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苏法师:本愿念佛讲话(4)
2015/5/23 热度:342
(二种深信)信受本愿,归根结底,都逃不出善导大师的两种决定深信。善导大师,把一个信心分成两方面说明:机之深信和法之深信,这两点是一体成就的。 什么叫“机之深信”呢?“机”就是我们的根机,是我们众生对自己是个恶机的体认; 什么叫“法之深信”呢?“法”就是弥陀的救度,就是弥陀的本愿力,法深信是对弥陀救度的信心。 这两点是一体的,不分的,就象硬币一样,一个正面,一个反面,正面和反面是一体的,硬币不可能有正面、没有反面,或有反面、没有正面。 那么,善导大师说了哪两种深信呢? 一者,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机之深信)第一,“机之深信”,深信自己是轮转三界的罪恶生死凡夫。 我们很多人都说:“哎,你要自信呐!”意思是说:“你要相信,你很有本事,相信你很有能力、很有毅力,你一定能够往生,你有这个修行。” 这个是不对的,善导大师不是这样说的,善导大师说:相信我们自己呀,毫无能力,只有罪过,必定轮回,必定堕落,“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现下、念念之间都是如此,是罪恶生死凡夫,是毫无办法的,当下就是罪恶,念念之间都不清净,都是贪嗔痴的烦恼。 起心动念、我执我见,本来就是烦恼之根。任何凡夫脱离不了这些,念念之间都如是啊。 “无始劫来,常没常流转”,过去无量大劫以来,虽然修行过佛法、值遇过诸佛,可是都在流转。我们是一切法都修不成之人,一直在三界里边沉没、流转、飘荡,向未来看,是无有出离之缘。象我们这样的人,除了弥陀本愿之外,决定没有出离的机会,连这样的缘都不存在,没有这个可能性,“无有出离之缘”,那就彻底绝望了。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 定得往生。 (法之深信)第二,“法之深信”,对法的深信,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四十八愿已经成就了,第十八愿尤其是弥陀救度众生的本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不能救度你,我就不成佛!你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你还怀疑?我再告诉你一遍,我成佛了,我要不能救度你,我就不成佛!总而言之,我要救度你,因为我已经成佛了,毫无疑问!” 这是个绝对的名号,所以,众生任何的情见,在名号面前,在南无阿弥陀佛大智慧火面前,都烧得是荡然无存,那么,就没有自我计较和分别在里面,如果你非要计较、分别,边地去往生,再计较、分别,那,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所以,“无疑无虑,乘彼愿力”,这“无疑无虑”非常有意义。 我们往往有疑惑、有顾虑,比如说:“我有这样的罪过,能往生吗?”这是一个顾虑呀;“万一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助念怎么办?”这也是个顾虑呀;“万一到时候,业障现前,没有顺缘怎么办?”等等等等,都是顾虑,顾虑就是怀疑,怀疑说:“阿弥陀佛大概救不了我吧。” 阿弥陀佛说啊:“无疑无虑,任何情况下,放心大胆,正念直来,就这样就来,我就抱着你了,就拥抱你了,就救度你了,现在就要救度你,现在我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不到临终是南无阿弥陀佛。” 这样叫“无疑无虑”。 无论如何,无论有多少恶业烦恼,弥陀本愿要救度我。 就是我这样的家伙,弥陀要救度我,所以,就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我即使再罪业滔天、即使再妄念不断、再如何的不能修行,弥陀的救度永不改变,所以,我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念佛,就叫做本愿的念佛。 往生是决定下来的,这样叫做“乘彼愿力”呀,那不然怎么叫“乘彼愿力”呢? 前边说“大概能往生”,后边说:“象我这样,可能不行吧!”刚上船,又下来了。你上去嘛!象这样上去,能往生!不怕!──不是我们自己能往生啊,弥陀说:“你不来往生,我不成佛!”难道弥陀有虚愿吗?难道弥陀会讲假话吗?所以,毫无疑问,是决定可以到极乐世界去的。真是大愿不可思议! 这就是他力的不可思议,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力的。你自己在想啊,都是虚妄,想一切都是虚妄,毫无意义。 善导大师的两种深信是一体的,机之深信和法之深信是一回事,所以说,信机即是信法,不信机即不可能信法。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还不错的人,这两种深信里边,要多看看第一种深信,要知道啊,你不是那个了不起的人,你是这个五浊恶世的凡夫,是娑婆世界的罪恶种子,是个必下地狱之人,是一个“无始劫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之人,是罪恶生死凡夫。多多地读这第一种深信,骄慢的心就会放下了,经典里说: 骄慢弊懈怠,难信如是法。 骄慢的心放下,就能仰凭弥陀的本愿。 还有一种人,“哎呀,不行啊,我罪业大,修行差。”那你多看看第二种深信,“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也就欢喜啦。 所以,不论对什么人,这两种深信,都起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决定使我们都能往生去。 这两种深信是净土宗的纲要,说来说去,都跑不出这两种深信,如果没有建立起这两种深信,那和本愿就不相应了。 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彻底圆明的大法镜面前,众生一切的烦恼恶业彻底彰显无余。如果你还没看见,那是你还没站到镜子面前,人家说你脸上脏,你自己不知道。在镜子面前才能看到:哎,这儿也脏、那儿也脏。 令我们感动的是,善导大师既然讲这样的话,他自己肯定也是抱有这样的信心,不然他不是骗人吗?善导大师也说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仰承弥陀愿力去往生,我们当然是哑口无言了。 昙鸾大师说:“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造出的恶业,使得我们堕入六道,到三涂去轮转。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边,再三恳切地叮咛我们,三界是虚伪相,是颠倒相,是轮回相,是无穷相。 我们就身处三界里边,三界是什么特色呢?就是虚伪,就是颠倒,就是无穷的轮回,那么,这样的众生,当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真实,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德,有的不过是些有漏的人天善果,即使如此啊,得到的非常少,丢失的却非常多。 祖师透彻地看到我们的内心了:我们是没有办法了!亲鸾大师,说自己是“必堕地狱之人”: 任何法门都修不成的人,地狱是一定的故乡。 “象我这样的人,是一定要下地狱的,可是弥陀他要救度我。” 这些话,不是说祖师都谦虚呀,祖师是对我们内心的污垢和黑暗、无明,做了深刻的剖析。 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认为自己还不错。 我们穷此一生修学佛法,根本目的不过是为了了脱生死。对了脱生死,佛也说得很清楚了:在此末法年代,只有净土法门最稳当、最彻底。象我们这样的人,别的法门都修行不了,所以,就选择了净土法门。在净土法门里边,最彻底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愿的根本心髓就是信心,所以,我们千听闻、万听闻,不过是为了获得弥陀救度的真实信心,这真实信心也不过是弥陀的名号,名号的功德使我们往生决定,我们参学佛法,到此就得了一个结果了,内心才安住了。 我们不要糊糊涂涂、昏昏扰扰地过日子,甚至也有人说:“弥陀无论如何都要救我啊,所以,我就随便了。”不是这么一回事情。 弥陀无论如何要救度众生,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众生要去领受弥陀的救度。领受弥陀救度的人,在内心必然产生和原来不同的觉受,这是阿弥陀佛触光柔软愿发挥的作用,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耀了我们,使我们恶劣的众生内心变得柔软,柔软就是惭愧呀、忏悔呀、感恩呐、欢喜呀等等,这样的心情自然会产生出来,我们对弥陀就会有报恩之心,对众生就会有怜悯之心。虽然自己的能力做不到,但这样的心情会经常产生出来,也不会再那么刚强、傲慢了。 领受到弥陀的本愿救度,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自己从悬崖向下沉堕的时候,被弥陀拦空抱起来;在海里淹得要死的时候,被弥陀跳下海抱起来。这样,我们才感谢弥陀的救度啊,并不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修行人,如果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修行人,大家听闻了这个法门,也不会相应,就会觉得:这个师父讲得不对头,最起码,我不能信受这个法,我要去修行,我要去开大悟,我要去做祖师。 我又想起照广师讲的话:“祖师都留给别人当了,我当什么?我就做傻瓜。”他们都愿意做祖师,就让他们做,我就做傻瓜好了,让阿弥陀佛救度去了。 人家问照广师:“怎么才能被弥陀救度啊?” (上当心)他说:“只要这个愚痴的笨蛋,有一个上当的心就够啦。” 最简单了,你要不上当,弥陀还不高兴呢,就要你上当!