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眼目(三)
2015/5/23   热度:903
门风偈(芙蓉楷自得晖古德)
妙唱不干舌
(一)刹刹尘尘处处谈。不劳弹指善财参。空生也解通消息。花雨岩前鸟不衔(芙蓉)。
(六)如如寂灭似无情。一句从来本现成。舌运广长元不间。雪峰相见望州亭(自得)。
古佛巍巍体广长。交光丝网刹尘彰。也知不费娘生舌。岩桂庭花善举扬(古德)。
死蛇惊出草
(二)日炙风吹草里埋。触他毒气又还乖。暗地忽然开死口。长安依旧绝人来(芙蓉)。
(七)金鞭遥指玉堂寒。惊起将军夜出关。三尺镆邪清四海。搀旗一扫绝痴顽(自得)。
死蛇打杀露霜牙。无底篮盛臭莫加。既是善呼须善遣。触他毒气丧浑家(古德)。
解针枯骨吟
(三)死中得活是非常。密用还他别有长。半夜髑髅吟一曲。冰河发焰却清凉(芙蓉)。
(八)宫漏沉沉夜色深。灯残火尽绝知音。木人位转玉绳晓。石女梦回霜满襟(自得)。
功齐功化旨何深。岂使膏肓便陆沈。父子不传真秘诀。解针枯骨作龙吟(古德)。
铁锯舞三台
(四)不落宫商调。谁人和一场。伯牙何所措。此曲旧来长。
(九)铁牛无角卧山坡。鞭起如飞见也么。闹市横骑人不会。抬眸鹞子过新罗(自得)
乾闼婆王鼓似雷。灵山献乐未空回。海波汹汹须弥震。何妨铁锯舞三台(古德)
古今无间(宏智录洎诸家语。不见有古今无间之题。独芙蓉有此颂)
(五)一法元无万法空。个中那许悟圆通。将谓少林消息断。桃花依旧笑春风。
五转位(古德立题自得晖颂)
匣内青蛇吼
(十)宝剑横斜天未晓。洗清魔佛逼人寒。匣中隐隐生光处。衲子徒将正眼看。
金针去复来
(十一)清虚大道长安路。往复何曾有间然。暗去明来锋不露。渠侬初不堕中边。
秦宫照胆寒
(十二)岩房阗寂冷如冰。妙得真符处处灵。转侧无依功就位。回头失却楚王城。
五天银烛辉
(十三)五天皎皎玉轮孤。一点光明分鉴湖。闲步却来游幻海。十方沙界大毗卢。
深岩藏白额
(十四)白额深藏烟雾昏。异中来也自惊群。草深直下无寻处。触著轻轻祸到门。
曹洞机(汾阳)
(十五)楼阁千家月。江湖万里秋。芦花无异色。白鸟下汀洲。
宗旨(古德)
(十六)洞下门庭理事全。白云岩下莫安眠。纵饶枯木生花去。反照荒郊不直钱。
古德分三种功勋(新增)
正位一色
无影林中鸟不栖。空阶密密向边迟。寒岩荒草何曾绿。正坐堂堂失路迷。
大功一色
白牛雪里觅无踪。功尽超然体浩融。月影芦花天未晓。灵苗任运剪春风。
今时一色
髑髅识尽勿多般。狗口才开落二三。日用光中须急荐。青山只在白云间。
宏智四借颂
借功明位
(十七)。苹末风休夜未央。水天虚碧共秋光。月船不犯东西岸。须信篙人用意良。
借位明功
(十八)。六户虚通路不迷。太阳影里不当机。纵横妙展无私化。恰恰行从鸟道归。
借借不借借
(十九)。识尽甘辛百草头。鼻无绳索得优游。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唤作牛。
全超不借借
(二十)。霜重风严景寂寥。玉关金锁手慵敲。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
曹洞门庭
曹洞宗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看他来处。忽有偏中认正者。忽有正中认偏者。忽有兼带。忽同忽异。示以偏正五位。四宾主功勋五位。君臣五位。王子五位。内外绍等事。偏正五位者。正中偏者。体起用也。偏中正者。用归体也。兼中至。体用并至也。兼中到。体用俱泯也。四宾主。不同临济。主中宾。体中用也。宾中主。用中体也。宾中宾。用中用。头上安头也。主中主。物我双忘。人法俱泯。不涉正偏位也。功勋五位者。明参学功位至于非功位也。君臣五位者。明有为无为也。王子五位者。明内绍本自圆成。外绍有终有始也。大约曹洞家风。不过体用偏正宾主。以明向上一路。要见曹洞么。佛祖未生空劫外。正偏不落有无机。
要诀(山堂淳)
新丰一派荷玉分流。始因过水逢渠。妙见无情说法。当今不触。展手通玄。列五位正偏。分三种渗漏。夜明帘外。臣退位以朝君。古镜台前。子转身而就父。雪覆万年松径。夜半正明。云遮一带峰峦。天晓不露。道枢绵密。智域淼深。默照空劫已前。湛湛一壶风月。坐彻威音那畔。澄澄满目烟光。不萌枝上花开。无影树头凤舞。机丝不挂。个中双锁金针。文彩纵横里许暗穿玉线。双明唱起。交锋处知有天然。兼带忽来枯木上。须能作主不存正位。那守大功。及尽今时。宁容尊贵。截断情尘见网。掣开金锁玄关。妙协全开。历历类中混迹。平怀常实。明明炭里藏身。卷舒不落功勋。来去了为变易。欲使异苗蕃茂。贵在深固灵根。若非柴石野人。争见新丰曲子(柴石野人浮山圆鉴之别号也)。
古德纲宗颂
荆棘丛生三二五。烟云罩径孰能寻。乌鸡冒雨冲阳焰。赤蝀穿楼和哑(哑当音厄笑语声。易曰笑言哑哑。赤蝀穿楼和哑音。此无语中有语也。人多作喑哑之哑非也)。音。广泽芦花藏雪密。收纶钓艇弄湾深。当轩黯黯无秦镜。散发斜眉下翠岑。
