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和生活智慧
2015/5/23   热度:376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清僧与美女
“枯木寒岩”——在文学夏目漱石的名作《我是猫》中,曾出现过这么一句成语。
书中的主角猫儿在评述它的主人苦沙弥时,说了如下的一段话:
“主人平常总是一副枯木寒岩的表情,然而事实上他绝不是对女人冷淡的那种人……。”
夏目先生经常会有使用一些难涩的词藻,譬如这句“枯木寒岩”就是一例。不过,就字面上还是可以看出“枯萎的树木与冰冷的岩石”的意思。再就整段文章的大意来看,应该是形容对女人的态度冷淡,如同枯木寒岩一般毫热情可言。
不过,这在文学上的用法,实际上它是一句禅话。关于它的由来有这么一则典故:
从前,有一位清净的和尚,他的生活非常清净严谨,几近圣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边不乏众多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婆更是对这位清僧仰慕有加,就这样,二十年来她从从未中断过对清僧的供养。
不过,说到这位老太婆的供养方式却是相当奇特的。她总是挑选一些美艳的少女来服侍清僧的饮食起居。然而,美女对清僧而言,究竟是金币对猫一样,根本不起作用呢?还是鱼干对猫一样,具有极大的诱惑?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年过去了。
“该是时候了……”老太婆心中暗忖著。
于是有一天,她特别嘱咐少女却引诱和尚。
“来嘛!好不好嘛——”受嘱咐的少女摆出妖媚的姿态,在清僧的耳边出娇嗔的声音。这时,清僧却说道: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也就是冬天的三个月份。在寒冬的季节里,依附在断崖绝壁上的枯木,更加没有温暖的气息。清僧说这句话是表示他的心已经因彻悟而显得澄静清明,丝毫不为美色所动。看来,这位清僧真是修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了……,不!先别妄下论断,清僧的回答将会受到何等的待遇,这才是重点所在。
少女回去之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老太婆,老太婆一听之下立即勃然大怒。
“哎呀!真是气人哪!我竟然供养了这个俗汉二十年……”说罢,她立刻将清僧赶出了茅舍,而且还放火将茅舍烧个精光。
这就是“枯木寒岩”的典故。
各位读者,你们是否能从中领悟出什么道理呢?
如何拨云见日
“看来,这位清僧真是修到了‘如如不动’的境界了……”前面我曾说过了这样的话。其实,这句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因为我和老太婆一样,对这位清僧的态度感到不以为然。或许这位清僧真是一位圣僧或高僧,可是高僧毕竟还是人,看到了美女,何苦一定要摆出一副“枯木寒岩”的姿态?我倒想剥开这一本正经的皮相来瞧个别究竟。
不过,话说回来,这位清僧的态度倒底那里不对了?尽管他的态度令人觉得反感,但仔细想想,又说不出有何不当之处。或许他才是值得被称话的人哩!抱抱我嘛——”这时的您将作何反应?如果是我的话……。当然,现实中绝对不会有女性对我投怀送抱。不过,假设真有一位美少女出现在我眼前,该如何是好呢?“好吧!不敢接受女子求爱的不是男子汉!”——结果想必是如此吧——毕竟我仅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
但是主角一旦换成是和尚,这样做可就不行喽。和尚如果抱了女人,那么辛苦几十年的修行岂不是毁于一旦?结果不但是徒劳无功,说不定还清誉扫地呢!可是在这样的处境下,和尚该如何是好呢?除了一本正经地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之外,难道别无他法了吗?
就这样,话题又再度回到起点。
像这种话题一再重覆绕著圈子转的,正是禅门中有名的“公案禅话”(注一),若是各位能够参出其中的道理,也就等于认识禅了。
不过,根据前面所提过的内容来看,“参公案”似乎是不需要解答的。不,应该说解答是无限的比较恰当。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答案。因此每个人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所要的答案。或者是依凭各人慧根的深浅,去领悟与之相应的解答——这正是禅之所以为禅的道理。
“如此一来,那么结果将如何呢?……”——这是禅的一贯思考方式。就拿“枯木寒岩”(一般我们称为“婆子焚庵”)这个公案来说吧!它的解答就得靠各位下工夫去领悟了。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应该如何下工夫才好呢?”回答大概不出:“不妨试著到禅堂去,请一位高明的视野师来指导吧!”凡是提到有关修禅方面事情,总不出这样的回答。
勿将旁若无人当成是“自在的精神”
然而,我对修禅的方式并不认为如此。
——免坐禅——
我的方式听起来也许有些怪异,但是我还是想试著提倡起来。毕竟对我们这些在家的俗人而言,要想天天往禅堂里跑,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难道因为如此,在家的人就不能修禅了吗?
