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白毫观修法述要


2015/5/23    热度:902   

净土宗修持法门有持名、观想、观像、实相的四种方法,其中以持名最为普遍,而智慧较高者,亦有融实相念佛於持名之中——即持名即实相之双融。但因为净土观门境细之故,使历史上许多净业行人由斯得证三昧的妙观之门,在目前已少有人间津了,甚者因不知净土法门之广大精微,於念佛不得力时,却往往弃净土而行他径,如求密、禅诸乘,可又因不得旨,未能专一深入,致使枉费工夫。此乃未知识家珍而弃家出走者,实可悲叹矣。

今因见净土行人如此流浪,故撰(白毫观法)一文,旨在提倡净土妙观,使净业行人识取家珍,依法行持,即生获证三昧,临终往生乐邦,方不负佛恩与自己的一期信愿!

一、为甚么要修观

许多人认为净土宗,只要念佛名号即可,修观是杂用心,不利专一而行。当然,净土宗持名念佛是最方便最易修的大众化的行门,现在持名的人很多、很普遍,其中不乏得证念佛三昧之益者,但除四句洪名的功德妙能外,也同样不能忽视同是释迦佛说的十六观法。因为所念者乃佛之名号,所观者为佛之身,名号之持属於耳根圆通,而观佛净土乃是意根之修,故人道法径有别,双兼而修,或专一而持,均可以证三昧而往生净上。特别是根器较利而於持名一途久难得益者,即可专修净土观法,必获大利益。

因为修观是依托净土佛境的,故先以妄心托境而成初步清净,再转妄心越对待而成三昧之证,於修习时即有转尘劳烦恼为净土清净之功,如能悉心体会,深入修持,必能得证「身在娑婆,神栖净土」之法乐。

况且目前密宗流行,许多念佛人改修密宗的月轮观等,如弃净土念佛之行,转修他法,不如兼修本宗的观法,使观念一致,心境相应,速证三昧。

又者,有些修净土者,因缺乏现生的证验而生退却,有的以禅理为逍遥之乐,有的练气功求长寿健身之效,殊不知净土乃末法时代唯一出苦捷径,证道妙法,如不依此而修,终是路途往返,难至归家稳坐,圆证不退。试看彻悟禅师等历史上许多禅者,末後一着,都导归净土;昙鸾大师初得仙经十卷,因阅《观经》而悟为真长生之法,我们岂能因小失大,自丧光阴?要获得即生对道的证验并不难,净土观门自有胜妙之功能,其中功德三昧之乐,不亲证者,焉得知晓?

二、为甚么要专观白毫

在《观经》中,佛说有落日、悬鼓、大水结冰、琉璃宝地,七重行树,八功德水,总观依报以及佛住空中,莲花宝座、像观等观境,而白毫一相仅为真身观中阿弥陀佛三十二相中的一相。那么,为甚么不依次第而观,而专修白毫呢?因为白毫具有与其他观境不同的殊妙功德,如《观佛三昧海经》中说:

佛初生时,毫长五尺,苦行时,长一丈四尺,得佛时,长一丈五尺。

因此,白毫之相是佛功德成就的象徵。白毫如白色的琉璃筒,内外清净,象徵着一切俱空,而在空中,映现出佛从初发心开始,到中间的种种修行,种种相貌,乃至佛一次次地入涅盘的一切功德。因此,具有妙假的功能。白毫在二眉之间,则表示中道不二的真常之德。白毫相的柔软表示涅盘的绝待之乐,卷舒自在表示绝待我,白色表示真净之体,白毫放出光明破一切暗,表示中道能生智慧;此光照此土他土,表示自觉觉他的妙行。佛在说《法华经》之前,是先放白毫光,引起众人求无上妙道之心,故有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之大法传世。

佛在《观经》中也明显阐释说:

