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开示》民国六十五年慎斋堂元旦讲话 净土精华


2015/5/23    热度:151   

●雪庐老人讲述/ 净仁 慧玲整理 案:雪庐老人在世时,每逢元旦假日,仰慕雪公德学的各地学子,都会相率来到台中,聆听雪公在慎斋堂为期二日的训诲。民国六十五年元旦,雪公择取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执持名号」一段注解,作为新年勉励之用。有「古佛再来,不过如此」的蕅祖妙解,加上雪公的善巧化众,诚为修净指南,本刊谨作整理,分期连载。

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次第,一步深过一步,净土法门也是如此。

莲社在台中已经二十多年了,在从前也有成就的莲友,他们的本质好,稍微的叮咛,他就能做得到。本质好之外,还要一个正功,一个助功。多半有学问的人,只在学理上讲一讲,在正功夫上就疏忽了,尤其是疏忽助的功夫。不但是台中,到哪里也犯这个毛病。帮助的功夫太少,就如人走路用一只腿,或者如鸟以一只翅膀飞,这个事情就很难了。

平素讲经的时候,不能专讲念佛法门,虽然我们修的是净土法门,但是在讲他经时,只可以言外之意地说上几句。今天大家有这个机会,咱们就专把念佛的法门,向诸位说一说。这个事情不在教理,全在实行的功夫。诸位常说:「我们念佛不得一心,念了多少年,可靠不可靠?」不得一心,就不可靠,这是实在话。今天讲的就是帮助大家得一心的方法。

这次依着蕅益大师的《要解》来讲,印光祖师说《弥陀要解》是:「古佛再来注解,也不过如此。」古来注解此经的祖师虽然很多、但是,此经精华之处,蕅益大师全都说了。

今明两天短短的四点钟,只可拣紧要精华的说。两天短短的时间,若客客气气地讲,大家不得利益,诸位每星期都有听经的机会,这特别的两天,要不说个恳恳切切地,指出同修们功夫不行之处,就难得法门利益。这种话不得不说,一说就得罪人,虽得罪,我还是要讲,希望你们都得到净土法门的精华。证了果位,就高兴了。 请看《阿弥陀经》「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这一段经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今天我们不讲经文,专讲蕅益祖师的注解,讲经文大家听不出什麽来,也怕记不住。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

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被国」。少了善根或福德,都不能成功往生,你若不管,不理它,怎麽会成功?整个的佛法,小乘之外,凡是学佛的,只要学大乘佛法,就是以菩提为宗要,「菩提正道」这四个字,是说发菩提大心执持名号,是菩提行的正道,不是小道。菩提正道什麽东西呢?菩提正道名字叫「善根」,譬如种树要先紮住根,不紮住根,这棵树不能活。学佛的人没有菩提正道,如树无根,不能成功。

善根是往生的亲因。因是什麽呢?凡事都离不开有因,然後才结果。往生西方就是结果,结果以前得种因。因有亲因,有疏因,亲因很密切,很近,这个因最要紧,疏因则是远因。《弥陀经》上讲「善根」叫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

善根说完了,还有福德,种种助道就是福德。学佛必须正助双修.正功夫乃自己修行使心性成就,旁边还须有帮助的功夫。修正工夫时着了魔或者有什麽障碍,有福德就可以帮助去障碍。尤其是临命时,阿弥陀佛来接引,要是没有福德,没有帮助的功夫,业力就来障碍,有了福德,有了帮助的功夫,福德就能给你去障碍,这就是助功。助功是什麽事情呢?普通的助功,是三十七助道品,三十七助道品又以八正道为主,光这八正道还不足,还得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大乘法门就须行这六度,六度也是福德助功。

善根是因,福德是缘,有因有缘,这才能结果。可是这并非叫你去行六般罗蜜当助功,《弥陀经》另有助功的办法。普通的修法,「助道」不是八正道,就是六波罗蜜。《阿弥陀经》上说的执持名号是正功,助功也是八正道或六度,但是蕅益大师的注解,另说一个办法,不必行八正道,也不必修六波蜜,另有助缘,这个说法很特别。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 「声闻、缘觉善根少」,二乘人虽证了罗汉果或缘觉果,可是他不是行菩提正道,他的善根比菩萨少。

声闻、缘觉与菩萨有什麽分别呢?菩萨是自己度自己外,再度众生,这是大乘法门。声闻、缘觉自己度自己就完了,是自了汉。《弥陀经》是大乘法门,不只要往生,还得「乘愿再来」!并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的,要是存着「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好极了,我可不再来了。」这一个心不合菩提正道,就永远不能去了。声闻、缘觉,菩提的善根少,善根少就不能去极乐世界。

