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颐养天年的好方式
2015/5/23   热度:192
如今,旅游热一浪高过一浪。社会急匆匆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族越来越多。尽管多数人养老金并不多,医药费报销起来还十分困难,但老年人的负担毕竟轻了,口袋里多少攒了几个钱,如果儿女孝顺再赞助几个,老人们便开始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旅游队伍的行列,走出自己几十年活动于其中的小天地,到祖国的名山胜水、古城佳邑中神游去。
无论是老年朋友,还是他们的子女,你都会听到他们挂在嘴边这么一句话:“趁着胳膊腿还硬朗,到外面跑跑,开开眼界,也能健身防病,多活几年。”
凡是外出旅游就能健身益寿吗?并不尽然。
虽然出去旅游,到外面跑跑,确有许多益处,但旅游是门学问,你如果不认真研究研究,就不但不会体会到旅游的妙处,还会因之而受害。
现在许多老年朋友旅游,是跑马观花式的旅游,时兴的称呼是观光旅游。
这种旅游有的是单位组织,有的是参加旅游团,有的是家人朋友结伴而行。它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短,同伴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笔者曾参加过几次这种旅游。如去年春天单位组织到苏州旅游,来去车票、交通车辆、吃饭休息都有专人负责安排,自己不用操心,但一天五六个景点,行程二三百公里,每到一地,组织者就规定了返回时间。下车伊始,便急忙照像留影,然后拍马就走,再好的景致,也不能驻足仔细欣赏。你如果想多看两眼,便会掉队;有兴趣的地方想向当地人询问几句渊源沿革,但转眼间同伴已不见踪影,只得紧跑追赶。一天下来,景点跑了不少,浑身肌酸骨痛,但都是浮光掠影,脑子中没有留下多深印象,更没有体会到一点天堂苏州的神韵所在。
不少老年人是赶在假日外出旅游,情况就更糟。每当假日,平时工作脱不开身的上班族都休息了,希图以旅游放松放松。这时,凡是著名的旅游地都会人满为患,乘车困难,住宿困难,吃饭困难,进景点门困难。刚实行双休日时的那两个“五一”和国庆长假日,北京的游人爆满,许多到八达岭登长城的人在路上一堵就是四五个小时,有的早晨出发,天黑了还未到长城脚下。个个风景区内都是人头攒动,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什么都看不到,这不是活受罪!这种情况对老年人身体十分不利,有的人还因此而犯病,或发生意外,不但是得不偿失,甚至还丢了老命。
旅游还有一种,叫考察旅游。古代的许多文人学者就是在旅游中进行考证、研究、学习,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学问家。我国最著名的就是明代的徐霞客。徐霞客青年时代在应试失败之后,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开始一种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他自22岁开始出游,三十多年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行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5省,同时完成了《徐霞客游记》这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探索和记载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唐代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也是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并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他们的旅游也有一定的考察性质。
今天,在大多数普通老年朋友中,我觉得应大力提倡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的特点,首先是它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养生。养生旅游的内容很丰富,可以包括观光,甚至包括考察,但观光和考察不是它的主要内容。然而,养生旅游搞好了,观光和考察也会收到更大的成果。
养生旅游的时间得长一点。一般起码得半个月到一个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更长一些。匆匆忙忙是很难达到养生目的的。
养生旅游的选址很重要。这个地方不应是旅游热点,但离一些名胜古迹可以不太远;这个地方虽不是名山胜水,但它的环境和景色也可能不比风景区逊色多少;这个地方虽然景色秀丽宜人,但游客并不多,甚至就没有游客;这个地方可以是山乡农村,也可以是城市宁静的一隅;这个地方可以没专人管理,也可以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游客进行各种活动……
我有一对老朋友,两口子七十多岁了。他们经常外出,在傍山依水的农家住下来,晨起晚归,爬山趟溪,闻花赏草,整日倘佯在田野阡陌之中,如同饱经风霜的农家人。
我也去过这样的地方:这里远离闹市,但交通方便,没有城区的喧嚣,但不乏城市的便利。它过去是某个系统的疗养院,现在疗养的人少了,经营者对外开放,吸收外来的游人。老年朋友们在这里晨起练功做操,白天上课听讲,时或结伴郊游,偶尔也问奇访古……一切随兴而为,轻轻松松、自自然然、舒舒坦坦。
类似的还很多。只有在这种地方,老年朋友的心才能完全宁静下来,才可以卧于青草野花丛中,感受那浓郁的青春的气息;坐在青石土丘之上,观看云霞烟岚的千姿百态;漫步于小溪深潭之畔,体味曲折回环的人生况味;留连于古庙名刹之中,探寻悠久文化的传承变迁……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思索、你的感受、你得到的精神上的营养,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所绝对得不到的。
可以说,养生旅游才是老年朋友颐养天年的最佳方式。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