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如秋月(修订稿)
2015/5/23   热度:608
观音菩萨如秋月(修订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 戴继诚 在工作之余,或小憩之际,每当耳际传来“观音菩萨如秋月”那舒缓、悠扬如山泉汩汩流淌的乐曲,仿佛自己悄然融化于一片空灵、澄明的月光之中,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1] 一 观音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简称。按照佛教的说法,该名号有三层涵义:“观”众生发声、发意、身受诸苦而即时相救。三界无安,苦多乐少,观音虽久成佛道,但慈悲心切,菩萨情长,不忍众生之苦而慈航倒驾,十方化现。因此,当这“天外之音”在我心中回荡时,我虽没口诵观音名号,其实已沐浴于她的慈悲佛光中了。 观音本无相。莲宗祖九祖省庵大师《观音大士像赞》云:“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身尚非身, 复何所倚?”[2]不过,菩萨随机应化,普济群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在某些时候,“示相”也在情理之中。女性天性柔慈,富有同情心与自我牺牲精神,且易于亲近,善解人意,于是,唐宋后,在中国信众的心目中,观音逐渐女性化、人间化,慈眉善目,端庄高雅。如皎然《观音赞》中即有“慈为雨兮惠为风,洒芳襟兮袭轻佩”之句。据《西湖游览志余》云:甄龙友(今浙江乐清人,南宋词人)一次游览临安天竺寺,见菩萨真容妖娆妩媚,遂于墙壁上集句赞观音云:“巧笑倩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后宋孝宗临幸,见而喜之。在观音的三十三化身中,鱼篮(马郎妇)观音、杨柳观音、水月观音等均为女性,而高雅伟岸的千手千眼观音也以淑女形象为信众所乐道。《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吴承恩更有对“女观音”的细腻描绘:“缨洛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详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在吴承恩的生花妙笔下,观音菩萨不仅貌若天仙,而且神通广大,每当唐僧师徒大难临头时,她总是不期而至,降妖除魔,与深居简出的如来佛相比,更显慈善和蔼,古道热肠。所以,我国民间早有“知观音不知佛”之说。 月是佛教常用的意象之一。在农业社会中,明月当空,清辉皎洁,既给夜幕中的众生带来光明,也令世人纷繁躁动的心安顿下来,在如水的月光中思索生命的真谛。《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8中即有以明月譬喻菩萨10种善法的论述。如认为菩萨体性圆明,慧光普照,众生咸愿归仰,菩萨曲加引导,令发菩提心,成就一切种智。如月天子(即月宫天子,名宝吉祥,据说是大势至菩萨所化现),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3] 此外,按照佛教的说法,无论月圆还是月缺,月之本性都是始终如一的。《大般涅盘经》卷9云:“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蚀噉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4]菩萨亦如此,无论化现何方,其佛性本同,慈悲无二。同时,在僧众看来,圆月之明洁无损,天真独朗,犹如本心佛性的圆满无亏,纯净无污,《菩提心论》卷1云:“照见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无所分别。”[5]而月行中天,无拘无束,亦如悟道后的僧众,脱俗高迈,心无所滞。贯休《乞食僧》诗云:“似月心常静,如麻事不知。行人莫轻消,古佛尽如斯。”皎然《水月》亦云:“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浩浩意难传。苦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佛教尚白,如“业”有黑白之分,“白业”即善业。“白心”表示心底无邪,清净纯洁之菩提心。三十三观音中的白衣观音,敷草坐于岩上,结定印,表比丘、比丘尼身。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也多以白衣形象出现,我国民间传说与佛教绘画中白衣观音更是数不胜数,最为常见。据《憨山大师自序年谱》记载,大师之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6]大师出家后行侠仗义,辩才无碍,尤善文字般若,写有诸多观音赞偈,其中一首《白衣观音赞》云:“我观大士心,欲洁众生染。故自白其衣,遮护众生短。如水但洗尘,水不自洗水。大士与众生,其实无彼此。若见自己心,便识大士面。擘破一微尘,大士光明现。”[7] 当然,与佛的觉行圆满相比,菩萨只能做到自觉觉他,因其惑业尚未尽断,智慧或亏或明,而这恰如月之有亏有盈。应该说,无论从外在表象上还是从精神气质上,月与菩萨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发自生命本真深处的渊源。 二 如上所述,无论在视觉印象上,还是在意念、情感比附上,菩萨与明月之间都有着巨大的共性,这应是佛教以月喻菩萨的重要原因。