“在家不得”,持这样主张的的人为数不少。从前的道元禅师就是其中一位。原本他自中国回到日本时,也肯定在家人可以修禅,但是到了后来,却转变成绝对的出家主义。从这点充分表现出禅师的对于不够圆满的事物绝不妥协的性格。
即便到了现代,仍然以主张“在家不得”为多数。仅有少数禅宗人士认为在家修也无妨,不过主张这样作的人大概寥寥无几吧?“就理想而言,正确的修禅方式应该是到专修的道场去请高明的禅师来指导才对。”主张“在家不得”的人如是说。我们明白这些人的意思是:如果不依照此种方式,想要在家里随便阅读几本启蒙书就想了解禅,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也许是我们的个性乖僻,总觉提想反驳此种说法。像这样一味地拘泥于出家、在家的形式,岂不是远离了禅的基本精神了吗?我认为“禅”应该是一种更加自由自在、豁达开朗的精神才是。
在讲述我的禅法之前,先要说一段不甚讨喜的话。偶尔,我们会在众多的修禅者中发现一些特立独行之人。说他们旁若无人也好,打扰他人也不以为意的也好,总之就是有一些我行我素的家伙存在。当然,这些人只是其中的少数,大部分还是人格相当圆满的禅师。
如果我们偏离了禅的根本精神,岂不是把禅导向一种专门的知识?虽然像我们这种俗汉在此谈禅说道,不免给人有班门弄斧的感觉,不过,要是我们可以掌握到佛法的整个动脉,对于禅的解释有所出入也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这点,容后再加以详述。在这里姑且先把禅称为“自在的精神”吧!其实禅本来也正是这种精神,如果忽略了实质精神,而只是强调它外在的形式,那么与其标榜禅是“自在的精神”,不如说它只是个专门化的学问罢了。关于这点,我们不得不深思才是。
就拿“婆子焚庵”这个公案为例。整个公案的重点可能说是摆在“清僧”这个字眼上。当我们只是把思想局限在“清僧”该如何如何的时候,那么人生的牵绊将何其多啊!因此,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禅的确能够带给我们一个更自由、更宽广的思想空间。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却有人将旁无人的态度视为豪放洒脱而特立独行,却又自以为这就是“禅”,实在叫人感到无奈。
从用竹篓接漏雨的小和尚所得到的启示
实际上,这种特立独行的人并不只有存在于禅门中。通常我们总是把这些因修禅而成为“禅痴”(只生活在禅的领域里)的人当成怪人看待。殊不知其实在俗世间也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人存在,也就是所谓的“专家”类型的人。
“专家”换句话说,就是“专业的傻瓜”。
在大学里,这类型的专业傻瓜特别多。譬如一些世界级的数学大师,或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们虽在某方面有非凡的成就,却对世间的事物一窃不通,诸如此类的“专家”比比皆是。
再说到一般人吧!譬如某人在原本就职的公司里只是个小职员,但是当他转业或是跳槽时,反而做得有声有色。像这种在社会上所谓的“专家”(高手),很多就是这类型的专业傻瓜。由于目前的社会渐渐走向专业化,势必造就许多专业傻瓜出来。可悲的是,我们被塑造成这种专业傻瓜而不自知。
禅门中的专家也是如此。
在这样满街都是专业傻瓜的社会里,反倒令我们怀念起那些通晓事理,文武全才的人来。
话说回来,本来禅就是要教我们去打破一般人所执著的“常理”。如果我们只是靠一般常理去推断事物,那么禅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以下这一则故事,是有关日本廉仓时代一位禅师的轶闻。这位禅师就是后来被花园上皇所奉请创建妙心寺(注二)的关山慧玄禅师。这则轶事,大概是在他隐居美浓(岐阜县)山中时所发生的故事:
某日,山中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粒毫不留情地打在久失修的屋瓦上,不久大殿便开始漏起雨来。
“赶快拿东西来接雨!”