弥陀要你往生,叫你服从,跟你讲什么,你听他的话,你归命、服从,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我们这愚痴的笨蛋,弥陀让我去,我就去!他让我归命,我就归命!根本没有自己的计度。 人家又问照广师:“为什么这样就算靠上弥陀了?” “为什么?为什么?问那么多为什么干什么?为什么就下地狱!” 弥陀要救度你呀,这都是不可思议呀,弥陀要救度你,没有什么为什么。 这样信心感受的法语非常透彻,也非常到底,直接跟弥陀就相应了。 (问:)“如何理解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事事无碍法界?” 事法界、理法界是华严经所讲,在一花一叶里边,可以显现诸佛的无量国土;理法界乃是佛的一真法界,它通过任何的事相而表现出来,事和理是无碍的。可是,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都是一些名词,你懂了,也没有意思:说一朵花,就有华藏世界在里边,你怎么看得出来?没有意思啊! 我们就知道: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就好啦,就知道西方十万亿国土,有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他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对了。 事无碍、理无碍,是指事里面含有这样的理,同时,事事无碍,小可以容大,少可以容多,如果想研究,可以看华严宗的十玄门。 如果从弥陀本愿的角度来讲,那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名号独称为尊,它既是事,也是理。弥陀的本愿名号是救度我们的一个事实,“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不能救度你呢,我就不成佛,我已经成了佛了,这是一个不可改转的事实!” 这句名号本身也是救度众生的根本原理,我们也是靠这句名号去往生极乐世界。由于这句名号的救度,在我们生活当中任何的点点滴滴,烦恼也好、痛苦也好,都沾染上了佛恩的色彩,所以,就成了一味的佛恩,在这个时候,就更加欢喜踊跃地称念佛名,事也好、理也好,都归向了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无论如何都是这样领受佛的救度的。 (问:)“靠他力念佛,求生净土,于‘无住生心’怎么圆解?”无需圆解,法门不同故。净土念佛法门是往生彼土成佛之教,属于有门;“无住生心”是《金刚经》此土证悟圣果之教,又属空门。 这个问题提出来,与他力念佛有所差别,我们并不是“靠”他力念佛去“求”生净土,这个无所谓靠、无所谓不靠,无所谓求、也无所谓不求。因为弥陀不可思议的誓愿要救度我们,这样我们就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念佛既然讲是他力的,就不存在用自己的力量去靠,如何如何去靠,你要自力去靠?弥陀要救度你,就这样就能救度你了,放下就好了,你就是放不下,“就这样就救度你!”你非要说“我要怎么样啊?” 我又想起了一则公案,龙德法师曾经告诉一位老太太:“你呀,就这样就可以得救了。”老太太说:“啊?我已经到了照这个样子就可以得救的程度了吗?”龙德法师告诉她说啊:“不是‘照这个样子就可以得救’,是‘就这样就可以得救’了,别改变自己。”这位老太太当下就领受了,欢喜得不得了,“哎呀,难得可贵的佛恩呐!就我这个样子就得救了。” 如果说“照这个样子”,还有一个目标,还有一个判断,还有一个攀缘,“就是这个样子,别改变自己。”就是哪个样子?就是你坐在这个地方,糊里糊涂的,阿弥陀佛就救度你!“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啊。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心领神会的事情,比如这位居士说“靠他力念佛”,做为一个方法,“我以前是靠自力念佛,现在我改了,我改成靠他力念佛。”那个就不对了,不是这样的心态。 由于南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誓愿的力量,使得我们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说了:“众生若不往生,我不成佛!”所以,我们的往生毫无问题,这句名号就代表了我们的往生都已经成就了,如果没有成就,怎么会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呢?所以,毫无疑问呐,往生是已经成就之事啊,所以,就“太感谢了,南无阿弥陀佛,感谢你救了我,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也好,拜佛也好,见了佛像也好,都是感谢的心情。想到极乐世界,知道:那个地方,是为我往生所成就的处所啊,“南无阿弥陀佛”是为我往生所成就的名号啊,“南无阿弥陀佛”是为我往生所成就的佛体呀,毫无疑问,见佛、闻佛名号、了知极乐世界都是往生决定,以这样的心情念佛,叫他力念佛。 所以,这个“求生净土”啊,也可以说“求生净土”,但这里面也没有“求”了,因为弥陀要让我们去往生。 有人问一位信心念佛人:“你现在是不是很愿意去往生极乐世界呀?” 他说:“其实,我也没有这样很急迫的心情啊,我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大悲的弥陀,他一定要救我,那我就不妨让他拯救一番吧,他要救我,就让他拯救一番吧,弥陀苦苦地要救度我,说我不往生,他就不成佛,一直哀求,让我去往生,是他求我去往生,在第十八愿里说:‘十方众生,你要来往生,你要不来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欲生我国,欲生我国!’啊,弥陀这样地求我去往生,那我就毫无条件地顺从吧。” 所以,“求生净土”乃是弥陀在呼唤众生,乃是弥陀要求十方众生去往生的。我们的心被弥陀的呼唤所感动之后,也发出这样的一念:“哎呀,那我愿意去往生吧!我来念佛吧!”这样的心情就是真实的,念出了“南无阿弥陀佛”,在此一念之间呢,往生之业就已成办了,还有什么求生不求生呢?没有了! 象我们来到这座大殿一样,如果我们走在半路上,我们会说:“哎呀,我要到大殿去呀!”有“求”的观念。现在,我们在这个大殿里头,就不会这样想了,因为我们本来就在这个地方坐着。 我们如果没有信受佛的本愿,会说要“求生净土”。可是弥陀的本愿本来就要救我呀,我一念之间就上了弥陀本愿的大愿船,还有什么求不求啊?本来就在南无阿弥陀佛的怀抱当中,他就要救度我呀,他如果不能救度我,就不成佛了,所以,我就很安稳了。因为,上了船的人,就不说再上船,已经到了此地,就不说还要到此地了,如果说要求生净土的话,当然还是在二十愿的念佛,仍然是有疑惑心,跟南无阿弥陀佛仍然还是有距离,这样的心,还是要不断听闻佛法,把它破除掉。 至于讲“无住生心”,是《金刚经》里的话,我也不了解《金刚经》。从净土法门来说呢,任何的法、任何的烦恼也无所住,因为有弥陀的本愿救度,所以,烦恼无所住,生出念佛心,就是无住生心。生出的心,也不过是生出这句名号,我们的任何烦恼、恶业都不能成为障碍,这样去理解佛的无碍光就好了。 这位老菩萨问:要如何圆解。其实,佛法所说的圆解,并不是要我们凡夫去故意拼凑,“我读了很多经书,然后故意把它们拼过来。”不是这样子的,如果你是一个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已经大开圆解了,或者你修行开悟了,那自然而然,一切的佛法都可以从你内心流现出来,你讲出来的话都会符合正道,都会符合正法,这个不需要你故意去拼凑。如果说你没有这样的智慧的话,你圆解也圆解不了,因为佛法本来就圆,你再加一个圆的话,就变成障碍了。不是说你怎么把它圆解起来,“哦!如是如是,怎样怎样……”都没有必要,你就站在你这个位子就很好了,你可以老老实实地说:“哎呀,这个我都不懂,《华严》呐、《金刚》啊,我都不懂,但是我知道,南无阿弥陀佛一定能救度我!”有这句话,就圆满了,不需要你再圆解,“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来就圆解了。 (4-2) 昨天,也有一位居士谈到中道不中道。什么叫中道?佛讲中道,佛的名号还不中道吗?佛是最讲中道的,佛的名号当然是最圆满的中道了,这就是佛的中道实相──没什么好讲的。如果佛的名号都不中道,他不骗你了吗?南无阿弥陀佛要救度你,不谈什么“中”,也不谈什么“边”,他就是要救度你。能领受弥陀的本愿名号,一切的佛法在你内心都活动起来了。 你虽然是无智之人,可是能够潜通佛智,因为明信佛智之人,能暗合道妙、潜通佛智,所以,讲出来都是弥陀的本愿救度,当然是决无错谬的,十方诸佛都要赞叹:“哎呀,这样的众生是一朵大白莲花,这样的众生是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平等的人,这样的众生也是我护念的对象。”为什么?你是一个明信佛智的人哪,是一个决定要成佛的人哪,当然是要护念呐!这就不可思议啦。阿弥陀佛和十方诸佛给予我们这么崇高的荣誉,都颁发荣誉证书给我们了。 可是,我们还嫌弃,还不要,还要去学别的东西!那只能等你撞得头破血流、皮开肉绽,最后实在是毫无办法了,只好乖乖地跑来,还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啊。临行送君无多字,一句弥陀做大舟。 还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来救度你,到这个时候已经是撞得焦头烂额了。众生就是这样,撞来撞去。对我们恶世凡夫来讲,一切的法门撞过去,都是一扇钢门,“砰”地撞上去,结果呢…… 有一位同修讲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我一开始出家的时候,希望到山里边静静地修行,然后得到什么样的境界。哎呀,幸好我没得到啊,如果当时就得到了,比如,内心很清净,禅定也很好,那我就碰不到佛的本愿啦。为什么?我就会得少为足啊,就会认为那个就是最深妙的法了。