而之所以“观音菩萨如秋月”或许还有如下的缘由。 如前所述,唐宋以后,我国民众心目中的观音多为女性。月亮玲珑、淡雅、娟洁、幽静,天然具有女性柔美之质;月光如水,轻柔曼妙,又恰如女性之温润顺服。《诗经·礼记》云:“大明生于东,月出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所以,古人由慈悲、体贴之观音而联系到淡雅、柔美之明月是非常自然的。《摄大毘卢遮那经大菩提幢诸尊密印标帜曼荼罗仪轨》(密教部)卷2明确记载云:“自在观世音,光色如皓月。”[8]而在一年四季的月轮转换中,“秋月”以其特有魅力尤令信众一往情深。 (一)观音慈悲如秋月之光,无远弗届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大般泥洹经》卷3云:“我所说法,譬如秋月盛满之时,离YIN怒痴,无诸障蔽,亦无隐秘”。[9]佛法如秋月,圆润光洁,令人愉悦。在静谧安详的秋日夜空中,明月高挂,银辉尽洒。通衢小径,朱门草庵,月光一泻千里,不分厚薄,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权贵不能多得一片月,白衣不会少分一寸光。明月公正、无私的把光明送往世间的每一片角落,每一块土地,海角天涯,无远弗届。同样,观音大慈大悲,以三十三应化身乃至无量千百亿化身,行于无量世界之中,应机说法,度人无数。贫穷贵贱,男女老幼,只要心有所应,一呼其名,即普施净慧,妙手相救。《悲华经》卷3中,观音菩萨曾发出如此广大的悲愿:“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0]“菩萨道”即上求下化,自利利他的菩提之路。菩萨以众生心为心,众生之苦即菩萨之苦,救苦救难即观音之本愿,且其悲心广大无量,取之不尽,如秋月之光,平等无碍,人所共享。如《法华经》卷2所云:“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恒求善事,利益一切。”[11] 憨山大师有《水月观音赞》云:“我观大士,如月在空。凡有水处,皆现其中。不择净秽,原无彼此。以水性空,故无尘滓。众生心水,亦复如是。故有求者,应念即至。以有众水,如月普照。以有众生,见大士妙。”[12]观音菩萨如秋月,众生心净若止水,当月光如水水如“月”时,观音大士的慈悲即得到圆满的呈现。 (二)观音救苦救难,除人之热恼,如秋月之清凉 酷暑难耐,怨声载道,秋月清凉,神清气爽。众生于苦海中饥渴热恼,头出头没,急盼菩萨之慈悲甘露去其肝火,降伏其心。观音神通妙用,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出人于火海,得入清凉地。从此三毒(贪、嗔、痴)尽,五欲(色、声、香、味、触)除。远离虚妄无明,尽享法喜之乐。《法华经》卷7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13]观音寻声救苦,火坑化成清凉圣地。《乐邦遗稿》卷1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14]秋月之清凉洁净正如观音之拔苦与乐。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1所云,玄奘法师在西域横越流沙时,迷失道路,“四夜五日无一渧沾喉,口腹干燋,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如是告时,心心无辍。至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体既苏息,得少睡眠。……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下马恣食。去草十步欲回转,又到一池,水甘澄镜澈,即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其至诚通神,皆此类也。”[15] 在面临绝境时,观音菩萨不仅以凉风令法师人马俱苏,还化现水池青草,助其完成取经大愿。 憨山大师《水月观音赞》云:“我观大士,如水中月。杨柳一枝,称甘露灭。十方世界普沾濡,能解众生三毒热。”[16]此处所说的观音应指“杨柳观音”(又称“药王观音”,表其对治众生之“苦病”),在观音三十三化身中,其形象是踞坐于岩石之上,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佛教认为,若修杨柳枝药法,可消诸病痛。 宋闻达《法华经句解》说“宝月菩萨”“怀于至宝,饶益众生,如月清凉,能除热恼”[17]。“月光菩萨”“具大智慧如月光明清凉照世”。[18]不过,千百年来,在我国民众的心目中,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她才应是秋月清凉意象的最佳表征。 (三)观音摄化随缘,亲民和蔼,如秋月之可爱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除刻画了观音菩萨的“标准像”外,还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底,观音救难现鱼篮》描绘了她清早起身后制作竹篮的“便装像”。按照书中所载,观音早上起床后,“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樱路。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一副活脱脱南方村妇形象。