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静坐的4大反应


2015/5/23    热度:985   

  当初必需具体阐明静坐与气机的关系和作用,然而首先必需先要理解一个观点,这是指个别曾经成年当前,以及曾经有过男女性生存当前,乃至包含老年人的状况而言,至于未经成年的童身,那又须另作别论了。

  第一反馈——腿部的麻胀

  在开端练习静坐时,假如没有以上所说的那些先入为主观点的存在,或许可能泯除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他所觉得最大的困扰,便是心思的不能宁静和生理反馈的各种奇怪的感触。对于心思的宁静与散乱成绩,留待未来探讨静坐与心思关系时再加阐明。当初所要探讨的,只是并重在生理外部气机的反馈。对于这个成绩,依据通常开端练习静坐的统计材料,十之八、九,便是静坐时,通过一段长久的工夫当前,首先惹起感触上的压力的,便是两腿发麻或发胀。于是促使浑身酸疼或不安,甚至,连带惹起心思的不平静。假如从个别生理卫生知识来讲,大多都以为那是两腿的血管被压榨的关系,等于一个通常不练习静坐的人把两腿穿插叠起,如不随时变卦替换只是放弃一个姿态通过一段的工夫,便有腿麻的觉得,于是就以为它是很不好的景象。

  倘使从静坐的教训来讲,这种景象,并非齐全是血管被压抑的关系,切实是气机开端产生了反馈的作用。由于气机在筋脉血管肌肉之间,不能疏通风行,所以有了胀痛麻痹的反馈觉得。换言之,这便证实了在生理上的阴[足乔]、阳[足乔]的气脉上,曾经有了先天的阻碍。反过去讲,当腿麻到不能过火忍耐时,只须轻松的放开两腿,缓缓地让它天然酣畅之后,便会觉得到因为通过这一段短临时间的压榨,而换得离奇的难受和快感。现实上,当静坐时间达到某种适当的阶段时,无论盘腿或不盘腿,这种离奇而难受的快感,是临时永久地存在。此时,尽管临时盘腿而坐,岂但没有障碍,这种难受和快感,反而愈来愈盛。

  第二反馈——生殖机能的勃兴和其余

  无关静坐关于生殖机能的反馈,为了解说的不便,必需把它分为(一)肾脏机能(二)生殖机能两局部来讲,由于在成年人练习静坐时,最后有反馈的大少数是从肾脏局部(包含腰部)开端。日久功深,生殖器局部才产生反馈,假如是少年人习坐,很多都是由生殖器局部先产生反馈。

  (一)肾脏局部的反馈:即是说静坐的时分,或在静坐当时,腰背会产生胀、痛、酸、麻等状况。倘使因肾亏而患有阳萎、早泄、遗精病的人,能够因静坐的关系,反而更有遗精或早泄的景象。假如不得其法或不知对治,甚之有至于白日遗精,大小便随时遗精,与静坐时遗精的重大症候。对于这些景象的起源,西医以为是肾亏的关系;中医以为是与肾脏或肾上腺、性腺和脑下垂腺,以及神经瘦弱等要素无关。若是女性练习静坐,从来患有肾亏等症,岂但腰部疼痛不堪,甚至会有白带等景象产生。其实这不是由于静坐的关系而发生这种不良的结果与反作用。切实是由于静坐的关系,动员身材外部气机的潜能,在将要经过而尚未经过肾脏与腰部的阶段,因为这些部位的神经与腺路有了宿疾的阻碍,所以惹起这些症状的并发。假如晓得了这个原理,再得明师领导而晓得对治的办法,只有过此一关,则所有无关这一局部的宿疾顿消,复原衰弱壮盛,天然不成成绩。倘使没有明师的领导,不知对治的办法,最好是临时进行静坐,等复原衰弱时,再来静坐,假如又因静坐而重发时,就无妨再停。如此持之有恒,再病再停,再停再坐。长此以往,天然就会齐全复原衰弱。由于对治的办法太多,而且要因人而施,因病而治,或许使用身材静止的各种不同姿势,再配合医药的调整,相当简约,故只能说到如此而已。但在此阶段,最要紧的守则,必需要相对隔绝男女的性行为,倘使能做到岂但没有性的行为,而且无性的欲念,那便是真正无上的大药,决议能够及早复原衰弱。至于衰弱复原中的变动反馈,则因男女性别、年龄老少、体能强弱而有不同,恕难逐个评说,实非由于守密而不言也。

