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决疑(1)
2015/5/23   热度:355
编者序 慧净法师 一、评《真宗教旨》 杨仁山居士 二、评《选择集》 杨仁山居士 三、阳驳阴资辩 小粟栖 四、念佛圆通 小粟栖 五、阳驳阴资辩续貂 释龙舟 六、念佛圆通续貂 释龙舟 《净土决疑》编者序 此书乃杨仁山居士(一八三七│一九一一)与日本净土学者往覆辩论净土教理的原稿内容。 杨仁山学宗《大乘起信论》,行归净土,并发大心,振兴佛教,于南京设「金陵刻经处」,作为流通经书,弘法布教之处。其与日本佛学大家南条文雄博士交往,得博士之助,从日本寄回很多唐朝前后中国失传的经论典藉,并少许日本高僧的大着;杨氏对这些书籍大多刊印流通,可说对近代佛教的贡献颇钜。 按杨氏虽修净土,然对净土教理并不专精,且于善导流的净土思想涉猎不多,又不知法然上人为何等人物;当杨氏初阅法然上人开宗立教之《选择本愿念佛集》及近代净土学者小粟栖所写《真宗教旨》时,未加深研,便以为此二书之内容有些部份与净土经义相违,因此就其所谓相违之处加以评语,邮寄日本,并言「阳似辩驳,阴实资助」。小粟栖亦针对杨氏之评一一提出答辩,其文名为〈阳驳阴资辩〉及〈念佛圆通〉。杨氏不能释怀,又对此〈阳驳阴资辩〉、〈念佛圆通〉之部份内容加以眉批驳斥。此时小粟栖已经年迈,而由署名「释龙舟」其人撰写〈阳驳阴资辩续貂〉及〈念佛圆通续貂〉二书,就杨氏驳斥之文逐条加以论释,纠正杨氏之非,以解其惑;而杨氏经此〈续貂〉之后,则不曾再辩。 此诤论之文收录于杨仁山之遗文中,题为《阐教篇》,但不完整,颇能断疑解惑之〈续貂〉两文未被其编辑者列入,所收〈阳驳阴资辩〉、〈念佛圆通〉亦非全文,只是选择性地将自己所厌恶所驳斥之文刊登之,而其它弘宗演教之深文奥义,则被删除。 净于十四年前阅读杨氏之《阐教篇》,便觉《选择本愿念佛集》所言甚有道理,而《真宗教旨》亦不无可取。反观杨氏之评,有恃才傲物、固执强辩之感,且或许各自护教心切,故彼此于字里行间,略见意气之争。 一九八九年净于日本京都之大谷大学图书馆发现到〈阳驳阴资辩〉、〈念佛圆通〉之原稿,并《阐教篇》未收入之〈阳驳阴资辩续貂〉、〈念佛圆通续貂〉等。此诸资料专门阐述净土教理,并解答通途法门之学者对此净土法门之疑;尤其〈续貂〉二篇俱是简易精到,而作者之温良恭让,溢于言表;诚恳之情,跃然纸上。为利于净土行人,乃将此等文献汇为一册,姑名曰《净土决疑》。 佛历二五四四年四月十一日 本愿山 释 慧 净 谨识 净土决疑 评《真宗教旨》 杨仁山 十余年前,获《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觉与经意不合处颇多,遂参注行间,以备刍荛之采。真心论道,不避忌讳,所谓个中人方谈个中事也。近时泰西各国,办理庶务,日求进益,总不以成法为足。贵宗广布佛教,势将?于地球,伏愿参酌损益,驾近古而上之。故不惮繁言,阳似辩驳,阴实资助,祈大雅鉴之。 极乐净土,由弥陀愿力所成。弥陀既发大愿,勤修圣道,方得圆满。经云:「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此即圣道之极则也:以圣道修成本愿,若云舍圣道,则是违本愿矣!因果相违,岂得往生?经云:「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良有以也。 以净土为入圣道之门,生净土后,则一切圣道圆修圆证。若在初修时,唱言舍圣道,便是违背净土宗旨矣!净土门以三经一论为依,切须体究经论意旨,方名如来真子也。 《真宗教旨》第一号云:「第一祖龙树菩萨,祖其作《易行品》,而不祖其讲布华严、中论。」 存上句,删下句,可免扫拂圣道之弊。龙树作《易行品》,祗分难易,不显立扫。今真宗立净土而扫圣道,与论意不符。龙树说难行易行二道是活法,于圣道中开出净土一门,接引后学,此为同中别也。利根于现生中得念佛三昧,即证入圣道门;钝根于往生后华开见佛,亦证入圣道门,此为别中同也。阐扬圣教者,须将死法说成活法,不得将活法说成死法。佛教命脉,仅如悬丝,可不惧哉? 又第二号云:「本宗名净土真宗,据『念佛成佛是真宗』之语。以亲鸾上人为始祖,大织冠鎌足公之裔,而藤原有范公之男也;夫人玉日氏,摄政关白兼实公之女也。初,源空大师倡净土宗,风靡海内,门人三百余,上人实为其上足。关白归大师为大檀越,一日曰:『大师持戒而念佛,弟子噉肉畜妻而念佛,无乃有胜劣耶?』大师曰:『同一念佛,何差之有?』曰:『弟子有女,屈一上足为婿,以断天下后世之疑。』大师以上人应,上人辞不可。是为开宗之缘由。」 于佛教门中,专重净土,于净土门中,专重他力信心,可谓简而又简,捷而又捷矣!此法在家二众行之相宜。出家五众自有清规,若一概效之,则住世僧宝断矣!末法万年仪表,不可废也。 又第三号云:「以圣道、净土二门判一代教,大小半满权实显密为圣道门,是系此土入圣之教。《大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系往生净土之教。又圣道门中有竖出、竖超,法相、三论为竖出,华、天、密、禅为竖超。净土门中有横出、横超,以诸行往生为横出,是系自力;以念佛往生为横超,是系他力」。 圣道为十方刹土解脱之门径,生西方净土之人,亦由圣道而证妙果。修诸行者,若不念佛回向,亦不得往生。 又第四号云:「方今系佛灭度二千八百二十五年,人劣才闇,不能践圣道而登大果,是所以圣道不振也。以不可行之法,强于不能行之人,迫鸡入水,岂理哉?」 道绰逼鸡入水之喻,为留形秽土之人而说,非为修圣道者说也。迫鸡入水,即遭淹没,未闻修圣道而堕落者。盖圣道虽难速证,亦作净土资粮,与弥陀因地同一修途,自然与果位光明相接也。 专修净土之语可说,不修圣道之语不可说。盖净土亦是圣道无量门中之一门,修净土即摄一切圣道入一门。所谓他力信心者,废自显他也。不许自他相对,即成绝待圆融法门矣!克实论之,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所见之他力也。除却现前一念,复何有哉?自他皆是假名,废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无方。以龟毛易兔角,幸勿执为实法也。 又第六号云:「于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真实,其所被之机为正定聚,生真实报土。十九、二十为方便。十九之机,回向诸行,止至化土,故为邪定聚。二十之机,或进入第十八,或退堕第十九,故为不定聚。开说第十八为大经,开说第十九为观经,开说二十为小经。大经机教俱顿,观经机教俱渐,小经教顿机渐。」 生净土者,盖入正定聚,绝无邪定及不定聚,经有明文,处处可证。右以观经所摄,判为邪定聚,则是聚九州铁,铸成一大错矣! 观经被大机最极圆顿,一生可证初住位,与善财龙女齐肩,于观中蒙佛授记是也,何得判为机教俱渐。 又第七号云:「大经系真实教,无隐显义;观经系方便教,故有隐显。以显见之,为日想水想之观;以隐取之,为观佛本愿之观。一文两义是为隐显。」。 观经从第三观以去,皆是极乐妙境,无一非佛愿力所成,不待隐取,方为观佛本愿也。 又第八号云:「方今居大丛林,称大和尚,外标贤善,内实贪吝,被绸缎、坐毡毡,尊大养望,瞒人自欺,岂称君子?」 不但此等人非正修行,即终身修苦行,衲衣一食,科头洗足,昼夜不眠,或处禅堂,或居山洞,言负修行,不肯虚心看经学道,但以除妄念为功,日久功深,一念不起,便谓证道,殊不知恰成就一个无想外道,离佛法悬远矣!