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镜坛之浅谈
2014/9/3   热度:852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准提镜坛之浅谈\普光 整理
本文仅探讨准提镜之演变史观,非准提镜修法的方式,或如法与否之评论。
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早就有提到曾经有人对镜坛修法有非议,认为是外道修法,关于此点,道大师曾解释:‘今有寡见闻者迷于密教见用镜坛却生毁谤!然三世如来未有一佛不依坛法,而得成道度众生也!幸广见闻速改其谬!’
想必是曾有人对于镜坛法提出批评,所以才有这段的解释。其实镜坛法不只准提法特有,以下节录其他有关镜坛的修法:
(1)准提问事镜坛(出自:准提三经)
a、叉手捧杂花,咒千八遍,散一镜面;又于镜前正观,诵咒亦千八遍,得见佛菩萨像,应咒花百八遍,而散供养,随请问法,无不决了。(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b、或于净洁镜面,以好花念诵一百八遍,散置镜上使者即现镜中。复以前法更取好花,散镜面上,即有善恶相自现镜中。(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c、又法,取一明镜置于坛中,先诵真言加持花一百八遍已,然后又诵真言,一遍一掷打镜面,于镜面上即有文字现,说善恶事。(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2)楞严镜坛 (出自:楞严经?卷七)
《卷七》(楞严咒文前) ----需“如法建坛和结界”。 相关经文如下:
《楞严经?卷七》云:“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3)大度母镜坛 (出自:多杰觉巴上师的密宗一百二十五法,密宗第八一法)
藏密多杰觉巴上师的密宗一百二十五法里,密宗第八一法:大度母镜坛成就法。也有提到关于镜坛的修法,也是藉镜坛来观像现出种种世界现象,但此修法较准提镜坛严格,需禁止五辛烟酒,若犯佛戒,盗法者会呕血而死。
(4)莲花镜坛(出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第十六)
‘清净如法作银莲花。以一肘镜为莲台面。’
‘花冠璎珞耳珰镮钏。天诸衣服种种庄严。置镜心上。’
‘时别自以奋怒王真言奋怒王印。灌顶加持。若莲花镜中放光。观世音像身出甘露水。放种种光自身放光。 则当获得不空无垢清净蕴身。不空王心三昧耶成就。 是时紧捷诵奋怒王真言。 观世音菩萨镜中出现赞言。善哉善哉。 汝今成就出世世间镜坛印法。汝须何愿为汝满足。 阏伽供养所愿尽乞。皆得圆满。 沙门婆罗门国王王子后妃婇女大臣僚佐一切人民。观像镜者。 皆睹种种神通变相。 亦见自身过现未来种种业果善恶之相。’
由上可知,镜坛法本就是密法的一种法门。当然有其更深的奥义,在此不论,本文只对照以显示镜坛法并非无中生有。
准提独部法是道殿大师特别推崇之修法,是汉传的特色。道殿大师说:‘准提法在梵本中有十万偈之多,汉地已翻译的有各位大师的种种版本,虽然仪式有点不一样,但这些经典之中就属善无畏大师译的:‘七俱胝独部法’,是最总摄一切也最契心要的译本,是准提法种种坛城中作为主导的一种坛城法,也是能广度七众的法门,因此,可以流传及以此为依怙。东夏的高僧大德没有不依此法而持诵的。’
这一段是《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总结,通常结论也是最重要的论述。《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另外也提出了没有镜坛时可用观想来代替:‘若无镜者但想一镜者于面前持诵。净诸恶趣经等多说:想成坛法持诵为上。或不能想得坛者,但只专注持咒。’
古代也有铸造准提镜与人结缘的例子,如:《重梓佛母准提菩萨焚修悉地忏悔玄文序》中项谦说:‘先君兰斋公,虔持一生,梓有准提仪轨,铸施准提宝镜一百八座,仕至极品,堕水不濡,遇寇辟易。’
而镜坛法圆满的修持条件最好是在具德上师传授指导下修持较佳。
明清时期准提铜镜背面
准提镜背面之探讨
依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及古代典籍图像记载,准提镜之背面应为准提佛母背面之像,其意义是为了让行者于镜面观准提正面之观想。
准提镜的背面按照古制(《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应该是准提佛母的“背面”像,因为正面像是隐藏在镜子里面。表示准提佛母会从镜面显像。 而此种正面刻上“嗡蓝、嗡齿临、嗡嘛呢叭弥吽、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但侄他,嗡,拆隶、主隶、准提、娑婆诃、嗡部林 ”的这列咒字,可见是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流行之后的镜坛形式,因为唐朝并非以这种仪轨来修持。
元朝 汉梵两体准提咒文镜 商城县文管会旧藏一面元代汉梵两体准提咒文带柄镜,出土时地不详。此镜突破传统的圆形,下带长柄。镜面直径9.2厘米,柄长4厘米,重206克。镜面微凸。镜背素缘,无钮,以小篆“佛”为中心,用弦纹方框界分内外两区。
内区依方框排列中文楷书铭文29字,因锈蚀严重,依稀可认者仅15字,参照文献考证,全文曰:“南无萨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你也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呵部林”。外区均匀饰梵文铭带一周,计26字,清晰可辨。
此镜朴质无华,但经铸镜工匠苦心设计,以弦纹界分两区,形成内方外圆,其间配以篆、楷、梵文3种书体的铭文,暗含“天覆地载,佛法广布”之意,给人以古朴而幽玄的感觉。此镜以中外佛教铭文为饰,世所罕见,为研究佛教对古铜镜的影响提供了实物资料。(录自:杨琼/《中原文物》1996年4期)
范古农大德也有提到此问题:
问:佩准提镜有何功德。
答:准提镜为诵准提咒时对之诵,镜背刻准提菩萨背像,意显正像当在镜面现也。至佩带功德,当与佩带咒像同,无非消灾增福满愿而已。(古农佛学答问卷四(自利行愿门)九、持咒 http://book.bfnn2.org/books2/1463.htm)
‘鉴于市面上出售之准提镜,镜背多为正面之准提菩萨,实不如法。宽济法师亲自绘画背面之准提菩萨圣像,精工铸造准提镜一批,供修法之用’ http://www.hkstar.com/~e4503973/news11.html
可知古制是背面相。
续法大师有准提咒释一卷,此图或是从此中取出。
正面图清晰下载 背面图清晰下载
现代准提镜背面正面本尊像形式
所以镜背才会做成准提背面之像。若于背面作正面像,则于镜修法时,恰好准提是背对行者的。
最早倡导将背面像改为正面像的应是某文物中心的书籍,其理由为佛像不宜背对行者。
其实这样一改适得其反,反而在镜面修法时,准提是背对行者 的。但这一类的准提镜,其说明书里有提到,在制作时有在镜中放入正面的唐卡,以补救在镜面修法时本尊反而背对的问题。当然这无法考证。
本文不想评论何种形式不如法、扰乱人心,那为什么要提出这个主题,因为鉴于有些书籍的观点认为准提镜的背面若刻准提背面相,是“本尊背对行者”是不如法、不吉祥的。看完以上解说应该知道当初古籍为何会记载为背面像的用意了。
依照唐朝之型式,准提镜之背面,应该是如下面附图中的咒轮,是背面只刻有准提心咒梵字。 (如下图)
当然按照原始经典记载准提镜是没有任何形式的。 独部法云:‘但以一新净镜未曾用者。’只要是新的未用过的镜子即可,并无一定形式。不过还是专用的准提镜较庄严。
现代依照古制(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所做的准提镜参考图
本文仅供参考。若有任何错谬之处,祈诸方家来函指教为幸!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