「人天有漏福业」,人与天上的天人,他们不懂善根,善根是修本性,他们不懂,他们还在三界里头轮回。人天懂得做种种善事,故有福报生天或做人。人天做的善事是有漏福业,福德也太少、太小,只能到天上或人间,别处去不了。

所以,人、天、声闻、缘觉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善根少,福德也少,没办法往生西方。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

善根福德,要怎麽样具足呢?「唯以信愿执持名号」。修净土有三要,三要是「信愿行」,这三个字怎麽个用法呢?「信愿行」这三个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萨心,非菩萨没有这三个字。当菩萨不是光做了好事就当菩萨,内里得明心见性,懂得心性,外边做种种的功德,救多少的人,这两条缺一条就不能算菩萨。

信愿行的「信」,「信」这一字乃佛教最要紧的字,学什麽法门,就信那个法门,咱们修净土法门,就信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怎麽个信法呢?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熊掌是很高贵的菜,没吃过,你说好,怎麽个好法,说了不中用,必得把这个东西吃了,才知怎麽好法。没吃过的人,你向他说,也是枉然。就如我吃了熊掌,说熊掌怎麽好怎麽好,不管你说的多麽好,那些没吃过熊掌的人听不懂。而西方极乐世界怎麽个好法,你们大家去过吗?没去过!没去过,你说你信,你还没见过,你怎麽嘴里说信?阿弥陀佛对你怎麽个好法,你怎麽会信呢?你跟阿弥陀佛根本没发生过因缘,你怎麽会信呢?行菩萨道,有五十一级菩萨,到了第十地菩萨以後,才称得上是「真信」! 「信」有两种,一种是正信,对於佛理都明白,懂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十六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要想见阿弥陀佛,得用心见,阿弥陀佛跟你的心是一模一样!我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明白了这个佛理,这才叫信。这样的信才有道理,这叫「正信」。「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都是一个法身,法身就是本性,过去的佛,他的本性跟未来的佛的本性,是一个本性。释迦牟尼佛是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是阿弥陀佛,他在西方说法是现在佛,未来的佛是我们大家,我们果然成了佛,就是未来佛,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佛是一个性,没两个性。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你,这一条要是不信,这个信愿行的「信」字,就成立不住,「信」成立不住,念佛就不感应了。心即是佛,念佛时把心抛掉了,就无根本了,好比把树根刨了,没有树根,你念的什麽? 一种叫「不觉信」,对於道理不明自,说什麽,就信什麽,这可以说就是迷信。(我上这里来讲,我是发了愿的,我忙得不得了,要是我敷衍了事,我就不干,我不做无意义事。只要决定要做,我就必须拿出我的良心来,利益大家,这是我的主义。)这个不觉信也有大管用。古人有比喻,明明是毛巾,向一个人说是黄金,他没分别心,你说这是黄金,他就信是黄金,他就拿这毛巾当黄金用,这个东西就真有用处。因为他没分别心,他一心相信。一心相信,他的心成了「一心不乱」!你说这是黄金,他就认为是黄金,全心拿着他当成是黄金。万法皆是假的,都是唯心造的,就如阿姆斯壮上月球,也是心造出来的。

可是,一百人修行,有四十个人能正信,而强信、不觉信、迷信的人,一千人也找不出一个。按着书讲有道理,虽然什麽也不懂,一听就信,立住志就不变了,这一千个人也找不出一个来。咱们想迷信还不行呢!我就够不上信。上智是正信,下愚是迷信,咱们也不上也不下,悬在中间叮叮当当如风铃有什麽好处?没到过西方极乐世界,怎麽信其有呢?其实迷信跟正信都可以信。正信的人了解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本性,阿弥陀佛的法身就是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明白了自己的心,你的心是个什麽样,极乐世界就是什麽样。极乐净土分四土,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平日所挂的极乐世界图是庄严土),最高是常寂光净土。这四土并不是四个土、四个极乐世界,而是一个,什麽程度看就是个什麽样。譬如:这一张纸上的字是王羲之写的,我是个不会写字的,我拿来一看也没什麽好处,一撇一撇的我也会。常写字懂得的人,拿过帖一看,王羲之的字是真不错,是真正有功夫。那些成了名的古人,如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那些人将王羲之的字拿出来一看,或许就会说:「唉呀!咱就是学一辈子也不行啊!」一个人一个看法。