功行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岂不哀哉? 又第九号云:「信心从他力而发,名他力信心。佛力为他力,明信佛智为信心。祖师曰:归命之心,非从我生,从佛敕生,故名他力信心。自力之徒,修杂行杂修,他力之徒不修之。自力之信有九品,所生之土亦有九品,经曰胎生;他力之信,一相无别,所生之土,亦一无量光明土,经曰化生。」 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发此三心者,仍系自力也。若云从他力生,他力普?平等,而众生有信不信,岂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仗他力,则十方众生皆应一时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转受苦耶?能领佛敕者,自力也,故仍从自心生。 所云不修者,如禅宗之无修无证乎?抑如世俗之随波逐流乎?下文俗谛,非杂行杂修而何? 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见佛,得忍受记,以下诸品,均无胎生之事。大经所说之胎生,以疑惑无智所感,与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纯笃,大相悬殊矣! 又第十号云:「真俗之名,有重重之义。本宗假以安心门为真谛,以伦常门为俗谛。本宗既开许畜妻,不能无五伦。既有五伦,不能不履其道,是为俗谛。凡夫之罪虽大,较诸愿力,不啻沧海一粟,所以不问 肉畜妻也。众生之善为有漏,弥陀之报土为无漏;有漏之善,不可以生于无漏土。」 第十号所说,尽是杂行杂修,何以前文力扫诸行,岂所扫者是出世行,而不扫者是世间行乎?夫世间行长生死业柒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 伦常门是世善,世善尚不废,何为偏废出世善耶?一切世善,均在菩萨万行中摄,但能回向净土,则成往生业,否则人天果报而已。发菩提心者,一切世善皆成无漏;不发菩提心,虽修五度,总属有漏。 又第十一号云:「诸式入社之后,口授面禀。」 华地时有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不令他人得知。贵宗卷尾有口授面禀之语,令人见而生疑。似宜编辑成书,入社之人各领一册,以便遵行。 贵宗所奉者大经第十八愿,今先录愿文,随后解释。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中有乃至二字,可见七日持名,减至一日,又从一日减至十念,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机;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 今云十八愿为正定聚,十九愿为邪定聚,此即大违经意。十八愿末言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凡与经意相违者,均是谤法。观经下品下生,十恶五逆回心即生,未收谤法。盖谤法者,与弥陀愿光相背也。今判十八愿所被之机,生真实报土;十九之机,止至化土。此等抑扬,未知何所依据,请将经文确证,一一指出,以释群疑。 净土决疑 评《选择集》 杨仁山 贵宗道友惠赠「七祖圣教」,已将《往生论注》、《安乐集》、《观经疏》,刊板流行。顷承心泉大师嘱刊全书,因逐一检阅,见得此集与经意不合处颇多,略加评语,就正高明。倘不以为然,请逐款驳诘可也。 本集第一云:「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 此一舍字,龙树、道绰皆不说,说之则有病。盖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本集第一又引道绰《安乐集》上云:「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纵令一生造恶」,经文中无此六字。 本集第二引善导《疏》云: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此说是比量,属依他性。 本集第二又云:「众生口不称佛,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如是翻对,是世俗见,即是非量,属?计性。以彼此之界,揣度如来,十万亿佛土,如何得去? 佛以无缘大慈摄化众生,平等普?,无亲疏之别。而言亲疏者,属众生边事。若佛因众生而有亲疏,则亦众生而已矣!乌得称为佛耶? 本集第三云:「《无量寿经》上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往生礼赞》同引上文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两段引文,皆作下至十声,可见十念是至浅之行。而真宗教旨,反以此行驾九品之上,何也? 本集第三又云:「《寿经》云:『...(中略)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十一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麤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着,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中略)经意亦有选择义,谓云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是也。选择与摄取,其言虽异,其意是同。」 摄取专属取而不言舍,选择则有取有舍,语意不同。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从上文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语来。法藏比丘当时闻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一时融入心境,迨永劫修行之后,一时发现,非如世俗造作,须选精美者作模样,方能成就也。譬如春蚕食叶,大小老嫩一概食尽,及其吐丝,变为一色,非复桑叶形样矣。 本集第三又云:「夫约四十八愿一往各论选择摄取之义者...(中略)乃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者,于彼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为往生行之土...(中略)及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种种之行,各为往生行之国土等...或有专称其国佛名为往生行之土...(中略)如是往生之行,种种不同,不可具述也。即今选舍前布施持戒乃至孝养父母等诸行,而选取专称佛号,故云选择也。」 以选择取舍之心,测度弥陀因地。