慧玄禅师大声斥令道。然而,会到漏雨这般程度的,想必是穷得连水桶都没有的寺庙。但是,真的什么也没有吗?……众弟子们拼死命地翻箱倒柜,就是找不出可以接雨的东西。正当大伙儿慌得团团转时,忽然间有个小和尚抓了威望的竹篓就往外跑。
用竹篓接雨?
多么奇怪的举动啊!当然,根本无济于是。
但是,事后慧玄大师竟然大大地褒奖了小和尚一番,而据说那些在旁边急着团团转的弟子们却被狠狠地臭骂了一顿。
这个故事的含意,各位能够了解吗?
别成为常识的俘虏
禅宗公案的确非常艰深难懂。而且,我们在前面也提过,对于公案禅悟的解释,是没有绝对标准的。
不过,此点暂且搁置不谈,先让我们就[常识]的观点来看看这个公案。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
竹篓无法接雨水,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寺庙中除了竹篓之外别无长物,这也正是其他弟子们手足无措的原因。
与其手足无措也是于事无补的,不如拿著竹篓接雨要好得多吧?——我想如果这样说的话,禅又落于理论了。而实际上禅是忌讳理论的。用理论去分析后才决定去拿竹篓按雨,也许这回可要挨一顿臭骂了。小和尚之所以被煲奖,正是因为他并没有根据任何理论推断而很快地跑去拿竹篓。对小和尚而言,当下他的脑子里并没有[竹篓不能接雨]的常识存在。与其说这是异常的行为,不如说他并未被常识所局限而成为常识的俘虏。正因为如此,的以他是[自由]的。禅最重视的就是这种[自由],而往往必须打破常识的束缚;不过,说到[打破常识的束缚],可别又为这句话所束缚了。易言之,禅要打破世间常识的束缚,但是这点又造成了禅的常识。容易产生这种偏执之人,不正是那些在禅门中特立独行之人吗?
总之,在我们谈禅之前所必须确认的一点是:禅的基本精神是自由不受限制的。
因此,如果能够容我在此大放厥辞的话,我想说的是:假如光是坐禅而不能得道,倒不如不要坐禅。为什么呢?因为一味地拘泥于坐禅的形式,反而失去了禅的真正的精神。毕竟禅是彻底的自由,根本毋需拘泥于坐或不坐的形式问题。能够合乎自由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是,如何才能合乎自由的精神呢?
禅是镇心宁神的特效药
或许读者会对我所说的话有所质疑,但是我也并非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我想与其用我的想法来解释禅,不如用原始佛教的观点来得正确。
所谓[禅]其实并非佛教的专利品。
[禅]这个语汇源自印度语。以印度的梵语来说是dhyana,以巴利语而言则是jhana,汉语音译为[禅那]或只取[禅]字。
另外也有称之为[禅定]的,是取其意译[定]的意思,再加上音译[禅]字组合而成的。意指禅(禅定)是一种调伏散乱心,并使之安乐定专一的方式。所以也有人将禅翻译为[静虑]。
禅定据说是印度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风俗习惯。根据专家学者的推测,雅利安民族入侵之前(注二),印度的原住民就保有这样的风俗习惯。由于从考古学者所挖掘出的印度河古文明遗物中,就曾发现刻有正在坐禅的男子图像,从这点可以说这个推测应该是正确的。
因此,不仅是佛教,印度的其他宗教也有部分采用禅定方式修行。释尊在修行的阶段中曾向二位苦行僧学习禅坐,还有在他开悟之前于菩提迦耶的菩提下禅定的事也是众所周知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原始佛教朝代,禅坐是每位印度的宗教行者皆可采用的修行方式,而并非佛教徒的专利。
既然如此,为何在我们一提到[禅](或[禅坐])就被认为是佛教徒的专利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其实这是有典故的。
在原始佛教里,将修行法门分为戒、定、慧三学。这三种法门就是将心识的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领域,再各别就这三个领域加以修行来达到最高的境界。意即如下所示:
戒学——意——止恶修善的修行法门。
定学——情——摒除杂念,统一心识的修行法门。
慧学——知——断除烦恼,彻悟世间真象的修行法门。
这三种修行工夫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为了方便众生而将之区分为三。
