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法鼓十年(1989~1998)》(五)
2015/5/23   热度:609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第五节 结语
从以上对农禅寺和法鼓山的梗概历史铺陈中,可以发现佛教教育是圣严法师及其所领导的法鼓教团的主要诉求。也就是说,圣严法师领导其法鼓教团以佛教教育作为其入世行脚的出发与主轴,同时逐渐兼顾和扩及于慈善和文化等等其他方面,走向一个更全方位的佛教社会团体的发展。这种发展情形,其实也是佛光山、慈济、法鼓山和中台山这四大佛教道场发展走向的共同特色。虽然每个道场的出发点和所诉求的主轴有所不同,比如慈济是以慈善救济为主轴,但是后来的发展都是包含了慈善、教育、文化和修行等四大方面。因此,包含慈善、教育、文化和修行四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已是这些揉台传统与现代教团发展的共同走向与趋势。
根据江灿腾(1997:40),法鼓山事业的兴起,是「运用经营佛教百年大计的高等教育做策略性的诉求,很容易就能与积极传灯的佛光山以及关注慈善事业的慈济形成市场上的区隔」,因此「法鼓山的名号很快地就传遍各地」,就此描述,可以佐证上段所言,圣严法师和其法鼓山事业是以佛教教育为其事业起点的主要诉求。不过,佛教教育是不是只是圣严法师为发展其法鼓山事业的「策略性」运用,或是圣严法师本人所坚持的信念,而发诸为各种行动来达到与完成这个信念,倒是值得再商榷。在民国七十八年(1989)之前,圣严法师即陆续以社论、专论和一般文稿的方式,在《人生月刊》上刊登有关佛教教育的文稿和呼吁。大致有社论〈佛教的教团与教育制度〉(1987a)、〈迈向明日的佛教〉(1987b)、〈当代佛教的冲击〉(1987c),和在《人生月刊》附加的「中华佛学研究所专页」上的数篇专稿,即〈兴办教育、复兴佛教〉(1988a)、〈我们不办教育、佛教就没有明天〉(1988b)、〈佛教需要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需要好的教育〉(1988c)、和〈请为佛教百年树人〉(1989b),以及专论〈培训佛教人才、开创佛教事业〉(1989c),另外还有一篇《文殊杂志》编辑部访问、圣严法师传真回答的〈佛教明日的希望——圣严法师谈佛教教育及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
在这些论稿中,多处可见圣严法师对佛教教育的大声疾呼,比如:
今日若不重视佛教的高等教育,积极培养杰出的高等人才,为佛教架妥上层建筑的梁柱,来宣扬正确正统的佛法,则释迦世尊以及历代祖师们经过长期努力修持而体悟出来的道理及方法,将无法传承下来。(1988c)
专题专业的研究尚在起步的阶段。所以在佛教的学术成果上,我们不及东洋的日本,也比不上西方的欧美。(1989b)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重视佛教的高等教育,造就更多的高级佛教人才,以具有硕士、博士的人才来从事于佛教的文化、教育或学术研究。(1989)
而圣严法师(1988a)本人也曾清楚地指出:「专心致力于修行方法的指导和佛教教育工作的推动,则为我不变的信念。」可见,推动佛教教育并以其为主轴,并非只是圣严法师法鼓山事业的策略性诉求,其中确实涵盖了他个人的理想与信念在里面。
经由以上简要的描述与分析,最后想要提出一点来总结全文。虽然从社会史的角度去探讨一个教团之所以能够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固然可以找出该教团所在的社会所可能提供的客观有利或不利的外在条件,促使或阻碍一个宗教组织的发展,却往往忽略了教团领导人个人生命经验和特质、背景的面向,更是低估了一个宗教组织和其领导人对外在社会环境所产生的觉知和回应能力。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具备某种特殊特质的领导人,和对外在社会环境的敏感度,纵使外在社会提供了有利的变项和条件,恐怕也不见得能使一个教团之所以能够崛起和发展,以及之所以成为该教团而有别于其他教团的主要原因。而以教团内部的观点和语言来建构和描述一个教团的发展历史,或许多少可以还原和回归给该教团本身一个主动能动性的面向,并且呈现出他们是如何认知和看待他们的历史。
◎本文初稿发表于民国八十九年(2000)六月十八日,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举行,由台湾宗教学会主办(国科会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协办,内政部赞助)的「台湾的宗教研究最新趋势」学术研讨会上。由衷感谢法鼓杂志社,在本文初稿写作之前,全力地配合相关资料与相片的提供,给予笔者诸多方便与协助,特此感铭之。
【注释】
1.至于人间佛教思想在台湾的实践与发展,可能带给台湾佛教如何的「功」与「过」的问题,则是另外一个值得更深入探讨的议题。