宝镜三昧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不得物。语未正故。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刚杵。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途。挟带挟路错然则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然昭著。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通宗趣极真常流注。外寂中摇系驹伏鼠。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狸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人天眼目卷之三(终)
人天眼目卷之四
沩仰宗
师讳灵祐。福州长溪赵氏子。得法于百丈海和尚。初至大沩木食涧饮。十余年始得仰山慧寂禅师。相与振兴其道。故诸方共称曰沩仰宗。
三种生
师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生。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在。
后有僧问石佛忠禅师。如何是想生。忠云。兔子望月。如何是相生。忠云。山河大地。如何是流注生。忠云。无间断。
想生颂(石佛)
密密潜行世莫知。个中已是涉多岐。如灯焰焰空纷扰。急急归来早是迟。
相生
法不孤生仗境生。纤毫未尽遂峥嵘。回光一击便归去。幽鸟忽闻双眼明。
流注生
尘尘声色了无穷。不离如今日用中。金锁玄关轻掣断。故乡归去疾如风。
圆相因起
圆相之作。始于南阳忠国师。以授侍者耽源。源承谶记传于仰山。遂目为沩仰宗风。明州五峰良和尚。尝制四十则。明教嵩禅师。为之序称道其美。良曰。总有六名。曰圆相。曰暗机。曰义海。曰字海。曰意语。曰默论。耽源谓仰山曰。国师传六代祖师圆相。九十七个。授与老僧国师示寂时。复谓予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道。次第传授。无令断绝。吾详此谶事在汝躬。我今付汝。汝当奉持。仰山既得遂焚之。源一日又谓仰山曰。向所传圆相。宜深秘之。仰曰。烧却了也。源云。此诸祖相传至此。何乃烧却。仰曰。某一览已知其意。能用始得不可执本也。源曰。于子即得。来者如何。仰曰。和尚若要重录一本。仰乃重录呈似。一无差失。耽源一日上堂。仰山出众作○相。以手托起作呈势。却叉手立。源以两手交拳示之。仰进前三步。作女人拜。源点头。仰便礼拜。此乃圆相所自起也。
暗机
仰山亲于耽源处。受九十七种圆相。后于沩山处。因此○相顿悟。后有语云。诸佛密印岂容言乎。又曰。我于耽源处得体。沩山处得用。谓之父子投机。故有此圆相。勘辨端的。或画此尵相乃纵意。或画彇相乃夺意。或画磤相乃肯意。或画○相。乃许他人相见意。或画[鉂]相。或点破或画破。或掷却或托起。皆是时节因缘。才有圆相。便有宾主生杀纵夺机关眼目隐显权实。乃是入[(缠-糸)+(郊-交)]垂手。或间暇师资。辨难互换机锋。只贵当人大用现前矣。
一日梵僧来参。仰山于地上画○此相示之。僧进前添作[︶]相。复以脚抹却。山展两手。僧拂袖便行。
仰山闭目坐次。有僧潜来身边立。山开目见。遂于地上画[水]相。顾示其僧。僧无对。
义海
仰山在洪州观音寺。粥后坐次。有僧来礼拜。山不顾。僧问山。识字否。山云随分。僧乃右旋一匝云。是什么字。山于地上画十酬之。僧又左旋一匝云。是什么字。山乃改十作卍酬之。僧又画○相。以两手托。如修罗擎日月势云。是什么字。山画[卍]相对之。僧乃作娄至势。山云。如是如是。此是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善自护持。善哉善哉好去。僧乃礼谢腾空而去。时有一道者。见后经五日遂问山。山云。汝还见否。者云。见出三门外腾空而去。山云。此是西天阿罗汉。特来探吾宗旨。者云。某甲虽睹此种种三昧。不辨其理。山云。吾以义为汝解释。此是八种三昧。觉海变为义海。体同名异。然此义合有因有果。即时异时。总别不离隐身三昧也。
五冠了悟和尚与仰山立玄问玄答。
[︶]此相谓之举函索盖相。亦名半月待圆相。若将此相问之。更添半月对之。乃曰。举函索盖。答者以盖覆函。故曰函盖相称。以现圆月相也。[﹞]此名抱玉求鉴相。若将此相来问。即于其中书某字答之。此相谓之觅良鉴。答者识玉便下手也。[ㄙ]此名钩入索续相。有将此相来问。但于ㄙ字侧添[人]字答之。乃问者钩入。答者索续。乃云续成宝器相也。彇此名已成宝器相。若将此相来问。但于内书土字答之。[土]此名玄印玄旨相。独脱超前众相。不著教意所摄。若是灵利底。对面分付拟之。则不见也。三祖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若不具正眼。焉能辨此。似子期听伯牙之琴。如提婆晓龙树之相。喻鸡抱卵啐啄同时。迟钝浅流。卒难顿晓。如盲视色而转错也。
辨第八识