然而,中国佛教中所谓的[禅](禅定、禅坐),通常不单指三学中的[定学],而是统合了三学而言。可以说,禅不仅包含了智慧(慧学)的开启与坐禅的工夫,而且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之中也一样可以修禅。完成这个理论的据说是唐朝的六祖慧能大师。因此在中国,可以说[禅就是佛教]了。
抱持著宽大的心胸
话题也许显得严肃一些,不过,笔者的目的只是要让各位明白,禅定并非佛教专有的修行法门。况且佛法所重视的是无所拘泥的精神,而不是坐禅的形式,因此我们所要学习的重点应该是这种不拘泥的精神。
另一方面还要让各位明白的是:无论是中国或日本的禅宗,对禅都有不同的阐释。换言之,禅,不光是坐禅而已——
吃饭、喝茶也是禅。
唐朝有位赵州从念禅师,据说活了一百二十岁之久。
某日,寺中来了一位新弟子想跟随赵州禅师修行。他请教禅师说:
“弟子是新参,想请教师父修行的方法。”
赵州禅师回答他:
“早粥吃过了吗?”
“吃过了。”
“那么,把碗洗一洗吧!”
赵州禅师轻描淡写地回答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可是这位新参的弟子却因此而顿然开悟。这就是禅。
好像只要我们一提到禅,就认为必定有些什么深奥的道理,或者必须经过什么特别的修行方式,其实不然。
换句话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早晨起床。刷牙、洗脸、上厕所等等,这些平凡无奇的琐事也是一种禅。如果我们连这样的道理都不能体悟的话,还要讲什么特别的修行?赵州禅师所言正是此意,而新参的弟子也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而开悟。所以只要我们能够体悟“道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对禅也或多或少有所领悟了。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正题。
所谓“禅”,最重要的便是不拘泥的精神。惟有掌握这样的精神,才能完全体悟的旨意。因此对于有心学禅的人,除了到禅堂去打坐以外,更要学习“不拘泥于任何坐禅形式”的精神——这才是我所要强调的重点。
去觉察内心的世界
我之所以提倡[免坐禅]的方式,实在是针对我们这些有心学禅却没有余暇到禅堂打坐的上班族而言。就算利用一、两天的假日,甚至向公司请长假到禅堂参禅打坐,所得到的不过是身心暂时的舒解,对于能够体悟禅理的效益并不大。况且请假的方式也非长久可行的。对禅师们来说,参禅打坐的修行是每天的功课,更是一辈子持续不断的事。如果要我们也摒绝万缘而完全投入其中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么说,难道我们一辈子都无法体验禅吗?其实我个人并不赞成[禅只有在禅堂里]的说法。如果禅是上班无法做到的,那么还能算是真正的禅吗?
所以我在此是怎么样的方式呢?
一般人对禅(禅定)的解释是[精神的统一],也就是使我们起伏不定的散乱心能够安定下来而趋于专一的方法。但是在[免坐禅]的方法中,我们对禅却有不同的解释:所谓的禅,就是要让我们的心从牵绊束缚与迷惘困惑之中解放出来。因此学禅的第一步,就是去发现我们的心究竟受到什么牵绊和束缚。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太会去观察注意自己的内心。例如,热恋中的男女总是盲目地分不清对方脸上究竟是痘痕还是酒窝(情人眼里出西施);致力于求取晋升机会的上班族,往往将升任高职当人生的目标;为了联考孜孜不倦的学生,所求的不过是能够挤进升学窄门而已……。这些一心一意追求外在和事物,当然更不会去注意自己的内心了。
所以,学禅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去觉察自己的心识活动。如果能够觉察,我们的心便得以自由。譬如说:恋爱是盲目的。一旦能够觉察自心的盲目,这时他(她)的心便是自由的。因为他可以自由去选择:是继续迷恋下去呢?还是以理智的眼光来处理感情问题。
由此可知,能够觉察并掌握自己内心的人是自由的。也可以说是向禅迈进了第一步。
不为人情世故所牵绊
要如何去觉察自己的内心呢?