所以,这样一位“村妇”型观音来见众人时,八戒与沙憎不免嗔怪悟空道:“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乱嚷乱叫,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逼将来也。”然而,“平民”身份的观音,更易获得百姓的认同与喜爱,他们拥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应该说,观音的中国化不仅意味着女性化,还是一个平民化与世俗化的过程,这既适合于我国农业社会的审美习惯,也缩短了她与下层信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她获得我国民众崇拜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身处社会下层的群众除有食不果腹之虞外,其精神生活也相对匮乏单调。佛教传入我国后,不久即广大民众所接受,成为他们坚定生活信念,提升精神品质的根本信仰。对劳作一天的百姓而言,秋高气爽,明月当空,不仅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歇息,而且在如水的月光中,直觉生之愉悦,心之超越。《大乘宝云经》卷6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端正具足。何等为十?所谓威仪庠序,于四威仪悉非虚伪,见之可爱,犹若秋月。见之生乐,视不知足,悦人内心。于诸众生无憎恶者,众生见者无不欢喜;众生见者发清净心。善男子,如是菩萨具足十法,端正具足。”[19]“见之生乐,视不知足,悦人内心”不仅是秋月的品质,也是信众皈依观音的真实感受。 (四)秋月亘古如斯,如观音之常驻世间,佛法永存 李白《把酒问月》诗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秋月当空,光吞万象,极目苍穹,幽邃深远,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如之感油然而生。岁月如水,韶光易逝,而秋月高悬太虚,横跨古今,“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正是佛教追求“永恒”境界的天然意象。 据《楞严经》卷6所载,观音在佛前自称其往昔经历云:“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20]如此,观音住世要比明月存在久远得多。 此外,据净土宗经典所述,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大势至菩萨一起辅佐阿弥陀佛救度众生,号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如此,观音与大势至可称作是“无量寿菩萨”了。 佛法恒久住世是信众的自然心理。对我国民众而言,佛法住世其实就是观音久存。另一方面,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业社会来说,月之阴晴圆缺对生产生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月是收获的表征,所以,把观音视作秋月,不仅出于虔诚的宗教心理,也是素朴的农耕意识的真实反映。 常达有偈云:“月满真如静,花开觉树芳。庭前莺啭处,时时语圆常。”佛经中说观音菩萨为救度众生而现三十三相,其实大千世界,观音无所不在;风吹草动,法音恒久流传。《永嘉证道歌》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观音如秋月,慈悲万古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观音菩萨如秋月》这首天籁其实对人类本性的自我观照:秋月纯洁明净,既是人类本心的投射,也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 [1] 朱敦儒:《念奴娇·垂虹亭》。 [2]《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62册,第240页中。 [3] 详见《大正藏》第14册,《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8。 [4]《大正藏》第12册,第416页中。 [5]《大正藏》第32册,第573页下。 [6] 曹越主编:明清四大高僧文集之《憨山老人梦游集》(下),第548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7] 同上,第33-34页。 [8] 《大正藏》第18册,第72页中。 [9] 《大正藏》第12册,第872上。 [10] 《大正藏》第3册,第185页下。 [11] 《大正藏》第9册,第13页上。 [12] 《憨山老人梦游集》(下)第29页。 [13] 《大正藏》第9册,第57页下。 [14] 《大正藏》第47册,第233页中。 [15] 《大正藏》第47册,第233页中。 [16] 《大正藏》第50册,第224页中、下。 [17] 《憨山老人梦游集》(下)第28页。 [18] 《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30册,437页下。 [19] 《大正藏》第16册,第274页中。 [20] 《大正藏》第19册,第128页中、129页下。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