[卍]此是众生。俱有六识。添空一识名为七识。识不可得名第八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亦名八识。七八二识不相离。故来为先锋。去为殿后。以至追思过去。攀缘见在。念虑未来。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七识。分彼分此分是分非。八阿赖耶识。名为白净。本无瑕玷。无佛无众生。无尔亦无我。古德云。赖耶白净本无愚。三细分时有六粗(三细六粗说。见后宗门杂录中四智第七末那之下)。八万四千从此造。大千沙界作凡夫。梦心桎梏元非有。病眼空花岂是无。反掌之间成十善。依然赤水获玄殊。第八识亦名含藏识。若是悟底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位圆。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反观第八识。为不动智。空无内外名大圆镜智。即一体也。平等性智总号也。以妙观察智。收前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乃至八万四千尘劳。转为成所作智。总归大圆镜智。即一体也。第五识乃记持识。转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转入妙观察智。妙观察智。转入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转入大圆镜智。即一体也。是相宗师。若有问难能转者。即转在那个识(一作若有问难能转者阿那个识)。按楞伽经云。佛诫大慧。初中后夜。常以妙观察智。当净现流。识转六根。为成所作智。如手仰时不应问覆手何在。亦如冰为水时不即有异。故云。烦恼即菩提。据百法惟识二论。但取其义。莫著言句也。六祖大师偈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无。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其名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六妙七平因地转五成八大果中圆)。
仰山临终付法偈
一二二三子。平目复仰视。两口无一舌。此是吾宗旨。
龙潭智演为四颂
一二二三子。尵牛字清风起。彇佛来勘不就。磤人乃争纲纪。
平目复仰视。儿孙还有异。未辨个端倪。出门俱失利。
两口无一舌。止止不须说。西天僧到来。乌龟唤作鳖。
此是吾宗旨。扬声啰啰哩。镜智出三生。吹到大风止。
三燃灯
三燃灯见曹山录中。非仰山语也。曹山云。然灯前有二种。一未知有。同于类血之乳。一知有犹如意未萌时。始得本物。此名燃灯前。一种知有。往来言语是非。声色亦不属正照用。亦不得记。同类血之乳。是漏失边事。此名燃灯后。直是三际事尽。表里情忘。得无间断。此始得正燃灯。乃云得记(此说见祖庭事苑。既前牧在沩仰宗。不欲移动也)。
古德颂
解行分明珠走盘。未能透脱几多难。如瓶注水无遗漏。隔海风光冷眠看(然灯前)。
不见明珠不走盘。良天静夜黑漫漫。古今十世无增减。拈起牛头尾上安(正然灯)。
问处分明答处亲。尘尘刹刹总逢君。一声黄鸟青山外。占断风光作主人(然灯后)。
三照语(香严)
拟心开口隔山河。寂默无言也被呵。舒展无穷又无尽。卷来绝迹已成多(本来照)。
不动如如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个中正念常相续。月皎天心云雾收(寂照)。
四威仪内不曾亏。今古初无间断时。地狱天堂无变异。春回杨柳绿如丝(常照)。
沩仰门庭
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尔欲捧饭。我便与羹。尔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沩山一日普请摘茶。次谓仰山曰。终日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山撼茶树。沩山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曰。和尚如何。师良久。仰曰。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山云。放子三十棒。乃至仰山过水。香严点茶。推木枕展坐具。插锹立举锹行。大约沩仰宗风。举缘即用忘机得体。不过此也。要见沩仰么。月落潭无影。云生山有衣。
要诀(山堂淳)
江西沩仰深究此宗。只因灰火拨开。便见柴头发现。净瓶踢倒。赢得沩山。使得地于出井之时。奋大机于撼门之际。插下锹子。不妨人数分明。推出枕头。正用剑刃上事。具险崖句。有陷虎机。大禅佛与四藤条令行有据。涅槃经总是魔说。贵子眼明。暗合机轮。混融境致。圆相中贵大家唱和。原梦处胜鹙子神通。胁下书字。而头角峥嵘。室中验人。而师子腰折。离四句绝百非。一槌粉碎。有两口无一舌。九曲珠通。当机要辨宗猷。为人颇多落草。道传千古名振两山。虽然枝派流离。谁见真机俨尔。此沩仰宗风也。
古德纲宗颂
卖金须遇买金人。酬价高低总不亲。红线两条穿海岳。澄湖万顷蘸星辰。隐显盘中抛玉枕。方圆席上拂机尘。天关拨转移门户。谁肯吞声出巨秦(一作惟有吞声非)。
法眼宗
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得法于漳州罗汉琛禅师。初住抚州崇寿。次住建康清凉。大振雪峰玄沙之道。示寂后李后主。谥曰大法眼禅师。
曹源一滴水。不尔依位住。我宗奇特虎。颔下金铃甚。人解得。三界惟心。万法惟识。此法眼所立纲宗也。
华严六相义
异成
┌─┐
同│总│坏
└─┘
别
此六相义。举一齐收。一一法上。有此六义。经中为初地菩萨说也。
六相义颂
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万象。明明无理事。