除了坐禅以外,我建议各位不妨研读一些禅门语录,虚心地倾听那些过去的禅宗祖师们是如何地参禅悟道,又如何地教导他们的弟子修禅。换句话说,也就是去学习这些祖师大德的生活态度、言行举止,以及对事物的思考方式等等。
举个例子让各位参考参考:
从前有位首山省念禅师(?——九九三)是宋代的高僧。因为平生皆持诵《法华经》(注四),所以也被称为“念法华”。
某日,一位修行僧问他:
“如何是佛?”
禅师回答他:“新妇骑驴,阿家牵。”
“阿家”是婆婆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甫新婚不久的媳妇骑在驴背上,而由婆婆牵著缰绳。想必两人刚结束田里的工作而走在归途中吧!这一幕看起来是多么地温馨感人啊!
不!等一下,情形似乎有点不大对劲。在现代而言,岂不是成了——
职员开宾士轿车而董事长却搭公共汽车……?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总是不大能接受这样的事情。这就是“人情世故”所使然,也就是所谓的“常理”。
如此一来,首山禅师回答的话岂不是违反了“常理”吗?其实,如果把原因解释为媳妇太疲倦了或因为怀孕在身,婆婆为了疼媳妇而让她骑在驴背上,这样不就合理了吗?禅就是让我们的心脱离人情世故的羁绊而去自由自在地思考。
如何自在地生活
如果可以因为明了禅的道理而过著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和生活就好了,然而事情却不如想像的简单。反而因为我们愈想挣脱束缚,就愈觉得受到束缚。毕竟现实的世界里并不容许我们个人能够自由地伸展。如果硬要拿自己一知半解的禅来吹嘘的话,必然会招致他人的反感吧?
禅虽然教我们不要拘泥于事理,但也不要死守这个教法而变得狂放不羁或者行事温无准则。并不是说学了禅,周遭的环境生活就可以像变魔术一般一下子完全改观。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气和惰性,就像车子一直以飞快的速度奔驰,即使再怎么用力踩刹车,还是会继续向前滑行而不会立刻就停下来的。如果硬要勉强它停止,说不定还可能发生意外呢!
不过,话虽这么说,却不要轻言放弃。只要肯花时间不断地精进修行,终有一天还是可以达到了悟的境界。
在[免坐禅]的修行方式里,只要我们不断地去阅读有关禅的语录、公案以及禅僧的修行传记,不知不沈中我们必然能够运用智慧去思考,甚至了悟禅的道理。
注一公案原指公家的文件资料或判决记录等等,禅宗公案则是指有关一些开悟的禅师们指导习禅者的对话或行义的记录,尤其以临济宗最为重视。
注二临济宗的大道场,位于京都市右京区之花园。原本是花园天皇的离宫所在,后因天皇退位后皈依三宝笃信佛教,迎请关山慧玄禅师为开山祖师而启建妙心寺。
注三雅利安人是印欧民族的总称,其入侵印度据说早于纪元前一三00年。
注四是大乘经典代表之一。正式名称为《妙法莲华经》,在佛教中最受推崇,素有[经中之王]的美称。
禅师为何拒绝三次
关于盘圭禅师还有这么一则逸话。
前面已经介绍过他的“不生禅”,这里则是要介绍有关他生平的一个小插曲。故事节录自《正眼国师逸事状》一书。正眼国师即盘圭禅师,此书是由他的弟子湛然所编纂而成,记述有关盘圭禅师的生活言行。
故事发生于禅师居住山科地藏寺这时。
某日,禅师吩咐他的侍者上京买一批上等的纸材。这位侍者向来被称许具有“子贡之资材”,可见是个相当聪敏伶俐之人。众所周知,子贡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人之一,不仅才智陪聪敏,而且长于辩才,周旋于鲁、卫两国之间折冲樽俎的第一把交椅就非子贡莫属。此外,子贡也长于现财之道。禅师差遣这位“资材堪比子贡”的侍才去买纸,原因也就在此。
当然,侍者不敢掉以轻心,终于在千挑万选之后风尘仆仆地带了一批纸回来。
不料:当禅师看过纸以后却说:
“这个不行!”