  (二)生殖机能的反馈:即在静坐时,或刚刚下坐后,生殖器忽然勃起,甚至久坚不下,犹如亢阳的形态,同时惹起睾九局部微细神经的跳动,以及摄护腺、会阴局部细微的触动。在女性而言,有子宫触动或膨胀以及两不雅词不显示收缩的景象。如依道家某些修炼丹道派的观点,便以为它是一阳来复之机,正好采药归炉,意图引动呼吸作为搬运“河车”等的根底,这种观点能否正确,当前自有专论,在此暂略。但在静坐的进程中,有了这种景象之后,假如不配合心思上的性欲激动,那确是很好的状况。这是脑下垂腺、肾上腺与性腺等流动与发达的证实,关于身材的衰弱,是相对无益的景象。然而无论年龄老少、男女性别。一有这种景象产生,十个有九个半都会引发性欲的激动。有了性欲的激动,就会引发头昏眼花的感触。甚至,还有胸臆烦闷或产生心情焦躁的觉得,十分难以排遣。假如因而而有了性行为之后,岂但半途而废,而且还有过于性行为或手YIN的侵害。倘使不加上这些心思行为与性行为的毁坏,那便有如老子所说婴儿的情况,“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它便会引产生命潜能而开端活力生长的作用。但是个别练习静坐的人,大都到此止步,极惆怅此一关,而且不知调整对治的办法,即便勉强压抑,久久亦成为病态,与忍精之害有异样的故障。假如练习静坐,做到相对没有这种景象产生,那么,又等于活力隔绝,长此以往,便使身心枯寂有情,等于一潭活水。

  三十多年前,我有两个练习静坐的敌人,有一位是中年人,他对我说:当他早晨和夫人一同对面静坐时,碰到这种景象产生,睁眼一看夫人,比平常模样更美,于是便牵强附会,“只羡鸳鸯不羡仙”,进入凡夫的境界去了。另有一位是老年人,曾经有六十多岁,有一次同在山中练习静坐,碰到这种景象,变成“亢阳不悔”的状况,想尽方法,总难拾掇,甚至应用冷水沐浴,也仍然蛙怒如故。最初他只好下山回家,寻觅“老妻画纸为棋局”去了。朱熹说的:“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其然乎!其不然乎!此二公的静坐经验,给予我起初的启发,与分心统一寻求其中的症结所在,实有多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话关于同参的道友而言,依然具备圣人名言的无上威望。

  对于静坐中生殖机能反馈的调整与对治的办法,也很简约而一言难尽。如果然要分心努力于静坐修道的人,最简便而无效的办法就是缩小饮食。甚至,能够短时不食,必然失效。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戒律的根本,并非齐全属于信奉的作用。谚云:“饱暖思YIN欲,温饱发盗心。”切实不是无因的。不过减食与不食烟火,也并不是简略易行的事,假如不明其理而不知使用之妙,因而而害了胃病,则得失相当,不关我之言不在先也。

  第三反馈——背部与肩胛的反馈

  在静坐的进程中,觉得背部或肩胛局部有了胀痛,或许有神经压缩等景象。它的起因尽管很多,演绎起来,能够用两个起因包含它的要点:一是气机循督脉——“脊髓”中枢神经回升的必定景象;一是生理病态的反馈。再为别离阐明如次:

  (一)病态的反馈:这是指个别体弱有病或年轻的人,他们在修习静坐时的景象。所谓体弱有病,包含肺病、胃病、肝脏、心脏等等外脏的病症,或许病根隐而未发。假如是有这些病症的人,当他练习静坐达到某一阶段时,就会觉得到背部胀痛犹如重压,腰软乏力或有疼痛等觉得。甚至还有背部神经抽搐痉挛等的景象;或许觉得在肩凝两边肩膀连带后脑的背部,有强硬好受的感触;或许胀痛得挥汗如雨,或冷、或热。