论华严六相义
若究竟欲免断常边邪之见。须明华严六相义门。则能住法施为。自忘能所。随缘动静不碍有无。具大总持。究竟无过矣。此六相义。是辨世间法。自在无碍。正缘显起。无分别理。若善见者。得知总持门。不堕诸见。不可废一取一。双立双忘。维总同时。繁兴不有。纵各具别。冥寂非无。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会。详法界内。无总别之文。就果海中。绝成坏之旨。今依因门智照。古德略以喻。六相者。一总二别三同四异五成六坏。总相者。譬如一舍是总相。椽等是别相。椽等诸缘和合作舍。各不相违。非作余物。故名同相。椽等诸缘。递相互望。一一不同名异相。椽等诸缘。一多相成名成相。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故名坏相。则知真如一心为总相。能摄世间出世间法故。约摄诸法得总名。能生诸缘成别号。法法皆齐为同相。随相不等称异门。建立境界故称成。不动自位而为坏。又云。一总相者。一合多德故。二别相者。多德非一故。三同相者。多义不相违故。四异相者。多义不相似故。五成相者。繇此诸义缘起成故。六坏相者。诸缘各住自性不移动故。此上六相义者。是菩萨初地中。观通世间一切法门。能入法界之宗。不堕断常之见。若一向别。逐行位而乖宗。若一向同。失进修而堕寂。所以位位即佛阶墀宛然。重重磨炼本位不动。斯则同异具济。理事不差。因果无亏。迷悟全别。欲论大旨。六相还同梦里渡河。若约正宗。十地犹如空中鸟迹。若约圆修。断惑对治习气。非无理行相资。缺一不可。是以文殊。以理印行。差别之道无亏。普贤以行会理。根本之门不废(见宗镜录)。
即物契神颂
勤求胜积功。理契古人同。同得妙何处。涧松西北风。
示机
吾有一言。天上人间。若也不会。绿水青山。
毗卢顶上
一真收不得。万类莫能该。蚊子生头角。泥鳅上舞台。
迦叶门前
觌面露堂堂。全机不覆藏。刹竿头上卓。红日上扶桑。
三界惟心
三界惟心万法澄。盘镮钗钏一同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万法惟识
不曾出世立功勋。万国文明草木春。野老不知尧舜力。冬冬打鼓祭江神。
总
不移寸步越河沙。地狱天堂混一家。佛祖位中消息断。何妨尽赏洛阳花。
韶国师宗风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韶国师四料拣(古德百丈端)。
闻闻(放)
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古德)。
秋江清浅时。白鹭和烟岛。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百丈)。
闻不闻(收)
古松摇般若。幽鸟哢真如。况有归真处。长安岂久居。
解语非干舌。能言岂是声。不知常显露。刚道有亏盈。
不闻闻(明)
阳鸟啼声噎。桃花笑脸开。芒鞋青竹杖。终日自徘徊。
波生元是水。空性逐方圆。除却方圆器。胡孙夜簸钱。
不闻不闻(暗)
夜月辉肝胆。松风贯髑髅。脱然声色外。切忌犯当头。
理事两俱忘。谁人敢度量。浑仑无缝罅。遍界不曾藏。
法眼门庭
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种种机缘不尽详举。观其大概。法眼家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要见法眼么。人情尽处难留迹。家破从教四壁空。
要诀(山堂淳)
清凉大法眼。旺化石头城。首明地藏指头。顿见玄沙祖祢。拨万象不拨万象。言前独露全身。有丝头不有丝头。句里已彰自己。心空法了。情尽见除。应尘毛了了然。统刹海皎皎地。髑髅常干世界。鼻孔摩触家风。重重华藏交参。一一网珠圆莹。以至风柯月渚。显露真心。烟霭云林宣明妙法。对扬有准。惟证乃知。亘古今而现成。即圣凡而一致。声传海外。道满寰中。历然验在目前。宛尔石城犹在。此法眼宗风也。
古德纲宗颂
一点灵台耀古今。嶷然弘伟莫沉吟。森罗影里容交露。声色门前涉互深。袢夏云欺千嶂碧。零秋风动万家砧。绵绵法尔无穷间。引出余吹更爽襟。
人天眼目卷之四(终)
人天眼目卷之五
宗门杂录
拈花
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家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曰。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经文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此经多谈帝王事佛请问。所以秘藏世无闻者。
三身(新添)
三身谓法报化也。法身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报身卢舍那。此云净满。化身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在众生身中。即寂智用也。寂即法身。智即报身。用即化身(事苑)。
