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梵呗“以为学者之宗”——念佛禅引声念佛与五会念佛
2015/5/23   热度:516
鱼山梵呗“以为学者之宗”——念佛禅引声念佛与五会念佛 鱼山梵呗寺 沙门释永悟 跋 鱼山梵呗“以为学者之宗”, 源于鱼山,属于世界。朝山拜祖,妙音归故里。 鱼山梵呗是中国最早的梵呗,关于鱼山梵呗的形成有如下记载,据《三国志补注》卷三引刘宋刘敬叔《异苑》记载:“陈思王尝登鱼山(230年),临东阿,忽闻岩岫里有诵经,清遒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只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梵唱,皆植依拟所造。”这也是现存的关于曹植创制梵呗的最早记载。此外还有,梁慧皎(497-554)《高僧传》经师篇《论》称:“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依此可知,中国最早的梵呗形成于鱼山,简称为“鱼山梵”或“鱼山呗”,此即 “鱼山梵呗”。 鱼山梵呗形成后,中国梵呗继续发展,大概有以下五种: 鱼山梵呗----梁慧皎(497-554)《高僧传》经师篇《论》称:“始有魏陈思王曹植(230年),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 赞菩萨连句梵呗—— 于222-253年间支谦所作,流行于江南一带。 泥洹梵呗——始于247年康僧会在吴都建康传授,因出自《泥洹经》而得名,其声清靡哀亮。 高声梵呗——西晋末年帛尸梨密多罗所作,因声腔嘹亮而得名。 六言梵呗——东晋时支昙龠特檀声法转读而作,现被“清规”和《禅门日诵》采用。 以上梵呗的作者中,除曹植外,皆为西域人,他们都精通并使用梵文梵语,只有传授或制作呗调时转为汉语。 中国梵呗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念佛禅的方式存在的。我们现在的“念佛七”即是以无相的“引声念佛”为引导行者入无念禅定的“念佛禅”。而早晚功课中的念佛菩萨名号是“五会念佛”。(包括“引声念佛”音韵)一直以来,修行人多修此法门——观想念佛来入禅定或念佛调理来精进的方便法门。 念佛禅,是禅与念佛并行的行法。念佛法门古来有许多种类,普通分为︰称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四种。此中,称名念佛是所谓的口称念佛,即于口中唱念佛陀名号的念佛;观像念佛是观念佛陀尊像的念佛;观想念佛是观念佛陀相好功德的念佛;实相念佛是观佛陀法身理体的念佛。观想念佛一名定业念佛,称名念佛一名散业念佛。又将此二种念佛法门合并,称为有相念佛。对此,实相念佛就称为无相念佛。换句话说,只有称名念佛属于散业,其余则为定业。定是禅故,称为念佛禅。念若作为观念解,则念佛禅不外是念佛与禅的结合。 念佛法门的分类,可能由东晋时译传的禅经而来。因这些禅经,往往叙述︰数数安般、不净、慈心、观缘、念佛等五种观门。此中,念佛观又分为︰生身观、法身观、十方诸佛观、观无量寿佛、诸法实相观、法华三昧观等种种类别。因此,念佛方法也就依此分为多种类别了。 主要是以念佛引导行者入禅定的法门。此种行法始于南北朝时期,大多是一种观想念佛的修行方式,如佛驮跋陀罗等人,即主张以观想念佛为主的观佛三昧和般舟三昧。至达磨祖师禅者门下,已有师承修习念佛禅。禅宗四祖道信(580~651)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四祖开宗明义地讲:“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接下来,四祖在引证《大品般若经》中的“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一语之后,又讲,“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就是求佛。” 五祖弘忍门下的如法持、智诜、处寂、无相、承远、无住、神会(净泉寺)、宣什等人,以及智诜系的剑南派门徒处寂、无相、无住,和南岳承远等人,他们均倡导念佛禅。《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谓宣什属南山念佛门禅宗,在四川修念佛禅。六祖慧能的门下南阳慧忠亦倡念佛的修习方式。