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鼓山参学记三十四·走近法鼓


2014/9/3    热度:271   

 

    台湾法鼓山参学记三十四·走近法鼓

  佛教的现代价值与应用

  正念疗愈与安宁疗治

  2009年10月7号,法鼓佛教学院提供了一场讲座,是由黄凤英博士介绍的《正念治疗与创伤疗愈》,从中可以一窥佛教教法在西方社会中的应用情况。

  刚开始,杜立民副校长就给大家介绍黄凤英博士说:“我们很荣幸请到黄凤英老师,黄老师本身对临终关怀非常投入,她在台湾早期佛教莲花基金会成立临终关怀基金会中是董事,之后又亲身投入做执行长去实践,这本身就是不简单的事情。之后又和台大医院做合作,接触到很多的重大创伤事故,这里面需要一些安宁的疗法,之后莲花教育基金会又为了培养佛教的临床宗教师,投入这样的行业,她所参与的过程,实际上都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她本身的博士论文是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完成,做的是安宁疗护跟信念终极疗法,跟今天这个主题很相关。其实当我们面对一场创伤的时候,之后需要去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年我们有八八水灾,相信这里面会有相当多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实践。今年我有机会到英国,在英国看到他们怎么样把正念放到创伤的疗愈上面。牛津大学就成立了一个正念中心,把正念治疗的方式加入到学术与预防之中去,让我非常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请黄老师给大家讲解。”

  接下来,由黄凤英老师给大家做了讲解,她首先说明了这次讲座的缘由:“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主要是想给大家看一下佛法在整个心理治疗上面,近十年来西方是怎么样蓬勃的在发展,而他们又是怎么样在做一些结合。其实当大家听完之后就会发现,在坐的诸位才是真正的专家。”

  医院中的佛教临床宗教师

  接下来黄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有关创伤的定义和西方心理学界对创伤后的心理症状采取了怎么样的解释和措施。创伤是指直接面对、遭受或者目击到对自己或他人有威胁生命或导致重大伤害的任何事件,而心理创伤则指面对压力超过自己的负荷而导致个人暂时失去反应的能力。这种创伤往往会导致一些心理的不适甚至生理的焦虑反应。而人类所面对的这种创伤是非常多的,黄老师特别介绍说:像一些重大的灾害性事件发生后,一些影像、图片都不适宜播放太直接或太久,否则也会导致观众的心理压力症状,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记者去采访一些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之后,往往心理会出现一些症状的原因。

  面对这样的症状,西方的心理学界对此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早期认为是一种行为的反应,比如重复性进行一些动作,是由于对事情的认知发生了一些问题,所以导致的。而后来又认为是受创者遭受创伤后世界观或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样通过一些行为的矫正或者当时创伤场景的复现,让受创者发生一些改变。但这种都没有能解决根本问题,行为的矫正是让症状暂时压制,而久了之后也许会暴发更严重的症状;而场景复现,则是暂时转移,不过也许过后会重现。

  正在这时,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乔·卡巴金医师引入了正念治疗(Mindfulness)的方法。他让患者专注于当下,放松身心,他说:“掌握刹那最好的方法是专注,这就是所谓培育正念。正念是保持清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当我们开示投入于所忙碌的事,往往很快又回到不自觉状态,而落入无知无觉的自动驾驶模式。这种正知的中止,往往是由于我们不满意那个时刻的所见所感,而期望事情会有所改变。”“要让你的注意力有个目标,像有个锚索将你系于当下,心野了的时候,可以带它回来。出入息是最适合这个任务的,可以当我们真正的盟友。我们觉知着自己的出入息时,就是提醒自己已然置身此时此处,我们便能完全全清醒地面对当下发生的一切。”“只要我们持续修习,坚定而温柔地努力,平静、正念及平等心会自行展开并持续深化,这是由于你决心要安住在内心的寂静中。若能观察但不回应、不批判,觉悟和观照、静止和喜悦的深刻体验终会到来,……无论喜悦的、不愉悦的、好的、坏的或丑陋的一并加以观照,因为这都是当下的样貌。用这种态度,生活便成了修习。”(《当下,繁花盛开》,雷叔云译)

  这种保持当下的正念,系念于出入息的方式一产生,立刻在西方心理学界、医学界产成了深刻的影响,据说围绕着正念治疗的论文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量。其实学习过佛法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禅修的方法。当然,据说其创立者乔·卡巴金本人就是一位佛教徒,经常参与禅观的修习,所以才会让这个和医疗相结合。而一开始杜副校长提到的牛津的那个正念治疗中心,他说其实就是一个禅堂,不过没有摆佛像罢了,他们摆出的口号叫做:“我们只卖呼吸,不卖药”。在西方心理学界黔驴技穷之际,来自佛法的教法给了他们深刻的帮助。