不论是正信或是不觉信,有一样便会成就,一个是明白,一个是不明白,这两个信都能成功。

讲到这里,大家自己省察自己,有「信」了吗?我们是今天高兴念就念,不高兴就不念,马马虎虎,这样「信」站得住吗?「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求道的根本,是万种功德的老母亲,有了信才生得出功德,这个字成立不住就不能有功德。不信的人,今天做做,到明天又冷了,就不会成功。

再讲这个「愿」,「愿」就是立住志向。中国文化叫「志向」,立住後就不能变了,至死不变,所谓「至死不变,强哉矫」,原子弹下来,我也不能变,这才叫做立住志向。愿和「志向」一样,有这个字就能成功。

佛家讲「愿」有方便法,叫「欣厌」。「欣」是心里很喜欢这个事情,除此以外皆不喜欢,「厌」是讨厌。这两个字是初求道者必要的条件,但是,功夫一进步,这两个字就绝对不要,比如禅家有了欣厌,心就不平等,便难明心见性。但是,在净土法门,欣厌可要紧了。发愿就是要「欣厌」,心里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以外的世界,我一概讨厌。立住这个标准可别变样,这个「愿」字变了,就不是愿了。阿弥陀佛成功就是有四十八愿,《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也是「行愿」,地藏菩萨成功也因为他有大愿!咱只要立住愿,一个「欣」,一个「厌」,除西方极乐世界,其余的都讨厌,假若把这个愿立住不改,就能成功。没这个愿,在这里念阿弥陀佛,念得一心了,也不往生!「执持名号」,「名号」就是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执持」是捉住六字洪名,不断地在心里捉住他,不能放松。好比要登上高山,拉着绳子往上走,身体怎麽疲乏,也不能放开手,一步步地往上走,你要一松手就掉下来,这叫「执持」。上不去,也别松手,到了安稳地处再松手。执持名号叫「行」,别的法门的行,是各人「行」各人的法,在净土法门,《观无量寿佛经》是修十六观法,阿弥陀经就是行六字洪名。要执持──抓得住这句名号,须要信愿,懂得教理有了信,相信你的心与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一样的;有了「愿」志向就不变了。 「名号」就是佛的化身,佛有法、报、化三身,法身佛尽虚空遍法界,充满整个法界。报身咱不讲,「化身」有千千万万,化身佛不限於是人形,用在什麽地方说变什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化身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化身佛(并不是六尘都是化身佛,是以心造佛,你心不造,六尘就不是佛,六尘还是六尘,心是主体。譬如庙里的佛,谁不晓得是泥塑木雕、纸画的,信佛的人心里拿它当佛,它就是真佛。)一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这六个字就是化身佛。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形相就被你的心化出来。念的这句洪名,没有什麽形相,却是化佛的真体,当时就见佛,何必後来呢?大家说:「我死了就见佛,才往生极乐。」活着不见佛,死了就见佛,那麽大家都死就好了嘛,这可真是迷信了!修净土要成功是活着成功,没有死了而成功的!念这一句六字洪名,念的声音就是化身佛,念这一声佛,万缘都放下,什麽也没有,叫「一念相应」,譬如插头或开关接上了,就能点亮满室的灯光,这就是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就在眼前,当时就见了佛了。

信愿行三个字懂得了,还要懂得三个全是一回事,那就是「菩提正道」。懂得这三个字的用法了,你就得了菩提正道。「菩提正道」是菩萨修净土的正道,离开这三个字就没有道。

念佛时懂得这个理,就可以万缘放下了,放下万缘,只要这一个心,这个「信」才够得上。我念佛,什麽也不要,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愿」。口里执持名号,心里有,心里只在佛号上,心跟佛号是一个东西,成两个东西就不行了,那就叫心不在焉,心不在名号上,往别处走,那没用处,那就变了心了。心只在这个六字上,才算「行」。

这三个字合起来,在念佛时就是一桩事。先明此理,把心变好了,念佛时就不必再胡思乱想,一句阿弥陀佛,信愿行都在里头。这样的念,「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念这麽一句佛,善根也多了,福德也多了。念佛时,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性什麽杂染都没有了,这不是修本性的「善根」吗?惑也不断自断了,所以善根也有了。福德怎麽也有了呢?福德是种种的善事,有善事就不做恶事,你在这里念一句佛的功夫,还干什麽恶事呢?你的心安在此,还能干杀盗YIN妄吗?你还干十恶业吗?没功夫干!没功夫干,你这心就成了纯善。善根、福德都全了,所以是正因。善根也是这一句名号,福德也是这一句名号,这是蕅益大师说的,用不着修八正道,也用不着修六波罗密,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凭这个就能当善根,当福德。

