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派上师开示录: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记 第五章 佛陀洞悉自我并非真实存在
2014/9/4   热度:225
萨迦派上师开示录: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记 第五章 佛陀洞悉自我并非真实存在 问:据说修习佛法要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条件即是大信心。请问具足何种信心是必要的?为何信心如此重要? 答:信心当然非常重要,但它并非唯一重要的事。它是开始。若一开始便没有信心,就无法达到好的结果。例如种子被烧过,无法长出好的谷物。无论你修了多少佛法,若没有信心,将无法得到任何结果。但佛法并非要求盲目的信心。一般可把信心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由意志的信心”,听到或理解到在三宝之中有如此多的卓越特质,因此希望去接受它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第二种,“清净的信心”,见到佛陀伟大的特质,你的心变得清净、确定。 第三种是“信任的信心”,接受佛陀的教法为有价值者,如四圣谛(注1)等。研习这些教法并认定他们是正确的。 问:因此信心不是仅接受特定的教条? 答:是的,绝对不是。 问:对西方而言,轮回转世的教法是陌生的。可能有人不接受转生之说而有效地修法吗? 答:依照修学佛法的定义来说,那是不可能的。无论你修得多高多好,如果仅为了此生的希求而修,那并非佛法。佛法的修持是为未来世,因此转世的观念无法和佛法分开。业力法则是佛法的基础,未来世是现在所种因之果。 问:许多西方人否认世间一切皆苦。 答:佛教认为,无论世间任何地方都有痛苦。无视于痛苦的持续是错误的。一个人不该从痛苦中隐藏起来;应该认识它的原因并尝试避免再造苦因。 问:什么是佛陀所教导的“无我”呢? 答:佛陀洞见自我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心不是自我,身不是自我;自我只是一些事物,如形状、知觉、感情、冲动和意识等集聚的代名词。因此,在实相上,当你检视什么是所谓的自我时,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是。自我不过是聚合某些事物所给予的名称。 问:即使没有不灭的灵魂,自我是否以某种方式存在呢? 答:不,自我绝不存在,但相续之心存在。 问:自我强烈意识何时生起? 答:自无始以来,我们已在轮回中无数次地出生,而且带有强烈的习气,认为相续的心即是自我,并对其强烈的执着而活着。 问:所以自我仅是一种意识的习气? 答:是的。 问:有些西方人认为死亡是完全的绝灭。 答:那是不正确的;当你死亡时,虽然你的身体结束了,但你的心仍然相续。 问:如果没有真实的自我,什么在相续呢? 答:相续的心,它就像一串念珠——每一个小珠都不相同,但它是同一串念珠。 问:什么是心? 答:心有许多部分,但有个非常基本的部分叫阿赖耶识(Kun-Shi,Alayavijnana注2),直译之,意为“一切的基础”,它是一种透明的,“自我观见”。它是世俗存在和能够解脱的基础,是真实无碍的心,这部分的心不抓住外相。它是光明的,而且从无始以来直至成佛都相续不断。 问:这个也不存在于究竟、绝对之中吗? 答:相对上它当然存在。在究竟上,它是空性,但在相对上它是存在的。实相中,你无法说它存在或不存在。 问:心是个别的,抑或是一种总集意识,而为所有个别心识的共同基础呢? 答:它是个别的。 问:大乘的追随者和小乘的追随者不何不同? 答:有七个不同点,主要的不同点是大乘行者愿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成佛。 问:所谓慈悲,仅是对众生的痛苦感到遗憾难过吗? 答:不,慈悲是一个念头、想法,祈愿众生皆得离苦。 问:慈悲必须了解痛苦的原因,或仅是一种情绪感受? 答:我想二者都有。慈悲有三方面:愿众生的苦因皆被拔除,愿众生皆能了悟万法自性并且得以解脱。慈悲心的修习明显地包括对苦因的了解。 问:生起慈悲的修法须以观想母亲的慈爱为基础。如果我们的母亲并不慈爱该如何? 答:每一个母亲都能被认为是慈爱的。例她给你人身即是一种大慈爱。这足以令你认为她是慈爱 的。如果这样禅修有困难,你应一直尝试思维她慈爱的行为和好的特质。直到慈心生起。 问:法王您曾说过“自我”意识,实际是个幻想。果真如此,为何我们难以了解这点? 答:如先前所言,我们从无始以来不断地建立起习气,被假定“自我”实存的行为增强,这些染污的习气令我们了解“自我”的本性非常困难。 问:洞见自我的不真实如同断除一种不好的习气? 答:是的。 问:法王您曾说轮回转世的教法是一种相对性的真理,许多事物系相对存在而非常究竟;相对和绝对真理之区别何在? 答:是的,有两种真理,相对和绝对的。相对上我们痛苦,相对上,事物有原因、过程和结果。但在究竟真理上,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非存在不存在,亦非不存在非不存在,这是四种可被驳斥的极端之说。之所以被驳斥,是因为可在此四种中举出有效、逻辑性的反证。 问:究竟真理能以言语表达吗? 答:不能,虽然可做某种程度的描述。事实上,我们仅能了悟和体验究竟真理。 问:西藏所有佛教学派都教授中观空性教义,他们教的一样吗? 答:是的,他们都教同样的东西,但教法有异。他们都有自己传承的特色且都达到同样结果。 问:金刚乘的追随者接受一切大乘教法吗? 答:是的,它的区别在于运用更多样、更直接的方法证得真理。 