弥陀因地,果如是乎? 般若为诸佛母,般若现时,命根意根俱不相应,即证无生忍,不但不起净秽二见,即佛见法见,亦不起也。 菩提心为因果交彻之心,诸佛极果,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集并菩提心而舍之,不知以何为佛也。 本集第三又云:「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 念者,心念也;称者,口称也。今云声即是念,念即是声,误矣!观经之文,明明可考。经曰:「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可见念与称有别也。下文具足十念之念字,是称名之时,一心专精,无他念间杂,唯有称名之念,十念相续,即得往生。此人苦极心猛,命根断时,前后不接,金莲明耀,忽然在前,心力佛力,皆不思议也。 本集第四云:「上辈之中,虽说菩提心等余行,望上本愿,意唯在众生专称弥陀名。而本愿中更无余行,三辈俱依上本愿,故云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一向者,对二向三向等之言也。...(中略)虽先说余行,后云一向专念,明知废诸行唯用念佛,故云一向。」 此段所论一向之言,甚违经意。经中所说菩提心及诸功德,皆是念佛行门。良以一切法入一法,一法摄一切法,方见纯杂无碍妙用,即得名为一向专念也。若如此中所说,为废诸行归于念佛而说者,则经中有自语相违之过。何以故?经文明明一联说下,绝无废归之意也。且着衣吃饭,亦是杂行,便利睡眠,亦是杂行,必须不食不眠,一口气念到死,方合此集引证一向之言也。佛经何等深妙,而以浅见测之,岂不贻误后人哉? 本集第十一云:「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五逆回心,通于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一法各有九品,若约品即九九八十一品也。」 五逆以下三行解说,若约忏罪猛钝,修证浅深,则可以九品互通。此中说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者,除非中途退堕,作诸恶业,临终回心,如经文下品中说。如此三行,未免令初心人无所适从,所谓矫乱论议也。 本集第十三引善导《颂》云:「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善导此颂,重日夜精持,一心无间。下文得无生忍,入三贤位,皆是证圣道也。 本集第十四云:「何故六方诸佛证诚,唯局念佛一行乎?」 局字大错。盖佛法虽无量门,而修习者必从一门深入,方得?通一切佛法。譬如一室四面开门,欲入室者,必从一门。若拟从东入,又欲从西,或兼南北,则终无入室之时矣! 本集第十六云:「选择赞叹者,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释迦即不赞叹余行。唯于念佛而赞叹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故云选择赞叹也。」 菩提心即正觉心也,成正觉方名佛。今重念佛而轻菩提心,大违教义。念佛有多门:念佛名号、念佛相好、念佛光明、念佛本愿、念佛神力、念佛功德、念佛智能、念佛实相,随念一门,即摄一切门,方入十玄法界。若存取舍之见,则全是凡夫意想,与佛界悬远矣! 本集第十六又云:「善导《观经疏》者,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也。」 《观经》所说十六法门,无一不是念佛。此文所判,似专局乎持名也。 此集专以持名念佛,而观想等法,均判在念佛之外,非经意也。 [本站另注:后仁山居士所集之大藏经中,净土宗类目录中就有《选择本愿念佛集》。] 净土决疑 阳驳阴资辩 小粟栖辩 仁者曰 近时泰西各国,办理庶务,日求进益,总不以成法为足。贵宗广布佛教,势将遍于地球,伏愿参酌损益,驾近古而上之。故不惮繁言,阳似辩驳,阴实资助,祈大雅鉴之。 辩曰 欧米各国之所以致其富强,据其君臣深信宗教,冠婚葬祭,必依宗教,兵队军舰,必置教师。故见死如生,是所以致其富强也。 闻贵国黄衣派挟天威,而恣尊大,毫无学问之志。其青衣各派,乃甘卑屈,而视国家之兴败,如秦人于越人肥瘠,故政府亦处之度外,弃而不顾也。僧宝之处世,岂有如是薄情者哉。 贵君深信佛乘,为我真宗竭其心力,岂可不鸣谢哉。今得其《阳驳》之言,深感其厚意,是所以我辈之吐露赤心也。 仁者曰 贵宗来支那宏教,实为末法津梁,因检得十余年前所获《真宗教旨》一卷,悉心研究,觉与经意不合处颇多;遂参末议,以备刍荛之采。鄙人直心论道,不避忌讳,所谓个中人方谈个中事也。 辩曰 个中人谈个中事,余情恋恋,足知贵君之厚情。至与经意不合之言,余辈亦直心论道,不避忌讳也,请谅之。 仁者曰 末法时人,业重障深,修习圣道,难进易退,尽人而知之矣;但形诸语言文字,祗可隐含,不可显露。若直言舍,则违圣教,违圣教便障往生矣。 辩曰 本宗之视一代教,有二门:一差别门,二平等门。 差别门:则圣道门之外,别立净土门。 平等门:则净土门之外,别无圣道门。一代八万四千门,尽为念佛之门户也。 此土入圣,为圣道门;净土往生,为净土门。此土之成佛,与他土之成佛,天渊遥别。以此差别门施化内外,势不得不舍圣道而入净土也。 末法重障,此土入圣则难,净土得生则易,本宗舍其难而就其易也。断断乎显露于言语文字,据老婆心切也;若葬之暧昧模糊之中,末代幼稚,丧失其方针矣。 仁者曰 贵宗于佛教门中,专重净土;于净土门中,专重他力信心。可谓简而又简,捷而又捷矣。 辩曰 贵君既知之,何用下《阳驳》?然此文表面褒之,而至下刺冲皮肉,吾辈亦不得不举骨髓而示贵君也。 仁者曰 龙树说难行易行二道是活法,于圣道中开出净土一门,接引后学,此谓同中别也。利根于现生中,得念佛三昧,即证入圣道门;钝根于住生后,花开见佛,亦证入圣道门,此谓别中同也。阐扬圣教者,须将死法说成活法,不可将活法说成死法。佛教命脉,仅如悬丝,可不惧哉! 辩曰 龙树之开难易二道,非难中开易也,非圣道中开净土也;圣净二门,井井区别矣。天亲之《净土论》,正明净土;而龙树之《易行品》,傍明净土耳。 同中别者,佛教中见二门也;别中同者,二门虽异,其所证之真如一也。 佛法无死法,尽皆活法。若强以死活目之,则与时机合者为活法,不与时机合者为死法。 方今圣道之一门,不合时机;独我真宗,何肉周妻,为国家奔走。不啻说出离之法,并亦说忠君爱国之事,毫不剩坐深山,而照法性之余力也;单依佛力而往生净土耳。 仁者曰 存上句,删下句,可免扫拂圣道之弊。 辩曰 于净土门中有二门:一诸行往生,二念佛往生。弥陀本愿不取诸行,独取念佛。故以念佛为宗,不许杂修诸行。教人者要其明明白白,决不可插摸棱之言也。 本宗有二门:一学门,二行门。约学门,则一切经可学也,不学一切经,则不可解净土之法门也。若约行门,则单据念佛之一行,岂攘排一代佛教乎?贵君其体之。 仁者曰 道绰迫鸡入水之喻,为留形秽土之人而说,非为修圣道者说也。 辩曰 道绰已引《大集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了然示圣道之不可修也,贵君其味之。 仁者曰 迫鸡入水,即遭淹没,未闻修圣道而堕落者。盖圣道虽难速证,亦作净土资粮,与弥陀因地同一修途,自然与果位光明相接也。 