金光明最胜王经云。一切如来有三种身。具足摄受阿耨菩提。化身者。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诸众生。修种种法。得自在力。随众生意。随众生界。现种种身。是名化身。应身者。谓诸如来。为诸菩萨说于真谛。令其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权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法身者。为除烦恼等障。为具诸善法故。惟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种身。是名假有。后第三身。是真实有。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复次诸佛利益自他。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又缨珞经云。五分法身。以识性别。戒香摄身。定香摄意。慧香摄乱。解慧摄倒见。度知摄无明。是五分香。缨珞其身。
四智(新添)
大圆镜智(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平等性智(观一切法悉皆平等)
妙观察智(善观诸法无碍而转)
成所作智(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故。转八识而成四智)。
妙藏诠注云。佛转八识而成四智者。用八为大圆镜智。七为平等性智。六为妙观察智。前五为成所作智。识惟分别。智能决断。大乘庄严论云。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具三身。古德云。眼等五识为成所作智。意为妙观察智。化身摄。末那为平等性智。报身摄。阿赖耶为大圆镜智。法身摄。智通禅师。读楞伽经至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诣曹溪问六祖。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若离三身。便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八)。平等性智心无病(七)。妙观察智见非功(六)。成所作智同圆镜(五)。五八(果)。六七(因)。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转名不转体)。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传灯)。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六识五识转成所作智
般若经云。六根六尘成十二处。添六识和合为十八界。起信论云。以四种法熏习义。一净谓真如。二染谓无明。三妄心谓业识。四妄尘谓六尘。楞严云。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也。华严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起信又云。三界虚伪惟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也。毗婆沙论问曰。心意识有何差别。答曰。无有差别即心是意。意即是识。皆同一义。如火灸。亦名焰亦名炽。般若又曰。若如实知自性皆空。是为能学六根六尘六识者也。祖师云。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谓之佛性。不识唤作精魂。然虽如是。蹉过者极多。错会者不少。
○第七末那识转平等性智
楞伽云。末那者。此云染污意。恒审思量。故亦名传送识。佛与大惠谓。广说有八。略说有二。内现识计为我属赖耶。外分别事识计为我属前六识。真即识实性。亦属赖耶净分。故有粗细者。谓三细六粗。粗细二识者。皆依无明住地而起。以根本无明。动彼静心。而起细识。依此细识。转起粗心。以无明为本。依无明为因。生三细不相应心。依境界为缘。生三粗相应心。故云。粗细二识。各具二因。方得生住。现识者。起信云。不相应心也。依不思议熏故得生。依不思议变故得住。此现识所现境界。动彼心海。起诸事识之浪也。分别事识者。起信云。相应心也。依境界故得生。依海心故得住也。此一识者。皆是无明。熏习真如。成染缘起也。论曰。当知无明能主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诸经要集云。识自下上至脐已上灭者生人中。上至心灭者不失人身。上至头面灭者生天。至顶灭者永断轮回。自上下至腰灭者鬼趣。下至足灭者地狱。论曰。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惟一真心矣。
○八阿赖耶识转大圆镜智