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因此侍者只好再度上京去买另种纸。
“这个也不行!”
禅师看了第二次买回来的纸,很冷淡地说道。
结果,侍者只得硬著头皮再度上京。从山科到京都距离相当遥远,而当时又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数度往返的确是件苦差事。仅是买个纸,就要弟子再三饱受旅途劳顿之苦,又不知道师父要的是什么样的纸……,看到这里不禁让我们同情起这位弟子的遭遇。也联想到公司里的小职员工也是常常为替那些不好伺候的上司购买私人信纸而来回奔波吗?
不过,禅的故事随着情节发展,往往令人意料不到的结局,所以还是告别妄下断论,再继续往下看吧!
话说当侍者第三次将纸买回来以后,禅师依然还是冷冷地说:
“不行!”
弟子心想:“真是一点也不体谅弟子的劳苦啊!”
但弟子随后一想,才猛然发觉自己的过失,赶紧向师父道歉。
“明白了吧!……嗯,其实最初买回来的纸就行了。”禅师如是说。
不要强求完美
故事到此结束。
但是,我们要如何去解释这个故事才好?故事中叙述当侍者第三次回来以后发现自己的过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侍者到底那里做错了呢?真是叫我们犹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如果换成我们的话,恐怕又会再一次上京吧!
不妨让我们大胆地为这个故事下一番注脚。诚如本书第一篇里所提过的,禅宗公案亦没有标准答案,读者们但凭自己的心意去解释就行了。如果能达到六十分更是难得。
有些过分地要求“完美”,不管在职务工作上,甚至在兴趣专长方面也要求达到“十全十美”。这种“完美主义”用来要求自我尚无可厚非,但若对别人也处处要求完美的话就未免过分了。往往不但未能如己所愿,还会招致天怒人怨。
举例来说,不些人在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方面的确有些不近人情。虽然完美的贤妻、优秀的儿女是人人所望的,然而世间能有多少为人妻者能够兼具漂亮贤淑、聪明温柔,既对丈夫忠心耿耿又勤于扫地洗衣,甚至在丈夫晚归之时,还能守在门口曲躬哈腰地迎接?恐怕上述条件若能达到一半就算是个相当不错的妻子,假如是我的话,只要三十分就很满意。
再看看对子女的要求也中如此:不但要求国语、数学、历史、地理等要得满分,还有体育、音乐、美术样样不落人后。我想就算有这种小孩存在,也无异于“超人”了。然而世间就是有这样的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儿女就是个“超人”。
再说公司里的上司对待部属也是同样的心态……。
但是如果是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标准,如何去要求别人呢?虽说一心一意地力争上游是很好的,但是何必非要做到百分满点不可呢?一旦达到了六十分,大可停止下来喘一口气,让自己过一个有余裕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无非是想藉此点出禅的真义。原来禅就是脱离不了日常生活的。人虽不是因禅而存在,但是禅却为了应人的生活方式而生。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谈到禅,都应该与日常生活相应才是。
在本书第三篇里,我准备这种与生活相应的“禅”做进一步的探讨。这也是本篇以盘圭禅师的故事为开场的用意。
被责备的不是“过失”而是“迷思”
让我们再把话题回到盘圭禅师和侍者身上。到底这个故事所要教导我们的是什么呢?
在《正眼国师逸右状》一书中,编者湛然法师在这个故事后面加了如下一段注解:
“……学者们以思虑分别,故有千里万里之隔碍。师父用意即此。以无分别思虑故,脱体现前。古有大祖国师称许以笊篱接雨之小僧,千圣一辙。入此妙门,须时时向此处理参。”
看了这段注解,还是令人感到困惑。不过,若单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看出是针对学者们的思虑分别而予以警示的意思。从这里推断,所谓的“学者”,应该是指那些只会在琐碎无用的小事上唠叨个不停的人。
此外,文中所提及的“大祖国师称许以笊篱接雨之小僧”也是另一个重点。大祖国师就是本书第一篇所提到的关山慧玄禅师。湛然法师认为关山禅师称赞以竹篓接雨的小和尚的故事,似乎和盘圭禅师与侍者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看来,这个故事应该可以作如下解释:
擅于理财的侍者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想必是在纸店里精挑细选之后才把纸买回来。但是在这们弟子的心中,免不了存有这样的遗憾:买了甲,说不定丙比较好呢……。
盘圭禅师为了破除弟子心中的迷思,所以故意板著脸说:“不行!”其实对个开悟的禅师而言,是不会去分别纸的好坏。即使给他粗劣的草纸,他也不会感到嫌恶。好比一个小孩在父亲生日当天,用平常省下的零用钱为嗜酒的父亲买了一瓶次级酒当生日礼物,想必这位父亲也会如获至宝一样地开怀畅饮吧!