辩曰 秽土成佛为圣道门,正像之时可作此事,至末代则不可作此事;舍利弗六住尚逢乞眼,况末代下根。 圣道之行为净土资粮可矣,《观经》序正二分说定散二善,是引圣道之机,而入于净土念佛也;流通可见,善导之判,皎然照人。 仁者曰 专修净土之语可说,不修圣道之语不可说。盖净土亦圣道无量门中之一门,修净土即摄一切圣道入一门。所谓他力信心者,废自显他也;不许自他相对,即成绝待圆融法门矣。克实论之,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所见之他力也。除却现前一念,复何有哉? 辩曰 贵君膏肓之病在此一段:一者不知圣道之外有净土门,二者不知自力之外有他力也。 此土入圣为圣道门,他土得生为净土门,历历区别矣,不可一混也。圣道即净土,何用往生十万亿之西哉? 本宗谈绝待圆融有二途:一者弥陀本愿一乘之外,无大小显密之法门,大小显密之万德,皆收于弥陀名号中焉,谓之绝待圆融。二者二门虽异,所证之真理一也,是为绝待圆融也。 本宗谈自力他力之信:从自心发起者为自力信,从佛力发起者为他力信。 唯识宗不许以他心为自心也。华天以上许十界互具,生佛无碍也。真言宗之谈加持,与本宗他力信酷肖,佛之三密加行者为加,行者三业持佛三密为持,是谓入我我入也。 本宗非佛之三密涉入行者之三业也,弥陀佛之信入行者之心中,是为他力信也。众生心如水,佛心如月影,佛心之现于众生,为他力信。知此道理,则知现前一念得佛心耳。 仁者曰 此喻不确,宜删。 辩曰 贵君膏肓之病,在混淆圣净二门也。末法不可以圣道取佛果,道绰已明白示之,夏裘冬葛,何误之有。 仁者曰 此章宜全删。 辩曰 四法三愿,本宗之元首也,命脉也;若删之者,是断本宗之头也,褫本宗之命脉也,或放逐本宗,而不许五洲之布教也。贵君之信佛而尚作此薄情残酷之语,悲哉! 各宗祖师之开宗,必有伟大之判:天台以五时八教,释一代教。嘉祥以二藏三轮,释一代教。贤首以五教十宗,释一代教。慈恩以有空中三时,释一代教。 天台以法华为真实教,嘉祥以三论为通申论,贤首以华严为称性本教,慈恩以深密为真实了义教。 若使彼等全删此章,则彼等肯之否? 本宗以二门之判,判一代教:曰圣道门,曰净土门。 于净土门有二门:曰正明净土教,曰傍明净土教。 于正明净土教有二门:曰真实教,曰方便教。真实教者,《无量寿经》是也;方便教者,《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也。 何故以《大经》为真实教?《大经》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释尊已以《大经》为真实教,本宗之判据之。 释迦佛出世之本意,单在说弥陀之本愿,例如天台以《法华》为本怀之经。 何以《观经》、《小经》为带方便之教?《观经》说定散诸行,定散诸行,非弥陀本愿,以定散诸行愿生净土,是为方便。 《小经》以诸行为少善根,以念佛为大善根。然《小经》之念佛,以自力回向之,自力回向非本愿之正意也,故为带方便之教。故三经之中,单取《大经》为真实也。 圣道诸教,有教行证,净土门亦有教行证。净土门以《大经》为真实教,以弥陀名号为真实行,以三信为真实信,以必至灭度为真实证。 真实行出于第十七愿,曰「称我名者」,真实信出于第十八愿,曰「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真实证出于第十一愿,曰「必至灭度」。 释迦诸佛说《大经》,是为真实教;《大经》之中说本愿名号,是为真实行;十方众生,闻之而信,是为真实信;未来必往生净土,是为真实证。 愿成就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其」者真实教也,「名号」者真实行也,「闻信」者真实信也,「住不退转」者现生正定,现生正定,必至灭度,是为真实证。 贵君虚心平气,翫味此章,必得知我祖意之所在。 ○仁者曰 生净土者皆入正定聚,绝无邪定及不定聚,经有明文,处处可证。若以《观经》所摄,判为邪定聚,则是聚九州铁,铸成一大错矣。 辩曰 《起信论》以十信以前为邪定聚,邪者三恶道也。以十信为不定聚,或进入初住,或退堕三恶。初住已上为正定聚,正者圣也,必进得圣果也。诸经论判三聚不一也。 本宗之释三聚,以顺本愿者为正,以不顺本愿者为邪。第十八不以诸行为往生之因,单以念佛为往生之因。善导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顺彼佛愿,必得往生,是为正定聚。《观经》定散诸行不顺佛愿,是为邪;以邪而愿生,故为邪定聚也。 此邪之言,显非本愿之行耳。如天台之以小乘为邪见,小乘佛教岂邪乎?望之圆教得邪名耳。 本宗单以念佛为正,对此正得邪名耳;定散诸善岂三恶之因乎! 本宗之三聚立之现生,得他力信,而行他力念佛,是为正定聚。以自力信而回向诸行,是为邪定聚也。《弥陀经》之机,以自力而行念佛,在正定邪定之中间,是为不定聚也。 本宗立现生正定,据《易行品》也,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此「实时」之言显现生正定聚也。 净土无邪定不定,三尺之童知之,本宗三聚立之现生。咫尺黑暗,作九铁铸错之大恶口,何不反省之甚! 仁者曰 《观经》被大机,最极圆顿,一生可证初住,位与善财龙女齐肩,于观中蒙佛授记是也,何得判为机教俱渐! 辩曰 一部《观经》,以天台见之,心观为宗;以善导见之念佛为宗。善导楷定古今,为「上来虽说」之判,是千古之确言,非夷之可撼者也。 净土无九品为真实报土,有九品为方便化土也。定散诸行非本愿之行,以非本愿之行愿生净土,必得九品之往生也;从此化土一转往生真土,故判「观经往生」为「机教俱渐」也。静坐蒿目,仔细玩索,必觉妙味津津无尽焉。 《大经》以本愿之行,愿生报土,报土也者,一种真妙而无九品之差别,往生即成佛;无一转入报之迂回也,是「机教俱顿」也。 仁者曰 《观经》从第三观以去;皆是极乐妙境,无一非佛愿力所成,不待隐取方为观佛本愿也。 辩曰 善导以《观经》为「一体两宗」。「两宗」者:曰「观佛为宗,亦念佛为宗。」「一体」者:曰「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观佛为宗是显义,念佛为宗隐义也;显说乎要门,隐说乎弘愿;观佛要门,而念佛弘愿也。 依「观佛三昧」见净土依正,其所见之土,非报土是化土也。此化土亦愿力之所成,懈慢界可以见。依「念佛三昧」得往生,是报土非化土也;报土即是愿力所成,非定善自力之可得往生焉。 若以隐义会之,观门所见之净土,即为报土。 贵君之病,在不知「弘愿」之外有定散「要门」也,又在不知「念佛往生」之外有「观佛往生」也。 以第十八愿为弘愿,以定散为要门,善导之释皎然如日星。定散非本愿,单念佛为弘愿,善导流通,照人颜色。 仁者曰 不但此等人非正修行,即终身修苦行,衲衣一食,科头洗足,昼夜不眠,或处禅堂,或居山洞,自负修行,不肯虚心看经学道,但以除妄念为功,日久功深,一念不起,便谓证道;殊不知恰成就一个无想外道,离佛法悬远矣!功行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岂不哀哉! 辩曰 贵君之言是也,支那僧大抵不学佛书,多见坐禅,或头陀者,一念不生,诚为佛果。然至此一念不生之域,难矣!不至此域,而便谓至此域是为增上慢,去佛道远矣。若诚至此域者,非是无想外道。 功业浅者,命终之后随业轮转,贵君之言是也。