怎麽这样便宜呢?光念这一句洪名,正功夫也有了,助功夫也有了。可是有便宜,也有难处。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主张「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这个办法,这个办法很对!但一千人中找不出几个人来,因为这一声佛要念得如《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上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把六根收起来,都摄六根,还要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今天不讲,单讲「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一心,什麽念也没有了,这是清净一念的净念,相继就是不断。二六时中没别的念(二六时中,现在说法叫一画一夜二十四小时。)今天二十四小时是如此一念净念,到明天也是二十四小时净念,永远二十四小时净念,只要有这一口气在,就接续不断,这谁做得到?蕅益大师他说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做别的,也不修八正道,也不修六波罗密,得净念相继,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不间断。做功课时,大家可以念念阿弥陀佛,不做功课了,行住坐卧也要念念阿弥陀佛,你若把阿弥陀佛的念头断了,不接续,你就干坏事了。咱们是没断惑的凡夫,惑一起来,就勾引你去干坏事,一干坏事,福德就没了,又加上新惑,这是困难之处。

出了家,不干这些柴米油盐的事情,也不干士农工商的事情,他整天或可净念相继,咱们在家人做不到,那怎麽办呢?还是得修八正道或是六波罗密,甚至於十善业,若八正道复杂记不住,六波罗密也记不住,十善业可得记住,《华严经》说圆教十行菩萨还得行十善业呢!十善业通有漏和无漏,我们的身体不做种种坏事,嘴也别讲坏话,心里也别起坏念头,一起坏念头,就有所警觉,要改掉心理的坏念头。改心理就行了,这比蕅祖的开示容易了!信愿行是菩提正道,我们念佛时,就把这三个字弄成一块念,心一念佛,信愿都在里头,就成了功,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在《大智度论》上列了很多种,其中五种菩提最要紧,我们得最低限度要有其中两种。一种是「发心菩提」,「发」什麽心呢?发自己了生死的心,我总得要出三界了生死,自己了生死,超出三界了,但是其他众生跟我是一体,众生也是未来佛啊!我先明白了佛法,他还不明自,我得帮他的忙,自度度他,发这种大乘心,这叫「发心菩提」。学佛的人必得要发这个心。修净土的人常说「乘愿再来」,但是,不要以「乘愿再来」为由,不发菩提心,现在咱们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咱们现在就干。

第二叫「伏心菩提」,怎麽「伏心」呢?「心」是打妄想的坏心,不是说好心。凡是要出三界,得把见思惑断掉,才得出三界,罗汉要断见思惑出三界,得七番生死,才办得到。我们要是碰到好机会,打精进七,七天断了见思惑,便宜吧!虽然便宜,可不是勉强能办到的,要不遇见明人领着打佛七,不但断不了惑,七天里还会着魔出了神经病,这是不容易的事情啊!罗汉七番生死才断惑,我们要七天断惑,并不容易,那怎麽办呢?断惑是把惑去除了,「伏心菩提」的「伏」是压住,这些惑不必断,只要设法叫它不起,它一起来就压伏住,别叫他发作出来,这叫「伏」,伏住就行!伏住怎麽就行呢?他宗伏住没用处,伏住惑还断不了生死,伏住惑不起现行可生天,到不了别处去。净土宗伏惑就行,伏惑叫带业往生,带着见思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净土宗有这种便宜。不能「净念相继」,至少得「伏心菩提」,别忘了十善业,身口意三业别犯恶业。惑一起就压,惑一起就压,以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来压伏妄念,就能成就。

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我们在家人不能一天到晚入定,出家人亦有办不到的。入定是行住坐卧都入定,功夫好的人,如佛菩萨的行住坐卧皆是定,做什麽事都能入定,吃饭也得定,喝水也得定,那不是一般人作得到的。做不到就是不得定了,不得定的时候,他的心还在道上,还离不开道。咱们在家里朝暮二课念佛,朝暮二课以外,你不论干什麽,你的心存着六字洪名在心里,心里散乱不在定中,但也在想阿弥陀佛,这叫「散心称名」。心散乱不在定中也不要紧,无论干什麽,心里都是阿弥陀佛,如眼看表几点钟了,心中也有阿弥陀佛。口里虽不经心散念阿弥陀佛,总比骂人、讲人家坏话,终日挑拨是非,弄得大家不安好。散心称名,福德、善根也比普通人好得多,修什麽样的善事,也不如这个散心念佛。散心念佛时,阿弥陀佛的化佛由口里化出来了,福德、善根,就不可限量了,何况是能念到一心不乱,那善根福德更了不得了。