2.「佛教本身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和「个人的宗教观」这两个面向,是洪金莲(1995)在《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一书中提出,用以分析太虚大师「人生佛教」形成的内外在因缘,对此笔者在另外一篇文章〈个人、历史与宗教: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与其思想源流〉(2002)中已有讨论,在经过该文的探讨后,笔者个人也认为这两个面向是探究「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渊源的很适当角度,也很吻合笔者个人原先对此论题的看法,因此连带「个人生平」这三个面向,在数篇文章中对相关论题做讨论,将陆续发表出版。
3.农禅寺是中华佛教文化馆的开山东初老和尚初建于民国六十四年(1975)。
4.东初老人(1907~1977),民国前四年(1907)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之曲塘镇,俗姓范,年十三,披剃在本籍姜堰镇观音庵静禅老和尚座下。民国十七年(1928),至镇江竹林寺佛学院求学,十八年(1929)受具足戒于宝华山隆昌寺,次年,游学参方,进入太虚大师创办的闽南佛学院。民国三十八年(1949)抵台,并创办《人生月刊》,民国四十四年(1955),破土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发起影印大正藏经,民国四十五年(1956)文化馆落成,自任馆长,除主持印藏及佛教文物出版工作外,又举办贫民救济。民国五十四年(1965),创办《佛教文化》季刊。五十六年(1967)受中华学术院之聘,任该院佛学研究所顾问。五十八年(1969)为撰写《中日佛教交通史》东游日本。六十六年(1977)因著《中印佛教交通史》,专赴印度巡礼圣迹。同年亦赴美游化,返台后,毅然创设佛教文化奖学金,鼓励青年僧尼奋发向学。民国六十六年(1977)十二月十五日,无疾坐化,世寿七十一(圆香1978:1-8)。
5.在《圣严法师学思历程》里,圣严法师也提到,东初老人「是太虚大师的学生」(释圣严1993b:54)。
6.有关太虚、印顺和星云三位法师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已有讨论,而各为一主题的中文版论文,目前正在进行中,就不在此多赘述。
【参考书目】
1.人生杂志编辑室:〈山川精英、人文斯汇——中华佛学研究所扩迁法鼓山因缘始末〉(人生杂志73,1989a)。
2.人生杂志编辑室:山川精英、人文斯汇——中华佛学研究所扩迁法鼓山因缘始末〉(人生杂志74,1989b)。
3.文殊杂志编辑部访问、圣严法师传真回答:〈佛教明日的希望——圣严法师谈佛教教育及中华佛学研究所〉(人生杂志67,中华佛学研究所专页7,1989年)。
4.王任光泽,Edward H.Carr著《历史论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968〕年)。
5.江灿腾:《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书局,1997年)。
6.洪金莲:《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
7.陈美华:〈个人、历史与宗教: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与其思想源流〉《思与言》第40卷2期页215-260,2002年)。
8.陈慧剑:〈圣严法师学记〉,刊于《当代佛门人物》,陈慧剑编著,页97-120(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
9.贾士蘅译,西佛曼&格里福(Marilyn Silverman & P.H.Gulliver)编:《走进历史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年)。
10.释圣严:《正信的佛教》(台北:东初出版社,1986a)。
《佛教入门》(台北:东初出版社,1986b)。
〈佛教的教团与教育制度〉(社论)(人生杂志43,1987a)。
〈迈向明日的佛教〉(社论)(人生杂志44,1987b)。
〈当代佛教的冲击〉(社论)(人生杂志48,1987c)。
〈兴办教育、复兴佛教〉(人生杂志58,中华佛学研究所专页4,1988a)。
〈我们不办教育、佛教就没有明天〉(人生杂志61,中华佛学研究所专页5,1988b)。
〈佛教需要优秀人才、优秀人才需要好的教育〉(人生杂志64,中华佛学研究所专页6,1988c)。
〈法鼓山的理念〉(人生杂志74,1989a)。
〈请为佛教百年树人〉(人生杂志70,中华佛学研究所专页8,1989b)。
〈培训佛教人才、开创佛教事业〉(专论)(人生杂志70,1989c)。
《归程:圣严法师传记》(台北:圆神出版社,1993a)。
《圣严法师学思历程》(台北:正中书局,1993b)。
《人间净土》(法鼓山小丛刊7,1997年)。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我读《大乘起信论讲记》〉,刊于《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蓝吉富主编,页1-11(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
DM1:建设人间净土的圣严法师
DM2:中华佛学研究所的教育事业
DM3:法鼓山农禅寺的弘法事业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