  假如有了上述这些情景,首先必需理解这不是静坐出了故障,由于静坐只是劳动的形式之一,一集体和植物,绝不会因劳动而发生故障的。这是证实本人生理上曾经有了埋伏性的疾病之反馈,是值得庆幸的事。由于不经静坐的检验,你还不晓得本人身材曾经有病。而且本人可能觉得到有病痛,正是体能收回自我医治的效用,并非是不可救药,到达无药可救的境地,例如一集体受了伤,而不觉得伤处的疼痛,那就是伤势重大的信号。假如伤势稍好,便会觉得到疼痛。又如患了感冒的人,当感冒病菌尚埋伏在内时,还无感冒的征兆,假如收回感冒的景象来了,这便是感冒已较加重了。因而在静坐的进程中,有了这些景象,便须重视医药的医治,以配合静坐,只有具备动摇的信心,渡过了这些难关,便天然而然的急转直下了。

  (二)气机的反馈:假如是失常衰弱的身材,通过了以前所讲的第一反馈、第二反馈之后,便天然而然会达到背部和肩胛局部产生胀剌的觉得。甚至如同有一样货色或一股力气在流动,只是很难向上冲举。而且本人的认识也会发生潜在的希图,如同感觉必需要冲过来才会轻松欢快,这种景象在丹道的观点里便叫它为“河车”转到“夹脊”的一关,是买通督脉的进程景象。理论上,这是阳气开端达到“还阳穴”的阶段,假如不能把心念抓紧,不能做到浑然“忘身“的意境,它就愈来愈有压力,换言之,每逢这种情景,你的留神力愈会向背部集中,天然而然想意图识假想的力气帮忙它向上推动,由于留神力的更加集中,反而使脑神经、胃神经更加缓和。甚至过火使劲,会使心脏膨胀、更会减少背部胀痛的感触,有些学习道家某些丹法的人,意图去“导引”它过关,或许“以意驭气”,观想“河车”的运行,配合深长微细的呼吸,以六六三十六次的深呼吸,或以九九之数的呼吸频数,当做配合大小周天的观点,或许配合内功静止,或用瑜伽体功等办法疏导它过头,尽管也可收到一时的成果,如同俨然有物经过“夹脊”而上冲“玉枕”,然而毕竟都非到底,而只是属于心思的力气,扭转了生理觉得的作用,并非真是气机经过“夹脊”的实在境界。

  假如可能做到浑然“忘身”,或许使用智力而抛舍觉得的作用,只是一味沉静有为、期待它的空虚,它便会像接触电机的开关一样,嗒的一下,释然松弛,进入心情恍然大悟、精力特地充分旺盛的境界,倘若平时是勾腰驼背的人(受过内伤或生来如此的另当别论)到了那个时分,他就会天然而然的挺直腰干,倒闭胸膛,呼吸顺畅,胃口开爽。不过,往往因而而精力太过旺盛,不大容易睡眠,但一般个别人,都有定的睡眠的惯性,到此反而把它当做失眠的病态,心思更加恐慌,那就南辕北辙,无从说起了。

  第四反馈——头部的反馈

  讲到头部与静坐进程的反馈,它比其余各局部都较为简单。从中国传统的医学观点来讲,“头为诸阳之首”,所以它的作用也更大。在丹道家的观点来说,它包含了后脑的“玉枕”关,与头顶的“泥坦”关,都是很重要的局部。从古代医学的观点来说,它与小脑神经、大脑神经,以及“间脑”与“脑下垂体”等组织无关,相当简单,而且它与五官的神经细胞,都有亲密间接的关联。因而修习静坐的人,经常到此而产生重大的成绩,个别世俗所谓的“走火火魔”,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出了成绩。当初为了解说的不便,把它就部位作三个步骤的合成,(一)后脑(玉枕);(二)前脑;(三)间脑。