「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上一万声也消不了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因为你忘掉了「至心」啊!至心念一句佛,才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至心就是一心,什麽心都没有了,至至诚诚的一心,念这一句就消这麽大的罪业。念这一句佛的时候,什麽坏的种子都无法发生。你要没这个至心,散心念佛只得些福,消不了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菩提正道」,此四字乃修净土宗最要紧的一句话,善根就是菩提正道。菩提正道由什麽事情发生呢?信愿行!信愿行是真正功夫啊!信愿行就是菩提正道,信愿行完全归於心法。「信」,信自心,自己心中就能化出佛身出来的。「愿」是心中立起志愿来,也是心法。执持名号的「行」,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念佛人心里有「南无阿弥陀佛」,念佛时佛号就化身出来,若心里没有,嘴里怎麽会念啊?心里没有,只是嘴里念,用处不大。要紧的是要信「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要不信就是心外求法,心和佛不相应,怎能得感应?若把心撇开了,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我的心是我,是两回事情,就没有用处了。

成佛是当生成佛,而不是死了成佛。我们修净土的,不是当生成佛而是往生,往生以後成佛。往生也是活着,也不是死了往生。活着往生,死了就保险了。活着不能往生,死了怎麽往生?活着时,没能力往生,死了就往生,就像满街电线杆上贴上一张纸幡「西方接引」,这就能西方接引啊?岂有此理。今天这一段与活着往生有关系,现在你的功夫能往生,那就保险了。感应道交,文成印坏。

「感应道交」,「感」是什麽呢?按着信愿行的法子、在一念的功夫,信愿行三个心合成一个。这里必须有「发心」,不论是发心菩提或是伏心菩提,发这两种心念佛,这样才会发心、会伏心,菩提心才能发生起来,有了菩提心就感应,没有菩提心就不感应。所以,发了菩提心,我要往生,我要度众生往生,心定在这一个目标,愿发动了,对方就应。怎麽叫「应」呢?譬如这个碗,本来没有声音,你不感不动,碗就没声音,你动,它就有声音。「感」当作「动」讲,你不动,他就不应。念佛人发不起菩提心,就跟阿弥陀佛接不上,譬如电灯接上线,电灯才会发亮,接不上线便没用。

所谓「道交」,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愿意接我,我也愿意去,他的心跟我的心是一样,两心相应,心就通了,就接上了,这就叫「道交」。现在咱们既不「感应」也不「道交」,他是他的阿弥陀佛,我是我的李某某,毫无关系,如何感应道交啊!按照三资粮和二种发心来念佛,就感应道交!「文成印坏」这一句,比喻感应道交。现在,你念佛而感应了,感应了就是往生了,就像文成印坏一般。古人造铜器都有个模子,铜器上的花纹是怎麽刻上去的?模子先用蜡做模子,蜡是蜂蜡作的,是软的,一冷就很硬了。用刀子在蜡上刻上花纹,刻上字,刻好了就成了蜡印子。蜡印子做好了,再用软泥土把蜡和起来,蜡上的花纹印在泥上,这泥就是模子的样子。等泥乾了,再把泥弄到火窑去烧,泥一见了火就成了瓦,蜡一化,花纹都印在瓦上。瓦上有花纹,而里头的蜡都化了,这叫「文成印坏」。做铜器时亦以泥当这铜模子,「文」是刻在蜡上的文,「印」是印在泥上,蜡印在泥上头,一见火,模子成了,蜡就消灭了,这是「文成印坏」。

我们的心无量无边,包住虚空,无论多少的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通通包在这个虚空里头,虚空又在我们的心中,心是这样大。一切的现象,原来没有,都是心造的,你心造就有。就净土法门来说,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说有七宝池,宝池里有莲花,阿弥陀佛拿莲花来接你,莲花还是你造的。在这里一念佛,七宝池就往外长莲花,念得愈如法,愈精勤,净念相继,这莲花就愈长愈大;要是退转不念了,那个花就完了。你再念再长,再不念再完了,这样长长灭减不会成功的。极乐世界,跟莲花都是在虚空中,你心造,莲花就往外现出来,心不造他就不现。