哎呀,幸好我那个时候没得到,太欢喜了,今天被弥陀救度了,太好了!” 所以,我们过去的烦烦恼恼,今天要感谢它们了,太对了。 如果现在有的人念经、念佛、修行,得到一点境界了、得到一点感应了,他就说了:“我学那个法,因为那个法我更相应,我感应得还挺不错的。”那他就不会进入本愿。 就象上楼的比喻一样,一个上楼梯,一个坐电梯:坐电梯的人,没感觉就上楼顶了,不知不觉之间就上楼顶了;而走楼梯的人,他步步之间都有感觉,“你看,我上了一层!上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他如果执着这样的境界呀,不去坐电梯,就太吃亏了,“你看我,自力修行得还不错。” 佛法是要按照佛所教导的去行持,当然,真实行持相应的话,每一步、每一层都有相应的成果,肯定会相应地得到佛法修行的成就──这都是自力的法门。 弥陀的本愿是横超的法门,根本不讲次第,凡夫之人刹那之间可以超越成佛。 元照律师说:“卖酒的、杀猪的以及罪业无边的人,刹那之间可以超越成佛之法,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了,整个宇宙之间、法界之内,找不到比这个更加殊胜的法门了。” 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超越之法,任何的法都不如“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更加殊胜。 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其它的法门,不过说明,那些法门,我们凡夫不能相应,只有弥陀的本愿能救度恶业凡夫,而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正是要告诉我们弥陀的本愿。 (问:)“第十八愿愿文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按此理解,众生已被救度,那地球上,就人口来说,越来越多,怎么能说明已经被救度呢?法藏菩萨成佛已经十劫,没有往生的人倒多了,这不是矛盾吗?应该怎样理解‘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信心领受的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信心领受的人也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昨天也做了这样的比喻:弥陀的救度,是在十劫以前都已经成就了,十劫以来,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于我们众生给予呼唤,不断地向我们展示“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告诉众生:“‘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代表我救度你了,我救度你的功德都在这里边,这就是我救度你的证明啊。”可是,我们众生对这句名号不见不闻,闻如不闻,见如不见。我们内心仍然这样说:“哎,怎么这句名号是救度我了呢?我怎么还在这里呀?”这正是众生的迷惑颠倒。 也正如我们所说的比喻一样,大富长者为了让他的孩子过富乐的生活,才给他挣下了丰富的财产,可是,愚痴的儿子并不知道这就是父亲给他的财产,他不能领受。对父亲来说,他只有不断地告诉儿子:“孩子啊,我所挣下的财产都是你的啊,你不要去受苦啊,不要去受穷啊。”儿子问:“怎么代表父亲救度我了呢?”其实他根本也没有认识这就是他的父亲,正因众生有这样的情见,弥陀才在十劫以来对我们呼唤,唤醒我们这颗疑惑颠倒的心。在我们被唤醒的时刻──真正说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刻──弥陀的正觉才和我们众生发生了相关的作用。如若不然,那就是在弥陀那一方是这样,可是,我们仍然没有得到弥陀的救度。 弥陀的救度已经成就了,得到没得到,是你现在的领受问题了。 比如说,我想摆渡人们到河对岸去,我造好了船,是什么人都可以来乘坐的,我要渡人从此岸到彼岸的心愿已经满足,因为船已经造好了,只要上船,都可以渡过去的。可是,你在岸边不上船,那也不能代表说我的船没造好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已经成就了,你不去信受它,不是说它没有成就,所以,度众生,从佛的一边,决定是已经成就的了,就在六字名号里边,这六字名号是自然而然地度众生。 至于说人口具体上的多和少,这是凡夫的情见。有增有减是凡夫知见,凡夫境界;不增不减是佛知见,是佛境界。所以,依人口的多少来说明弥陀的救度,当然是不足为据的。好比虚空中充满电波,电视频道相应就能收视,不能根据电视机的数量多少说明电波的有无。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向我们不断展示:众生无尽,佛愿无尽;烦恼无尽,慈悲无尽。不可思议的众生界,就有不可思议的弥陀本愿海来救度。 这个只能说明我们自己没有获得真实的信心,在获得真实信心的一刻,就被弥陀所救度了,那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问:)“念佛还用不用念回向偈?” 可以啊。有必要解释一下,回向有自力的回向和他力的回向,我们是用了善导大师的四句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愿以此“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圆满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他的第十七愿、第十八愿说:“我发此大愿,要以此名号成就的功德,平等布施给十方众生,让众生自然发起‘愿生极乐’这样的心情,往生到极乐世界。” 这是弥陀的愿力所回向,这个叫他力的回向。 回向不回向,有多种的状况。 所谓“回向”,是还转一个方向,回转趋向。比如说,有的人一开始求人天福报,我们告诉他:“念佛不是求人天福报的,你应该求生净土啊。”他就转折了,变成求生净土了。然后他又执着说:“我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弥陀,求生净土。”我们再跟他说:“念佛不是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佛,乃是领受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领受阿弥陀佛成就的六字名号的功德,是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的功德回向给我们这样的众生啊。”这样,就从自我执着的方向转到弥陀的救度了,这就完成了根本的回向了。 是弥陀要救度我们,这个叫做他力的回向:由佛的力量所成就的名号,回向给我们众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这是八句的回向偈,自力行者会觉得是我念佛、念菩萨名号的功德、念经的功德,回向给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求往生。 本愿念佛的人不做这样的思惟,本愿念佛的人是这样说的:“愿以此功德”:仍然是名号功德;“庄严佛净土”: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功德,才能圆满地庄严极乐净土。 我们领受这句名号的功德,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才是对极乐世界的庄严。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圣众庄严,往生的人越多,当然那个地方就更加庄严。如果你没有领受六字名号,就不能去往生,那极乐世界就少了你了,你怎么去“庄严佛净土”啊?不是说极乐世界不够漂亮,还要我们去修行,使它庄严呐。而是极乐世界已经圆满成就了,如果我们去往生,就是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一份庄严,如果我们不能去往生,毕竟这句话成为虚妄,所以,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才是真正庄严了佛的净土。 那么,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呢,才叫做“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因为,决定可以成佛了,你就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悲心和愿望,向上能够报尽四重恩:国家恩、父母恩、佛恩、众生恩都能报尽了;向下可以济拔地狱、饿鬼、畜生三涂苦恼的众生。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见是见名号,闻是闻名号,见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人,统统发起愿往生净土的心,叫做“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因为我们闻信“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仅仅这一句佛号,仅仅是合掌,仅仅一称念,仅仅是一念的信心,弥陀都毫无例外地要救度我们,这样,十方众生闻到之后才都愿意去往生。如果说我们一定要修行圆满,要修很多的法门、念很多的经典,要如何如何才能得遂往生的愿望,那么,很多人就不愿意这样去做了。 我们会碰到这样的人,他说:“那不行啊,我现在还有工作,你要如何如何做到这些才能往生,那我要退休之后才能去学佛啊,而且,你修行得那么刻苦,我都不敢学了,象我这样的人,这么差,还有什么资格?极乐世界我是没有份了。”当然就发不起菩提心了。