自力之行,难得其成就,道绰舍其难,而取其易,乘托弥陀佛力,而愿往生,百即百生,贵君其取之。 仁者曰 自他皆假名,废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无方,以龟毛易兔角,幸勿执为实法也。 辩曰 末法凡夫,不指方立相,则不能立其信也。有弥陀焉,有净土焉,在十万亿之西;有七宝树,有八德水。因位永劫思惟修行,成就本愿名号,而摄取众生,众生信之,愿生净土,未可从始容易入离言之妙境。 圣道诸教,则以自力进,以一切假名,为龟毛兔角。净土门不然:五劫思惟非龟毛也,永劫修行非兔角也;本愿名号摄取众生,非龟毛兔角也。信此实法,乘托佛力而往生净土,始得诣无生之妙境。贵君勿混圣净幸甚。 仁者曰 《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发此三心者,仍系自力也。若云从他力生,他力普?平等,而众生有信不信,岂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仗他力,则十方众生,皆应一时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转受苦哉? 辩曰 贵君膏肓之病,在不知弥陀佛之愿力焉。善导曰「乘彼愿力」,又曰「正由托佛愿」,又曰「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我等往生,托此愿力,不可以自力到焉。劣夫骑驴,不能登空;陪轮王舆,可飞行乎四天下。凡夫之往生,可乘托弥陀佛力。 本宗释第十八愿之三心,为他力回向之信。名号成于第十七愿矣,众生听而信之,所闻之名号为能闻之信。大师曰「三心以名号为体」,名号之入众生心中,是为他力信也。 得此信者,据宿善焉;宿善者三恒值佛也,过去修习念佛也,阙此宿善,则不能信。贵君不知愿力之回向,不知宿善之有无,故妄为一时同生之难也。 仁者曰 能领佛敕者自心也,故仍从自心生。 辩曰 凡心如水,佛心如月。凡夫之心,不能生信,如水之不能生月。佛心之入凡心而作信心,如月影入之水而与水一体。 仁者曰 九品之中,上品上生者,立刻见佛得忍受记;以下诸品,均无胎生之事。《大经》所说之胎生,以疑惑无智所感,与上品之超越,中品之纯笃,大相悬殊矣。 辩曰 贵君不知以《大经》为真实教,以《观》、《小》二经,为带方便之教,至笔笔哭其穷途也。《观经》九品之信,系自力之信,故上上品之信,生上上品之净土;乃至下下之信,生下下之净土。 《观经》之九品,系净土之化土,弥陀以方便之愿,成此九品之化土,以应九品自力之机;此机往生此化土,而后一转入一种真妙之报土也。 《观经》不说胎生是也,然善导曰:「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则与《大经》胎生一般。 本宗以自力之信为属疑部,盖自力之信,知我力生净土,而不知据佛力生净土,是疑佛力也,故属疑。 龙树曰:「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疑」者不了佛智也,「信心清净者」明信佛智也。不了佛智,自力信也;明信佛智,他力信也。 仁者曰 下文俗谛,非杂行杂修而何? 辩曰 贵君毫不知杂行杂修为何物也。杂行正行之名出自善导焉:以诸善万行回向净土,为往生之因,始得杂行杂修之名;不回向之,则不得杂行杂修之名。 五伦五常,人生之所必由,而寸刻不可缺之,本宗不以之为往生之因也;如吃茶吃饭,岂以之为杂行杂修哉? 仁者曰 伦常门是世善,世善尚不废,何为偏废出世善耶? 辩曰 世善与出世善,回向之为往生之业,则违佛愿故可废,不回向之何用废! 仁者曰 第十号所说,尽是杂行杂修,前文何以力扫诸行,岂所扫者是出世行,而不扫者是世间行乎?夫世间行长生死业,而出世行逆生死流。孰正孰反,必有能辨之者。 辩曰 第十八愿不以诸行为往生之因,单以念佛为因;契愿者为正,不契愿者为杂。贵君不知其顺不顺、称不称,故妄为颠倒之说也。 圣道门以出世善回向菩提,净土门之他力,出世善尚不回向,况世善哉! 仁者曰 支那时有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不令他人得知。贵宗卷尾有口授面禀之语,令人见而生疑,似宜编辑成书,入社之人各领一册,以便遵行。 辩曰 此言得矣,余辈要编辑之。唯此一小册,示大海之一滴耳,岂得备记日用之行事哉! 《论注》曰:「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是非外道邪宗秘密传授也,鸾师之意,皎如明镜,可知。 仁者曰 贵宗所奉者《大经》第十八愿,今先录愿文,随后解释。《经》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中有「乃至」二字,可见从七日持名,减至一日,又从一日,减至十念,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机,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 辨曰 从七日持名,减至一日,从一日减至十念是可也,是最少最促之行也,向下更无可减矣,是贵君之知一不知二也。 「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也。 善导曰:「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非上尽七日下至十念也。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念亦得往生也。 又曰:「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以是观之:上尽一形,亦可往生;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可往生,何得言十念之外无可减乎? 《大经》下辈生者,正是此机;贵君之眼,未彻纸背也。第十八愿有「十念」之言,下辈亦有「十念」之言,然不可辙以此为下辈之十念即十八十之念也。 十八之十念,单取念佛;下辈之十念,傍取余行,曰发菩提心。废此余行,而单行念佛,始可得与十八念佛同也。 本宗释三辈菩提心有二门:一者以为圣道自力之菩提心,是可废也,第十八愿不许自力菩提心故也。二者以为他力之菩提心,第十八之三心是也,三辈之菩提心即至心信乐欲生也。 既以下辈菩提心为三心,则下辈十念,即十八之十念,而可以下辈生,为十八之机也。 本宗以第十八愿为真实愿,以十九愿为方便愿。第十八愿不许诸行,是为真实;十九愿许诸行,是为方便。三辈明十九愿之成就也,故说诸行,诸行中之念佛不免自力也;已带自力,则不可辙判为十八之念佛。 本宗以辈品为开合之异,三辈已说诸行,九品亦说诸行;以三辈为十九成就,则九品亦不能免为十九之相也。 要之,《观经》「序正」开十九愿也,至「流通」而废诸行,单嘱念佛,始与第十八同其归也。贵君之眼未能彻其纸背,一片之婆心,促君反省。 其上辈者,是十九愿所被之机,是亦未彻纸背也。举上中下,皆是十九愿所被也。十九愿许诸行,非弥陀本意也,《观经》「付属」之释,了然明矣。三辈皆许诸行,何单以上辈属十九哉? 仁者曰 今曰:十八愿为正定聚,十九愿为邪定聚,此即大违经意。十八愿末言五逆谤法不得往生,凡与经意相违者,均是谤法。