问:金刚乘禅修和仪式中,使用铃(bell)、杵(Vajra)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铃、杵的使用各有许多情况,主要是象征智慧和方便,二者在金刚乘中同样重要;并且还代表女性和男性的特质。 问:仪轨在西藏佛教修习中是重要的,它有何效用? 答:仪轨(注3)非常重要,藉其修习,可获长足进步。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做复杂的仪轨。只有铃、杵和手印是必要的。 问:手印的重要性何在? 答:手印之外在、内在的意义都极为丰富,在观想修习中非常有助益。手印本身也有保护、加持、及痊愈疾病的力量。 问:上师在堪能给予灌顶之前需要具备那些特质? 答:依密续中所述,还有下列三种灌顶上师: 最高的是曾亲见本尊的上师,所谓的亲见是如同我们看见另一个人般地清晰。 第二者是曾有某些精神成就的上师,他至少要得到一些征兆,即使是在梦中。 第三种是现代常驻见的,即已从一个合格的上师完成所有必要的灌顶和教授,并曾闭过一些特定主要本尊的关,学得一切仪轨、手印、如何布置坛城等。然后他才能给予灌顶。 问:从第三种上师那儿接受教法是否已够好了呢? 答:是的,它会生出某些连系,即使不似第一种亲密。第一种上师能引你亲见本尊,如同把你介绍给朋友一般。 问:什么是闭关禅修? 答:闭关(注4)有很多种。你可在修慈心、悲心,与下决心成佛时做一个简单的闭关。在金刚乘禅修中,有观想本尊,持诵真言,专注清晰地观想本尊的身形,或单纯禅定在空性上。有很多修法。 问:闭关为何如此重要? 答:透过闭关的禅修,行者得以正觉。没有闭过许多关,不可能达到究竟成就。西藏的许多瑜珈士为此目的多年独居闭关,这是广为人知的;现在印度仍有人这么做。除非有极高素质,不经长期闭关要在今生成佛是不可能的。 问:在金刚乘的修习中,行者该修哪一本尊是否重要? 答:最好是禅修和行者有宿世因缘的本尊(注50),称为守护本尊。 问:每一尊皆能为本尊吗? 答:是的,他们既为菩萨又是本尊。 问:在我们能够接受灌顶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答:具器弟子的特质有许多,最主要的特质是具足信心、慈悲心和菩提心。未生起菩提心的人不被允许接受喜金刚等主要本尊的灌顶。 问:一个已生菩提心的人要寻得上师是与幸运有关吗? 答:不,必须去找。一个人总是能够找到上师并从他接受教法。 问:若找不到上师怎么办? 答:他应该多找找。 问:什么是无上瑜珈(Anuttarayoga tantra)? 答:密续有四个等级,无上瑜珈(注6)最高。简言之,藉生活中的任何行为修持,即使在进食、呼吸,乃至禅修和非禅修中的每件世事,每一个行为都转入修持中。 问:若找不到上师怎么办? 答:他应该找找。 问:什么是无上瑜珈(Anuttarayoga tantra)? 答:密续有四等级,无上瑜珈(注6)最高。简言之,藉生活中的任何行为修持,即使在进食、呼吸,乃至禅修和非禅修中的每件世间事,每一个行为都转入修持中。 问:佛教的修持意味必须放弃物质世界吗? 答:依小乘和大乘而言,是的。但依金刚乘而言,未必如此。 问:舍弃、出离,意指走入山林如隐士般生活吗?能不能继续住在城市中修持呢? 答:在金刚乘中,当然可以。这就是为何尊贵的佛陀要把金刚乘法教给国王因渣菩提的原因。 问:那么为何僧团寺院重要呢? 答:为保持教法正确无误、佛法得以延续,僧团制度是重要的。在俗世间仍能修持,或许还非常有效、且脂法得以延续,但一般而言,物质世界中有太多潜在的困扰,并且在家居士没有时间正确地修持或有效地研习。出家人则有较好的机会,专心修持及研习佛法外,别无牵绊。 注释 1四圣谛:见第一章5、6: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是集起的意思,说明人生痛苦是怎样来的,一切曾是由于凡夫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恨等烦恼的掀动,造作种种不善业,结果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盘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因为涅盘是常住,安乐、寂静的;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盘。道有多种,要是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世间出世间的两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果界的因果。 2阿赖耶识:八识中的第八识,汉译为藏识,藏字有三义:即能藏、所藏、执藏。能藏谓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所藏谓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杂染法所覆藏;执藏谓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执为自我。 3仪轨:密乘修法所使用的法本、仪规范本。 4闭关:系为想过观修生活和愿为金刚上师的行者而设的专修课程。闭关实际计划,依据传承宗风及上师的作法而定,时间长短亦有不同;如三年三个月。其主要的旨趣,在使学者对大乘和金刚乘所用的主要观修法,获得一种健全的认识和实际的经验,使行者在此基础上,可自行研习以后的进修。 5本尊:与行者特别有缘的佛菩萨称之,是成就的根本。 6无上瑜珈:藏密新译派分密法为四部之最高的一部法要。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