……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可见,白毫不仅具有上述的功德,而且专修白毫一观,到成就时,「八万四千相好,以及十方无量诸佛,均能二於清净心中开显」,更妙的是,还能得到诸佛现前授记,与法华诸弟子受佛之记相同,可谓是末法时代最殊妙的法门了,此不仅仅是具备了净土即生与往生的二大利益,且能包融禅、密、天台各宗的道验(因为白毫的单一色仿妙光明,容易开发本性妙慧,成就三味故),所以佛在《观经》中开示说:「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而後慈云忏主、兴教大师等也都力倡白毫观,为的也就是使净土行人早证三昧,成就净业。

三、白毫观的基本修法

布置一间净室,西面安立一尊阿弥陀佛庄严圣像,并供《观无量寿经》一卷,其他供果香灯,可随喜方便供养。一日安排一次至二次修观,其余时间应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专礼阿弥陀佛,初期阶段也可从加修(大悲咒)、(阿弥陀佛心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等。

在规定时间内正修观想前,应在心中存想三宝,以求慈悲加持,礼佛之後,恭敬地跪在佛前,心中应恳切默默发如下大愿:

我与法界一切众生以及诸佛、菩萨的性体本来不二,但我与众生在迷,诸佛已悟,我今修白毫观法,愿普为法界众生,求生安养净土。

发愿之後,再礼佛三拜,然後绕佛数匝,心中默持佛号,待气息已平,慢慢地坐於座上,调和身、息、心,使身心均感安详和顺,即可进入正观的修习。

正观修习简单地分为五个层次,由於境细之故,难以用文字详述,所以其中微细境相及其过程,全凭修持者自己去体会,如能得善知识亲临指导,则进步更为稳速。

现将修法略述如下:

㈠、第一层观想

调和结束後,手结法界定印,心中先持阿弥陀佛名号片刻,心念已经收摄後,即放下名号,以视觉的直线平行的虚空中,观想一尊阿弥陀佛丈六金身立於莲花之上。初观时以净室所供的佛像作观境,即观像中佛立於虚空中,到了观想分明时,此像渐渐化大,愈显庄严,成丈六的立体型的真金色的佛三十二相,并各相好一一清楚,明了现前。此时再无身心世界,一切均已放下,唯此所观之佛相庄严,常住虚空之中。

第一层的观想,不论经过多少次的修习,一直到佛相明了现前时,方可转入第二层的白毫观法中去。

㈡、第二层观想

佛三十二相既已观成,即可进修白毫妙观了。入座之後,先观丈六金身,完全显现时,把心念集中於佛的两眉之间,观想有一珂雪一般洁白色的微妙毫相,长约一丈五尺,周围五寸,白毫的外表有八个棱面,二棱面均发出光明。白毫的内部是虚通透明,而此白毫又是以眉间为中心,向右方成旋转之型,其微妙的光明照耀着阿弥陀佛的金色圣容,二面相清楚分明,莹净明澈。

对上述的白毫之相,有了总体的理解後,即可在观想时慢慢出现其相,并逐渐清楚分明,此时应把心念住在白毫之相中,不使偏离,并把阿弥陀佛金身虚化,似有非有一般,而心念的重心就坚固地住在白毫之中,不使移转。如此久久修习,心念渐得明了,妄想皆歇,寂静之中,获得清净的法乐。但因心有所住,仍不离实有之执,故无法超越对待之相,所以应进趣第三层的无住之修了。

㈢、第三层观想

每次座中修习时,白毫光明明了现前,自觉清净轻安。此时应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感觉也是意识分别作用。因此,能观之心本空,所观之境亦无,既不住於心,也不住境,如镜中像、水中月,如梦如幻。如此在细心中作意思惟,就能遣除实有之执,心念便不落在幻妄的知见中,不再随境迁流,也不被感觉牵着走,而是正在明了观想之时,心中了无一法当情,无住生心,於是即人於真实的妙观之门了。除妄是一种善巧方便,不可以善巧方便为真实,故在破执之後,还应进入第四层的中道真境。