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才能使得他内心产生触动:“哎呀,象我这么一个恶劣的人,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也发起这一念的心:我愿生极乐国。”如此来说,才可以“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念佛众生在此娑婆世界业报之身熄灭之时、迁谢之时,我们无力而终之时,就自自然然地归向弥陀净土,这都是弥陀的愿力使然,所以,这个法门叫做 “不回向法门” ,也叫 “他力回向法门”。 所谓“不回向”,就是说我们众生没有功德回向给诸佛;所谓“他力回向”,乃是弥陀功德回向给我们。大家想想看,到底是我们的功德回向给弥陀呢,还是弥陀的功德回向给我们?这不是非常明显吗?当然是弥陀的功德回向给我们了,我们每天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句名号就是佛的圆满功德回向给我们的,如果连这点都不知道,实在是,实在是……我也说不清楚了,可能执着于自己了。 包括我们念一句佛的名号,都是佛的功德,你念三万遍,也是佛的功德回向给你呀,所以,要全部地接受,就全部地得到。 (问:)“自从闻本愿之后,一直很欢喜,有时走到大街上,也能乐出声来,有些莫名其妙,这是怎么了?” 这个叫“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欢喜什么?欢喜自己的得救。 这个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就是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啊,弥陀的心入了我们的心,使得我们会自自然然地念出佛号来,这就是不可思议。 (问:)“六度万行不是往生正因,还要不要做了?” 大乘经典,多赞六度万行,但未法众生,无一能堪。所以佛才特别慈悲为我等极恶之人开出净土一法,无论善恶,但凭如来愿力决定往生。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往生正因,独在信心。余之善行,随力而为,但知道不是往生正因;虽知不是往生正因,也当尽力而为,因为被弥陀救度,心常欢喜,想报佛恩之故,又是做人本份,佛弟子的本份。 所以说: 出世之法,但凭本愿;世间之法,勉力行善。 虽行善,要知我实非善人,心常谦下,唯凭如来愿力往生,知自己善业不可凭;若不能行善,更当起惭愧心,知我恶业深重,烦恼炽盛,若非本愿救度,直堕地狱无疑,如是一向专念弥陀,一心唯凭弥陀。 (问:)“请重点讲一下:信愿念佛后,怎样对待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 做为一个信愿念佛的三宝弟子,怎样在这个世间生活?因为我们说来说去,都是从佛的救度这一方面来说的,可是,我们在生活当中,仍然做为一个平凡的人而存在,尤其是被弥陀所救度的人,怎样去做呢? 如果真正领受了弥陀救度的人,他当然就知道在世间怎么做了,我们这样说出来,也是给大家警觉。 在第十八愿里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虽然救度是弥陀之事,但在此世间,我们念佛众生应该尽到自己的本分。无论如何,在这个世间,一个三宝弟子,首先要是一个正常的人。 我们学佛,往往学成了一个不正常的人,甚至被别人指着说是一个得了神经病的人,这样学佛就失败了。做正常的人,然后做优秀的人。 正常的人是什么样子?你是在家居士,就是在家居士这样的身份;你做为妻子,就要把妻子的责任尽到;做为子女,就要尽到孝顺父母这样的责任。不要说:“我现在学佛了,对不起,爸爸的话,我什么都不听了,我什么事都不要干了;老头儿,你自己做家务吧,我才不管你呢,我们夫妻生活好几十年,现在咱们分手吧,我要去西方成佛了,你下地狱吧。”不是这样的,我们要敦伦尽份呐,印光大师再三地告诫: 学佛之人,敦伦尽份。 对社会、对家庭,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父慈子孝,这是自然而然的,何况是佛教徒呢!尤其要遵守,虽然不是往生之因,但是这一点,我们是应该做到的。 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我们念佛本来就是报恩念佛,报恩的范围就很广泛了。 在这个时代,我们学净土法门,那是最能报答国家恩德的,尤其学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要搞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佛弟子是社会的成员,也是国家的公民,当然要投入到社会的潮流当中。 可是,如果按照以前那种修行方式,好象我们和社会有一点隔隔不入,“我现在要修行了,管你社会不社会?什么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当然,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可贵的,可是,社会的运转毕竟不是那样的规律,而是要求大家能够投身这个社会。 我们小小的凡夫,本身也没有大的力量啊,要投身社会,自己内心又有混乱。可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说:“众生以原模原样的状态被救度,以我他力回向的功德去往生。”我们在这个世间,往生大事已经解决,生死一大事已经了办,回过头来潇洒地走过顺利的人生,而且还可以把弥陀所给我们的慈悲,哪怕分一点点给周围的人,以这样报恩的心情步入社会,这样忘我地为社会、为国家效劳,为人民服务。 我想这是每一位佛弟子应该建立的坚固的信念。 佛法是在生活当中体现出来的,佛法和世间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佛法的根本特色当然是出离世间、成就佛道,可是世间法要求我们现在能够投身社会。如果这两点能够相适应的话,必定要有这样的法门,也就是说,即使在投身社会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也是烦烦恼恼的生活当中,同时也能够安住解脱之道,这才是和这个时代相应的佛法。 如果有人说:“因为要修行佛法,所以要把门关起来,躲到山里边、躲到寺院里边,那好象是佛法的解脱之道。” 可是,社会并不能领解这样的佛法,而且,我们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根机。就是把门关起来,烦恼也不是从门外进来的,烦恼是从心里边产生的,把门关起来有什么用啊?你不相信把门关起来试试看,关几天就着急了:没电视看了,也没报纸了,然后还要找人聊天啦──烦恼从内心而起,如果弥陀的光明不是照耀你的内心,你在任何地方也得不到安宁。 无论怎么说,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这样,就是在我们烦烦恼恼的生活当中展现不可思议的救度,也就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在我们回报社会、回馈社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展现弥陀的救度。所以,唯有弥陀的救度,才是和我们这个时代完全相应的、圆满的大乘佛法,任何凡夫众生都可以去实践、去实行,而且在实践、实行的同时,可以报效国家和社会。这样的佛法不仅是佛弟子本身应该希求的,也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所传导给我们的,而且,现在明显地看出来,也是这个时代对佛弟子的呼唤,也是这个时代对佛弟子的要求,时代并不要求我们躲起来,远离人间。 那么有人说:“好,我走向社会,搞社会福利,我办好事、善事。” 要知道,如果没有出世的精神,没有佛法的内涵在里边,这样的事和世间法又有什么区别呢?好事、善事毕竟不是佛法的根本特色。所以,只有领受南无阿弥陀佛本愿的人,才可以以这样的身份、以这样的行为,来回馈这个社会,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佛法和世间法完全融合,那么,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当然是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也是受社会的赞叹和支持的。 我相信──不仅是相信,事实也说明了:每一个信受本愿的念佛人,在他的家庭,在他的工作单位,乃至在他所影响的人群当中,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微妙的变化:原来家庭关系紧张的,现在变得非常得和乐;原来你自私自利──因为你要成佛,你不管人家,“我一天要念几万,赶上我的功课,管你是哪回事!”翻脸不认人,现在因为弥陀救度你了,你就放心了,然后你可以非常快乐地、非常自在地去照顾这个家庭。 中午有一位居士告诉我:“哎呀,我那个老头儿,原来是顽固不化,真是,太顽固了。”其实不是老头儿顽固啊,老头儿代表众生啊,他说:“你这样修佛的人,我们众生不欢迎啊,你这样搞不行啊。”所以,他是一个菩萨的化现,虽然他不知道。然后呢,你学了弥陀本愿了,他会说:“哎,对对对!这样的佛法是众生所欢迎的。”大家都欢喜了。她说:“我老头儿现在变得太好了,我今天要来,他本来什么事都不做,今天早晨给我烧了两个菜,又给我烧饭,早早地就把我喊起来了。” (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在她身上、在她的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因为我们这样被弥陀救度的人,弥陀的恩光在我们身上发出了光辉,闪耀出来了,他会觉得:“哎呦,这个人是对的,这样学佛就对了,我们都愿意学这样的佛法。” 我出家以后,有次老同学来访,我的同学见到我──我那时候自力念佛很用功,所以见到他们都不讲话,我就坐在那地方,眼睛也不正视,然后就念我的佛,他们是社会上的人,虽然以前关系很好,可是我出家了──本来见了出家人,他们就有点神秘感,越是老同学,越有距离感,我再很严肃,他们就不知道怎么搞了,所以身上象扎了针一样。