所以,念佛一感应道交,念的阿弥陀佛就如那个蜡刻的纹,蜡上就刻了阿弥陀佛,蜡就是你的念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蜡就刻上了佛的印。虚空好比泥模子,心念佛时,就在虚空刻了佛印。念佛是肉身的嘴里往外念,肉体没了,没有嘴可以念,但是,生前所念的佛都印在虚空中了,就如蜡没了,印文却成了。故《十六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极乐世界的佛,必得由你心造,你不造就不成。可是,大家可不要误会,我不造就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阿弥陀佛吗?不是!阿弥陀佛他也是个人,我们也是个人,他成了功,我们没成功!你要是认为没有阿弥陀佛,那这个屋里就只有你自己,没有其他同修了。事实上,人我都有,虽有但接不起来,不能感应,没什麽用处。

太虚空是咱的本性,我们念佛则本性全变成极乐世界,全变成阿弥陀佛了。不念佛时,咱的心是什麽?卖当归鸭热食的人,心全是当归鸭。开书店的,心就全是书本。干那一行,心就印上那一行的东西。干杀盗YIN,心里尽是杀盗YIN,印在虚空的,也尽是杀盗YIN的模子,这杀盗YIN的模子,就印出杀盗YIN的东西来。

你活着时在这里念佛,印模子就造成了,死了以後就不能造了,所以念佛要成功就是在活着时成功。

称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

古来的祖师有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另有一位祖师又说:「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不懂的人看了这两套话,再碰见妄作聪明的人乱讲一套,修净土的功夫就往後退转。

平素我不讲这个,这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明白的,讲了只会让大家心起疑惑。今天讲到这里,不能不讲了,希望听了能去障碍!但是,净土法门很难讲,有些人以为别的经难讲,如《华严经》、《金刚经》等,至於《阿弥陀经》谁也会讲!其实,「佛说阿弥陀经」这一经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要到了佛的境界才能讲,除了佛之外,谁也不会讲。 「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吾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来接引我们,《阿弥陀经》是这麽说的。可是蕅祖却说「不来而来」,阿弥陀佛没来接你,他虽没来等於来了一样,这话怎麽讲?虚空就在我们心中,在这里念阿弥陀佛,心就在虚空中印上了极乐世界,你把这个虚空造成极乐世界,造了无量无边的化佛,尽虚空遍法界都成了极乐世界。

这个肉体死了,心不死,心还在这里,心造的阿弥陀佛就在眼前,佛就在眼前的心中,故说「不来而来」!例如,现在我眼前的是慎斋堂,我离开慎斋堂,跑到美国去,甚至跑到月球上去,慎斋堂仍不离心外。因为尽虚空遍法界皆是你的心,你跑到那里去,也是你这个心,极乐世界也不出你的心。所以,佛来接引,不来而来。

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行人心识」,净土修行人临终往生,就是这个心往生,并不是肉体往生。「不住而往」,极乐、娑婆全在一心,所以,往生并没有去,却也等於上莲花里头去了。比如说你在慎斋堂,离美国很远,美国那个地处也是在虚空中,那里也有极乐世界,慎斋堂这里也有极乐世界,不必上美国那里去,也到得了极乐世界。因为慎齐堂、美国、极乐世界都不离心外,所以,往生叫「不往而往」。

再譬如这个慎斋堂,围墙内全部都是慎斋堂,这个慎斋堂比喻是尽虚空,诸位在慎斋堂里,有一个人在大殿里,他没上这里来,他也是在慎斋堂啊!再有一个人,在慎齐堂的亭子上坐着,他也是在慎斋堂啊!在亭子里或在大殿里或在这个屋里,都没出去慎斋堂。所以,在娑婆或在极乐,都不出我们整个的心。

这与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你上慎斋堂来,在这慎斋堂里头烧香,这里也香,大殿也香,亭子上也香,慎斋堂全部的空气都是香的,这个慎斋堂就成了香慎斋堂了。

学佛讲戒定慧,从戒定慧发出的香,是真香!学了佛,若还在这里干杀盗YIN的坏事情,就不是烧香了!就像是在这里放瓦斯,在慎斋堂里一放瓦斯,满墙内都是瓦斯,谁走到那里都闻到瓦斯气,全慎斋堂的人都吃瓦斯,进来时就把人薰死了—先害自己,又害他人!学佛的人,光是嘴里念阿弥陀佛,心理不改变,就是心里头放瓦斯啊!有人以为我念了佛,我再造罪业,佛会帮我消灭罪业,这是造谣言。在慎斋堂里放瓦斯,大殿有佛,佛绝对不会帮你把瓦斯去了,你放你的瓦斯,佛在那里不管。