  不过由于治疗师本人在面对受创者时,需要倾听他的那些经历,而这些经历是否也会对治疗师本人产生类似创伤一样的反应呢?黄老师回答说:的确,作为治疗师本身的自我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念治疗的前提是自己需要有很好的正念治疗的训练和生活中的熟悉应用,而这些最好的方法和练习的地方都在佛教的寺院里面,所以她说西方的那些治疗师往往是去寺院接受法师的培训,然后应用到工作上。法师没有相关的医疗执照,而这些医师则可以接受训练参与到实际的治疗过程当中。

  对创伤疗愈的有关知识性内容介绍完后,黄老师给我们现场演示了一下面对实际的个体出现心理的一些状况时如何调节的方法,她请一位勇敢的听众上台,并请她将心中的一件可以对大家公开的疑惑或焦虑讲出来。然后黄老师请她放松,注意自己的呼吸,慢慢当心很安稳时,再去观察自己的内心的这个疑虑,然后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观察它、陪伴它、抚慰它,接着放开它。这样一来,可能受试者会有其他的心理状况出现,而用同样的方法,让她放松,然后专注地观察,然后放下,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让受试者的心理创伤一层层剥落,最后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这也是内观方法的一种实际的运用而已。

  很巧的是,当讲座结束后去图书馆,正好发现了一个佛教莲花基金会在2008年出的一份介绍佛教临床宗教师培训计划的光盘说明,和今天的讲座恰好有关联。

  佛教莲花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是致力于安宁疗护与生死教育的推广工作的一个基金会。其成立缘起是台大医院开办缓和医疗病房,当时任台大医院医疗副院长的陈荣基教授发现到安宁团队中对佛教宗教师的迫切需要,他说:安宁治疗的当中有一块很重要的是除了医疗的照顾,灵性的照顾很重要,宗教师如果能够投入的话,他们能够提供的灵性的照顾会比较好。而他在举例其他宗教相关的做法时说:在天主教跟基督教的传统里面,他们对于他们宗教师的培养中,有专门训练牧师或神父、修女到医院工作的这种课程,而佛教没有,所以莲花基金会就开始投入做临床宗教师的培训计划。他们怀着‘活着是最好的礼物,善终是最美的祝福’的想法,认为临床宗教师提供专业的灵性照顾,协助末期病人提升正念,学习超越生死的态度,缓解身心的痛苦及死亡的恐惧,进而达到善终,在中国人的文化习俗里,经过培训的临床宗教师是最适任的角色。

  最初这项计划出来后,宗惇法师进来参与了计划,就希望她能成为第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宗教师。佛教莲花基金会也很幸运得到惠敏法师加入主持对法师在宗教理论上面的指导,这样就开始了。当时,任台大医院家医部主任的陈庆余教授担任临床宗教师医学专业方面的指导。初期的团队以四全:全人、全程、全家、全队照顾的方式来做,对人则关注到他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全方位的关怀。

  指导临床佛教宗教师培训的惠敏法师

  宗惇法师在提到自己愿意参与这个培训的原因时说:在国外的文献中,宗教师在医院里面就是一个非常常态的设置,病患在医院里面求助最多的、求助意愿最高的是宗教师,对宗教师的需求远远超过护理人员与社工。而在台湾,佛教还没有参与这样的计划,所以她进行了尝试。

  后来,他们的课程设计成为:

  第一个阶段是通识课程,就是让受训者了解每一位安宁疗护的角色,包括医师、护理师、心理师、社工、法师等,这样的了解中对这种方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个阶段是共同课程,就是参与的法师跟一般临床专业人员参与,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灵性照顾;

  前两个阶段都是可以随意参与的,而到第三个阶段则只开放给有意愿进入临床的法师,去学习参与照顾之前必须了解的东西,比如:灵性照顾架构、病历记录,临床常用的法门,让法师有练习的机会;

  第四个阶段是临床实习,在四个礼拜中至少完成一个完整的个案对话记录,记录下来请指导的老师、教授当面指导。适合的话,就加入临床的训练,开始工作,一直到未来。

  惠敏法师临床关照癌症晚期病人

  他们从1998年起,10年来,参与临床佛教宗教师的培训人数总共有73位法师,其中完成实习的有30人,完全完成培训的有29人,已完成培训的宗教师就在各地的医院进行安宁缓和医疗的宗教师工作。其中惠敏法师也提到法鼓佛教学院将和金山医院会做这方面的协商,可以合作培养临床宗教师。

  而在这种安宁疗治中,黄老师提到的正念疗愈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尝试呢?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也许完全可以达到成效。不论是正念疗愈还是安宁治疗,我们看到佛陀教法在今天的这个时代在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价值。

----------------------------------------------------------------------------------------------------------------

更多XC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