后来彼此呆着也没趣,就告辞了。可是告辞之后,内心觉得好象不是味道,因为佛法是利益众生的,可是我以这样的面孔出现,他们都感到好象是阴天一样。我就发现:我们原先这么好的关系在一起,不但不能因为我出家的缘份使他们对佛法发生亲近,反而发生了疏离,所以我内心也非常不安。可是我也找不到办法。“不管你了,我要先去成佛。” 到后来,领受佛的本愿,这样,再和他们接触,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就说:“哎呀,我不知道佛法,我不理解,但是我感觉到你学佛肯定有进步了。”我说:“你怎么知道我有进步啊?”他说:“你给我们的感觉跟上次不一样了,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容易亲近,非常自在,好象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在里边。” 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是有感受的,弥陀救度了我们,我们首先就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同样,这样的关系也可以铺展到社会上。 在社会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在领受本愿以前,给别人一种感觉:“学佛的人呐,少到他家去,为什么?他不欢迎,你要到他家去呀,他门一关,说:‘我要一心不乱,对不起,你别来敲门。’” 曾经有一居士,他在门上就贴了条子,告诉别人不要来敲门:“你要是真正爱护我,不要来敲门。” “什么学佛的人?这是六亲不认的人,算了算了,别认了。” 这就没有亲和力。 可是被弥陀救度的人就不是这样了,别人来敲门,“好好好,来来来!”进来跟你讲弥陀本愿,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机缘没成熟,不勉强。 一开始的时候,家里装了电话,用功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电话“叮铃铃”响,哎呀,烦都烦死了,我要一心不乱,电话又来了,门关上了,电话又关不住,你要不接吧,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急事,你要接吧……在那里犹豫了半天,可是电话不理你那一套啊,还在那里响,响了四五遍,好不容易从蒲团上起来,“蹬蹬蹬”跑去接电话,它又没有了,“哎!搞什么玩艺儿!”等会儿它又来了,拿起电话是这样的声音:“谁呀?干什么!”把人家讲了一顿,对方就没趣了。这样的佛弟子没有亲和力,在社会上容易产生紧张关系。 被弥陀救度的人,当然不是这样啊。别人打电话来也很好啊,跟我结佛缘了,只要和我结上缘份的人,将来决定可以度脱他。 所以,在此世界,不论是善缘恶缘,将来都是我们救度众生的桥梁,有这样的缘份,我们将来可以以成佛的身份,倒驾慈航,来普度众生了。 何况就我们内心的不安来说,本来和阿弥陀佛关系也很紧张啊,“弥陀啊,我求求你啊,一定要救我啊,千万要救我啊,你一定要带我去啊,千万不能讲假话啊,到时候一定要记得啊!”如何如何,念佛,却跟阿弥陀佛关系很紧张,生怕阿弥陀佛不要。 可是,现在心情不一样啦,弥陀说:“我本来就是要救你呀。”毫无疑问,一拍即合,相见恨晚,抱头痛哭,“来吧!” 结果我们就投入到弥陀的怀抱。对不对?(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这样啊,见了弥陀,比见了爹娘还要亲。所以,那位居士讲:“我也不知道,心里乐呵呵的,就乐出来了,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个关系就平衡了,跟弥陀的关系也就非常融洽了。 还有一层关系,就是跟自己,原来跟自己都过不去,在座的各位可能都碰见过。“念佛起了妄念烦恼怎么办?”他揪自己,在大腿上使劲地掐,结果大腿都掐青掉了,可是妄念还是不能止息;妄念来了,有的是打自己的嘴巴,脸都打肿了,还是不行;有的是撞墙,哎呀,都不行啊。无益苦行,等于外道,毫无意义啊。这样,内心不能安住,跟自己关系很紧张,“哎呀,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你该怎么办呢?弥陀说:“我要救你呀!你干吗说你该怎么办?”这样说呢,我们内心得到平和,得到安定。 那么,从内心散发出来,跟家庭关系也好了,跟社会关系也好了,更可以勇猛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也可以对周围的一切发生良好的作用,这就有互动的效果了,一浪一浪、一圈一圈地波及开去,那就可以说,从小到大,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就和平了,盗贼就不会有了,世界战争就不会有了,所以说: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如果在我们内心得到实行的话,世界就是如此得美满,走出去就是风和日丽,因为内心的感受变化,整个外面的环境都产生了变化,这是真实不虚的。这叫做“佛所游履”,佛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光,无量寿。“游履”即是无量光照入我们众生的心,佛在哪里“游履”呢?在苦恼众生的心里。 所以,这样的念佛、这样的弥陀他力救度法门,必定是我们所追求的,必定是社会所提倡的,必定是众生所欢迎的,也必定会被大家所接受。 (4-3) 我想顺便说一点,毕竟除我们本愿念佛法门之外,还有各宗各派的修法,我们念佛的人对他宗他派一例抱有恭敬心,一例抱有赞叹心,可是应保持自己“一向专念”这么一个宗旨,我们是以恶业凡夫的身份、以自己不能修学的身份来信仰佛法的,所以,不论别人如何,当然都比我们强,我们就是最差最差的,哪有资格去评论人家呢?没有资格评论人家,只有仰凭弥陀的恩德。 佛教各宗,都是释尊的教法,都是真实,任何在佛法中寻求解脱的行为,都值得我们全力护持和赞叹。别人学他宗,可以保持他宗的观念,我们不可以跟人家说:“哎,我这个法高于你那个法。” 反过来说,我们也不会因为看到别人的修行境界而产生动摇:“我这个卑劣之人、下下之人,只有凭靠这上上智的法,就是弥陀的救度。”我们心里面牢牢地把持着这个观念,这就对了。所以说: 药无贵贱,应病则佳。 哪一味药能治得好你的病,就是最佳的良方。 众生的根性各各不同,所以千万不能勉强人家和你一样。弥陀和诸佛度众生,有无量的善巧方便,让我们就路还家,给以救度。何况,本来都是弥陀的事啊,弥陀有这样的本愿,说:“十方众生,听闻我的名号,往生我的极乐国土!”这都是弥陀在大愿当中事先都考虑过的。 我们不过是转话筒而已啊。 所以,我们不要去勉强,弥陀要救度众生,也不是我们能够救度众生,我们是被救度者,是被弥陀所救的人,而不是以一个救世者的面貌出现,去救人家。我们没有力量,只有弥陀有这个力量,我们是被医生医好的病人,是吃了良药的病人,我们只是向大家介绍这味药,我们并不是医生,“啊,某某人呐,我也得了这个烦恼病,我也得了无明病,我也得了妄念病,我也得了颠倒病,可是呢,弥陀有这个名号,他能救度我这样的人,所以呢,你得这个无明病啊,烦恼病啊,疑惑病啊,你也来尝尝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妙药吧。” 我们讲的不过就是这句话,介绍性质的。以这样的心态,就不会和别人有法门之争了,如果要去争高争低,反而会破坏净土法门,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下智愚人的身份,如果去争的话,好象是很有智慧的人喽,所以,没有争头儿啊,人家说你愚痴,你就说:“对对对,我是没有智慧的人,所以才念佛,正是因为我没有智慧呀,所以见了弥陀无量的智慧,叫明信佛智,我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感谢你告诉我是没有智慧的人,只有弥陀才能救度我,太谢谢你啦,太谢谢你啦。”你就念佛啦,不会跟别人争了。 (问:)“过去放生、助印之类的事,现在应怎样对待?” 放生、助印经书当然都是很好。 放生,要有智慧,我有这样深切的感受。特别是在九华山那一段时间,因为是名山,到四月初八,都有大的法会活动,往往有水陆大法会,要放生,四月初八、十二月初八、六月十九啊、九月十九啊,七月三十啊,成为一个惯例了,成了惯例之后呢,就带来了弊端,因为一到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山上要来放生了,所以,四月初七呀,鱼贩子就要加班加点到江河里去捕捞,要卖给做功德的人。这个实在是没有必要,放生你悄悄放就好了,不要那么有组织、大规模的,而且事先宣布哪天要放生,别人早就摆好,放在哪里──你是放生啊,你也不是放死,你悄悄放就好。因为众生有苦难,被别人抓起来了,你怜悯它,买了放掉。结果你是花钱买别人专门为你捕捞出来的鱼鳖,然后把它放掉,你是想在鱼和老鳖身上赚一笔功德,并不是由于你的慈悲心,你是从自私的心态出发,当然是没有智慧呀。这样,那些鱼四月初七在江里面就发抖了,“我不要你放生啊,你不放生,我在江里很舒服,因为你要放,他们来捞我,捞了好卖给你。” 我们放生要智慧一点,悄悄的。不要怕别人不知道,“哎呀,我用多少钱放生啊……”悄悄地放就好了。 放生要有正确的心态。念佛人被弥陀的光明调伏,被弥陀的慈悲感染,当见到众生身处苦难境地,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进一步讲,放生的目的是想施众生无畏,解救它的苦难,最终以佛法利益众生,当然,众生里边,最有善根、最有可能听闻佛法的,就是人类,人类更是我们所应关注的对象,我们可以布施佛法给他们。你放生,不过是借助三宝的加持力量,使它将来可以做人,因为这次放生的因缘,将来做了人以后,慢慢地接触佛法。可是现在已经投胎做人的人,过去被别人放生过来的,你干吗不去给他讲佛法?你投资做生意,也要找一个收益大的啊。 (南无阿弥陀佛!) 把佛法推广给人们,使人们发出仁慈之心。放生不是根本之道,戒杀才是根本之道。