《观经》下品下生,十恶五逆,回心即生,未收谤法,盖谤法者,与弥陀愿光相背也。今判十八愿所被之机,生真实报土;十九之机,止至化土。此等抑扬,未知何所依据,请将经文确证,一一指出,以释群疑。 辩曰 各宗祖师之开一宗,出于其法眼之所照,岂寻常肤浅之所窥知哉!慈恩之立法相宗,以有空二教,为不了义教;以深密等,为中道了义教。他宗岂许哉?然以慈恩之见,则不得不然也。 天台之立一宗,以尔前之经,为方便教,单以《法华》、《涅盘》为真实教,他宗岂许之?然以四十余年未显真实,则不得不然也。 密教祖师弘法大师,开真言宗,以显经为妄言,单以金胎两部,为真实语。他宗岂许之哉?然以密眼判之,不得不然也。 见真大师之开净土真宗,以法然上人为师,法然依善导立一宗。善导作《观经》,楷定古今之误,法然之眼,深知其意之所在,断断乎立念佛一宗,使末代众生,入念佛往生之门。呜呼!深仁厚泽,举天下后世,可不谢其恩乎! 善导五部九卷,并明念佛观佛,使初心不知其所归;法然探其意之所在,笔之于文章,使天下万世,知唯念佛之可依焉。 善导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又曰:「杂行杂修,千中无一;专修专念,百即百生。」又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第十八愿不许诸行,唯以念佛为正因,顺此愿者,百即百生。 知此善导之意,我法然而已;微法然则念佛成佛法门落地。 第十八愿之十念,诸师误为观念意念;善导揩定之,为口称之称名,弥陀之本意,皎然于天地之间。法然依之,见真依之。肤浅之学,偏见之徒,岂得此至妙之理哉! 本宗以顺本愿为正,不顺本愿为邪也;非三恶为邪也。以三愿配三机,如前已说。 《群疑论》二曰:「金刚般若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何今日作有相观佛行于邪道,而愿往生?释曰:《般若》《观经》,俱是圣 教;相无相并非凡言,互说是邪,深有旨趣,不可依其《般若》毁彼《观经》。」 今以十九愿为邪,依其行诸行也。 善导〈散善义〉以别解别行喻群贼,据其以诸行障往生之行也。别解别行是系圣道门,岂是贼耶?今以妨害念佛,贬之为贼耳,君其思之。 净土决疑 念佛圆通 小栗栖 辩 清儒杨仁山与书南条文雄,以《选择集》及《真宗教旨》为违经旨。 曰:「夫菩提心为往生正因,今欲往生净土,而唱言舍菩提心,是南辕而北其辙也。」 又曰:「若相违则不得谓之释迦教,即谓之黑谷教矣!」 又曰:「以世法论之,五伯之子孙岂不能学三王?三王之子孙岂不能学二帝?以出世法论之,声闻之门徒岂不能学缘觉?缘觉之门徒岂不能学菩萨?此理不待辨而明矣,必守成法而不许通,则地球各国亦不能有维新之气象矣!」 又曰:「三时有互摄之义,于末法内亦摄正像,是在根器不同,亦因时无实法耳!」 又曰:「西方净土佛力所成,顺佛意则往生易,违佛意则往生难。」 又曰:「鄙人护持正法过于身命,故不避忌讳,冒昧陈言。」 已上举其大要耳。 案杨居士护持正法过于身命,我辈可不感谢哉!而其视我《选择集》及《真宗教旨》精而细,其心中所疑者,逐条笔之,无复余力,我辈岂可不致我之诚而应其需乎?试开四门辨之: 第一举源空上人小传,世以上人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故命此解为「念佛圆通」。 第二示选择本愿为宗。第三明菩提心差别。见此二门则足知非南辕北辙,又非黑谷教矣。五伯之比况不伦矣,五伯三乘之喻取从劣进胜也;本宗以念佛为大乘无上之法,势不可降乔入幽也。昙鸾舍三论归念佛,道绰搁涅盘入净土,江汉秋阳,不可复加焉。源空上人去天台入弘愿,是不守成法而能变者,望居士之豹变于净土易行矣。念劫融即,一即一切,是约理也;若约事则不得不践三时之规则也。 余至第四科随难别解,而后吐露一片之赤心,请幸谅之。 四门分别 一、举源空上人传,二、示选择本愿为宗,三、辩菩提心差别,四、随难别解。 上人父时国,母秦氏,梦吞剃刀而有孕,长承二年四月七日生于作州稻冈。头圩而眼有光,五岁坐必向西,口必称南无阿陀佛。保延七年,父时国为定明所杀,上人时九岁,放小箭射之,中其眉间,时人异之。菩提寺观觉乞为弟子,闻一知十。觉送之叡山源光,曰「进上大圣文殊像一躯」。光送之皇圆,时年十五,薙发受戒,十六岁学三大部。 久安六年十八岁,从黑谷叡空禀密乘及大乘律。凡大藏经律论,他宗章疏,无不该通。法相藏俊、华严庆雅,皆叹其所造诣焉。 暗夜见书,无灯而室明,信空见之而惊。曾读华严,大龙现青蛇之形。又修法华三昧,白象现场。 上人在黑谷阅大藏五遍,视善导四部之书,前后八遍,至散善义「一心专念」之文,豁然有得,曰「弥陀法王为我选定此念佛之大行矣」,是为开宗之权舆,时承安五年,四十三岁也。从是去黑谷移吉水,日称名六万遍,四方靡然归之。 叡山显真请上人说净土教于龙禅寺,三论明遍,天台证真、智海,法相贞庆皆臻焉。上人恳恳切切说之,显真感泣,把香炉绕堂,三百余人和而念佛者三日。后显真补天台座主,乃选十二僧,创不断念佛之法要。 上人曾在灵山寺,三七日行不断念佛,无灯而有光,大势至菩萨介乎大众行道之间,众奇之。 后白河法皇敕上人说菩萨戒,并讲《往生要集》;上人之诵「夫往生极乐之教行,浊世末代之目足;道俗贵贱,谁不归者」之文,吐音清越,深入心肝,君臣上下,悲喜并臻。法皇敕隆信写上人之真影,藏之于莲华王院。摄政关白大政大臣兼实,深归上人,后薙发号月轮圆照。乞上人作《选择集》,《选择集》之作应兼实之乞也。元久二年四月一日,上人说法于月轮殿,其归兼实拜之地,上人之头现圆光,中有宝瓶,兼实惊喜,以知其势至之化身,自此举国益归上人。 建久九年正月二日,水想观成矣,七日琉璃地现,二月水想、地想、宝树、宝池、宫殿皆现。正治二年二月地想等五观随意皆现。元久三年正月四日弥陀、观音、势至现,五日又现。余案非是入定而得之,称名念佛之力,自然感此好相也。 建永二年三月,窜赞州,盖据南北之谗,居五年得赦。建历二年正月,在大谷得疾,见佛菩萨真身。二十五日寂,紫云降焉。年八十,腊六十六。 上人之阅一代教,非贪博学之名也,单探出离之要路也。其去黑谷而移吉水,在以其所得之要路,而自利利他耳。曰:真言、止观、三论、法相之教,道幽理邃,利智聪明之者可以行焉。方今暗于三密,而登遍照之位;乏于戒律,而居持律之职,是谓虚假,虚假非以可出离也。末代众生,唯有念佛往生之一耳。 第二、示本愿为宗 本宗立三愿、三经、三往生之判。 「三愿」者:十八、十九、二十也。 「三经」者:大经、观经、弥陀经也。以第十八愿为真实,以十九、二十为方便。开第十八愿者为《大经》故,以《大经》为真实教。开第十九愿者为《观经》故,以《观经》为方便。开第二十愿者为《小经》故,以《小经》为方便也。 第十八愿单以三信十念为往生因,是为真实。第十九愿以发菩提心等诸行为往生因,是为方便。第二十以念佛为往生因,然系自力念佛,故为方便也。 问:何以知第十八愿为真实? 答:「依善导」也。〈定善义〉曰:「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法事赞》上曰:「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念佛必得亲、近、增上之三缘,说此念佛为本愿中之王,第十八愿是也。 问:第十八愿如何? 答:「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但以三心十念为生因,不取余行也。 