前面讲到修净土宗要发菩提心,一是「发心菩提」,一是「伏心菩提」。自己了生死,也能劝别人了生死,这叫发心菩提。心里生起见惑、思惑这些坏事情,一发生,赶紧压住,不叫他起来,这叫伏心菩提。要是有「发心菩提」,你的心就一天天变好。有「伏心菩提」,则从前的坏习气就一天天取消,不伏心、不取消,好的、坏的羼着,心地就不乾净!你想到慎斋堂里来发心也行,伏惑也行。你发了心,进来慎斋堂,看到一个瓦斯炉子,想个法子把慎斋堂的瓦斯消除,用瓦斯做饭吃,别让瓦斯薰倒人,或是泄气出乱子,这就是伏心菩提。你来到这里,不叫他放瓦斯,完全都是放香气,各处都放香,这叫「发心菩提」。慎斋堂就是你的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

往後诸位同修们,再在这里口念阿弥陀佛,心里算计着,这个坏人,我出去就拿刀杀死他,看见人戴着值钱的金链子,就想把它抢来卖钱;此一念「我打死他」就造成地狱界,一念想当小偷就变造畜生,万法都是唯心造。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学佛的人,常说:「我怎麽不开智慧呢?」净土宗也是得开智慧,第一,得要「闻」,什麽也不懂,怎麽会开智慧呢?先得听见道理,谁的道理也没佛的道理好,听见佛的道理,听见以後算是有开智慧的机会了。「闻而信」,听见了,还要信了,信了还不行,信了还得发愿,才叫有了「闻慧」!发了愿,「乃肯执持」,乃肯执持名号,这才叫有「思慧」。

要是「不信不愿」,听了不相信,或是相信却不发愿,不发志愿立定志向来,「与不闻等」,跟没听是一样,没用处!现在咱们台中的同修,也犯这个毛病啊!听了二十多年的经了,信吗?不能说不信,而是半信半疑啊!信後照样的办吗?不照样办!要这样办的功夫,早伏住惑了,不至於再是是非非闹这些闲事,没照样办跟没听教理是一样,不得结果。

虽为远因」闻而不信不愿,虽不结果,也没白听,种下远因了,还得入轮回,不晓多少年後,把罪业受完了,所听的好事情才发挥作用了,所以说虽种了远因「不名闻慧」。

执持则念念亿佛名号,故是思慧。

「思慧」的思,如某人思念我,是用心思念。念佛不是光在嘴里唱佛,要在心里念,思念这个佛,一念阿弥陀佛,眼前就有阿弥陀佛,便刻上印子了。有时嘴里不念,心里时时刻刻想,也是思。譬如我在这里喝茶也在想佛,无论干什麽,我心里跟佛放不下!有人说:「这不麻烦吗?」,不麻烦!请问:你们诸住那一个忘了你自己呢?你嘴里没有说我我我…,我上了那里去了?心中还是没有忘过我啊!你是未来佛,念佛就是念你自己,把念念不忘的「我」,换成「佛」,不必嘴里念,你心里成天就在佛上了,这才叫念佛。有口无心的念佛,不能算念佛。

「执持」是抓住不放松他,则「念念忆佛名号」,起一个念头,不论干什麽,这个念头都是为佛来干。譬如,我也是个念佛的,我是个修净土的,我成天在这里讲经,也在学校里教书,我成天在跑在忙,有人说:「你念佛的时间很少啊?」我说:「我念佛的时间并不少!」,「你成天在这里跑、那里讲,嘴里没听见你念阿弥陀佛啊!」我讲经、我教书,我无论干什麽,我在台中办这些慈善事业,我都是为着佛我才办,不是为着佛,我不办!我办这干什麽?又不是在这里头要钱,我还得赔钱,又赔时间,身体又受伤,我这麽傻啊?我不傻!我为着念佛才干这个,不是为念佛,我就不干了。我做的事,不是弘法,就是护法。只要给大家办好事,大家都是未来佛,你是未来佛,有了什麽烦恼我得给你解决,给你办事,我这是供养佛。你别给大家增加烦恼,一增加烦恼就是向大家心里放瓦斯。