但是,如果小孩子因为吝啬而故意买了一瓶便宜的劣酒应付了事,说不定这位父亲不但喜悦的心大减,还可能满肚子不高兴吧!
对盘圭禅师而言,什么样的纸都可以。这点我们可以从侍者第三次道歉之时,禅师所说“其实最初买回来的纸就行了”的话中得到证明。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侍者的心态。
也许一开始,侍者在挑选纸的时候就在心里想着:“或许买了这种纸回去,会让师父夸赞也说不定……。”禅师可能看出了弟子心中的迷思,为了开导他,于是一再地让弟子上京去买纸。
切勿好高骛远
说到这里,必然有读者会提出问题:禅师何以能够看出弟子心中的迷思呢?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一个人心中的迷思,旁观者往往可以从他的举止态度中看出。况且禅师一向都是有知人之明的高手,倘若连自己徒弟的心事都看不出来,如何成为指导修行的禅师呢?
反过来说,假如当禅师说:“这个不行!”这时侍者很不客气地回答说:
“那么请您吩咐其他的人去买好了。我自认为已经把最好的纸买回来了。”
如果这位侍者也是个禅师的话,说不定还会顺手把纸卷起来,然后“碰”地一声丢向师父哩!似乎在我们印象中的禅师都是这样的……。
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态度太放肆了。但是比较起前者,因为被师父拒绝而战战兢兢地再次上京买纸的侍者,却又显得窝囊没有出息。
不过,先别忙著指摘别人,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也有相同的情形?
“这本书写得太差了,重新写一本吧!”
“好的!好的!就依您的吩咐。”然后有如丧家之犬一般垂头丧气。这时的模样和侍者比较起来,岂不是有如五十步与百步之差?当然,我们是属于更没用的百步呢!
不过,我的意思并非鼓励大家顶撞上司或长辈。为了避免读者的误会,我要在此特别说明,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分强求完美,必要时能够斩钉截铁地说:“我只能做到这些了!”
然而,这句话并不代表满分的标准答案,原因前面已经提过了。我所说的乃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却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再怎样地犹豫不决都是毫无用处的
总觉得我的写作方式也变得禅味十足。
虽然这种笔法用来讲述禅宗公案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在理论上却显得支离破碎,净是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话,恐怕也会招致读者反感的。
总之,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存有太多的妄念执著。
再举个例说明吧!
搭公车时,眼见一位老太婆以蹒跚的脚步上了车,就站在你的座位旁边,这时,立刻站起来说:“请坐!”大不了只是让出了座位。但是如果错过了时机,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该让还是不让?”
此刻心中开始挣扎者。瞄了一下邻坐的年轻人,心里想:“这家伙比我年轻,应该由他让座才是。”又看到前面博爱座上的女生们正喋喋不休地聊着天:“这位老太婆应该到博爱座去,当然由那两位女生让才是……。”
“真是讨厌,在这种颠峰时刻搭公车,这老太婆真会凑热闹。如果想要有位子坐的话,应该在其他时间搭公车才是。……”这时满脑子净是这样子的妄念纷飞。
想让位就让位,不想让位的话不必感到为难。但是一般人总是想得太多,所思考的内容也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别人,而净是一些空思妄想。禅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妄想。
——莫妄想——
这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无业和尚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
我们凡夫的确有太多的妄想。东想西想,结果迷失本心,空思梦想,到头来也是一无所成。不如趁早直截了当地说:“我只能做到这些。”
这样一来就不至于陷入学思。否则即使来回京城数十次,盘圭禅师依旧会说:“这个不行!”同样地,如果不想让位,就尽管坐著吧!