印光大师说了:“吃素比放生强。”你一个人吃素,等于是放了天下的生了,因为你不杀,也不吃,那这个多好啊。 不是说放生不好,放生很好,可是要有智慧。你看众生很苦难,当然,有这个条件,去救活它。可是,不管怎么说,众生苦难的根本,就是六道轮回这个大苦,要给他们根本的利益。 弥陀才是真正的大放生家,弥陀把我们六道众生通通放到极乐世界去生了,放生、往生,前往极乐世界,获得永恒的生命,就是放生啦,放你到极乐世界去往生啦。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才是真正意义的放生。过去放生,是救它的身命,身命虽能救一时,终究还是死亡;现在念佛,是弥陀救了我们的心命,去向人家说名号救度,劝人信本愿念佛往生,就是救人心命,给他法身慧命,无量寿、无量光,永不死亡,这是根本。 (问:)“过去做功德的心做习惯了,现在不知怎么办?” 当知凡夫所作都不是真实功德,都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如果想靠这些去往生,决不可能,唯有仰凭如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以名号真实功德,必然往生。 此心决定之后,一向念佛,并尽力不违世间善行。 (问:)“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在六道轮回受苦,过去有时办佛事超拔,现在是否还象以前那样做?” 我不这样做,因为六字名号完全就够了。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要救度一切众生,根本的真实之利就是六字名号,至于其它的,都是方便说,如果没有真实,方便也只有去做,有了真实,就给予真实的利益。真实就是念佛。念佛是靠佛的横超愿力救拔我们出生死轮回。一切众生唯有念佛方可超拔生死。 (问:)“信受本愿还要不要受戒?已受戒的怎样看待持戒和犯戒的问题?” 不论有戒、无戒;持戒、破戒,单凭本愿,必定往生;不凭本愿不得往生。所以只论弥陀本愿,不论众生持犯。何况末法众生,绝无真实持守戒律者。虽有心受持,当知世末下根实不能堪,当起惭愧心,仰佛誓愿;虽不敌烦恼,多有破毁,而念佛之心不卑下,不退却,反而更勇猛,因为弥陀有拯救罪根众生的大愿,誓言:“如是破戒,十恶五逆、谤法众生,但使回心念佛,必加救度。”如是一向念佛,则起感恩心。 (问:)“领受名号功德之后,是不是一切都无所谓了?比如早晚课、供佛、丛林的规矩等等,应否遵守?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对待? 领受名号功德之后, 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然地报谢佛恩,自然地称名念佛。 众生千差万别,行仪各不相同,没有定准,各随因缘,过忆佛念佛的生活就好。 (问:)“怎样能知道自己到底信受没信受名号功德?凡夫陋劣的心性决定要多疑,并且这种疑有时自己还不知道,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办?” 如人喝水,自知冷暖;吃饭,自知饱足;得到名号功德,自知决定往生。如果不知道,即是没有信心。信心是鲜明而满足的,不是含含糊糊、空空洞洞的。“忆念弥陀佛本愿,自然即时入必定”。 可以设想,我们正坐在飞机上,窗外蓝天明空之中,片片白云如丝如缕,大地山川犹如绵缎,我们一边喝着饮料,一边悠闲地欣赏窗外美景。突然,整个飞机强烈地震动,下沉,机舱内霎时布满浓烟,所有乘客一片惊慌恐怖,尖叫混乱,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一片强烈的火光,伴随一声巨响,整个飞机就在半空中爆炸了,碎成万片,爆炸声之后,一切归于沉寂。 请问你到哪里去了? 如果往生不是现在就得到的,如果没有被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光明所照护,到这个时候,在那种情形下,一切的技巧心思,凡夫计虑派得上用场吗?那些自欺欺人的伎俩,平时伪装得再好,这时统统不管用。是唯有仰凭如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蒙受摄取不舍的光明,才可以不论何时,何地,何缘死去都决定往生安乐国。 经常思惟:自己突如其来惨死到哪里去了?是信是疑便判然分明,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常把死字贴在额头”,善导大师说:“常忆地狱苦,发起增上心”。 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多地听闻,反复地听闻,不断地听闻,直到最后恍然大悟:“本来就是如此!”弥陀按住我,我怎么挣扎也挣扎不出去,怎么逃脱也逃脱不了,我如何地想怀疑也怀疑不起来了。 在《大经》里面,弥勒菩萨有这么一句话: 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弥勒菩萨听闻了弥陀本愿之后,告诉世尊“不敢有疑”。 “不敢有疑”,这是很有味道的,连弥勒菩萨这样的人呐,被弥陀救度之后,不敢发生怀疑,好象说他心里边还有那么一种怀疑的倾向一样,不过呢,不敢怀疑呀,因为弥陀实在要救度我们。 我们内心不过如此,“不敢有疑”,因为弥陀救度我们了,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弥陀说:“我已成佛,叫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在此名号之前,不敢有疑了。我们凡夫的心就是这样疑疑惑惑、颠颠倒倒,想来想去,跟弥陀发生这样的争斗,经过很长时间,才发现:一切的挣扎,都是无可奈何、徒然无用的,才会觉得毫无意义呀。 而且,弥陀有誓愿说: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为什么要说“摄取不舍”?因为众生有逃跑的倾向,“你要跑,所以我要摄取不舍。”众生为什么要跑哇?众生有可能会怀疑,众生想怀疑,但是弥陀摄取不舍,让你无法怀疑,这就是弥陀的誓愿,实在是太慈悲了。 (南无阿弥陀佛!) 实在是太慈悲了,所以,我们想怀疑也没法怀疑了。 甚至说,我们内心的疑情到什么程度呢?你不断地挖掘它,它深刻地存在于那个地方,你不断地挖掘,它不断地会出现。但是,信心既然展现出来了,就象明空一样,向上,是青霄不到顶的。 有一个老鹰在天空中飞翔,它飞得再高,仍然在明空之下。这个鹰代表什么?代表我们的疑情,我们想去怀疑阿弥陀佛,想跟阿弥陀佛挑战,你就使劲地飞吧,你飞得再高,还是在天空的下面,你飞得再高,只不过表现了天空没有高度,你飞到三千米的高空,说明天空还不止三千米,你飞到一万米,说明天空还不止一万米,所以,你疑到什么程度,正是说明弥陀在那个地方要救你,你疑得越深刻,正是弥陀的救度越稳固,就在那个地方,所以,跑也跑不掉。你疑情的影子投射到大地上,正是弥陀的光辉洒在你这个鹰的肩膀上,映在大地上了,游来又游去,但是,那是在弥陀的光明之内。 象这样被弥陀救度的人,弥陀的光明照到我们内心,会有这样一个心态。 当然这都是心里边的一种感受。 嘴上说相信救度,但实际上并没有相信,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多。 (问:)“一个做恶多端的死囚,在押赴刑场、即将被处决的时刻,欣闻第十八愿,发出信心欢喜的一念,能否往生成佛?” 决定往生成佛!弥陀说 “诸有众生”、“十方众生”, 就是不论何种身份,何种时刻,何种机缘,闻名信心决定,往生决定;往生决定,成佛决定。他马上就要死了,这时候,他万念俱灰,就要被人处决,正是在这个焦急万分的时刻,没有任何人能救度他,他亲爱的父母、他原来所仰仗的金钱、财势、妻子、儿女、亲戚朋友,通通不能依靠,马上就要押赴刑场了,一颗子弹就解决他的性命,这时候,弥陀的本愿要救度他,他不靠弥陀靠谁呀?他是肯定一念归命啊,当然是往生报土成佛啦!毫无疑问的。 在《观经》下下品里说,五逆十恶的人,杀父、杀母,什么坏事都做尽的人,平生未闻一句佛法,未称一句佛名,直到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一心归命,口称名号,仍然被弥陀救度,要去成佛,这个恶人非常庄严地去往生了。 这其实是五浊恶世一切罪业凡夫的往生相。 “做恶多端”正是我们,因为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无不是业;“死囚”正是我们,生必有死,从生下来步步走向死亡,决死无疑。“被押赴刑场”也是我们,被无常鬼所押,昼夜不停地走向死亡的刑场。 “被即将处决”还是我们,无常的猛虎就在我们身后,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它吞噬,随时都会被它吃掉,我们心里时刻提心吊胆,胆颤心惊,正如死囚随时要被处决。可是有弥陀的誓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有彼岸的招唤:“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二河之难”,我们就这样得救了。 弥陀的慈悲,不是让我们感动得流下眼泪来了吗?我们还说什么“善人能往生、恶人不能往生”呢?什么“功德大能往生、功德小不能往生”呢?没有这样的话,只是一味的佛恩和阿弥陀佛平等的救度,所以,在一向专念无量寿佛的众生眼里,善人和恶人的界限没有了,圣人和凡夫的界限没有了,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在那里,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在那里。 (问:)“我以前努力持戒,信受本愿之后,都说‘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回到念佛以前的样子,安心吃肉,然后接受弥陀的暗中调摄?” “是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这句话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说“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你就不要问这样的话了,现在你没有吃,为什么要回到以前要吃肉的样子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众生以他现在的状况,现下的时刻接受弥陀的救度去往生,不要延搁,不要绕远路,不要说我现在的样子弥陀救不了,必须修行到什么程度,才能得救。弥陀说:“你就这样子来,你就这样子让我救,无需改变自己”重心在说,以这个样子 被弥陀救 ,而不是就这个样子,原地不动,然后随业流转。不要错会! (问:)“听说日本有些僧人除了本愿,其它出世间法概不行持,不持戒律,让初学的人感觉经道灭尽之时已经来临,中国是不是也会这样?” 日本的佛教我不了解,不加评论。自力修持的圣道教法有“灭”与不“灭”,有人依之修持得解脱则为不灭,无人依之得解脱,则自然灭尽,如薪尽火灭。但他力念佛一道,净土本愿之法是永远不灭之教,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永远都是“现在说法”的活如来,普向十方放无量光,宣说名号功德,无论何种罪深众生,闻彼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忆念弥陀佛本愿,自然即时入必定。”决定往生成佛。 净土教法不灭,众生皆可成佛,成佛即觉悟一切法,诸圣道法也因此不灭。 不灭的是真实法,有灭是方便说,所以,当为弥陀的本愿救度而欢呼,不必为“法灭”的字眼而悲叹。因为世尊的一切法,本来都不是戏论,如果说他是搞一堆文字的话,就成为戏论了。 本来,弥陀之法是真实的,可是凡夫的心是虚妄的,往往以虚妄之心去拨弄文字,拨弄来、拨弄去,然后自己得了增上慢,认为自己了不起,再去告诉人家,去害人家,如此如此一大堆,说出来都是了不相干的话,我想,这样的人呐,通通让他把舌头断掉好,这样的人通通的沉默不讲话才好。只剩下了“同一念佛无别道”,同一味的声音去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正是佛的本愿张扬的时刻,也正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显现的时刻,正是佛法大兴的时刻,哪里谈得上是灭法呢? (南无阿弥陀佛!) 经典里说,十方诸佛里边,只能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你不能去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怎么把十方诸佛的光明都灭掉了?”阿弥陀佛说:“不是把它们灭掉啦,都提升档次啦,都达到跟我阿弥陀佛一样的光啦,诸佛菩萨的光也跟我阿弥陀佛的光平等了,不是灭掉了,是更加明亮了。” 比如说,太阳现在非常明亮,你在广场上点一个蜡烛,蜡烛的光根本就看不到。如果是晚上,蜡烛会很亮,可是,太阳一出来,蜡烛的光就看不见了,好象是灭掉了,其实不是灭掉啦,因为有太阳,更加得明亮了。 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显现出来, 一切的佛法都在这一句名号之内。 不是灭掉了,而是正法流行了。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永远流传世界,即是正法久住。 不谈什么灭不灭,其它都是因缘法。 (问:)“‘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我们如果不顾弥陀的警戒,闻名之后还以身谤法,是不是现生脱离了十八愿救度之机?” 是的,如果不顾弥陀警戒,闻法之后以身谤法,当然脱离十八愿救度之机了。弥陀告诉你“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呀。 这样的人,缺乏机法两种深信。 “诽谤正法”也是非常微细的,从净土宗来说,如果我们没有领受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我们开口闭口可能都在犯诽谤正法的罪,而且不知道。 比如,我们会这样告诉人家:“某某人,你一定要好好修行啊,你每天不念三万声佛号,就不能去往生啊。”这句话就诽谤正法了。可我们还是好心呐,我们好心却干了这样的坏事。 弥陀并没有说一天念三万才能往生啊,弥陀说: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你又执着这一点了:“某某众生啊,没关系啦,一念、十念就往生啦,不要念啦。”──又诽谤正法了。 你讲来讲去,都容易落下谤法之罪。 这样的人,除了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外,再也没有因缘可以脱离六道了。 至于说别的甚深法门,诸如证悟空性的法门,我们谈都谈不上,嘴巴讲起来,都是错的,所以,别人讲都是对,轮到你讲都是错,没办法。 比如说,“一切法皆空”,登地的菩萨就可以讲,轮到你我来讲,只能是“口口说空,步步行有”。谈去说妙没意思,只能把大好的佛法,现实利益的佛法埋没掉,让人说“佛法无灵验”。 《密勒日巴传》里边有一个故事:有一位经师,教理很通达,有点瞧不起密勒日巴,看到密勒日巴受大众供养,他心里边有点不太服气,去找密勒日巴,想给他出难题。密勒日巴就问他:“你说这个房间是实的还是空的?”他说:“三岁小孩也知道,这是实的,你看看,有四面墙。”密勒日巴说:“我说是空的。”他问:“你怎么说是空的?”密勒日巴马上穿墙无碍出去了,然后又回来了,“我说就是空的,你看看,我就能出去又进来。”密勒日巴又问:“你说虚空是实的还是空的?”他说:“虚空当然是空的喽。”“我说是实的。”“你说怎么是实的?”密勒日巴马上到天上走来走去,在天上躺着睡觉,然后又下来,说:“我说是实的──这就是我的佛法。你的佛法是在书本上的,我的佛法是证悟了之后真实的佛法。” 所以,你不知道的人讲起来,怎么讲都怎么错。你说是空、说是实,都无意义,都是戏论,你可以说墙是空的,你是在书本上背的,你也不能穿墙无碍,证悟的人就可以空空地过去,又空空地过来。所以,我们不要去搬弄别人的口舌,如何如何,这些法都不是我们这些下智的人所能修学的,我们只不过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弥陀要救度我们,我们仰仗这句名号就可以去往生了,这就是如实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条子都回答完了。补充昙鸾祖师在《往生论注》里面的二个问答,以破疑生信。 昙鸾大师有一个非常着名的 “名号破满” 的问答: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可以破掉众生的一切无明,也可以满众生的一切志愿,为什么有的人称念佛的名号,不能满他的志愿,也不能破掉他的无明呢?” 昙鸾大师说得很清楚:“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怎么样叫做不如实修行呢?象这样的众生,不知两种身: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所谓“实相”,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真实的理体,是名体不二的真实实相,阿弥陀佛以六字名号作为自己的正觉之体,所以说是 实相身; 同时,他是 “为物身”, “物”就是众生。阿弥陀佛正是为了我们众生而成就这句名号的,正是要把这句名号的利益布施给我们众生的。 如果我们不懂得:“哎,南无阿弥陀佛在西方成佛了,跟我毫无关系,怎么布施给我,我也得不到啊。”这样,与名号就不相应了,不知道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所以,昙鸾大师说,这叫做“不如实修行相应”,和这句名号不如实修行相应。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淳”就是朴实、纯净、没有杂质,完全仰靠弥陀本愿,并不加一点点别的东西在里边,不加一点点,也不减一点点,你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你加也加不上去,减也减不下来,这样叫做纯粹。 纯粹的心当然是一个心了,一个心就是信心了;既是信心,必然决定,如果不决定,就是有怀疑;既然决定,自然相续,如果不相续,当然不决定。所以,念佛法门当然是以信心为标准,这里说得非常清楚。 着作里还有这样的设问: “众生造了这么多的罪,按照因果的关系,应该下地狱呀。无量劫造了这么多的罪,今生今世也造了很多罪,为什么‘南无阿弥陀佛’稍微念一念就能往生了? 这个道理想不通。” 佛经里不是说嘛: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业道象天平一样,哪边重,哪边往下掉。“那怎么造了这么多罪,一念就往生了?这怎么讲得通呢?” 昙鸾祖师讲:就是这一念呐,是重,你那无量劫的造业还是轻的。为什么?轻重之意,不在于时间的久近,在于三个方面:在心、在缘、在决定。怎么叫“在于心”啊?凡夫的心是虚妄之心,你造的所有罪业,是依你的虚妄心而产生,弥陀救度的名号是由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而产生,一个是虚,一个是实,当然,虚和实是无法比较的,所以,实为重,虚为轻。 比如说,象一个房间,虽然原本是黑暗的,一千年也没见过光明,但是,窗户一打开,光马上就照进来了,黑暗不能说:“哎,对不起啊,我在房间里边呆了一千年了,你怎么一来我就要跑啊?我可不可以不跑啊?”不存在这个道理。光明一照,黑暗必定马上被赶走。就是说,弥陀的真实名号一到来,我们累劫的罪业自然就消失殆尽了,虚和实是不能比的。 还有一个比喻:我们走路,看到大山的影子,影子当然是虚的,影子再大,它还是虚的东西啊,一只小蚂蚁,它是实的,它就能爬得过去,你不能说:“这么一座大山的影子,蚂蚁怎么爬得过去?”因为一个虚、一个实啊。 水面映出了千山万水,可是呢,一个小石子就可以把这千山万水的景象打破掉。“小石子怎么可以动摇千山万水呀?”为什么?倒影是虚的,石子是实的,扔过去,就打破掉了。 