㈣、第四层观想

虽在上法中了知心境是空,但不妨在此空中方便起於妙假之观,所以不取断灭偏滞之空为真实,心中仍然明了现前即空的白毫妙相,而不留一丝分别执取,如此久久修习,心念愈空,境相也愈妙,在层层体入之际,忽然在因缘时节成熟之时,空假双亡,心境顿绝,灵妙的实相真境、法界的中道之性,完全显现,此刻即证入了不可思议的三昧正定法界。证三昧後,便得真实受用,而有第五层的不思议境界出现。

㈤、第五层观想

修持者,初证三昧後,仍须修观用功,以期保护不退,并不可随便示人,而依然进修不怠。如果久久不退,当於正定之中,阿弥陀佛胜应身的八万四千相好庄严,自然一一开显,亲见阿弥陀佛胜应之身现前,并见十方无量诸佛现前授记,成就微妙功德。因为安住三昧故,虽见诸佛现前,仍无住着,不生情想。而於自心灵妙之用,了达如空花幻影,去住自由,无碍自在!

以上五层次第的修习方法,各人的进程可能不一致,但其中最关键的是,切不可执着境界,否则,即有入偏的危险,因此,还须明白一心三观的道理,以符合正观法要。

四、一心三观的法义

修习白毫观的关键是甚么?元代天台宗兴教大师在《净土境观要门》中提出了修观过程中的关键要诀:

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绝了无踪!

白毫相是我们用功时所观的境,此境乃一念心中所现,故是妙假,因一即一切故;了了分明照此白毫相的是一念能观之心,这即妄即真的第六意识心,正观此明_了的白毫相对,不起分别执着,不着境相所染,故即观之时,其心本空;而正空其心而照其境时,两边皆无所住,不住也不住,於是便双亡此空假二边的微细分别心相,顿了无心,中道直显,迥绝根尘的一切相对痕迹,一体法界,灵明不昧,此即是修观进入的三昧境界。兴教大师又在《净土境观要门》中详细阐释了修一心三观的次第过程:

如观白毫,一心一意,专想不移,了了分明;能了此境,具足万法。

此相为从我身得?为从我心得?佛不从我身得,不从我心得;不从我心得佛心,不从我心得佛色。何者?若是心,佛无心,若是色,佛无色,不可以色心求三菩提。所观之境既空,能观之观亦寂,能所俱亡,不落情想。

空虽不可得,随念即见。如镜照面,像现其中。又如比丘观骨起种种光,此无持来者,亦无有此骨,皆意作耳。悉如幻化假,佛本不曾来,我无所至,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则痴,无想是泥洹(涅盘),是法不可示,皆念想所为,设有念亦无所有耳!

初观白毫时一心一意,专注其中,是摄心归一的第一步方法。进一步了达此境本空,不生住着,则解脱了对境实执的系缚,境既空,则能观之心自然不立,寂然清净。如此修习便能进入三昧正定的境界。

一境中具真、俗、中的三谛与一心中的空、假、中三观,是天台观修的妙旨,而如此妙旨全在修者了达其义,善巧应用,使正观之时,趣入正定。所以当正修之时,三观应该是同时的,如能体一心三观,就能顿了实相真境,因此,兴教大师又阐释圆顿妙旨说:

了了通达,不为境所染,亡假也;了了通达,不为智所净:亡空也;

非染非净,境观双绝,能所顿亡,即是中道,何有前後耶?

由此可知,当我们在修观之时,体达此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了不可得,即是一空一切空,中假皆空的三观俱空妙旨;如在修观之时,体达此所观之境宛然,能观之心明澈,即是一假一切假,中空皆假的三观俱假妙旨;若於正修之时,趣人空假双亡,同时又双照空假,无前无後的不二真际时,即是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的三观俱中妙旨。证悟圆融三观之时,无量功德於中开显,净土修证之道,也自然获得成就,而自利利他的妙用,於三昧的不可思议中,可自在运用於无尽也!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