问:单曰十念,不知其心念语念,何以知其为口称念佛哉? 答:据「善导」也。《观念法门》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是扫云雾而见青天者。 《往生礼赞》曰:「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亦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十念之非心念意念者,皎如白日。 第十八愿单取念佛为生因,故不得以余行往生焉,余行者定散诸善也。 问:何以知余行非本愿? 答:据「善导」也。〈散善义〉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非本愿也,单以「一向称名」为本愿,非本愿之行不许往生。 〈散善义〉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顺本愿者得往生,不顺本愿者不得也。本愿唯选取乎念佛之一行为正因,不许余行之回向也。 问:弥陀选择之相如何? 答:《大经》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大阿弥陀经》曰:「昙摩迦便一其心,即得天眼彻视,悉自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诸天人民之善恶,国土之好丑。即选择心中所愿,便结得是二十四愿。」《经》中摄取之与选择,其意一也。舍其粗恶,取其善妙;舍其难行,取其易行。四十八愿中,摄取其易行生因者为第十八愿,故「摄末归本」,目第十八愿为「选择本愿」。 问:弥陀因位选取易行为生因之相如何? 答:诸佛国土中,有以布施为往生行,有以持戒为往生行,有以忍辱、精进、禅定、智能为往生行。或以菩提心为生因,或以六念为生因,或以持经持咒为生因,或以起立塔像、饭食沙门、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为生因,或以称名为生因。菩萨因位选舍六度等行,而唯选取称名之一行,是为选择。 问:何故选取念佛一行? 答:余行是劣,念佛是胜,名号是万德之所归。又曰:余行是难,念佛是易,男女贵贱,行住坐卧,修之不难。 本宗废余行而独取念佛,据上来之义也。 第三、辨菩提心差别 问:《选择集》废菩提心,而《和语灯》取之,如何? 答:废之据善导,取之据昙鸾。 问:善导废菩提心如何? 答:本宗以第十九愿为方便,以其取菩提心等行也。此十九之成就为三辈,三辈皆举菩提心;十九之菩提心自力,则三辈之菩提心亦自力也;不可以自力行往生他力净土也,故善导废之。开十九为《观经》,以十九为方便,则《观经》亦方便也。三辈九品,开合之异,三辈菩提心自力,则九品菩提心亦自力也。散善有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此三福九品亦开合之异也,九品菩提心自力,则三福菩提心亦自力也。三福者世、戒、行也,行福中有发菩提心;上下品有发无上道心。十九、三辈、三福、九品,一切属散善之行,非本愿之行,故善导废之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名是本愿之行,故《选择集》以定散非本愿之行,故废之。 《选择集》之废,据此善导。自力菩提心有多种,天台有四教菩提心,藏、通、别、圆是也。真言有三种菩提心,胜义、行愿、三摩地是也。华严、三论、法相,各有菩提心。 盖四弘誓愿有二种:一缘事,二缘理。缘事者: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二缘理者: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翻一一尘劳门,即是八万四千诸波罗密。但一念心,普皆具足。如如意珠,非有宝,非无宝;若谓无者即妄语,若谓有者即邪见,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辩。普于法界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兴四弘誓,是名顺理菩提心也。已上拔出《往生要集》。 末代凡夫,岂得发此菩提心哉?弥陀因位舍之,据其难修也。 〈序分义〉曰:「三、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唯愿我身,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性。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所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 如是菩提心,乱想凡夫,岂能发得哉? 问:若不发愿者,不得往生欤? 答:古来有二义:净影、天台、慈恩等,不许无发心而往生也。曰:九品往生,皆发菩提心。其中品人,本虽是小乘,后发大心,得生彼国,由彼本习,暂证小果。其下品人,虽退大心,而其势力犹在得生。 此义出于净影《观经》疏末,中品小乘者约初,后发大心者约临终;虽临终发大心,依其本习,暂证小果,后入大乘也。下三品《观经》不说发大心,净影以为退大心也。 一义许无发大心而往生,〈玄义分〉以上品为遇大凡夫,以中品为遇小,以下品为遇恶。中品遇小之机,岂发大心乎?况下品恶人,唯知作恶,只有依佛力往生耳。《要集》曰:中下品但由福分生,上品具福分道分。福分者余行也,中摄念佛;道分者无上菩提也。憬兴、龙兴之意亦同之。 二双四重菩提心 源空上人之寂,在建历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越十一月二十三日,华严宗高山寺明慧作《摧邪轮》及《庄严记》,大驳《选择集》,甚于居士之论《选择集》数等;而古人之辩其讹谬者久矣。 一言以辩之,彼知自力菩提心,而不知有他力菩提心也。《选择集》之废,废自力菩提心也;《和语灯》之立,立他力菩提心也。姆尾高辨,唯视《选择集》,不观《和灯》,误以上人为废一切菩提也。 见真大师立二双四重菩提心,高辨若见,应谢罪于源空上人之墓。 问:二双四重如何? 答:一者竖出:法相、三论,历劫迂回菩提心也。二者竖超:华、天、密、禅,即心即佛之菩提心也。此二重为自力圣道菩提心矣。三者横出:十九愿之自力菩提心也。四者横超:十八愿他力回向之信乐也。竖者自力,横者他力,出者迂回,超者顿证也。三论、法相,自力历劫,故为竖出。华、天、密、禅,自力顿证,故为竖超。十九愿自力菩提心,生乎化土,深自悔责,转入真土,故为横出。十八之信乐,顺次往生,证大涅盘,故为横超。此中《选择集》之所废在竖出、竖超及横出之菩提心也,《和语灯》之所立在横超他力之大菩提心也。 问:他力横超菩提心据何经疏? 答:据《论注》也,据《大经》也。《论注》下卷曰:「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大经》三辈,以黑谷见之,菩提心可废,自力故;以玄忠见之,菩提心可立,他力故。黑谷以善导疏通视之,故菩提心为散善,行福之一故,废之。玄忠以三辈为第十八愿之相,故取其菩提心与念佛为往生之正因正业。正因者三心也,正业者十念也。既以为净土之大菩提心谁敢废之?