他们所修的念佛禅,亦以观想念佛为主,而无相则以引声念佛教导学人,其门下无住广为推广。后,承远修习般舟三昧,其弟子法照则作《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修五会念佛,有‘五会法师’之称。 细而言之,五会念佛方法称扬阿弥陀佛之名号,源于弘忍系下第三世无相(684~762)发展于无住,为引导行者入无念禅定而建立的此种引声念佛。谓附曲调(鱼山呗音调)。《历代法宝记》云(大正51·185a):‘金和上每年十二月、正月,与四众百千万人受缘,严设道场处,高座说法,先教引声念佛。尽一气念。绝声停念讫云:无忆、无念、莫妄。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此三句语,即是总持门’。总之,引声念佛完善于门下无住禅师,其后的承远法师传与弟子法照和尚,(法照其晚于无相禅师百余年,净土宗的重要人物,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他根据“引声念佛”扩展而制五会念佛,相传法照法师在禅定中赴极乐世界,听闻水鸟树林之声,出定后,遂将彼法音流布于教界,这便是五会念佛。 日僧空海来唐得鱼山梵呗、圆仁入中国五台山时,曾学念佛之音曲而后传入日本。依《慈觉大师传》所载,圆仁于仁寿元年(851),首度在比睿山举行中国五台山的念佛三昧法。另依《山门堂舍记》载,圆仁逝世后之翌年(贞观七年,864)八月十一日,相应和尚遵照圆仁遗言,举行念佛三昧。 五会念佛的方法是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转急念。第一会至第四会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唯第五会单念阿弥陀佛四字佛号。其音调则是由缓和次第转急,其要点在于能使念者,收摄意念,渐渐将心识凝聚一处,专注一心称念佛号,长此以往加行用功自然能入念佛三昧。在《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中法照大师赞叹此五会念佛法者,“即于此生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成就五分法身”。如此肯定的语气,赞叹五会念佛之法具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自足以见其不同凡响。需要注意的是,历代祖师都是遵从“鱼山梵呗”的五音、五气、五行等诸多的音韵特征谱曲,有“云何呗”开头,并命名“鱼山声明”(大正藏84部)。在京都大原鱼山三千院、本愿寺等,经过无数高僧大德的努力,“鱼山声明”成为恒例并传布于日本各地,流传兴盛至今。 鱼山梵呗源于中国,行于日本,日高僧大德慈悲,弘法之心切切,期梵呗妙音回归故里鱼山。在日本真言宗、净土宗及天台宗圆仁大师十传良忍大师最为兴盛,再二十五传多纪道忍大师,忍传中山玄雄,雄传现在天纳传中、多纪颖信、誉田玄昭、三千院小掘光诠、梦江(现年84岁,净土宗)等分别来中国鱼山拜祖。并梦江委托其弟子大八木正雄释正明完成道忍大师遗愿,将鱼山梵呗传回中国,并梵呗典籍资料归回我寺。《五会念佛》此书一册系唐朝汉文手迹,于1888年日本再版,标有古曲线谱及梵呗等音韵。法宝已至,喜聚于心,力组织门徒延通、常明、延嵩、明正等众弟子苦心钻研修炼,日夜精进,不敢丝毫怠慢,并不忘与日本大原交流,整整十余载,终使鱼山梵呗初步恢复成功,得以继承,现仍在不断完善之中。自1986年以来日本真言宗、净土宗、天台宗等每年来鱼山朝山拜祖活动。先后立朝山纪念、鱼山梵呗回归、中日鱼山友好等碑十余座。其中碑文:“东阿鱼山乃佛教音乐之故里,唐时慈觉大师园仁请去日本于京都大原三千院生根,且传承梵音声明并因东阿鱼山之名,亦改称日本之鱼山,经绵绵岁月,以声明始祖曹植之缘,使得两鱼山梵音相和,两鱼山隔海同调。梵音和声,共祝中日两国友好万古常青。日本国京都大原三千院门第六十一代门主小誳光诠立”。因缘殊胜,为中日友好,佛教繁荣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 我们现在的“念佛七”也是用无相的“引声念佛”为引导行者入无念禅定的“念佛禅”。而早晚功课中的念佛菩萨名号是“五会念佛”。(包括“引声念佛”音韵)一直以来,修行人多修此法门和观想念佛来入禅定或念佛调理来精进的方便法门。 住持沙门 释永悟 二00九年二月八日于鱼山净觉茅蓬(东阿佛协)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