宗镜云。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亦名含藏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七八二识不相离。解深密经云。此八识能发起前六转识故。第八识谓前世中。以善不善业为因。招感令生第八异熟心。是果。此阿赖耶者。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含藏识。如明镜不与影象合。而含影象。亦名如来藏识。伽陀云。诸法于藏识。识于法亦尔。更互为因相。亦互为果相。楞伽云。若不著二乘外道诸见。方能如实修行。摧破他论恶见。及舍我执等。能以妙慧。所依识者。即四智转八识也。入如来自证地者。言与诸佛同得同证也。楞伽经佛语大惠云。然彼诸识不作是念。我等同时展转为因。而于自心所现境界。分别执著。俱时之起。无差别相。各了自境。注云。彼诸识等。各了自境者。此名八识俱能分别自分境故。不知惟是自心妄现也。谓色是眼识境。乃至赖耶见分。是第七识境。根身种子器界。是藏识境。然此八识。离如来藏。无别自体。以众生不知故。执为八识之名。诸佛证得之故。能成四智之用。若昧之则八识起执藏之号。七识得染污之名。六识起遍计之情。五识徇根尘之相。若了知赖耶。成圆镜之体。持功德之门。末那为平等之源。一自它之性。第六起观察之妙。转正法之轮。五识兴所作之功。垂应化之迹。斯则一心匪动。识智自分。不转其体。但转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但伏六识不取尘境。故名识灭。是故离心之境。文理俱虚。即识之尘诠量有据。狂心不歇。歇则菩提。垢净心明。本来是佛。
○第九阿陀那识
亦名纯净识。合论曰。寄说阿陀那识(此云执持)。为第九纯净识。如五六七八等识。常依九识以依止。凡愚不了。妄执为我。如水暴流不离水体。诸波浪等。以水为依。故五六七八识。常以净识为依。何谓九为净识。为二乘人久在生死业种六七八识有怖畏故。恐彼难信。方便于生死种外。别立净识。使令悲智渐渐得生达识成智。深密经颂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按三身四智诸说。采摭经论援据详明。与沩仰辨识处。大相关系。可资深禅正修者。不蹈旁蹊而行正路。故予有取焉。往往同流之士必谓。吾单传直指之宗。何藉此为。殊不知。学道者。为心意识之所困苦甚矣。虚明自照。本自无它。境风摇摇。倏然走作。通人达士。犹未免焉。况其下者乎。可无方便观照之力乎。倘因其披剥之说。破其虚妄。捣其窠窟。即吾受用处。皆大圆镜智也。精金万锻。不再矿矣。
石头参同契(雪窦著语。新添)
竺土大仙心(谁是能举)东西密相付(惜取眉毛)
人根有利钝(作么生)道无南北祖(且款款)
灵源明皎洁(抚掌呵呵)枝派暗流注(亦未相许)
执事元是迷(展开两手)契理亦非悟(拈却了也)
门门一切境(舍短从长)回互不回互(以头换尾)
回而更相涉(者个是拄杖子)不尔依位住(莫错认定盘星)
色本殊质像(岂便开眸)声元异乐苦(还同掩耳)
闇合上中言(心不负人)明明清浊句(口宜挂壁)
四大性自复(随所依)如子得其母(可知也)
火热风动摇(春冰自消)水湿地坚固(从旦至暮)
眼色耳音声(海晏河清)鼻香舌咸醋(可凭可据)
然于一一法(重报君)依根叶分布(好明取)
本末须归宗(唯我能知)尊卑用其语(不犯之令)
当明中有暗(暗必可明)勿以暗相遇(明还非睹)
当暗中有明(一见三)勿以明相睹(无异说)
明暗各相对(若为分)比如前后步(不如此)
万物自有功(旨尔宁止)当言用及处(纵横十字)
事存函盖合(仔细看)理应箭锋拄(莫教错)
承言须会宗(未兆非明)勿自立规矩(突出难辩)
触目不会道(又何妨)运足焉知路(出不恶)
进步非近远(唱弥高)迷隔山河故(和弥寡)
谨白参玄人(闻必同归)光阴莫虚度(诚哉是言也)
寂音曰。予尝深考此书。凡四十余句。而以明暗论者半之。篇首便曰。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乃知。明暗之意根于此。又曰。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调达开发之也。至指其宗而示其趣则曰。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故其下广序明暗之句。奕奕缀联不已者。非决色法虚诳。乃是明其语耳。洞山悟本得此旨故。有五位偏正之说。至于临济之句中玄云门之随波逐浪。无异味也。而晚辈承其言。便想像明暗之中有相藏露之地。不亦谬乎。
五问
此盖当时义学之徒。相与造说。诬罔先圣。非毁禅宗。而自聪禅师问达观颖和尚。凡五问欲杜邪谬。故辩详之。
僧自聪问达观颖和尚曰。诸经论家多言。西天自迦叶至师子尊者。祖师相传。至此断绝。其实如何。答曰。吁如此说者生灭心也。不知为法惜人。萤斗杲日。雀填沧海。枉劳形耳。且二十四祖师子尊者。度婆舍斯多。兼出达磨达。其缘具在唐会稽沙门灵彻序金陵沙门法炬所编宝林传。并据前魏天竺三藏支疆梁楼续法记。具明师子尊者遇难以前传衣付法之事。从大迦叶为首。直下血脉。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二十六祖不如密多。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付菩提达磨。即唐土初祖也。原支疆梁楼三藏来震旦。抵洛阳白马寺。时即前魏帝道卿公景元二年辛巳岁也。师子入灭方二年矣。以是显知。经论诸师诬罔后昆。吁哉奈何。问曰。达磨大师。自西天带楞伽经四卷来是否。答曰非也。好事者为之耳。且达磨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有四卷经耶。聪曰。宝林传亦如是说。颖曰。编修者不暇详讨矣。试为子评之。夫楞伽经三译。而初译四卷。乃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之所译。次十卷元魏时菩提流支译。流支与达磨同时。下药以毒达磨者是也。后七卷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以此证之。先后虚实可知矣。仰山寂禅师。亦尝辩此。其事甚明。