「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念念忆佛名号,叫「思慧」!你常常这样思念,心定在佛号,渐渐就开悟了。虽然是思慧,同时也有修慧了,因为你念佛的时候,心就造了极乐世界,造了阿弥陀佛,就是「文成印坏」,感应道交了,这就是「修」。你一感应道交,心里没别的,将这些是是非非都放下,放下以後就是「定」,定了自然开智慧。如水无波动才放光明,又如蜡烛摇摇晃晃,什麽也看不清楚,蜡烛光一定住,便看得清楚,看清楚了就是智慧。

闻思修之修是「执持名号」,执持名号的功夫,有两种,一种是事修,一种是理修。「事修」,叫我念佛我就念,叫我怎麽干,我就怎麽干,什麽道理呢?我不懂,我就这麽干!要我相信发愿,我都照办,也实行,这叫「事持」。「理持」念佛是什麽道理?怎麽会成功?把道理说出来,了解这一切都是我心里造的,明白这个理後,也相信、发愿、执持名号,这叫「理持」。

「事持」,是智慧不大开,「理持」则是完全开了智慧。智慧不大开就修「事持」,若不修净土宗而修别的宗,这「事持」没大用处,只可得一点福报,或升天等,出不了三界。

修净土用「事持」,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前面说的「伏心菩提」就是指事,断了惑才是理,懂得理才能断惑,不懂得理绝断不了惑。不断惑就出不了轮回,只有修净土才能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出得了轮回。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事持」是「信有西方阿弥陀佛」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一点都不疑惑。「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并不晓得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是怎麽化现的。心里一念佛,就和阿弥陀佛感应,可是,这个念佛的人并不懂得感应道交的道理,叫「未达是心作佛」;他也不懂自己这个心就是佛,叫「未达是心是佛」。

自己的心怎麽是佛呢?因为佛的身是法身,法身是佛心,没形相;你也有心,你的心也是法身,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的法身与我们的法身是一个法身,所以佛心与我心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佛心开了智慧放了光明。我们的心没放光明。就好比同一个地球上,东方是天明,而西方的美国正是黑夜,没法整个放光明。太阳放光明是整个放光明,没有黑暗的时候,白天、黑夜是地球自转所致,全是自己造的。

不懂得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他也发了愿往生西方,但不知西方是在他的心中,可是他「如子忆母」,如小孩子般(大人不行,大人结了婚就不想母亲)时时刻刻忘不了母亲,「无时暂忘」没有一个时候忘掉母亲。你把小孩子抱出去一天,不见妈妈,他就在那里给你哭给你闹,必得见到妈妈,他才好了。

用「如子忆母」的心念佛,也能成功,这叫「事持」。他虽不懂得「文成印坏」之理,但是,他还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他不认为这些本来是他的,而是另外一个世界,另有一尊阿弥陀佛。虽是另外一个,就有个印模子了!这就是佛教哲学说的「全事即理」,把信愿持名的事情作到完成,就是暗合「是心是佛」的理了。

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在我心里,这心不是内团心!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的心啊,阿弥陀佛就在这个尽虚空遍法界中。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你的心,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是你心里原有的,但你不念佛,阿弥陀佛就不现出来。比方你念工厂,心就现出工厂,念房屋,心就现出房屋,心若念佛,心就现出佛号、现出西方,这叫「是我心造」。你懂得这个理了,「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你懂此理,成不成功不在别人,你心里造了阿弥陀佛,佛就和你感应道交,你心里不造,就不能感应道交。懂此道理,才能造,不懂此理也不会造!街上有的是人,都有佛性,就是不会造一本性就有万德万能,懂得此理,心去造,就感应道交了,「交」就是接上了。

用心栓住所造的洪名,心就在这上头不往外走了,谓之「为系心之境」。人常说「你心里想什麽?」你心想什麽,你的心就有什麽,晚上作梦都是你心里想的,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点不假!研究科学也知道「梦」是下意识之作用。「令不暂忘也」你把心栓在一处不问断,让心念不暂忘,懂此理来信愿持名,谓之「理持」。

佛法也说「全妄即真」,全是虚假的怎麽会变成真的?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现象、有形相者皆是众缘和合,皆是假的;心造了假相,心不散在别处,都聚在假相上,心就现出这个现象来了。

妄心全聚到这一地处,心就能现出真象来,心聚不到一个地处就不现真象。如梦中现的相都是妄相,一下子梦喝茶,忽然间又看书,看着书又上了阿里山,乱七八糟的,心聚不到一处,所现的相就难以成形。

若一作梦就是梦见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作上一万年的梦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那就行了。

 

五明学佛网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