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二节(一)
2015/5/23   热度:409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第二节「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沿革
圣严法师提倡的「建设人间净土」的内容是什么?何时有「建设人间净土」理念,何时开始使用「建设人间净土」标语?对此问题,本文从两方面处理:一为显正,二为破妄。显正部分:检视法师民国六十七年(1978)正式独立在台湾开始弘化5,到最近一些有关「建设人间净土」的资料。从而发现同样、类似的内容或理念,在不同的时间,法师用不同主题说明。如民国六十七年(1978)以「中国佛教中兴」为理念;民国七十八年(1989)正式提出「建设人间净土」;民国八十二年(1993)用「回归佛陀本怀的运动」说明;民国八十五年(1996)具像地指出「法鼓山所提倡的人间净土,便是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民国八十七年(1998)提出「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标语与经论建构。从理念的角度来看,前四者(民国六十七、七十八、八十二、八十五)的理念溯源内容、方向大致一样,但以八十二年(1993)说明最清楚,总括而言,以「佛教人才培养」的观点,总摄近代佛教兴革为「建设人间净土」、「回归佛陀本怀的运动」;民国八十七年(1998)一文,则以经论建构人间的净土理论,不同于前面「佛教人才培养」的主轴。由于本文重点在理念溯源,非理论建构,因此以分析前四者为主。
破妄方面:整理法师如何以「建设人间净土」理念,从学理、修行等角度澄清一般知识份子对佛教的误会。此一「建设人间净土」、「回归佛陀本怀的运动」,杨惠南学者看成是「援儒入佛」6。由于杨惠南证成的论点,是因梁漱溟的改佛归儒。梁氏之所以改变,乃是他认为佛教是避世、消极。因此本文就佛教被视为消极、避世的角度,来看法师如何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等理念,为佛教辩驳。这方面资料最早可见于民国四十六、四十七年(1957、1958)发表在《人生》杂志的文章。
因此民国六十七年(1978)之后,以佛教教育人才、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说的「建设人间净土」内容,可溯源到民国四十九年(1960)二度出家前,以修行、学理为「建设人间净土」的论述。依此沿革探寻,可以得知圣严法师早于民国四十九年(1960),尚未再度出家前,已有「建设人间净土」的信念。所以法师怀抱复兴中国佛教之志与培养人才之愿的「建设人间净土」之萌芽,当源于大陆的童年出家。7因此本文再就法师出家的学习,与佛教、时代背景,探源其信念如何产生与蕴育。
一、从复兴中国佛教到回归佛陀本怀
(一)复兴中国佛教——民国六十七年(1978)
世间一切反省、改革、进步的力量,无不是因「人」而展现、相续,万物中为人类所独有的「宗教」,更是如此。佛教每谓「人能弘道」、「道须人传」更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精神传递。因而每次圣严法师指导禅七结束后,必会带领禅众礼祖感恩,除了礼敬禅宗宗门的传承,一定也会顶礼近代几位中兴中国佛教的大师: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虚云和尚。
在民国六十七年(1978)法师首度在台湾指导禅七后的对外演讲,述及宋、明佛教渐渐衰微,到了清朝更加速残败,法师究其原由是「人才凋零」:
中国佛教唐宋以后,佛教的精华大致在南方,明末清初尚有若干人才,稍后由于洪、杨太平天国之乱,而使东南各省的佛教,遭到毁灭性的摧残,佛教的元气大伤,人才凋零,仅仅是苟延残喘地维持着一个躯壳而已。8
佛教人才的凋零,法师认为肇因于战乱。直到清末民初杨仁山办学,培养了佛教「青年人才」后,才开启了中国佛教复兴的契机:
清末民初杨仁山居士在英国触及现代的佛教思潮,回国后创立只洹精舍,培养青年人才,太虚大师及欧阳竟无居士即是当时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努力而有今天的中国佛教。9
杨仁山的学生中,作为今日中国佛教复兴之功臣,僧众方面法师举太虚大师为例,居士则举欧阳竟无。法师接着指其学承与虚大师的关系:
先师东初老人是太虚大师的学生,我是太虚大师的第三代。10
法师以革新家的继承者——「太虚大师的第三代」,来表达他以佛教教育来复兴中国佛教的志向。
(二)建设人间净土——民国七十八年(1989)
民国七十八年(1989)法师购得金山道场,立名为「法鼓山」后,首次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标语:
佛陀出现在人间,亦以人类为主要摄化对象。近世以来,中国佛教所有的大师们,也都提倡以人为本的佛陀精神,如虚大师主张「人成即佛成」的人间佛教、东老人倡办《人生》月刊,而法鼓山的理念,也必须承先启后,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11
建设人间净土,必须先提升人的品质。……
引文中可发现法师根据印顺导师依《阿含经》所提出的「佛陀出现在人间」,作为近代中国佛教以人为主的革兴运动之精神原则,并说明法鼓山也是绍承此理念,而开展「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其中并指出此一精神传承的近代佛教人物有:虚大师、东老,同于民国六十七年(1978)所述。可见民国七十八年(1989)「法鼓山」的理念是将民国六十七年(1978)「复兴中国佛教」、「虚大师的第三代」的使命更具象化。
关于人品提升的方法,民国七十八年(1989)法师以佛教因缘、因果为内容,说明这两个思想的信仰,对人格的影响:
相信三世因果,所以要对各自行为负责,遇顺境不骄傲,遭横逆不失望。因果的前后关系,又称因缘,缘前因而有后果。既能造因感果,便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一方面有责任面对多样化的现实,另一方面又希望去创造理想中的未来。12
法师以因果、因缘观念之接受,会让人对自己行为负责,且不会产生骄傲、失望的心理。因而对现实有责任,对未来有理想。这样的讲法,在民国六十七年(1978)禅七后的演讲也有提出:
佛教的因缘论使人不自私不自大,佛教的因果说既使人甘于面对现实,接受逆境与顺境的果报,且能使人对于未来的前途抱起无限的希望。13
由上可以确定法师所谓的「复兴中国佛教」,就是「建设人间净土」;「因缘、因果」的人生观建立,就是「提升人的品质」。此「复兴中国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不同诠释,是因民国六十七年、七十八年(1978、1989)的时空差异所致。14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