问曰。传法偈无翻译。暨付法藏传中无此偈。以致诸家多说无据。愿垂至诲。答曰。噫子孙支分是非蜂起。不能根究耳。只如达磨未入此土。已会唐言。何以知之。初见梁武时对问。其事即可知矣。后又二祖可大师。十年侍奉。以至立雪断臂。志求祖乘至勤诚矣。后达磨告曰。吾有一袈裟。付汝为信。世必有疑者云。吾西天之人。子此土之子。得法实信。汝当以吾言证之。又云。自释迦圣师至般若多罗。以及于吾。皆传衣表法。传法留偈。吾今付汝。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因引从上诸祖偈。一一授之。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以此则知。达磨付二祖决矣。此乃单传口授。何暇翻译哉。
问曰。天台尊者一心三观法门。与祖师意如何。答曰。子若不问吾难以言也。吾尝见教中云。吾有正法眼藏付嘱大迦叶。且不在三乘五教之内。原佛祖之教。皆有传授。昔闻大师。于藏中得龙树所造中论。览至第四卷。破诸法性有定性则无因果等事。如颂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次颂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繇此述一心三观。曰空曰假曰中。若据教意。大凡一偈。皆有四句以成其意耳。智者离为三观似枝蔓。又未详传授。因此便言。远禀龙树。以树为祖。近禀思大则可知矣。若间世承禀。吾恐后世必有聪利之人。空看佛经。自禀释迦。岂其然乎。良繇智者具大福德智慧辩才。累为帝师故。成一家之说。辞博理微。而后世子孙。称传祖教。乃番毁师子尊者。亲付法与婆舍斯多。以至此土六祖传衣付法。以为邪解。呜呼吾若备论。即成是非。子自详之。
问曰。自达磨至此土。因何诸祖师言教。与西天诸祖洎六祖已上不同。牛头一宗北秀荷泽。南岳让青原思。言句渐异。见解差殊。各党师门互毁盛至。如何得息诤去。答曰。怪哉此问。且祖师来此土。如一树子就地下种。因缘和合而生芽也。种即达磨并二祖也。枝叶即道副总持道育之徒也。洎二祖为种。三祖为芽。乃至六祖为种。南岳让为芽也。其牛头神秀荷泽等。皆枝叶耳。然六祖下枝叶繁茂。生子亦多。其种又逐风土所宜。采取得叶贵叶。得枝贵枝。亦犹树焉在南为橘。在北为枳。虽形味有变。而根本岂变乎。又类日焉在东为朝。在西为暮。日亦逐方而转。则轮影也。其空则不转必矣。得何怪哉。子但了其内心。莫随其外法。内心者脱其生死。外法者逐其爱恶。爱恶生则去佛祖远矣。为子等间。签出正宗及横枝言句。各于后述其繇序。令学者明其嫡庶者矣。
觉梦堂重校五家宗派序
皇朝景德间吴僧道原。集传灯三十卷。自曹溪下列为两派。一曰南岳让。让出马大师。一曰青原思。思出石头迁。自两派下又分五宗。马大师出八十四员善知识。内有百丈海。出黄檗运大沩祐二人。运下出临济玄。故号临济宗。祐下出大仰寂。故号沩仰宗。八十四人。又有天王悟。悟得龙潭信。信得德山鉴。鉴得雪峰存。存下出云门宗法眼宗。石头迁出药山俨天皇悟二人。悟下得慧真。真得幽闲。闲得文贲。便绝。唯药山得云岩晟。晟得洞山价。价得曹山寂。是为曹洞宗。今传灯却收云门法眼两宗。归石头下误矣。缘同时道悟有两人。一曰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者渚宫人。崔子玉之后。嗣马祖。元和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化。正议大夫丘玄素。撰塔铭。文几千言。其略云。马祖祝曰。他日莫离旧处。故还渚宫。一曰江陵城东天皇寺道悟。婺州东阳人。姓张氏。嗣石头。元和二年丁亥化。律师符载所撰碑。二碑所载。生缘出处甚详。但缘道原采集传灯之日。非一一亲往讨寻。不过宛转托人捃拾而得。其差误可知也。自景德至今。天下四海。以传灯为据。虽列刹据位立宗者。不能略加究辨。唯丞相无尽居士。及吕夏卿二君子。每会议宗门中事。尝曰。石头得药山。山得曹洞一宗。教理行果。言说宛转且天王道悟下。出个周金刚。呵风骂雨。虽佛祖。不敢婴其锋。恐自天皇或有差误。寂音尊者亦尝疑之云。道悟似有两人。无尽后于达观颖处。得唐符载所撰天皇道悟塔记。又讨得丘玄素所作天王道悟塔记。赍以遍示诸方曰。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证之。朗然明白。方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寂音曰。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注曰。兼禀径山。今妄以云门临济二宗竞者。可发一笑。略书梗概以传明达者。庶知五家之正派如是而已。
宗门杂录卷之五(终)