弥陀的本愿、弥陀的名号入了我们的心,我们所有一切虚妄的罪业,当下就给消除了。 众生罪业犹如霜露,弥陀本愿真实不虚。 我们凡夫的罪业是依赖于什么?依赖于烦恼虚妄果报众生产生;而称念六字名号,是依据无上的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清净真实无量功德名号而生发出来的,当然,两者是不能比拟的。 祖师在很多的解释里,都说明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绝对救度的意义。不论你造业有多深,也不论你的智慧多么下劣,也不论你修行多么浅薄,也不论你的功德是多么得少,这个都不论,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已经完成而成佛了,所以要绝对地给予救度。 正是我们感受到这样的救度,我们才发出了欢喜踊跃的念佛,也发出了念念报恩的心情,去回报这个社会,回报我们的佛教,象这样的佛法我们不护持,还护持什么? 弥陀的救度就是我们的生命啊,就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呀。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名份,我们不是“想去弘扬佛法”而弘扬佛法,弥陀对我们是这样得慈悲,我们被弥陀感动了,迫不得已地就跟别人讲几句而已,做为一个交谈:“南无阿弥陀佛这艘大愿船,你也有份呐!请你也上来。”不过是如此啊。 好,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印送本愿念佛祖师大德的书籍,因为,我个人的领受也非常得浅,言语表达也不是明朗,经典的话、祖师的话才是我们充分的依据,我不过是做一下介绍。 好,这两天享受佛恩就到这里了──可是,佛恩是享受不尽的,希望大家回去之后,把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带到任何一个角落,带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讲 罪障冰化为功德水(5-1) (11月30日下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都已经多次听闻本愿救度的道理,今天和大家共同谈谈本愿救度的体会。 信受本愿的念佛人都有共同的体会:我是五逆谤法之机,是必堕地狱之人,甚至是常卧地狱之人。 象这样的体会,弥陀的光明就会使整个地狱消失掉,能使地狱消灭的光明才是无量光,无碍光,圆满了。如果体察不到我机之恶,遮遮掩掩的,弥陀的光明就被遮挡在那个层次。 我记得亲鸾大师写了这样一首诗,很让我感动,他说: 罪障成为功德体,犹如冰与水之间,冰若多时水亦多,罪障多时功德多。 我们一听,都有点害怕。这其实是什么道理呢?“罪障成为功德体”,我们的罪障辗转过来,成为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罪障和功德刚好是一体的,是不能分开的;“犹如冰与水之间”,就象冰和水一样,冰和水本来是一体的;“冰若多时水亦多”,冰要是多了,太阳一照,就化成水了,水就多了;“罪障多时功德多”,我们的罪障多了,反而功德多了,这当然不是说我们的罪障自己能变成功德。冰不会自己变成水,而是在阳光的照射和温暖下,冰就化成了水。 冰和水之间相互维系,又有所区别,区别在于冰有寒气。 我们罪恶凡夫就象冰一样,无明颠倒,充满疑惑,因为疑惑的心理缘故,无量劫来徒自流转。现在被南无阿弥陀佛的无量光照射之后,我们所有的烦恼当下就转成阿弥陀佛救度的恩德,所以,在我们的罪障身上,体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 弥陀活在什么地方?弥陀并不是只活在极乐世界,弥陀就活在我们众生烦恼的心中,也就是活在我们的罪障当中,在此世界闪闪发光,照破这个罪恶的世界,照破这个无明的世界。弥陀如果仅仅活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意义了,也就不能完成救度众生的任务,所以,他必定从西方极乐世界华光出佛,化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出现三十六百千亿佛,“现往东方,为众说法”,“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所以,弥陀必定和我们众生发生密切的交往和联系。 弥陀在哪里和我们交往呢?弥陀和我们的交往,是以六字名号为介体,弥陀要救度众生,是以众生的烦恼为跳板,如果没有众生的烦恼,弥陀的智慧之火就不能通过薪燃烧过来。 我们的烦恼和罪障,就象桥梁一样,就象木枝一样,弥陀的智慧火,通过我们的烦恼薪、即罪障的柴枝燃烧过来,通体燃烧我们的烦恼和罪障,直到我们的业报之身迁谢的时候,就是我们烦恼的薪柴被彻底烧灭的时候,完全归到一种不可言说的境界。 我们现在已被点燃了,决定烦恼越多,弥陀的智慧之火越旺。 众生是烦恼与烦恼相连接的,众生与众生之间的关系是虚假和虚假所构成的。可是,弥陀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微妙方便,使我们的烦恼和无明恶业成为桥梁,一个个地辗转相度、辗转度脱、辗转遍照,一个个地洒脱开去。如果不是如此,弥陀和众生之间就没有桥梁了。 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弥陀救度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转凡夫为佛身的力量,所以才说“罪障多时功德多”,“冰若多时水亦多”。 我们的罪障有多少?我们的罪障当然是尽虚空、遍法界那么多。弥陀的功德必然要有那么多,才能救度我们。如果弥陀没有圆满的功德,我们这些人就救不了了,所以,弥陀的功德是圆满的、彻底的,弥陀一念具足无上功德。 在所有十方诸佛当中,释迦牟尼佛唯一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最尊第一的,在经典里面称之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所有这些经典都是要说明阿弥陀佛救度的彻底、圆满、没有障碍。 而且,弥陀救度这一方的彻底、圆满,恰好映射了被救度的另一方的我们是彻底、极恶的凡夫,是必堕地狱、五逆十恶、常卧地狱之人,甚至并不是说必堕地狱,我们本来就是地狱众生,不存在堕不堕的问题, 我们本来就常卧地狱,没有醒过来。 所以,弥陀的救度是彻彻底底的起死回生,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死人,现在被弥陀唤醒,才可以说:“唉呀,我现在得到了真正的生命。” 所谓“往生”,说明我们原来是死的,现在生了,前往得到了生命──原来是死的家伙,从来就没有活过,在六道里面颠颠倒倒啊,糊里糊涂啊,现在才知道生命是什么意义了。 鉴玄居士不是有这么一首诗吗?“在人类最大的不幸里边,有人类最美的辉煌,那就是死亡。”因为这一时刻不是死亡,恰恰相反,是一个新生,那么这样,生命才展现出来,才可以说极乐世界莲花绽放了,那才有生命的活力。 区别其它的法门,本愿的教法展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其它教派走自力的圣道法门,要在这个娑婆世界成就圣道佛果。要成就自己的圣道,必定要依此有限的娑婆世界,展现出无限的色彩,所以他们说:此娑婆世界就是极乐净土,娑婆世界就是自性净土,就是诸佛平等法身,就是诸法实相。 可是净土法门不是从这个角度来阐示,净土法门首先要有善导大师的两种深信:要知道我们是极恶、彻底的凡夫,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极恶、败坏的世界,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是在两相对照当中发生密切的关系,就象两面镜子一样,极乐的镜子照到娑婆,娑婆的镜子照到极乐,你的镜子照到我的里面,我的镜子照到你的里面,不来也不去,不去也不来,不来不去中有去有来,有来有去中不去不来,它就发生这样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拿掉一面镜子就可以独立成就的。 所以,我们在此世间渴望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内心任何时候都有佛和凡两面的成立,同时,这两面又成为一体。不是说我们现在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了,这个世界永远是娑婆世界,所以我们才永远感念佛恩,如果说这个世界已经是极乐世界了,那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我们成佛了──可是我们现在没有成佛;一个就是我们把自己麻醉了,把自己看大了。 这个世界是烦恼、恶劣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弥陀的救度是永远的摄取不舍,如果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极乐世界,弥陀摄取不舍的光明在我们身上就失去了作用。 比如,用绳子吊一块石头,如果石头失去了重量,那绳子也就没有力量了。 弥陀对我们怎么叫摄取不舍?在我们感觉“乃至一念”的信心开发的时刻,一直到我们最后报体迁谢的时刻,都是在两种深信的状况下,就是一者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二者深信弥陀的绝对救度,这两者是一体的、不能分离的,如此,这个世界的苦难,才能当下转成阿弥陀佛救度的喜悦;我们的烦恼才能当下转成阿弥陀佛救度的菩提;我们的无明才能当下转成阿弥陀佛救度的正觉。如果没有这两点,也就不存在转不转了,如果没有冰,也就没有水了,所以,弥陀的救度就这么不可思议。象这样的人,就没有信受本愿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