一佛所领乎!故下云「应时普地」无其所限也。「感」,《说文》:感,动人心也。此请地动。 「虚空」等请诸天雨华,天感地动应菩萨至诚为其瑞也。「天人」之人是宰主之义,非人趣也,《唐译》本云「天众」,可见。「雨」,去声,风雨之雨上声,雨下之雨去声。 上来明要誓请证竟。 第二、应请现征瑞二,初结前生后: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 《唐译》现瑞证文说之偈中,故无结前生后文。(今现征证文属重誓说偈文者依唐释,思之。)《宋译》亦无之。「佛告阿难」句最为要,显一大事之证诚之处,故别告命阿难也,《魏译》之精以可知耳。 二正明瑞证 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唐》、《宋》两本说在于偈中,别加栴檀细末香,余同今本。 「应时」者,当法藏说偈已竟之时也。 「普地」谓十方诸佛世界大地也,超世愿心普遍十方故。 「六种震动」(《法华》〈序品〉云「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应前大千感动。《大论》二十八明六种地动。《华严经》云:「一震,二动,三吼,四击,五起,六觉,且动中复有三相,一名为动,二名遍动,三名等遍动,余五各三成十八相也。」《法华序品文句》以六种十八相释六种震动,今此中亦然。《法华义疏》二云:「六种动,一动、二起、三踊、四震、五觉、六吼也。」(文) 「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者应前当雨妙华,以示诸天供养之义。(雨花应请以散其上明虚空诸天供养之相)「妙华」者,经末文云「无量妙华纷纷而降」,以今验古,必是种种无量妙华(曼陀罗花等)也。 嘉祥云:「地动表皆行因,雨花明必得果,自然音乐证妙乐之土,说法化物也。」(文)今谓:大地感动明全性起修,华乐满空明功德严法身也。 「自然音乐空中」等者,解有二义:一谓音乐与空赞必是二物也,亦有自然声(音乐)供养菩萨故。若据此义,前「以散其上」句贯于此矣,又别有空中赞言,此是本地法身证诚也。二谓自然音乐之中作如是赞言,例如《华严》〈小相品〉说天鼓自然音声教化天子云云。今按:上请瑞文但有动地雨华而无乐音,由此,至现瑞中亦复可然。然而言「自然音乐空中赞言」者,此乃空中自有乐音,其音声中作如是赞言之义于文为亲。 「决定必定」等者彰众生往生必定成就之义,他师以谓未成告必成者,由菩萨愿心坚固真实也。今家释为法身证诚者,绝代妙释也,依此赞言则法藏愿行已成,若不尔,何言「决定必成」等。何以言之?《礼赞》偈曰:「已成穷理圣,真有遍空威」,法身无相故说为「空中」,无相即相故说为「自然音乐」,非天非人,非夜叉罗刹,既云「遍空」,此非本地法身而何也!从已成之本垂必成之末,(此必成是已成,而数数发心修行为破众生,从本垂末)玄通此旨,则此末即本,必成即已成,是故为法身证诚也,何止菩萨愿心坚固真实已哉!思之。 第五、总结叹誓愿(「诣世自在王如来」至「赞佛偈」第一科,偈后文第二科,四十八愿第三科,重誓第四科也,今总结第五也。)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影疏》云:「第六总以结叹。」(前三句结,后二句叹。)嘉祥云:「『于是』已去四明今释迦说法藏顺愿之行等,此以『具足修满』语而为下起行总标也。」今从净影。 旧解意云:既得感应,愿成得果无疑,故云「于是」等。「具足修满」等者当上六八愿等。「诚谛不虚」者当向瑞证。「超出世间」者,上云「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又云「超发无上之愿」,又云「我建超世愿」等。「深乐寂灭」者,上云「其心寂静,志无所著」等。上来所说不出之,故以为总结也。(望西、《会疏》) 今私按:「具足修满」者下满足愿也,「诚谛不虚」者明了愿也,「超出世间」者究竟愿也,「深乐寂灭」者坚固愿也。统斯四名即为一本愿力,当知。 「具足修满」者谓思惟修习满足也,非指万行修起之义也。(「修满」者非谓修行满足,上愿前文云「如是修已」,此修习云「修已」。今亦尔,五劫思惟修习已成,云「修习满足」。) 「诚谛不虚」者,《苑音》云:「诚,实也,谛,审也,谓所出言教真实审定也。」(略抄)故配明了愿,大师「本誓重愿不虚」之释出于此焉。 「超出世间」者,上「与世超异」已下数处「超」字贯通于此矣,超世出世者岂非究竟耶! 「深乐」者显坚固义,乐佛寂灭者使众生证斯寂灭也,此是一法句妙证,下承此而云「庄严妙土」,「妙」之为言显法性寂灭之义,思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