人天眼目卷之六
宗门杂录
岩头三句
咬去咬住
欲去不去欲住不住。
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
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臼突然地。若论战也。个个须是咬猪狗手段。若未透未明。亦须得七八分方可入作。若从来眼目弥梨麻啰。且莫乱呈懵袋。错槌折尔腰。莫言不道(按岩头三句。咬去咬住是一。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是一。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是一。旧本以咬去为一。咬住为一。欲去不去。欲住不住为一。而更不顾有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之句误矣。今既正之。又略举上堂为据)。
汾阳五门句(石门录中未见有此答)
僧问。如何是入门句。汾云。远客投知己。暂坐笑吟吟。
石门聪云。六亲不相识。口中道远来。又云。瞎。
如何是门里句。汾云。四相排班立。凝情望圣容。门云。密室不通风。独自归家坐。又云收。又云。宾中主。
如何是当门句。汾云。坐断千差路。舒光照万机。门云。开门不扃户。按剑看四方。又云斩。又云。主中主。
如何是出门句。汾云。举目望江山。遍界无相识。门云。威仪不整望长安。又云贬。
如何是门外句。汾云。樵子爱荒郊。骑牛常扣角。门云。威仪济济向长安。又云。宾中宾。
肇论四不迁(古德著语)
旋岚偃岳而常静(兴者里没交涉)。江河竞注而不流(水洒不著)。野马飘鼓而不动(风吹不入)。日月历天而不周(光明无背面)。
岩头四藏锋
四藏锋者。师所立也。谓就事者全事也。就理者全理也。入就者理事俱也。出就者理事泯也。后之学者。不根前辈所立之意。易就为袖。使晚生衲子疑宗师袖中有物。出入而可示之也。故不得不详审。
古德颂附达观颖
运水搬柴不是尘。头头全现法王身。扁舟荡漾沧溟外。巨浪如山涌白银(就事)。
就事藏锋事独全。不于理上取言诠。锦鳞若不吞香饵。摆尾摇头戏碧川(就事)。
全身直下露堂堂。妙体繇来不覆藏。触处现成谁辨的。尘尘俱放白毫光(就理)。
就理藏锋理最微。岂从事上立毫厘。新罗鹞子飞天外。肯搦林间死雀儿(就理)。
全机电卷几人知。眨上眉毛已是迟觌面不知开宝藏。踌躇门外草离离(入就)。
入就藏锋理事该。碧潭风起震云雷。禹门三月桃花浪。戴角擎头免曝腮(入就)。
凛凛威光满世间。法王号令合当然。门前万古长安道。一举鹏搏万里天(出就)。
出就藏锋理事忘。长天赫日更无妨。雷公电母分明说。霹雳声中石火光(出就)。
宗门三印(石门聪。玉泉达)
一印印空。门云。舌柱上腭。泉云。万象收归古鉴中。
一印印水。门云。说话对聋人。泉云。秋蟾影落千江里。
一印印泥。门云。头上吃棒口里喃喃。泉云。好看文彩生时。
雪窦显颂
印空印水印泥。炳然字义还迷。黄头大士不识。敢问谁得亲提
印泥印空印水。匝地寒涛竞起。其中无限麟龙。几处争求出嘴。
印水印泥印空。衲子不辨西东。拨开向上一窍。千圣齐立下风。
黄檗初
印泥印水印空。四方八面玲珑。大海龙吟雾起。高山虎啸生风。
印空印水印泥。高低物物皆齐。若识炳然文辨。不妨南北东西。
印泥印空印水。雷电风云四起。乘时直透龙门。切忌曝腮烧尾。
云峰悦
一印印泥。贤愚共知。桋转鼻孔。顶上金槌一印印水。徒张唇嘴。未涉流沙。洪涛竞起。
一印印空。明月清风。烁迦罗眼。斋后之钟。
三朝王子(汾阳昭五祖演翠岩峰)
僧问。王子未登朝时如何。
汾云。六宫歌雪曲。八国听韶音。
祖云。逢人当问路。
岩云。深宫虽不出。化外已传芳。
王子正登朝时如何。
汾云。玉玺不彰文。万邦咸稽首。
祖云。天下太平。
岩云。两班依玉殿。十道尽来朝。
王子登朝后如何。
汾云。素服问田翁。遍界无相识。
祖云。谁论好丑。
岩云。渔樵歌满路。野老唱丰年。
汾阳颂
三朝王子贵兼尊。今古传闻孰可分。八国六宫全美化。汾阳的印莫纷纭。
南明慎和尚师子话(报恩从附)
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明云。清风匝地。恩云。锋铓难系。出窟后如何。明云。群狐脑裂。恩云。藏身无路。欲出未出时如何。明云嗄。恩云。命若悬丝。
南明颂
兀坐如痴似不能。蓦然翻转便掀腾。百年妖怪皆潜伏。深隐乱山千万层。
一声哮吼震乾坤。百兽群中丧胆魂。涧水逆流山影转。眼花空际乱纷纷。
欲出未出孰能知。踞地翻身也大奇。千手大悲难摸索。从教千古众人疑。
长芦祖印福宝剑话(天柱静承天宗。翠岩芝)
僧问。宝剑未出匣时如何。印云涩。柱云。如今朝代无人问(朝一作昭)。岩云。切忌道著。宗云。寒光射斗牛。出匣后如何。印云利柱云。万里山河道太平。岩云。天魔胆裂。宗云。千兵易得。一将难求。
智门祚莲花语(天柱静圆鉴远慈明圆)
僧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祚云莲花。柱云。根深莲蒂经残雨。明云。水深盖不得。鉴云。焦砖打著连底冻。出水后如何。祚云荷叶。柱云。水仙头上实希奇。明云。不碍往来看。鉴云。扬澜左蠡无风浪起。开后如何。明云。南北馨香。结子后如何。明云。喂鱼喂鳖。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