珍惜[当下、现在]
在本书的第一篇理里曾谈到禅是[不要拘束],而现在却说[不要妄想]。其实这两者是殊途同归的。不如说当我们将两者合而为一时,就是达到了禅的极致。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必须提出的是,我们是否体悟了[当下、现在]的可贵。
美国有位物理学者兼科学评论家的乔治?A?喀莫福先生,曾经在他的著作有一群匈牙利贵族相偕去登山。在登山途中,他们竟然迷途了。在进退维谷之际,一行人就把地图拿出来开始讨论。当然,他们首先必须先确认到底身在何处。
[不一会儿,其中一人突然大叫:
[我知道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那里呢?]
[各位可以看到那座高山吧!我们现在就在那座山的山顶上。]
这是一则笑话。并非阐述什么高深哲理的话,只为博君一烂而已,然而却时常有人会提出种种奇怪的问题令人伤透脑筋。
[那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现在另一座山的顶上吧!]
每次讲完这个笑话,就会听到这类的问题,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因为不管是谁在这座山也好,那座山也好,或是别座山也好,只要自己所在的山,都是说[这座山]不是吗?因此各位在听完这个笑话以后,除了笑一笑之外,不知是否发现到自己有时也和这位匈牙利贵族一样不能肯定当下即是吗?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有一个气象播报员在倾盆大雨之中拿著气象图大叫道:[这场雨下错了,根据我的气象图上显示是水下雨的!]
例如十月上旬寒流来袭,因为季节尚在秋季,于是有人就是宁愿让自己瑟缩着强迫非要躺要被窝里把药吃完才可以。
诸如此类地,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有过一下子把自己所在之处错认为是[在那一座山的山顶上]这样的事?
就是当下、现在——这样平凡的事,我们总是不能去体认,所以可笑的应该不只是匈牙利贵族吧!
当下不能忍耐,未来必定受报
最后再跟各位说个故事。
从前印度?萨罗(Kosala)国的首都舍卫城中,有一位叫做鸯掘摩罗的年轻人。他是一位大臣的儿子,不但聪明伶俐而且还是位美男子。对印度人而言,[美男子]另外也是[造孽]、[犯罪]的做含意。果然这位年轻人真的[罪业]缠身。当时他跟随一位婆罗门修行,而婆罗门的妻子却不断地向他示爱。
由于鸯掘摩罗是位正直上进的年轻人,对于师母的求爱总是冷然置之。百般勾引不得其门而入的师母由于恼羞成怒,遂向其夫告状说鸯掘摩侵犯了他。
婆罗门上师为了惩罚鸯掘摩罗,于是命令他到舍卫城街上杀一百名男女,并将尸体的小指头切下来做成项链。不敢违背师命的鸯掘摩罗,终于由一位心地善良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当鸯掘摩罗杀了九十九人,准备再去杀最后一个人之时,他遇到了释尊。本来他也准备杀掉释尊,最后却因听了释尊的教诲而放下屠刀,剃度成为佛弟子。
问题就在后面。
已成为佛弟子的鸯掘摩罗某日来到舍卫城中托钵。由于城里的人对这位过去的杀人魔王旧恨未消,因此每个人一看到他就纷纷击以石块,当然更不会有人拿食物供养他了。日复一日,鸯掘摩罗总是空著空钵回来,而且全向还伤痕累累。
释尊只是在旁默点地看看著。直到有一天,释尊终于对他说:
[鸯掘摩罗啊!再忍耐吧!此乃是你来世应该受的业报而在此世应验啊!]
啊!这是多么睿智的话呀!不禁令我掩面叹息,看来鸯掘摩罗不忍耐是不行的。如果不能忍耐现在原苦而想逃避的话,即使能逃得了一时,在不久的将来仍旧要再遭受到报应的。如果不想将士才受报,现在一定得全心地忍耐。
然而,一般人往往动不动就想逃避现实,不能忍受眼前的苦难,只是一味地幻想不切实际的未来,或是沉缅于无法改变以过去。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常常驻无法自觉。
只有话在[当下、现在],我们才是真正地活着。虽然未来抱着理想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一点:人不是活在他人的生活中。基于这个认识,我们更要积极地体认并活在[当下、现在]。
这就是禅和生活智慧。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