二师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既以菩提心为报土之因,则高辨所引一切经菩提心为因之文,悉具于净土菩提心之中焉。 故《安乐集》卷上:「《华严经》云: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师子乳一渧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不遑详记。又曰:「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菩提者无上佛道之名也,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 他力回向之心,得具此无量之功德也。高辨之切齿扼腕骂黑谷者,却成谤法之大邪见耳。 上来三门毕。 第四、随难别解有二十一章 第一章 居士曰:贵宗道友惠赠七祖圣教,已将《往生论注》、《安乐集》、《观经疏》刊板流行。顷承心泉大师嘱刊全书,因逐一检阅,见得此集与经意不合处颇多,略加评语,就正高明;倘不以为然,请逐款驳诘可也。 解曰:居士已刊《论注》《安乐集》《观经疏》,护法之志,利生之举,我辈再拜谢居士之厚意。从今以后,贵地之法运,复于昙鸾、道绰、善导之古,庆哉! 以《选择集》为不合经意,已于前第二门、第三门辩之,不再赘焉。居士之难,颇肖高辨,然高辨极其谗谤;居士之言,从容不迫,不失其为仁人君子也。 均是一代经也,天台以之为五时八教,不可骂之为违教也。华严以之为五教十宗,不可骂之为违教也。法相以之为有空中三时教,不可骂之为违教也。真言以之为显密二教十住心,不可骂之为违教也。道绰以之为圣道净土,不可骂之为违教也。 均是《观经》也,天台以之为心观为宗,实相为体,不可骂之为违经也。善导以之为念佛观佛为宗,往生净土为体,不可骂之为违教也。本宗依善导,谁以善导为违教乎?好相感见之所证,而一僧指授之所录,须尊信之如佛经也。 第二章 《选择集》曰:「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 居士曰:此一舍字,龙树道绰皆不说,说之则有病。盖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解曰:此「舍」一字,上人之所以开净土宗于圣道各宗之外也,若除此一字,则本宗之教义,埋没于圣净混淆不明不了之际矣。以此一字,使天下万世,知标准之所在也。 龙树之判难易,时属像之始,尚有能行难行,故圣道之傍明净土耳。道绰之时,属末法之始,圣道难行,不可行也,故断断乎舍之。 《安乐集》曰:「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乃至《大集月藏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是道绰之舍圣道者。 又曰:「当今末法,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道绰之取净土者。取舍之义,皓照两瞳,非肓者必见之。欲开一宗风动天下者,必须鲜明其旗帜,而令知其方针。 圣道与净土,一而二,二而一,是语可也。善导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论其所证,则圣道之所证亦真如,而净土之所证亦真如,是为二而一。然能证之门异也,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是为一而二。善导曰:「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诸佛誓愿,各各别矣,不可以药师十二愿为弥陀四十八愿也。 我辈乘弥陀之愿力,往生净土,而后证真如法性也。 若混淆圣净,朝圣暮净,二三其操,则此土亦不得,他土亦不得,沉沦三途耳! 第三章 居士曰:纵令一生造恶,经文中无此六字。 解曰:余以居士为信道绰,今则以道绰为违教,余不知居士之意在何处! 道绰以《观经》下下品释《大经》第十八愿也,是道绰之为万岁开凡夫往生之大道者。 《大经》「十方众生」之言,不知何等众生,道绰以为下下品之机。《大经》「十念」之言,不知其心念语念,道绰以为称念。是道绰之为天下后世彰弥陀愿王之本意也。居士之欲削去者,非闭塞凡夫往生之大道者乎? 我辈起恶造罪,如暴风驶雨;微此道绰之释,则永劫丧出离之大益。盖居士以圣道自居,而见净土之书,故为此薄情之言。 第四章 善导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居士曰:此说是比量,属依他性。 《选择集》曰:「众生口不称佛,佛即不闻之;身不礼佛,佛即不见之,心不念佛,佛即不知之。众生不忆念佛者,佛不忆念众生,彼此三业,常相舍离,故名疏行也。」 居士曰:如是翻对,是世俗见,即是非量,属遍计性。以彼此之界,揣度如来十万亿佛土,如何得去? 解曰:居士以善导为比量,为依他,以集主为非量,为遍计,居士以唯识视净土门乎?遍计空,依圆有,居士以集主之言为龟毛兔角乎? 善导从表面释之,是为正释;集主从里面释之,是为翻显。表释是则里释亦是,里释非量则表释亦非量,集主遍计则善导亦遍计。 顺弥陀本愿为亲行,不顺本愿为疏行。本愿但取三心十念,不取杂行也。以不顺之行,要往生净土,故不得亲近之益也。称、礼、念之三业,出于忆念之心,故感见、闻、知之益。称、礼、念即能感,而见、闻、知即所感。水月升降,感应道交,非本愿之行,不能感此益也。 彼此三业,以善导言之则是,而以集主言之则非乎?善导释其亲,集主释其疏,其揆一也,岂有一去一不去之理乎? 第五章 居士曰:佛以无缘大悲,摄化众生,平等普遍,无亲疏之别。而言亲疏者,属众生边事。若佛因众生而有亲疏,则亦众生而已矣!乌得称为佛耶? 解曰:居士单知有平等门,而不知有差别门也。无缘大悲,平等普遍,是为平等门。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以三心十念为往生之因,是为差别门。据此差别门开净土之一门,据此一门,逆恶回心得往生焉。《弥陀偈经》曰:「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是弥陀本愿之所以超诸佛也。 顺其本愿为亲行,不顺其本愿为疏行也。以水为能感,以月为所感;月岂不照外物哉!然非水则不能感月影也,亲疏之行可以知矣。 第六章 居士曰:两段引文,皆作下至十声,可见十念是至浅之行,而《真宗教旨》反以此行驾九品之上,何也? 解曰:居士之痼疾在焉,集主初引第十八愿,次《引观念法门》,次引《往生礼赞》,是以善导释第十八愿也。本愿之十念,古师以为心念意念,善导揩定之,为十声称名。「下至」者对「上尽一形」也,上尽一形之念佛亦可往生,下至十声一声之念佛亦可往生焉。 诸师以十念为观念意念之念,弥陀大悲本愿为之闭塞,凡夫入报之大道为之断绝,善导振力扫攘之,以为十声之称名,弥陀之大悲,皎然朗照也。 居士以十念为至浅之行,何其破法之甚!弥陀因位,五劫思惟,永劫修行,以称名一行为凡夫入报之因。居士以之为至浅,是非破毁五劫永劫之大悲哉! 居士以十声为浅,以九品为胜,是知圣道而不知净土也,知自力而不知他力也,知诸行往生而不知念佛往生也。慧净法师编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