  后脑的反馈:在修习静坐的进程中,除非既空守寂,或静默深思之辈,只把心思认识的比拟平静的情况当作静坐的效用,那就无从做进一步的讨论。否则,静坐的时间愈久,必定会惹起生理的反馈,等到生理气机的反馈通过肾脏、腰、背当前,它就天然而然的会回升到后脑阶段。当这有形无质的气机达到后脑(玉枕)的时分,最为一般的反馈,便是觉得神志不太清明,有点昏昏沉沉,进入似睡非睡的形态。在佛家修习“止观”或“禅定”的立场便叫这种景象作“昏沉”。是修道的阻碍之一。在道家某些丹法的立场来说,也有误认这是“浑沌”或“坐忘”的境界(其实是类似“浑沌”与“坐忘”的状况,并非实在。)由于道家是依身起修,首先偏重在生理上的生命能作动手的法门,所以以为这种景象是“养生”的妙境,这不能说是齐全谬误的观点。佛家是从心性动手,一下子便想抛开“身见”而间接进入性灵的畛域,所以但凡“昏沉”或“散乱”障碍了性灵清明自由的景象,通通需要扬弃。因而便以为它是障道的因缘。假如认清了原理和准则,佛道两家对静坐进程的异同,都不是“是非”的重点,只是所取的动手办法,各有不同的初步目标而已。其实无论佛道两家如何的不同,一集体,总离不开身心的互相关系和身心的互相影响。即便不重视身材,但当你进入静定的境界,依然还离不开此身的作用,还须凭仗此身,而后能力突破这个躯壳樊笼的解放。因而宋元当前的道家关于依身起修的实践便有“借假修真”的说法了。

  当气机进升到后脑而出现浑然昏昧的形态时,假如是膂力有余或身心疲乏的人,他就会垂垂欲睡,甚至,连带膂力也不能反对静坐的姿态了。这种情景,应该是脑部的“氧气”有余,等于人在疲劳欲睡时,就天然而然要打呵欠一样的情景。倘使不是膂力有余,由于气机回升到后脑的关系。当他在似睡非睡的境界中,最容易惹起的景象,首先便是眼前昏昧,一片无明,慢慢的会进入似梦非梦的光景,犹如昏黄隐约的形态。这便是由后脑神经影响到眼神经的反馈关系。许多人在这种形态中,便会像梦中见物一样,在昏苏醒迷中,看见许多事件和影像,可喜可恶的,可怖可悲的,种种情景因人而异。它配合了下认识(佛家唯识学中所说的独影认识)的作用,便会惹起许多心思和苏醒当前思维观点的种种变动,个别人所谓“入魔”,或许真的有了成绩,都是出在这个阶段。其中变动状况,十分简单,它和一集体平时的智慧、思维、共性、心思、生理等,都有互相因果的亲密关系。假如没有真正的明师领导,或许不足自信、不足健全的明智与正确的思维,切实很容易走入岔路。

  倘使理解了这些情理过后便不理睬这些景象,由于过了光明的夜里,肯定就会破晓。那么,只有通过这一阶段,便会稍觉苏醒。或许眼前出现点点的星火之光。或如萤火,或如钩链。或许有各种不同的光色。它都与本人外部生理的衰弱无关,所以才会呈现在“内视”的境界外面。(至于何以会有这些光景景象的呈现,其中原理切实不太简略,当前再说。)可是个别静坐的人,大都到此便天然而然地会想下坐,或许腿麻身僵而无奈反对了。

  假如是身材外部并不实在衰弱,或许头脑与五官局部已有病根潜在,或许如西医所讲“上焦”有火(发火),或胃部消化不良,以及其余肠胃病与各种轻重病症的关系,也能够因而而出现眼角膜发红,或耳鸣、耳塞等仿佛是病的景象。假如是牙齿有病的,很能够便有牙痛或牙齿波动等情况呈现。假如是有感冒埋伏在内,或许其余起因,也能够会在淋巴腺类似发炎,或许头脑神经疼痛,或前后脑神经疼痛等症状产生。但千万要记住这不是由于静坐而带给你吉祥的故障,切实是由于早已有病根在内,通过静坐而促使它的发现。换言之,这是由于静坐的关系,促使本人外在的体能产生自我医治的效用,假如持之有恒,再配合医药的医治,必定可使本人复原相对的衰弱,因而,自古学道的人,常常都必需对医理有所心得。

 

五明学佛网 禅宗 禅宗典藏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佛理禅机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